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高一上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漫游(màn)B. 沉湎(miǎn)C. 沆瀣一气(hàng)D. 纷至沓来(tà)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天气变化无常,使得我们的活动被迫取消。
B. 在这次比赛中,他充分展示了他的实力和团队精神。
C.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增加课外阅读时间。
D. 这位作家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特别是青年学生。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言辞锋利,常常一针见血。
B. 她的歌声如天籁之音,令人陶醉。
C. 他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D. 他工作认真负责,深受领导和同事的信赖。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喜欢读《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
B. 在这次比赛中,他勇夺金牌,为我国争光。
C. 我们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D.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阅读理解(40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那片绿荫那是一个普通的午后,阳光透过树梢,洒在校园的小径上。
我独自走在小径上,心情有些烦躁。
这时,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一阵清新的空气,还夹带着树叶的清香。
我不禁抬头望去,只见那棵老槐树静静地矗立在路旁,它的枝叶繁茂,遮天蔽日。
树下,一位老教师正坐在长椅上,手里拿着一本书,认真地阅读着。
我走到老教师面前,礼貌地问候:“老师,您好!”老教师抬起头,微笑着说:“你好,孩子。
有什么事吗?”我犹豫了一下,说:“老师,我最近学习有些压力,心情很烦躁,您能给我一些建议吗?”老教师放下手中的书,微笑着说:“孩子,你知道吗?这棵老槐树陪伴了我很多年,它见证了我们的青春岁月。
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我都会来到这里,看看它,感受它的力量。
它告诉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因为坚持下去,就会看到希望。
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一(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到七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脑是人体中最复杂的器官。
它只有大约1.5千克,但却是我们所有智慧的来源。
人类的大脑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它又是怎么工作的?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断探索。
尤其是出于对人工智能开发和大脑疾病防治的迫切需要,人们对脑科学有了更强烈的期待,也因此让脑科学成了科研热门中的热门。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成为推动第四次科技革命走向深入的重要力量,给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领域的发展带来深刻变革。
但是,因为对大脑工作方式的了解有限,人工智能的开发与研究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未来,可不可以充分模拟人类大脑,研发出更高级的人工智能技术?人脑与机器能否高度融合?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对脑科学全面研究的基础之上,都需要我们不断揭开人脑的奥秘。
当然,其中也包括影响人脑健康的复杂因素。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有超过5500万人患阿尔茨海默病。
类似的重大脑疾病,还包括幼年期的自闭症、智力障碍,成年期的抑郁症和各种成瘾行为。
目前,这些重大脑疾病已经成为患者本人、患者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沉重负担。
那么,这些脑疾病是怎么产生的?新的科技研究成果,能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脑疾病?而未来的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方向又是什么?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脑科学专家研究回答的关键问题。
脑科学研究除了对防治脑疾病有决定性意义外,还能帮助我们开发出更接近人脑的智能,为人类服务。
“脑机接口”,也称作脑机融合技术,就是通过芯片和传感器,用大脑控制各种设备,这或许会成为未来人工智能的一个热门方向。
2020年8月,马斯克的公司成功将芯片植入猪脑,芯片能够感应温度气压的变化,能读取脑电波、脉搏等生理信号,能通过发送信号刺激大脑神经元细胞做出相应的反应。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注:第1—7题及15题各选择题按照题号涂在答题卡上一、基础知识(共21分,共7小题,每小题3分)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氓.(ménɡ)狁.(yǔn)伶.俜(línɡ)否.泰(pǐ)B.愆.期(qiān)戍.守(shù)葳蕤.(ruí)三匝.(zhāC.垝.垣(ɡuǐ)侘.傺(zhà)蹑.(niè)子衿.(jīnD.汤汤.(shānɡ)鸷.鸟(zhì)纨.素(zhí)暧暧.(ài)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B. C.芳菲菲其弥章。
D.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昼夜....勤作息 B.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C.将子无怒,秋以为..适兄意..期 D.处分4.下列各项中全含偏义复词的一项( )○1便可白公姥○2慎勿为此妇○3我有亲父兄○4否泰如天地○5昼夜勤作息○6女行无偏斜○7阿母为汝求○8逼迫兼弟兄A.○1○2○4○5 B.○1○3○5○8 C. ○2○4○6○8 D. ○2○3○4○7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文学史向来以“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骚”指的是《离骚》,它们分别开创我国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
B.《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与《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C.楚辞,原指楚地歌辞,经屈原再创造,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新诗体,它的篇幅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多用语气词“兮”字。
D.汉魏晋时期,五言诗日趋成熟,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及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都很好的继承了“风”“骚”的传统。
6、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阳春三月的一天早晨,宜宾合江门广场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广场上表演太极拳,引来无数行人侧目而视....。
第三次高一语文下月考试卷

第三次高一语文下月考试卷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第三次高一语文下册月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吟诵陈向春吟诵是什么?或者,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吟诵是什么?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着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
初次接触到吟诵的人们,新奇之后,往往会问:古人是这么“吟”的么?这是原汁原味的古调子么?事实上,现在所有古典诗词的吟调,包括出自那些已经xxx 十岁、曾经接受过私塾教育的老人之口的吟调,都非古调。
理由很简单,一是数千年语音变迁,所谓的”正宗”古音并不存在。
其次,古人吟诵皆口耳相授,声音实况没有记载。
古调绝响,无从谈起。
但是,语音变迁之中,仍有不变的因素。
比如“入声”被认为是一种“原生态”,华东、华南、西南以及台湾地区的方言就有入声,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当地一些xxx十岁老人还能以此为我们传递唐诗宋词微妙的声情韵味。
吟诵这个词,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或者两者兼有,泛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
吟诵合称,表明至少有两种方式,即吟和诵。
从有利于传承的角度说,概念或者叫法还是统一为好。
台湾统一叫吟唱,大陆统一叫吟诵。
吟诵的叫法,好在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
吟唱的“唱”也并非一般的歌唱,是从吟读之中自然生发出来的,且不受固定乐谱束缚的自由唱。
或许,比较方便简单的分类有三:诵、吟、唱。
这当中,“诵”为基础,“吟”是结果,“唱”是升华。
一个现代人,要想达到古人那种自由吟诵的境界,一是要吟出自己的调,二是要随“调”随出,想吟就吟,三是音情并茂,韵味十足。
其实吟诵的根并不是一般说的古诗词文,而是传统蒙学【注】经典。
传统蒙学的本意在于“播种于心,求其日后自己发芽”,用“经典”打底,扎根在童心之内,故所读所诵必为精挑细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
中华文明,日积月累,不断生发,产生了众多的人文经典。
多且文字繁难的经典,须经过“中介”的智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卷

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座号:第一卷一、现代文本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武松兄弟为何一高一矮景阳冈上打虎的武松,是人人崇拜的英雄好汉。
他身长八尺,相貌堂堂,浑身上下似有千百斤力气,一只斑斓猛虎,竟然被他赤手空拳地打死了。
可他的亲哥哥武大郎,却身不满五尺,只有武松的一半多点儿,且面目丑陋,头脑可笑,因此人们都称他为‚三寸丁谷树皮‛。
同是一母所生,为什么这两个亲兄弟的身高竟相差如此悬殊呢?人体里有两大类腺体,一类是有管道的腺体,即外分泌腺,如汗腺、消化腺等。
这些腺体产生的物质,如汗液、唾液、胃液、肠液等均通过导管排放出来。
另一类是无管道腺体,即内分泌腺。
影响人的身体高矮的因素主要与人体的内分泌腺有关系。
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有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腺、性腺、胸腺和脑垂体等。
它们能分泌激素(即‚荷尔蒙‛),这些激素都具有神奇的‚魔力‛,只要有一丁点儿进入血液,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不同的激素,各有不同的功能,与人体身高有关的激素主要是由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分泌的。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骨骼与生殖器官的发育,它若分泌不足,人就长不大,矮小且不成熟。
性腺对男女青春期的影响很大,那时它大量分泌,人的身高就猛长。
脑垂体是控制身高最主要的腺体,它分泌的多种激素能影响其他激素的分泌,与人体身高关系极大。
要是它们太多或不足,都会影响人体发育,武大郎矮小的原因,很可能就是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少的结果。
生长激素是怎样促进人体长高的呢?美国的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研究后认为,生长激素对骨骼并无直接作用,它先作用于肝脏等组织,并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产生生长因子,再通过生长因子来促进生长。
要是儿童有了肝病、肾病或营养不良,由于生长因子的产量不足,人就长不高。
人的身高也有人种的因素,如白种人通常比黄种人高。
人的身高更有父母遗传的因素,通常父母身材高的,子女身材也高。
因此有的科学家认为,人的身高75%取决于遗传因素。
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高一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潜移默化振聋发聩B. 毛遂自荐震古烁今C. 纵横捭阖脍炙人口D. 瓢泼大雨震天动地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B.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获得了第一名,而且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C. 她虽然年纪小,但是已经读完了许多名著。
D. 这篇文章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结构严谨,令人深思。
3. 下列词语中最能准确表达“心情舒畅”的一项是()A. 欢快B. 舒心C. 欣喜D. 高兴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让我受益匪浅。
B. 雨后的空气清新宜人。
C.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D. 这座山高峰入云。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D.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6.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象的一项是()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7.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美轮美奂B. 略知一二C. 眼疾手快D. 略胜一筹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你难道不知道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吗?B. 他的成绩很好,难道不是他努力的结果吗?C. 这件事难道与他无关吗?D. 他这么聪明,怎么会做错这道题呢?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 红尘中,有欢笑,有泪水,有悲欢离合。
D. 他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是一位慈祥的父亲,更是一位坚定的战士。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雪花飘飘,宛如仙女下凡。
2022-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 (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材料一:《文心雕龙·史传》曰:“辞宗丘明,直归南董。
”所谓“直归南董”是指记事要像南史氏董狐那样秉笔直书;而“辞宗丘明”,指文辞记录方面要学习左丘明。
刘知几盛赞左氏的语言具有“典而美”“博而奥”的特点。
这种语言特点趋向于诗化,即在《左传》文本中大量引《诗》、赋《诗》和运用歌谣韵语使叙事具有诗情,运用整齐而富有节奏感的段落和引发想象联想的字句营造出诗境。
这种既包括诗歌、韵语,又富含诗情的书写方式应被称为“诗笔”。
历史的记录不应仅仅是直白的表露,也有想象的朦胧、诗意的表达,因此“诗笔”的运用也应当是中国古典叙事的经典笔法。
《左传》记事,无论是议论时事、臧否人物,还是劝谏讽喻、析理辨言,抑或是出使专对、会盟宴好,都大量用《诗》。
聘问赋《诗》,始于鲁僖公二十三年,公子重耳寄居秦国,秦穆公宴请他时,“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
杯酒之间,诗味溢散,晋文公的谨小慎微与壮志雄心、秦穆公的慷慨豪壮与英雄相惜,皆藏于所赋之诗中。
与“赋《诗》”相比,《左传》中的“引《诗》”行为更为频繁,无论是臧否人物、扬抢风雅,还是讽刺劝谏、解释说明,大量的“引《诗》”行为都彰显了《左传》对“诗笔”的运用。
“引《诗》”论事评人多在事件的结尾,一般借“君子”“孔子”或时贤之言来表达。
如鲁昭公五年:“《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孔子引《大雅·抑》表扬叔孙昭子有正直的德行。
除了运用大量《诗经》作品及逸诗外,《左传》中的“诗笔”还记录了相当数量的歌谣谚词一类的韵语,这些韵语文体未经润色,或文风古朴,或别有风趣。
《左传》中另有讴、歌、谣、谚、卜等丰富的韵语材料散落在春秋时期的各个角落,这些韵语可歌可诵,妙绝道理,引譬连类,韵味悠长,是《左传》“诗笔”很好的补充。
海登·怀特说:“只要史学家继续使用基于日常经验的言说和写作,他们对于过去现象的表现以及对这些表现所做的思考就仍然会是‘文学性的’,即‘诗性的’和‘修辞性的’,其方式完全不同于任何公认的明显是‘科学的’话语。
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卷

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第 I 卷(52 分)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8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寥(liǎo)廓峥(zhēng)嵘瑰(guī)丽青荇(xíng)B.隽(jùn)秀榆荫(yīn)浮躁(zào)眺(tiào)望C.怅(zhàng)寥廓漫溯(shū)倩(qiàn)影百舸(kě)D.竹篙(gāo)笙(shēng)箫峭楞(lèng)楞妖童媛(yuán)女2、下列各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B.残曛烛天,暮空照水,站在秀丽的黄昏下。
C.万类霜天竟自由。
D.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ft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怅寥廓(宇宙的广阔)百舸(大船)艳影(红艳的)B.岁月稠(多)挥斥(斥责)眷属(夫妻)C.漫江(到处都有)青荇(水草)斑斓(水纹)D.浪遏飞舟(阻止)漫溯(逆流而上)瞬息(极短的时间)4、下列各项中,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B.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C.给每一条河∕每一座ft∕取一个温暖的名字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5.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是满月,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不能朗照;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A.虽然却因而但 B. 虽然却所以但C.因为也所以然而 D. 因为也所以然而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当今改革大潮中,有些人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僵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挠改革潮流。
B.这些人垂头丧气,连眼皮也不敢抬,个个噤若寒蝉,都挤到角落去找遮掩的座位,正襟危坐,就像待审的犯人。
C.外出旅游,异地的风物固然让人迷醉,可是在商场购物时遇到的导购的劝说,却常常使人不厌其烦,兴味索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共3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启碇.(dìng)纾.(shū)祸孟陬.(zōu)里弄.(nòng)B、巡徼.(jiào)自刭.(jǐn)罡.(gāng )风命运多舛.(chuǎn)C、齑.(jī)粉缇.(tí )骑迸.着血泪(bèng)疏浚. (jùn)D、缱绻.(juǎn) 赊.(shē)帐茕茕.(qióng)孑立黜.(chù)恶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骸.(hái )骨愧怍.(zuò)万卉.(huì)争荣峨冠.(guān)博带B.谥号(shì)隽.(juàn)秀残羹冷炙.(zhì)羁.縻(jī)C.徇.私(xùn)婀娜.(nuó) 文采斐.然( fěi) 沁.人脾胃(qìn)D.肖.(xiào)像发酵.(jiào)趿.拉(tā)投缳.道路(huán)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汲水蹂躏茄笛粉装玉琢B、蹒跚干瘪取缔层峦叠嶂C、吸慑掳掠荒冢云蒸霞蔚D、胚芽滞笨骐骥心荡神弛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条街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在那时,它却是座落在伦敦西区的一条新式街道。
B、格斯拉的理想是用自己的手艺不断为人们做出结实、漂亮、舒适、耐穿的靴子,他最恨那些只顾赚钱出卖粗制烂造的靴子的人。
C、碧油油的春草是多么柔软、茂盛,充满着生机!青青的草色,一直绵延到春天的足迹所能达到的辽远的天涯……草比花有时更能引起人们许多的联想和暇思。
D、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水奔腾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
你可以想像得到那真是千钧一发....。
B、肖邦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置疑....的组成部分。
C、棋盘上自己的棋子所剩无几,而对方却兵多将广,他感到在排兵布阵上捉.襟见肘...。
D、早在30年代,他就因创作长篇小说《梦之音》而名噪一时....,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秀。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文化传统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情趣,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
(灵魂归宿)B、长江上的人都知道:“泻滩青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C、怎样提高学习效率,克服懒惰松散的习惯?这需要从许多方面努力。
D、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代送,车费减倍。
B、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C、作为美国便捷快餐店象征的麦当劳,在其北京的许多顾客眼里是悠闲消遣。
D、通过最简单的一句话,也能让我联想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联想到一望无际的山川、树木、村舍、田野、池塘和湖泊。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走进国家图书馆那古朴庄严的阅览大厅,任何一个参观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放轻脚步,甚至屏住呼吸,以免_________公众专注的阅读。
②经过半个小时的苦战,儿童得救了,他却高烧不退,_________不清。
③陶弘景知识渊博,_________懂得炼丹技术,_________对其他许多学科也有研究。
A.妨害神志不仅/甚至B.妨碍神智不但/而且C.妨害神智不仅/甚至D.妨碍神志不但/而且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溥,字天如,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
他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斋”。
他组织了爱国社团复社,成为复社的领袖。
在文学上,他提出“兴复古学”的主张。
著有《七录斋集》。
B、普希金,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立者。
他认为诗人应该像先知一样,“要走遍陆地和海洋,用语言去把人们的心灵浇亮”。
一生写了800多首抒情诗和十几篇叙事诗。
主要作品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叶甫盖尼·奥涅金》等。
C、《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样,多用“兮”字,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D、刘白羽,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北京人。
在其近70年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色彩、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品,主要作品有《红玛瑙集》、《第二个太阳》等,他的散文热情奔放、感情真挚。
10、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B、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C、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D、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11、下列句子中与“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B、恐年岁之不吾与C、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1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朕皇考曰伯庸,肇锡余以嘉名。
B、来吾道夫先路,乘骐骥以驰骋兮C、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D、敛赀财以送其行1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朕.皇考曰伯庸(国君自称)都督..诸路军马(统率)B、扈.江离与辟芷兮(披,楚地方言)纫.秋兰以为佩(剪裁)C、不抚.壮而弃秽兮(扶助)恐年岁之不吾与.(等待)D、又重之以修能..(意气激昂)..(美好的才能)抗辞慷慨14、下列各句在诵读时,句中停顿正确的一句是()A、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B、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C、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D、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15、下列叙述文字有错误的一项是()A、“殉道者之歌”所选的是一组政治抒情诗,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诗人在特殊的境遇中有所感怀,借助诗歌来抒发情感或政治抱负。
B、《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全诗共373句,2400多字,课文《离骚》(节选)是全诗开头部分,作品表现了诗人崇尚真理、矢志报国的高尚情操,同时表现出他忧国忧民的思想同楚国黑暗政治之间的矛盾。
C、“墓碑记”通常记述死者的姓氏籍贯、生平事迹、生卒年寿等大概情况,但《五人墓碑记》不取这种程式,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突出赞扬五位义士面对强权英勇不屈的反抗精神,高度评价了这次群众抗暴斗争,深刻阐发了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其中合葬在墓中的五人是:周顺昌、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
D、《肖邦故园》的作者选取了肖邦故园为切入点,介绍了作曲家肖邦故居的历史和现状,追叙了肖邦不平凡的一生,尤其着重表现了肖邦对祖国的眷恋,那种无法割舍的深沉的爱。
16、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祖国山川颂》中的“颂”是一种文体,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诗,后来就更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内容上多是歌颂,写法上多用铺叙。
B、《发现》是闻一多回国后写的第一首诗,它既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心,也表现了他对黑暗现实的失望和愤怒,这是一首十二行的短诗,题目发人深思,全诗最大的特点是借助意象来间接抒情,使得作者表达的感情含蓄委婉。
C、上世纪7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批年轻的诗人,他们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和命运的嘲弄,他们以一种反传统的全新的独特表达方式引起了诗坛的瞩目,强调诗人的感觉世界,追求诗歌的独特意象化,善用象征和隐喻等手法,使诗歌的主旨看起来不再象传统诗歌那样明晰易懂,有一种朦胧的美感,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
D、《指南录》后序是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所写的一篇序文,作者写这篇序之前已经为诗集写了《自序》,故本文称为后序。
二、文言文阅读:(13%)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
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
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1.解释下列加点字。
(4分)①予之生也幸.②主辱,臣死有余僇.③生无以..救国难④然微以自文.于君亲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①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②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
3.你知道“修我戈矛”出自下面哪部书()(1分)A.语出《诗经》B.语出《楚辞》C.语出《左传》D.语出《战国策》4.作者身居南宋丞相之位,在这里引用《出师表》的句子“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目的是什么?(2分)答:三、诗歌鉴赏(4分)一句话(闻一多)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1、“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你对这句诗是如何理解的。
(2分)2、“发抖,伸舌头,顿脚”指的是哪类人?表达了他们怎样的心情?(2分)四、现代文阅读:(12%)雨巴金窗外露台上正摊开一片阳光,我抬起头还可以看见屋瓦上的一段蓝天。
好些日子没有见到这样晴朗的天气了。
早晨我站在露台上昂头接受最初的阳光,我觉得我的身子一下子就变得十分轻快似的。
我想起了那个意大利朋友的故事。
路易斯·发布里在几年前病逝的时候,不过四十几岁的时候。
他是意大利的亡命者,也是独裁者墨索里尼的不能和解的敌人。
没想到他没有看见自由的意大利,在那样轻的年纪,就永远闭上了眼睛。
1927年春天在那个多雨的巴黎城里,某一个早上阳光照进了他的房间,他特别高兴地指着阳光说,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可喜的事。
我了解他的心情,他是南欧人,是从阳光常照的意大利来的。
见到在巴黎少见的阳光,他又想起故乡的蓝天了。
他为着自由舍弃了蓝天,他为着自由贡献了一生的精力。
可是自由和蓝天两样,他都没有见到。
我也很像发布里那样热爱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