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枣(2016吉林卷中考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6年中考语文 记叙文阅读试题汇编

2016年中考语文 记叙文阅读试题汇编

2016年中考试题汇编之记叙文阅读【2016·北京卷】(二)阅读《沙枣》完成 18-20题(共11分)沙枣梁衡记得我刚从北京来到河套时就对沙枣这种树感到奇怪。

1968年冬,我大学毕业后分到内蒙古临河县,头一年在大队劳动锻炼。

我们住的房子旁是一条公路,路边长着两排很密的灌木丛,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第二年春天,柳树开始透出了绿色,接着杨树也发出了新叶,但这两排灌木却没有一点表示。

我想大概早已干死了,也不去管它。

后来不知不觉中这灌木丛发绿了,叶很小,灰绿色,较厚,有刺,并不显眼,我想大概就是这么一种树吧,也并不十分注意。

只是在每天上井台担水时,注意别让它的刺钩着我的袖子。

6月初,我们劳动回来,天气很热,大家就在门前空场上吃饭,这时隐隐约约飘来一种花香。

我一下就想起在香山脚下夹道的丁香,清香醉人。

但我知道这里是没有丁香树的。

到晚上,月照窗纸,更是香浸草屋满地霜。

当时很不解其因。

第二天傍晚我又去担水,照旧注意别让枣刺刮着胳膊,这才发现,原来香味是从这里发出的。

真想不到这么不起眼的树丛能发出这么醉人的香味。

从此,我开始注意沙枣。

认识的深化还是第二年春天。

那是4月下旬,我参加了县里的一期党校学习班。

党校院里有很大的一片沙枣林,房前屋后也都是沙枣树。

学习直到6月9日才结束。

这段时间正是沙枣发芽抽叶、开花吐香的时期,我仔细地观察了全过程。

沙枣的外表极不惹人注意,叶虽绿但不是葱绿,而是灰绿;花虽黄,但不是深黄、金黄,而是淡黄;个头很小,连一般梅花的一个花瓣大都没有。

它的幼枝在冬天时为灰色,发干,春天灰绿,其粗干却无论冬夏都是古铜色。

总之,色彩是极不鲜艳引人的,但是它却有极浓的香味。

我一下想到鲁迅说过的,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它就这样悄悄地为人送着暗香。

当时曾写了一首小词记录了自己的感受:干枝有刺,叶小花开迟。

沙埋根,风打枝,却将暗香袭人急。

1972年秋天,我已调到报社,到杭锦后旗的太荣大队去采访,又一次见识了沙枣的壮观。

梁衡《沙枣》阅读练习及答案1

梁衡《沙枣》阅读练习及答案1
就是这么一种树吧, 也并不十分注意。 只是在每天上井台担水时, 注意别让它的刺钩着我的 袖子。
6 月初,我们劳动回来,天气很热,大家就在门前空场上吃饭,这时隐隐约约飘来一种 花香。 我一下就想起在香山脚下夹道的丁香, 清香醉人。 但我知道这里是没有丁香树的。到 晚上,月照窗纸,更是香浸草屋满地霜。当时很不解其因。
沙枣的外表极不惹人注意, 叶虽绿但不是葱绿, 而是灰绿; 花虽黄, 但不是深黄、 金黄, 而是淡黄;个头很小,连一般梅花的一个花瓣大都没有。它的幼枝在冬天时为灰色,发干, 春天灰绿, 其粗干却无论冬夏都是古铜色。总之, 色彩是极不鲜艳引人的, 但是它却有极浓 的香味。我一下想到鲁迅说过的,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它就这样悄悄地为人送 着暗香。当时曾写了一首小词记录了自己的感受:
面又是柳、杨、榆等其他树的林带,再后才是果木和农田。我去时已是秋后,阴历十月了。
沙枣已经开始落叶, 只有那些没有被风刮落的果实还稀疏地缀在树上,
有的鲜红鲜红, 有的
没有变过来, 还是原来的青绿, 形状也有滚圆的和椭圆的两种。 我们摘着吃了一些, 面而涩,
倒也有它自己的味道,小孩子们是不会放过它的。当地人把它打下来当饲料喂猪。在这里,
沙枣
梁衡
记得我刚从北京来到河套时就对沙枣这种树感到奇怪。
1968 年冬,我大学毕业后分到
内蒙古临河县, 头一年在大队劳动锻炼。 我们住的房子旁是一条公路, 路边长着两排很密的
灌木丛, 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第二年春天, 柳树开始透出了绿色, 接着杨树也发出了新叶,
但这两排灌木却没有一点表示。我想大概早已干死了,也不去管它。 后来不知不觉中这灌木丛发绿了,叶很小,灰绿色,较厚,有刺,并不显眼,我想大概
第二天傍晚我又去担水, 照旧注意别让枣刺刮着胳膊, 这才发现, 原来香味是从这里发 出的。真想不到这么不起眼的树丛能发出这么醉人的香味。从此,我开始注意沙枣。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试题汇编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试题汇编

2016年中考试题汇编之记叙文阅读【2016·北京卷】(二)阅读《沙枣》完成 18-20题(共11分)沙枣梁衡记得我刚从北京来到河套时就对沙枣这种树感到奇怪。

1968年冬,我大学毕业后分到内蒙古临河县,头一年在大队劳动锻炼。

我们住的房子旁是一条公路,路边长着两排很密的灌木丛,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第二年春天,柳树开始透出了绿色,接着杨树也发出了新叶,但这两排灌木却没有一点表示。

我想大概早已干死了,也不去管它。

后来不知不觉中这灌木丛发绿了,叶很小,灰绿色,较厚,有刺,并不显眼,我想大概就是这么一种树吧,也并不十分注意。

只是在每天上井台担水时,注意别让它的刺钩着我的袖子。

6月初,我们劳动回来,天气很热,大家就在门前空场上吃饭,这时隐隐约约飘来一种花香。

我一下就想起在香山脚下夹道的丁香,清香醉人。

但我知道这里是没有丁香树的。

到晚上,月照窗纸,更是香浸草屋满地霜。

当时很不解其因。

第二天傍晚我又去担水,照旧注意别让枣刺刮着胳膊,这才发现,原来香味是从这里发出的。

真想不到这么不起眼的树丛能发出这么醉人的香味。

从此,我开始注意沙枣。

认识的深化还是第二年春天。

那是4月下旬,我参加了县里的一期党校学习班。

党校院里有很大的一片沙枣林,房前屋后也都是沙枣树。

学习直到6月9日才结束。

这段时间正是沙枣发芽抽叶、开花吐香的时期,我仔细地观察了全过程。

沙枣的外表极不惹人注意,叶虽绿但不是葱绿,而是灰绿;花虽黄,但不是深黄、金黄,而是淡黄;个头很小,连一般梅花的一个花瓣大都没有。

它的幼枝在冬天时为灰色,发干,春天灰绿,其粗干却无论冬夏都是古铜色。

总之,色彩是极不鲜艳引人的,但是它却有极浓的香味。

我一下想到鲁迅说过的,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它就这样悄悄地为人送着暗香。

当时曾写了一首小词记录了自己的感受:干枝有刺,叶小花开迟。

沙埋根,风打枝,却将暗香袭人急。

1972年秋天,我已调到报社,到杭锦后旗的太荣大队去采访,又一次见识了沙枣的壮观。

2016年中考试卷第20题学生作答案例

2016年中考试卷第20题学生作答案例

2016年中考试卷第20题学生作答案例
满分:
例1:
讨论题来自:这时,我感到万物都融化在这清香中,充盈在宇宙间。

你的讨论题:“融化”一词用得好不好?能否用一个别的词如“沉浸”来代替?
例2:
讨论题来自:宋人咏梅有“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名句,其实,这句移来写沙枣何尝不可?
你的讨论题:作者为什么引用宋人咏梅的句子来写沙枣?二者有何关联?
有问题的作答:
例1:
讨论题来自:沙枣花香,香飘四季,四十多年了一直还飘在我的心里。

你的讨论题:飘在作者心中的,除了沙枣的花香还有什么?
(不是就“语言”设问,而是就“内容”设问)例2:
讨论题来自:沙枣花香,香飘四季,四十多年了一直还飘在我的心里。

你的讨论题:一直飘在作者心里的仅仅是花香吗?“沙枣花香”到底有什么深层含义
(不是就“语言”设问,而是就“思想意义”设问)。

2016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

2016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

吉林省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4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2.择其善者而从之,□□□□□□□。

3.□□□□□□□,直挂云帆济沧海。

4.无可奈何花落云,□□□□□□□。

5.□□□□□□□,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6.在战争年代,当与亲人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人们常用杜甫《春望》中“□□□□□,□□□□□”两句诗来表达心声。

7.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8.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中,表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的句子是:□□□□□□□,□□□□□□□。

9.学校“语文节”即将拉开序幕,届时要开展“书法展示”、“诗词吟咏”、“国学品读”、“名着赏析”、“戏剧表演”等活动,让翰墨书香、清音雅韵流淌校园。

请依据活动内容,自拟一幅对联(每联不少于5字)。

上联:;下联:。

二、阅读(46分)(一)古诗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中考试题汇编之记叙文阅读

中考试题汇编之记叙文阅读

2016年中考试题汇编之记叙文阅读【2016·北京卷】(二)阅读《沙枣》完成 18-20题(共11分)沙枣梁衡记得我刚从北京来到河套时就对沙枣这种树感到奇怪。

1968年冬,我大学毕业后分到内蒙古临河县,头一年在大队劳动锻炼。

我们住的房子旁是一条公路,路边长着两排很密的灌木丛,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第二年春天,柳树开始透出了绿色,接着杨树也发出了新叶,但这两排灌木却没有一点表示。

我想大概早已干死了,也不去管它。

后来不知不觉中这灌木丛发绿了,叶很小,灰绿色,较厚,有刺,并不显眼,我想大概就是这么一种树吧,也并不十分注意。

只是在每天上井台担水时,注意别让它的刺钩着我的袖子。

6月初,我们劳动回来,天气很热,大家就在门前空场上吃饭,这时隐隐约约飘来一种花香。

我一下就想起在香山脚下夹道的丁香,清香醉人。

但我知道这里是没有丁香树的。

到晚上,月照窗纸,更是香浸草屋满地霜。

当时很不解其因。

第二天傍晚我又去担水,照旧注意别让枣刺刮着胳膊,这才发现,原来香味是从这里发出的。

真想不到这么不起眼的树丛能发出这么醉人的香味。

从此,我开始注意沙枣。

认识的深化还是第二年春天。

那是4月下旬,我参加了县里的一期党校学习班。

党校院里有很大的一片沙枣林,房前屋后也都是沙枣树。

学习直到6月9日才结束。

这段时间正是沙枣发芽抽叶、开花吐香的时期,我仔细地观察了全过程。

沙枣的外表极不惹人注意,叶虽绿但不是葱绿,而是灰绿;花虽黄,但不是深黄、金黄,而是淡黄;个头很小,连一般梅花的一个花瓣大都没有。

它的幼枝在冬天时为灰色,发干,春天灰绿,其粗干却无论冬夏都是古铜色。

总之,色彩是极不鲜艳引人的,但是它却有极浓的香味。

我一下想到鲁迅说过的,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它就这样悄悄地为人送着暗香。

当时曾写了一首小词记录了自己的感受:干枝有刺,叶小花开迟。

沙埋根,风打枝,却将暗香袭人急。

1972年秋天,我已调到报社,到杭锦后旗的太荣大队去采访,又一次见识了沙枣的壮观。

李娟《沙枣》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娟《沙枣》阅读练习及答案

沙枣李娟抢在葵花成熟之前,沙枣抢先一步丰收了。

我妈说:“这就是麻雀们整个冬天里的口粮。

” 此地的麻雀何其富足!冬日里的每一天,它们起床后,像掀开棉被一般抖落翅膀上的雪,往最近的沙枣枝一跳,就开始用餐了。

它扭头向左啄几口,再扭头向右啄几口。

吃完了脑袋附近的,挪一下小爪,继续左右开弓吃啊吃啊。

吃饱了,该消食了,大雪中的树林才热闹起来。

串门的串门,打招呼的打招呼,吵架的吵架。

然后大家一起没头没脑地欢歌,再乱蓬蓬地惊起,呼啦啦,从一棵树涌往另一棵树。

我行走在沙枣林中,猜测麻雀的乐趣。

想象它小而黑的眼睛,圆滚滚的身子,平凡的外套。

我怜惜它短暂的生命。

差点儿忘了自己的生命也是短暂的。

穿行在沙枣林中,身边果实累累,像葡萄一样一大串一大串沉甸甸地低垂,把树枝深深压向地面。

何止是麻雀们的富足,也是我的富足啊。

是我视觉上的富足,也是我记忆的富足。

我边走,边摘,边吃。

赛虎和丑丑也不知从何得知这是可以吃的好东西。

它俩时不时用狗嘴咬住低低垂向地面的一大串沙枣,头一歪,便捋下来满满一嘴。

三嚼两嚼,连籽吞下。

在北方的大陆腹心,我相信沙枣是所有孩子童年里最重要的记忆之一。

我猜没有一个小学生的作文里不曾提到过它。

包括我,也热烈歌颂过沙枣,出于成长中无处依托的激情。

但是到了今天,少年的热情完全消退,我仍愿意赞美沙枣,无条件地,无止境地。

当我独自穿行在沙枣林中,四面八方果实累累,拥挤着,推搡着,欢呼着,如盛装的人民群众夹道欢迎国家元首的到来。

我一边安抚民众热情,说:“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

”一边吃啊吃啊,吃得停都停不下来。

吃得扁桃垂体都涩涩的。

似乎不如此,便无以回报沙枣们的盛情。

吃着吃着,又有些羞愧。

这可是麻雀们一整个冬天的口粮啊!但是四面一望,这壮观的盛宴!麻雀们绝对吃不完的。

就算把乌鸦们加上也吃不完啊。

我暗暗记住这里。

幻想有一天能重返此处,带着最心爱的朋友,炫耀一般地请他们见识这荒野深处的奇迹,诱导他们触碰自己多年之前的孤独。

吉林省2016年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

吉林省2016年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

吉林省2016年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吉林省2016年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内容预览:吉林省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包括三道大题,共26道小题。

共6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提示: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地书写汉字,错字、别字每个要扣0.5分。

一、积累与运用(12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端正地书写名句和对联。

(第1—7题每句1分,第8题2分,书写1分) 1、日月之行,□□□□;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2、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4、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论语?卫灵公》) 5、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6、杜甫《望岳》中“□□□□□,□□□□□”两句诗鼓励我们当志存高远,自强不息,以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去开创未来。

7、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移情于物,以花喻人,表现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

8、为宣传“世界环境日”,班级召开“建绿色家园,享美好自然”主题班会,设置了属对环节。

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青山外早莺争树下联:□□□□□□□二、阅读(48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

(10分)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吉林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沙枣
梁衡
沙枣是农田与沙漠交错地带特有的树种,研究黄河沙地和周边的生态不能不研究沙枣。

记得我刚从北京来到河套时就对沙枣这种树感到奇怪。

1968年冬我大学毕业后分到内蒙古临河县,头一年在大队劳动锻炼。

我们住的房子旁是一条公路,
路边长着两排很密的灌木丛,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第二年春天,柳树开始透出了绿色,接着杨树也发出了新叶,但这两排灌木却没有一点表示。

我想大概早已干死了,也不去管它。

后来不知不觉中这灌木丛发绿了,叶很小,灰绿色,较厚,有刺,并不显眼,我想大概就是这么一种树吧,也并不十分注意。

只是在每天上井台担水时,注意别让它的刺钩着我的袖子。

6月初,我们劳动回来,天气很热,大家就在门前空场上吃饭,这时隐隐约
约飘来一种花香。

我一下就想起在香山脚下夹道的丁香,清香醉人。

但我知道这里是没有丁香树的。

到晚上,月照窗纸,更是香浸草屋满地霜。

当时很不解其因。

第二天傍晚我又去担水,照旧注意别让枣刺刮着胳膊,这才发现,原来香味是从这里发出的。

真想不到这么不起眼的树丛能发出这么醉人的香味。

从此,我开始注意沙枣。

认识的深化还是第二年春天。

那是4月下旬,我参加了县里的一期党校学
习班。

党校院里有很大的一片沙枣林,房前屋后也都是沙枣树。

学习直到6月9日才结束。

这段时间正是沙枣发芽抽叶、开花吐香的时期,我仔细地观察了全过程。

沙枣的外表极不惹人注意,叶虽绿但不是葱绿,而是灰绿;花虽黄,但不是
深黄、金黄,而是淡黄;个头很小,连一般梅花的一个花瓣大都没有。

它的幼枝
在冬天时为灰色,发干,春天灰绿,其粗干却无论冬夏都是古铜色。

总之,色彩
是极不鲜艳引人的,但是它却有极浓的香味。

我一下想到鲁迅说过的,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它就这样悄悄地为人送着暗香。

当时曾写了一首小词记录了自己的欣喜:干枝有刺/叶小花开迟/沙埋根,风打枝/却将暗香袭人急。

1972年秋天,我已调到报社,到杭锦后旗的太荣大队去采访,又一次见识
了沙枣的壮观。

这个大队紧靠乌兰布和大沙漠,为了防止风沙的侵蚀,大队专门成立了一个林业队,造林固沙。

十几年来,他们沿着沙漠的边缘造起了一条20多里长的沙枣林带,沙枣林带的后面又是柳、杨、榆等其他树的林带,再后才是果木和农田。

我去时已是秋后,阴历十月了。

沙枣已经开始落叶,只有那些没有被风刮落的果实还稀疏地缀在树上,有的鲜红鲜红,有的没有变过来,还是原来的青绿,形
状也有滚圆的和椭圆的两种。

我们摘着吃了一些,面而涩,倒也有它自己的味道,小孩子们是不会放过它的。

当地人把它打下来当饲料喂猪。

在这里,我才第一次感觉到了它的实用价值。

首先,长长的沙枣林带锁住了咆哮的黄沙。

你看那浩浩的沙海波峰起伏,但一到沙枣林前就止步不前了。

沙浪先是凶猛地冲到树前,打在树干上,但是它立即被撞个粉碎,又被风卷回去几尺远,这样,在树带下就形成了一个几尺宽的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