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魂兮归来

北大,魂兮归来
北大,魂兮归来

北大,魂兮归来

韩毓海

1995岁末的一则新闻不仅位列“北大十大新闻”榜首,而且标定在这个千年纪元的转折点上,代与代之间的隔膜使百年学统变异。

转轨与断代

1995年12月21日,正值岁末徐徐来临,中央电视台在当晚新闻联播中播发了一条来自国家教委的消息。据导播介绍说,播出这条新闻曾使他们略感踌躇,因为这条新闻直接涉及对北京大学的评价。而北大,在许多意义上都被视为中国的某种象征。次日.北大在学校闭路电视中以节制、简短,然而也更加明确无误的方式宣告了同一事实:“12月21日,从国家科委举行的全国科技论文统计信息发布会上获悉我校在国际上发表论文数和被国际引用论文篇数均落后于南京大学。”

全校上下顿时一片哗然。在校党委宣传部公布的“95北大十大新闻”评选中,这条新闻高居榜首。北大从来都是勇于正视现实的,然而对于北京大学而言,这新闻预示着一个痛苦的事实。它等于明白无误地宣告,在这个千年纪元的转折点上,一直以“京师大学堂”自况的北大的“太学”地位面临挑战;在现代高校竞争剧烈的时代,北大作为“新学之冠”的优势地位已经不再是无可争议的了。何况这一宣告来得“恰到好处”:如果从1905年废除科举,立北京大学为中国第一现代学府开始,刚好是90年。

如果从汉代设立“太学”始,中国的“太学”传统至今刚好两干年,“两千年”的“太学”难道真要应庄子《天下》篇中的那句话:千秋之业,溃于一旦?历史总是充满了巧合,而时间却从来不是没有重量的。其实,一次排名,甚至“排名”本身,并不足以说明一所大学的真正实力。据称:“排名”是依据国际科学论文检索(SCI)引用论文数量来决定的;然而SCI只是一种尺度,充其量也只能算权威尺度之一。何况衡量大学实力的还有一条更为重要的尺度,这便是你在历史上对本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起到的文化作用。正是在这一点上,北大有着无可比拟的光辉历史,九十年来北大形成的“科学、民主、宽容”的学统更可以煌煌于中国近代史册上。但问题也许正在于,北大已经太多地习惯于温习这些光荣历史。1916年至1918年在北大半工半读的毛泽东说过:“世上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的确,一种令人担忧的变化正在北大发生。变故正由SCI引发。1995年,北大校学术委员会公布:青年教师凡未有论文被SCI引用者,不得申报职称。这无疑斩钉截铁地堵死了一大批青年教师的“出头”之路。而某些中青年教师则反唇相讥:若按照这条标准,现在的教授都不合格,因为他们大多未在SCI发表论文,如此,学术委员会何不解散?——校园内一时怨声鼎佛,两厢对垒。一次暂时的排名造成的风波,从一个侧面暴露出的其实是学校教育体制内部的矛盾。人与人、代与代之间的隔膜乃至积怨日益尖锐化、表面化,正在造成知识分子精神上的普遍危机。与80年代物质贫困的危机不同,这一次是价值观念上的深刻危机。

1992年10月12日是个并不平凡的日子,中共十四大在这一天召开。晚上11点,北大的第三教学楼熄灯,曾被这巨大教学楼的灯光照耀得如白昼的五四操场隘入暮色,校园内一片沉静。关灯锁门的校工忽略了,有一个人独自隐身于五楼一间教室之中,此时正在作出危险而致命的抉择。这便是经济学院的副教授K。K教了一辈子计划经济,近几年,他越来越感到搞市场理论的同行们的压力,只是这种压力没有使他正视现实,反而使他更加固执、抑郁。当夜,当他在教室里通过收音机收听完十四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报告后,从

这个五层楼的教室一跃而下,自杀身亡。据说此前他曾与一个观念相左的同事激烈争执,他还在教室里的一本杂志上写着:“……必胜!”这是一个反映观念冲突的极端的例子!

如果说,一个时代的终结竟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仅是个例,那么,在新旧时代转换中出现的代际冲突则是十分普遍的。据统计,至2000年,50年代培养起来的学者,97%将退出历史舞台,未来的竞争势将出现在新的两代人之间,这便是具有丰富人生阅历的工农兵学员一代与改革开放以来培养的“学术正规军”一族。这是一段特殊历史造成的现象。工农兵学员一代不乏杰出人才乃至学科带头人;但是,作为中国独特的一代知识分子,他们经历了一段特殊的教育,一般来说,在基础理论素养,学术民主精神,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外文水平上,他们中的一些人难免具有时代缺憾。教育界的现状早已非一日之寒。1991年,日本文部省官员在接见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资助的北大经济学院日本经济研修班时曾直言不讳:“我们注意到中国政府近来加大了对于高校的投资,甚至引进了某些竞争机制,但结果却并不理想。我们认为这里的原因是:中国高校目前并存着三代不同的知识分子:‘文革’前的、‘文革’中的和‘文革’后的;他们的知识背景、经历、观念如此不同,以至难以制定一个共同的标准来评价。特别是,由于他们其实是在同一个起点上展开竞争的,这使竞争加剧了你们所说的‘不团结’,这都影响了工作热情。所以尽管中国杜会目前存在严重的脑体倒挂、分配不公现象,但许多高校中青年教员却认为,学校内部的分配不公,还是要大于社会上的分配不公,所以他们即使出国,走向社会,为国外为社会‘打工’,也不愿全力为学校工作,这是与日本非常不同的情况。?

不幸的是,1995年6月,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受托于北大人事处进行的《北京大学国内博士学位获得者调查》,更加深刻地印证了上述看法。这份旨在了解北大教师中获博士学位的中青年在校工作的经历与困难的问卷,在了解北大教师中获博士学位的中青年在校工作的经历与困难的问卷,因为事先声明“数据只用于统计分析而不涉及具体个案,并保证任何人不能以任何方式获得具体答卷者的信息”,所以所得结果应是比较可靠的。调查结果显示:60%的答卷老师因感到自己的科研教学工作未受到重视而“后悔”留在北大,另有34.7%的人则未置可否——值得注意的是:调查对象为中国最高学位获得者:博士。

从?不能宽容?到?学人相轻?

1991-1993年间,某文科大系的学术委员会,每年都要“枪毙”一两篇已答辩通过了的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其理由一概是:看不懂。学术论文不是中央电视台的正大综艺节目,不能以“看得懂看不懂”乃至“好看不好看”作为尺度。显然,“看不懂”表达的是一代人独有的价值尺度,以及对知识发展状况的不宽容乃至“绝不再宽容下去了”的情绪。之所以要采取这种“枪毙”已答辩通过的学术论文的极端方式,显然是为了显示在“知识”上上一代人所拥有的、不容漠视的“权力”。然而,如此简单地“枪毙”一篇论文,不仅意味着改变一个年轻人的命运;“枪毙”已答辩通过的一篇博士论文,更是“枪毙”12位国内外专家的论文同行评议,“枪毙”五位最高专家的学术答辩委员会,最后,它有可能葬送的是严格的学术民主制度。而同时,任何一个被枪毙者都没有申诉和请求复议的权利。因为系领导层虽然没有答辩论文的学术权力,和拥有将已通过答辩的论文送呈正常申报的行政权力;“枪毙”的理由不可能是学术的,而是行政的,即“暂不上报”。北大是“兼容并包”的开拓者,在它的历史上,青年学生在讲演会上当场指胡适校长“佛学不行”,而校长仍在学术上捍卫年轻人的事有过;马寅初校长酒酣耳热,敲钟隶众,与晚生“兄弟”相称的事有过;“四十年前老师长”吕思勉,与“四十年前老学生”钱穆,及“四十年后新学生”余英时同台演讲,“百年树人”盛况一时毕现,这事当然也曾有过。

1925年12月,“北大讲师”鲁迅在纪念北大校庆二十六周年所作的《我观北大》一文中写道,北大有两个传统,即“第一,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第二,北大是常与黑暗抗战的,即使只有自己。自从章士钊提了‘整顿学风’的招牌‘作之师’,北大还是给了他一个‘思想陈腐,行为卑鄙’的待遇;而北大的校格也就愈明白。”半个世纪过去了,也许连鲁迅也想不到的是,90年代初的北大再一次施行了“整顿学风”——整顿的理由竟是,许多学者认为年轻一代的理论方法“看不懂”。今天北大内部的“团队精神”怎样,宽容气氛如何,这不仅可以从北大人事处公布的师资流失结果看出,更可以从北大心理系心理咨询中心显示的教师队伍中心理抑郁,性格扭曲的病例上看出。

1992年调离北大,现任新加坡某大企业集团驻华代理的原历史系青年教师。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不是受不了穷,而是受不了周围人的沉闷和窝里斗,如果当年的北大像今天这么沉闷,我当时就不会报考北大。化学系青年教授,现任北大某企业总经理的W指出:我是北大培养起来的,但我们如今越来越感到,现实中的这个北大,越来越远离我们心中的那个北大,我之所以要暂时离开系里,就是觉得与其大家关起门来内耗、窝里斗,不如把精力放到外面的正事上。学术观点被“枪毙”虽不合理,但两代人之间的隔膜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最不能被理解的却是出现在同代人之间的残酷争斗。在北大,不能以门户之见抵排异端,这是最基本的学术规则。然而,这个良好的传统正在消匿当中。就文科而言,专务考据与训访的“经史的傲慢”与倡导义理思辨的“哲学的傲慢”时而演化成指责对方“不是真学问”的攻讦。而在职称评审中,“以见闻所及,持一孔之见”的文人相轻的恶习也逐渐死灰复燃。更有甚者,1994年,历史系一位教员在一张发行量不小的报纸上公开指责其它系的另一位学者“不够教授资格”;在那位学者报批博士导师时,这篇文章竟被恶意地复印散发给各个评委。这样的事发生在北大实在令人瞳乎其目。更有极端的例子,1990年,美国爱荷华大学中国留学生卢刚,因留校和研究基金之争,持枪在校园内杀害了来自科大的同学、同胞及师长后自裁。杀人者卢刚也是来自北大。少年得志的这位北大才子,被选入李政道项目赴美深造。说到卢的学问,无人摇头,而说到他的为人,却已远非“飞扬跋扈”可以形容。爱荷华的枪声震动了学界,也震动了北大。人们不得不反思:这些年北大是否是“成功”讲得太多了,而宽容、民主和以平常心待人问学的学统,又讲得太少了呢?

畸形的?民主评议?衍生的故事

商品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并不能解释北大学统变异的原因,因为其它高校同样也处于商品大潮的冲击下,南京大学的崛起说明商品经济的时代并非洪水猛兽。正如一位批评家所说,北大未来面临的真正危机将是:?精神的北大?的丧失和?北大精神?的丧失。出现在中国第一学府的状况,迫使人们不得不分析中国知识界在90年代面临的危机。由于高校现行体制的弊端,特别是缺乏适应当前情况的人才考评的合理化标准,已经造成中青年一代对于高校及学术体制的失望,优秀师资与知识成果因在校内不被理解和尊重早已大片流失。1902年,光绪帝再次下诏变法图强,令即效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之法设京师大学堂。在皇帝亲自口授的变法诏书中给了京师大学堂主管张百熙一项革命性权力:不经皇帝和学部批准,直接授与被聘教席以“出身”。这其实就是学校直接聘任制。一百年过去了,未名湖依旧在月光与晨曦中闪耀着浪漫的波光。湖东为博雅塔,南为图书馆,这便是北大人戏称的“一塔(塌)湖(糊)图(涂)”;而湖西一座古朴庄重的建筑,则是北大“最高权力机关”所在地校长办公楼,又称“红一楼”。1994年岁末,一个寒冷的早晨,头发花白、满面凄怆的教员G,抱着一堆自己的科研成果,等在红一楼校长办公室门口,等待申诉自己的“冤倩”。在程序严格的北大,他不知道自己这样的“越级上诉”是否合理,所以当校办工作人员多次请他坐下时,他紧张得不敢落座。40岁的G,依然是“老讲师”,据说,1994年评职称时,当系级学

术委员会开过,宣布他再次落选时,这位刚强木讷的汉子当场就稀里糊涂地哭了。人可以用意志控制理智,但有时意志也不能控制情绪。不懂事的9岁的女儿一直以爸爸是“北大教授”而自豪,人过中年的妻子一直都默默地盼望他能评上副教授,可以早日参加分房,搬出拥挤的小屋。事到如今,他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妻儿。40岁的年龄,一大堆成果,难道不值一个“副教授”?事后G说,那时连死也想过,要不是想到9岁的女儿还得我养活,我便觉得自己一生是无意义的。是夜,一家三口抱头痛哭之后,他决定第二天一早自带成果请求校长亲自评审。人在被逼急了的时候总是会创造某种东西,而G的创造性在于,他是近年来第一个绕开三级学术评委以及长达两个多月的会议、文犊的马拉松,直接走向学校正式法人代表的人。G并不明白他的行为预示着某种前景:由校方依照国家制度,实施直接聘任制的可行性。校长在仔细翻阅了他的研究成果之后,得出的结论是符合国家关于提职的所有条件,并从人事处调拨名额,同意G晋升为副教授。G成为北大第一个未经过三级评委,由校长直接批准聘用的副教授。它说明即使像他这样木讷内向、在系里摘不动关系,因而在系级评委投票中就落选者,也完全有可能是符合晋级条件的。它同时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三级评委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忠实于严格的国家评审制度?它的效率如何?它其中包含的人事关系,又在多大程度上损害了国家评审制度?“究竟是择优选择,还是择优淘汰”。这是法学家方流芳教授就职称评定提出的质疑。

1995年,一个文科大系本已确定本系四位教员晋升为副教授,而到了二级评审的学科组,由于各系实行“地方保护”争名额,该系原有的四个名额被削减为三个,残酷的现实迫使该系不得不将原定的晋升人员之一裁下。问题在于:裁哪一个?结果是更加悲剧性的:裁下的这一个恰好是成果最多、也是四人里唯一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择优选择”终于成了“择优淘汰”。理由只有一个:谁没有在系学术委员会获全票就裁谁。——据说这位残酷游戏的牺牲品在十几人组成的学术委员会中只差一票就是全票。像所有被“择优淘汰”者一样的是,“天无绝优之路”。当笔者对这位青年学者进行采访时,他正在办出国手续。显然,国外大学的邀请并未使他快意,他告诉笔者,他曾拒绝过国外大学的访问邀请,他明白新学期开始北大的学子期待着他开新课,他从来没想过要把知识先去贡献给美国的汉学界。“但这回实在不行了,”他苦笑着说,“特想出去散散心。”笔者80年代曾多次采访过的文艺理论家黄子平先生,出国前仍是北大讲师,而今天担任香港中大教授的黄先生,作为国际公认的该学科第一人,却代表着这一学科优势的南移。一个人的离去造成了北大一个学科的衰退,这井非一个孤立的例证。“伯乐”常有,而千里马却不常有。然而庞大的“民主”评审机构,造成如此众多的“伯乐”“宰杀”了千里马。它再次说明一个最简单不过的经济社会学常识:某个机构的人数,总是与它的效率成反比的。“人缘”、“口碑”替代了“学术水平”。倘若陈独秀、鲁迅被“评”职称,又当如何?北大的“职称怪圈”与国内的许多高校一样,也是一件“超级麻烦事”。所不同的是,在人才集中的北大,竞争更激烈,手续更繁杂,整个评审过程持续的时间也更长——达两个多月。本来一件于校于己有利的好事,被弄得上上下下,风声鹤唤,被评者如履薄冰,以至被总结为“越评越影响团结,越评越影响干劲,越评越影响感情,越评越没有真事”的顺口溜。这恰好说明,评审过程被弄得无比复杂神秘,最终名义上是依据国家评审尺度,而实际上是由各级评委投票决定,从而使“人事”渗入“公事”成为必然。正如北大一位系主任的感慨:“再这么投下去就把人都得罪完了!”评职称弊端全在一个“评”字。

本来职称作为国家和学校对一个人能力的肯定,其准则方式完全依据下列“硬杠杠”:1.学历,2.资历,3.科研成果,4.教学效果。对每个人来说,这些都是明明白白摆在桌面上的事实。这种几乎可以用数字控制的东西,被层层缺乏透明度的学术委员会反复投票变得模糊不清。当学术评审机制过于繁复,“人缘”、“口碑”如何便替代了“学术水平”成为

尺度,它不但使与评委们搞好“关系”成为聪慧者捷足先登的法门,也使现代学术审查制度蜕变为远古的“品鉴人物”的“家常里短治天下”之搭。“三级评审,系为基础”,是职称评定中的一贯程序;这三级是:系学术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校学术委员会,每一级各有委员十数名到数十名不等,而每个参评者的命运,将由来自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持有不同见解、主张,特别是拥有不同利益考虑的近百位评委们即时投票裁定。北大1995年的统计结果显示,在晋升指标内申报的人员,在符合条件又拥有指标的情形下,仍有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会被“评委”们否定。而每一个参评者,必须在每一级均获全票,方可进入下一级——显然,这对有学术个性和独立见解,倡导一家之言者尤其是死路一条。呜呼,倘陈独秀、鲁迅在世,他们难过此三关!所谓大学,正在于它的“有容乃大”。正如蔡元培校长所说:“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当北大的创新和博大精神被沉闷滞涩的“老”、“大”所淹没时,人们不得不承认,光绪帝在诏令设立京师大学堂时对中国体制根深蒂固的弊病的概括是深刻的:“公事以文犊相往来,而毫无实际,人才以资格相限制,而日渐消磨,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1995年,著名法学家方流芳教授措辞中肯地指出了目前学术评审制度中的弊端。他指出:“教师的职务晋升既受到‘指标’限制,又缺乏公开、公正的评议程序。如果晋升指标少于合格申报人,申报人必须在他们之间挑选出牺牲者。这无异于让同舟共济的伙伴决定:应当把谁从超载的船上投下河去。年复一年地重复这种游戏,在本来可以和睦相处的同事之间人为地制造了猜疑、对立、嫉恨。职称评审过程完全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申报人没有当面陈述和辩解的机会,不能申请评委回避,无从就评审结果提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一方面,因职称评审愤然离去者有之,精神失常者有之,轻生自杀者有之。另一方面,各校纷纷将‘教授’、‘副教授’头衔赠与从未上过讲台的官员、富商、洋人和有背景的海外华人。人们常常产生疑问:这样的职称评审究竟是择优选择,还是择优淘汰?”科学精神的沦落与无言的抗议。

在一个越来越流于表面化和物质化的时代,学子们何以选择?

1994年底,北大接到一封来自美国权威学术刊物主编的抗议信。信中称:北大学者的一篇论文严重抄袭了国外同行的成果,并对此深表遗憾。事出突然,甚至也可以说是偶然,然而唯其如此,人们才觉得:这种事情太不应该发生了,尤其不应该发生在这样一批北大优秀的中青年学者身上。据了解,涉及这桩“国际学术公案”的几位学者,都具有站在国际学术界前列的水平,凭他们自己的真正实力,无疑也可以拿出国际成果。同时,他们大都已是教授、领导或校办企业的总裁,应该算是得到社会、学校双重认同的强者和幸运者。“春风得意正当年”,他们本来是可以获得从容而平静的治学心态的。但是,一旦被挑中成了“千里马”,你就得跑个不止,而为了对得起这个名声,你甚至会毁了自己。正如人们所评价的,事情之所以发生在这几位“青年才俊”身上,乃是因为他们是被“树”的典型,而自己又尝到了被“树”的甜头,结果反而是,为了对得起这个“名声”,为了制造“世界前沿”的国内效应,功利心压倒了科学态度。凭心而论,除了主观上的原因,科学,特别是基础理论科学在今天面临着更严峻的挤压,科学家的苦衷,也绝非仅存在于北大一家。

以中科院下属的一些研究所为例,有些所近年来的局面是这样的:每个科研人员每年须向研究所上缴一笔费用,数额在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此称“人头费”。人头费自何而来?一是来自向国家申请的科研经费,二是来自“经济开发”的收益。而由于基础理论研究是不能“开发”出经济收益的,所以从事基础理论者,人头费只能有另一个来源。基础理论本来就难以申请到经费,可假若你交不出人头费,便将下岗“以观后效”,一段时间后“仍无起色”,则将被除名。这样做的理由是:从事基础理论的人太多,以经费为杠杆造成竞争,可以“稳住一头,放开一片”,即大力支持“赶超世界”的成果和“经济开发的战场”。然而,

尽管基础理论研究是整个科学发展的基础,但让基础理论“赶超世界”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得到的。即使“赶超了”世界尖端,理论也未必就可立竿见影“有用”。70年代就曾有陈景润的“1+2”有什么用的质问,对此北大前校长周培源曾这样回答过:基础科学本身乃是?无用之用?。但是,这样的提问并未因周培源的解释而告一段落,相反,“有用”在90年代由疑问变成了不容置疑的“要求”。正是在这种形势的逼迫下,科学家不得不走上歧路:其中之一便是用实验来“注释”国外已有的科研成果。人家做老鼠,我们做兔子,结果(论)相同就行。北大一位青年科学家说:“赶超世界”还不容易?反正你上面要的是结论,你好大喜功我就“假报喜”,难道国外还天天来“检举”我们不成?“实验”与“结论”的颠倒,不仅意味着科学研究程序的颠倒,而且意味着科学精神的败北。由于校内的分配制度基本是博士与本科生、甚至行政人员“一视同仁”;成果大小,甚至有无成果“一视同仁”的“排队”制,造成了学历高、成果高的中青年对学校内部利益分配的公正性由绝望而冷漠,由冷漠而放弃与拒绝。近年来出现的拒绝申报科研成果、拒绝申报职称现象便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1995年,北大绝大多数系科把职称审报年限定在79级本科毕业者,此举被称为“齐步走”。在一个文科大系,没有参加“齐步走”的却是该系毕业生中唯一的博士学位获得者。这位有3部学术专著,且一本在海外出版的青年学者并不是被“评”下来,而是主动“退”下来的。今年40岁的L,78级毕业,也是我国“文革”后最早的法律研究生。精力充沛的L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上课呱呱叫,法庭辩论满堂彩。但他却从未申报过职称。每年看着大家把精力用于职称争夺战上,他认为这无异于自相残杀。L说,对我这种经过“文化大革命”的人而言,把同舟共济的弟兄们硬往水里挤,这种事我再也不干了。作为一家著名的律师事务所的创办者和合伙人,他用胡适校长当年的一句话来描述自己的选择:如果船上太拥挤,我愿意第一个跳下水去救出我自己,而不是赖在船上和弟兄们抢最后一个救生圈。毫无疑问,一个越来越流于表面化和物质化的时代造成了迷乱的光环,北大青年学者也身处其中。北大,多么需要唤回纯正的科学精神!多么需要热烈地呼唤学术进取精神!以免于未来的沉沦!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无疑,任何民族都应该有它的勇敢者和智慧者献身于这个“精神界人非骄子”的行列。任何民族也必定有它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献身于这个将终生心忧如焚一身清贫的行列。这个“志愿者”队伍必是民族的脊梁,是中国不死的魂灵。在千年纪元的转折点上,我们只有企盼并相信:

“家国荒矣,魂兮归来”。

“天下绥矣,魂将归来”。

韩毓海北大中文系教授

2003年8月11日

武悼天王冉闵

一战成名 少年——冉瞻(冉闵之父),带领所部 ,此战后赵诸军尽溃,唯游击将军冉闵三千汉军独全。此战后,冉闵成名,被石勒提拔为北中郎将,参加了防卫后赵北方边界的战事(当时北方燕代之地有内迁的丁零,乌桓,夫余等各族各部,时常有叛乱,外有慕容鲜卑常发兵寇边),在战斗中屡立奇功(其间也有两次调到外地作战)。迫于冉闵和诸路中原汉军的杀戮,氐、羌、匈奴、鲜卑数百万人退出中土,返还陇西或河套草原一带原来生活的地方,一些胡族甚至迁回万里之外的中亚老家。在返迁的路

上这些胡族相互进攻掠杀、抢夺粮食,甚至人肉相食,能成功回去的人十个人中仅有二三人。诸胡乱中华时,北方汉人被屠杀的只留下四五百万,最主要的凶手是匈奴人和源于东欧高加索山到黑海草原地区的白种羯族(这个民族有拿人头祭祀的习惯)。冉闵灭羯赵,歼灭三十多万羯族与匈奴为主的胡兵,后来在邺城对羯族屠杀了二十几万,加上全国各地的复仇屠杀,羯族与匈奴在血腥的民族报复中被基本杀绝。 建立政权 350年,冉闵率军于凌水河畔大败鲜卑燕军二十万,擒斩燕军七万余人,斩首上将以上三十余名,焚烧粮台二十万斛,夺鲜卑北燕郡县大小二十八城,威震中原。后冉闵推翻羯赵,称帝建国,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挟胜利之势,突袭各路胡军。先后经历六场恶战。 (1)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 (2)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 (3)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 (4)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 (5)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 (6)六战又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十战十捷。 史载“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一举光复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匈奴、羌、氐等胡人势力被迫撤出中原。石遵、石鉴、石琨、石宠、石蟠被灭三族,羯族的主力军被完全消灭。至此,石虎的十四个儿子,两个被他自己处死;六个自相残杀而死;五个被冉闵灭族,一个投靠东晋,被斩于街市;全部死于非命。石虎一生造孽无数,终于在子孙身上得到了报应。 死难 公元352年,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步兵为主)去争粮。结果被鲜卑的14万大军包围。在拼死突围的冉魏士兵掩护下,冉闵连杀三百余人,终于杀出包围圈,但那匹和冉闵一样勇猛的朱龙战马却因过度疲劳而倒下,冉闵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在和敌人拼命,一直杀到最后一人……燕将慕容恪捉到冉闵后,献与前燕国主慕容俊,慕容俊嘲笑冉闵:“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冉闵怒道:“天下大乱,尔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

魂兮归来精选作文

魂兮归来精选作文 篇一:魂兮归来 屈原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行为与位置”这一永恒的话习题。飞鸟已逝,苍穹已破,美梦已碎,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他衣衫褴褛而举身赴江。这一生,虽“形容枯槁”,但却“九歌”流彩。 屈原本身也不曾知道,冲决了六十二年的鸟笼却只是细丝一根。在那个时代,身份与地位决定了你一生的作为,听起来如此荒唐之事却存在了近千年。屈原,有贵族之血统、皇室之亲缘,这便注定了他的宦海生涯本应一片光明,可是那黑暗无光、奸邪肆虐的朝堂怎容得下他独清自醒之人?忠正廉洁的他四处碰壁,以世间最不可有的真性情去追随他那“香草”“美人”。诚然,屈原身居高位,本应行为端正,为世人之楷模,但他正是被位置误了行为,被行为误了内心,原本浪漫洒脱的《九歌》中的屈原最终竟成了世人乃至后人眼中愚笨至极、整天幻想之人,我又该找谁讨回属于自己忠于自己的那个屈原? 行为与位置看似相辅相成,实则阳违阴背。屈原的位置不改,而今人的行为堪忧。而今竟有人大言不惭地说以屈原为不屑,《离骚》非屈原所著。屈原已死,这样的言论无论是何意图,却又于心何忍?屈原,说轻了、说浅了、说小了,只是一个人,一个被历史风尘所掩埋却凭自己“身之察察”再现于世之人;说重了、说深了、说大了,

他是一个符号,一个有着绝佳风骨、风姿、风貌的标志,是给予中华儿女精神支撑,并已屹立千年的一块巨石,有人冷不防地告诉我们中国没有屈原,没有《离骚》,没有端午节,而真有人信了。当一个人精神坐标轰然倒塌的时候,当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撑荡然无存的时候,我们的心灵将归向何处? 屈原的行为已超越了那个位置所需,甚至超越了时代,超越了千年的历史,《九歌》也恰成了遥远的绝响,伴着屈原一起沉入汩罗江,吞没于滚滚江流。也许屈原是对的,只有至善至柔的水才能濯其内心,才能保其原貌。 有些人活着,行为却与位置不符;有些人死了,行为却早已超越了那个位置,化作一道光,永恒地照亮中华大地。 魂兮,归来! 篇二:魂兮归来 没有核的果实无法在自然界生存,没有米粒的稻穗总是扬着无知的头颅。那么失却了魂魄的人呢?在这个传媒众声喧哗的年代,在这个真文化、伪文化鱼目混珠的年代,我们是否已被繁华迷了眼,丢了心? 康德有云:常有二理,在手心焉;敬而畏之,与日更新;上则为星辰,下则为德性。但是在今天,当我们只会坐在草地上,四十五度仰望空中生长的朵朵浮云时(郭敬明),谁还能理解昔日哲人心中的敬畏之情?当“简单”的《老鼠爱大米》唱红大江南北时,谁还会重

北大计算机系考研_历年高等数学真题附答案

北大计算机考研 高等数学真题解答 2008年(5题60分) 1 (12分))(x f 有连续的二阶导数,0)(≠a f ,求) (1 )()(1lim a f a f a x f a x '---→。 2 (12分))(x f 在[]b a ,上连续且0)()(==b f a f ,0)()(>''b f a f ,证明:在()b a ,上必有一点u 使得0)(=u f 。 3 (12分)求不定积分? --dx x x x 2 ) ln (ln 1。 4 (12分)0)0(=f 且0)0(='f ,)(x f 有连续的导数,求dx x t x tf x x ? -→0 4 220) (lim 。 5 (12分))(x f 在0附近可导且导数大于0,证明无穷级数)1 (n f 发散,无穷级 数)1 ()1(n f n -收敛。 2007年(5题60分) 1 (12分)求不定积分?+dx x e x 22)1(tan 。 解:=+?dx x e x 22)1(tan +?xdx e x 22sec =?xdx e x tan 22 +?x d e x tan 2-x e x tan 2=? x d e x tan 2C x e x +tan 2。 2 (12分)求连续函数)(x f ,使它满足0)0(,sin )()(1 0=+=?f x x x f dt tx f 。 解:令,tx u =则0=t 时,0=u ,1=t 时,x u =,xdt du =; ? =1 )(dt tx f ?=x du u f x 0 )(1? +x x x f sin )(? =x du u f 0 )(?+x x x xf sin )(2 ?++'+=x x x x x f x x f x f cos sin 2)()()(2?--='x x x x f cos sin 2)(

楚辞·招魂原文及译文

招魂 先秦:屈原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我年幼时秉赋清廉的德行,献身于道义而不稍微减轻。 朕:我,屈原自指。沫(mei妹):微暗。引伸为消减。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具有如此盛大的美德,被世俗牵累横加秽名。 主:守、持有。芜秽:萎枯污烂。 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君王不考察这盛大的美德,长期受难而愁苦不尽。 上:指楚王。离:遭遇。殃:祸患。 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 上帝告诉巫阳说:“有人在下界,我想要帮助他。 帝:上帝。巫阳:古代神话中的巫师。人:指楚王。辅:帮助。特指上天辅助人间帝王。 魂魄离散,汝筮予之。” 但他的魂魄已经离散,你占卦将灵魂还给他。” 筮予之:通过卜筮知魂魄之所在,招还给予其人。

巫阳对曰:“掌梦! 巫阳回答说:“占卦要靠掌梦之官, 掌梦:掌梦之官,实司其事。巫阳因其难招,故作托词。 上帝其难从;若必筮予之, 上帝的命令其实难以遵从。”“你一定占卦让魂魄还给他, 若:你,指巫阳。 恐后之谢,不能复用。” 恐怕迟了他已谢世,再把魂招来也没有用。” 谢:凋落。按:“若必筮予之”三句作为上帝言语,首见项安世《项氏家说》,闻一多、陈子展从之。 巫阳焉乃下招曰: 巫阳于是降至人间招魂说: 焉乃:于是。按:“巫阳焉”属此句。“焉乃”连文用王引之《经传释词》说。 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 “魂啊回来吧!何必离开你的躯体, 何为四方些?舍君之乐处, 往四方乱走乱跑?舍弃你安乐的住处, 些:语尾助词,读音“唆”(suo)疑同今民歌中"啰"音。

而离彼不祥些! 遇上凶险实在很糟。 离:同“罹”,遭。 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讬些。 “魂啊回来吧!东方不可以寄居停顿。 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那里长人身高千丈,只等着搜你的魂。 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十个太阳轮番照射,金属石头都熔化变形。 彼皆习之,魂往必释些。 他们都已经习惯,而你的魂一去必定消解无存。 归来兮!不可以讬些。 回来吧,那里不能够寄居停顿。 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 “魂啊回来吧!南方不可以栖止。 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 野人额上刻花纹长着黑牙齿,掠得人肉作为祭祀,还把他们的骨头磨成浆滓。 雕题黑齿:额头上刻花纹,牙齿染成黑色。指南方未开化的野人。题,额头。醢(hai海):肉酱。

中国历代朝代帝王表

中国朝代帝王表 (夏朝--清朝) 夏朝(约前2070-1600年,共471年) 历代皇帝:大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 商朝(约前1600-1046年,共555年) 历代皇帝:汤、太丁、外丙、中壬、伊尹、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纣。 西周(约前1046-771年,共276年) 历代皇帝: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周昭王姬瑕、周穆王姬满、周共王姬繄扈、周懿王姬囏、周孝王姬辟方、周夷王姬燮、周厉王姬胡、周宣王姬静、周幽王姬宫湦、周携王姬余臣。

东周(公元前770-前221年,共550年)其中:春秋(前770-476年,共295年)、战国(前475-221年,255年) 历代皇帝:周平王姬宜臼、周桓王姬林、周庄王姬佗、周厘王姬胡齐、周惠王姬阆、周王子姬颓、周襄王姬郑、周王子姬带、周顷王姬壬臣、周匡王姬班、周定王姬瑜、周简王姬夷、周灵王姬泄心、周景王姬贵、周悼王姬猛、周敬王姬匄、周王子姬朝、周元王姬仁、周贞定王姬介、周哀王姬去疾、周思王姬叔、周考王姬嵬、周威烈王姬午、周安王姬骄、周烈王姬喜、周显王姬扁、周慎靓王姬定、周赧王姬延、周惠王姬杰。 秦朝(前221-206年,共16年) 历代皇帝: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秦三世嬴子婴。 西汉(前202-公元8年,共195年) 历代皇帝: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

刘弗、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 新朝(公元8-23年,共16年) 历代皇帝:新帝王莽。 玄汉(公元23-25年,共3年) 历代皇帝:更始帝刘玄。 赵汉(公元23年-24年,共2年) 历代皇帝:汉帝王郎。 赤眉汉(公元25-27年,共3年) 历代皇帝:建世帝刘盆子。 成家(公元25-36年,共12年) 历代皇帝:公孙述。 东汉(公元25-220年,共196年) 历代皇帝: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汉献帝刘

《魂兮归来》阅读练习及答案

魂兮归来 ①没有核的果实无法在自然界生存,没有米粒的稻穗总是扬着无知的头颅。那么失却了魂魄的人呢? ②在这个传媒众声喧哗的年代,在这个文化、伪文化鱼目混珠的年代,我们是否已被繁花迷了眼、丢了心? ③康德曾说:“有二事焉,常在此心,敬而畏之,与日更新:上则为星辰,内则为德性。”但是在今天,当我们只会坐在草地上,四十五度仰望空中生长的朵朵浮云时(郭敬明),谁还能理解昔日哲人心中的敬畏之情?当“简单”的《老鼠爱大米》唱红大江南北时,谁还会重拾“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般泛黄的感动? ④当今的文化生活常流于简单、幼稚。无可否认,青春文学确实能带来梦幻般的感动,通俗歌曲也不失为茶余饭后的消遣,但倘若这一切成为文化的主流,当一个人沉浸于其中难以自拔时,很难想象他能直面现实,让心智与身体共同成长。 ⑤当今文化生活的另一股暗流便是平庸、浮躁的喧嚣。每天,大量的娱乐新闻让人们津津有味地咀嚼明星的绯闻琐事,各类“速读名著”“小故事里的大智慧”常驻畅销书列。以至于有人不无忧心地说,当绿蒂主动投怀送抱时,维特还有什么烦恼? ⑥一个人可以忍受物质生活的贫困,却不能不追求精神生活的高贵。类似的文化快餐除了提供暂时的声色之娱,还有什么能留驻心田,在心湖里回荡几许波纹呢? ⑦个体的精神文化缺失令人遗憾,但当其成为整体性的精神信仰缺失,便是可悲甚至是可怕的情形了。 ⑧中国旧有的三纲五常已被破除,新生的文化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我们,是否也成为了迷惘的一代? ⑨魂兮,归来。 ⑩所幸的是,人文精神并未完全流失。当年轻志愿者马骅在梅里雪山间失去生命时,便将诗人的理想主义带到了那里,成为了插在精神雪峰上的标杆;当昆曲在大学校园引起轰动时,不由让人相信,传统的文化经典对于吃着麦当劳长大的年轻人仍有着磁石般的吸引力。 ?一个人仅仅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拥有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对于青少年而言,精神之魂也许并不在远处,而在被重重伪文化掩盖的内心深处。 12.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一致 ....的一项是( )(3分) A.青春文学和通俗歌曲会让青少年一代逃避现实,并抑制其心智成长。 B.一个能忍受物质生活贫困的人,就必定能追求精神生活的高贵。 C.在精神信仰出现断层的现阶段,我们无一遗漏地成为失去魂魄的迷惘的一代人。 D.在精神信仰缺失的年代,我们不要急于在忙碌而又浮躁的外部社会生活里寻找,而是应该回归内心,反求诸己。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 ..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中心论点是呼唤优秀传统思想和文化回归。 B.开头段用自然界“无核的果实”和“没有米粒的稻穗”作为事实论据引出下文论题,增强文章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第⑦段是过渡句,承上启下,从个人层面延伸到国家角度论述精神信仰缺失的影响。 D.本文语言朴实凝练,具有一般议论文的特点,写作的时候多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挽联集锦

挽联集锦 不泣而伤[横幅]抚镜惨然[横幅]肠断肺裂[横幅]默然伤神[横幅]挽联集锦因肠断哀[横幅]谁警鸡鸣[横幅]春风闲楚管;明月断秦箫。 落花春已去;残月夜难圆。 窗竹鸣秋雨;床琴断夜弦。 梦游蝴蝶飞双影;血泪杜鹃泣孤身。 宝琴无声弦柱断;瑶台有月镜奁空。 春江桃叶莺啼湿;夜雨梅花蝶梦寒。 挽联集锦宝琴无声弦折断;瑶台有月镜奁空。 云深竹径樽犹在;雪压芝田梦不回。 南极无辉寒北斗;西风失望痛东人。 每思田园共笑语;难禁空房悲泪流。 泪残秋雨遗罗衫;肠断春风殒玉娇。 挽联集锦钗逐燕飞,影分鸾凤悲菱镜;梭停龙化,尘染鸳鸯废锦机。 负我多情,空抱鸳鸯偕老愿;祝卿再世,重寻鹣鲽未完盟。 终年辛劳,衣食无双,以致累君贫到老;顿时醒悟,合计一番,自然先我死为佳。 最怜儿女无知,犹自枕畔娇啼,问阿母重归何日;但愿苍穹有眼,补此人间缺憾,许良缘再结来生。 挽夫挽联集锦不泣而伤[横幅]肠断肺裂[横幅]默然伤神[横幅]肠断

哀[横幅]花为春寒泣;鸟因肠断哀。 每思田园共笑语;难禁空房悲泪流。 碧水青山谁作主;落花遗孀总伤情。 鸾飞镜里悲孤影;凤立钗头叹只身。 燕阵残斜孤月冷;箫声吹断白云愁。 生前记得三冬暖;亡后思量六月寒。 裂肺撕肝小寻老;捶胸跺足妻哭郎。 假如我死替你死;换来君生代吾生。 欲殉难抛黄口子;偷生勉事白头翁。 鲲鹏云断声千里;杜鹃声哀月一轮。 无禄才郎,长夜不醒蝴蝶梦;伤心少妇,深宵悲听子规啼。 郎果多情,楼上冀迎萧史凤;妻真薄命,冢前愿作舍人鸯。 哭望天涯,愿到黄泉痛洒大乔泪;恨如春水,谁言世上唯独小青悲。 生立奇功,死留典范,九泉瞑目君无憾;上侍高堂,下抚子女,一家重担我来挑。 君去矣,万事独任艰难,能无追念前徽深为吾痛;儿勖哉,尔父既归泉壤,尚其各自努力克振家声。 挽祖父挽联集锦悲深磐石[横幅]诒谋犹存[横幅]典则犹存[横幅]磐石兴悲[横幅]一夜秋风狂催祖竹;三更凉露泪洒孙兰。 风起云飞,室内犹浮诫子语;月明日黯,堂前似闻弄孙声。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本科教学手册.doc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物理学、天文学、大气科学 双学士学位、辅修 2006年招生简章 一、报名条件 1、在校2004级和2005级本科学生(专科起点本科除外),已修过或将 要修《高等数学》(不少于两学期)、《线性代数》,已修全部课程 不能有不及格且GPA在2.0以上,学有余力。 2、每人只能选修一个双学位或辅修专业。 二、双学位的学分要求 如申请人的某些主修课程与下面要求的双学位课程相同,应改修其它相应的专业课程,以达到要求的总学分。 1、物理学专业,34学分: 选修课程5学分:从现代电子电路基础及实验、专业基础和专业选修课中任选。 2、天文学专业,35学分:

3.大气科学专业,39学分

三、辅修 如申请人的某些主修课程与下面要求的辅修课程相同,应改修其它相应的专业课程,以达到要求的总学分。 辅修的学生应完成26学分: 1.必修课程:21学分 物理学专业: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平衡态统计物理(或热力学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实验等。 天文学专业:专业必修课14学分,另在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平衡态统计物理(或热力学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实验等课程中选修7学分,共21学分。 大气科学专业:专业必修课18学分,另在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平衡态统计物理(或热力学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实验等课程中选修3学分,共21学分。 2.选修课程:5学分 从辅修专业的基础和专业选修课中任选5学分。 四、录取 1. 三个双学士学位专业共计划招收50人,辅修专业共计划招收30人。 2. 录取名单将于本学期结束前在物理学院网页上(https://www.360docs.net/doc/6518284040.html,)公布,2006年秋季学期开始上课。 如有疑问,请同学咨询:62751142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2006年4月17日

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

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 出自战国宋玉的《招魂》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沬。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 魂魂离散,汝筮予之。 巫阳对曰:掌梦上帝其难从。 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巫阳焉。 乃下招曰:魂兮归来! 去君之恒干,何为乎四方些? 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些。 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讬些。 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彼皆习之,魂往必释些。 归来归来!不可以讬些。 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 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 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

雄虺九首,往来鯈忽,吞人以益其心些。归来归来!不可以久淫些。 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 旋入雷渊,麋散而不可止些。 幸而得脱,其外旷宇些。 赤蚁若象,玄蜂若壸些。 五榖不生,藂菅是食些。 其土烂人,求水无所得些。 彷徉无所倚,广大无所极些。 归来归来!恐自遗贼些。 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 增冰峨峨,飞千里些。 归来归来!不可以久些。 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 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 熽狼从目,往来侁々些。 悬人以娭,投之深渊些。 致命于帝,然后得瞑些。 归来归来!往恐危身些。 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 土伯九约,其角觺々些。

敦脢血拇,逐人駓々些。 参目虎首,其身若牛些。 此皆甘人,归来归来!恐自遗灾些。魂兮归来!入修门些。 工祝招君,背行先些。 秦篝齐缕,郑绵络些。 招具该备,永啸呼些。 魂兮归来!反故居些。 天地四方,多贼奸些。 像设君室,静闲安些。 高堂邃宇,槛层轩些。 层台累榭,临高些。 网户朱缀,刻方连些。 冬有突厦,夏室寒些。 川谷径复,流潺湲些。 光转蕙,汜崇兰些。 经堂入奥,朱尘筵些。 砥室翠翘,挂曲琼些。 翡翠珠被,烂齐光些。 蒻阿拂壁,罗帱张些。 纂组绮缟,结琦璜些。 室中之观,多珍怪些。

丧葬挽联大全

祭奠常用 (一)灵堂门联: 1、父亡选用:难忘手泽,永忆天伦继承遗志,克颂先芬 2、母亡选用:难忘淑德,永记慈恩春晖未报,秋雨添愁 3、灵堂通用:音容已杳,德泽犹存精神不死,风范永存灵魂驾鹤去,正气乘风来 良操美德千秋在,高节亮风万古存 (二)通用联 流芳百世,遗爱千秋 音容宛在,浩气常存 陇上犹留芳迹,堂前共仰遗容 桃花流水杳然去,明月清风几处游 美德堪称典范,遗训长昭泣人 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劳传嘉风 慈竹当风空有影,晚萱经雨似留芳 流水夕阳千古恨,凄风苦雨百年愁 (三)挽男联 前世典范,后人楷模名留后世,德及乡梓 一生行好事,千古留芳名 高风传乡里,亮节昭后人 悲声难挽流云住,哭音相随野鹤飞 鹤驾已随云影杳,鹃声犹带月光寒 朗月清风怀旧宇,残山剩水读遗诗 等闲暂别犹惊梦,此后何缘在晤言 天上陨颗明星,人间少名俊杰 瑶池来位贵客,佛国添座金刚 (四)挽女联 秋风鹤唳,夜月鹃啼独剪西窗,梅残东阁 慈颜已逝,风木与悲 白云悬影望,鸟鸟切遐思 花为春寒泣,鸟因肠断哀 女星沉宝婺,仙驾返瑶池 花落胭脂春去早,魂销锦帐梦来惊 西地驾已归王母,南国辉空仰婺星 宝婺光沉天上宿,莲花香观佛前身 蝶化竟成辞世梦,鹤鸣犹作步虚声 鹃啼五夜凄风冷,鹤唳三更苦雨寒 魂归九天悲夜月,芳流百代忆春风 绮阁风凄伤鹤唳,瑶阶月冷泣鹃啼 慈竹临风空有影,晚萱经雨不留芳 慈竹霜寒丹凤集,桐花香萎白云悬 情操白如银,洁净晶莹光如雪 慈心红盛火,鲜明炽烈映红梅 (五)通用联横批

永垂不朽,流芳百世,遗爱千秋,含笑九泉,天人同悲永垂千古,功业长存,孝慰忠魂,举世同悲,留芳千古浩气长存,千古长存,名垂青史,千古流芳 (六)挽丈夫 夫妻恩,今世未全来世再 儿女债,两人共负一人完 今宵杵捣蓝桥去,何日笙吹白鹤来 (七)挽妻子 恩爱良妻,苦雨凄风摧汝去 可怜儿女,大啼小哭要娘回 天何无情,怎能教我丧良侣 人各有寿,不忍听儿啼亲娘 只望儿女成人,生活日美,你我同享快乐 不料人愿难遂,好景不长,夫妻从此永别 (八)挽各界人士 政界 丹心照日月,刚正炳千秋 正气留千古,丹心照万年 哀歌动大地,浩气贯长空 耿耿丹心垂宇宙,巍巍功业泣山河 伟绩丰功垂青史,高风亮节励后人 志壮情豪诚可敬,赤诚坦白留美名 奋斗为人民精神不死,光荣留青史百事流芳 惊回首留伟业丰功垂宇宙,抬望眼存高风亮节励人民 风风雨雨为人民终身奋斗,山山水水留足迹风范长存 军界 中天悬明月,前军落大星 碧血染风采,青史留英明 英明垂千古,丹心照汗青 大树国搞万人敌,将军星陨一天寒 南征北战功不朽,春去秋来名永留 一身肝胆生无敌,百战威灵殁有伸 南朔战功青史在,古今名将白头稀 无私慷慨身殉国,含笑牺牲志凌空 一代国粹垂青史,千秋美名化金星 铁券分封剑气当年横塞北,黄粱入梦将星一夜陨江南 天上大星沉万里云山同惨淡,人间寒雨迸三军笳鼓共悲哀守土共存亡先鞭作我三军气,挥戈思勇决信史传兹百世名学界 学界泰斗,人生楷模 学子无良师,老成有典型 殁可祭于社,天将丧斯文 著作等身身不死,子孙维业业长存 惊座文章传四海,新民德业播千秋

武悼天王

武悼天王——冉闵 很少有一个历史人物像冉闵这样充满争议,以至于主流教科书因为无法定论而不得不将他忽略。而互联网上对他的评价则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论述,可以说在那个扭曲的时代,他的行为也可以说是扭曲的。屠胡令是其最有争议之处,那么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该如何评价他? 首先我们应该先了解冉闵其人,冉闵(又作染闵)(?-公元352),汉族,字永曾,小字棘奴,父亲冉瞻,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祖先是汉朝黎阳骑督都,世代的牙门将。冉闵是中国西晋末年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虎的养孙,后来冉魏的开国皇帝(公元350-352在位)。死后被当时的燕国追封为武悼天王。《晋书.载记七.石季龙下》中记载:“(石)勒破陈午,获(其父)瞻,时年十二,命季龙子之。骁猛多力,攻战无前。历位左积射将军、西华侯。闵幼而果锐,季龙抚之如孙。及长,身长八尺,善谋策,勇力绝人。拜建节将军,徙封修成侯,历位北中郎将、游击将军。季龙之败于昌黎,闵军独全,由此功名大显。及败梁犊之后,威声弥振,胡夏宿将莫不惮之。”可见其父子都年少有为,而冉闵本人也是很早就有所建树并成长为“莫不惮之”的猛将。 冉闵是胡人政权后赵羯族人石虎的养孙,后乘乱篡权,挟石鉴揽权,多次以少胜多打败各路叛军并最终灭亡石氏,建立冉魏政权自立为帝,350年,石虎庶子石祗于襄国称帝,四月,石祗两次派兵攻打邺城,被冉闵打得大败,冉魏进入全盛《晋书·卷一百七·载记第七》记为“卒三十余万,旌旗钟鼓绵亘百余里,虽石氏之盛无以过之。”351年,冉闵围攻襄国,石祗联合鲜卑、羌人夹击冉闵,冉闵起初大败,部众大量死亡,冉闵逃回邺城,石祗乘机再次使刘显帅众七万攻邺,冉闵击败《晋书·卷一百七·载记第七》记为“(冉 闵)尽众而战,大败显军,追奔及于阳平,斩首三万余级。显惧,密使请降,求杀祗为效,闵振旅而归。”后刘显杀祗及其太宰赵鹿等十余人,传首于邺,送质请命,但不久刘显复率众伐邺,闵击败之。刘显还,于襄国称帝。352年,刘显率众攻伐常山,冉闵亲自率领八千骑兵解救常山,整合王宁降军击败刘显,追击逃兵直至襄国。刘显的大将曹伏驹打开城门接应,冉闵便进入襄国,冉闵诛杀了刘显及其公卿以下百余人;焚烧了襄国的宫室,把当地百姓迁徙到邺城。同年四月(352年),慕容儁已攻下幽、蓟二州,侵占土地已达到冀州。冉闵带领骑兵抵抗他,与前燕将领慕容恪在魏昌城相遇。冉闵十战十胜,慕容恪以铁索结马阵(类似后来完颜兀术攻无不克的铁浮屠),冉闵冲阵被围,后因坐骑暴亡被擒。《晋书·卷一百七·载记第七》记:(慕容)儁立闵而问之曰:“汝奴仆下才,何自妄称天子?”闵曰:“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又记:‘儁送闵既至龙城,斩于遏陉山。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五月不雨,至于十二月。俊遣使者祀之,谥曰武悼天王,其日大雪。’一代乱世枭雄终归黄土。 那么是什么造成对冉闵截然相反的历史评价?答案是冉闵在篡权之初提出的“杀胡令”。此令共分三道。第一道“杀胡令”是冉闵在邺城幽禁后赵皇帝石鉴后颁布的,其在一次又一次阴谋威胁后认为所有胡人都已不可靠,号称“内外六夷,敢称兵器者斩之”,也就是说:所有敢拿兵器的胡人都要杀。于是胡人纷纷或硬冲城门或越墙离城而去。面对胡人纷纷逃难的局面,冉闵颁布了第二道“杀胡令”:与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这道令看似简单,其实绝难理解,如何才是与官同心,如何又不同心?官方不做正式说明,谁也不知道究竟什么是正确执行。结果,此令一下,邺城内的羯族为了保命纷纷外逃,而百里之外的汉人纷纷拥入城中,两方恰巧相遇,城门口被堵得水泄不通。还没等胡人迁出,冉闵就颁布了第三道命令:所有汉人,凡是斩一个胡人,凭人头加官晋爵。于是一日之内,便有数万胡人被斩首。冉闵亲自带队,光在邺城就屠杀了二十万的羯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考博 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27所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参与了2018-2019基础数学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二的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中南大学。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 智能科学系主要从事机器感知与机器智能领域的研究。在机器视觉领域开展图象处理与模式识别、图像与视频压缩、生物特征识别、三维视觉信息处理、智能机器人与人机互动等研究;在机器听觉领域开展机器听觉模型、语音信号处理和人工神经网络研究;在智能信息系统领域开展计算智能、多媒体信息的数据管理、知识挖掘和时空数据处理等研究,为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提供工具和环境;视觉与听觉的神经计算模型和心理生理基础研究主要从生物学的角度探索生物视觉与听觉的机理,为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提供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对上述方向中一些具有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关键性课题的研究,以期为实现实用的机器感知系统提供可靠的方法与技术,为实现自然的人机交互提供基础技术手段,并且在一些应用领域提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设计思想与技术,为产业化提供原创性的关键技术,指导实用产品的开发,推进成果转化进程。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4个研究方向: 080921电子科学与技术(量子电子学): 研究方向:01.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02. 冷原子物理与精密测量;03. 激光原理与技术;04. 原子钟及其技术。 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 1.我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素质审核。根据素质审核结果,择优确定进入考核的候选人;

诗词

钗头凤(陆游)1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唐婉)2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婉,字蕙仙。 重题蔷薇3 年代:唐

作者:皮日休 浓似猩猩初染素,轻如燕燕欲凌空。 可怜细丽难胜日,照得深红作浅红。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尝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 虞美人·黄昏又听城头角4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姓名】纳兰性德 【作品体裁】词 黄昏又听城头角,病起心情恶。药炉初沸短檠①青,无那残香半缕恼多情。多情自古原多病,清镜怜清影②。一声弹指泪如丝⑧,央及东风休遣玉人知④。 解释: ①短檠:短柄之灯烛。②清镜句:谓揽镜自照,看到那清瘦的形影着实令人怜惜。清镜,即明镜。清影,清瘦之形影。 ③一声句:此言吟唱一声《弹指词》便伤心得泪下如丝。弹指,此指顾贞观之《弹指词》。 ④央及句:央及,恳请、请求。玉人,对所爱者的爱称。张先《菩萨蛮》:“玉人又是匆匆去,马蹄何处垂杨路。”

临江仙·谢饷樱桃5 绿叶成阴春尽也,守宫偏护星星。留将颜色慰多情。分明千点泪,贮作玉壶冰。 独卧文园方病渴,强拈红豆酬卿。感卿珍重报流莺。惜花须自爱,休只为花疼。 临江仙·寄严荪友6 别后闲情何所寄,初莺早雁相思。如今憔悴异当时,飘零心事,残月落花知。 生小不知江上路,分明却到梁溪。匆匆刚欲话分携,香消梦冷,窗白一声鸡。[1] 解释: 参见《水龙吟·再送荪友南还》注。初莺早雁:初莺,借喻春暮之时:早雁,借指秋末之日。此谓春去秋来,无日不相思念友。

北大计算机系情书

打开南窗,正对阳光给你写信,是在二月末的春风里。窗外的声音热闹起来,太阳悄悄加了一些热量,召唤一季的繁茂,隔壁收拾阳台的少年,希望的脸庞映在玻璃上,又添了一份宁静。一年又一年,我在心里轻轻的说,这一年会有什么不同呢? 2 看到美好的事物,我就想细细的说给你听,遇到晴好的天气,我就想与你一起走在路上。暂时还不能做到,我就把希望寄与以后,于是就积攒了无数的梦。他们已经提前占据我将来的生活,像招展的彩旗排列在将来的道路上。这是真实的,我想。 3 在我小的时候,春天里的彩旗常常列在植树的道路两边。年青的我们去将一片荒山变绿。那时候我并不认识你,也没有过多想象未来。而站在相遇之处,了解了各自的少时心绪,再去回忆以往,那些彼此未曾意识到对方存在的日子,忽然有了某种默契。我们一起经历过了许多春天,也许这是真实的,我想。 4 交换着关心与信任,贯穿起过去与将来。这一年,在飞尘弥漫的北京城。 5 除了思想独立,尚能坚守一些信念之外,我并无太多值得称许的地方。一些老去的过往,一个投机失败的事业,一堆残破不能听的打口带。 6 也有些不能遗忘的事情,曾经吞噬自己的愧疚,欲寄尺素不知处的茫然。即便在晴朗的天气里,我知道它们依然躲在遥远的云层后。这一切却让我更丰富的爱你,更简单的爱你,就像爱生活。

许多人赞美你的智慧,赞美你的容貌。然而,我依然以敢于担当的姿态出现在你面前。我并不想将它们对你的颂扬归于世俗的言语,这是人之常情。我也因你的智慧而赞叹,也因你的卓然之姿而欣喜,但这些都并不是我决定和你一起生活的原因。 8 你曾经笑着问我,我喜欢你哪些地方呢。那时候我无法回答。对我来说,爱情的对象是完整、直观的人,而不是脱离开去的属性。如果我因一些优点而爱某个人,那么在具备相同优点的人面前,她又怎会是不可替代呢?我无数次行走在你的心理地图之中,如此熟谙。尤其当我触及一些事情,敬重之情油然而生。这种感觉让我确信,它的重量足以让我安心托付一生。 9 慢慢的,我们开始在不经意间说出同样话,开始能猜中对方藏在心中的数字,开始对一些事情有了同样的担心,又以同样的方式隐藏。 10 我将一种哲学的结构概念引入了生活,这本是一种真诚。但在复杂的表述过程里,却容易被误解为丧失真诚的辩解。感谢你的细心倾听。我不是一个迂腐和苛求的人,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不会用哲学去分解一朵花,我会把鲜花送给你,让花香芬芳在你的书房。 11 我就快生活过三十年了。想到勉强确保健康的岁月已经过了一半,就有些失落。但转念想到,自己理解生活,理解爱情仅仅才三五年,未来便又丰富漫长起来。一起走吧。 12 在所有的理性不可能到达的顶端,是神圣与爱。对我,就是你。 13 依然是下午。有些抒情,须在午夜时分,有些幸福,须是年老才能体会,有些话语,须轻轻安放,藏在心房中最深的地方。而书信和语言能表达的感情,永远太少。所以在无尽的爱面

北大,魂兮归来

北大,魂兮归来 韩毓海 1995岁末的一则新闻不仅位列“北大十大新闻”榜首,而且标定在这个千年纪元的转折点上,代与代之间的隔膜使百年学统变异。 转轨与断代 1995年12月21日,正值岁末徐徐来临,中央电视台在当晚新闻联播中播发了一条来自国家教委的消息。据导播介绍说,播出这条新闻曾使他们略感踌躇,因为这条新闻直接涉及对北京大学的评价。而北大,在许多意义上都被视为中国的某种象征。次日.北大在学校闭路电视中以节制、简短,然而也更加明确无误的方式宣告了同一事实:“12月21日,从国家科委举行的全国科技论文统计信息发布会上获悉我校在国际上发表论文数和被国际引用论文篇数均落后于南京大学。” 全校上下顿时一片哗然。在校党委宣传部公布的“95北大十大新闻”评选中,这条新闻高居榜首。北大从来都是勇于正视现实的,然而对于北京大学而言,这新闻预示着一个痛苦的事实。它等于明白无误地宣告,在这个千年纪元的转折点上,一直以“京师大学堂”自况的北大的“太学”地位面临挑战;在现代高校竞争剧烈的时代,北大作为“新学之冠”的优势地位已经不再是无可争议的了。何况这一宣告来得“恰到好处”:如果从1905年废除科举,立北京大学为中国第一现代学府开始,刚好是90年。 如果从汉代设立“太学”始,中国的“太学”传统至今刚好两干年,“两千年”的“太学”难道真要应庄子《天下》篇中的那句话:千秋之业,溃于一旦?历史总是充满了巧合,而时间却从来不是没有重量的。其实,一次排名,甚至“排名”本身,并不足以说明一所大学的真正实力。据称:“排名”是依据国际科学论文检索(SCI)引用论文数量来决定的;然而SCI只是一种尺度,充其量也只能算权威尺度之一。何况衡量大学实力的还有一条更为重要的尺度,这便是你在历史上对本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起到的文化作用。正是在这一点上,北大有着无可比拟的光辉历史,九十年来北大形成的“科学、民主、宽容”的学统更可以煌煌于中国近代史册上。但问题也许正在于,北大已经太多地习惯于温习这些光荣历史。1916年至1918年在北大半工半读的毛泽东说过:“世上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的确,一种令人担忧的变化正在北大发生。变故正由SCI引发。1995年,北大校学术委员会公布:青年教师凡未有论文被SCI引用者,不得申报职称。这无疑斩钉截铁地堵死了一大批青年教师的“出头”之路。而某些中青年教师则反唇相讥:若按照这条标准,现在的教授都不合格,因为他们大多未在SCI发表论文,如此,学术委员会何不解散?——校园内一时怨声鼎佛,两厢对垒。一次暂时的排名造成的风波,从一个侧面暴露出的其实是学校教育体制内部的矛盾。人与人、代与代之间的隔膜乃至积怨日益尖锐化、表面化,正在造成知识分子精神上的普遍危机。与80年代物质贫困的危机不同,这一次是价值观念上的深刻危机。 1992年10月12日是个并不平凡的日子,中共十四大在这一天召开。晚上11点,北大的第三教学楼熄灯,曾被这巨大教学楼的灯光照耀得如白昼的五四操场隘入暮色,校园内一片沉静。关灯锁门的校工忽略了,有一个人独自隐身于五楼一间教室之中,此时正在作出危险而致命的抉择。这便是经济学院的副教授K。K教了一辈子计划经济,近几年,他越来越感到搞市场理论的同行们的压力,只是这种压力没有使他正视现实,反而使他更加固执、抑郁。当夜,当他在教室里通过收音机收听完十四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报告后,从

常用挽联

一、常用挽联 一世精神归华表满堂血泪洒云天公去大名留史册我来何处觅音容白雪阳春称雅景高山流水悼幽魂生前教子成大器死后望儿继皋风从今不复闻謦咳此后何堪忆笑容相逢至今犹可忆旧游何处不堪愁画地曾传贤母获引刀谁断教儿机传噩耗悲歌动地继遗志铁誓震天无路庭前重见母有时梦里一呼儿满地留株伤化雨一门桃李恸春风白骨未入三尺地忠魂以上九重天半子无依何所赖东床有泪几时干魂归天上风云惨名在人间草木香天上列星沉处土山中霖雨及苍生倚门人去三更月泣仗儿悲五更寒画堂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气数不言仁者寿性情犹见古之愚等闲暂别犹惊梦此后何缘再晤颜千里悼君唯有泪十年知己不因文宝瑟无声弦柱绝瑶台有月镜奁空雨中竹叶含珠泪雪里梅花戴素冠悲音难挽流云住哭声相随野鹤飞

生前记得三冬暖死后思量六月寒 深恩未报惭为子饮泣难消欲断肠 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 每思田园共笑语难禁空房热泪流 教育深恩终身感戴浩然正气万古长存 高山巍巍英明不朽清水淙淙精神常在 巍巍青山永志芳德涓涓流水长吟雅风 瞻云仰日慈容不再期劳戒逸母训难忘 烟径云迷风凄翠竹石阶露冷雨泣黄花 大道为公徒存手泽因才而教顿夹心传 福寿全归音容宛在齿德兼隆名望常昭 绮阁风寒伤心鹤唳兰台月冷陨涕萱阴 绣阁花残悲随鹤唳妆台月冷梦觉鹃啼 彤管芬扬久钦懿范绣帷香冷空遗泪痕 为人正直毕生无愧办事公道浩气长存 名垂宇宙音容宛在功著神州德泽永存 持家以俭教子有方德被后土死而无憾 福寿全归名驰乡里齿德兼隆荫及儿孙 未弭前思顿作永别追求笑绪皆为悲端 秋水蒹葭溯回往哲春风桃李想象斯文 群山披素玉梅含孝意诸水悲鸣杨柳动伤情平凡工作系千秋大业艰苦奋斗留万古芳名生前忠节似松凌霜雪死后高风如水照青天

武悼天王冉闵

武悼天王冉闵(?-352),字永曾,小字棘奴,十六国时期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汉族,也作“染闵”。冉魏建立者,350-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称。350年称帝,国号魏,史称冉魏。352年冉闵突围不遂,为燕王慕容儁所执,斩于遏陉山,后被追封为武悼天王。冉闵后人的墓志上称冉闵为“平帝”,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冉魏政权给冉闵上的谥号。 一战成名 309年,乞活军活动在黎阳的一支在和匈奴前赵帝国的战斗中被打败,冉闵的祖父冉隆和叔父冉襄等亲人都殁于此役。冉氏家族留下一个11岁的少年——冉瞻(冉闵之父),带领所部乞活余 冉闵 部继续与胡人英勇战斗。310年,石勒(此时是前赵大将)攻打河内郡,勒见两军阵前的一少年英勇非凡,长而勇悍,精于骑射,阵前临矢石不顾。勒赞曰:“此儿壮健可嘉!”由于寡不敌众,冉瞻战败。石勒徙冉瞻及其部众于兰陵郡。 316年,司马氏建立的西晋王朝在经历八王之乱后,国力损失惨重,虚弱不堪,最终被匈奴人灭国,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势力趁天下大乱之机入侵中原。 公元327年,冉瞻在和匈奴前赵的战斗中被斩于阵前。冉瞻死后,留下年幼的冉闵,他除继承了父亲的勇猛外,还善于使用智谋。 ,此战后赵诸军尽溃,唯游击将军冉闵三千汉军独全。此战后,冉闵成名,被石勒提拔为北中郎将,参加了防卫后赵北方边界的战事(当时北方燕代之地有内迁的丁零,乌桓,夫余等各族各部,时常有叛乱,外有慕容鲜卑常发兵寇边),在战斗中屡立奇功(其间也有两次调到外地作战)。迫于冉闵和诸路中原汉军的杀戮,氐、羌、匈奴、鲜卑数百万人退出中土,返还陇西或河套草原一带原来生活的地方,一些胡族甚至迁回万里之外的中亚老家。在返迁的路

计算机所研究生培养方案 -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专业代码:081203) 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0年8月

目录 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简介 一、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三、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四、直读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五、硕士研究生课程

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简介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源于王选教授开创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研究,是北京大学的二级科研教学机构、计算机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学科之一,研究方向包括: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与电子出版应用、网络与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视音频技术及应用、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拥有硕士、博士培养点及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文字字体设计与研究中心”、“网络与信息安全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等科研基地。 计算机所坚持自主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以一流的科研成果创造一流的产业应用为目标,围绕计算机技术在印刷、新闻出版、广电、信息安全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开拓进取,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2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成就、2次入选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2次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多次推动相关行业实现了技术变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一、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表一) 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表二)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要求(表三)

二、博士研究生(普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与学制(表四) 学习安排和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表五)

民间挽联大全

实用挽联大全 一、男性挽联 天不留耆旧人皆惜老成此日骑鲸去何年化鹤乘 壮梁悲落月鲁殿圯灵光海内存知已云间涉德音 庾公楼月冷处士里星沉寿终德永在人去范长存 哀慕有余恸瞻依无尽时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 读礼悲风木吟诗废蓼我天下遗一老人已足千秋 化悲痛为力量继遗志写春秋以正气还天地将身心献人民 正喜春园共把盏奈何南渍正销魂鹤唳三更空月冷鹃啼午夜咽风寒鹤驾已随云影杳鹃声犹带月光寒平生壮志三更梦万里西风一雁哀翠色和云悲夜月鸿雁声哀月一轮事业已归前辈录典型留与后人传碧水青山认作主落花啼鸟总伤神称觞沿忆登堂事挂剑难为过墓情流水夕阳千古恨凄风苦雨百年愁何日一梦飞蝴蝶竟使千秋泣杜鹃一趄风烛红霞敛万古仪型碧草埋大雅云亡梁木坏老成凋谢泰山颓龙隐海天云万里鹤归华表月三更明月清风怀旧宇残山剩水读遗书遗世文章多灼见平生业绩足千秋扶桑此日骑鲸去华表何年化鹤来堪嗟驾鹤归华表深痛骑鲸赴玉楼箧里诗文疑谢后梦中风貌似潘前春花正浓人已老华年刚尽岁方新公去大名留史册我来何处别音容秋水蒹蔚溯回往哲青风桃李想象斯文 秋色荒凉乔阴莫仰愁云黯淡仙驭难回 客燕思归悲添秋士宾鸿信断梦杳仙乡 梅蕊开时噩音忽至蔚灰动处大梦难回 蒲剑斩邪魔高千丈榴花照眼血染双行 高风送秋飞霜迎节驾鹤上汉骖鸾腾天 如此韶华青犹未老何来噩耗人竟云亡 功勋盖世为举家同悼精神不殒与事业长存 貌杳音沉身归静府应无憾儿悲女泣泪洒江天恸有余 驾鹤难回终隔云山家万里骑鲸采石五百年明月重圆 时事伤心风号鹤唳人何处哀情惨目月落乌啼霜满天 忆杖履追随直节清严犹在望怅老成凋谢名贤言行未终篇 二、女性挽联 音容宛在懿德长存南柯梦里望云思亲 慈颜已逝风木与悲寿终内寝鹤驾西天 烛剪西窗梅残东阁花凝泪痕水放悲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