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明月,几多闲愁

合集下载

春江花月夜课件

春江花月夜课件
落 月 摇 情 满 江 树 不 知 乘 月 几 人 归 碣 石 潇 湘 无 限 路 斜 月 沉 沉 藏 海 雾
不知有几人能乘着 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 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 满了江边的树林。
这是第三层
明月起相思、流水落花起悲愁 闺中思人 游子思归
总结
以“春、江、花、月、夜”五字逐 步展开,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彩绚 丽的完整图画。 以“月升——月照——月斜—— 月落”为外在线索 ,呈现出月下静谧、 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意境。展现 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 卷。
至此为第二层
由明月万古长存、江水千年流逝
感慨宇宙人生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一)种相思 (两)地闲愁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 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哪家的游子今晚 坐着小船在漂流?何处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 无尽相思?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诗中借描写春江花月夜清幽静谧 的自然景色,引发了诗人对人生哲理 的探索,抒发了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 使得全诗景、理、情交融,形成多处用了比喻。
如:“月照花林皆似霰”是明喻, “空里流 霜”是暗喻。 由花林似霰,进而联想到月光如
霜。而且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迷蒙的样子如霜,
三、语言优美自然,韵律婉转
1、章法整齐,用韵多变。每 四句作为一个小组,多数的四句 之中押第一、二、四句押韵,一 组完成就换另一个韵,似用九首 七言绝句串联起来,给人非常整 齐的感觉。在用韵上,平仄错综 穿插,声韵宛转悠扬。 2、句式上骈散相间
是一轮明月,成就了春江月夜如诗如画的美 景;是一轮明月,引出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无穷 感慨;是一轮明月,平添了思妇游子的几多愁情!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设计说明】这首诗是《唐诗宋词选读》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是一首美诗。

1在教学中我以美导——美听——美读——美品——美写为主要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学习美诗。

2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需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

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针对美诗的特点,把个性化朗诵和联想与想象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朗诵与想象中进入诗歌意境,感受中华诗歌魅力。

3教学方法上多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快更好的掌握诗词鉴赏的方法。

4结合诗词教学第一单元对学生不太了解的“意象”进行知识补充。

【教学目标】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及意象美,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并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3、在本诗的情、景、理的鉴赏中,感受中国美诗的语言魅力,学习作者对人生追求与热爱的态度。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有机融合。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意境——美文美导导入:在我国浩瀚的诗海中,有无数文人墨客都曾望月有感而写下吟诵月亮的美丽诗句,同学们读过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学生会调动已有知识举出学过的关于月亮的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宋•苏轼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人情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唐•张九龄《望月远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月在诗歌中似乎成了诗人生命情怀的寄托,我们能感受到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流露出的恬淡宁静;感受到“一代词宗”李清照发出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无限相思;也感受到了苏轼“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惆怅与无奈,还有李白“一夜飞渡镜湖月”的梦幻与神奇。

在这个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宋诗坛,却有一位诗人脱颖而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千秋美名,他的这首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棹歌》戴叔伦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李白 《把酒问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
皎皎空中孤月轮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柳永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忆秦娥·箫声咽》李白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写思妇想念游子十分别致,那一轮可爱的明月总是 照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妇见月, 更增加了悲苦。她想把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 帘子卷起来,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这恼人的 月光“卷不去”,“拂还来”。 指思妇的愁思无法排遣,反衬出游子的离愁别恨。
第七章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空中月色的皎洁,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 了一个纯净的世界。
随时间推移,月亮已升到当空,而江天的浩瀚,让诗人 联想到: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想必就有此月亮了吧?但 不知谁第一次见到它,也不知明月是在哪年第一次照见世 人?这样的问题,即使是在今天,也固然无从回答。这里, 诗人表现出对宇宙奥秘的沉思冥想。
品读哲理
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 。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 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 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 流,奔腾远去。这是一幅高远 澄澈宁静凄迷的图画。
品读哲理
此景引发了诗人怎样的情
宇宙的浩瀚,明月的无穷,人生的 感和思考?
有限,引发诗人对人生的观照,明
月长在而人生不再,明月长圆而人
相望:二人共望明月;相闻:互通音信。 逐:追随。月华:月光。流:流动;照:照耀 文:同“纹”。

春江花月夜(选择性必修上册)

春江花月夜(选择性必修上册)

无千共连 月万潮海 明里生平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两个词形容这意境 宁静 朦胧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 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
月光象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的飞翔, 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
以上为第一层, 宁静的夜景,迷蒙的意境
“可怜楼上月裴回”,“裴回” 二字将明月拟人,既写出明月移 动,又觉得它好像怜悯思妇的孤 独寂寞,因而陪伴在思妇身旁, 久久徘徊,不忍离去。人多情而 物无情,运用拟人手法,将人的 感情移植到物身上,使物也饱含 深情。
3、双关的修辞手法
“落月摇情满江树”中的“情”与“晴”同 音,一语双关,既指晴空朗月的天气,也指飘摇 的月色如洒满的情网,让主人公心头的惆怅挥之 不去。
全文分三层
1.春江潮水连海平,……汀上白沙看不见。
2.江天一色无纤尘,……但见长江送流水。
3.白云一片去悠悠,……落月摇情满江树。
两个字概括景色特点:
壮丽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 何 滟 海 春
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 处 滟 上 江
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 春 随 明 潮
水一起涌出来。
江波月水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 波浪闪耀千万里,哪里的 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人类的渺小(空间) 人生的短暂(时间)
“欲向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表达愁绪的诗句

表达愁绪的诗句

表达愁绪的诗句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表达愁绪的诗句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表达愁绪的诗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凤栖梧》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柳永《蝶恋花》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欲语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惋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欧阳修《玉楼春》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苏轼《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侄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柳永《柳腰轻》更深人去安静,但照壁孤灯相映周邦彦《关河令》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高楼何处连宵宴,塞管吹幽怨冯延巳《虞美人》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乌夜啼》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苏轼《满江红》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李清照《忆秦娥》二.表达“思乡之愁”的诗句有哪些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渔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周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三.有关思乡之愁的诗句一、《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思念之情的古诗句

思念之情的古诗句

思念之情的古诗句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就好比我在这头望着月亮,思念着远方的你,你是否也在那头看着同一轮明月思念着我呢?例子:我和好友分隔两地,每当月圆之夜,我就会想到这句诗,然后给好友发个消息,说我好想你呀。

2.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哎呀,这不就是那种思念到茶不思饭不想,人都变瘦了也不后悔的深情嘛。

例子:看见邻居大哥因为想念外出的大嫂而日渐消瘦,可不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嘛。

3.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这简直像极了我和他分开后,各自心怀思念,却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呀。

例子:和恋人吵架冷战后,那种彼此思念又拉不下脸的感觉太真实了。

4.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哇,这相思都深入骨髓了呀,对方到底知不知道哇。

例子:看见闺蜜对着前男友送的礼物发呆,那模样真让人怜惜,她的相思他可知道啊。

5.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这多像我和那个他,虽然同处一地,却总是见不到面,只能靠着共同的事物来寄托思念呀。

例子:和喜欢的人在一个城市不同区域上班,感觉就像诗里说的,只能一起喝着长江水思念对方。

6.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这思念可真是没完没了呀,哪里有尽头呢。

例子:每次和家人分别后,那思念就像潮水般涌来,真的没有尽头啊。

7.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哎呀呀,一个人在明月下可千万别独自依靠呀,那思念会化成眼泪的呀。

例子:看着同事失恋后喝闷酒,那孤独的背影,可不就是会化成相思泪嘛。

8.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这一晚上的相思呀,看见梅花开放都以为是思念的人来了呢。

例子:晚上做梦梦到喜欢的人,早上看见窗外的花都觉得是他来了。

9.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思念真是像蚕吐丝到死,蜡烛烧成灰泪才停呀。

例子:看到老爷爷一直怀念去世的老奶奶,这份思念真的好深沉,这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啊。

我觉得思念之情真的是一种很特别很深沉的情感,这些诗句把它诠释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同身受。

表达很伤心难过的诗句

表达很伤心难过的诗句

表达很伤心难过的诗句表达很伤心难过的诗句11、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

——王琪《望江南·江南月》2、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3、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4、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5、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王昌龄《闺怨》6、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曹丕《燕歌行》7、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咏蝉》8、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

——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9、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愁。

——屈大均《潇湘神·零陵作》10、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刘攽《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11、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

——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12、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孟浩然《清明即事》13、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

——李商隐《楚宫》14、临行愁见理征衣。

——夏竦《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15、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

——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16、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

——白居易《为薛台悼亡》17、独上小搂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

——韦庄《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18、云山有意,轩裳无计,被西风吹断功名泪。

——刘致《山坡羊·燕城述怀》19、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杜甫《对雪》20、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

——韩元吉《好事近·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21、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

——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22、竟无人解知心苦。

——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23、泪珠阁定空相觑。

——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24、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读后感2500字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读后感2500字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读后感2500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读后感2500字第一次听到《春江花月夜》这个名字,还是在我小时候学琴的时候。

当时的我还只读小学,并不知道还有张若虚这样一个人,更不知道他创作了一首不朽的诗作,只知道《春江花月夜》是中国的十大名曲。

当初,只是被那时而清扬,时而婉转、时而急促的旋律吸引着。

我很想演绎好它,随着音符,我的脑海中呈现过一幅、又一幅的江畔景色。

直到念了大学,我才真正意义上拜读了《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诗中的景象多少次与我想象的不谋而合啊!现在我便以我所理解的赏析这首诗。

张若虚是初唐与盛唐之交的一位诗人,大概与陈子昂一同登上诗坛。

他的生平事迹不详,只知道他是扬州人,做过兵曹,他的诗文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刑巨、包融等吴越文士驰名京都。

他的作品也大量散失,只流传了两篇古体诗。

一篇是五言古诗《代答闺梦还》,一首是七言歌行《春江花月夜》。

前者风格绮丽,深受齐梁诗风影响;后者则“流畅婉转”,“动古今人心脾”,是千载传诵的优秀作品。

而《春江花月夜》本是一首乐府旧题,不过是思妇、闺愁的传统题材,但诗人匠心独运,另辟蹊径,勇于创新,赋予旧题以新意,扩大诗篇的表现内容。

诗人别处心裁,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表现了他卓越的艺术才能。

在诗中诗人就题生发,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抒发诚挚的相思之情,探索了人生的哲理和宇宙的奥秘,成为一篇“读不能厌”的杰作。

《春江花月夜》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转韵共九韵,每韵构成一个小的段落。

诗作一开篇便写出了春江月夜壮阔的景象。

“春江潮水连海平”作者把有边有界的的江与无边无界的海连在一起,空间一下子被无限延伸,场面宏大、气势恢弘。

而“海上明月共潮生”则表现了一幅海面涌动着粼粼的波涛,一轮明月浴水而出,洒落下光辉的画面。

“生”字生动地描绘出了江水、海潮、明月的无限生机。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潮水流到哪里,月光就跟随到哪里,春江之上有哪里不受到月光的照耀呢?诗人的情思也随着扩大,场面由眼前的春江月夜扩大到天下的江河月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方法报社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
一轮明月,几多闲愁
——《记承天寺夜游》的语言特点
初冬时节,寒意袭人,满月朗照。

苏轼夜游承天寺之后,通过精巧的语言描写,以景衬情,表达出他被贬黄州后微妙而复杂的心境。

★用词传神
【剪辑一】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寒夜寂寥,作者“解衣欲睡”,此时,月光便悄悄地进了门。

一个“入”字,将月光拟人化,她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孤独寂寞,主动进来与他做伴。

月光的善解人意使作者顿生喜悦兴奋之情,生发夜游的兴致。

★比喻精妙
【剪辑二】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今晚的月色如何呢?“积水空明”的比喻足见月光如水般空灵、澄澈、透明。

接着,作者紧承上句设喻,把竹子、柏树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摇曳多姿,在月光下投影出一幅清丽淡雅的水墨画。

全句营造出一种月光澄澈、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月夜仙境,衬托出作者的闲适之情。

★反问深刻
【剪辑三】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作者一连用了两个反问句,由景及人,强调了月光至美、竹影至丽的景致常在,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美景的,除了他与张怀民之外,还有几人呢?感叹之中流露出淡淡的孤寂、凄凉和悲苦。

总之,这篇小品文寥寥数语,却意味无穷,那赏月的欣喜、漫步的闲适,那贬谪的悲苦、人生的喟叹……种种微妙复杂、跌宕起伏的情感,尽在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