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添加剂4.1第四章药物添加剂2
饲料添加剂第四章第二节酶制剂与微生态制剂2

2、作用机制
调整动物消化道内环境,恢复和维持正常微生物区系平衡, 保证动物消化机能正常和健康,充分发挥动物的消化与生 产潜力
产生非特异免疫调节因子,增加动物免疫力 合成消化酶,增强消化力 合成维生素和菌体蛋白,未知生长因子
非消化酶(或外源性酶):动物体内不能合成的酶,多来源于微生物, 主要用于消化畜禽自身不能消化的物质或降解抗营养因子或有害物质 等。主要包括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植酸酶、果胶酶、半乳糖苷酶 等
• 按作用底物分 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酶 植酸酶 蛋白酶 脂肪酶
1、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酶
• 植物性能量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通常在60%以上。饲 料中的碳水化合物中有易消化的淀粉,也有难消化的非淀 粉多糖(NSP)。因此,这类酶包括淀粉酶和非淀粉多糖 (NSP)酶。非淀粉多糖酶又包括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 果胶酶。半纤维素酶主要包括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阿 拉伯聚糖酶和半乳聚糖酶;纤维素酶包括C1酶、Cx酶和
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
第二节 饲用酶制剂
饲用酶制剂是将一种或多种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 的酶与载体和稀释剂采用一定的加工工艺生产的 一种饲料添加剂
一、酶制剂的分类
• 按制造工艺分 单一酶制剂(如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 复合酶(即几种酶的复配) (1)以蛋白酶、淀粉酶为主的饲用复合酶,主要补充动物内源酶的不足
一、微生态制剂
• 定义:在微生态学理论指导下,调整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 态平衡,提高宿主健康水平的正常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和选择 性促进宿主正常菌群生长的物质
• 分类:根据物质组成分类可分为:益生素、益生元、合生元
(一)益生素
1、定义:益生素是一类活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动物采食 后在胃肠道特定部位有足够数量的菌株能够粘附、定植和 生长,通过直接和间接对胃肠道病原微生物起抑制作用, 从而改善胃肠道微生态平衡,对动物生长和健康起作用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1999年5月18日国务院第17次常务会议通过,1999年5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6号发布)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提高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质量,促进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饲料,是指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供动物食用的饲料,包括单一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
??? 本条例所称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包括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
饮料添加剂的品种目录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 第三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工作。
???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饲料、饲料添加剂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饲料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工作。
?????? 第二章审定与进口管理??? 第四条国家鼓励研究、创制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
??? 新研制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在投入生产前,研制者、生产者(以下简称申请人)必须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机构检测和饲喂试验结果,对该新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审;评审合格的,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给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并予以公布。
??? 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由养殖、饲料加工、动物营养、毒理、药理、代谢、卫生、化工合成、生物技术、质量标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 第五条申请人提出饲料、饲料添加剂新产品审定申请时,除应当提供新产品的样品外,还应当提供下列资料:??? (一)该新产品的名称、主要成分和理化性质;??? (二)该新产品的研制方法、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三)该新产品的饲喂效果、残留消解动态和毒理;??? (四)环境影响报告和污染防治措施。
??? 第六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产品质量标准,为行业标准;需要制定国家标准的,依照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药物性饲料添加剂》课件

药物性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01 规定使用范围
药物性饲料添加剂仅限于在特定的动物品种和特 定的生长阶段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
02 规定使用剂量
药物性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剂量必须严格按照产品 说明和农业部门的规定执行,不得超剂量使用。
03 规定休药期
残留限量标准
各国政府或国际组织规定 的允许药物残留的最大限 量,以确保食品安全。
残留检测方法
包括理化分析法、免疫分 析法、生物分析法等,用 于检测动物组织或产品中 的药物残留。
残留监控计划
建立药物残留监控计划, 定期对动物组织或产品进 行抽检,确保药物残留符 合限量标准。
药物性饲料添加剂的合理使
04
用与管理
药物性饲料添加剂的选择与使用原则
安全性原则
药物性饲料添加剂应确保 对动物、人类和环境安全 ,无毒副作用。
有效性原则
药物性饲料添加剂应具有 明确的治疗或预防疾病的 效果,并能提高动物生产 性能。
合法性原则
药物性饲料添加剂应符合 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 ,严禁使用未经批准或禁 用的添加剂。
经济性原则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检测动物血液、组织等样本中的生理 生化指标,分析饲料添加剂对动物机
体的影响。
疾病防治试验
观察饲料添加剂对动物常见疾病的预 防和治疗作用,评估其防治效果。
生产性能试验
在养殖生产条件下,评估饲料添加剂 对动物生产性能的改善作用,如产蛋 率、产奶量等。
药物残留与检测方法
药物残留定义
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组织或 产品中的残留物,包括未 代谢的药物和代谢产物。
药物性饲料添加剂应具备 合理的经济效益,避免不 必要的浪费。
《饲料添加剂》课件

确保饲料安全
通过添加防霉剂、抗菌剂 等,可以防止饲料霉变、 腐败,确保饲料的安全性 。
饲料添加剂的发展历程
01
起步阶段
20世纪50年代,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饲料添加剂开始起步,主要
使用抗生素等简单添加剂。
02 03
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养殖业的需求增加,饲料 添加剂品种不断增加,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得到了广泛应用 。
规范阶段
21世纪初,随着食品安全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各国政府开始加强对饲料 添加剂的管理和规范,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标准,确保饲料添加剂的安 全、有效、环保。
02
常见饲料添加剂种类
营养性添加剂
维生素添加剂
提供动物生长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D、E等,提高动 物生长性能和免疫力。
矿物质添加剂
补充动物生长所需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如钙、磷、铁、锌等, 促进骨骼发育和维持生理机能。
饲料添加剂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使用与注意事项
合理使用原则
在饲料中添加饲料添加剂时应遵循科学、经济、安全的原则,确保动物健康和食品安全 。
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饲料添加剂时应严格按照推荐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避免超量或滥用。同时,应 关注饲料添加剂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负面效应。
储存和运输要求
饲料添加剂的储存和运输应遵循相关规定,防止受潮、霉变和污染。
分类
根据作用和用途,饲料添加剂可分为 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营 养性添加剂主要补充饲料中的营养成 分,非营养性添加剂则主要改善饲料 的品质和安全性。
饲料添加剂的作用
01
02
03
提高饲料利用率
通过添加酶制剂、酸化剂 等,可以促进饲料中营养 成分的消化吸收,提高饲 料的利用率。
第4章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精品PPT课件

糠麸类 6 豆类
饼粕类 7 糟渣类
草籽树实类 8 动物性饲料类
矿物质饲料类 维生素饲料类 添加剂及其他
中国饲料编 码
2-00-0000
亚类 序号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IFN与CFN结合后可能出现的 饲料类别形式
3
Company Logo
Copyright © by ARTCOM PT All rights reserved.
记者从养羊户手 中得到的粉状和 片状瘦肉精
Company Logo
Copyright © by ARTCOM PT All rights reserved.
2011年4月双汇埋肉现场
Copyright © by ARTCOM PT All rights reserved.
国际、中国现行饲料分类编码 Company Logo
饲料分类名
粗饲料 青饲料 青贮饲料 能量饲料 蛋白质饲料绿植物类 树叶类
2 青贮饲料类 3 块根、块茎、瓜果类
2-01 1-02 3-03 2-04 1-05 1-06 4-07 4-08 5-09 5-10 1-11 1-12 4-13 6-14 7-15 8-16
2-02
4-04 4-05 4-06
1-08 4-09 4-10 4-11 4-12 5-13
5-02
5-05 5-06
1-10 5-11 5-12 6-13
畜牧兽医行政管理
第四章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
2011. 11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概述 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 进口饲料、饲料添加剂管理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管理 饲料、饲料添加剂经营企业的管理 饲料、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管理 监督管理及法律责任
《饲料添加剂》课件

饲料添加剂对动物生长和健康 的影响
研究饲料添加剂对动物生长和健康的影响,包括促进生长、增强免疫力和改 善消化能力等方面的效果。
饲料添加剂市场的现状和发展 趋势
了解饲料添加剂市场的现状,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消费趋势,并探讨 未来的发展方向。
饲料添加剂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望饲料添加剂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技术创新、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等 方面的趋势。
饲料添加剂的作用和意义
深入探讨饲料添加剂的作用和意义,使我们能够理解为什么它们在动物饲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常见的饲料添加剂种类及其功 能
介绍常见的饲料添加剂种类,并解释它们在饲料中的作用和功能,以帮助我探讨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方法,包括正确的投放比例和使用时间,并提供一些 注意事项,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饲料添加剂》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饲料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探讨其作用和意义,并深入研究常 见的饲料添加剂种类及其功能。我们还会讨论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 事项,以及其对动物生长和健康的影响。最后,我们将了解饲料添加剂市场 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饲料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
了解饲料添加剂的定义,以及它们被分为哪些不同的类别,有助于我们对其 进行全面的认知。
2.8饲料添加剂(2)课件《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三版)》同步教学(高教版)

二、饲料添加剂分类
饲料添加剂
营养性 非营养性
微量元素 维生素 氨基酸 生长促进剂 饲料保藏剂 驱虫保健剂 助消化剂 质量改进剂 代谢调节剂
三、饲料添加剂条件
安全 有效 稳定 适口性好 对环境无不良影响
安全可靠 经济有效 使用方便
急、慢性毒害及不良影响 生殖生理恶变 畜产品中蓄积或残留量标准 违反有关法规规定
成年畜禽8种 生长畜禽8+2种 雏 禽8+2+3种
胱AA、半胱AA、 酪AA和丝AA
异亮氨酸 亮氨酸 赖氨酸 蛋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色氨酸 缬氨酸
精氨酸 组氨酸 甘氨酸 胱氨酸
酪氨酸
氨基酸添加剂的作用
1饲粮中添加氨基酸可节约蛋白质,提高饲料利 用 效率和动物生产性能。
2 赖氨酸添加剂可以改善畜禽肉的品质。
第二代:有机酸盐类 第三代: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
醋酸类、葡萄糖酸类、柠檬酸类等。 蛋氨酸类、赖氨酸类、甘氨酸类、胱 氨酸类等 铜蛋白、碘蛋白、锌蛋白等
价格昂贵
生物学价值更高
1、铜
硫酸铜,碳酸铜、氯化铜、氧化铜、碘化铜及蛋氨酸铜 硫酸铜的生物学效价高,有类似抗生素作用 可提高猪增重和饲料效率,用量过大效果相反、中毒 1水硫酸铜好,长期贮存结块,不易与其他饲料拌匀 硫酸铜可促进不稳定脂肪氧化而造成酸败 破坏维生素,在配料时应加以注意
(二)微量元素添加剂
饲料添加剂中应用最多的微量元素是Fe、Cu、Zn、Co、Mn、 I与Se,这些微量元素对保证动物的正常生理机能和物质代谢有 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微量元素添加剂经过了三代的发展 第一代是无机盐类, 第二代是有机酸盐类, 第三代是微量元氨基酸螯合物。
添加形式
第一代:无机盐类
饲料添加剂第四章第四节酸化剂中草药调制剂保存剂2

1、丙酸及其盐类
• 丙酸具有强烈刺激性的无色透明液体,对容器、加工设备 有腐蚀性,对皮肤有刺激性。添加剂量500-1500ppm
• 丙酸钙、钠对容器、加工设备无腐蚀性,对皮肤无刺激性, 因而逐渐代替丙酸市场
• 丙酸盐类是最普遍的防霉剂,属酸性防霉剂。其作用效果 与丙酸(有效成分)含量和pH值有关,丙酸含量越高, 防霉效果越好,丙酸 >丙酸钠> 丙酸钙
4、双乙酸钠(SDA)
• SDA对人和畜禽没有任何副作用,安全可靠,被美国食品 与药品管理局确定为安全物质。在饲料中添加0.1~0.5% 的双乙酸纳,可以有效的防止饲料毒素的产生。若在青贮 料中添加0.2~0.4%的双乙酸纳,可以使青贮料贮存期延 长三周以上,双乙酸钠是目前比较理想的饲料防霉剂
5、复合防霉剂
• 抗结块剂的功能是使饲料和添加剂保持良好的流散性,防 止结块。有的抗结块剂具有润滑作用,可阻止物料在制粒 机上集结,并可改善预混料的均匀度。抗结块剂要求吸水 性差,流动性好,对各种动物无毒、无害,安全可靠
• 二氧化硅:2%
二、饲料调质剂
• 饲料调质剂是指能改善饲料的色和味、提高饲料或畜产品 感官质量的添加剂。饲料调质剂主要包括着色剂和诱食剂
• 2、丁羟甲氧苯(BHA) • 又名丁基羟基茴香醚,白色或微黄褐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油脂抗氧化剂 • 与丁羟甲苯、柠檬酸、VC等合用有相乘作用,其添加量
为100-200g/t,不得超过200g/t
• 3、维生素E
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是目前唯一工业 化生产的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E极易被 氧化,以保护其他被氧化的物质不被破坏。 将维生素E添加到已氧化的脂肪中可以减 轻甚至完全补偿腐败脂肪所造成的以生长 和饲料转化比的副作用。主要用于脂肪和 含油食品中。即使饲料中添加了丁羟基茴 香醚或丁羟甲苯等抗氧化剂,也不能降低 维生素E的添加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抗菌谱: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与目前使用的抗生 素不发生交叉耐药性
• 应用:不用于治疗,主要用作生长促进剂
2014-11-9
喹乙醇
• 具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通过破坏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合成体系,叶 酸和RNA合成酶体系来灭菌。更重要的是喹乙醇具有储氮作用,促进 氮代谢趋于正平衡。
抗生素
2014-11-9
• 3、按化学结构分类
� 多肽类 � 四环素类 � 大环内酯类 � 含磷多糖类 � 聚醚类 � 氨基糖甙类 � 化学合成类
2014-11-9
• (1)多肽类——此类抗生素吸收差、排泄快、无残留、 毒性小、不易产生抗药性,不易与人用抗生素发生交叉耐 药性。此类抗生素主要有杆菌肽锌、黏杆菌素、维吉尼亚 霉素、硫肽霉素、持久霉素、恩拉霉素和阿伏霉素等
• (6)氨基苷类——此类抗生素用于饲料有两种完全不同 的作用,一种是抗菌性抗生素如新霉素,壮观霉素和安普 霉素;一种是驱线虫性抗生素,如越霉素A和潮霉素B。 尽管作用不同,但此类抗生素有一个共同点,即在肠道内 不易被吸收
2014-11-9
• (7)化学合成类——此类抗生素由于毒副作用大,正被 逐渐淘汰。大部分只允许做兽药,而不用作饲料添加剂。 此类抗生素有磺胺类、喹乙醇、呋喃唑酮、硝呋烯腙等
• 残留问题 • 耐药性问题
2014-11-9
抗生素添加剂的合理使用
• 1、正确选择抗生素种类和确定剂量 • 2、各种抗生素交替使用(轮换用药) • 3、间隔使用:为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和畜产品内抗生素的残留,有些
抗生素要间隔使用,特别是高剂量添加时。 • 4、严格控制添加量:特别是对幼畜、禽和其产品食用前期的畜禽,
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
定义:加入饲料中用于改善饲料利用率,保 持饲料质量和品质,有利于动物健康或代 谢的一些非营养性物质。包括药物添加剂、 益生素、酶制剂、酸化剂、中草药及植物 提取成分、防霉剂、饲料调制和调质剂
2014-11-9
4.1 药用饲料添加剂
定义:指为预防、治疗动物疾病而掺入载体或者稀 释剂的兽药的预混物,包括抗球虫药类、驱虫剂类 等。饲料中需要使用兽药时,只能添加饲料药物添 加剂,不能添加原料药或其它剂型的兽药
• (4)含磷多糖类——此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的耐药 菌株特别有效,因其分子量大,不易被消化吸收、排泄 快,在欧美广泛使用。常用的有黄霉素和大碳霉素
2014-11-9
• (5)聚醚类抗生素——聚醚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具有离 子运输的作用,它既是很好的促生长剂,又是有效的抗球 虫剂。在动物消化道内几乎不被吸收,无残留。常用的有 莫能菌素、盐霉素、拉沙里霉素和马杜霉素
2014-11-9
粘杆菌素
• 抗菌机理:增加细菌细胞膜通透性,使细胞内重要成分外 流,细胞逐渐死亡。
• 抗菌谱:对革兰氏阴性菌有强的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有 显著杀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一般不起作用。与 杆菌肽锌有较好的协同作用,二者以固定比例(1:5)配伍使 用可弥补黏杆菌素易产生肾中毒的缺点。
• 抗菌谱:在动物体内抗菌作用效果较低,故一般不作为抗菌药物使 用;具有广谱的抗球虫活性,对鸡的6种致病艾美耳球虫均有作用
• 对反刍动物:能显著改善生长肥育期反刍动物饲料效率,提高生产性 能。这主要是由于莫能菌素能影响瘤胃内能量代谢,降低挥发性脂肪 酸水平,降低乙酸与丙酸比例,减少甲烷的产生而提高能量利用率
� 优缺点:不易被肠道吸收,在畜禽组织中残留几乎为零,不会与人用 抗生素产生交叉抗药性
2014-11-9
驱虫性添加剂
潮霉素B
� 动物专用驱虫性抗生素,残留低
� 作用机制:阻止成虫排卵,破坏寄生虫的生活周期, 阻止幼虫的生长,使之不能成熟,从而使动物免受寄 生虫的侵害
2014-11-9
抗球虫药
莫能菌素
2014-11-9
常用抗生素添加剂简介
2014-11-9
杆菌肽
� 是目前应用于饲料中最多的一种多肽类 抗生素,是最安全的畜禽促生长抗生素 之一
� 抗菌机理: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和蛋白质的合成而产生杀菌作用
� 抗菌谱:主要对多种革兰阳性菌有很强 的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钩端螺 旋体和放线菌也有作用。
严防投给超出规定剂量或添加量的计算出现较大误差。 • 5、屠宰前严格执行停药期 • 6、抗生素并用时,注意配伍禁忌:即抗生素之间或抗生素其它药物
之间混合使用时产生的配合禁忌,在使用时应设法避免。
2014-11-9
抗微生物添加剂的替代战略
• 增加饲料的养分浓度 • 改进基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 • 调节肠道酸度 • 使用益生素(活菌制剂)或竞争排斥技术 • 调控免疫系统 • 抗微生物性能 • 管理和环境控制 • 遗传改良
物体的蛋白质组成。在鱼类放养密度较高时效果更好。 � 优缺点:毒性低,极少在体内积累,有较高的安全性。 � 添加剂量:目前已被欧盟禁用
2014-11-9
土霉素
� 抗菌性: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与部分革兰氏阴性菌、螺 旋体、立克次体等均有较强的抗菌力,但对真菌不起作用
� 作 用:作为鱼药添加剂到饲料中较为普遍,易吸收,有 残留,产生耐药性,喂鱼时易溶于水,影响水质环境。我 国农业部1994年规定在鱼类中土霉素的最高残留量为 0.1mg/kg,肝中为0.3mg/kg
• 对反刍动物:提高饲料利用效率
• 添加量:雏鸡10-lOOmg/kg用于促生长和提高饲料效率;哺乳仔猪 10—20mg/kg用于促进生长。蛋鸡产蛋期禁用,休药期 7d。
2014-11-9
黄霉素
• 结构与特性:含磷糖酯抗生素。稳定性好。主要是通过干扰构成细胞 壁的结构物质—肽聚糖的生物合成来抑制细菌的繁殖。 黄霉素是欧盟 1998年禁令后准许使用的4种抗生素促生长剂之一
2014-11-9
抗生素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一)作为畜禽保健剂 1、保健作用 2、抗生素抗菌作用的机制
� 干扰细胞壁的合成 �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 影响细菌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 � 改变细胞核的代谢
2014-11-9
(二)作为生长促进剂
2、抗生素的促生长作用机理
� 抑制和杀灭有害微生物生长作用 � 刺激有益微生物区系的优先繁殖 � 提高动物抵抗力,减少疫病发生率 � 使动物肠壁变薄,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 饲喂抗生素可增进食欲和采食量 � 抗生素可刺激脑垂体分泌激素,促进生长发育
2014-11-9
抗生素添加剂长期使用的效果及安全性 (一)抗生素添加剂长期使用的效果
尽管存在耐药性的问题,但抗生素添加剂应用40多年 的今天,大量的饲养试验和生产试验表明,抗生素的促 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控制疫病,降低死亡率,提高 经济效益的作用仍然是很明显的
2014-11-9
(二)抗生素添加剂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 广谱抗菌药,无毒、无残留、无配伍禁忌、无抗药性
• 有效抑制细菌DNA的合成,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殖,选择 性抑制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
• 应用: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水产动物生长
抑制有害菌,降低发病率
2014-11-9
改善养殖环境,对环境友好的安全药物添加剂
4.1.2 驱虫保健剂
• 驱虫保健剂是指添加于饲料,能防治畜禽寄生虫病,促进 畜禽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的饲料添加剂
• (2)四环素类——是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等抗生素 的总称。为广谱抗生素,对畜禽呼吸系统疾病和家畜的细 菌性腹泻非常有效,连续低浓度投药有好的促生长效果, 而且还能促进产蛋和增加泌乳量。因四环素类抗生素属人 畜共用抗生素,易产生抗药性
2014-11-9
• (3)大环内酯类——该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一些 革兰氏阴性菌、耐青霉素的葡萄球菌、支原体都有抑制作 用。同类中不同的产品生物活性有很大差别。此类抗生素 主要从肠道中吸收,能产生交叉耐药性,主要包括泰乐菌 素、北里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
泰乐霉素 � 抗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及酸性菌有效的抗生素。如链霉素 � 抗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及部分螺旋体、原虫、立克次体的广谱抗生素。
如金霉素、土霉素 � 抗寄生虫抗生素。如越霉素A、潮霉素B、莫能菌素
2014-11-9
• 2、根据使用范围分类
� 人、畜共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 � 畜禽专用抗生素:越霉素A、潮霉素B、黄霉素、聚醚类
• 应用:主要用于鸡饲料,控制和预防鸡球虫病和生长肥育牛、羊饲料 以提高饲料利用率
• 毒性:对畜禽有毒害作用,高剂量会引起中毒,特别对成年火鸡、鸡。 正常控制球虫剂量对鸡有暂时性生长抑制作用。对马剧毒,绝对禁用
2014-11-9
抗球虫药
盐霉素
• 抗菌谱:对大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真菌(如酵母菌)有较高的活 性,具有广谱抗球虫活性,单独使用,对各种鸡球虫病有良好的控制 和预防效果,且球虫对其不易产生耐药性
• 我农业部2005规定喹乙醇禁用于鱼类,不得在水产品种检出
• 喹乙醇的毒性机理与其对肾上腺的选择性损伤作用有密切关系,损伤 肾上腺,表现出高血钾症和低血钠症,容易出现应激性出血
• 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对水产动物有显著的蓄积性,遗传毒性,诱变 性和致癌性
2014-11-9
喹烯酮
• 2003年中科院兰州畜牧与兽医所研制的抗菌、止泻、促 生长的新型饲料添加剂。代谢快,不蓄积
• 优缺点:不易产生耐药性,与其他抗生素也无交叉耐药现 象。在胃肠道内消化吸收少,毒性极低
2014-11-9
2014-11-9
维吉尼亚霉素
� 抗菌机理:可以与核糖体50S亚单位结合,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多肽 链的延伸,使蛋白质合成终止,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 抗菌谱:抗菌谱较窄,主要抗革兰氏阳性菌。 � 作用:该霉素不仅可以改善水产动物的生产性能,还可以改善水产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