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内翻足的ilizarov治疗)

合集下载

一例双侧马蹄内翻畸形足患儿行Ilizarov 术后功能锻炼的护理体会

一例双侧马蹄内翻畸形足患儿行Ilizarov 术后功能锻炼的护理体会

一例双侧马蹄内翻畸形足患儿行Ilizarov 术后功能锻炼的护理体会目的通过运用Ilizarov技术循序渐进的调整,以达到纠正畸形的目的。

方法选择2014-6入院的一少儿给予该技术以及相关的临床护理及功能康复帮助其减少痛苦、增进舒适。

结果教会患儿学会自护及调整支架方法,提高护理质量。

结论Ilizarov环形支架术,术后的功能锻炼为护理的重点之重点,通过正确的调整及锻炼的方法对提高手术效果和以后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标签:马蹄内翻畸形;Ilizarov;护理体会【Keywords】Congenital talipes equino varus;Ilizarov;NursingIlizarov技术特点是通过对伊氏外固定器调整,能够三维地延长、压缩、扭转各部件间距,从而矫正畸形足的内翻、内收、下垂及小足畸形。

具有缓慢持续的逐渐矫形,不影响生长中足的发育,有延长足的效应,且操作简便。

治疗期间可随时下地负重、走路、进行功能锻炼。

此法更适应于大年龄儿童或其它手术方法失败的患儿。

凌家保[1]指出非手术法治疗早期(小于6个月)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效果好,大于此年龄复发率相当高。

而Ponseti方法和Bensahe对手术者要求的选择性高,较宜引起纤维化反应和肌肉挛缩[2]。

目前,Ilizarov运用越来越广泛。

1临床资料1.1患女,10岁。

因发现”双足下垂内翻畸形数年”,保守治疗效果差,于2014-6-22入院。

体格检查:双足下垂内翻畸形,局部无明显压痛,皮温正常,双侧踝关节活动受限,足趾活动感觉血运良好。

于2014-7-4行”双足截骨矫形+Ilizarov支架术”。

1.2手术方法:麻醉起效后,仰卧,消毒术区皮肤,铺巾,上止血带。

取跟腱内侧纵行切口,暴露跟腱及胫后肌腱,予切断跟腱及胫后肌腱,将足置于中立位后缝合肌腱。

于胫后肌止点处切开,将胫骨后肌肌腱于止点处切断,于踝上作小切口,将胫骨后肌肌腱与腓骨短肌肌腱缝合。

于中足、跟骨及胫骨各置两枚外固定针,安装环形支架将踝关节、足固定于中立位。

应用Ilizarov治疗僵硬型马蹄内翻足

应用Ilizarov治疗僵硬型马蹄内翻足

应用Ilizarov治疗僵硬型马蹄内翻足李盛杰,赵辉,陈呈锦,沈韬,袁升芳(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急诊创伤外科,云南昆明 650011)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Ilizarov骨外固定个体化治疗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探讨僵硬型马蹄内翻足功能重建的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应用Ilizarov骨外固定技术治疗僵硬型马蹄内翻足患者23例(26足),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13~35岁,平均年龄(37.6±8.7)岁;其中单足20例,双足3例(共26足)。

按秦泗河马蹄内翻足临床分型,Ⅰ型6足,Ⅱ型6足,Ⅲ型10足,Ⅳ型4足。

针对前足、中足、后足的畸形制定Il izarov骨外固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术后逐步矫正残余畸形,3~6个月拆除外固定架。

根据Lloyd Roberts和Green马蹄内翻足疗效评估标准评定疗效。

结果 26足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5±0.8)个月。

拆除外固定架后马蹄内翻足畸形矫正,获得满意的外观,行走无疼痛。

根据Lloyd Roberts和Green马蹄内翻足疗效评估标准评定,优20足,良4足,差2足,优良率为92.3%。

结论 应用Ilizarov骨外固定矫形技术个体化治疗僵硬型马蹄内翻足不仅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危险性低。

关键词:马蹄内翻足;个体化治疗;Ilizarov外固定技术 马蹄内翻足是骨科常见畸形,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先天性、外伤性、神经麻痹、脊椎裂、脊髓灰质炎、脑瘫、感染及创伤和烧伤后的软组织瘢痕挛缩等诸多原因。

其畸形包括马蹄、后足内翻、前足内收、前足旋前,还可能同时合并高弓畸形,尤其僵硬型马蹄内翻足治疗极其复杂困难,如果初期矫形不足往往会导致治疗后复发,需要再次矫治,故对严重的马蹄内翻足畸形的治疗一直是矫形外科医师面临的极大挑战[1]。

在马蹄内翻足畸形的矫治过程中,不仅需要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足的外形和功能,还要减少各种术后的并发症以及防止复发,一直是矫形外科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Ilizarov技术矫治儿童马蹄内翻足畸形

Ilizarov技术矫治儿童马蹄内翻足畸形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0年5月第31卷第5期ChinJPediatrSurg,May2010,VoL31,No.52a.术前表现;2b.安装牵伸器逐渐牵伸矫正畸形;2c术后1年畸形矫正良好;3m术前表现;3b.安装特殊的外固定牵伸器,分别在踝关节内外侧及足部高弓畸形处安装铰链.首先矫正高弓及内翻畸形.最后矫正马蹄畸形;3c.获得满意的矫正;4a.术前表现;4b.距骨截骨后安装特殊设计的外固定牵伸矫形器.畸形逐渐矫正,患儿可跖行;4c.X线显示畸形获得满意矫正,踝关节融合于功能位。

胫骨远端骨骺完好图1牵伸外固定器构型图2典型病例,男,9岁,右小腿外伤并发右足严重马蹄内翻畸形图3典型病例,男,12岁,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左足严重马蹄内翻、高弓畸形图4典型病例,男,11岁,右胫骨骨髓炎合并踝关节感染导致右足严重马蹄内翻畸形、踝关节骨性融合,患儿前足行走讨论一、矫正原理及优势畸形较重、软组织僵硬及治疗后复发,特别是手术后畸形再次复发的马蹄内翻足畸形,传统的治疗手段多数疗效较差、风险很高,需要牺牲足的大小及形态,影响患儿足的发育[2’7]。

Ilizarov技术_擅]是缓慢牵挖足踝紧张、挛缩的软组织,也可辅助以切骨及骨组织的牵拉。

受牵拉的组织会发生再生及生物性的塑形[1矗],足踝骨及关节的畸形状态重新排列到一个相对正常的位置,使马蹄内翻足畸形得到满意矫正。

不需要进行大的手术切口,牵伸过程可以由医生甚至可以由患儿家属实时操控,其风险可以被有效控制h“¨,能最大限度预防畸形的再复发。

二、器械的设计与安装马蹄内翻足畸形是一个三维多方向的畸形[11|,设计、安装外固定牵伸矫形器时,必须充分了解每位患儿的畸形特征,正确认识畸形的旋转轴及成角旋转中,O(CORA),使牵伸螺杆的铰链中心及矫正方向与之一致;在保证牵伸支架稳定性的同时,要兼顾其灵活性,才能使得多方位的畸形均得到合理、满意的矫正,减少牵伸矫治时间及相应的并发症。

Ilizarov技术矫治僵硬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

Ilizarov技术矫治僵硬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

Ilizarov技术矫治僵硬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栾波;骆苏红;陈艺新;张云强;王积辉;刘伟【摘要】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矫治僵硬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9年1-11月根据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应用改良的外固定矫形器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11例14足.本组5例同期实施足跗骨的有限截骨术;6例实施跖腱膜松解术;2例实施足部肌腱转移的肌力平衡术:所有病例均实施跟腱延长术.遵循Ilizarov穿针固定的基本原则,安装具有三维矫形功能的踝足关节矫形器.术后7 d开始旋转相应的螺纹牵伸杆,逐渐矫正足内翻、内收和下垂畸形并适当过牵,使畸形得到良好的矫正.结果 11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1个月.畸形足均获得满意的矫正和足底持重,行走功能良好,患者满意.结论Ilizarov技术矫治僵硬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具有微创、操作简单、安全并能早期活动的优点,疗效满意.【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10(034)008【总页数】3页(P698-700)【关键词】Ilizarov技术;张力-应力法则;马蹄内翻足;外固定矫形器【作者】栾波;骆苏红;陈艺新;张云强;王积辉;刘伟【作者单位】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550002;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550002;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550002;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550002;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550002;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5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2.1+6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是矫形外科最常见的畸形之一,它由软组织和骨关节复合的病理改变所引起,畸形随着年龄增长及长期异常状态下持重而逐渐加重。

传统的手术方法多为一次性矫正畸形,对于僵硬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易引起皮肤缺血坏死、继发感染、术后瘢痕挛缩、畸形残留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远期疗效往往不佳。

20世纪60年代Ilizarov根据仿生学原理发现了牵拉性组织再生的张力-应力法则(law of tension stress,LTS)[1],研制了能够任意改变空间结构的环形外固定牵伸矫形器,使足踝畸形的矫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Ilizarov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性高弓马蹄内翻足1例护理

Ilizarov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性高弓马蹄内翻足1例护理

Ilizarov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性高弓马蹄内翻足1例护理继发于创伤的马蹄足畸形常合并足和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不适于使用侵入性较大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20世纪40~50年代,Ilizarov研制出能够任意改变空间结构的环形外固定牵伸矫形器[1],使足踝畸形的矫正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国内外应用该技术治疗马蹄内翻足畸形取得满意的疗效[2],该技术具有安全、微创、可调性强,疗效满意的优点。

但相关并发症如针道感染、神经损伤、肌肉关节挛缩等屡见报道[3]。

我院于2014年11月6日收治1例创伤性高弓马蹄内翻足患者,经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及精心护理后,患者足踝畸形获得满意矫正,无并发症发生。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女,43岁。

因车祸后出现右足高弓马蹄内翻足畸形伴疼痛1年余入院,入院后完善各项常规检查,于2014年11月9日在腰麻下行右后天性马蹄内翻足跟腱松解+Ilizarov外固定架矫正术,术后予抗感染、消肿、止痛治疗,术后第3天开始调整外固定架,通过调节前、后螺杆上的螺母时,前、后方的螺杆分别向近、远侧逐渐滑动,带动足环以踝关节为轴使踝关节渐进性背伸。

螺母在螺杆上转动360°相当于滑动1mm,第一周旋转螺母2~4圈/d,4次/d。

1周后旋转螺母1圈/d,4次/d。

畸形矫正满意后继续维持固定12周,并全足负重行走6周。

拆除外固定架后继续佩戴矫形鞋6周,并定期复查。

该患者经Ilizarov外固定支架治疗后,患者畸形矫正取得满意疗效,能无疼痛、全足负重行走。

术后无相关并发症如针道感染、神经损伤、肌肉关节挛缩等发生。

2.护理2.1 术前护理2.1.1改善患者自卑、焦虑等负性情绪患者由于足踝部的畸形,步态的异常,日常生活中遭受了或大或小的挫折,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交谈、用心沟通,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帮助患者消除负性情绪,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矫形手术治疗。

2.1.2增加患者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使其积极配合准备工作责任护士运用图片、文字和视频资料,耐心向患者宣传疾病的相关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Ilizarov外固定器的功能、手术部位、方法及手术过程,介绍麻醉方式、配合要求。

Ilizarov技术治疗儿童马蹄内翻足的进展

Ilizarov技术治疗儿童马蹄内翻足的进展

马蹄内翻足是运动系统最常见的畸形之一[1],发病率在活产儿中约为1/1000,其病因可以是原发的,也可继发于先天肌肉骨骼畸形、神经肌肉疾病、先天性因素、创伤、感染,包括骨髓炎和烧伤等[2]。

马蹄内翻足的病理改变特点由四部分组成:高弓(cavus )、前足内收(forefoot adductu )、后足内翻(hindfoot varus )和后足马蹄(hin dfoot equinus )[3]。

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是矫形外科的一项难题[2]。

本文针对Ilizarov (伊利扎罗夫)技术治疗儿童马蹄内翻足畸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马蹄内翻足严重程度分级及评分目前,判断马蹄内翻足严重程度主要有两种分级系统,即Dimeglio 评分和国际马蹄足畸形研究学组(ICFSG )评分。

Dimeglio评分包括4个部分:(1)矢状面的马蹄;(2)额状面的内翻;(3)围绕距骨的跟骨及前足的旋转;(4)水平面前足的内收。

此外,还需考虑内侧及后侧的皮肤皱褶、高弓、小腿的肌肉状况以及软组织的柔软程度[4]。

ICFSG 评分共60分,包括三方面内容:(1)形态学(12分);(2)功能状况(36分);(3)影像学表现(12分)。

0分为正常,>0~5分为优,>5~15分为良,>15~30分为可,>30分为差[5]。

2Ilizarov 外固定架2.1Ilizarov 技术原理牵张成骨理论:通过稳定、缓慢的牵拉可以激发活体组织(骨与软组织)的再生,其生长方式类似胚胎组织的有丝分裂[6]。

牵拉期间,新生骨在两断端同时生长,其主要成分为X 射线下不显影的Ⅰ型胶原纤维区,在这一区域,直接形成包绕着血管的新生骨小梁,其方向与牵拉应力方向平行,这些新生结构强度逐渐增加并重新塑形,最终形成正常骨性结构[6]。

2.2Ilizarov 外固定架构成由外固定环、钢针、连接螺杆和铰链组成。

外固定环有半环和全环两种,半环有一定的活动度,主要用于近关节侧;全环的稳定性最强[7],主要用于小腿干的固定,提供力学支点。

Ilizarov技术治疗成人僵硬马蹄内翻足

Ilizarov技术治疗成人僵硬马蹄内翻足

Ilizarov技术治疗成人僵硬马蹄内翻足黄坚汉;蒙诗景;夏丽伟;黄菲菲;蒋慧韬;韦广源【摘要】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治疗成人僵硬马蹄内翻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Ilizarov技术治疗35例成人僵硬马蹄内翻足患者.将Ilizarov架安装至患足,以转动螺母的方式逐渐缩短足踝前方螺纹杆、延长后方螺纹杆,术后第1周每天共拧转螺母2~4圈(分4次进行),1周后每天共拧转螺母1~2圈(分4次进行),直至患足恢复至中立位并维持至少3个月.拆除外固定架后继续以支具固定3个月.结果3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3~25个月.患者佩戴Ilizarov架14~21周.31例达到患足中立位全负重;1例于14周足背伸达到15°时因剧烈疼痛停止矫形;3例因胫前后肌群广泛缺损挛缩,患足到达中立位后6周,继续行踝关节融合术,3个月后拆除外固定架.患者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2例患者各出现1处针道感染,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 Ilizarov技术是治疗成人僵硬马蹄内翻足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年(卷),期】2018(021)005【总页数】3页(P619-621)【关键词】Ilizarov技术;马蹄内翻足;骨外固定器【作者】黄坚汉;蒙诗景;夏丽伟;黄菲菲;蒋慧韬;韦广源【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骨科,广西南宁 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骨科,广西南宁 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骨科,广西南宁 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骨科,广西南宁 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骨科,广西南宁 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骨科,广西南宁 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2.6;R608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使用Ilizarov骨外固定器(Ilizarov架)治疗35例成人僵硬马蹄内翻足患者,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Ilizarov技术在治疗大龄儿童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的运用

Ilizarov技术在治疗大龄儿童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的运用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年2月第33卷第1期南昌……330006)探索其治疗过程及其疗效。

方法:选自2013年3月—201714岁之间,共18足,均被确诊为僵硬型马蹄内翻足,Dim églio 分9例合并脑性瘫痪;2例病因不明确。

术前ICFSG 评分结:所有患者均得到1~2年随访,外固定架固定调节时间为3~6月。

中2足,差1足。

优良率达83.33%。

ICFSG 评分结果为差的脑术后ICFSG 评分结果为优。

随访过程中所有如踝关节前脱位、针眼感染、患肢远端肿痛、连接杆脱落松动及结论:Ilizarov 技术治疗大龄儿童僵硬型马蹄内XU Quan, WU Fan, ZHANG Heng-qing, YANG Feng-yun, LI Mei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330006,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investigate…the…therapeutic…process…and…its…effect…of…using…Ilizarov…technique…in…the…treatment…of…stiff…horseshoe…varus…in…older…children.…Methods:…12…children…aged…between…6…and…14…who…were…admitted…to…our…orthopaedic…hospital…from…March…2013…to…March…2017…were…all…diagnosed…with…rigid…horseshoes,…and…Diméglio…was…classified…as…Type…III.…In…one…case,…tethered…cord…syndrome…was…combined,…and…tethered…loosening…operation…was…performed.…9…cases…combined…with…cerebral…palsy.…The…etiology…of…2…cases…was…unclear.…Preoperative…ICFSG…scores…were…poor.…The…malformation…of…the…ankle…was…gradually…corrected…by…the…Ilizarov…external…fixation. Results:…All…patients…were…followed…up…for…1…to…2…years,…and…external…fixation…time…was…3…to…6…months.…One…year…after…the…removal…of…the…external…fixed…frame,…the…ICFSG…score…was…excellent…10…feet,…good…5…feet,…2…feet…in…the…middle,…and…1…foot…in…the…difference.…The…excellent…rate…reached…83.33…%.…The…ICFSG…score…was…significant…for…patients…with…poor…cerebral…palsy…sequelae.…After…removing…the…external…fixation,…soft…tissue…loosening…and…osteotomy…were…given.…The…ICFSG…score…after…surgery…was…excellent.…All…patients…did…not…relapse…during…the…follow-up.…During…the…adjustment…process…of…the…external…fixation…frame,…some…complications…occurred,…such…as…anterior…dislocation…of…the…ankle,…eye…infection,…distal…swelling…and…pain…of…the…affected…limb,…loosening…of…the…connecting…rod,…and…limited…knee…joint…activity.…These…complications…were…timely…and…effective.…Get…a…good…deal…of…treatment. Conclusion:…Ilizarov…technique…is…effective…and…reliable…in…the…treatment…of…stiff…horseshoe…varus…in…older…children.…It…has…the…characteristics…of…small…trauma…and…low…recurrence…rate,…and…is…worthy…of…clinical…application.[Key words]…Ilizarov…Technology ;Older…Children ;Stiffness ;Horseshoe…Turned通信作者:吴凡,医学硕士,中医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蹄内翻足专题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中文名称: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英文名称:
congenital talipes equinovarus
定义:
由足下垂、内翻、内收三个主要畸形综合而成。

以后足马蹄、内翻、内旋,前足内
收、内翻、高弓为主要表现的畸形疾病。

应用学科:
中医药学(一级学科);骨伤科疾病(二级学科);骨病(三级学科)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常见的先天性足畸形。

男性发病较多,可为单侧发病,也可双侧。

畸形明显,一出生就能发现,因此疏忽的病例较少见,多能及早治疗,效果也较好,但畸形也易复发,应定期随访至骨骼成熟,约14岁以后。

病因尚不清楚。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无特殊药物治疗。

疾病名称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疾病分类
儿童骨科
疾病描述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亦称先天性畸形足,是比较常见的先天畸形,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

症状体征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出生后一侧或双侧足显示程度不等内翻下垂畸形。

轻者足前部内收、下垂、足跖面出现皱褶,背伸外展有弹性阻力,至小儿学走路后,畸形逐渐加重,足部及小腿肌力平衡失调,健康肌挛缩,加之体重影响,足内分下垂加重,步态不稳,跛行,用足背外缘着地,延误治疗畸形愈加严重,足前部向后内翻,足背负重部位产生胼胝及滑囊,胫骨内旋加重。

疾病病因
先天性马蹄内翻畸形的真正病因迄今不清,多数学者认为该畸形为胚胎早期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引起发育异常所致,也普遍与胎儿足在子宫内位置不正有关。

病理生理
先天性足内翻下垂的病理改变,初期以软组织异常,足内侧肌挛缩,张力增加,关节囊、韧带及腱膜肥厚,变短,以“跗间骨关节为中心,导致足前部畸形:(1)跗骨间关节内收。

(2)踝关节跖屈。

(3)足前部内收内翻。

(4)跟骨略内翻下垂。

随年龄增长,体重越来越大,畸形更趋严重,跟腱、胫后、趾长屈,拇长屈等肌腱及跖腱膜极度挛缩,具有强的弹性阻力,足部外侧软组织及肌肉持续被牵拉而延伸,足外展功能基本丧失,但肌神经功能无损,肌电兴奋性尚存在。

畸形矫正后,肌肉功能还可恢复,延误治疗者,逐渐产生骨骼畸形,跗骨排列异常,足舟骨骼变小内移,毂骨发育异常粗大,跟骨跖屈、内翻更加严重,距骨头半脱位及胫骨内旋等畸形。

诊断依据
1.婴儿出生后即有一侧或双侧足部蹠屈内翻畸形。

2.足前部内收内翻,距骨蹠屈,跟骨内翻蹠屈,跟腱,蹠筋膜挛缩。

前足变宽,足跟变窄小,足弓高。

外踝偏前突出,内踝偏后且不明显。

3.站立行走时蹠外缘负重,严重时足背外缘负重,负重区产生滑囊炎和胼胝。

4.单侧畸形,走路跛行,双侧畸形,走路摇摆。

5.X线摄片:距骨与第一蹠骨纵轴线交叉成角大于15°,跟骨蹠面和距骨纵轴线夹角小于30°。

诊断检查畸形明显,诊断不难,但出生儿的足内翻下垂较轻者,足前部内收,内翻尚不显著地常容易被忽略,无医学知识的家长亦不易识别。

最简便诊断法,是家长用手握足前部,各个方向活动,如足外翻背有弹性阻力,应及时就医确诊为宜,以便早期手法治疗,足内翻下垂,更加严重,X线片显示跟骨下垂,其纵轴与距骨纵轴平行,足跗骨序列紊乱。

鉴别诊断1、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累及四肢多关节,畸形较固定不易扳正,早期有骨性改变。

2、脑性瘫痪肌张力增强,反射亢进,有病理反射,以及其他脑受累的表现。

3、脊髓灰质炎后遗马蹄内翻足为肌力平衡失调所致,肌电图或体感诱发电位诊断可确定腓骨肌麻痹。

治疗方案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原则,以矫正畸形为主,早期畸形矫正,足功能均可恢复。

治疗可分为四个时期。

1、1岁以内的婴儿,哺乳时,由母亲及一名助手共同协助进行手扳法矫正,婴儿屈膝(使跟腱松弛),助手固定患儿膝关节,操作者一手握患儿踝关节上方,一手托扶足前部跖面,用力使患足外翻,外展及背伸,每日2次,手法轻柔,免致骨伤,矫正适度即可。

畸形矫正后用柔软绷带,由足内跖面向足背外方向缠绕,固定足于矫正位,严密观察,切莫过紧,以免影响足部血运,若是畸形矫正显著改善,脚的外展背伸弹性抗阻力消失,即可改换足托持续维持矫正位,这种方法应持续到患儿满1周岁后,一般疗效满意,如果畸形未完全矫正,也可使痉挛的软组织变得松弛,为进一步治疗奠定良好基础。

2、1—3岁,分期手法矫正,石膏固定,全身麻痹下患儿仰卧屈膝15度,或俯卧屈膝90度,助手扶持膝关节及小腿。

术者一手托足跟,矫正足跟内翻下垂,一手平推足前跖面,同时矫正下垂内翻内收畸形,在足矫正位,由股中部至跖趾关节,屈膝15度石膏管型固定。

1—2岁,每2周更换1次,2—3岁,每月更换1次。

术后注意石膏压迫,患儿哭闹不安。

即刻去医院检查,在容易受压的骨质突出部位开窗。

以上两种方法,对轻型足内翻下垂畸形,如能严格遵循操作规则,认真处理,不仅没有并发症,儿童多数患儿畸形能够矫正,维持疗法,可应用Denis-Browne轻便夹板。

3、3—15岁,传统治疗方法:
(一)对于手法治疗失败者,或未经治疗的患者,可用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

该手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跟腱延长:跟腱延长应放在手法矫正足前部内设内翻畸形之后,因为紧张的跟腱可构成矫正足前部畸形的杠杆臂,否则即失去跟骨结节的支撑点,常用的延长方法,有以下两种:1)直视下延长:硬末外或全身麻醉。

沿着跟腱外侧旁,取弧形切口,上至肌腱肌腹相接处,下止于跟骨结节,切口长约8—18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腱鞘,然后用尖刀,与跟腱垂直,刺入其中央,由上向下,纵行切块跟腱,跟结节处切断其内侧半,肌腹端切断外侧半,待足畸形矫正后,作2字形延长。

2)皮下跟腱延长:全身麻醉,患儿俯卧,在无菌下操作,助手一手扶持膝关节,保持伸直位,另一手握足前部使其足背屈,跟腱挺紧,其方法如下:斜切延长法:由跟骨结处清皮月尖刀将跟腱由下向上作额状面形切断,保留前侧腱旁膜,保持跟腱血供,足背伸牵拉延长。

直切延长法:在跟腱的下端与肌腹端,用尖刀垂直刺入跟腱上下两端的中心,肌腹端切断跟腱外侧半,跟结节端切断内侧半,足背伸牵拉,跟腱于鞘膜内延长,延长的跟腱。

(3)关节囊切开及韧带切断:矫正跟骨内翻畸形,需将三角韧带及跟距关节囊切断,不缝合,待手法将跟骨内分矫正后,依靠纤维性愈合,为了术后短期内预防胫后、趾长屈,拇长屈等肌腱及血管神经向距、跟骨之间移位,三角韧带与关节囊应在不同平面切开为宜。

(二)俄罗斯伊利扎洛夫外固定矫形术,足部与小腿穿针外固定矫正治疗,通过三维方向逐步调整,首先调整冠状面,然后水平面,最后矢状面。

调整到小腿与足部90度以后,开始练习行走。

后期给予康复以及中药熏蒸等练习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4、患足畸形矫正成功指标:a、足可自由在各个方向被动、主动活动。

b、足应位于小腿纵轴外展约40度—50度。

c、足跖面较平(原先足凹陷)。

d、X线检查:足纵弓及横弓基本恢复正常,跟骨纵轴与距骨纵轴形成正常角度。

e、足跟后面观略偏向外侧。

5
、预防并发症
a、预防局部皮肤坏死,延长胫后,趾长屈及拇长屈等肌腱的足内侧切口与跟腱延长切口较近,两切口之间皮瓣比较狭窄容易缺血性坏死,预防措施:软组织松解手术前,经常按摩足内侧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其次跟腱延长切口尽可能偏向跟腱纵轴线的外侧,呈弧形切口。

两切口间皮瓣相对增宽。

b、小腿青枝骨折或踝部骨骺分离,手法扳正,应循序渐进,按压轻柔,不依用力过猛,其次助手与术者密切配合,以防发生意外。

c、石膏压迫,形成褥疮:石膏固定前,骨骼突出部位用脱脂棉垫好,但不宜过厚以免影响手法扳正效果,石膏管型尚未凝固正在塑形时,切忌用手指按压,石膏干燥后,患儿哭闹不安,即提示石膏可能有压迫,应及时就医,骨质突起部位开窗观察。

d、血液循环障碍:石膏固定时,必须显露出五个足趾,告诉家长严密观察。

若足趾苍白,患儿叫嚷脚麻痛,有可能动脉缺血,足趾肿胀,呈青紫色,并出现水泡,提示静脉回流障碍。

不论动脉缺血或静脉回流障碍,均可导致脚或肢体坏死,应立即采取措施,轻者局部开窗减压,严重者,暂时取掉石膏管型,仔细观察,待血运恢复后,再次石膏管型矫正,固定。

7、15岁以后的治疗,手法矫正不满意,软组织松解亦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或严重足内翻下垂畸形未经治疗者,适应三关节融合手术(跟距、距舟和跟毂关节),术后石膏固定,直至关节骨性融合。

用药安全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常见的先天性足畸形。

男性发病较多,可为单侧发病,也可双侧性。

畸形明显,一出生就能发现,因此疏忽的病例较少见,多能及早治疗,效果也较好,但畸形也易复发,应定期随访至骨骼成熟,约14岁以后。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无特殊药物治疗,如手术治疗患儿,术后应用抗菌素预防感染。

伊利扎洛夫技术治疗病例:
病例一李某,女,16岁,河北省,双下肢畸形15年,手术一次,住院2个月,手术前,手术后
病例二周某某,男,13岁,江苏省,双下肢畸形12年,住院3个月,手术前,手术后,
病例三王某,男,9岁,辽宁省,双下肢畸形8年,手术2次,1个半月,手术前,手术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