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菜饮食文化
广东的饮食文化

白灼虾的风味特点和制作方法
• 风味特点 • 1.基围虾,广东特产,在珠江三角洲,河海交汇处,围水 养殖,咸水淡水并蓄,产虾品种独异,其肉脆嫩,滋味鲜 美,为一般海虾河虾所不及。基围者,广东方言,指堤坝 而言。 • 2.灼,是将物料投入沸汤或沸水中烹熟。没有汁,也不加 荧,主要是保持物料的原味。灼的时间一定要短,火候一 定要猛,而且物料一定要新鲜。“白的海虾”“白的海螺” 都是粤菜中精制的美食。 • 制作方法 • 1、将鲜虾洗净,辣椒丝放在味碟上。 2、用旺火热 油,浇在辣椒丝上,再加入生抽、麻油、葱丝、姜末、盐 拌匀。 3、用旺火把清水烧开,下入鲜虾淖至熟捞起, 控去水系:广东菜 香芋扣肉。特点:色泽铁红、肉质 烂而不糜、荔芋松粉、肉富芋味、芋有肉香、风味别致。 • 制作技巧 • 1. 取鲜萝卜洗净用特制工具椎成丝,晒干; 2. 晒干的萝卜丝用盐、辣椒面、草果、八角、炒面粉、茴香 籽、白酒拌匀入味; 3. 拌匀入味的萝卜丝再装入陶罐 压实腌制而成,即为萝卜丝酢; 4. 芋头削去外皮,洗净, 切成5 厘米长、3 厘米宽,4 厘米厚的片,入油锅炸呈金 黄色; 5. 猪五花肉刮洗干净,拔净残毛,下汤锅煮至 皮能插筷,捞出趁热抹上饴糖溶液; 6. 炒锅上火,注 入猪油,烧至六成热,将五花肉皮朝下下锅炸至金红色, 取出控油,切成4 毫米的厚片; 7. 取扣碗1 只,碗底 抹上猪油,一片猪肉一片芋头整齐地码在扣碗中,均匀地 撒上白糖、盐、味精、萝卜丝酢,拌入花椒、茴香籽,盖 在肉和芋头上; 8. 将扣碗入笼,用旺火蒸3 小时至肉 软烂,取出扣入盘中即成。
粤菜的起源
• 粤菜的起源.可远溯至距今二千多年的汉初。古代,中原 的移民到来之前,岭南越族先民就已有独特的饮食风格, 如嗜好白蛇鱼蛤与生食。西汉时刘安曾有“越人得蟒蛇以 为上肴”的记述。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也记载广州 人“不问鸟兽虫蛇无不食之”。这与广州所处的地理环境 分不开。广州属于亚热带水网地带,虫蛇鱼蛤特别丰富, 唾手可得,烹而食之,由此养成的喜好鲜活、生猛的饮食 习惯。 • 自秦汉开始,中原汉人不断南迁进人广州。他们不但带 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同时也带来了“烩不厌 细,食不厌精”的中原饮食风格。到了唐宋时期,中原各 地大量商人进入广州,广州的烹调技艺迅速得到提高,到 了明清,广州的饮食文化进入了高峰。据清道光二年 (1822年)的有关文献记载:“广州西关肉林酒海,无寒 暑,无昼夜。”
广东的饮食特点文化

广东的饮食特点文化广东饮食文化,是指广东省的人们的饮食文化习惯,主要以我国闻名四大菜系之一的粤菜为代表。
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供大家参考。
粤菜广州菜是粤菜的主体和代表,它包括了珠江三角洲及其周边地区的饮食风味。
选料广博奇异,品种多样是广州菜的一大特色。
天上飞的、地下爬的、水中游的,几乎都能上席,一经厨师妙手,都变成佳肴,每令食者击节欣赏,叹为“异品奇珍”。
广州菜特殊讲究厨艺精湛,烹调方法有21种之多,尤以炒、煎、火局、焖、炸、煲、炖、扣等见长,讲究炎候,尤重“镬气”和现炒现吃,做出的菜肴注意色、香、味、形。
口味上以清、鲜、嫩、爽为主,而且随季节时令的不同而变化,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郁,并有“五滋”(香、酥、脆、肥、浓)、六味(酸、甜、苦、辣、咸、鲜)之别。
广州菜有很多调料,如蚝油、鱼露、柱侯酱、沙茶酱、豉汁、西汁、糖醋、酸梅酱、咖喱粉、柠檬汁等,为广州菜的独特风味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过,对比起中国其它菜系,广州菜较少用浓重辛辣的调味料,以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
广州菜的着名菜肴有:烤乳猪、龙虎斗、太爷鸡、红烧大裙翅、菊花龙虎凤蛇羹等。
饮早茶特色饮早茶,广州人宠爱饮茶,尤其爱饮早茶。
早上见面,往往以“饮咗茶未”(意即“你喝茶了吗”)作为问候,可见对饮茶的喜好。
饮茶是广州人的生活习俗。
民间流传着“早晨一壶茶,不用找医家”的谚语。
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习惯叫茶居)饮茶。
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作为早餐);不仅饮早茶,还要饮下午茶、夜茶;不仅填饱肚皮,还顺便传播新闻、叙说友情、洽谈生意。
可见,广州人的饮茶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交际的方式。
广州的茶客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熟客,每天清早必到一间固定的茶楼,通常是“一盅”(排骨饭)“两件”(点心),这类人以离退休老人居多;另一类是饮“礼拜茶”,即在休息日去饮茶,不限“一盅两件”,而是品尝多款点心,从容“叹茶”。
广州的茶市每天有早、午、晚三市,其中以早茶市最为兴盛,从早晨至中午十一时许,往往座无虚席。
粤菜简介介绍

汇报人: 2023-12-19
目录
• 粤菜概述 • 粤菜特点 • 经典粤菜品种 • 粤菜烹饪技巧与文化传承 • 粤菜与其他菜系的比较与融合 • 品尝粤菜的体验与感受分享
01
粤菜概述
定义与起源
定义
粤菜,又称广东菜,是中国四大菜系 之一,以广东地区为主,但涵盖了香 港、澳门等地的烹饪手法和风味。
粤菜调味注重原汁原味,常用葱、姜、蒜 、糖等调料来提味,同时也会使用一些酱 料来增加菜品的口感。
文化传承与发展趋势
文化传承
粤菜作为中国菜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岭南文化和饮食文化传统, 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粤菜也在不断创新和变化,吸收其他菜系的优点,呈现出更 加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粤菜也更加注 重食材的营养搭配和健康烹饪方式。
文化内涵和特色。
02
粤菜特点
烹饪技法多样
炒
粤菜中的炒法讲究火候,多采 用“软炒”或“滑炒”法,使
食材保持嫩滑和营养。
炖
粤菜中的炖法注重原汁原味, 多采用清炖或红烧,使食材充 分吸收汤汁,口感鲜美。
蒸
粤菜中的蒸法讲究火候和时间 ,多采用清蒸或粉蒸,使食材 保持原形和口感。
煮
粤菜中的煮法多采用清汤或高 汤,使食材保持原味和营养。
粤菜的发展历程
早期发展
在汉代至唐代时期,粤菜逐渐形 成了独特的烹饪技艺和风味。明 末清初,随着对外贸易的开展和 广东地区的繁荣,粤菜得到了进
一步发展。
近代发展
20世纪以来,随着广东地区的经 济崛起和移民潮,粤菜在全国乃 至世界范围内传播和影响,逐渐
成为全球知名的菜系之一。
美食与粤菜品味粤菜的独特风味

美食与粤菜品味粤菜的独特风味美食与粤菜:品味粤菜的独特风味粤菜作为中国传统菜系之一,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品种闻名于世。
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正式宴会,粤菜都是必不可少的选择。
本文将介绍粤菜的特点以及品味粤菜的独特风味。
一、粤菜的特点粤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起源于广东地区,以广州菜为代表。
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充分发挥食材的原汁原味,讲究色、香、味的协调,注重食材的鲜嫩口感。
粤菜以烹调技巧高超、菜品创新多样而著称。
1.1 鲜粤菜注重菜品的原汁原味,追求食材的鲜美。
无论是海鲜、肉类还是蔬菜,都要选用新鲜的食材,并在烹调中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
这使得粤菜的口感鲜嫩,令人回味无穷。
1.2 嫩粤菜的烹调技巧精湛,追求菜品的口感嫩滑。
烹调时常采用炖、炒等方法,使食材保持嫩滑的口感。
粤菜的嫩滑口感让人赞不绝口,成为其独特的特点之一。
1.3 全粤菜种类繁多,包括烧腊、烧蟹、猪肚鸡汤等,无论是清蒸、红烧、炒、炸等方式,都经过精心的制作,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菜品。
无论食材还是做法都能让人大饱口福。
1.4 饮食文化的浓厚底蕴作为中国菜系之一,粤菜融汇了汉族和粤籍的饮食文化,注重食材的品质和烹调的工艺。
粤菜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是广州人文化的象征之一。
二、品味粤菜的独特风味粤菜独特的风味令人难以抵挡,它既包含了地域特色,又融入了多元文化的精髓,成为许多人的最爱。
2.1 清蒸凤爪清蒸凤爪是一道广东人非常喜爱的小吃,将鸡爪经过剁制、腌制,再进行蒸制,制作成了鲜嫩、多汁的美味佳肴。
混合了生抽、老抽、姜蒜等调料蒸制而成的凤爪,散发出香气四溢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2.2 烧腊粤菜中的烧腊种类丰富多样,如烧鸭、烧鹅、烧猪等。
烧腊制作精细,外脆内嫩,色香味俱佳,肉质鲜美,令人食指大动。
2.3 港式点心粤菜中最有代表性的香港点心,以其精致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口味吸引了许多人。
如葱油花卷、糯米鸭、叉烧包等,每一道都经过精心制作,口感鲜美,让人难以抗拒。
广东饮食文化:粤菜历史

广东饮食文化:粤菜历史(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letter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广东饮食文化:粤菜历史广东饮食文化:粤菜历史粤菜以特有的菜式和韵味,独树一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粤菜的风味特点及其特色

粤菜的风味特点及其特色粤菜,是我国四大菜系之一,粤菜即广东地方风味菜,作为广东地区的风味菜,它有什么特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粤菜的风味特点,希望大家喜欢!粤菜的风味特点1、粤菜注重质和味,口味比较清淡,力求清中鲜、淡中求美。
而且随季节时令的变化而变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浓郁,追求色、香、味、型。
2、用料十分广泛,不仅主料丰富,而且配料和调料亦十分丰富。
为了显出主料的风味,粤菜选择配料和调料十分讲究,配料不会杂,调料是为调出主料的原味,两者均以清新为本。
3、烹调方法有21种之多,尤以蒸、炒、煎、焗、焖、炸、煲、炖、扣等见长,讲究火候,尤重“镬气”和现炒现吃,做出的菜肴注重色、香、味、形。
口味上以清、鲜、嫩、爽为主,并有“五滋”(香、酥、脆、肥、浓)、六味(酸、甜、苦、辣、咸、鲜)之别。
选料广博奇异,品种花样繁多,飞禽走兽、鱼虾鳌蟹,几乎都能上席。
风味注重质和味,口味比较清淡,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
粤菜食谱的特点粤菜食谱绚丽多姿,烹调法技艺精良,并以其用料广博而杂着称。
据粗略估计,粤菜的用料达数千种,举凡各地菜系所用的家养禽畜,水泽鱼虾,粤菜无不用之;而各地所不用的蛇、鼠、猫、狗、山间野味,粤菜则视为上肴。
早在南宋周去非《领外代答》就有精辟的记载:“深广及溪峒人,不问鸟兽蛇虫,无不食之。
其间野味,有好有丑。
山有鳖名蛰,竹有鼠名猷。
鸽鹳之足,猎而煮之;鲟鱼之唇,活而脔之,谓之鱼魂,此其珍也。
至与遇蛇必捕,不问长短,遇鼠必捉,不问大小。
蝙蝠之可恶,蛤蚧之可畏,蝗虫之微生,悉取而燎食之;蜂房之毒,麻虫之秽,悉炒而食之;蝗虫之卵,天虾之翼,悉炒而食之。
”粤菜杂食之风,常令一些外人瞠目结舌。
唐代韩愈被贬至潮州时,见到当地群众嗜食蚝、鳖、蛇、章鱼、青蛙、江珧柱等几十种异物,大为惊异,害怕得“臊腥始发越,咀吞面汗巯。
”发展至现在,鲍、参、翅、肚、山珍海味已是许多地方菜之上品了,而蛇、鼠、猫、狸等野味仍为粤菜中具有独特风味的佳肴和药膳。
粤菜美食文化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粤菜这一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
粤菜,又称广东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独特的风味、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品种享誉海内外。
接下来,我将从历史渊源、风味特色、制作技艺和传承发展四个方面,为大家展现粤菜美食文化的魅力。
一、历史渊源粤菜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秦汉时期,广东地区就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唐代,广东饮食文化进一步发展,烹饪技艺逐渐成熟。
宋代,粤菜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特色,烹饪技艺更为精湛。
明清时期,粤菜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成为全国著名的菜系之一。
粤菜的形成与发展,与广东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人文历史密切相关。
广东地处南岭以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为粤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食材条件。
同时,广东历史上曾多次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吸引了各地人才,促进了粤菜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二、风味特色粤菜风味独特,讲究色、香、味、形、器。
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选料讲究:粤菜选料广泛,海鲜、家禽、家畜、野味、蔬菜、水果等应有尽有。
尤其是海鲜,粤菜以其烹饪技艺的精湛,将各种海鲜烹制成美味佳肴。
2. 烹饪技法多样:粤菜烹饪技法丰富,包括煎、炒、炸、煮、蒸、烧、烤、拌、炖、煲等。
其中,蒸、炖、煲技法尤为突出,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
3. 口味丰富:粤菜口味多样,有清淡、鲜香、麻辣、酸辣、甜酸等。
其中,清淡口味最为突出,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腥”。
4. 菜品造型美观:粤菜注重菜品造型,追求色、香、味、形的和谐统一。
许多菜品造型逼真,如“龙凤呈祥”、“百鸟朝凤”等,令人赏心悦目。
三、制作技艺粤菜制作技艺精湛,讲究火候、刀工、调味等。
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制作技艺:1. 火候:粤菜烹饪讲究火候,火候的掌握直接影响到菜品的口感和风味。
如蒸菜,火候过大,菜品易烂;火候过小,菜品不易熟透。
2. 刀工:粤菜刀工讲究精细,有切、片、剁、拍、拍碎等多种刀法。
粤菜广东饮食文化之瑰宝品味粤菜的美味与精髓

粤菜广东饮食文化之瑰宝品味粤菜的美味与精髓粤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独特的烹饪方法、选料讲究、口味鲜美而闻名于世。
粤菜的瑰宝不仅体现在其丰富的菜品种类上,更深刻地反映了广东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发源地与历史渊源粤菜诞生于中国南方的广东地区,因而也被称为“广东菜”。
广东气候湿润,土壤肥沃,因此当地的农产品丰富多样,为粤菜提供了丰富的食材基础。
另外,粤菜还受到了历史上来自海上丝绸之路的外来文化和食品的影响,使其在烹饪技巧和菜品种类上更加多样化。
二、菜品的烹饪方法1. 清蒸:粤菜中最为典型的烹饪方式之一。
清蒸以保持食材原汁原味为特点,既保持了食材的营养价值,又能展现食材的原始美味。
黄鳝蒸蛋、蒸鱼等都是粤菜中经典的清蒸菜品。
2. 炒:粤菜炒菜注重火候掌握,以保持食材的鲜嫩口感。
广东人十分喜爱吃炒菜,因此粤菜中的炒菜菜品极为丰富多样,如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等。
3. 烧:粤菜的烧菜讲究裹汁入味,以及火候的掌握。
烧菜通常将食材煮烂,使得菜肴的汁水和香气更加融入食材中。
叉烧鸡、花雕醉鸡等都是粤菜中著名的烧菜品。
4. 烤:粤菜中的烤菜以烤鸭和烤乳猪最为著名。
烤菜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腌制和炙烤,使得皮脆肉嫩、香味扑鼻。
烤菜在广东地区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餐桌上的瑰宝。
三、粤菜的美味与精髓1. 食材:粤菜注重选材讲究,主张以新鲜、绿色、健康的食材为主。
广东地区环境优越,拥有丰富的海产、畜禽等农副产品,为粤菜提供了健康优质的食材基础。
2. 口味:粤菜讲究原汁原味,尊重食材的本质味道。
以清鲜、鲜嫩、爽口为主要特点,追求菜品的原味和鲜美。
粤菜中较为著名的例子包括瑶柱烩鸡粥、干炸活鱼等,这些菜品都能充分展现粤菜的独特风味。
3. 色香味俱佳:粤菜在烹调过程中注重色、香、味的平衡,追求菜品的美感和口感。
菜品的色彩鲜艳、香气扑鼻、味道鲜美,给人以食欲的冲动。
综上所述,粤菜作为广东饮食文化的瑰宝,不仅以其美味的菜品和独特的烹饪方法吸引着人们的味蕾,更展示了广东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粤菜"饮食文化(一)粤菜简介粤菜,即广东地方风味菜,是我国著名四大菜系之一,它以特有的菜式和韵味,独树一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其烹饪技术之精妙,菜式美点之纷繁多样,味道之鲜美,色、香、味、形整体设计之完美,都可谓首屈一指。
在今日中华大地,从京城到边疆,从沿海到关外,一股“粤菜风”正风靡全国,甚至冲击着其它菜系原先占据的市场。
粤菜主要由广州、潮州、东江三种风味组成。
(二)影响粤菜的地理与历史因素。
广东地处我国南端沿海,境内高山平原鳞次栉比,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气候宜人。
其西面、东面和北面丘陵环绕、林丰草茂,岭南佳果丰富,飞禽走兽亦多;南面临海,滩涂辽阔,出产不少咸淡水产和两栖类动物同时,广州又是历史悠久的通商口岸城市,吸取了外来的各种烹饪原料和烹饪技艺,使粤菜日渐完善。
加之旅居海外华侨把欧美、东南亚的烹调技术传回家乡,丰富了广东菜谱的内容,使粤菜在烹调技艺上留下了鲜明的西方烹饪的痕迹。
秦始皇统一岭南后,汉越文化和生活习俗很快融合。
粤菜的形成历史悠久,大量中原移民岭南,使广东饮食文化深受中原影响.宋末时,宋帝带厨南逃,不少宫廷美食流传到广东民间;鸦片战争后,欧美各国的传教士和商人大量涌入,广州万商云集,为饮食业的发展提供了广泛市场。
粤菜博采中原美食和西餐之长,再吸收广东境内地方菜的优点,融汇古今,贯通中西,形成了有别于国内其他地区、独具特色的广东饮食文化,名扬海内外.(三)粤菜的悠久历史粤菜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二千年前西汉人所著的《淮南子》一书中,就有“ 越人得蚺蛇以为上肴” 的记载,南宋人也夸张描述:粤人“ 不问鸟兽虫蛇,无不食之”,在公元前122 年左右的南越王第二代王赵胡墓中已有烧乳猪用的炉、叉和乳猪残骨等文物。
(四)广东凉茶广东凉茶,是广东特有的一种茶,具有清凉散热、解暑去湿的功效,起到保健止渴作用。
广东地属岭南,多雨潮湿,冬暖夏热,先民们为了除湿去热,便将一些清热解毒、消暑去湿的草药配制成各式各样的凉茶,制售凉茶的药店、摊档、作坊,也随着社会的需要,不断得到发展。
每到夏天,凉茶是广东人必不可少的饮料。
广东凉茶的主要成份是夏枯草、冬桑叶、野菊花、绵因陈、崩大碗、岗梅、车前草、地胆头、水翁花、金银花、紫苏、薄荷、布渣叶、半边莲等等。
(五)广州菜广州菜特别讲究厨艺精湛,烹调方法有21种之多,尤以炒、煎、火局、焖、炸、煲、炖、扣等见长,讲究炎候,尤重“镬气”和现炒现吃,做出的菜肴注重色、香、味、形。
口味上以清、鲜、嫩、爽为主,而且随季节时令的不同而变化,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郁,并有“五滋”(香、酥、脆、肥、浓)、六味(酸、甜、苦、辣、咸、鲜)之别。
广州菜集南海、番禺、东莞、顺德、中山等地方风味的特色,兼京、苏、扬、杭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长,融为一体,自成一家广州菜取料广泛,品种花繁多,令人眼花燎乱。
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几乎都能上席。
鹧鸪、禾花雀、豹狸、果子狸、穿山甲、海狗鱼等飞禽野味自不必说;猫、狗、蛇、鼠、猴、龟,甚至不识者误认为"蚂蝗"的禾虫,亦在烹制之列,而且一经厨师之手,顿时就变成异品奇珍、美味佳肴,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十分惊异。
广州菜的另一突出特点是,用量精而细,配料多而巧,装饰美而艳,而且善于在模仿中创新,品种繁多,1965年"广州名菜美点展览会"介绍的就有5457种之多。
广州菜有许多调料,如蚝油、鱼露、柱侯酱、沙茶酱、豉汁、西汁、糖醋、酸梅酱、咖喱粉、柠檬汁等,为广州菜的独特风味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过,对比起中国其它菜系,广州菜较少用浓重辛辣的调味料,以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
广州菜的著名菜肴有:烤乳猪、龙虎斗、太爷鸡、红烧大裙翅、菊花龙虎凤蛇羹等。
龙虎斗、白灼虾、烤乳猪、香芋扣肉、黄埔炒蛋、炖禾虫、狗肉煲、五彩炒蛇丝等,都是饶有地方风味的广州名菜。
1、广东点心广东点心大体可分为油器、粥品、粉面、糕品、甜品、粽子和什食等七大类,这些小食价廉物美,遍布全市大街小巷。
油器类小食,有油条(炸面)、油香饼(咸煎饼)、笑口枣、牛利酥、脆麻花等,有咸的、有甜的,也有甜中带咸、甜中带酥、甜中带脆的。
粥品类名目繁多,油器和粥品一般都同时经营。
粉面类品种有面条、云吞、沙河粉、猪肠粉、桂林米粉等,以云吞面和沙河粉最受群众喜爱,猪肠粉则多在早上供应,十分畅销。
面条、沙河粉配以各种肉料可制成牛腩面、猪手面、鱼蛋面、牛腩河粉、肉丝河纷、鱼片河粉等,既可汤煮,又可炒制。
糕点类有松糕、棉花糕、萝卜糕、芋头糕、马蹄糕、伦教糕等,这类食品的共同点都是蒸制而成。
甜品类在小食中所占的份量虽然不大,但有其特色,较受群众欢迎的有双皮奶、去壳绿豆沙、红豆沙、芝麻湖、杏仁糊、麻蓉汤丸、冰糖炖木瓜、冰花炖鸡蛋、寄生蛋茶等等,这些不但营养丰富,价廉物美,有些还有一定的医疗作用,如芝麻糊能去肠燥,炖木瓜可清心润肺,寄生蛋茶可降血压等。
粽子类大体可分为甜粽和咸粽两种类型,甜粽类以枧水粽为基础,其特点是制作比较简单,黄澄澄带有枧水香味,爽滑可口,耐存放,品种有豆沙棕、莲蓉粽,近年莲香楼创新了蛋黄莲蓉粽。
咸粽类制作比较复杂,品种有咸肉粽、裹蒸粽、火腿粽、肇庆裹蒸粽等。
广州市的粽子是群众喜爱的小食之一,在街头巷尾常年可见售卖。
杂食类多为流动个体摊档经营,品种有煲牛杂、炒田螺、猪红汤、牛骨汤、酸辣菜等,这些品种各有风味特色,销售量虽不大,却也经营者众,有些经营者在煲牛杂时配以萝卜、白灼菜胆以及各式酱料,光顾者颇多。
2、饮茶文化是广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
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饮茶,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被视作一种交际的方式。
广州的茶市分为早茶、午茶和晚茶。
茶市供应各式咸甜干湿点心,如自助餐,凭君所好,各取所需,价格也很实惠,一般市民都能消费。
广州的茶楼与茶馆的概念也不尽相同。
它不但既供应茶水又供应点心,而且建筑规模宏大,是茶馆所不能比拟的。
因此,广州人聚朋会友,业余消遣,都乐于上茶楼。
一壶浓茶几件美点,边吃边谈,既填饱了肚子、联络了感情,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广州人把饮茶,又称"叹茶"。
"叹"是广州的俗语,为享受之意。
这也正是广州茶楼业历百年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广州的老字号饮食店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当年的茶楼。
(六)潮洲菜潮州菜简称潮菜,发源于潮汕平原,历经千余年而形成和发展,以其独特风味自成一体,清而不淡,鲜而不腥,嫩而不生,油而不腻;讲究佐料,注重汤水;烹调方式上,烧炒炖炸俱全;讲求色香味型,丰富多彩。
潮菜,不仅风蘼南粤,走俏神州大地,而且饮誉海外,香飘五洲,影响广泛深远。
潮州菜的另一特点是喜摆十二款,上菜次序又喜头、尾甜菜,下半席上咸点心。
秦以前潮州属闽地,其语系和风俗习惯接近闽南而与广州有别,因渊源不同,故菜肴特色也有别。
潮州小食品种繁多,源远流长、制作巧,如有名的水晶球、蚝烙、羔烧番薯、粽球、牛肉丸等。
有的以酥脆喷香取胜,有的以鲜美可口见长。
在制作过程中,一是选料上乘。
二是注重调味。
三是烹调独特。
秋到蚝肥,炭烧蚝、蚝仔烙,鲜香四溢,这里也有种新鲜的吃法,上来时只见菠菜汁、薯粉裹身,入口蚝肉、蚝汁才绿色薄衣溢出,给你惊喜。
试过原味,再蘸点鱼露,可以增添鲜味。
“粉”类主食,在潮阳十分常见。
这里所说的“粉”,多指用粘米粉制作成各种主食,炒咸糕稞最为经典,打成年糕模样再切条,奇怪的是伴着咸肉末和青菜来炒,不爽不粘,口感软滑。
潮州的贝类海产,不少可以生吃。
血蚌是一种很特别的贝类,肉质鲜美,开壳见红,因而得名,不过由于在泥沼里生长,采购回来时是灰头土脸的,必须经过清洗、清水养护一番,才能“见客”,功夫一样费时。
汕头牛筋丸,爽是出了名的,但是要看正宗不正宗,一定要咬过才知道———正宗牛筋丸里总是藏着丰富的天然牛油,肉味香浓。
师傅介绍说,牛筋周边都有一定的牛油,用的牛筋越多,牛油就越多。
下锅前,瘪得比普通丸子还小,一旦到了热锅里,迅速变成一个乒乓球!小孩子们还以为是变魔术呢。
(七)客家菜客家饮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为客家菜肴,另一为客家小吃。
客家菜肴在榜上有名的系指东江客家菜,它与潮菜、粤菜并称为广东三大菜系。
与潮菜、粤菜比较,客家菜偏重“肥、咸、熟”,这与客家人以往的生活水平和习惯有关。
首先因为他们耕山住山,劳动强度大而荤食少,肥腻一点的食品能有效充饥;其次,客家人因长期粮食不足,即使比较富裕的大户一天至少要吃一餐粥,多数人家长年累月顿顿稀饭,而且水多米少,煲成的粥“吹去一层浪,喝来一条巷”,菜咸既适合送粥,又增加体内盐份;再次,山区草木多,养成了客家人不惜柴木的习惯,且他们觉得食物烹得越到火候越香。
诚然,社会在不断变革,客家菜也在不断创新;而客家菜的变化又反过来说明社会的文明坤,传统的东江菜在现代的河源客家人的锅头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有“原汁原味,可口可心”之美誉。
其原汁原味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选料讲求野生家养粗种的食物,即没有污染的“绿色食品”。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食品的质量好、味道好与河源的生态环境好尤其是水好有很大的关系;二是烹调方法采用煮、煲、蒸和炖等居多,不破坏食物的营养与纤维;三是极少添加甚至不加过重过浓的佐料,一般用生葱熟蒜调味。
所谓可口可心,系指清淡的口感、实惠的价码和调和的作用。
其调和作用类似现代术语“饮食疗法”。
客家菜中不少有滋阴降火、清肝明目、壮腰补肾、养颜益气等功效。
比较具特色的有:1、东江盐焗鸡东江盐焗鸡是东江菜肴传统特色的一大名菜,它的特点是:皮脆、肉滑、骨香、味浓。
2、东江酿豆腐东江酿豆腐源于中原时包饺子的习惯,因迁徙到岭南无麦可包饺子,逢年过节,东江人便想出了酿豆腐的吃法。
3、梅菜扣肉梅菜是惠州传统特产,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被传为“正气”菜,而久负盛名。
这道菜的特点是:肉烂味香,吃起来咸中略带甜味,肥而不腻。
4.八宝窝全鸭八宝窝全鸭与盐焗鸡堪称东江菜中的“双绝”。
这款菜是用糯米、香菇、莲子、虾米、鱿鱼、肉粒、咸蛋等各种原料作馅,填入鸭腔内,经过氽、煲、蒸的手续巧制而成,以上汤佐食,浓郁芬香,软滑可口,尤受日本客人欢迎。
(八)饮食习俗它是广东文化很有特色的一个分支,饮食的改革与创新始终不能离开文化的范畴,通过对广东饮食的描述与分析,我们可以透视到广东生活方式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
饮食习俗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食物不仅仅是含有可供人类利用以维持生命的有机物,对于每一种食物及其消费方式,还需要由文化对其可靠性加上同意的标签。
同样,广东人对饮食的选择,也正是文化长期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
美食的改革与创新,可以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必须以文化为基础,才能够为人们所接受和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