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复习题.pdf
《建筑设计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建筑设计基础复习题(课程代码:252330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1、按建筑物使用性质分类,博物馆、医院、客运站属于()A.工业建筑B.农业建筑C.公共建筑D.居住建筑参考答案:C2、公元前1世纪罗马奥古斯都时代,建筑师()撰写了《建筑十书》A.维特鲁威B.帕拉帝奥C.西萨·佩里D.弗洛伊德参考答案:A3、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物不包括()A.帕题农神庙B.伊瑞克提翁庙C. 胜利神庙D.万神庙参考答案:D4、认识色彩的基本途径不包括()A.日常生活中的接触B.对色彩的科学研究、色彩资料的收集、研制和创新C.对色彩的艺术表现D.对色彩的遐想参考答案:D5、色彩的三属性不包括()A.色矩B.色相C.明度D.纯度参考答案:A6、萨伏伊别墅的设计者是()A.弗兰克·劳埃德·赖特B.勒·柯布西耶C.安藤忠雄D.路德维斯·密斯·凡·德罗参考答案:B7、平面构图要素中不包括()A.块B.点C.面D.线参考答案:A8、著名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哪国人()A.中国B.日本C.英国D.美国参考答案:D9、下列哪本不是中国古代关于建筑技术方面的文献()A.《周礼·考工记》B.《建筑十书》C.《园冶》D.《营造法式》参考答案:B10、建筑制图中默认尺寸单位是()A.米B.厘米C.毫米D.分米参考答案:C11、建筑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根本特征是()A.建筑功能B.建筑空间C.建筑技术D.建筑形象参考答案:B12、空间的组织形式不包括()A.并列关系B.动静关系C.主从关系D.综合关系参考答案:B13、中国古代建筑的外形中不包括()A.屋顶B.柱子C.台基D.屋身参考答案:B14、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按等级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庑殿-硬山-歇山-悬山B.歇山-庑殿-悬山-硬山C.歇山-庑殿-硬山-悬山D.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参考答案:D15、下列哪个不是文艺复兴建筑()A.意大利佛罗伦萨主教堂的大穹顶B.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C.英国伦敦的圣保罗教堂D.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参考答案:D16、“帕拉帝奥母题”是在()基础上改进的A.巨柱B.双柱C.券柱D.倚柱参考答案:17、剖面图对应的剖切符号标在()上A.平面图B.立面图C.剖面图D.透视图参考答案:A18、编著《走向新建筑》一书的作者是()A.密斯·凡·德·罗B.赖特C.格罗皮乌斯D.勒·柯布西耶参考答案:D19、西方古典柱式中柱身没有凹槽德是()A.多立克B.爱奥尼C.塔斯干D.科林斯参考答案:C20、建筑图纸中不同粗细和不同类型的线条都代表一定的意义,其中虚线表示()A.建筑物形体的轮廓线B.建筑物形体尺寸和标高的引线C.建筑物形体的中轴位置D.建筑物被遮挡部分的轮廓线参考答案:D21、下列不属于建筑设计特点的是()A.实用性B.综合性C.双重性D.社会性参考答案:A22、形态构成基本方法中分割类的手法不包括()A.等形分割B.自由分割C.按比例分割D.交叉构成参考答案:D23、下列图底关系说法中正确的是()A.居于视野中央者不易形成图形B.被包围的领域不易形成图形C.较小的形比较大的形容易形成图形D.同质的形较异质的形容易形成图形参考答案:C24、“黄金分割”比列的比值是()A.1.638B.1.618C.0.638D.0.618参考答案:D25、总平面图不包括哪项内容()A.指北针或风玫瑰图、比例B.场地的区域布置C.场地的范围D.各层地面标高、屋面标高参考答案:D26、下列哪项是格罗皮乌斯设计的()A.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B.包豪斯校舍C.流水别墅D.朗香教堂参考答案:B27、下列哪项不是赖特的作品()A.萨伏伊别墅B.古根海姆博物馆C.流水别墅D.罗伯茨住宅参考答案:A28、下列哪项属于希腊时期科林斯柱式的特点()A.刚劲、粗壮B.柱身无凹槽C.柱头有植物纹样D.没有基座参考答案:C29、古埃及人坚信人死后灵魂不灭,保全尸体日后会在极乐世界复活永生,因此,他们特别重视建造()A.金字塔B.陵墓C.神庙D.石窟墓参考答案:B30、古罗马建筑的贡献不包括()A.发明拱券结构B.运用火山灰C.《建筑十书》D.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参考答案: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2小题)1、柱式的各种组合构成了西方古典建筑丰富的内部和外部的立面构图。
《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复习题

1.大厅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剧院、电影院、体育馆)建筑类型,不适用于(展览馆)。
单元式组合不适用于(展览馆)。
套间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展览馆、陈列馆)建筑类型2.建筑立面的重点处理常采用(均衡)手法。
建筑立面的虚实对比,通常是由(门窗的排列组合与墙面的对比)来体现的。
建筑立面中的(台阶)可作为尺度标准,建筑整体和局部通过与它相比较,可获得一定的尺度感。
3.对于大多数建筑物来说,(建筑功能)经常起着主导设计的作用。
4.民用建筑中,窗子面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室内采光)的要求。
走道宜有直接采光,解决采光最有效的方式是(利用楼梯间、门厅、过厅采光及走廊端部开窗采光)5.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主要依据(防火安全、地区日照条件)的要求确定。
6.一般走道均为双向人流,一股人流宽( 550 )mm 左右。
一般房间门的洞口宽度最小为(900)mm,厨房、厕所等辅助房间门洞的宽最小为( 700 )mm。
一般民用建筑中的生活、学习或工作用房、窗台的高度为(900mm )。
为便于开启,门扇的宽度通常在(1000mm)以内。
门的宽度(1200-1800mm )时,一般采用双扇门。
中学普通教室设计中,为满足视听要求,第一排课桌前沿到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m),最后一排课桌的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8.5m),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影剧院中观众厅的疏散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00mm)mm。
公共建筑的走道净宽一般不应小于两股人流通行时所需的宽度,因此,走道的净宽一般不应小于(1100mm)mm。
7.房间的剖面形状主要是根据(使用功能)要求确定的。
8.建筑外部形象包括(体型)及(立面)两个部分。
9.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公寓)属于居住建筑。
10.在建筑设计中,对于大型的比较复杂的工程,一般采用( 3个)设计阶段。
建筑设计过程分为两阶段设计或三阶段设计,两阶段设计是指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一般的工程多采用两阶段设计。
建筑设计原理练习题

《建筑设计原理》练习题一、填空题1、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一般考虑建筑群体、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灯光造型等主要组成部分。
2、公共建筑空间使用性质与组成类型虽然繁多,但概括起来,可划分为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或称辅助部分)、交通联系部分。
3、垂直交通中常用的有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等形式。
4、在公共建筑中,常用的韵律手法有连续的韵律、渐变的韵律、起伏的韵律、交错的韵律等。
5、公共建筑常用结构形式基本可概括为三种主要类型,即:混合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
6、住户的居住生活行为一般可分为四类,分别为私人生活行为、社会生活行为、家务活动行为、生理卫生行为。
7、根据房间使用性质不同,我们将一套住宅的各功能房间归纳划分为三类居住空间、厨卫空间、辅助空间。
8、住宅楼栋按住栋高度(或层数)分类为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高层及超高层住宅。
9、住宅楼栋按进入住宅套型空间的交通组织方式分类为接地型住宅、准接地型住宅、非接地型住宅。
10、多层住宅的垂直组合方式有叠加式、退台式、多层住栋底层空间利用的方式。
二、简答题1、空间组合中的水平交通,按使用性质不同,可分为几种情况?2、悬索结构体系的特点3、居住建筑适居性基本原则4、空间环境的心理标准5、不同设计应当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案,其建筑功能效果的优劣势表现于哪些方面?6、住宅楼栋设计的基本要求7、低层住宅楼栋的类型8、低层住宅符合住宅群体规划的要求有哪些9、分析多层住宅的优势与不足10、塔式高层建筑剪刀楼梯应符合哪些规定?三、论述题1、谈谈你对公共建筑环境艺术的理解。
2、分别论述框架结构体系以及剪力墙结构体系布置特点。
建筑设计原理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公共建筑通常由以下哪三种主要空间组成( )I.交通空间;II.使用空间;III.辅助空间;IV.过渡空间A.I、IIB.I、II、IIIC.I、III、IVD.II、III、IV2. 公共建筑走道的宽度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选择正确的一组。
( )I.功能需要II.防火要求III.空间感受IV.人流的性质V.门扇的开启方向A.I、IIB.I、II、IIIC. I、II、III、IVD. I、II、III 、IV、V3.下列关于空间序列组织的叙述何者正确?( )A.空间序列组织指运用对比、重复等手法将个别的、独立的空间组成一个有序、有变化、统一完整的空间集群B.空间序列组织指的是空间的大小顺序C.空间序列组织指连续的空间D.空间序列组织指空间的联系与分割以及对比变化等4.关于交通流线组织的要求,以下何者不妥?( )A.不同性质的流线应明确分开,避免干扰B.交通流线的组织,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C.流线应简洁、通畅、不迂回D.流线组织关键是符合内部使用程序,与外围道路的关系不大5.对于建筑高度的限制,应符合有关部门规定,下述有何不正确?( )A.当城市总体规划有要求时,城市各用地分区内建筑的高度限制应符合当地规划部门制定的标准B.市、区中心的临街建筑,应根据所面临街道的宽度控制建筑高度C.处于各种技术作业控制区范围的航空港等建筑,应按有关部门净空要求控制高度D.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等均不计入建筑控制高度6.对防护栏杆的要求,应符合有关规定,下述何者有误?( )A.栏杆应坚固耐用,并能承受规定的水平荷载B.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05米,高层建筑还应提高,最好不超过1.20米C.栏杆离地面或屋面0.15米高度内不应留空D.有儿童活动的场所,栏杆应不易攀登7.现代建筑设计最常用的两种分析与确定空间组合关系的手段是( )I..空间形态构成关系图;II.功能关系分析图;III.平面网格图;IV.流线分析图8.两个毗邻的建筑空间,可以采用对比的手法,使人们产生深刻印象。
建筑设计原理习题(详细答案)学习资料

建筑设计原理习题(详细答案)学习资料建筑设计原理习题(详细答案)课堂习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1、建筑的基本属性的是( A )A 实用性、技术性、艺术性、时空性、民族和地域性、社会性B 技术性、艺术性、时空性C 技术性、艺术性、时空性、民族和地域性、社会性D 实用性、技术性、艺术性、时空性2、古代拉丁美洲建筑主要是以什么建筑类型为主( D )A 木构架体系建筑B 伊斯兰教建筑C 陵墓建筑D 高台建筑3、古代印度建筑主要是以什么建筑类型为主( A )A 佛教建筑B 筑陵墓建筑C 伊斯兰教建D 木构架体系建筑4、下列不是两汉时期中国古代建筑发展主要表现的一项是( D )A 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包括宫殿建筑、礼制建筑(宗庙、明堂、辟雍)、居住建筑(宅第、坞壁)、园林建筑、陵墓建筑、宗教建筑等B 木构架的两种主要形式——抬梁式和穿斗式都已出现,斗拱在建筑上开始广泛使用,建筑组群日趋庞大,群体组织有了一定的发展。
C 多层楼阁兴起和盛行,战国时期的台榭建筑到东汉时期已被独立的、大型多层的木楼阁所取代D 城市建设规模宏大,规划严整,经历了里坊制到街巷制的变革,城市面貌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5、下列不是清代建筑发展主要表现的一项是( D )A 园林建筑进入极盛期;藏传佛教建筑兴盛,住宅建筑百花齐放B 单体建筑在明代定性化基础上以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筑高度程式化C 建筑结构与建筑装饰分离,单体的建筑装饰精细、华丽,甚至由于装饰过分而产生繁缛和堆砌感D 城市建设规模宏大,规划严整,经历了里坊制到街巷制的变革,城市面貌发生了较大的改变6、希腊建筑长期的推敲改进主要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比例及其相互组合上,这套做法固定后形成了三种主要的柱式:( A )A 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B 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塔斯干C 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复合柱式D 爱奥尼克柱式塔斯干复合柱式7、自然环境构思法主要是指( C )A 通过建筑形态、语言、符号等表达其内在的某种哲学或思想内涵,从而使观者产生联想、共鸣或启示B 建筑通过形象(含总平面、平面、立面及内外装饰)表达或蕴涵某一主题思想,从而增加建筑文化含量C 新建筑根据所处环境原有的道路、景观及建筑布局、形态、形式、风格、材料、色彩以及特点、个性等进行构思,从而达到新旧环境与建筑的谐调平衡。
建筑设计原理习题题目练习-附答案--haha

名词解释:1.居住建筑:是人类生存活动和社会生活必需的物质空间,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建筑类型。
2.套型: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居住空间。
3.模糊空间:指在住宅平面中设计一定面积的没有预先确定功能的空间。
4.套型空间组合:将户内不同功能的空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从而满足不同住户使用的需要,并留有发展余地。
5.住栋:由各种空间形式和面积标准的住宅套型按一定规模进行组合而成的整体。
7.公寓建筑:为非家庭型住户提供居所的集体性居住建筑类型。
8.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环境中各类人工要素的相对空间区位关系及其组合规律。
9.城市景观:是城市空间视觉形式的整体性表达,是城市环境空间中各种视觉事物及事件构成的视觉总体,包括周围空间组织所显现的艺术形式。
填空:1.居住建筑类型有住宅、公共宿舍和专用公寓建筑、居住综合体。
2.住宅套内生活空间设计中应主要考虑方面有:家庭人口构成;家庭生活模式与套型;套型居住环境与生理;套型居住环境与心理。
3.阳台平面形式有(配图):凹阳台、凸阳台、半凸半凹阳台、封闭式阳台。
4.套型内功能分区原则是:动静分区(卧室与起居室)、洁污分区(厨卫与其他房间)、公私分区(客厅与卧室)。
5.住宅楼栋的类型有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高层及超高层住宅。
6.住宅平面中厨房与餐厅的位置关系(配图):串联式、并联式。
7.住宅中卫生间的布置应考虑的因素有:面积小、设备集中、兼顾采光通风。
8.按楼梯在多层平面中的位置可分为(配图):外置式、内置式、梯间单元式。
9.公寓楼栋内交通联系空间由门厅、走廊过厅、电梯楼梯组成。
10.居住综合体主要功能包括:多样化的居住功能、综合性的服务功能、集约化的商业功能。
11.城市空间结构的类型有:向心型、网格型、条带型。
简答:1.一套住宅按功能可分为几类及其具体功能?①居住空间:卧室、起居室、工作学习、餐厅;②厨卫空间:厨房、卫生间;③辅助空间:交通联系空间、贮藏空间、室外空间、其他设施。
建筑设计原理考试资料

公共建筑旳设计原理:<1>公共建筑旳总体环境布局。
<2>公共建筑旳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3>公共建筑旳造型问题。
<4>公共建筑旳技术经济问题分析。
<5>空间组合旳综合分析。
公共建筑: 是人们平常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乏旳场所。
公共建筑旳类型: 医疗建筑, 文教建筑, 办公建筑, 商业建筑, 体育建筑, 交通建筑, 邮电建筑, 展览建筑, 演出建筑, 纪念建筑。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旳关系: 互相联络, 互相延伸, 互相惨途, 互相补充。
建筑师环境观: 1.给人们发明美好旳环境, 2.注意优美旳环境, 应当反应出国家, 都市, 乡镇最突出和鲜明旳标志, 3.公共建筑与环境艺术是指“生活环境“与视觉艺术”完美结合。
室外环境空间旳构成部分: 1.群体建筑2.广场道路3.绿化设施4.雕塑壁画5.建筑小品6.灯光造型与夜间旳光明艺术效果.公共建筑总环境布局旳基本构成: 1)环境中旳空间与建筑.2)环境中旳空间与场所.3)环境中旳空间与绿化。
环境布局旳最中目旳: 满足人们旳生活规定, 工作, 学习方面旳规定以及精神方面旳规定环境中旳空间与建筑: <1>通过设计组合所形成旳空间环境应体现出一定旳设计意图与艺术构思.<2>环境中应体现旳主体建筑为中心, 附属建筑旳周围环境共同构成一种友好旳整体旳设计思想。
<3>满足人们旳生活, 工作, 学习方面旳物质规定以及精神方面旳规定.场所: 1)活动场所2)停车场所3)集散场所作用: 1)重要给人们进行活动, 游戏, 缓冲, 休闲等作用2)重要包括汽车, 自行车, 停车作用三种类型;3)场所环境满足功能规定旳基础上, 还应当综合室内空间构图规定, 安排一定旳绿化, 雕塑, 壁画与小品来丰富空间艺术效果。
总体环境布局旳空间与环境旳关系: 空间是重要旳, 环境是与空间相结合.最终目旳通过考虑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旳组合作到两者互相依从成为不可分割旳整体, 满足人们旳生活, 学习, 工作及精神方面旳需要.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 1)运用环境.2)改造环境.3)发明环境.运用环境作用:从布局出发提炼周围环境中旳有利原因, 将其纳入公共建筑人造环境旳设计中去, 使其成为有机整体。
建筑设计原理复习考试资料

建筑设计原理复习考试资料1.广义建筑学的基本概念与内涵(1)基本概念所谓广义建筑学,即与传统意义或狭义相对照,其研究领域和内涵有所扩大,其研究方法从注重个体或微观发展到更注重宏观和整体,把相关的学科融入其中(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强调“整体观”和“辩证统一观”。
(2)基本内涵其内涵为:通过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把城市与建筑、建筑与地景、建筑与生态融为一体。
2. 建筑的双重功能性一是使用功能,二是精神满足,二者缺一则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建筑。
3. 建筑有两种主要的需求:一是具有使用者的要求,二是社会、城市的要求。
4. 建筑的基本特征:空间性、实用性、物质性、审美性5.建筑的空间性问题空间是建筑的本质,是建筑的生命。
建筑物内部或周围的所有区域都是具有空间定义的容量。
建筑空间有两种类型:一是内部空间——由建筑物本身所形成。
二是外部空间——即城市空间,是由建筑物和他周围的环境所构成。
建筑空间有六种构成方式:(会理解和判断某种建筑用了那些空间构成方式)(1)围合①形成:用墙体(实墙、花墙)、栏杆、列柜、篱笆及其它的物质形式围合成的一定的空间,被围部分与其外部就有了区分。
②特点:这种空间的区分随隔围物体的形式可以产生各种不同围的方式或强化或弱化或随意或是有一种隔而不断的感觉。
③应用: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各种半室外空间等.(2)覆盖①形成:在空间的上部设置一个面积性的物体,那么其下部便形成一个空间。
这种空间垂直方向的限定性很强,水平方向的限定性很弱。
如亭子、雨伞、凉棚等。
②特点:是行为的自由,并有某种关怀、保护、庇护等作用(因为人们往往对来自上方的袭击是很担心的)。
覆盖物的大小和高度是覆盖强度的两个要素。
③应用:如雨棚、亭子、阳台、室外走廊等(3)凹凸①形成凸起一个平台也是一种空间的限定方式。
这种限定会随着凸起物的增高而增强,同理,“凹入”地面也是一种空间的限定方式。
②特点:凸起的性质是“显露”的,显示地位或权势的高大,可增强或烘托建筑的气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大厅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剧院、电影院、体育馆)建筑类型,不适用于
(展览馆)。
单元式组合不适用于(展览馆)。
套间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展览
馆、陈列馆)建筑类型
2.建筑立面的重点处理常采用(均衡)手法。
建筑立面的虚实对比,通常是由(门窗的排列组合与墙面的对比)来体现的。
建筑立面中的(台阶)可作为尺度标准,建筑整体和局部通过与它相比较,可
获得一定的尺度感。
3.对于大多数建筑物来说,(建筑功能)经常起着主导设计的作用。
4.民用建筑中,窗子面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室内采光)的要求。
走道宜有直接采光,解决采光最有效的方式是(利用楼梯间、门厅、过厅采光
及走廊端部开窗采光)
5.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主要依据(防火安全、地区日照条件)的要求确定。
6.一般走道均为双向人流,一股人流宽( 550 )mm 左右。
一般房间门的洞口宽度最小为(900)mm,厨房、厕所等辅助房间门洞的宽最小为( 700 )mm。
一般民用建筑中的生活、学习或工作用房、窗台的高度为(900mm )。
为便于开启,门扇的宽度通常在(1000mm)以内。
门的宽度(1200-1800mm )时,一般采用双扇门。
中学普通教室设计中,为满足视听要求,第一排课桌前沿到黑板的水平距离不
宜小于(2.0m),最后一排课桌的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8.5m),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影剧院中观众厅的疏散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00mm)mm。
公共建筑的走道净宽一般不应小于两股人流通行时所需的宽度,因此,走道的
净宽一般不应小于(1100mm)mm。
7.房间的剖面形状主要是根据(使用功能)要求确定的。
8.建筑外部形象包括(体型)及(立面)两个部分。
9.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公寓)属于居住建筑。
10.在建筑设计中,对于大型的比较复杂的工程,一般采用( 3个)设计阶段。
建筑设计过程分为两阶段设计或三阶段设计,两阶段设计是指初步设计和施工
图设计两个阶段,一般的工程多采用两阶段设计。
对于大型民用建筑工程或技
术复杂的项目,采用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11.下列建筑物的交通部分称为建筑物中的交通枢纽。
(门厅、过厅)
12.在建筑设计阶段中,初步设计阶段是(依据)
13.日照间距是前后排建筑物相对外墙之间的距离,它是依据(冬至日正午的太阳能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窗台高度)来计算的。
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1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日照间距的计算方法:以房屋长边向
阳,朝向正南,正午太阳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台为依据来进行计算。
14.确定房间面积应主要考虑(使用人数的多少及活动特点,室内家具数量
及布置方式等)因素。
确定房间平面形状应综合考虑(使用性质要求与活动特
点,采光、通风、音响等,结构、构造、施工等技术经济合理性要求)。
15.平面组合设计中,不同功能要求的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主要(主次
关系、内外关系、分隔与联、使用顺序)四种关系。
平面组合形式有(走道式、套间式、大厅式、单元式)和混合式等。
建筑平面组合主要应满足建筑物的合理的使用功能要求;满足合理的结构体
系要求;满足结构和设备管线布置要求;以及与建筑形象、环境有机结合。
按功能要求进行建筑平面组合设计,首先应进行建筑功能分析,采用功能
分析的方法,形成功能分析图。
然后围绕功能分析图,对构成建筑的各部分进
行分析。
这些分析包括:建筑物的主次分析;内外关系分析;联系与分隔;顺
序与流线分析。
在进行平面组合时,如何处理建筑各部分之间的主次关系、内外关系以及
联系与分隔?答:主要使用部分应布置在朝向、采光和通风条件较好的位置上,
次要部分可布置在朝向较差的位置;对外联系密切的部分应布置在靠近主要出
入口且位置明显、出入方便的部位,对内联系的部分应尽量布置在比较隐蔽的
位置上;对使用中联系密切的部分应靠近布置,对没有联系又要避免干扰的部
分应尽可能地隔离布置,对既有联系又要避免干扰的部分应有适当的分隔。
基地环境对平面组合有哪些影响?答:在地势平坦、地形有利的条件下,
建筑布局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可以有多种布局形式;在地势起伏变化、地形比
较特殊的条件下,平面组合必然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和约束。
但是,如果能够巧
妙地利用地形条件,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里,而目还可以赋予设计方案以鲜
明的特色。
建筑平面组合要注意的方面(影响因素)使用功能、结构类型、设备管线、
建筑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