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小儿打流感疫苗应注意什么

小儿打流感疫苗应注意什么

小儿打流感疫苗应注意什么小儿打流感疫苗是预防儿童感染流感的一种有效手段。

流感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对儿童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很大威胁。

按照我国卫生部门的推荐,儿童在满6个月后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在接种流感疫苗前,家长需要了解一些注意事项,以确保孩子能够安全有效地接种。

首先,了解流感疫苗的种类和适用人群。

目前市场上有两种主要类型的流感疫苗——鼻内给药和肌内注射。

鼻内给药适用于2岁以上的健康儿童,肌内注射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所有儿童。

鼻内给药的疫苗包含减毒的流感病毒,可通过鼻腔黏膜激发免疫反应。

肌内注射的疫苗是灭活的病毒疫苗,主要通过肌肉内注射产生免疫反应。

接种前要了解孩子是否有接种禁忌症。

对于实施鼻内给药的疫苗,禁忌症包括对鸡蛋过敏或对疫苗成分过敏等。

对于肌内注射的疫苗,禁忌症包括对疫苗成分过敏、曾经发生过非过敏性鸡蛋过敏反应等。

在接种前,家长应告诉医生孩子的过敏史和接种记录,确保孩子没有禁忌症。

家长需要了解接种计划和时间表。

根据流感疫苗的建议使用年龄,儿童需要按照医生建议进行接种。

一般情况下,儿童需要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

疫苗接种通常在流感季节前进行,以确保孩子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充分的保护。

在接种流感疫苗前,家长需要告知医生有关孩子的健康状况。

如果孩子患有全身性疾病、免疫系统问题或有接种不良反应的历史,家长应向医生说明,并且根据医生的建议决定是否接种。

此外,如果孩子患有发热症状或正在接受其他疫苗,家长需要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可以给出合适的接种建议。

接种后,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

通常情况下,接种流感疫苗后会出现一些常见的轻微反应,如注射部位疼痛、红肿、低烧等。

这些症状通常在几天内自行消失,不需要特殊处理。

如果孩子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呼吸困难、高烧、持续呕吐等,家长应立即就医。

最后,为了避免流感病毒的传播,家长应教育孩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儿童需要经常洗手,避免接触眼、口、鼻等易感染病毒的部位。

【秋季育儿】今天给宝宝接种疫苗了_宝宝接种疫苗时间表

【秋季育儿】今天给宝宝接种疫苗了_宝宝接种疫苗时间表

科学依据:疫苗的科学依据在于通 过刺激身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 而对疾病产生抵抗力。
宝宝接种疫苗 的种类
计划内疫苗
包括一类疫苗和 二类疫苗
一类疫苗由政府 免费提供,所有 适龄儿童必须接 种
二类疫苗需要自 费,家长可以根 据实际情况选择 是否接种
疫苗种类包括百 白破、麻疹、乙 脑等
计划外疫苗
定义:计划外 疫苗是指不在 国家免疫规划 内的疫苗,需
9-10个月接种的疫苗
疫苗种类:百白破疫苗第四剂 接种时间:9个月龄时接种 预防疾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注意事项:确保宝宝身体健康,无接种禁忌症
11-12个月接种的疫苗
疫苗种类:百白破疫苗第四剂 接种时间:1岁左右,与第三剂接种时间间隔至少1个月 注意事项:确保宝宝身体健康,无发热等症状,按照医生指导接种疫苗 疫苗作用: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等疾病
接种时间:宝宝出生后满6个月开始接种
接种次数:百白破疫苗需接种4剂次,A群流脑疫苗需接种2剂次
注意事项:接种前确保宝宝身体健康,无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后留观30分钟无异常 方可离开
7-8个月接种的疫苗
疫苗种类:百白破疫苗 接种时间:7月龄第3针、8月龄加强针 注意事项:确保宝宝身体健康,无发热等症状 接种地点: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院
确保宝宝身体健康,无任何 疾病症状。
接种后需保持接种部位的清 洁干燥,避免感染。
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留院观察:宝宝接种疫苗后需在医院观察30分钟,无异常情况方可离开。 保持清洁:接种部位要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避免剧烈运动:宝宝接种疫苗后应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引起不适。 留意异常反应:如宝宝出现发热、皮疹等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
脊灰疫苗:预防脊 髓灰质炎

儿童接种疫苗部位

儿童接种疫苗部位

儿童接种疫苗部位1、儿童接种疫苗部位儿童疫苗并不是全部都需要打针的,有的只需要口服就可以了,比如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就是俗称的糖丸)和轮状病毒疫苗(防止秋季腹泻的疫苗)。

其余的也基本是注射在上臂三角肌部位,在医学上是专门用来注射用的肌肉。

2、接种疫苗前注意事项2.1、一般在接种前,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平衡膳食,还要特别注意在接种前一个星期别让孩子感冒了。

另外,在这一周里也不要给孩子用抗生素。

2.2、准备好孩子的《预防接种证》。

孩子打预防针时必须带上《预防接种证》,医生凭证接种,并在证上登记接种的疫苗名称和日期,以防止错种、重种和漏种。

2.3、掌握孩子的健康情况,注意近几天有无发热、拉肚子、咳嗽等,有没有接触过正患传染病的人,以便告诉医生作参考。

2.4、了解这次要接种的是什么疫苗,以及这种疫苗的作用性质。

如果孩子在前一次接种后出现了发高热、抽搐、尖叫等反应,或有荨麻疹、哮喘等过敏反应,都要告诉医生。

2.5、要给孩子洗净手臂。

冬天接种前最好先洗澡,换上柔软宽大的内衣,既便于挽袖子打针,也不会摩擦针眼处皮肤。

2.6、在接种疫苗前应保证孩子的健康饮食、休息,以免在饥饿和过度疲劳时接种。

2.7、接种前要把孩子的慢性病史、惊厥史等告诉医生,让医生决定能否适宜接种。

3、接种疫苗后注意事项3.1、接种完毕,应在接种场所观察15至30分钟,无反应再离开接种门诊。

3.2、孩子打过预防针以后要避免剧烈活能性也很低,而疫苗在预防和控动,对孩子要细心照料,多喝开水、多休息,注意观察。

如孩子有轻微一过性发热,1至2天可自行缓解。

有些疫苗接种后还会出现轻度硬结,可采用热敷的方法加快消散,用温度适宜的干净毛巾局敷,防止烫伤,每天3至5次,每次15至20分钟。

如发现高热不退、全身皮疹或其他异常反应需及时到医院诊治,并将反应情况告知预防接种单位。

3.3、接种卡介苗后3至4星期,接种处会出现红肿,逐渐形成一个小脓疱,并自行溃破,流出一些分泌物,以后溃破处结后自行脱落,留有一小成痂皮疤痕,这是接种卡介苗后的正常反应,家长不必惊慌。

小儿预防接种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小儿预防接种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小儿预防接种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一、概述
每个小孩从一出生都要接各种疫苗。

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但是在接种前要注意些什么,某同事的小孩那时某同事自己就是很注意,特别孩子要接种的时候‘,如果孩子不舒服就迟些去接种,顺利地完成了各种疫苗的接种。

二、步骤/方法:
1、首先要大概了解各种疫苗是管什么的。

接种后孩子可能会有
情况发生,哪些情况是正常的哪些情况是异常的。

争对要疫苗那天提前一二天做好准备,带好小孩吃好睡好等。

不能让他感冒或生病。

如果有一点不适都不要带他去接种,一定要等孩子状况正常稳定后再带去接疫苗好些。

2、如果孩子情绪不稳定或有什么异常也不要轻易带小孩去接疫苗。

要让孩子正常的情况下才能看出接种后的状况。

饮食上注意,某同事小孩喂母乳就好些,孩子的情况自己好操控。

如果是喂牛奶的话就要多注意些,如果孩子的胃口不太好的情况下最好也不要带去接疫苗。

3、反正孩子有什么不好的表现都不要带小孩去接疫苗。

前二天
都要让孩子睡好吃好。

对于小孩的接疫苗都有好处,也是其码的条件。

做好以上几点某同事和孩子一起顺利地完成了所有的疫苗的接种。

三、注意事项:
大人要了解接疫苗的起码的知识,作好准备,掌握小孩的起居以及一般的生活和身体情况最好。

小儿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小儿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小儿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发表时间:2020-09-08T14:19:46.31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6期作者:刘力嘉[导读] 就目前而言,对小儿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症最为有效和经济的方式就目前而言,对小儿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症最为有效和经济的方式,在我们国家,每个小儿从出生开始就要接种免费疫苗共计13种,疫苗的接种对于小儿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在对小儿接种疫苗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家长会产生疑问:孩子感冒了能接种疫苗吗?上星期打过了麻疹疫苗,现在能打流感疫苗吗?基于家长的疑问和小儿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本文做了总结和整理。

接种疫苗前的注意事项:在对小儿接种疫苗前,首先要给小儿换上较为宽松舒适的棉质衣物,提升小儿的舒适感;然后在接种疫苗前保证小儿的正常饮食和充足睡眠,有一部分小儿会因为疲劳、饥饿而发生晕针现象;为小儿接种以前要观察小儿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如果有发烧、腹泻、过敏等现象就不要接种疫苗;家长要注意带好预防接种证,便于接种门诊人员进行登记和记录;仔细审阅告知单上的内容,详细了解小儿接种的疫苗名称和预防的病症,对于接种后的禁忌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也要详细了解、掌握。

在接种疫苗后,为了小儿的安全和稳妥,家长要先带领小儿等候观察半小时,以免在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引起不良的后果。

在接种多几次疫苗时,如“百白破”等,即使上次接种没有反应,但是由于每次接种的疫苗不同、批次不同,小儿的生理状况也存在差异,因此要加强观看留意,不能在接种完疫苗后马上离开。

接种完疫苗后,家长要细心留意小儿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接种疫苗后要给予小儿更多的水分补充,避免激烈的运用和劳累,引导幼儿多休息,注意身体的保暖。

一部分幼儿在接种完疫苗之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现象,并且疫苗接种的部分也会有红肿,这种现象属于短暂性的状态,一般来说两天内就会自愈。

但是如果小儿的皮肤红肿严重,发热引起小儿的不适感,可以采取对症治疗手段帮助小儿恢复。

儿童接种疫苗的时间表和注意事项

儿童接种疫苗的时间表和注意事项

作用
预防麻疹、风疹和腮腺炎三种疾 病。
重要性
麻疹、风疹和腮腺炎都是常见的 儿童传染病,接种疫苗可以有效 降低感染风险,保护儿童健康。
接种时间
通常在宝宝8个月时接种第一次 ,1.5岁-2岁时加强一次。
03
接种前注意事项
了解孩子健康状况
确认孩子是否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迹象,需要 在接种前咨询医生。
了解孩子是否有过敏史,特别是对疫苗成分或之前接种的疫苗有过敏反应的情况。
确认孩子是否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脏病、肝病、肾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疫苗接 种的效果和安全性。
咨询医生意见
在接种前,建议家长带孩子去 医院或诊所进行健康检查,咨 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医生会评估孩子的健康状况, 询问相关病史和家族病史,以 确定是否可以接种疫苗。
如先天性免疫缺陷、正在使用 免疫抑制剂等,需要在医生指 导下评估是否适合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后孩子出现发烧怎么办?
观察体温
轻度发热是接种疫苗后的常见 反应,一般会在1-2天内自行消
退。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体 温变化。
物理降温
如孩子感觉不适,可采用物理 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浴或贴 退热贴等。
药物使用
如体温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 。
通常在宝宝2个月、3个月和4个月 时各接种一次,4岁时加强一次。
百白破疫苗
作用
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 风三种疾病。
重要性
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都 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疾 病,接种疫苗可以显著降 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接种时间
通常在宝宝3个月、4个月 和5个月时各接种一次, 1.5岁-2岁时加强一次。
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

儿童接种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

儿童接种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

儿童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以下是儿童接种乙肝疫苗的一些注意事项:1.接种年龄:根据国家规定,婴幼儿出生后应在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的第一剂次。

接种时间表会因不同地区和医疗机构的规定而有所不同。

通常,儿童需要完成3剂次的基础免疫,并按照相关计划进行加强免疫。

2.疫苗品牌和类型:乙肝疫苗有多个品牌和类型可供选择。

具体选择哪种疫苗品牌和类型应遵循国家或地方卫生部门的建议,并由医疗专业人士指导。

3.注意接种禁忌症:儿童在接种乙肝疫苗前,应告知医生是否有过敏史、发热、严重感染等情况,以评估是否存在接种禁忌症。

孕妇不宜接种乙肝疫苗。

4.接种部位和方法:乙肝疫苗一般是皮下或肌肉注射。

常用的接种部位是上臂三角肌,但也可以根据医生建议在其他部位进行接种。

5.接种记录和监测:为每个儿童建立接种档案并详细记录接种日期、疫苗品牌等信息。

接种后观察儿童是否有不良反应,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6.注意接种间隔时间:接种乙肝疫苗的剂次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间隔时间,以确保免疫效果。

具体间隔时间应根据医生或相关接种计划的指导进行安排。

7.免疫效果检测:完成基础免疫后,建议进行乙肝抗体检测,以确认是否产生了足够的免疫力。

如果没有达到防护水平,可能需要进行额外的加强免疫。

8.随访和补种: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要进行定期的随访和监测。

如有遗漏或未能按时接种的情况,应尽早进行补种。

以上是儿童接种乙肝疫苗的一些注意事项。

请务必咨询医疗专业人士,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接种,并按照医生或卫生部门的建议进行操作。

婴幼儿的常见疫苗接种时间表与注意事项

婴幼儿的常见疫苗接种时间表与注意事项

婴幼儿的常见疫苗接种时间表与注意事项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疫苗接种被广泛应用于保护婴幼儿免受疾病的侵害。

接种适时的疫苗可以有效地提高宝宝的免疫力,预防潜在的健康风险。

所以,了解婴幼儿的常见疫苗接种时间表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非常重要。

一、出生后立即接种的疫苗1. 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是保护婴幼儿免受乙肝病毒感染的最佳方式。

根据国家预防接种规划,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应接种乙肝疫苗,同时也需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提高乙肝抗体水平,确保其免疫力的有效性。

2. BCG疫苗BCG疫苗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手段,通常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周至第二周接种。

BCG疫苗的接种部位在左肱三角肌区域,注意要求医生在注射前对该部位进行皮肤消毒,确保接种的安全性。

二、1月龄-2月龄的疫苗接种1. 苯丙酮尿症筛查(PKU)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代谢疾病,筛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并治疗。

通常在宝宝出生后的5-7天,可以进行PKU筛查。

2. 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主要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等疾病。

在婴儿1月龄至2月龄期间,可打三联疫苗,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三、3月龄-6月龄的疫苗接种1. 脊灰灭活疫苗脊灰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小儿麻痹症。

宝宝需在3月龄接种第一剂,然后在4月龄、5月龄和6月龄分别接种第二、三、四剂,以建立全面的免疫保护。

2. 单价百白破疫苗单价百白破疫苗可在4月至6月龄期间接种,进一步增强对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等传染病的免疫力。

四、8月龄-12月龄的疫苗接种1. 脊灰减毒疫苗脊灰减毒疫苗是预防小儿麻痹症的重要手段。

宝宝在8月龄接种第五剂,之后在12月龄进行补种,以巩固免疫力。

2. 火灾疫苗火灾疫苗是预防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的必备疫苗。

在宝宝的8月龄至12月龄期间,可以分别在9月龄和12月龄接种两剂火灾疫苗。

五、其他注意事项1. 接种前在婴幼儿接种疫苗前,要确保宝宝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

如有发热或处于患病期,暂时推迟疫苗接种,待病情好转后再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小儿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作者:陆基宗
来源:《家庭文化》2017年第06期
药源性过敏反应发病机理
药源性过敏反应与自身的过敏性体质有关。

发病机理复杂,主要由过敏性药物引起,如青霉素类等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类,还有大分子生物制品及生化药品,多种疫苗(如百日咳菌苗、乙脑疫苗、麻疹活疫苗和流感活疫苗)等。

特别是疫苗,它们或作为大分子“抗原”,或作为“组胺释放剂”,通过免疫机制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而引发药源性过敏反应。

致药源性过敏反应的药物多达上百种,几乎所有的具“抗原性”或能促进组胺释放的药物都有可能导致过敏反应,故使用中会有一些注意事项。

针对药源性过敏反应的防治措施
防治药源性过敏反应,关键是积极寻找出病因(“过敏原”),今后尽量避免这些“过敏原”。

如经“过敏原筛选检查”,确诊哪些药物过敏,今后尽量不用这些药物。

也可在皮肤科做食品性、吸入性或接触性“过敏原检测”,然后采用相应的防护方法,“对症”治疗。

具体如下:
1.应时刻绷紧“用药可能致敏”这根弦,对可能的“致敏药物”,用药前应严格按规定做“过敏试验”;特别是小儿更要警惕,因年龄越小,免疫力越差,越易过敏。

用药应采用较安全的给药途径,少用“注射给药”,尽量改用口服给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