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驾车机总体及机架设计
自动导引小车AGV的结构设计及自主移动规划

自动导引小车AGV的结构设计及自主移动规划一、概述自动导引小车(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是一种具备自主导航、定位、移动、避障以及作业执行等功能的智能移动设备。
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物流领域,AGV以其高效、灵活、精确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物料搬运、仓储管理、生产线自动化等场景,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物流管理水平。
AGV的结构设计是其实现自主移动和作业功能的基础。
一个典型的AGV通常由车身、驱动系统、导航系统、传感器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作业执行机构等部分组成。
车身是AGV的承载平台,驱动系统负责提供动力并实现移动,导航系统确保AGV能够按照预设路径或指令进行自主导航,传感器系统用于感知周围环境并实现避障,控制系统则负责协调各部分的工作,实现AGV的自主移动和作业执行。
自主移动规划是AGV实现高效、准确移动的关键。
AGV需要通过路径规划算法,根据任务需求、环境信息以及自身状态,规划出最优的移动路径。
同时,AGV还需要具备实时避障能力,能够在遇到障碍物时及时调整移动路径,确保安全、顺畅地完成作业任务。
对AGV的结构设计及自主移动规划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AGV的性能和稳定性,还有助于推动工业生产和物流领域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本文将从AGV的结构设计和自主移动规划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AGV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AGV的定义与功能自动导引小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简称AGV)是一种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路径自动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
AGV是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一种高效、灵活、智能的运输设备,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仓储业、港口、机场等领域。
运输功能:AGV能够根据系统指令,自动将物料或产品从起点运输到终点,完成物料的搬运工作。
AGV的载重能力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从几百公斤到几吨不等。
导航功能:AGV通过内置的导航系统,如激光导航、电磁导航、视觉导航等,实现精确的路径规划和跟踪。
用于移动式起重机的车辆框架和移动式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图片简介: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移动式起重机的车辆框架和移动式起重机,所述车辆框架具有框架,特别是具有在纵向车辆方向上延伸的中间框架部分,还具有用于支撑装置的至少一个滑动梁箱,该至少一个滑动梁箱可释放地螺栓连接到所述框架的后部的正端面,其中所述框架与所述滑动梁箱之间的螺栓连接部包括沿所述纵向车辆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销和关于所述车辆方向横向延伸的至少两个销。
技术要求1.一种用于移动式起重机的车辆框架,所述车辆框架具有框架,特别是具有在纵向车辆方向上延伸的中间框架部分,还具有用于支撑装置的至少一个滑动梁箱,所述至少一个滑动梁箱可释放地螺栓连接到所述框架的后部的正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与所述滑动梁箱之间的螺栓连接部包括沿所述纵向车辆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销和关于所述车辆方向横向延伸的至少两个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框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纵向车辆方向上延伸的所述销垂直地位于所述框架的或所述滑动梁箱的相应接触表面的正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框架,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纵向车辆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所述销周围的区域中的表面用作力传递表面,并且所述力传递表面优选具有在所述至少一个所述销周围的区域中的接触表面,并且在所述螺栓连接状态下对应的对立接触表面与所述接触表面接触。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梁箱的所述接触表面由与所述框架的轮廓形式相对应的转接板形成。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框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纵向车辆方向上延伸的所述至少两个销布置在所述框架的或所述滑动梁箱的顶弦区域处。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框架,其特征在于,关于所述车辆方向横向延伸的所述至少两个销被布置在所述框架的或所述滑动梁箱的底弦区域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辆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弦的销之间的距离不同于所述底弦的销之间的距离;所述顶弦的销之间的距离尤其大于所述底弦的销之间的距离。
移动式液压升降小车的结构设计

嵊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金樟源[摘要]本文根据市场上常见的大型升降平台,创新设计了一款移动式液压升降小车,该车实现了体型小、移动方便、高度可调等功能。
文章首先介绍了移动式液压升降小车的工作原理,利用PRO/E 软件完成主要零部件设计,在此基础上完成移动式液压升降小车的整机装配,最后阐述了液压升降小车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升降小车结构设计PRO/E0.引言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升降机都是大型的单向移动或固定式升降平台,很少有小型的移动升降机,而现在工厂车间里,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小型的移动升降机。
如果减小机构做成由液压驱动且能在不同高度下进行快速、慢速的前进、后退行走的小车,则可利用它载重和抬升工件到指定位置便于加工,从而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1]。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款移动式液压升降小车,利用它进行车间货物搬运或生产线作业。
本文设计的这个小车安有一个电机,可以由PLC 控制用于生产线作业,实现全自动化控制[2][3]。
在生产线作业时,把工件固定在升降平台上,小车将工件运到指定位置后,液压缸将顶板抬升至指定的位置进行加工,加工完毕后,小车退回原来位置进行下一次加工。
1.液压升降小车的工作原理本款小车的移动主要是靠底盘的减速电机控制前后移动,减速电机主要通过降低转速增大转矩,可以根据工件重量的不同来调节速度,将工件送到指定的位置进行加工。
抬升重物主要是靠液压缸来实现,液压油由叶片泵形成一定的压力,经滤油器、电磁换向阀、节流阀、液控单向阀、进入液压缸下端,使液缸的活塞向上运动,抬升平台提升工件。
液缸的活塞向下运动(即工件下降)。
液压油经换向阀进入液缸上端,液缸下端回油经平衡阀、液控单向阀、节流阀、电磁换向阀回到油箱。
为使重物下降平稳,制动安全可靠,在回油路上设置平衡阀,平衡回路、保持压力,使下降速度不受重物而变化,由节流阀调节流量,控制升降速度。
结构简图如图1 所示。
1—升降平台;2—液压缸;3—底板;4—车轮;5—滑块;6—剪叉杆;7—滑动装置;8—电机图1 移动式液压升降小车结构示意简图 2.移动式液压升降小车的主要零部件设计移动式升降小车主要由液压缸、减速电机、滑块、车轮、底板、升降前台、剪叉杆等组成。
行走式小型液压升降机机架和小车设计说明书

目录摘要 (5)关键词 (5)1 前言 (6)2 系统工作原理及方案的确定 (8)3 有轨小车运行机构计算 (9)3.1 确定机构运行方案 (9)3.2 车轮与轨道并演算其强度 (9)3.3 运行阻力计算 (10)3.4 选电动机 (10)3.5 选择减速器 (10)3.6 验算运行速度和实际所需功率和启动时间 (13)3.7 按起动工况校核减速器功率 (14)3.8 验算启动不打滑条件 (14)3.9 选择高速轴联轴器及制动轮 (15)3.10 选低速轴联轴器 (16)3.11 浮动轴设计 (16)4 回转运行机构的计算 (17)4.1 确定回转机构的总体方案 (17)4.2 轨道直径计算 (17)4.3 中心枢轴计算 (17)4.4 选用工业车轮 (18)5 齿轮传动设计 (18)5.1 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和齿数 (18)5.2 按接触强度设计 (19)5.3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20)5.4 几何尺寸计算 (21)5.5 验算 (21)6 起重机的安全技术 (21)7 结论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3)行走式小型液压升降机机架和小车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机械将会越来越取代人力,这也是机械行业飞速发展的后果,在机械的发展历史中,新机械的发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那些很久以前就被利用生产并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机械,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起重机就是一例。
起重机的发展就像其他机械一样,从开始的简单到现在的复杂,从以前的机械动力到现在的电力动力,从以前的人工操作到现在的电脑操作甚至智能操作。
本设计就传统的起重机说起,一直到现在以及将来的发展。
物流系统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广义内涵分析可以看出它已从以前简单的物料搬运发展到今天的集机械设计、计算机科学、管理学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等于一身的综合技术。
关键词:起重机;卷筒;卷筒轴;滑轮组The design of Track small-sized hydraulic crane frame and carAbstract:Along with society's development, the machinery will be able more and more to substitute for the manpower, this also will be the mechanical profession rapid development consequence, in the machinery substitution manpower development history, the new machinery invention has the pivotal function. But.These very for a long time on and continue continuously using the production to today machinery, is playing the role which cannot be substituted, the hoist is an example. The hoist development is likely same on other machineries, from starts simply until present complex, from beforehand manpower to present electric power, from beforehand manual control to present computer operation even intelligence operation. This design mentions on the traditional hoist, continuously to present as well as future development.The design instruction booklet has mainly designed 8 ton hoist reels, the reel axis, as well as the block and tackle. Reel as well as the reel axis design is most main, this design has made the introduction with emphasis. Because other parts the length is limited, only makes the analysis slightly.Key words:Hoist; Reel; Reel axis; Block and tackle1 前言起重机又称绞车,是起重垂直运输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配合井(门)架、桅杆、滑轮组等辅助设备,用来提升物料、安装设备等作业。
地铁车辆段移动式架车机与固定式架车机的运用对比分析

地铁车辆段移动式架车机与固定式架车机的运用对比分析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地铁车辆段移动式架车机与固定式架车机在结构、运用以及检修方面的不同,并对其各自的优缺点作出对比分析。
关键词:地铁车辆段;移动式架车机;固定式架车机,对比1概述随着地铁、轻轨以及有轨电车在国内的快速发展,架车机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它可有效地用于地铁列车整列转向架的更换、车辆的拆卸、装配以及维修。
目前地铁行业所使用的架车机主要分为移动式架车机与固定式架车机,本文将郑州地铁1号线郑东车辆段固定式架车机与2号线城南车辆段移动式架车机做对比,分析比较二者在结构、运用以及检修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并对其各自的优缺点作出分析,以方便对后续线路架车机的选用做出参考。
2设备结构对比2.1固定式架车机郑州地铁1号线郑东车辆段使用的为青岛四方生产的固定式架车机,其整体安装在地下基础坑内,主要由机械系统结构和电气系统结构组成。
其中机械结构主要有钢结构部分、转向架架车单元、车体架车单元以及地坑盖板等部分组成。
其单坑机械结构如图1示:图1:固定式架车机单坑机械结构钢结构部分主要由架车单元承载底座、轨道桥(辅助轨)、举升单元安装座等组成,其中承载底座是转向架单元和车体单元的安装和承载部件,轨道桥(辅助轨)与库内的钢轨平齐,确保列车的顺利通过。
在轨道桥上装有车轮定位装置,用于判断车辆的停放位置是否正确。
每套转向架架车单元主要包括:4个转向架举升组成、2条举升轨道梁、1套驱动系统和系统安装座以及1套跟随盖板。
车体架车单元主要由车体举升柱、导向箱体、托头、丝杆/螺母传动系统组成等组成。
固定式架车机电气系统主要由软件和硬件两大部分组成,其中软件主要包括工控机软件、触摸屏软件和PLC软件,硬件主要包括主控制柜、主操作台、12个分控柜、24个本地控制器和现场电气设备组成。
图2:固定式架车机主控台2.2移动式架车机郑州地铁2号线城南车辆段的架车机为青岛四方生产的移动式架车机,主要由机械和电图3:移动式架车机机械结构气系统组成,其中机械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机架、承载构架、托头、走行机构、驱动部分等。
最新毕业设计-移动龙门吊起吊装置设计

毕业设计-移动龙门吊起吊装置设计关键词:移动式龙门起重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起重机械,常用于建筑工地、码头和工厂起重运输重物。
本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升降机构、移动机构和自锁机构。
设计采用许用应力法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法。
在设计过程中,龙门起重机的强度、疲劳强度、稳定性、刚度通过使用龙门起重机的每个结构尺寸的估计数据来粗略地检查和计算。
在所有上述因素满足材料允许要求后,绘制龙门起重机小车结构图,然后计算移动小车的功率和升降机构的功率,然后用该功率选择电机。
以电机功率和额定起重量为技术参数,计算选择联轴器、轴承等部件。
如果失败,重复上述步骤,直到通过。
同时,在设计中参考了各种材料。
完成设计的文献.通过对该设计方案的反复考虑,认真讨论,反复检查,力求设计合理;同时,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充分发挥计算机强大的辅助功能,力求高效设计。
关键词:龙门起重机;制度设计;钩子;摘要:采用许用应力法进行设计,并对移动式龙门起重机的金属结构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移动式龙门起重机设计.设计首先用估算的数据对移动式龙门起重机的起重机结构尺寸,强度,疲劳强度,稳定性,刚度进行粗略的校核计算,这些因素必须是材料允许的要求,得出移动式龙门起重机结构.然后计算主梁和边梁的重量荷载,然后荷载移动龙门起重机这一准确的强度和刚度验算.如果未通过,然后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批准.因为学校的开始是移动式龙门起重机被列在草案中,在设计手册中没有记录,只有学校的精华记录了移动式龙门起重机.的过程参考对各种类型的设计信息,使用各种手段,使用各种条件来完成设计.经过这个设计,各种各样的设计,以及对核的反复讨论,都试图设计出合理的.穿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创新参考的先进经验.键文字:移动式龙门起重机;设计的机构;钩子;移动1 .前言龙门起重机是一种在高架轨道上运行的龙门起重机,也称为天车。
龙门吊的龙门架沿两侧高架上铺设的轨道纵向运行,提升小车沿龙门架上铺设的轨道横向运行,形成一个矩形的工作范围,使得龙门架下方的空间可以被充分利用来提升物料,而不受地面设备的阻碍。
AGV小车设计方案改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自动导引小车(AGV)设计方案小组成员:褚亚鹏柯健镪孙登强指导老师:***2014.6.19目录一、绪论 ............................................................................................. - 4 -1.1 AGV概述 ................................................................................. - 4 -1.2 AGV国内外研究现状.............................................................. - 6 -1.3 AGV的应用范围: ................................................................. - 9 -1.4 AGV的发展趋势分析:........................................................ - 11 -1.5 AGV的市场前景分析:........................................................ - 12 -二、总体方案设计 ........................................................................... - 14 -2.1 设计方案概述: ..................................................................... - 14 -2.2 传感器部分初步设计:.......................................................... - 14 -2.3 机械结构及驱动部分初步设计: .......................................... - 14 -2.4 控制部分初步设计:.............................................................. - 14 -三、传感器部分设计........................................................................ - 18 -四、机械结构及驱动部分设计 ........................................................ - 20 -4.1车体的设计: .......................................................................... - 20 -4.2车轮及转向装置选择:........................................................... - 20 -4.3电机的选择: .......................................................................... - 20 -4.4驱动部分校核计算:............................................................... - 24 -4.5蓄电池的选择: ...................................................................... - 25 -4.6总体机械结构设计及建模: ...................................................... - 27 -五、控制部分设计 ........................................................................... - 30 -5.1电源模块: .............................................................................. - 30 -5.2驱动模块 .................................................................................. - 30 -5.3循迹模块 .................................................................................. - 32 -5.4避障模块 .................................................................................. - 33 -5.5主控制模块 .............................................................................. - 34 -六、项目总结与感悟........................................................................ - 37 -七、参考文献 ................................................................................... - 39 -八、附录 ........................................................................................... - 40 -8.1 车体结构ANSYS仿真报告: .................................................... - 40 -Project ............................................................................................... - 40 -Contents ......................................................................................... - 41 -Units ............................................................................................... - 41 -Model (C4) ...................................................................................... - 41 -Geometry..................................................................................... - 41 -Coordinate Systems ..................................................................... - 53 -Connections ................................................................................. - 53 -Mesh ............................................................................................ - 67 -Static Structural (C5) ....................................................................... - 68 -Solution (C6) ................................................................................ - 71 -Material Data .................................................................................. - 73 -Structural Steel ............................................................................ - 73 -8.2 单片机控制程序: .................................................................... - 75 -一、绪论1.1 AGV概述(1)AGV的简介:根据美国物流协会定义,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是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导引装置,能够按照规定的导引路线行驶,具有小车运行和停车装置、安全保护装置以及具有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小车。
AGV小车设计方案及应用

欢迎阅读AGV小车设计及应用1.AGV小车的发展背景在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中,提倡高效,快速,可靠,提倡将人从简单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机器人逐渐替代了人出现在各个工作岗位动需要有转向装置。
转向装置的结构也有三种:1)前轮转向后轮驱动三轮车型。
车的转向和驱动分别由两个不同的电动机带动,车体的前部为转向车轮,车体后部为驱动电机驱动的两个轮。
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定位精度较低。
前轮转向后轮驱动三轮车型2)差速转向式四轮车型。
车体的中部有两个驱动轮,由两个电机分别驱动。
前后部各有一个转向轮(自由轮)。
通过控制中部两个轮的速度比可实现车体的转向,并实现前后双向行驶和转向。
这种方式结构简单,定位精度较高。
差速转向式四轮车型式:t RV V r l ∆-=∆θ③ AGV 小车在做圆弧运动时,在X 轴上的变化量是ΔX ,在Y 轴上的变化量是ΔY ,ΔX 、ΔY 与转弯半径d 的关系为:θ∆=∆sin d X ④)cos 1(θ∆-=∆d Y ⑤将①式代入④⑤式,可以得出ΔX 、ΔY 与左右轮运行速度的关系式:θ∆+=∆-sin 2rl r l V V V V R X ⑥ )cos 1(2θ∆-+=∆-rl r l V V V V R Y ⑦ 所以,通过改变V r 及V l 可以实现AGV 小车纠偏,转向等运动控息媒介物,AGV 通过检测出它的信息而得到导向的导引方式,如电磁导引、色带导引、磁带导引(又称磁性导引)等。
色带导引示意图上图为光学导引示意图,这种导引方式是在地面上连续敷设一条带颜色的带子,在车辆的底部中央安装光源以及在两边安装相同的色标传感器(如欧姆龙产品E3X-DA □AN-S ),它们同时检测色带反射回来的色度值,并将色度值转换成模拟量传送给AGV小车的中央控制系统--PLC。
当AGV小车运行在正确的运行轨道上时,两放大器反馈给PLC模拟量的值相同,当AGV小车偏离轨道时,两放大器反馈给PLC的值便有差别,PLC根据两模拟量的差值便能判断出AGV小车偏离运行轨道的程度及方向,并通过控制运动控制器使AGV小车往正确的轨道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努力进行铁路的技术装备和现代化管理的研究,努力推进铁路运输技术的进步,在很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移动式电动架车机DT105应运而生,它一种不需要动力起运的设备,人工便可推动的、轻便的且具有自动控制同步升降功能的移动式电动架车机。
作为铁道电力机务段必不可少的三大检修设备之一的移动式架车机的安全性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广大设计者的关注。
设计与制造移动式架车机时,除考虑该机构能简单、安全、方便地架起电力或内燃机车、推出转向架外,还应注意其自身机架的强度与稳定性问题。
本文主要根据工厂实际参观和力学受力分析对机架部分进行优化设计,在设计当中重点是提高移动式架车机机架的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以最低的的维修费用,较长的使用周期使移动式架车机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机架是移动式架车机的承载基体,不仅承担电动机、底座和所架货车的质量,而且还要承受过作业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力和力矩。
因此,其强度不仅关系到架车的力度,而且还关系到整车的安全性。
关键词:机架 DT015 稳定性ABSTRACTSince nearly half a century, all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o study the railway technical equipment and modern management, efforts to promote the technology of railway transport development, a breakthrough in many aspects. Mobile electric cars machine is a kind of equipment is not required or crane, artificial can promote, portable and mobile electric car automatic control of synchronous lifting function machine.Security problem of mobile car machine one of the three major overhaul equipment as electric locomotive depot for the railway has more and more aroused the attention of designers.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mobile lifting machine, in addition to considering the mechanism can be simple, safe, convenient up electricity or diesel locomotive bogie, launch,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strength and stability problems of its own. Analysis on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the frame part stres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plant visits and mechanics, the design is focused on the stability of mobile car machine,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and reliability, the lowest of the repair costs, economy of long period of use the mobile frame machine frame is high, bearer mobile lifting machine, not only bear the motor, the base and the rack truck quality, but also bear a variety of forces and moments generated operation process. Therefore, its strength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car's efforts,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safety of the vehicle.Keyword:Keyword: Frame DT015 Stability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二章总体设计与升降部分设计 (6)2.1移动式架车机总体设计说明 (6)2.2 升降部分设计 (11)第三章移动式架车机机架计算 (13)3.1 车机机架的受力分析 (13)3.2 机架的截面选择 (16)3.3 机架强度和刚度验算 (18)3.4 机架稳定性验算 (19)3.5 梁高的确定 (22)3.6 腹板的厚度 (22)3.7 翼缘板的厚度 (23)3.8 整体强度和刚度验算 (24)3.9总体稳定性验算 (25)3.10组合梁的局部稳定性 (26)3.11梁的拼接 (26)第四章总结 (28)参考文献 (29)图1-1 驾车机车间实例在图1-1中可以看出移动式驾车机在列车维修车间内4台为一组,可以方便的进行列车的维护和维修工图1-2 驾车机列车轨道上的使用移动式驾车机的设备基本功能要求:每组驾车机应配有走行机构,可在车间内地面上图3-2 驾车机传动部分简图)具有坚固的耐重结构,可以使驾车机具有更大型基座垫板支承液压缸。
巨大全方位车轮便于运输安放。
设计题目:移动式架车机DT015 总体及机架设计设计人:参考文献【1】王文斌.机械设计手册新版2.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2】徐格宁.机械装备金属结构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7【3】吴庆鸣. 机械功臣设计.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4【4】杨国平. 现在工程机械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5】孙训方. 材料力学(I)第5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6】严绍华.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II).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7】肖银铃.机械制图第六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8】甘永立.几何量公差与检测.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9】徐茂公.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0】王文斌.机械设计手册新版6.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11】田锡唐.焊接结构.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12】牟至忠.机械零件可靠性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13】贾安东.焊接结构及生产设计.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9【14】曲敬信.表面工程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15】吴宗泽.机械设计手册.(上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6】王超然.新编国际常用金属材料手册.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17】曾正明.机械工程材料手册第6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8】萨本吉.高速齿轮传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19】罗胜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0】闻邦椿.机械设计手册.第5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1】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2】东北工学院编.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设计题目:移动式架车机DT015 总体及机架设计设计人:毕业实习报告(小四、黑体、居中)××××××××××××××××××××××××××××××××××××××××××××××××××××××××××××××××××××××××××××××××××××××××××××××××××××××××××××××××××××××××××××××××××××××××××××××××××××××××××××××××××××××××××××××××××××××××××××××××××××××××××××××××××××××××××××××××××××××××××××××××××××××××××××××××××××××××××××××××××××××××××××××××××××××××××××××××××××××××××××××××××××××××××××××××××××××××××××××××××××××××××××××××××××××××设计题目:移动式架车机DT015 总体及机架设计设计人:××××××××××××××××××××××××××××××××××××××××××××××××××××××××××××××××××××××××××××××××××××××××××××××××××××××××××××××××××××××××××××××××××××××××××××××××××××××××××××××××××××××××××××××××××××××××××××××××××××××××××××××××××××××××××××××××××××××××××××××××××××××××××××××××××××××××××××××××××××××××××××××××××××××××××××××××××××××××(五号、宋体)附录或后记(小四、黑体、居中)××××××××××××××××××××××××××××××××××××××××××××××××××××××××××××××××××××××××××××××××××××××××××××××××××××××××××××××××××××××××××××××××××××××××××××××××××××××××××××××××××××××××××××××××××××××××××××××××××××××××××××××××××××××××××××××××××××××××××××××××××××××××××××××××××××××××××××××××××××××××××××××××××××××××××××××设计题目:移动式架车机DT015 总体及机架设计设计人:××××××××××××××××××××××××××××××××××××××××××××××××××××××××××××××××××××××××××××××××××××××××××××××××××××××××××××××××××××××××××××××××××××××××××××××××××××××××××××××××××××××××××××××××××××××××××××××××××××××××××××××××××××××××××××××××××××××××××××××××××××××××××××××××××××××××××××××××××××××××××××××××××××××××××××××××××××××××××××××××××××××××××××××××××××××××××××××××××××××××××××××××××××××××××××××××××(五号、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