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地理-中国气候学案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地理学案四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学案

地理学案四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学案

地理学案四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学案地理学案四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学案一、引言地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家园,它的形状像一个巨大的篮球。

而中国则是地球上的一个国家,它位于亚洲东部,拥有广袤的土地和多样的气候。

本学案将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索中国的气候,了解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中国的气候区划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明显。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中国气候被分为五大区域:北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西北干旱区。

1. 北温带气候北温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部,这里的冬天寒冷,夏天炎热,气候变化明显。

冬季的气温通常在零下几度到零上几度之间,降雪较多。

夏季的气温则在二十度到三十度之间,降雨较多。

2. 北亚热带气候北亚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华南地区,这里的气温高,湿度大。

夏天炎热潮湿,冬天相对温暖。

气温通常在二十度到三十度之间,年降水量较多。

3. 中亚热带气候中亚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干燥。

气温通常在二十度到三十度之间,降水量适中。

4. 南亚热带气候南亚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西、海南等地区,这里的气候炎热湿润。

年平均气温较高,降水量适中,热带气候特征明显。

5. 西北干旱区西北干旱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新疆、甘肃等地,这里的气候干燥寒冷。

日照时间长,降水量少,气温变化大。

冬季严寒,夏季炎热。

三、气候对人们的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人们会受到不同的影响。

1. 北温带气候下的人们由于北温带气候冬季寒冷,人们需要穿厚衣服并采取保暖措施,冬天会举办各种冰雪活动,如滑冰和滑雪。

夏季炎热时,人们会穿轻薄衣物,多在室内活动或去水边游泳。

2. 北亚热带气候下的人们北亚热带气候下的人们,夏季的高温使人们需要避免暴晒,并多喝水、多吃水果,保持身体的水分。

冬季较暖和,人们可以选择室外运动。

3. 中亚热带气候下的人们中亚热带气候下的人们,夏季需要防暑降温,多吃清凉食物,保持室内通风。

新版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教案

新版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教案

新版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教案地理教案设计是改进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增进教学的系统化,使老师掌控讲课节奏。

感谢您的浏览,以下是作者带来的新版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教案内容,期望能帮助到您!新版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原因。

2.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知道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体会。

进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锤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爱好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区域生态环保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可连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1. 分析三江源地区是大河源头的原因 ;2. 知道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进程[导入新课]直接引入:同学们知道长江、黄河是i我国两条重要的大河,但你们知道他们起源于同一个地区吗?这个地方除了孕育了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之外,还孕育了国际河流澜沧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和认识这片伟大、神圣的土地--三江源地区。

(展现三江源相干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爱好)板书: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讲授新课]展现三组图片:①高海拔,高寒气候影响下的地貌景观--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挺拔;②高原湿地景观--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③生物多样性及特殊的高原生态系统--细草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骄。

通过图片的展现,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的同时,锤炼学生的视察能力,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师:介绍“三江源”名称的由来。

中国的气候教案

中国的气候教案

中国的气候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气温与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

使学生明确气候也就是一种资源,而且就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就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与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正确思想。

教学重点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媒体我国温度带与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课时安排 :三课时教学过程入境生趣利用多媒体平台展示我国不同城市(海口、上饶、漠河、拉萨)未来一周天气预报图,请同学们猜猜为什么我国南北温度差异如此之大。

学生:……从而引入新课:中国的气温与温度带〔启发引导〕根据等温线知识,我们分析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瞧瞧我国冬夏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指导读图〕首先瞧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要求观察:①黑龙江最北部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就是多少摄氏度?②海南省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就是多少摄氏度?③我国南北1月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④找出0°C等温线,并在图上用彩笔描绘出来;观察0°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区。

⑤比较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瞧一瞧等温线疏密程度如何?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指图总结〕(1)冬季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冬季南北温差大。

黑龙江最北部1月平均气温在-32°C一下,海南省1月平均气温在16°C以上,我国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2)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中学地理中国气候教案

中学地理中国气候教案

中学地理中国气候教案以下是为您推荐的中国的气候导学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中国的气候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冬、春气温分布的特点冬、夏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其成因2、了解我国干湿区的划分和分布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培养阅读和分析等温线、等降水量线、气温年变化曲线、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温度带图、干湿区图的能力4、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及其特特征、影响、划分5、认识我国气候资源的有利条件以及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及其造成的危害【学习重难点】重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难点:我国气候的成因分析【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气候主要特征之一)原因:我国地域地跨众多的和加之地形地势增加了我国气候的1、我国的气温分布与温度带①气温分布特点(1)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南方越往北气温越原因:a冬季太阳直射在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白昼得到太阳光热b我国北方地区邻近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南方受影响 (2)夏季:南北普遍原因:夏季太阳直射与南方相比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但白昼时间得到的热量不比南方少②温度带(1)划分:根据多少划分为、、、、、(2)概况温度带分布范围作物熟制主要作物寒温带中温带暖热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2、我国降水时空分布和干湿地区①降水分布规律(1)地区分布:从向逐渐减少(2)季节变化:多少②干湿地区(1)划分:根据与关系划分为、、、(2)概况干湿地区干湿状况分布地区天然植被农业类型湿润地区年降水量>800mm降水量>蒸发量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400mm降水量>蒸发量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0mm降水量<蒸发量干旱地区年降水量<200mm降水量<蒸发量3、我国主要气候类型①气候类型的分布东部地区:、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区:西部高山区:海南、台湾南部、雷州半岛、云南南部:②气候类型多样的优越性(1)有利于繁殖生长使我国的资源比较丰富(2)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各业发展(3)有利于丰富多彩使我国发展各具特色二、季风气候显著(我国气候主要特征之二)1、成因: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与世界上最大的大洋之间形成巨大的差异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3、概况季风冬季风夏季风源地风向性质影响范围对气候影响4、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①地区影响:②季节影响:③夏季风强弱对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的影响夏季风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推进迅速在北方滞留时间长会出现④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课本P37阅读材料5、大陆性特征①原因由于中国陆地面积伸入亚洲内陆受影响明显②主要变现气温和变化较大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气温冬季明显偏夏季明显偏三、多特殊天气1、寒潮①定义:②发生时间:③带来的天气现象:④入侵路线:⑤危害(1)长江以南地区:(2)草原牧区:(3)干燥地区:2、梅雨①发生时间:②发生地区:③天气特征:④危害:3、台风①概念:②发生时间:③危害:④好处:4、沙尘暴①概念:②发生时间:③发生地区:④危害:四、旱涝灾害1、洪涝①发生时间:②发生地区:2、干旱①发生时间:②发生地区:春旱:初夏干旱:伏旱:秋旱:冬旱:【巩固练习】1、下列有关我国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东南季风B.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西部地区C.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D.季风区降水比非季风区降水较多2、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A.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B.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C.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D.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3、我国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这得益于A气候复杂多样B雨热同期C季风气候显著D多特殊天气4、关于我国气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气候复杂多样B我国季风气候显著C我国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D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5、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回答问题:(1)图A中7月的平均气温约是℃降水量约是毫米(2)如果A、B两图分别代表上海和北京则A是判断的依据是(3)读图可知上海的气候特点是:夏季冬季更多初二地理教案请点击。

中国气候教案.doc

中国气候教案.doc

《中国气候(第一课时)》教案坪地民族中学王立富21号一、情景导入(略)二、创设新课(一)、气候复杂多样中国冬季等温线特征(1月):气温有南至北递减。

等温线较密集,南北温差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北方纬度高, 太阳高度比南方低,并且日照时间也比南方长,因而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南方少;北方接近冬季(西北季)风的源地,首当其冲受到其影响, 南方因有重重山岭阻隔,受其影响小。

东部地区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说明影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技能归纳】等温线的判读及其影响因素1、分析等温线的方法2、等温线的影响因素(1)纬度因素:这是影响我国一月东部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气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

在它的影响下,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且由南向北递减。

(2)海陆位置因素:这是影响我国七月东部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

这是由于:同一纬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气温的差异。

如右图(以北半球为例):同一纬度,夏季大陆上升温较海洋上快,气温比海洋上气温高;冬季大陆上降温较海洋上快,气温比海洋上气温低。

3、特殊等温线一一0°C等温线的地理意义①南、北方(四大区)分界线。

②亚热带与暖温带(温度带)分界线。

水田与旱地(耕地类型)分界线。

秦岭-淮河(自然地理界线)一线。

⑤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干湿区)分界线4、等温线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描述方法:等温线的分布规律:a.形状(弯曲、闭合、平直);b.疏密程度;c.数值变化(取值范围)影响因素分析:地形、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等【能力迁移】读“中国七月平均气温”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中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答:中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方太阳高度虽然比南方小,但其日照时间却比南方长,从而弥补了因太阳高度差异而导致的热量差异。

2、中国夏季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地方是哪儿?为什么会位于这些地方呢?答:中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原因是此处地势低洼,深居内陆,大陆性强,增温快。

《中国气候》学案

《中国气候》学案

【课题】中国气候【时间】2020年2月21日【学习目标】1.简述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识记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分析其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2.简述我国降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识记我国干湿区的划分,分析其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3.说出我国气候类型及其主要特征,理解记忆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主干知识】一、我国的气温与温度带(一)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二)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我国根据≥10℃积温的多少,自南向北划分了五个温度带和一个特殊的高原气候区。

二、我国的降水与干湿区(一)重要的等降水量线:1、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

此线以东、以南地区为温润区,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

2、400mm年降水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

此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也是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

3、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

此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

(二)降水时空分布规律及原因(三)我国东部的锋面雨带1、锋面雨带的形成: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

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

2、雨带的推移及影响①正常情况:②反常情况:副高势力强—夏季风势力强—锋面雨带北移快—南旱北涝;副高势力弱—夏季风势力弱—锋面雨带北移慢—南涝北旱。

(四)干湿区划分及分布我国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自东南向西北划分了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三、气候类型及其主要特征(一)主要类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二)气候特征:【典例分析】每到冬天南方的湿冷让人难以忍受,“南方也要像北方一样集中供暖”成为网上热搜话题,集中供暖需要锅炉和输暖管网等大量配套设施。

中国气候教案

中国气候教案

中国气候教案教案:中国气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气候特点及影响因素;2.学习中国各地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分布;3.掌握中国气候区划的基本知识;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中国气候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2.中国气候区划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1.中国各地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分布;2.如何运用气候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气候知识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气候特点及其分布。

2.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观察、分析气候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给学生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回忆和总结中国各地的气候特点。

2.提问:中国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气候?二、讲解中国气候特点及其影响因素(15分钟)1.讲解中国气候的分布规律,包括纬度、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2.讲解中国气候的特点,如四季分明、南北差异大等。

三、学习中国气候区划(20分钟)1.展示中国气候区划图,让学生观察并进行分析。

2.讲解中国气候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3.引导学生掌握中国各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四、情景模拟:观察和分析气候特点(40分钟)1.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定一个城市,通过观察和分析获得该城市的气候特点。

2.实地观察:学生根据所选城市的气候特点,选择相应的地点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录。

3.分析总结: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记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并总结出该城市的气候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五、小结(10分钟)1.学生汇报观察成果,分享所得的气候特点以及分析过程。

2.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进行点评和总结。

六、作业布置(5分钟)1.请学生根据所选城市的气候特点,撰写一篇小结性文章。

2.要求学生在文章中描述所选城市的气候特点、原因及其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国的气候特点以及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观察和分析气候特点,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区域地理中国的气候_区域地理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

区域地理中国的气候_区域地理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

区域地理中国的气候_区域地理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区域地理中国的气候_区域地理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概要—图文落实一、南北气温的差异1.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夏季除第二节中国的气候A 等地区外,全国普遍。

2.主要温度带二、东西干湿的差异1.降水的时空分布⑴ 空间分布: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多少← 受海陆位置影响,多少← 受雨季长短影响。

800mm通过秦岭一淮河一线,400mm通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南端一线。

降水最多地:台湾火烧寮(雨极);降水最少地:吐鲁番的托克逊。

⑵ 时间分布:降水集中在季节,季节变化和变化大← 受夏季风影响。

2.干湿区的划分C CD CB A三、1.季风气候显著⑴ 成因:海陆位置----亚洲部、西岸,海陆热力差异产生的冬、夏季风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

2.气候复杂多样⑴ 成因:我国跨大而有多个温度带,距海远近差异大而有多个地区;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及山脉走向多样;各地气温、降水组合不同,形成多样的气候类型。

多寒潮、干旱、台风、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

⑵ 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答案:一、1.相差很大青藏高原、天山、大兴安岭高温2. 寒温带C 内蒙古河套宁夏准噶尔暖温带华北山东黄土塔里木E 四川云贵长江中下游东南F 海南雷州高原气候区二、1. ⑴东南西北东西南北⑵夏秋年际2.800 A 半湿润400 C 干旱200 三、1.⑴东太平2.⑴纬度干湿⑵温带季风气候寒冷亚热带季风气候秦岭、淮河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台湾雷州云南温带大陆性气候原理—问题探究活动探究:1.读我国1(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气温分布特点;结合纬度、太阳高度、昼长、地形、季风环流等地理因素和原理,探究其形成的原因?⑴冬季(1月)气温分布特点:①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漠河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

0℃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秦岭-淮河一线②东部等温线与纬线接近平行,西部等温线比较弯曲,而且一些地方等温线出现闭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区域地理复习中国气候——气温教学目标:1.掌握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2.通过阅读我国一月份、七月份的等温线分布图,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并运用地理原理来阐述地理现象的能力。

3.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学预习:一、气温分布特点: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造成这种规律的原因是。

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造成这种规律的原因是。

夏季最低气温处:______ ,原因:最高气温处:______ ,原因:二、热量与耕作制度和农作物:根据(积温)的不同,我国可划分为五个和一个。

读地图册P47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并填写图表中空白。

序号温度带熟制农作物ABCDEFABCDAB C合作探究:1.阅读我国一月等温线分布图思考下列问题:(1)漠河和海南岛温差约为_________,描述我国一月份等温线分布特点,分析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原因?(2)描述一月00C 等温线的位置并说明在西南向南拐的原因?(3)描述图中A 、B 、C 、D 几个地区等温线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4)分析一月份我国最低气温出现在漠河的原因?2.阅读我国七月等温线分布图、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漠河和海南岛温_________,描述我国七月份等温线分布特点,分析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2)描述图中A、B、C几个区域的等温线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课堂练习:1、影响我国气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A 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 洋流 D 地形2、以下城市中,1月平均温度最高的是()A 天津B 上海C 广州D 哈尔滨3、我国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但是不符合这一规律的地区是()A 青藏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黄土高原D 云贵高原4、传统民居特色与南北气温差异有关联,下列叙述未体现这种联系的是()A 北方房屋墙体较厚B 南方房屋高大宽敞注重通风透气C 南方屋顶坡度较大D 东北地区的房屋有多层窗户5、下列关于农作物耕作熟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 珠江三角洲-----一年一熟B 东北平原-----一年两熟C江汉平原-----一年三熟 D海南岛-----一年三熟6、我国冬季和夏季白昼时间最长的地方分别是()A 海南和黑龙江B 海南和新疆C黑龙江和海南 D新疆和海南7.每年五月下旬,河北省农民纷纷驾驶收割机南下到河南参加麦收,然后再北上。

你认为主要原因是()A 河南省降水量大于河北省 B河南省比河北省热得早,小麦成熟早C河南省小麦品种好于河北省 D河南省的人口比河北省少8.表中代码表示滇、川、陕三省省会和西藏自治区首府的名称,根据表中气候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地区代号-2.3 14.9 ①4.6 25.8 ②7.8 19.9 ③-1.3 26.7 ④A.①为拉萨 B.②为兰州C.③为成都 D.④为昆明读我国北方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9~10题。

9.图中甲城市西侧的等温线向南弯曲,乙城市所在地区的等温线向西弯曲。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 海陆位置B. 地形C. 纬度位置D. 大气环流10.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 土壤盐碱化B. 土地沙化C. 水土流失D. 酸雨中国气候——降水学习目标:1、运用中国降水图,概括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2、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和分布,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学预习:一、降水分布特点1.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造成这种规律的原因是。

2.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布特点是,,。

导致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导致降水年际变化大的主要原因是。

3.雨带的推移规律:(1)夏季风正常年份:5月中旬:___________。

6月中旬:___________,进入“梅雨”季节,华北地区_________严重。

7月中旬、8月:____________,长江流域出现__________天气。

9月:___________________。

10月:夏季风在大陆消失,雨季结束。

(2)夏季风异常年份:夏季风强的年份,雨带_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_,夏季风弱的年份,雨带_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_。

4.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________-________-贺兰山-巴颜喀拉山-_________一线,此线以东受________影响大,为,此线以西受________影响小,为。

二、降水量与植被、耕地类型根据是和的对比关系,我国可划分为四个干湿地区:A ,B ,C ,D 。

读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并填写图表空格。

图1-4-7干湿地区年降水量降水量-蒸发量植被农业生产ABCD合作探究:1.读中国年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找到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向东经过岭和河一线分布,与一月份等温线基本吻合。

(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多在______毫米以上,而西北内陆地区则在______毫米以下,从而看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规律是____多____少,由___ _沿海向___ __内陆逐渐减少。

(3)我国年降水量最多地区在,原因。

最少地区在,原因。

(4)描述图中A、B、C、D四处降水量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巩固练习:1.我国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2.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的天然植被是()A森林 B 森林、草原 C草原 D荒漠、草原3.下列盆地中,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是()A 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4.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是()①半干旱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②一月份0℃等温线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⑤l600mm等降水量线⑥亚热带季风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A.①②⑥B.②③⑥C.①④⑥D.②④⑥5.东部季风区的降水类型主要是()A.对流雨 B.地形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6.下列地形区位于非季风区的是()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准噶尔盆地 D.华北平原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在地理知识中应该指的是A.夏季风 B.冬季风 C.台风 D.春天里的风右图为我国某地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完成8-9题。

8.该区域的降水分布大体是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B.由东南、西北向中间递减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D.由东向西递减9.图中A处降水的数值范围和主要原因是A.0mm-200mm之间,盆地影响B.200mm-400mm之间,西风影响C.400mm-600mm之间,山地影响D.200mm-400mm之间,山地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

读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

回答10~11题。

10.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其错误点及理由分别是A.“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B.“暖湿气流”——气流方向错误C.“副高控制下晴热”——副高控制下多阴雨天气D.“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在副高北侧11.图中副高所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A.五月 B.六月 C.七月 D.八月右图为我国某山脉南北两侧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12—13题。

12.对于该山脉降水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坡多于北坡B.北坡多于南坡C.最大降水量出现北坡海拔3500米处D.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13.形成该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源地是A 北冰洋 B大西洋C太平洋 D印度洋中国的气候特征和气象灾害学习目标:1、掌握中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和成因2、概括我国气候复主要特征,评价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3、掌握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影响和防御措施。

自主学习:1.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特点、成因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地区气候特征成因热带季风气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①,原因②原因评价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影响:(1)气候多样,(2)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3)夏季全国普遍高温,(4)季风区降水季节过分集中,降水变率大,反馈练习:1.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写的降雨天气主要出现在()A.东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南部沿海3.我国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很多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这主要是因为()A.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B.多寒潮、台风等特殊天气C.西北地区为大陆性气候 D.我国气候复杂多样4.我国江南“鱼米之乡”未形成荒漠,主要受惠于()A.地形复杂多样 B.领土东西跨度大C.地势西高东低 D.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5.下列山脉既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又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的是()A.秦岭 B.太行山 C.阴山 D.大兴安岭6.造成狂风和特大暴雨的自然灾害是()A.寒潮B.台风C.地震D.冰雹7.冬季风带来的天气灾害中,可能有()①寒潮②洪涝和干旱③台风④沙尘暴A .①②B .①③C .②③ D.①④课后练习:20世纪50年代我国以“X”为界,把其北方划为强制集中供暖区(如下图所示),完成1—3题。

1.这条“X”界线,最可能是A.秦岭一淮河 B.天山C.黄河 D.南岭2.“北方是冷,冷的是皮;南方是冷,冷的是骨”,影响这种体验差异最可能的因素是A.气温 B.气压C.湿度 D.阳光3.南方尤其是湖南和江西冬季尤其的冷,其原因可能是A.地形 B.湖泊 C.植被 D.纬度(2018届山西省孝义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负积温是冬季日平均气温小于0℃的累加,是重要的农业气候生态据标之一。

一个地区负积温的高低,制约着当地农作物和果树的安全越冬,影响农业病虫害的发生蔓延和农药施用量。

下图示意1961—2008年我国北方局部地区负积温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4—5题。

4.影响图示地区负积温值东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 .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C.距海远近 D.大气环流5.甲地负积温等值线明显弯曲可能给当地带来的影响A.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 B.减少农药使用量C.利于果树的安全越冬 D.改变耕作制度(2018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二调)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图(单位:毫米),图中a、b、c、d四城市在某年降水量分别是1083毫米、986毫米、679毫米、642毫米。

降水的绝对变率又称降水距平,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

降水的相对变率是指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