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一)第六章人员素质测评.ppt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 质 研 究 之 父 — — 美 国 著 名 心 理 学 家 大 卫 ·C ·麦 克 莱 兰 德 (DAVID C. McClelland)继承并发展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他于 1973年在发表的文章《Testing competence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 中提出,传统的性向测验和知识测验并不能预测职位候选人在 工作中一定会取得成功。麦克莱兰德也因此倡导用素质模型设 计取代智力测验作为预测未来工作绩效的方法,在学术界掀6 起 了关于素质研究的高潮。
第六章 人员素质测评
1
【开篇案例】
人力资源经理的困惑
1. 背景:从招聘谈起
A公司是国内某著名通信设备供应商,
王某是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在最近一
次公司的招聘活动中,王wk.baidu.com为公司物色到
了两名清华大学毕业的硕士生,由于这两
人在清华大学就读之前都有过5年以上相关
行业的工作经验,并且在校期间成绩都十
分优异,因此能够在目前国内通信行业人
学者对素质的定义
美国学者理查德·博亚特兹(Richard Boyatzis)是第一 个写成素质模型开发相关书籍的人。博亚特兹在其《有效 管理者:高绩效素质模型》(Boyatzis,1982)中,通过 将工作要求、组织环境、个人素质三个对绩效有影响的因 素联系起来,扩展了素质模型设计的观点。他还认为,素 质是通过对行为的引导而最终影响绩效的。
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和塞尼·M·斯潘塞在所著的 《工作素质:高绩效模型》一书中指出,素质是在工作或 情境中,产生高效率或高绩效所必需的人的潜在特征,同 时只有当这种特征能够在现实中带来可衡量的成果时,才 能称作为素质(Spencer & Spencer,1993)。基于此, 斯潘塞提出了素质的冰山模型。
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在研究公务员录用的评估方法时 发现,在人的“看得见”与“看不见”的部分的交界,有 一种能够被明确定义、观察并测量的能力,它往往体现在 那些能够持续取得高业绩的人的行为特征中,它包括人的 思维方式、行为特征、对工作的态度以及沟通能力等。
8
以咨询公司等代表的企业对素质的界定
果为A;张某的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善
于与同事打成一片,利用集体力量完成工
作,但工作稍欠积极主动,评价结果为B。
对此,王某十分不解,同样是一等一的人
才,为什么考核结果却不同呢?难道是公
司的激励措施没有到位?
3
3. 解决办法:都是能力惹的祸 事实上,经过考核王某发现公司内与李某、张某境况
相同的还大有人在,这个问题已经日益突显成为公司人力资 源管理的棘手问题。于是王某组织人力资源部以及各相关部 门的主管召开了针对此问题的公开意见征集会,大家就公司 在招聘、选拔、任免以及激励员工的方式方法上展开了热烈 的讨论,有的主管称过去的学历背景并不能代表什么,事实 证明,所谓高学历代表的“高能力”并不能带来令人满意的 “高绩效”;有的主管提出,部门先后组织了无数次针对性 培训,但是员工时常反映培训与实践根本不是一码事,所学 的技能到现场大多不好用,“培训水土不服”的现象已经使 部门不堪负累;有的主管还发现部门员工的工作热情不够高, 对所从事的专业并不热衷等问题......总之最后在总结中, 大家一致认为人力资源部需要重新审视公司的用人标准,以 往纯粹的“能力标准”已然遭到了广泛的质疑。
才争夺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将此二人收归
门下,王某心里喜不自胜,在推荐给技术
部门时也对二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2
2. 问题:高能力≠高绩效
又到公司年终一年一度的绩效考核期了,
两名被寄予厚望的清华大学高材生的考核
结果却相差较大。主管经理的评价是这样
的:李某的创新能力与逻辑思维力强,工
作积极主动,专业功底毋庸置疑,评价结
美国盖洛普公司(The Gallup Organization)提出,在 外部条件给定的前提下,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 准确识别并全力发挥个人的天生优势,这种优势是由人的 才干、技能与知识组成的,而核心是才干,即个人所展现 的自发而持久的,并且能够产生效益的思维、感觉与行为9 模式。
4
4. 结论:
显而易见的是,能力已经无法单方面成 就组织中员工的高绩效,或者说,高绩效 的产生已经不完全取决于人的能力,那么 究竟什么因素影响着员工的绩效水平呢? “高能力+?=高绩效?”,基于此企业未 来在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等一系列人 力资源管理实践中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在开展与审视人力资源 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方面应该着重关注些什 么?他们的管理风格与思维模式将面临什 么样的改变?这些问题在本章中都会有相 应的解答。
理查德·J·马洛比利(Mira bile, Richard J.)认为,
素质是与工作的高绩效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或特性。
例如,解决问题、分析思维、领导等。
7
政府、协会等社会机构对素质的界定
20世纪70年代,McBer & Company与美国管理协会 (AMA)对1 800位管理者在5年中的工作表现,通过比较 分析,发现了产生优秀绩效的各种特性,进而对成功管理 者所需要的工作素质进行了界定,这在素质的研究历史上 也是第一次。美国管理协会将“素质”定义为“在一项工 作中,与达成优良绩效相关的知识、动机、特征、自我形 象、社会角色与技能”(Hays,1979)
5
学者对素质的定义
从字面理解,素质一词来源于英语“competency”,其意思是 能力、技能。在学者的研究与企业的管理实践领域,“素质” 又被称作为“能力”、“资质”、“才干”等,常常与英语中 的“competence”、“skill”、“ability”、“talent”等同时使 用。
美国学者约翰·弗莱纳根(John Flanagan)最早研究了1941年 至1946年间美国空军飞行员的绩效问题,于1954年创造了关键 事件技术,并就此成为素质研究领域核心方法的应用先导。
美国Hay顾问公司提出,素质是在既定的工作、任务、组 织或文化中区分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素质决定了一个人 能否胜任某项工作或者很好地完成某项任务。素质是驱使 一个产生优秀表现的个人特征。每一个素质都与坚定基础 特征的“行为表现”相联系。
美国伟士顾问公司(Mercer Inc.)认为,素质就是那些 优秀员工比普通员工表现更为一致的行为;无需推断、假 设或解释的可观察行为(非单个行为)的集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