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育基本动作规范标准
幼儿园体育基本的跑步跳跃和投掷动作

幼儿园体育基本的跑步跳跃和投掷动作幼儿园体育基本的跑步、跳跃和投掷动作运动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运动,幼儿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协调能力,增强自信心。
在体育教学中,跑步、跳跃和投掷是最基本的运动动作。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体育教学中关于跑步、跳跃和投掷的基本动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跑步动作跑步是最基本的运动能力之一,通过跑步可以增强幼儿的心肺功能和全身肌肉力量。
幼儿园跑步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 准备姿势:站立直立,保持身体挺直,双臂自然下垂。
头部保持正常姿势,目光前方。
2. 用力推开地面:通过后脚跟用力推开地面,抬起脚掌,将身体向前推动。
3. 腿部协调:在跑步过程中,膝盖要抬起,大臂和小腿应形成90度的角度。
4. 步幅控制:跑步时,应保持适当的步幅,不宜过大或过小。
5. 步频调节:根据幼儿的能力和要求,教师可以适当调节幼儿的步频。
6. 呼吸控制:跑步时,幼儿应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保持呼吸顺畅。
二、跳跃动作跳跃是培养幼儿协调性和肌肉力量的重要运动项目。
在幼儿园跳跃教学中,应注重以下要点:1. 稳定的起跳姿势:起跳前,幼儿双腿并拢,保持身体平衡,双手在身体两侧。
2. 用力蹬地:起跳时,双脚用力向下,迅速蹬地,并向上用力挺腰。
3. 双膝抬起:起跳后,双膝迅速抬起,双脚向腹部靠拢。
4. 维持身体平衡:在跳跃过程中,幼儿应保持身体的平衡,避免晃动或倾斜。
5. 均匀落地:跳跃完成后,幼儿双脚同时着地,保持身体稳定。
三、投掷动作投掷运动能够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在幼儿园投掷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握持球类:幼儿用手掌和手指握持投掷的球类,保持握持舒适并稳定。
2. 准备动作:幼儿站立直立,身体自然放松。
手臂放在身体两侧,肩部放松。
3. 后退一步:幼儿可以向后退一步,为投掷做准备。
4. 身体转动:幼儿随着投掷动作,向后转动身体,用力将球抛出。
5. 手臂释放:在投掷的过程中,幼儿要利用手腕的力量,将球顺势释放。
幼儿园体育教案:基本动作技能训练

幼儿园体育教案:基本动作技能训练1. 引言幼儿期是人体运动发展的关键阶段,通过体育教育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基本动作技能是培养幼儿运动能力和协调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针对幼儿园的基本动作技能训练教案,帮助教师有效指导幼儿的运动发展。
2.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身体协调和平衡感•提高幼儿基本动作技能水平•培养幼儿团队合作和互动意识3. 教学内容与方法3.1 站立姿势训练(10分钟)•身体直立,双腿并拢,挺胸抬头•手臂放松自然下垂,手掌向内3.2 行走训练(20分钟)•单腿跳跃:两腿交替跳起,保持节奏稳定。
•空间行走:左右转弯、踮起脚尖行走等。
3.3 投掷与接球训练(15分钟)•使用小球进行投掷和接球练习,教师示范并引导幼儿实践。
•练习不同高度、方向的投掷和接球动作。
3.4 奔跑训练(15分钟)•进行简单的短跑训练,鼓励幼儿全力奔跑。
•设立终点,比赛谁先到达,鼓励竞争与合作。
4. 教学评估与反馈•设置评估项目:站立平衡、行走稳定性、投掷准确性、奔跑速度等。
•观察幼儿在训练中的表现,并记录评估结果。
•针对得分较低的项目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5. 教学延伸可利用其他器械(如平衡木、踏板等)来增加训练难度;增加团队合作游戏等多样化活动以培养幼儿协作能力。
6. 总结基于基本动作技能训练教案的实施,幼儿将有机会发展他们的身体能力和协调性。
通过系统的训练,幼儿将逐渐掌握基本动作技能,并在体育活动中更加自信和乐于参与。
该教案只是提供一个大纲,具体实施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能力和兴趣做相应的调整和安排。
(完整版)幼儿体育基本动作规范要领

幼儿体育基本动作及游戏教学指导目录1 走------------------------------------(2)2 跑------------------------------------(4)3 跳跃----------------------------------(5)4 投掷----------------------------------(9)5 平衡----------------------------------(12)6 钻------------------------------------(15)7 爬------------------------------------(15)8 攀登----------------------------------(16)一、走的动作要领:上体正直,自然挺胸,头正,眼向前看,肩和手臂放松,两臂自然前后摆动,步幅要大而均匀。
抬腿方向要向正前方,脚尖向前,落地要轻。
二、重点:腿的动作和躯干姿势。
三、要求:小班—上体正直自然走中班—上体正直,上下肢协调地走。
大班—步伐均匀,有精神地走。
四、常犯错误和纠正方法(一)内外八字脚纠正方法:1、向家长和教师、保育员做宣传工作,早期预防。
2、经常提醒有内外八字脚缺点的幼儿走路时要脚尖朝前。
3、纠正外八字,可让幼儿两脚内扣站立,用脚内侧踢键子。
4、可沿一条直线向前走来纠正八字脚。
(二)抬腿过高纠正方法:1、向幼儿讲清楚高抬腿是错误动作,在向前迈步和走步时教师应经常提醒,及时纠正。
2、排队走时前后距离要稍大,以免妨碍向前迈步。
(三)落地重纠正方法:1、要求走步是上体正直,脚跟着地后迅速向前滚动。
2、走步时教师可提醒“向前迈步,落地要轻”或提出“看谁走路轻”等。
教师喊口号时不要过于用力。
(四)摆臂紧张,幅度过大,身体左右摆动纠正方法:1、向幼儿讲清楚正确的摆臂方法。
2、教师示范要正确。
3、让走的姿势正确的幼儿做示范或当排头。
幼儿立定跳远标准

幼儿立定跳远标准幼儿立定跳远是幼儿园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它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勇气和毅力。
因此,合理的立定跳远标准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幼儿立定跳远的标准。
首先,幼儿立定跳远的标准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身体素质来确定。
一般来说,3-4岁的幼儿,可以将立定跳远的标准设置为1米左右,5-6岁的幼儿则可以适当提高到1.5米左右。
这样的标准既能照顾到幼儿们的生长发育特点,又能让他们感到挑战和成就。
其次,幼儿立定跳远的标准还应该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制定立定跳远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避免一刀切的标准对幼儿造成过大的压力。
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跳跃动作和实际跳远距离,来个性化地确定每个幼儿的跳远标准,让他们在适当的挑战下获得成长和进步。
另外,幼儿立定跳远的标准还应该注重动作的规范和技术的指导。
在进行立定跳远活动时,幼儿需要学会正确的起跳姿势、摆臂动作和着地方式,这不仅可以提高跳远的效果,还可以避免因错误的动作而导致的意外伤害。
因此,老师们在进行幼儿立定跳远教学时,需要重点关注幼儿的动作规范,给予他们正确的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掌握跳远的要领。
最后,幼儿立定跳远的标准还应该与幼儿的身体素质评价和体能训练相结合。
通过定期的体能测试和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幼儿的身体素质问题,制定针对性的体能训练计划,帮助他们提高身体素质和跳远能力。
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还可以为他们今后更高层次的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幼儿立定跳远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和身体素质、个体差异、动作规范和技术指导、身体素质评价和体能训练等方面,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跳远标准,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各位老师们在进行幼儿立定跳远教学时,能够根据以上要点,科学合理地制定跳远标准,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幼儿园立定跳远成绩标准

幼儿园立定跳远成绩标准一、幼儿园立定跳远要求1.幼儿园立定跳远活动是发展孩子立定跳远能力的一项基础性体育活动,以把握短时间的动作精准度和耐力的提高为主要考核内容,小朋友从简单的立定跳远练习开始,逐步提高其身体各种动作的精准性。
2. 为促进儿童身体健康生长,确定以下幼儿园立定跳远成绩标准:(1)3岁以下小朋友:站立态动作,手腕直接推开脚尖,跳远有效长度不小于40 cm;(2)3-4岁小朋友:站立态动作,手腕直接推开脚尖,跳远有效长度不小于50 cm;(3)4-6岁小朋友:站立态动作,手腕直接推开脚尖,跳远有效长度不小于60 cm;3. 以上跳远距离为有效长度,即使有双足连续踩印,在有效长度范围之内不影响记分。
二、孩子立定跳远练习方法1.准备工作(1)选择跳跃用具:练习立定跳远时,可以选择一些轻便又有弹性的跳跃用具,诸如跳绳、高低跳等。
(2)穿戴配件:学习跳跃时,孩子们应身着宽松的运动服及拉力鞋,让身体尽情释放能量,为跳远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练习步骤(1)大步抬腿:孩子采用大步向前运动,同时抬腿,模仿跳跃姿势,动作要快,呼吸要规律。
(2)快速起跳:孩子采用站立态或是半坐腿态来推进自己,双脚同步起跳,双腿起跳后向前加速,把能量尽快释放出来。
(3)抬头、移眼:跳跃过程中,孩子要抬头、移眼,保持颈部活动与柔韧,锻炼腰部肌肉力量,提高肌肉协调性。
(4)锻炼后记录:记录孩子的跳跃过程,观察跳跃高度、踏出的距离,定期记录下自己的训练过程,分析跳跃中自身运动有无改善。
三、安全注意事项1. 孩子跳远前,应先进行热身活动,尤其要重点锻炼腿部肌肉,可以通过小跑、弓步等方式来做好热身准备;2. 练习过程中要慢慢递增难度,避免孩子操劳过度,以防出现受伤;3. 训练完成后,应给孩子自由活动和休息,以确保训练有效果。
八大基本动作幼儿园体育教案小班

八大基本动作幼儿园体育教案小班一、前言在幼儿园阶段,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幼儿园体育教案,作为培养孩子们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的重要一环,其中的八大基本动作更是为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引导。
在本文中,我将结合我个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为大家详细介绍八大基本动作在幼儿园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共享我的教案设计。
二、八大基本动作概述八大基本动作是指幼儿园体育教学中重要的八项基本动作,包括走、跑、跳、爬、攀、滚、投、接。
这些基本动作涵盖了幼儿园阶段孩子们身体活动的基本能力需求,对于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平衡性和灵敏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动作也是孩子们在日常活动中最常进行的动作,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这些动作,并在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加以巩固和强化。
三、八大基本动作在幼儿园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1. 走:走是孩子们最基本的移动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进行走路游戏和竞走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活动节奏,培养他们的移动能力和耐力。
2. 跑:跑是幼儿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通过跑步游戏和接力赛,可以培养幼儿们的速度和爆发力,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跳:跳跃是幼儿时期的主要活动之一,通过各种跳绳、跳高等游戏,可以让幼儿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身体力量和重心,培养他们的平衡性和柔韧性。
4. 爬:爬行是幼儿园阶段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通过爬行游戏和攀岩活动,可以锻炼幼儿们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也可以培养幼儿们的勇气和挑战精神。
5. 攀:攀爬是培养幼儿体能的重要方式,通过攀爬架、攀岩墙等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上肢力量和耐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勇敢和冒险精神。
6. 滚:滚动是幼儿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通过滚动游戏和翻滚活动,可以锻炼幼儿们的肌肉力量和韧性,也可以培养幼儿们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7. 投:投掷是幼儿园体育教育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投掷球类等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肌肉力量和准确性,也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体育基本动作

基本动作的内容分布与要求
一、走(周期性动作)-----走与跑都是人体移动的自然方法,属于周期性运动。
走和跑的动作周期是由一个复步,即走或跑两步形成的。
是单个周期动作的重复。
走的一个周期包括两次单腿支撑和两次双腿支撑。
二、跑(周期性动作)---跑是单腿支撑与腾空的交替,一个周期由两次单腿支撑和两次腾空组成。
幼儿园跑的活动不仅是发展速度和耐力的手段,而且是发展平衡能力和灵敏性的重要内容。
三、跳跃----属非周期性动作。
幼儿期是跳跃能力发展的快速时期,正确进行跳跃练习对幼儿的能力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跳的练习可分原地、行进间的双脚跳、单脚跳;向上跳(高度)向前跳(远度)与由高处往下跳(缓冲、平衡);双脚着地、单脚着地。
跳跃练习的重点应在起跳和落地,逐步掌握跳跃动作的正确蹬地和轻巧地落地动作;不宜采用竞速的方法练习。
四、钻、爬----钻属非周期性动作,爬属周期性动作。
钻爬是一种很实用的技能,它可以增强
背肌、腹肌和四肢肌肉的力量。
对脊柱发育和形成正确姿势有很大的益处。
五、投掷--投掷属非周期性动作。
幼儿投掷活动内容有:滚、抛、接、拍、击、拨等内容。
能
有效提高视觉的灵敏度、判断方位和距离的能力,提高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对肢体,特别是上肢的支配能力。
六、平衡:平衡能力是人们必备的。
人在日常生活中,身体为了适应各种活动,必需不断变化姿势,保持身体平衡。
幼儿体育课基本动作要求

幼儿体育课基本动作要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相关内容:健康教育的目标: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内容与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观、乐观、合作的态度.指导要点: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幼儿园体育的意义1.促进幼儿生长发育运动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体的生长发育有赖于身体的新陈代谢活动的水平。
如果说营养提供了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基础,卫生吓安全措施提供了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保障,体育活动则是通过人体自身的运动,提高了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人体的生长发育.2.发展体能,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身体素质的发展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但不可否认体育锻炼是其中最积极的因素之一。
通过科学、系统、持之以恒锻炼的儿童吓只有随机的一般身体活动经历的同龄儿童相比,后者在气候多变、疾病流行以及突然改变生活条件吓规律的情况下更容易感到身体不适甚至患病.经常锻炼的幼儿还能够经常接触户外的新鲜空气和阳光,并能够有机会接受稍热、稍冷,或有风天气的锻炼,当然会对环境有比前者更强的适应力,患病率会比前者更低。
身体的自我感觉良好,参与活动的精力会更旺盛,情绪也会更积极、更稳定。
3.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社会化进程体育活动的过程,无论是学习运动技术、进行游戏或比赛还是纯粹地锻炼身体,都需要付出体力和一定的意志努力.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下的体育锻炼,教师会采用各种方法鼓励和监督孩子尽力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
这些过程对培养幼儿积极稳定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力都会产生一定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重点:起跳动作和落地动作。
3、要求;起跳时身体稍转向线内,落地时在线的另一侧,两脚同时起跳同时落地。
8 脚跳。第二两手持短绳在体侧摇动原地跳起。第三从别人摇动的绳子上面跳过。第四 向前摇绳,当绳子落地后停在身前,从绳子上面走过或跳过。
五、跳跃内容及游戏
1、小班( 1)原地双脚向前跳,如小白兔跳、青蛙跳、小马跳沟
互传,待幼儿熟悉
(四)拍球
1.动作要领( 1)原地拍球:两脚自然分开,上体稍前倾,拍球手的肘自然微屈,五指
自然分开,手心向下,用小臂、手腕和手指力量向下拍球。当球反弹回手里时,手要随
球上升缓冲,接着再向下拍球。
(2)行进间拍球:预备时两脚前后分开,上体稍前倾,拍球时肘自然微屈,五指自 然分开,手心向下,用小臂、手腕和手指力量拍球的后上方,使球前进。当球反弹回手
学习好帮手
.
..
..
.
2、重点: 起跳和落地动作。 3、要求:起跳时要求两腿快速用力,充分蹬伸,落地时要屈膝缓冲。
(二) 原地双脚向前跳(立定跳远)
1、动作要领:预备动作:两脚自然开立,屈膝半蹲,上体前倾,两臂后摆,当两臂由 后向前上方做 摆动时,两前脚掌用力蹬地,两膝充分蹬直向前跳起,身体尽量前送。落地时,脚跟着 地,屈膝半蹲, 上体前倾,两臂自然放下,保持平衡。 2、重点:起跳和落地动作。 3、要求:起跳时两腿要充分蹬直,落地时屈膝缓冲 (三) 高跳下(从高处往下跳) 1、动作要领:预备动作:两脚屈膝半蹲,上体前倾,两臂后摆,当两臂由后向前摆动 时,两前脚掌 用力蹬地,两腿蹬直向前下跳下,落地时屈膝缓冲,两臂前平举维持平衡。 2、重点:落地动作。 3、要求:落地时屈膝半蹲,保持平衡 (四) 助跑跨跳 1、动作要领: 助跑时要求自然放松、 短距、中速,起跳时起跳腿用力蹬直, 摆动腿屈膝快速向前摆起, 幅度大,上体正直可稍前倾,两臂自然摆动,摆动腿着地后继续向前跑几步,然后停下 来。 2、重点:起跳腿蹬地和摆动腿摆腿动作。 3、要求:起跳腿蹬伸要充分,摆动腿的幅度要大,动作要协调 (五)跳绳 1、动作基本要领:上体正直,微挺胸,头要正,向前看,跳时两膝和踝关节充分蹬伸, 肩放松,主要用 小臂和手腕摇绳,落地时前脚掌先着地。 2、动作做法: ( 1)向前摇绳单脚交替跳:由后向前摇绳,左右脚轮流跳过绳子。 ( 2)向前摇绳双脚跳: 由后向前摇绳,双脚同时跳过绳子。 3、重点:手脚配合。 4、要求:手脚配合要协调(六) (六)兔跳 1、动作要领:两脚自然站立,两膝弯屈,上体稍前倾,两臂屈肘,两手背靠头上两侧, 五指并拢或两手食指和中指竖起当耳朵,掌心朝前,前脚掌蹬地向前跳起,落地时前脚 掌先着地,落地后腿稍屈,同时准备下一次跳。 2、重点:起跳和落地动作。 3、要求:动作要协调、轻松、有节奏,稍有腾空。 (七)蛙跳 1、动作要领:两脚稍分开成半蹲状,上体稍前倾,两臂屈肘于肩侧,五指分开,掌心 朝前,做好预备姿势。接着两腿用力蹬伸,充分伸直髋、膝、踝三个关节,同时两臂迅 速上举,身体向前上方跳起,用全脚掌着地,屈膝缓冲,两臂收回成预备姿势,准备下 一次跳。如此连续进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 1)小班: 1)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如找玩具 2)一个跟着一个走。如开火车 (2)中班:
1)听信号有节奏地走。如听鼓声走 2)听信号变速走。如听哨声走 ( 3)大班: 1)听信号变换方向走。如熊和石头人 2)一对一对整齐地走。 3)走跑交替。如老狼老狼几点钟。 跑 一. 跑的动作要领: 上体稍前倾,眼向前看,两手轻握拳,两臂屈肘于腰侧前后自然摆动。腿向后用力蹬 地,向前摆腿方向正,幅度大,膝放松。用前脚掌先着地,脚尖朝前,落地要轻,呼吸 自然而有节奏。 二.重点:腿的动作。 三.要求: 小班—两臂屈肘在体侧自然跑。 中班—上下肢协调轻松地跑。 大班—上体稍前倾,用前脚掌着地跑
如套圈、三打白骨精 (4)跑走交替,距离为 200-300 米。 (5)接力跑,如快跑快拍 跳跃 一.跳跃动作的内容: (一)原地双脚向上跳 (纵跳摸高) 1、动作要领;预备动作:两腿弯屈,上体稍向前倾,重心落在两前上,两臂自然垂于 体侧或稍向后摆, 起跳时, 两臂向上摆动, 提腰,两腿用力快速蹬伸向上跳起, 落地时, 双脚用前脚掌先着地,两腿弯屈缓冲。
( 2)原地双脚向上跳,如大皮球跳得高,抓蝴蝶
2、中班( 1)助跑跨跳(距离 40 厘米)如山沟里的狼
(2)在直线两侧行进跳,如萝卜回来了
(3)高跳下,如跳水运动员
(4)跳圆圈或夹包跳
( 5)双脚向前跳 如袋鼠跳
3、大班( 1)助跑跨跳(距离 50 厘米)如小马运粮
( 2)助跑屈腿跳(过障碍物)
(3)跳绳子或跳皮筋
学习好帮手
.
..
..
.
2、重点:起跳和落地动作。 3、要求:动作要协调,两腿要蹬离地面,落地要轻。
(八)双脚在直线两侧行进跳 1、动作要领:预备时,两脚并拢或稍分开站在直线的一侧,两腿微屈,上体稍前倾, 两臂后摆。起跳时,两脚用力蹬地跳起,两臂自然向前摆动,身体稍转向线的另一侧, 落地时在直线的另一侧,屈膝缓冲,再进行下一次的跳动。如此反复进行。
里时,手要随球上升缓冲,接着再向后上方拍球。
(三)接球
1.动作要领:( 1)两手伸出,手指自然分开,手心向上,接球后迅速收回胸腹前。此 时适合初学者,传球者要轻传。
(2)两手伸出,手指自然分开,拇指靠内成八字,手 心对来球,接球后收回胸腹前。
2.重点:接球动作。
3.要求:向来球方向迎球,接球后屈臂缓冲。
4.常犯错误:接球时不会伸手迎球。
5、纠正方法:通过多次练习来纠正。开始练习时,教师与幼儿互抛 后由幼儿互相传接。
(4)高跳下,如小老鼠偷油吃 (5)双脚向前跳 如袋鼠跳接力
投掷 一. 投掷的内容 (一)滚球 1、动作要领:两手持球侧后方,五指向下,两臂向前摆,小臂和手稍外旋将球向前滚 出。 2、重点:两臂前摆。 3、要求:两臂用力均匀。
学习好帮手
.
..
..
.
(二)传球
1、动作要领:双手抛球:双手手心向上托球于腹前,用摆臂抖腕的力量将球向前或向 上抛出。 2、重点:摆臂、抖腕动作。 3、要求:用力均匀,方向准确。
跑的内容及游戏
1.小班: ( 1)变换方向跑,如看谁能追上我 (2)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 (3)走跑交替 (4)要指定范围内四散跑 2.中班: ( 1)一路纵队跑 (2)在跑动中听信号做规定的动作 (3)快速跑 10-20 米 (4)走跑交替,如老狼几点钟 (5)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如捕小鱼 3.大班: ( 1)听信号变速成跑或改变方向跑或跑中做动作。 (2)快跑 20-30 米,如看谁放得对 (3)四散追逐跑
走 一、走的动作要领: 上体正直,自然挺胸,头正,眼向前看,肩和手臂放松,两臂自然前后摆动,步幅要 大而均匀。抬腿方向要向正前方,脚尖向前,落地要轻。 二、重点:腿的动作和躯干姿势。 三、要求:小班—上体正直自然走 中班—上体正直,上下肢协调地走。 大班—步伐均匀,有精神 走的内容及游戏
学习好帮手
.
学习好帮手
.
..
..
.
动作;上体保持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 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向后摆臂时,手臂 自然伸直。 7.跑步——走 听到预令 (跑步),两手迅速握拳 (四指蜷握, 拇指贴于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关节) , 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 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越出,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按照此法 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 合;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 8.立——定 齐步和正步时,听到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脚尖向外约 30 度),两腿挺直,右 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跑步时,听到口令,再跑 2 步,然后左脚向前大 半步(两拳收于腰际,停止摆动)着地,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 9.向右(左)看齐 要领:基准幼儿不动,其他幼儿向右转头,眼睛看右邻幼儿腮部,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幼 儿,自第五名起, 已能通视到本人以右第三名为度, 后列幼儿先向前对正, 后向右对齐。 10.走 定义:双脚交替支撑身体发生位移的周期性动作。 教法要领:双手自然摆臂,抬头、挺胸。 分类:正常走(散步、齐步走) 、快步走、竞走、特殊方式走(弓箭步走、半蹲走、足 尖走)。 11.跑 定义:单脚支撑与腾空相交替、蹬与摆相配合的周期性运动。 分类:慢跑、快速跑、障碍跑(跨、踏、绕、钻过障碍) 、集体协作跑(接力跑) 。 练习要领:先练习屈臂摆臂;然后练习前脚掌发力;最后练习呼吸方法。 12.跳 定义:人体运用自身的能力或借助一定的器械,一定的运动形式,是人体腾跃尽可能的 高度或远度的项目。 分类:水平方向跳(立定跳、行进间跳、行进间连续单、双脚跳) 、垂直方向跳(原地 跳、行进间向上跳、连续单、双脚向上跳) 。 练习要领:通常顺序:先练习摆臂,原地的有预摆;然后练习起跳动作;再练习空中控 制动作;再练习落地缓冲动作;最后练习衔接动作。 13.投 定义:人体运用自身的能力,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将手持的规定器械进行抛射并尽可 能获得远度的运动项目。 分类:肩上(抛掷、投、推) 、肩下(扔、撇、抛) 练习要领:先练习挥臂动作(或发力加速动作) ;练出手角度;练手型;练运行线路; 练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