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滴定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对待测液浓度的分析)1、来润洗过程产生的误差:①、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析:因标准液被附在滴定管内壁的水珠稀释了,故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多了,所以结果偏高。
②、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析:因待测液被附在滴定管内壁的水珠稀释了,故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少了,所以结果偏低。
③、锥形瓶用蒸馏水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析:因瓶内壁附着待测液,故锥形瓶内的待测液多了,消耗的标准液也多,所以结果偏高。
④、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就加入待测液或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内加水冲洗析:实际参与中和反应的待测液的总量没变,实际消耗的标准酸液也就不变,故结果不变。
2.取待测液过程产生的误差:①、有待测液沾在锥形瓶内壁上未用蒸馏水冲入瓶内析:使得能与标准液反应的待测液减少,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少了,所以结果偏低。
②、若滴管尖嘴部分悬挂一滴液体,未用锥形瓶“靠”入瓶内析:使得实际加入锥形瓶内的待测液少了,故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少了,所以结果偏低。
③、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析:实际加入锥形瓶内的待测液体积为读出来的待测液体积 --- 气泡体积, 即待测液量少了,故消耗的标准液也少,所以结果偏低。
④、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析:实际加入锥形瓶内的待测液体积为读出来的待测液体积+ 气泡体积,即待测液量多了,故消耗的标准液也多,所以结果偏高。
⑤、用滴定管量取待测液时读数偏差(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体)A、先俯视或后仰视(即:先俯视后平视或先平视后仰视)析:量取待测液的实际体积偏小,消耗的标准液也少,所以结果偏低。
图略B、先仰视或后俯视(即:先仰视后平视或先平视后俯视)析:量取待测液的实际体积偏多,消耗的标准液也多,所以结果偏高。
图略3、滴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①、指示剂加多了,会消耗一定量的酸或碱,会是结果偏高或偏低。
②、滴定终点时,盛标准液的滴定管尖嘴外挂有一滴标准液的液珠未滴落析:读出来的标准液体积为实际消耗的标准液体积 + 尖嘴外挂的这滴标准液的液珠的体积,读出来的标准液体积偏大了,故结果偏高。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2)盛装待测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 测液润洗。 分析:这时实际n待测减小,所以会使V标准 减小,导致C待测减小
(3)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再用待测液润洗
分析:这时待测液的实际总量变多了,使 标液的用量增加,导致C测增大
若锥形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对C测是否有影响?
无影响
2.读数不规范
(1)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偏低 偏高
) )
(13)一滴标准溶液附在锥形瓶壁上未洗下。(
偏高
)
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烧碱,下列错误操作将对 V(酸)和C(碱)有何影响?(偏大、偏小和无 影响) A、盛标准酸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未排除就 开始滴定 偏大 ,偏大 。
B、振荡时液体飞溅出来 偏小, 偏小 。
C、开始读标准酸时用仰视 偏小, 偏小 。
(1)滴定前,在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 偏高 ) (2)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 )
偏高
偏高
(3)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
(4)取待测液时,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偏低 ( ) (5) 读取标准液的刻度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偏低
(
)
(6)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太剧烈,有少量溶液溅出。 ( 偏低 )
(7)滴定后,滴定管尖端挂有液滴未滴入锥形瓶中(偏高 ) (8)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刻度读数。(
偏低
)
(9)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内加入少量蒸馏水。( 无影响 ) (10)滴定临近终点时,用洗瓶中的蒸馏水洗下滴定管尖嘴 口的半滴标准溶液至锥形瓶中。(操作正确,无影响 ) (11)过早估计滴定终点。( (12)过晚估计滴定终点。(
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俯视偏大,仰视偏小。
液面中心到人眼的光线与量筒壁的焦点就是看到的读书,所以,眼睛位置越高,焦点越高,读书就大,眼睛越低,焦点就低,读数偏小。
平视才是王道。
关于化学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各个误差分析影响滴定结果的因素(1)读数:滴定前俯视或滴定后仰视(大)(2)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大)(3)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大)(4)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尖嘴气泡消失(大)(5)不小心将标准液滴在锥形瓶的外面(大)(6)指示剂(可当作弱酸)用量过多(小)(7)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太剧烈,有少量液滴溅出(小)(8)开始时标准液在滴定管刻度线以上,未予调整(小)(9)碱式滴定管(量待测液用)或移液管内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注入待测液(小)(10)移液管吸取待测液后,悬空放入锥形瓶,少量待测液洒在外面(小)(11)滴定到指示剂颜色刚变化,就是到了滴定终点(小)(12)锥形瓶用蒸馏水冲洗后,不经干燥便直接盛待测溶液(无)(13)滴定接近终点时,有少量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无)解释:根据c(标)V(标)=c(待)V(待),因为c(标)、V(待)为定值,虽然实验时操作不当会引起其变化,但计算时还是用原来数值,所以c(待)主要是由于V(标)的变化引起的,即V(标)增大,则c(待)偏大;V(标)减小,则c(待)偏小。
1 标准液体积比实际的要大,即V(标)增大,所以c(待)偏大。
2 标准液被稀释了,浓度降低,所消耗的V(标)增大,所以c(待)偏大。
3锥形瓶中的待测液量变多了,所消耗的V(标)增大,所以c(待)偏大。
4气泡消失,相当V(标)增大,所以c(待)偏大。
5V(标)增大,所以c(待)偏大。
6消耗的V(标)减小,所以c(待)偏小。
7待测液的量减少,消耗的V(标)减小,所以c(待)偏小。
8标准液的实际消耗比读数大,读数V(标)减小,所以c(待)偏小。
9待测液被稀释了,消耗的V(标)减小,所以c(待)偏小。
10待测液变少了,消耗的V(标)减小,所以c(待)偏小。
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中和滴定误差分析1.试剂纯度误差:试剂的纯度是影响滴定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试剂的纯度不高会引入实验误差,并导致滴定结果的偏差。
因此,在中和滴定实验中,最好使用纯度较高的试剂。
2.试剂稀释误差:在中和滴定实验中,试剂的浓度往往需要进行稀释。
试剂稀释误差引入的主要是试剂的体积变化误差和稀释过程中产生的副反应误差。
3.试剂滴定量误差:滴定过程中试剂的滴定量是影响滴定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试液滴定量的误差主要由滴定管刻度的不准确性、人为操作失误等因素引起。
4.酸碱指示剂误差:酸碱指示剂在滴定实验中起到了指示终点的作用。
但是,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对光的敏感度不同,因此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可能会产生误差。
在中和滴定实验中,误差的大小受多个因素的影响。
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1.温度:温度的变化会导致试剂浓度的变化,进而影响滴定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在中和滴定实验中,应尽量控制实验室的温度稳定。
2.滴定过程中的氧气浓度:氧气的存在可能会影响试剂的浓度,进而影响滴定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减少氧气对滴定结果的影响,可以在滴定过程中用氮气气氛代替空气。
3.操作技巧:由于滴定是一种比较精细的实验操作,操作技巧的高低也会对滴定结果产生影响。
正确的滴定操作应准确控制试剂的滴定速度、垂直滴定管以避免液滴凝结在玻璃管壁上等。
进行中和滴定误差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数据:记录滴定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包括试剂的浓度、滴定体积等。
2.数据处理:对滴定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求平均值等处理,得到滴定结果。
3.误差分析:将滴定结果与理论值或其他准确测定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计算出误差。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反应与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反应与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在化学实验中,酸碱中和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
酸和碱反应时会产生水和盐,这种反应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误差,这些误差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就酸碱中和反应与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进行探讨。
一、酸碱中和反应的误差分析1. pH计的误差:在酸碱中和反应中,我们通常会使用pH计来检测反应体系的pH值。
然而,pH计的精度和准确性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如温度、离子强度等。
因此,在实验中需要时刻注意校准pH计,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酸碱溶液浓度的误差: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碱溶液的浓度对于反应速率和终点的判断至关重要。
然而,测量酸碱溶液浓度的方法可能存在误差,比如试剂的纯度、配制的误差等。
因此,在实验中需要选择适当的试剂,确保浓度测量的准确性。
3. 反应速率的误差:酸碱中和反应的速率对于实验结果至关重要,但是反应速率的测定存在一定的误差。
常见的误差有温度控制不准确、搅拌不均匀等。
因此,在实验中需要保持反应系统的稳定和均匀,以减小误差的影响。
二、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1. 滴定剂的误差:在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剂的选择和纯度对于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滴定剂的纯度不高或未配制溶液的误差会导致滴定终点判断不准确,进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在实验中需要选择高纯度的滴定剂,同时需要进行滴定剂的标定和校准。
2. 滴定管的误差:滴定实验中,滴定管的刻度准确性对于结果的影响较大。
刻度不准确或读数不准会导致滴定量计算的误差。
因此,在实验中需要使用经过校准的滴定管,并注意读数的准确性。
3. 滴定反应速率的误差:滴定反应的速率对于滴定终点的判断至关重要。
但是,在实验中往往难以控制滴定速度,特别是快速反应的滴定。
因此,在实验中需要熟练掌握滴定技巧,以减小误差的影响。
总结:酸碱中和反应与中和滴定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遇到误差。
【知识解析】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以一元强酸、一元强碱间的滴定为例:c待=c VV标标待,v待是待测液的体积,c标是标准液的浓度,这些量均为已知量,所以c待的大小取决于V标的大小,因此误差来源主要归结于消耗标准液的体积V标。
若V标偏大,则c待偏高;若V标偏小,则c待偏低。
以0.1 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一定体积的待测HCl溶液为例,消耗的NaOH溶液多,则结果偏高;否则,偏低。
归纳如表所示:需质量小于40 g(如Na2O)误区警示(1)对于仰视、俯视液面所造成的读数误差,很容易记反,画图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如图3-2-9所示是对量筒和滴定管进行仰视、俯视液面的模拟图。
其共同点在于:俯视时液面位于读取刻度的下方,仰视时液面位于读取刻度的上方(记住“俯下仰上”)。
对于滴定管,仰视所读的值比平视的大,俯视所读的值比平视的小,而量筒正好相反。
图3-2-9(2)在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中,要看清楚标准液与待测液的位置。
当操作相同时,标准液在滴定管中与标准液在锥形瓶中产生的误差情况相反。
典例详析例6-18(2019广东深圳测试)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
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________为止。
(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读取盐酸体积,开始时仰视液面,滴定结束后俯视液面(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3-2-10所示,则起始读数为________mL,终点读数为________mL;所用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
酸碱中和滴定引起误差的原因及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引起误差的原因及分析岐山职教中心刘娟妮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阶段化学学科中一个重要的学生操作实验,在各种考试中也都成为考察的重点。
但是由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欠缺和对实验主旨理解不够深入,所以在操作和应试中常对误差不知道如何进行克服和处理,现将酸碱中和滴定引起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如下:一、中和滴定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的6个方面是:①洗涤仪器(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②气泡;③体积读数(仰视、俯视);④指示剂选择不当;⑤杂质的影响;⑥操作(如用力过猛引起待测液外溅等)。
二、具体分析如下:(1)滴定前,在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偏高)(2)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偏高)(3)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偏高)(4)取待测液时,移液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偏低)(5)取液时,移液管尖端的残留液吹入锥形瓶中。
(偏高)(6)读取标准液的刻度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偏低)(7)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最后一滴盐酸滴入使溶液由橙色变为红色。
(偏高)(8)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太剧烈,有少量溶液溅出。
(偏低)(9)滴定后,滴定管尖端挂有液滴未滴入锥形瓶中。
(偏高)(10)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刻度读数。
(偏低)(11)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内加入少量蒸馏水。
(无影响)(12)滴定过程中,滴定管漏液。
(偏高)(13)滴定临近终点时,用洗瓶中的蒸馏水洗下滴定管尖嘴口的半滴标准溶液至锥形瓶中。
(操作正确,无影响)(14)过早估计滴定终点。
(偏低)(15)过晚估计滴定终点。
(偏高)(16)一滴标准溶液附在锥形瓶壁上未洗下。
(偏高)三、典型例题解析:例1、某学生做中和滴定实验的过程如下:①取一支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②加入待测的NaOH溶液,记录液面刻度读数;③用酸式滴定管放出一定量标准酸液,置于未经标准酸清洗的洁净锥形瓶中,并加入适量蒸馏水;④加入两滴酚酞试液(锥形瓶内);⑤滴定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⑥当小心滴到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时,即停止滴定;⑦记录液面刻度读数;⑧根据两次滴定读数得出NaOH溶液体积为22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滴定法测定待测液的浓度时,消耗标准溶液多,则结果偏高,消耗标准溶液少,则结果偏低。
从计算公式分析,当酸碱恰好中和时,有如下关系:
c(标)·V(标)·x(标)=c(待)·V(待)·x(待)
其中c、V、x分别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酸或碱的元数。
因此,c(待)= 。
因c(标)、V(待)、x(标)、x(待)均为定值,所
以c(待)的大小取决于V(标)的大小,V(标)大则c(待)大,V(标)小则c(待)小。
能引起误差的主要因素:
1、来自滴定管产生的误差:
(1)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偏高
(2)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偏低
(3)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偏高
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偏低
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偏低
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偏高
2、来自锥形瓶中产生的误差:
(1)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洗。
偏高
(2)锥形瓶未洗净,残留有与待测液中溶质反应的少量物质。
偏低
(3)待测液加水稀释无影响
3、读数带来的误差:
(1)用滴定管量取待测液:
①先俯视后仰视偏低②先仰视后俯视偏高
(2)标准液:
①先俯视后仰视偏高②先仰视后俯视偏低
4、来自配制标准液产生的误差
配制0.1mol/L的NaOH溶液500mL,需要NaOH质量 2.0g
(1)NaOH已部分潮解偏高
(2)NaOH中含有杂质:
①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偏高
②所含杂质消耗1mol盐酸需质量大于40g偏高(例如:Na2CO3、NaHCO3)
③所需杂质消耗1mol盐酸需质量小于40g偏低(例如:Na2O)
(3)砝码有油污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