广西巴马县长寿乡变“癌症村”
巴马长寿村是真是假

巴马长寿村是真是假巴马长寿村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小村庄,据说拥有众多长寿老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然而,有人质疑巴马长寿村的真实性,认为其中可能存在夸大和虚假的成分。
本文将针对巴马长寿村是否真实存在以及可能的背后原因进行探讨。
巴马长寿村成为研究长寿的热点,是因为在这个小村庄里,异常高比例的老人超过百岁。
这一现象引起了科学家和媒体的关注,并开始广泛报道。
他们试图寻找巴马长寿村的奥秘,以期能够揭示人类长寿的秘密。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声音开始质疑巴马长寿村的真实性。
他们认为,巴马长寿村在媒体报道中被夸大,真实情况可能与报道中所描述的存在偏差。
这些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存在统计数据的不准确性。
在报道中,巴马长寿村的百岁老人比例极高,但这些数据是否真实存在仍然有待验证。
有人认为,部分数据可能经过操纵和伪造,以吸引研究者和游客的兴趣。
其次,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影响。
巴马长寿村位于自然环境优美的山区,这种环境可能对居民的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巴马长寿村可能存在一定的遗传基因,导致该地区的居民更容易活到百岁以上。
因此,巴马长寿村的原因并非完全由其特殊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所决定。
另外,宣传与商业化的倾向。
巴马长寿村的知名度越高,相关旅游和商业活动也就越繁荣。
一些人指责巴马长寿村可能被商业化行为所影响,导致其真实性受到质疑。
如何在商业化的背景下保持真实性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总之,巴马长寿村是否真实存在仍然存在争议。
虽然巴马长寿村在媒体和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但是我们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和证据来证明它的真实性。
只有在充分的实证基础之上,我们才能准确地评估巴马长寿村对于人类长寿研究的贡献,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科学研究者,既关注巴马长寿村的好处,又审慎对待其真实性的问题。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长寿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来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健康习惯。
总结起来,巴马长寿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地方。
广西长寿之乡巴马吸引大量病人变身“癌症村”

广西长寿之乡巴马吸引大量病人变身“癌症村”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长寿老人比例很高,全县27万人中,百岁以上的长寿老人有82人。
巴马也因此被誉为长寿之乡。
上百万的游客、养生者来到巴马寻找“长寿密码”。
大量人口的涌入在不同方面考验和冲击着巴马的承载力。
建设混乱、环境污染、配套不足等问题也开始显现。
长寿之乡巴马如何“长寿”?108岁的黄妈身体健康,坐在自家屋子里,每天都有来到巴马长寿村的游客来探望。
除了慕名而来的游客,有不少养生者都固定来到巴马长住上一段时间,成了巴马的“候鸟人”。
向他们询问巴马的情况,很多人都会用到一个词,神奇。
而有些说法则神得有点悬:到这来不用吃药就好了,糖尿病在这呆了两年就好了。
不打针不吃药。
高血糖,那你就来吧,绝对好,糖尿病到这儿效果最好。
小分子的水对身体对消化对气管各方面都好。
没开,就喝,挺好,等开了以后就把矿物质都给破坏了。
“来这不用吃药也能治病”、“泉水河水生喝效果好”、“要到百魔洞里吸收地磁,到天坑呼吸负氧离子”……诸如此类的说法还有不少,也因此来到巴马的养生者中有不少人是来养病的。
巴马甲篆乡坡月村村支书黄大尚说:“来到这里的,有些是高血压的,糖尿病的,各种的病类都有,有些有癌症的,还是来到这里,令当地多了‘癌症村’的称呼。
坡月村的水不可能治你的癌症的,我们这儿适合养生的。
”对此,巴马县旅游局局长黄燕飞也表示,巴马打出养生的品牌,但流传的一些所谓的“长寿密码”太离奇了:“巴马是挺神的,但是别离奇。
一开始我们就打养生牌。
我们就是说,巴马的长寿老人,长寿是水空气阳光地磁,还有一个心态。
”此外,商贩也打起了治病养生牌。
酒水、食品、泡脚的瑶药,都打上了长寿的标签。
其中很多东西就连当地人以前都没见过,难分真假。
癌症病人朱盘生称,寿乡变味了,村民们的思想复杂了,“长寿需要空气好,还有就是生活简单,没有复杂的思想和那么多欲望。
”朱盘生和其他“癌症候鸟人”很少问津村民们的商品,以前他买过两次蜂蜜,回去一尝是假的。
广西巴马长寿村:世界长寿之乡的百岁老人

广西巴马长寿村:世界长寿之乡的百岁老人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同长寿作斗争的历史,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寿比南山,哪怕活过那棵不老松也可以。
但不论你多么有钱、有权、有势、有才,死亡总是你最后的归宿,正如某个小品所言,那个小盒才是你永久的家。
从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妖怪们渴求长生不老,到古代帝王梦想活一万岁,但长命百岁也没听说过。
现代医学再发达,能活一百岁的也是寥寥无几,依然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八九十的就屈指可数了。
但在广西巴马县,那里的老人自古就可以活一百岁,甚至110岁也不在话下,那里的老人没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等富贵病,很多人是自然死亡。
这么神奇的地方,请跟着夏风秋云的镜头去探访这个世界上最长寿的地方。
地处桂西北山区的巴马瑶族自治县,简称巴马县,在197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居着瑶族、壮族、汉族等12个民族。
巴马靠近云贵高原的贵州,因而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好山好水好空气,非常适合人类居住。
据2012年的数据,巴马县常住人口27万,却生活着80多位百岁老人。
联合国对长寿乡规定的标准是,每百万人口中要有75位以上的百岁老人。
而巴马县的百岁老人所占比例比联合国规定的标准高几倍,是典型的世界长寿之乡。
1991年11月1日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自然医学会第13次会议上,巴马被命名为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2003年11月,国际自然医学会授予巴马“世界长寿之乡”证书。
在世界5个长寿之乡(广西巴马、新疆和田、巴基斯坦罕萨、前苏联的高加索及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中,巴马县排名居首。
而在巴马县西北28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名叫巴盘屯的小村子,全屯500多人,百岁老人多达6人,是国际上“世界长寿之乡”标准的近160倍,成为名符其实的长寿村,也是巴马长寿乡的典型代表。
巴盘屯因其百岁老人所占比例之高而享誉国内外,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慕名前来寻求养生、长寿之道,从而引发了“候鸟”荒。
很多人常年住在巴马,喝长寿水、吃长寿粮、呼吸长寿空气,神奇的是,这里的水土对某些疾病确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国的长寿村,如今却变成了“癌症村”

中国的长寿村,如今却变成了“癌症村”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长寿村,原本人口不足500人,百岁老人却多达6人,每10万人中拥有30.98位百岁老人,当地人几乎无肿瘤,多数老人无疾而终,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
众多患者和养生者慕名前来广西巴马,希望以“巴马疗法”延长寿命。
有些候鸟人表示,来这里,病症都消失了,甚至癌症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正是这些现身说法,引来来更多的养生者。
在巴马有一条直接横切地球地幔层的断裂带,这使得地磁增强,有科学研究表明,人们生活恰当的地磁场环境中,对身体的各种机能有很大益处。
每天在百魔洞接受磁疗,打坐,运动,呼吸。
长寿村地处十里大山,交通不便,生活清苦。
百魔洞前的蓄水池,一年四季都是清澈碧绿的。
游客和养生者的到来,也在不同方面考验和冲击着巴马的承载力。
环境污染、配套不足等问题也开始显现。
导致长寿的原因有:一是空气:负氧离子很高,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竟高达2万到5万个。
二是水,多是地下水和富含矿物质的山泉水,当地人说巴马的山泉水,放上一年也不会变质。
三是地磁:一般地区地磁约在0.25高斯,而巴马的地磁高达0.58高斯。
随着巴马长寿村的名气越来越大,每年都会有上百万游客前来探寻长寿秘诀,但近年来,不断遭受外界叨扰的长寿村也渐渐变了味儿。
长寿村的地磁,泉水被传的神乎其神,很多癌症病人来到这里希望得到治疗,长寿村渐渐变成了“癌症村”。
为治病或求长寿,很多人慕名而来,而各种治病的“神医”也开始在这里聚集,各种生意也纷至沓来,巴马村的长寿逐渐被治病强身所取代,治疗癌症的诊所到处都是。
(原标题:中国文明世界的长寿村如今变成了“癌症村”)(责任编辑:刘星妍_liuxingyan)。
巴马长寿村负面评价

巴马长寿村负面评价蜂拥而至的游客发展了巴马当地的旅游业,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心态也更加乐观了。
然而,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环境的污染。
当年这片一尘不染的土地,如今看来,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盘阳河是巴马人的母亲河,几年前,盘阳河的水还清澈见底,不少村民甚至从河里打水回去直接喝。
然而,自从旅游业发展起来后,盘阳河也变得脏兮兮了。
有村民指出:“开发了之后,酒店、饭店的污水都直接往河里面排,现在夏天水一涨,河边就臭气熏天,路过的人都得捂着鼻子走。
”除了水污染,给这个长寿之乡造成重创的,还有垃圾污染。
由于旅游业发展迅猛,尤其是旺季的时候,游客人数激增,产生的垃圾也成吨成吨地增加。
但是,由于巴马当地的垃圾场无法负荷,没办法及时处理这么多垃圾,最终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垃圾污染。
水污染和垃圾污染,让原本被称为世外桃源的巴马变了样,再也没有了长寿之乡的威信。
有的游客来了巴马之后表示后悔:“都不知道是不是吹出来的,环境一般般,甚至不如一些普通农村,太让人失望了!”为了挽回“面子”,留住游客,巴马村应时推出了很多“养生抗癌”项目。
阳光、空气、水源被称为长寿的金招牌。
酒水、食品、泡脚的瑶药,也打上了长寿的标签。
在探索巴马的长寿秘密的时候,很多专家表示:巴马当地的自然环境,确实是巴马人长寿的基石。
首先,巴马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很高,当地一些旅游景点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甚至高达2万到5万个。
其次,巴马的水多是地下水和富含矿物质的山泉水,放一年也不会变质,能有效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人体的离子平衡和阴阳平衡。
此外,科研专家还发现,巴马地磁比其他地方高,能协调脑电磁波,提高睡眠质量。
于是,凭借这些超强的先天条件,巴马推出了不同的养生抗癌套餐。
在巴马县城的街头,各种打着养生旗号,又具有诱导性的广告、标语随处可见。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超过10万病患涌入巴马,寻找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
但是,仔细思考,我们不禁提出疑问:外界环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是否可以以治疗癌症呢?。
从广西巴马看湖南麻阳长寿旅游资源的开发总结

从广西巴马看湖南麻阳长寿旅游资源的开发麻阳苗族自治县位于湘黔边界的湖南省西部,怀化市西北部,唐代置县。
古有“苗疆前哨”、“湘黔门户”、“武陵码头”之称,现为“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美养生栖居地”、“中国冰糖橙之乡”、“中国民间文化(绘画)艺术之乡”,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第一任铁道部长滕代远同志的故乡。
一、麻阳发展长寿旅游业的基本情况旅游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无烟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
近年来,凭借着“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冰糖橙之乡”、“湖南省水果之乡”等称号和境内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充满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和多样的苗乡土特产品,麻阳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大力发展旅游业。
特别是2007年10月25日,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湖南麻阳首批“中国长寿之乡”称号,围绕麻阳的长寿资源,麻阳县委、县政府致力开发麻阳的长寿旅游资源,成立了专门机构县长寿办研究、传播、传承麻阳长寿文化,提出了“建设长寿旅游名县的发展”的发展目标。
细细考量麻阳的旅游资源,“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美养生栖居地”的荣誉称号,是麻阳开发旅游业时,能够在全国乃至全球脱颖而出的特色和亮点,因此我认为,麻阳发展旅游业,应以长寿为核心和切入点、但是长寿并非麻阳所特有,广西巴马早已举世闻名,麻阳要如何在长寿上作文章,则要多借鉴巴马的经验教训,好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少走弯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巴马与麻阳发展长寿旅游业的各自优势1.巴马长寿旅游资源优势巴马的长寿现象源远流长并且绵延至今,1991年11月1日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自然医学会第 13 次会议上,中国巴马被正式认定为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并且巴马百岁以上寿星占人口的比例之高居世界五个长寿区之首,是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中百岁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区。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巴马有76位百岁以上的寿星,每10万人中有百岁以上长寿者30.98人,居世界第一。
长寿村之谜

长寿村之谜:以地区长寿人口数量多而闻名于世的有尼泊尔罕萨、俄罗斯外高加索阿布哈慈、法国卢尔德、德国诺乐代纳乌,中国广西巴马等,当地过百岁的老人很多,而且没有一个人是因为恶性病变(癌症)而死亡的。
通过多年深入的追踪调查,科学家们惊奇的发现长寿村长寿的奥秘除了没有工业污染外,还与一个更重要的物质有关——水!长寿村的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当地的水都呈现弱碱性(PH值在7.2—8.5),较小的水分子团,水中含有丰富的Ca+ 、Mg+ 、Na+等矿物质离子,并且水中还含有少量的活性氢元素。
因此,具有弱碱性、小分子团、活性氢的水被人们称为“长寿水”。
由于活性氢离开水源地不宜留存的活性特点,制约了“长寿水”向外界推广,注定是被一些特定地区所独有。
>2009年8月有幸踏上了巴马这块神奇的土地,这里也我一生向往的地方,在家时呈听到过一些有关那边新闻报道,但很是疑虑,总想找个机会亲身体验方解蹊跷,看过一篇有关巴马的报道,来至一名上海的呼吸道病人久治不愈,到巴马就奇迹般的好了,回去不久又旧病复发,同时也看到来这里疗养的很多外地朋友和国外友人案例,亲身体验了一把巴马的风,巴马的水,巴马的长寿缘于水,特定的条件和地里位置使这里充满了一种神秘!巴马长寿的秘诀有如下几个因素:一是巴马的地磁比较高,所以来这里的人睡眠好;二是巴马的水是弱碱性小分子团水;三是巴马的空气在动态测定的负氧离子最高时可达每立方厘米5万多个;四是巴马的自然环境下生产的纯绿色食物和巴马人的勤劳等因素构成了巴马长寿的地理优势.所以,来巴马养生和理疗的人每年呈递增趋势。
案例和传奇的故事也非常多,其中有被医院宣判死刑的癌症患者在这里复活;母亲推来瘫痪的儿子在这里可以站立慢慢行走;还说糖尿病人用三个月,每天喝四升百魔洞的泉水可以痊愈等等.回来时我也象众多游客和前来养生者一样接满了一瓶泉水,细品着甘甜的泉水,心海中似乎也飘起了游丝般的梦幻.......!百魔洞位于巴马县城西北25公里的坡月村,是最为雄伟壮观的石灰岩溶洞。
长寿之乡成为癌症村是谁的悲哀

2021.10.18中国商报钱夙伟记者近日在“中国长寿之乡”——山东省莱州市采访发现,日益严重的化工污染使当地部分村庄成为“癌症村”,众多癌症患者用生命警示着莱州湾南岸生态环境的恶化。
面对记者的采访,排污企业董事长却称村民是“大惊小怪,说话不负责任”。
(11月15日《经济参考报》)“中国长寿之乡”成为“癌症村”,令人触目惊心。
村民提供的30多个近两三年癌症死亡村民名单,无疑是沉痛的控诉,排污企业董事长居然还说得出“大惊小怪”,再次让人领教了利欲熏心之下人性的可怕。
当然,这于社会责任缺失的不良企业,并不奇怪,也屡见不鲜。
真正的问题在于,排污企业何以如此胆大妄为。
本来,排污企业应在严格的监管之下,实际上,在“中国长寿之乡”,化工污染更应是监管重点,但是现在,长寿之乡变成了“癌症村”,可以肯定必然是监管缺失的恶果,比如,当地一名官员竟称,镇里对部分村庄癌症发病率高的情况并不知情,也没听到过“癌症村”的说法。
这显然让人愤慨,老百姓都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之中了,这名官员居然还不知情。
根据报道,“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和废水”直接排放,以至“刺鼻的气味和污浊恶臭的排水”,“七八年了,几乎天天如此”,镇政府每年都“协调几家排污企业出一点钱”,这笔被村民称为“闻味钱”的“补偿资金”,这也让某些官员所谓的“并不知情”不攻自破。
某些官员的屁股,其实从污染企业的落脚开始,就已注定坐在污染企业一边。
事实上,身为“中国长寿之乡”的地方官员,对是否引进化工企业,应该尤其慎重。
然而现在,这家号称行业巨头的化工厂,居然连农药的生产许可证都没有,显然,当地政府当时为了引进这家企业,审批一关根本就形同虚设。
为了招商引资,为了保证地方GDP的增长,对不少地方来说,这其实是必然的一个选择。
比如这家化工厂,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是国内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丙溴磷生产企业”,.其创造的GDP,显然也是官员的政绩。
而这家化工企业的竞争力则很大程度上依赖偷排偷放污染物,赚的是环保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巴马县长寿乡变“癌症村”
2014-01-18 08:40:00|来源:法制晚报|我要分享
•腾讯微博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字体
1
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之一的广西巴马县,县内的坡月村百魔屯因境内的百魔洞被称为寿乡中的宝地,每年都吸引上百万游客,很多身患癌症的病人也纷纷涌入并常住村中,令当地多了“癌症村”的称呼……
图:广西巴马县百魔屯的百魔洞被绝症病人视作养生宝地。
图为一位疗养者在洞外的河流泡脚/网络图片
【大公报讯】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之一的广西巴马县,县内的坡月村百魔屯因境内的百魔洞被称为寿乡中的宝地,每年都吸引上百万游客,很多身患癌症的病人也纷纷涌入并常住村中,令当地多了“癌症村”的称呼。
这些绝症病人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转而把身体的康復寄望于百魔屯,当地盘阳河河水更被他们视为喝了就能治病的“神水”。
百魔屯辖区的百魔洞内,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含量高达2万个,地磁含量也远远高于其他地方。
流淌的盘阳河水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人们认为喝了能治病,称之为“神水”。
这个被群山围绕的小村落,吸引不少身患癌症的病人,他们认为这里自然环境优越,可以驱走身体里的病魔。
随?商业开发,常住的癌症患者越来越多,长寿之乡也有了另一个称呼──“癌症村”。
从北京来此养病的小雪(化名)今年32岁,是一位乳腺癌患者,她不喜欢“癌症村”这个称呼,在她看来,百魔屯的自然环境好,任何人都可以来此养生,病人同样具有这个权利,而这个称呼隐含着一丝歧视。
筹钱比治绝症更难
问起小雪为何要从北京来百魔屯做“癌症候鸟人”,她直言,“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医院,花费太大了,不管病能否治好,钱都是最大的问题”。
2010年,小雪患病,巨额的医药费让一家人陷入困境,每去医院检查一次,费用就要4万多。
她感慨道,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注射何塞丁针剂很有效,但一针要2万,还不能报销,“癌症是绝症,比治绝症更难的是筹钱”。
小雪算了一笔帐,在百魔屯每月的房租加上伙食费,一个月下来不到2000元,比在北京的医院里治病省了一大笔,“这是‘纯天然省钱治病法’,空气、水、磁疗,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一分钱都不用花”。
每天清晨6点,百魔屯的喧闹就已经开始。
此刻,盘阳河上游已排起了上百人的长队,他们提着大大小小的水桶在河边取水。
取水的长队中,“癌症候鸟人”有一半之多。
很多癌症患者都把盘阳河的水视作天然汤药。
一些游客为了让“神水”滋养身体,还会下河游泳。
“这里是我们最后的希望”
小雪和来自新疆的杨建国都是取水者中的一员。
今年49岁的杨建国在2010年被诊断为肝癌晚期,恶性肿瘤直径达14.5厘米,当时医生就给他判了死刑。
因高昂的医疗费用根本无力承担,他没有接受化疗。
从2010年开始,每年10
月他就会来到百魔屯,来年3月再返回新疆。
杨建国表示,现在他的肿瘤直径只有4厘米了,“是这里的水救了我的命,说它是‘神水’一点都不夸张”。
不过来自北京的陈女士也每天喝水,但一个多月了她的病还是没见好,“都说水好,可是喝起来也没什么区别,可能只是传说而已”。
在本地村民们看来,百魔屯和盘阳河早已经变了,河水没有以前清甜了,各种污水源源不断地流进了盘阳河中,“人和车多了,污染了,水没有以前乾净了,我们都不怎么喝了”。
对于百魔屯的变化,很多“癌症候鸟人”都深有体会,但认为这并不是他们的到来造成的,他们甚至比本地人更珍惜这里,“我们来这里是为了治病,这里是我们最后的希望。
”
山水遭污染忧“长寿”不再
面对越来越多外来客到百魔屯,本来山清水秀的“长寿乡”因过度开发而遭受污染,无论是当地村民和前来疗养的绝症病人,均担心污染会令“长寿”不再。
百魔屯生产队的白队长作为当地人,经常怀念过去的山清水秀,但他又觉得如果没有旅游开发,村民们的生活还会像以前一样贫困。
白队长说,随着来疗养的人增多,开发商过度开发,到处建楼,过去的自然风貌大为改变。
还有游客向盘阳河里乱扔垃圾,虽然经过治理有所改善,但一些废水还会被排到河里。
现在的坡月村,80岁以上老人只有8位了,其中最年长者是白队长85岁的父亲。
“要是环境真的被污染了,不知道老人们能不能活到百岁以上。
钱是多了,但寿命短了,不值。
”
朴实民风因商业化变质
而到百魔屯治疗肝癌的杨建国说,他2010年初次来百魔屯时,当地村民就对他讲,百魔屯的环境与几年前完全不同了,特别是垃圾多了,“以前只有一个清洁工每天背?竹筐拾垃圾,一天下来一筐都装不满。
”
当地村民说,百魔屯没被开发时,几乎没有什么垃圾,也没有专门的清洁工。
现在,各种废弃物、剩饭菜、塑料袋等都扔在了路边,并堆放?各种建筑材料。
过去以种地为生的村民把主业改为经商,开始贩卖草药、蜂蜜等,百魔洞景区外的小市场上也聚集了来自各地的商贩。
当地也兴起了各种房产开发、旅店经营和养生培训班。
另一位癌症病人朱盘生称,寿乡变味了,村民们的思想复杂了,“长寿需要空气好,还有就是生活简单,没有复杂的思想和那么多慾望。
”
(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