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常生活与日本不同的十六件事
日本的礼仪常识介绍

日本的礼仪常识介绍日本沿袭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渐渐衍生出属于自己日本特色的文化。
那你对日本的常识有没有了解呢?今天店铺就为你说说日本的礼仪常识吧。
日本的礼仪常识之服饰礼仪日本人无论在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都很注重自己的衣着。
在正式场合,男子和大多数中青年妇女都着西服。
男子穿西服通常都系领带。
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服装,其特点是一般由一块布料缝制而成。
现在男子除一些特殊职业者外,在公共场所很少穿和服。
日本妇女喜欢描眉,她们普遍爱画略有弯度的细眉,认为这种最具现代女性的气质。
日本的礼仪常识之仪态礼仪日本人常常是满脸笑容,然而不仅高兴时微笑,在处于窘迫发怒时,也会发笑,以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
妇女在地板上就座时,总是坐在卷曲的腿上。
不同的手势有不同的含义:大拇指和食指合成一个圆,其余三个指头向上伸开,表示钱;伸出小指头,表示女人等。
日本的礼仪常识之相见礼仪日本人的名字一般由四个字组成。
前两个字是家族的名字,后两个字是自己的名字。
一般情况下,日本人不喜欢作自我介绍。
作为介绍人,通常要说出被介绍人与自己的关系,以及他的称谓和所在单位名称等。
随声附和和点头称是据说日本人有一种习惯,谈话时频繁地随声附和、点头称是。
“是”、“嗯,是吗?”包括这种话语、以及点头俯腰姿势等,据调查观察,日常谈话里每几秒钟就发生一次。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一切并不全意味着“说得对”、“明白了”这种肯定含义,有些只不过是“啊,是吗?” “有那么回事?”等,仅仅作为听了对方的话之后所作出的一种反应而已。
与有这种习惯的日本人接触,要是认为“他在那时确实表示是肯定的”,那么对该日本人来说却是意料之外的事。
反之,习惯于随声附和的日本人,对在谈话中不表示任何反应的外国人,则感到不安,他们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这个人是否在听我说呢?”婉转的表达方法日本人即使自己持有明确的意见,他们也避免“我是这样想的”、“我的意见是这样的”等直接的表达方法,而采用“恐怕这样吧?”“我想这么考虑,你看如何呢?”这种婉转的措词,明显地认为这种表达方式是适当而有礼貌的。
一生必做的20件事

水瓶恋人- 专注精致生活-2521010007一生必做的20件事我们一生中做的许多事都是例行公事或者被动反应,并非刻意而为。
下面是我们认为每个人一辈子至少要做一次的20件事。
看看你有没有要补充的。
一、自己创业看看你有没有自己当老板的资质。
不论你是在成立一家全球大型企业,还是在街角开一家小店,又或者只是在家做一名自由职业者,你都值得去尝试一把为自己打工的自由与挫折。
二、在异国居住如果你的存款和你接下来的人生计划允许,去异国居住一段时间吧,让自己沉浸在不同的文化中。
大多数国家都会根据申请批准两三个月的签证,许多城市可以提供短期租房,价格比假期便宜很多。
在国外旅游和在国外居住有着天壤之别,自己去发现吧。
三、买一套房有谁不梦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呢?或许岁月的坎坷使这个梦想是去了光泽,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梦想依然存在。
租房也许更灵活多样,但这绝对比不上拥有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地方。
四、驾车游全国一生中至少要有一次终极公路旅行。
驾车穿越整个国家再从另外一条路线返回。
那些风景和经历都会毕生难忘。
五、体会心碎的感觉没有人想要心碎,但情感上的伤痛是生活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通常也是我们萌生怜悯和情感共鸣的前提条件。
也只有心碎过的人遇见真爱时才会察觉并且珍惜。
六、享受众人的欢呼做一些值得喝彩的事,不论是获得了制胜的触地得分,在成功的舞台首秀后鞠躬谢幕,还是发表了一篇鼓舞人心的演说,在众人的喝彩与掌声中陶醉吧。
七、记录生活的点滴有些时候,不妨学习一下成功人士,比如总统、首相、艺术家、作家等,用笔记录每天的所思所想、灵感启示。
八、相信自己的决定谁都想看清所有的真相,做出清晰确凿的选择,但现实并非如此。
有时候,你只需相信自己的直觉,满怀信心的前行,看结果能如何。
说不定你会到达一个永远臆想不到的地方。
九、乐于助人生活已经给予你很多恩惠,花点时间,用你的聪明才智,用你辛苦赚到的钱帮助那些没有你幸运的人。
不仅改善了直接受助者的生活,同时也丰富了你的人生。
日本礼仪

秃顶、麻子、瞎聋、哑巴等字眼,而称残疾人为 身体障碍者,称盲人为眼睛不自由者,称聋子为耳 朵不自由者等。、
•行为禁忌 日本有纪律社会之称,人们的行为举止受 一定规范的制约。在正式社交场合,男女须 穿西装、礼服,忌衣冠不整、举止失措和大 声喧哗。通信时,信的折叠、邮票的贴法都 有规矩,如寄慰问信忌用双层信封,双层被认 为是祸不单行;寄给恋人信件的邮票不能 倒贴,否则意味着绝交。日本人在饮食中的 忌讳也很多:一般不吃肥肉和猪内脏,也有 人不吃羊肉和鸭子;招待客人忌讳将饭盛 过满过多,也不可一勺就盛好一碗;忌讳客
在日本,名片的使用相当广泛,特别是商人,初次见 面时有互相交换名片的习惯。名片交换是以地位 低或者年轻的一方先给对方,这种做法被认为是 一种礼节。递交名片时,要将名片正对着对方。 名片在日语中写为“名刺”,女性大多使用比男 性名片要小的名片。日本人对坐姿很有讲究。在 公司里,日本人都坐椅子,但在家里,日本人仍保持 着坐“榻榻米”的传统习惯。坐榻榻米的正确坐 法叫“正座”,即把双膝并拢跪地,臀部压在脚跟 上。轻松的坐法有“盘腿坐”和“横坐”:“盘 腿坐”即把脚交叉在前面,臀部着地,这是男性的 坐法;“横坐”是双腿稍许横向一侧,身体不压 住双脚,这常是女。
须注意的日本忌讳
•信仰忌讳 日本人大多数信奉神道和佛教,他们不喜 欢紫色,认为紫色是悲伤的色调;最忌讳绿 色,认为绿色是不祥之色。还忌讳3人一起 “合影”,他们认为中间被左右两人夹着,这 是不幸的预兆。日本人忌讳荷花,认为荷花 是丧花。在探望病人时忌用山茶花及淡黄 色、白色的花,日本人不愿接受有菊花或菊 花图案的东西或礼物,因为它是皇室家族的 标志。日本人喜欢的图案是松、竹、梅、 鸭子、乌龟等.
•烧酒: 这种酒是用蕃薯、大麦、蔗糖等材料制成, 经过滤后的酒精,与伏特加有些类似。饮酒的 礼仪一般普通的日式酒馆,气氛随和且轻松, 同行顾客都会互相为对方倒啤酒。如果一群人 去喝酒的话,第一杯要等大家举杯说“干杯” 后才能喝。
日本的礼仪

日本的礼仪日本的礼仪篇一日本料理的吃法看到美味的料理,食客们的吃法也不尽相同。
当用左手的中指和无名指之间(或无名指和小指之间)夹住筷子左端,然后右手反转拿住。
千万别忘了,每次要拿碗时,一定要先放下手中的筷子。
1、取筷子时要以左手托住拿筷子的第一步骤,即是拿取的方法。
实际上接触筷子的是拇指、食指和中指,但无名指和小指也需紧靠中指。
首先以右手拿住横放的筷子中央部,再以右手从下托住,并将右手滑向筷子向右端,然后,手掌反转朝上,移向筷子中央位置。
当拇指移至中央上方时,应紧拿住,接着放开左手。
2、卫生筷应上下分开一般待客时多使用卫生筷,不过,较正式的料理店所使用的,则是木纹清晰的杉筷等高极品。
要拉开卫生筷时,首先需以前述正确的取筷方法,横拿住筷子,再双手上下逐渐拉开卫生筷的动作也不可太过夸张。
还有,除了极简陋的筷子外,拉开后磨擦筷尖,可说是相当不好的习惯。
3、手中有碗时筷子的拿法吃日本料理时,大多是手中端着碗进食。
假如手里已拿着筷子,再以同一手取碗或放下碗,虽没违反礼节,但手中没有筷子,能伸直全部指头去取碗,姿势会更为优雅。
如果手中已有碗,拿取筷子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当用左手的中指和无名指之间(或无名指和小指之间)夹住筷子左端,然后右手反转拿住。
千万别忘了,每次要拿碗时,一定要先放下手中的筷子。
也许各位觉得这很麻烦,但只要习惯也就成自然了。
日本料理享用礼仪1、吸物:吸物因不附汤匙,故可举碗就口,先闻香后饮之。
其中的料以筷子取食,喝一口汤吃一口料交互饮用。
若为有壳的蛤唎汤,则以筷子压住壳而饮之。
2、刺身:一般吃生鱼片的顺序由清淡至油多,且常为左、右、中央之顺序。
吃时沾酱油与山葵(山葵不宜太多)。
为防酱油滴落,可拿酱油碟就口,亦可以备用的白纸当护盘。
白萝卜丝、紫苏有清新舌头感觉的功能,因此与生鱼片交替食用,才能享受其美味。
3、煮物:无汁之煮物以筷子取食,若为大块菜,则以筷子分成一口大小再食之,若无法分割须以口咬断,则以手掩口。
日本人的生活方式

日本人的生活方式
日本人的生活方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健康和有秩序的生活方式之一。
他们注重
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尊重传统文化,并且拥有一种独特的工作和生活平衡。
首先,日本人非常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
他们普遍遵循健康饮食习惯,例如多
吃鱼类和蔬菜,少食用红肉和加工食品。
此外,日本人也重视运动,他们经常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代替驾车,以保持身体健康。
其次,日本人对于传统文化和礼仪非常重视。
他们尊重祖先的传统,保留了许
多古老的习俗和节日。
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注重礼仪,例如在用餐时要遵循特定的规矩和礼仪。
最后,日本人拥有独特的工作和生活平衡。
他们努力工作,但也非常重视家庭
和休闲时间。
在日本,很多公司会鼓励员工在工作之余参加团体活动或者社交聚会,以保持身心健康。
总的来说,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注重健康、尊重传统文化和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这种生活方式不仅使他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态,也让他们在全球范围内享有了良好的声誉。
胜利之年:1945年中国完成16场受降典礼

胜利之年:1945年中国完成16场受降典礼作者:周渝来源:《时代邮刊·上半月》2019年第10期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终战讲话”,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即日本无条件投降。
当天,国民政府正式收悉日本致中、英、美、苏四国的投降电文后,蒋介石派遣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代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接受日本投降,并对各大战区做受降部署。
据何应钦所著的《日军侵华八年抗战史》一书记载:“日本宣布投降以后,我军即按照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所划分之受降区规定,接受日军投降。
中国战区受降范围,依划分应为中华民国(东三省划归苏俄受降)、台湾,以及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地区,日军投降代表为日本驻华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
”1945年8月17日下午5时32分,蒋介石接到冈村宁次发来的复电,冈村宁次原计划派今井武夫等人到江西玉山与中方洽降,但当时的玉山机场因雨后损坏已不能使用,同时环境也不安全。
相对而言,湖南的芷江机场保存完好,可供各种大小飞机起降,又驻扎了装备精良的新编第六军,于是中国方面做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决定:让日本人到芷江来洽降。
仅在几个月前,侵华日军为夺取芷江机场,集结了7个师团约七八万兵力,向湖南西部发起进攻,引发了被称为中日“最后一战”的湘西会战。
从4月打到6月,数万日军被困在茫茫雪峰山中,寸步难行,直至会战结束,他们的作战目标芷江仍安然无恙,而湘西会战的中方总指挥正是后来代表中国战区受降的何应钦。
8月18日,蒋介石电令冈村宁次于21日派代表到芷江洽降,同日,芷江的纳降准备工作全面启动。
中方成立了“日本投降签字典礼筹备处”,由廖耀湘担任主任委员,典礼地点选在了位于芷江县城3公里之外的七里桥空军第五大队营房。
8月20日,何应钦乘坐飞机由重庆飞往芷江。
同日,冈村宁次的代表,今井武夫一行人也由南京秘密飞往汉口,并于21日乘坐冈村宁次的专机飞往芷江。
日本高层的洽降之行之所以要秘密进行,是因当时日本军队中还有很多少壮派官兵不愿接受战败的事实,并极力以武力阻止投降。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的关系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的关系在唐代鉴真东渡时为日本带去了中国茶文化,随后日本茶道在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兴起,那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是为你整理的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的关系,希望对您有用。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的关系世界三大饮料作物之一的茶,原产于中国。
但茶在成为日常饮料之前,还有一个主要供药用的阶段。
因此,茶的见于记载和饮茶风习的出现不是一回事。
目前只能根据汉淡•王褒《僮约》(前59年)中“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等明确的史料,认为中国饮茶的兴起始于西汉。
武阳在今四川彭山县双江镇。
后来晋•孙楚在《出歌》中也说:“姜、桂,茶、荈(chuǎn)出巴蜀。
”可见两千年前,巴蜀已以产茶著称。
从汉代到南北朝,饮茶之风在西蜀和江南一带逐渐流行,但原先的饮茶方式很不讲究。
据《尔雅》晋•郭璞注等处记载,起初煮茶与煮菜汤相近。
然而就在晋代,一种较精细的饮法开始出现。
晋•杜育的《荈赋》中有“沫沉华浮。
焕如积雪”等话,表明当时不仅将茶碾末,而且已知救沸育华。
《神农本草经》“苦菜条”梁•陶弘景注:“茗皆有渤,饮之宜人。
”亦指此而言。
这种饮茶法在六朝时已博得上层社会的喜爱,因而这时的许多名人如孙皓,韦曜、桓温、刘琨、左思等。
都有若干与茶有关的逸事。
和这种情况相适应,饮食器中便逐渐分化出专用的茶具。
中国最早的茶具约出现于东晋、南朝。
这时在江、浙、闽、赣等地生产的青瓷器中,有和瓷盏配套的托盘,其内底底心下凹,周围有凸起的托圈,形制与唐代带“茶拓子”铭记的鎏金银茶托基本一致。
浙江温州瓯窑窑址出土物中,就有这类茶具的碎片。
《荈赋》说“器择陶拣,出自东瓯”,正与这一情况相合。
瓯窑是中国最早烧茶具的窑口之一,其产品釉色青绿泛黄,玻化程度虽较高,胎、釉的结合却不够理想,常开冰裂纹,且出现剥釉现象。
纵然如此,但中国条具的发展却滥觞于此时。
日本的生活习惯

日本的生活习惯
日本是一个充满着独特文化和传统的国家,其生活习惯也是与众不同的。
日本人注重礼仪和纪律,他们的生活习惯反映了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以及对社会秩序的重视。
首先,日本人非常注重时间观念。
他们非常守时,无论是工作还是社交活动,都会准时到达。
这种习惯源自日本文化中对时间的尊重和珍惜,也反映了日本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
其次,日本人非常注重卫生。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公共场所,日本人都非常重视清洁和卫生。
他们会定期打扫家里,保持整洁,也会在公共场所保持清洁。
这种习惯使得日本成为一个干净整洁的国家。
此外,日本人对饮食也非常讲究。
日本料理以其精致和健康而闻名,日本人注重食物的新鲜和原汁原味。
他们会选择新鲜的食材,注重食物的制作工艺,也会注重饮食的均衡和多样性。
最后,日本人的生活习惯还体现在他们对社交礼仪的重视。
日本人在社交场合会遵循一定的礼仪和规矩,他们会尊重长辈,注重言行举止,也会尊重他人的隐私和空间。
总的来说,日本的生活习惯体现了日本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以及对社会秩序和和谐的追求。
这些习惯不仅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独特魅力,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日常生活与日本不同的16件事同事前两天推荐给我一个他常关注的博客,博主自称是一个把互联网当老婆的人,呵呵,很逗趣的自我介绍。
这段时间博主刚好在美国的硅谷体验生活和当地的互联网文化。
总结的感受很是生动,让我这个从来没去过美国的人都想去感受感受硅谷的氛围。
例如说当地没有A4 Size的纸,比起麦当劳人们更爱吃“IN-N-OUT BURGER”,女孩子的皮肤相对来讲都没有日本女性的好,医疗费贵的要命最好不要生病,到处都有wifi环境等等...其实,到了一个新环境,总是会勾起很多细心人的好奇心,发现一些自己国家认为是不可思议的,而在别的国家却是天经地义的事。
被这位有趣的博主启发,我也试图开始回想自己来日本之后觉的吃惊的,印象深刻的事。
说实话整理起来有些难,毕竟已经来了快十年,从不适应到适应,从适应变成习惯,现在多少有些感觉麻木的倾向^^;先来说说日本的生活吧。
在东京住了这么多年,习惯了出门五分钟之内就有24小时便利店,十分钟之内的距离一定会有电车站或是地下铁,不管是牙医还是皮肤诊所,随处可见。
习惯了这样的生活,难免回到国内会觉得不台方便。
或者说日本的生活有些太过于方便,多少有种被宠坏了的感觉。
1.包包不用拉锁,随时丢在脚下来过东京会发现日本女孩子的包包多半都是半开或全开的,没人会特意把包包封的严严实实,尤其有一段时间夏天流行半透明的塑料包包,包里有什么更是一目了然。
如果在其他国家,在街上逛不用五分钟包里值钱的东西就应该被偷光光了,不过在日本没有人会意识到这是危险的,即使丢了钱包,手机,多半都会找到。
记得我在来日本的前一个礼拜在公交车上就把钱包丢了,钱丢了也就算了,连身份证也没了,人生第一次的被偷的经历,让我多少有些后遗症,到了日本后也习惯把包包扣好,尽量放在前面。
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的行为完全是多余的,即使是喝多了上班族前一天晚上睡在大街上,保证第二天还会在原地找到包包直接拎起来去上班。
日本的安全性在世界上都是有名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日本人的警觉性很低,所以到了治安不太好的国家也一定是被偷的最惨的。
2.乘坐电梯,不急的请靠左,急的请走右到日本第一天就发现了这个现象,因为拖着行李挡了人家好几次路,实在觉得是不好意思。
不知道这是谁在什么时候定的规矩,觉得实在是很合理,在东京乘坐电梯时,人会自然分成两行,不急的站左边,慢慢上,着急小跑的走右边。
非常有秩序,更不会出现互相拉扯碰撞的现象。
大阪那边好像是正好与东京相反,急的靠左,不急的靠右。
不管怎样,避免碰撞,效率很高,希望其他国家也可以借鉴借鉴,毕竟不排队挤来挤去,耽误事儿,也浪费大家时间,何苦呢。
3.英语是听不懂的日本虽然是世界经济发展大国,不过来日本玩的朋友们最好不要指望着会英语就可以摆平一切的想法。
因为日本人的英语水平实在不太灵光,就算是会英语的日本人,很遗憾,他们的发音多半都是和式英文,除了日本人之间,英语圈的人很难听懂。
我想在日本留过学,上过英文课的留学生同学们都应该感同深受,日本人的英文导师说的英文多半是听不懂的,原因可能在于日文本身的语音太单调,也没有平卷舌,很多音都很难发出来。
英文字母里的D,L,R,Z等的发音就足以让他们挠头了,所以除了机场以外的地方,想问路时尽量用汉字写可能会更快些。
4.纸巾包免费发放日本车站附近或者比较大型的电器行附近常常会发现有人在发纸巾包,第一次接到的时候还以为是要付钱的,吓了一跳,赶紧说不要,现在回想起来感觉自己又干了件丢人事儿。
免费的纸巾包说白了就是宣传单的一种升级版,因为宣传单没有实用性,就算是被强行的塞在手里,多半都不会看就被丢到垃圾桶了,所以日本企业想到了个不会被马上丢掉的办法,在纸巾包里塞上他们要打的广告传单,直到你用完一整包,这传单都是跟着你的,所以被扫一眼的几率总是要多一些,当然成本也会稍微高一点。
如果你舍不得花钱买手纸,就可以多去车站转转,转几圈一个月的手纸就差不多攒够了。
当然,这方法并不推荐,毕竟商家们是绞尽脑汁希望自己的商品得到认知,对产品不感兴趣的,还是不要去搅合比较人性。
5.晚上骑自行车不开车灯会被警察叔叔抓的以前住的地方离车站有些远,所以每天都会从家骑自行车到车站。
放学后又要去打工,到家附近车站的时间多半都凌晨左右了,当时已经是累的归心似箭,想家里的床想的不行的状态,总是忘记打开车灯。
后果就是成了家附近那边社区警察的重点观察对象,隔三叉五就会被抓一次,被调查证件,然后被警告下次再不开车灯就要罚款了。
被警告第三次的时候,警察叔叔无奈的说给你贴个反光贴纸吧,这样汽车灯一照就知道你在前面了,跟自行车灯是一个效果的,确保你的安全,别人也安全。
呵呵,也不知道自己当时怎么就那么没记性,不过还是很感谢贴心的警察们,希望想来日本生活的同学们记住在日本18点以后骑自行车是需要开车灯的,少给警察叔叔增添工作任务....6.快餐店要客人自己收拾桌子有一次回国去麦当劳,发现大家吃完就走了,没人收拾桌子,让我有些吃惊,原来在国内大家是不用走时把垃圾分类丢在不同的垃圾桶里的。
日本的话,不仅是像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快餐店,即使去一般的咖啡店也是要自己走的时候把桌子清理好的。
当然,偶尔店员路过的时候也会顺便帮忙接过托盘,不过没人会把垃圾丢在桌子上离开。
7.电影票价全国是统一的前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关系稍微调查了一下国内的电影票价,发现竟然根据上映时间段,影片,地区不同,票价也不一样。
在国内的时候,印象中大家都很少去电影院看电影,以前小时候家附近的电影院都倒闭了,可不知道从何开始国内又开始迷上了去电影院。
记得《赤壁》火的时候,我刚好回国,和表哥表姐一起去看,当时只觉得电影票价有点贵,60多块钱人民币,差不多跟日本的学生票一个价钱了。
最近才知道原来60块并不是全国定价,有的大片可能会抬到100多块,真不是一般老百姓随时想去就去的消费娱乐。
日本的电影票价是全国统一的,学生票1,200日元(80元左右),成人票1,800日元(130元左右)。
而且有的影院还把每周三定为Lady's day。
女性一律1,000日元(70元左右)。
跟日本人的平均收入来说,这个价钱算是很合理的,不用为一场电影的票价而纠结要不要去看。
8.女孩子喜欢抽烟的人很多以前在博客里也曾经提及过,日本女孩子抽烟的很多。
也许我的思想有些过时,可总是会有种印象认为抽烟的女孩子不太好。
不仅仅是影响身体健康,形象上也不太雅观。
日本有专门适合女孩子抽的香烟,包装也设计的很可爱,百货店里也会有专门卖装香烟和打火机的随身携带版的精致小包。
可能是生活在日本社会的女性们精神压力太大了,偶尔需要香烟来缓解一下。
9.厕所里有厕纸这应该算是我来日本最感动的事,日本的厕所文化也应该被很多国家称赞过了,在这儿就不多做解释了,不仅干净,而且准备的备品很齐全,厕纸是一定有的,有些贴心的店里还会给女性专门准备生理用品,化妆面棒,吸油纸等,当然也会有baby room。
百货商店的厕所还会附加可以更衣的厕所。
不得不说用惯了日本的厕所,回国后没有随身带厕纸的习惯,每次只能想起来后跟外边等我的老妈大喊要纸,又给没记性的自己多添一条糗事。
10.牙医都很温柔我是个从小就跟牙医结缘的人,虽然很不情愿,不过小时候的牙齿的确不太好,每次发现虫牙我都尽量能不去治就不去,因为每次去的时候都会被医生连吓唬加威胁的,一喊痛就会被说,不痛能治好吗?为此我从小就有童年阴影,觉得牙医都是可怕的坏人,凶的不行。
到日本后,一次吃香蕉,竟然把一半牙给粘下来了!自己都不相信这种倒霉的奇迹会发生,只好硬着头皮去看牙医,去时已经做好了就像一只案板上被判了死刑的猪,任由医生宰割吧。
不得不说日本的牙医很温柔,放着温柔的音乐,室内的灯光也很温和,眼睛是被盖住的,避免你看到医生把钻头或钳子塞到你嘴里时会害怕,每一个步骤都会做耐心讲解,甚至还会像哄小孩一样告诉你不要害怕,一会儿就好。
嘴边会挂一个小钩子,连着一台机器,据医生的解释说那是一台可以检测你是否会疼痛的机器,只要稍微感应到了一点机器就会声音提示,医生会避免患者更痛采取有效对策。
我很爱这种人性化的服务,最起码我不用再呼天喊地的向医生痛诉我有多痛。
下面说说工作方面的。
我在日本和很多留学生一样,经历过大学时代的半工半读,端过盘子,刷过碗,也做过一天打一百多个电话的报社调查工作,毕业就职后进入到一般日企上班,做过营销,企划,客服,人事,我很感谢这些经历,尤其是大学毕业就职的第一家公司,规模100人左右的小公司,也正因为如此,即使是新人阶段还是可以挑战很多不同种类的工作。
很可惜哪个种类的工作我都没做到完美就选择辞职去创业了,只学了点皮毛,多少有些遗憾。
自认为在日本经历过的多少会比同龄人稍微多一些,不过还是要说在日本应该有很多比我经验更丰富的留学生们在努力的打拼着,我只是想总结一些自己这么长时间和日企打交道的感受,仅代表个人意见。
11.时间第一日本人对工作时间的概念,和电车时间一样准时,到什么时间点做什么事,绝对要提前有周密的计划,然后绝对的按计划执行。
例如说海外出差,他们可能一个月前就开始要计划哪天的什么时候要见什么企业,提案资料也会根据每家企业不同,分别做好各个版本的资料。
每天的活动安排也都是按时刻计算的,9点起床,从宾馆出发,10点~11点见第一家客户,然后中午吃饭,13点准时见第二家客户....我也曾经按照领导要求做过这样的日程调整,虽然很想抱怨说如果出差去中国,跟企业提前一个月预约一定会被对方认为神经不正常,而且中国堵车堵的很严重,不可能确保时间内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不过这些对于日本人来说只是借口,时间第一,其他问题想办法克服。
12.有事请发邮件,拒绝即时通讯商务上,邮件是最基本,近期日本企业才开始慢慢在公司内容用skype或者msn等即时通讯,不过一般工作上的往来,还是严格遵守邮件形式的。
简单来说,邮件就是一种记录,可以随时查看你跟对方是如何沟通的,万一出现什么问题都可以根据邮件内容追究责任,而且邮件内容要比即时通讯好整理的多,毕竟skype里对话还是会夹杂些有的没的的闲话。
对于工作,我很喜欢邮件这种方式,一方面便于自己整理工作的优先顺序,一方面如果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随时查出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即时通讯的确很快,想传达的内容随时打几个字就可以了,不过很大的一个弊端是很多时候说了就忘了,或者事情堆积在一起很难理清先后顺序,反倒影响工作效率。
13.资料一定要做得漂亮不管是企划案资料还是对外的企业媒体介绍,日本人对资料的要求很高,不管你是否对资料这工作有天分,最起码你要做的有条理,易懂,不能做得没有统一感。
资料做的漂亮与否对于这个商谈是否可以顺利的进行下去是很重要的,所以在日本的企业,会做资料是最基本的工作能力,即使是每天在外边跑营销的人,也必须学会把营销资料做好,因为每天要见的客户不同,当然要针对不同的客户,提案的point也不一样,资料的内容也要随时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