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的结构方式
探析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探析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叙事结构如同搭建房子框架一般,只有框架结构合理优美,那么所拍纪录片才能有质量、艺术,给观众一种美妙的观看体验。
把握好结构,对提高纪录片整体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电视纪录片与叙事结构1.1电视纪录片电视纪录片是利用影视电子拍摄记录设备,对文化、政治与经济等题材,做完整、系统性的报道,是一种以专题为形式的报道节目。
纪录片录制时,从新闻报道角度出发,真实客观的对社会生活进行记录。
从客观上,反应真实的人物、事件、场景,其录制内容不含有虚假成分,而电视纪录片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真实性与纪实性。
1.2叙事结构对于电视纪录片的意义传统电视节目为迎合观众观看口味会刻意虚构一些情节,这些虚构情节在电视纪录片当中都是坚决不能出现的,电视纪录片以其真实性与纪实性,使之与传统电视节目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电视纪录片的内容题材较多,导致一些电视纪录片在素材选择时,往往无法顾及到观众的观看口味,导致节目收视率低。
但通过合理安排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纪录片的趣味性,激发观众的观看兴趣。
所以,合理选择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对电视纪录片的拍摄质量、观众观看兴趣的激发以及节目收视率有着重要作用。
1.常用的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1.1递进式叙事结构递进式叙事结构是根据被记录事物发展进程、情节推进以及大众对事物认知的逻辑顺序进行结构安排。
这种叙事结构方式能够较好的突出整部电视纪录片的情节发展,同时还能循序渐进的将剧情人物、事件做一定情节的提示。
(1)时间为轴线递进式叙事结构能够依据时间做为轴线,将被记录事件、人物的进程、活动与材料进行整合,这种叙事结构具有较强的叙事性以及严谨的生活逻辑性。
此类电视纪录片,以某电视台拍摄的一部母子亲情的电视纪录片为例。
这部纪录片描述的是:儿子为报达老母亲的养育恩情,用三轮车载着母亲在全国各处旅游,让老母亲开开眼界的事情,这部纪录片就是采用了递进式叙事结构,利用旅游所费时间为纪录片轴线,以老母亲与儿子在旅游过程中的活动为叙事顺序,在摄制组跟随录制的一年时间中,详细记录了这一家人的生活状态。
电视纪录片的结构方式

电视纪录片的结构方式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形式和构成规律,就像社会结构不同于数理结构、房屋结构不同于人体结构、自然科学结构不同于艺术结构一样,电视纪录片也有它具有的结构方式。
而这种结构方式之所以独特,就在于它是客观社会生活(历史进程)和电视编导主观逻辑的统一,既是展示人物命运和事件发展的“轨迹”,又是承载人物行动和事件发展的“框架”,因此,结构就是电视纪录片的生命。
电视纪录片的结构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从内容上又分为叙事式结构、抒情式结构、传统式结构、非传统式结构、戏剧式结构、小说式结构等等,本文主要讨论我们经常运用的几种结构方式。
(一)绘圆法把一部纪录片的主题或者中心,也就是纪录片的创作者试图在片中所说的“核”作为“圆心”,而“半径”则是片中主人翁或被摄主体所要登场的主要活动区域。
中央电视台编导陈晓卿的《远在北京的家》,就是一部采用绘圆法拍摄纪录片的力作。
《远在北京的家》讲述的是几位来自安徽的农村姑娘到北京打工、在北京生活的故事。
全片通过四个段落,记叙了姑娘们在北京的经历,以及她们的生活遭遇,这是贯穿全片的圆心。
片中,作者巧妙地把主人翁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生活经历作为半径,把她们从到保姆介绍所找工作到遭遇生活的艰辛与甘苦等过程,放在这四季中加以描写。
例如,第一个段落是在安徽省无为县的偏僻小村拍摄的。
讲述的是春节刚过,农村姑娘张某就要远离父母双亲,到北京去做保姆。
这是刚刚够上成年的她第一次出远门,远处传来的稀稀的鞭炮声,母亲给她梳头、奶奶的眼泪,一家人围着吃饭,复杂的心情都被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
当载着姑娘们的汽车渐渐远去、并在屏幕中消失的时候,观众们所要关注的内容与片中的主人翁一样,“等待她们的会是什么呢”?大凡从事电视编导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我们要拍摄的对象是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场景,那驾驭起来往往会得心应手;但是,如果我们要拍摄众多的人物、发生的几件事情、或是较为分散的场景,这是令我们头疼的事情。
纪录片的结构

纪录片的结构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从名词词性上理解,就是指纪录片的叙事方法和总体构成形式。
作为动词词性来理解,纪录片的结构是指创作者借助蒙太奇思维和语言,以叙事模式和造型、音响等手段,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将创作素材及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有机的组织和布局。
一部纪录片总离不开叙事和写人,如何把这些人、这些事组织起来,如何剪裁,如何布局,何处铺垫、何处高潮,从哪儿开头、在哪儿结尾等等,都是属于结构的范畴。
如果说纪录片的题材和主题解决的是“呈现什么”的问题的话,结构所解决的则是“如何呈现”的问题。
有人认为结构就是把无序的零散素材变成有序的叙事作品。
一部纪录片如果找到了一种合适的结构,也就寻找到了一种恰当的叙述方式,并且能够确立鲜明的节奏和风格。
结构的形态:从创作观念上看,大体可分为封闭式结构和开放式结构两大类。
在此基础上还可按照不同的取向分为各种具体的结构形态。
(一)从叙事方式上分,可以分为故事式和散文式故事式按照生活中所存在的矛盾冲突来设置和安排纪录片的结构。
分析案例《继母》。
散文式采用散文的结构方式将生活碎片自然地穿缀起来,凸现“形散神不散”的特征。
分析案例《终极运动员》。
(二)从时空安排方式上分,可以分为空间式、时间式、时空交错式、双线平行式空间式结构是以空间变化组织材料,也被称为横向式结构。
分析案例《伟大的北极》。
时间式结构是以时间流程组织材料,也被称为纵向式结构。
分析案例时空交错式结构表现为以节目主持人的采访过程为纵线,以被采访对象的活动空间为横线,并将两者交织起来构成一种符合结构。
分析案例《望长城》双线平行式结构是一种纯文学的叙事结构形态,在两条线索展开的过程中,构成相互映衬或相互对比的叙事模式。
分析案例《三节草》(三)从人与事的关系设计上分,可以分为一人一事、一人多事、多人一事、多人多事四种类型结构。
一人一事是以一人一事为总的和主要的故事贯穿线,其他人物和事件都作为陪衬的一种结构。
论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论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引言: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媒形式,旨在通过对真实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记录与呈现,向观众传递信息、触发思考和引发情感共鸣。
而叙事结构作为电视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观众对于内容的理解和接受效果。
本文将从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入手,探讨其特点以及如何创造出富有情感的人类视角叙述。
一、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特点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与传统的故事叙事结构有所不同,其主要特点如下:1.1 非线性叙事电视纪录片往往通过时间跳跃等手法,将事件或主题按照非线性的方式进行呈现。
这种非线性叙事结构可以增加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展现事件的全貌和复杂性。
1.2 多角度叙述为了使观众能够全面了解事件或主题,电视纪录片通常会采用多角度叙述的方式,即通过不同的视角和参与者的讲述来呈现事件的多个方面。
这种叙事结构可以使观众更加客观地认识事件,并有助于激发观众的思考和辩证思维能力。
1.3 信息交叉呈现为了增加叙事的紧凑性和流畅性,电视纪录片常常会将相关的信息进行交叉呈现,即将不同时间、地点和角色之间的相关信息进行穿插。
这样的叙事结构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发展和关联,提高观看的连贯性和吸引力。
二、如何创造人类视角叙述为了使电视纪录片更具情感和人文关怀,创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创造出富有人类视角的叙述。
2.1 深入人物内心通过深入人物内心的描写和访谈,创作者可以使观众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动机。
可以通过让参与者回忆过去的经历、表达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展示他们对于事件的态度和情感反应来创造出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
2.2 人物视角切换在叙事过程中,创作者可以通过切换不同人物的视角,展示事件对于不同人的影响和感受。
这样的切换可以使观众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多维度和多重影响,同时也能够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共鸣力。
2.3 增加情感元素电视纪录片并非只关注事件本身,更应该关注其中涌动的情感。
电视纪录片结构分析

电视纪录片结构分析
电视纪录片作为具有教育性质的综合影片,它被广泛应用于历史、文化、自然和社会
等社会服务中。
它的结构有很强的专业性,由开头、主体部分和结尾所组成。
首先,开篇引子,电视纪录片的开篇必须要特别吸引观众,才能让观众开始观看。
一
般来说,开头可以用经典的影视对白、生动的声音效果和深刻的意象语言来营造震撼的氛围,介绍纪录片的内容,激发观众的兴趣。
之后,分割条,它将结构进一步分隔,配合纪录片的内容,加入分割条,一旦观众有
所觉察,马上就要形成一个更有趣的节奏,并且把节奏放缓,把大家的注意力都转到纪录
片的主要内容上来,吸引观众。
接下来,正文部分,正文部分是此类影片最重要的部分,如果把它比喻成鱼大则是鱼,这里主要有叙事逻辑、分析特征及对主题特征的描述。
纪录片常常采用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照片等证据,来提供观众深入的认识,把事件融入视觉内容当中,以达到更好的宣
传效果。
最后,结尾,结尾的部分是由开头进行回顾,反思观点,一般来说,结尾部分会有一
种收尾的手法,一段歌,或者一段对白,或者是一组照片,以形成一个美的结尾,但是必
须大家有所认识,必须符合纪录片的全局,让观众能够有所领会,恰到好处地收尾,把纪
录片气氛拉回到最初。
综上所述,电视纪录片结构分析包括了开头、主体部分和结尾三部分以及各部分的功能。
纪录片的开篇必须特别吸引观众,以激发观众的兴趣。
分割条将结构再进一步分隔,
配合纪录片主题,并加入分析特征和对主体特征的描述。
结尾则回顾和反思结果,把整个
纪录片气氛拉回到开始。
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可以分为多种形式,下面介绍一种常见的叙事
结构。
第一部分是引言,通过引人入胜的开场介绍主题或问题,引起观
众的兴趣。
可以是一个有趣的背景故事、现实生活的案例或者引用专
家的观点。
接下来是背景介绍,对于主题进行基本的解释和背景介绍。
可以
通过历史背景、统计数据、专家访谈等方式来呈现相关信息,让观众
对主题有一定的了解。
第三部分是故事线索的展开,通过一系列的片段和事件,逐渐深
入主题。
这些事件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经历、实验室研究的进展、采访专家的见解等。
这部分是整个叙事的重点,通过连贯的故事线索,给观众逐步揭示主题的重要信息。
第四部分是高潮和转折点,通过引入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或情节,给观众带来紧张和悬念。
这些转折点可以是突发事件、预言的验证或
者新的发现。
它能够激发观众的兴趣,并增强他们对纪录片的关注。
最后是总结和呼吁,对于主题进行总结并给出观众应对的建议或
呼吁。
可以通过回顾一些重要的观点、专家的观点或者呈现一些实际
案例,让观众对于主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引导他们思考和行动。
这种叙事结构通过引言、背景介绍、故事线索的展开、高潮和转
折点、总结和呼吁等部分,循序渐进地向观众传递信息,并引发观众
的思考和行动。
这样的结构有助于提高纪录片的叙事效果,并增强观
众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论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论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一、本文概述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的影像艺术形式,凭借其深邃的内涵、生动的画面和引人入胜的叙事结构,深受观众的喜爱。
本文旨在探讨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分析其内在的构成要素、特点及其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运用。
通过对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纪录片如何有效地传达信息、塑造形象、引发思考,从而推动纪录片创作的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首先概述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特点及其在电视纪录片中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详细分析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主要构成要素,如叙事线索、叙事视角、叙事节奏等,并探讨这些要素在电视纪录片中的具体运用。
我们还将对不同类型的电视纪录片进行案例分析,以揭示其叙事结构的独特之处和共同规律。
本文将总结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研究意义,指出其对于提高纪录片创作水平、丰富观众审美体验以及推动电视艺术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研究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纪录片作品,还可以为未来的纪录片创作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核心要素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作为纪录片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故事性:纪录片的核心是故事,无论是人物的生活经历,还是社会事件的演变过程,都需要通过故事来展现。
一个好的故事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观众产生共鸣。
因此,故事性是纪录片叙事结构的核心要素之一。
时间与空间:纪录片中的时间与空间是叙事的重要元素。
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转换,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节奏,引导观众进入特定的情境。
通过对时间与空间的精心安排,纪录片可以更好地展现事件的发展过程,深化主题表达。
视角与立场:纪录片的视角与立场决定了其观察与解读世界的方式。
不同的视角与立场,会产生不同的叙事效果。
创作者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视角与立场,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引导观众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声音与画面:声音与画面是纪录片叙事的重要手段。
电视纪录片结构分析

电视纪录片结构分析电视纪录片是一种通过图像、声音和文字来记录、分析、解释和描述真实历史事件、人物、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科学技术和艺术创作等内容的影视作品。
电视纪录片不仅是一种传播真实信息的方式,也是一种对真实世界进行审视和记录的媒介形式。
在电视纪录片中,不仅有丰富的内容,还有丰富的结构,并且电视纪录片的结构对于内容的表达和传达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视纪录片的结构包括导言、主体、结尾等几个部分。
虽然每个纪录片的结构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部纪录片通常包含上述几个部分。
接下来将对这些部分进行分析。
首先是导言部分。
导言是纪录片最开始的部分,通常是通过画面、声音和文字描述纪录片的主题和基本情节,并引导观众进入纪录片的世界。
导言的目的是引起观众的兴趣,让观众对接下来的内容产生好奇心和期待。
导言通常会设计一些引人注目的内容和画面,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让观众产生探索和了解更多的欲望。
导言部分在纪录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不仅直接影响到观众的观影体验,还可以为接下来的内容奠定基础。
接下来是主体部分。
主体是纪录片的核心部分,其中包括丰富的内容和详细的描述。
在主体部分,纪录片会通过现实的画面、真实的声音和丰富的文字等手段,对主题进行多角度的阐释和说明。
主体部分往往会涉及到大量的图像资料和音像资料,并且往往会有专家学者的解说和分析。
在主体部分,电视纪录片的结构往往会设计得十分严谨和有序,以保证观众能够清晰地理解纪录片所要表达的内容。
最后是结尾部分。
结尾通常是纪录片的结束部分,结尾部分可以包括一个总结性的陈述,也可以包括一些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的预测。
结尾部分还可以对主题进行一些深度的思考和概括,让观众在纪录片结束之后继续产生思考和思考的余韵。
结尾部分对于给纪录片画上完美的句号,为纪录片的完成增添了一些美感和情感。
电视纪录片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好的结构可以使纪录片更加有说服力,更加有吸引力。
在结构设计上,电视纪录片的导言、主体和结尾需要相互配合,通过合理的编排和剪辑,使得内容表达更加准确和生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视发展概论
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 电视台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开始。 同年的10月一日,中国第二座电视台——上海 电视台问世。 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第一部电 视剧——《一口菜饼子》。
中国电视发展概论
1983年,中国电视实行四级办电视,中央——省级— —市级——县级 1993年之后,中国电视走向快速发展时期,经历了三 个转折点: 1、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开播,开创中国电 视改革的先河 2、1997年7月11日 《快乐大本营》 1997年7月16日 《玫瑰之约》开播,娱乐风行中国电视 3、2002年1月《南京零距离》开播,民生新闻占据中 国电视半壁江山
《夏天》 夏天》
1、该片的叙事有何特点? 2、片中用了哪些细节来表现高考前刘寄洲父 亲紧张焦虑情绪? 3、片中刘寄洲父亲和张路父亲对待考高结束 后的孩子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 4、片中用到了哪些同期声,各有何作用?
镜头
从拍摄角度讲 : 镜头是拍摄过程中,摄影机的马达开动至停止 这段时间内被感光的胶片 ; 从剪辑角度讲 : 镜头是剪两次与接两次之间的那段胶片;
中外电视
世界电视
根据电视机构主要财政来源的不同,当今世界 电视体制大致分为三类: 1、商业电视体制 2、国家电视体制 3、公共电视体制
商业电视体制
商业电视是绝对经济先导型的,它以获取经济 利益为出发点,追求高额的商业利润。 独立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受政党、 政府直接控制,相互之间竞争激烈。 代表国家:美国
声音的构成
纪录片中的声音由人声、自然音响、音乐三 部分构成
声音的构成
人声,主要由同期采访、解说以及环境当中 主要由同期采访、
人的声音组成。 人的声音组成。
音响,指除语言、音乐之外的其他声音,包 指除语言、音乐之外的其他声音,
括自然界中现存的所有声音和非自然的声音。 括自然界中现存的所有声音和非自然的声音。
电视纪录片
《只有老人的村庄》 只有老人的村庄》
1.什么是空镜头,选取影片中一两个你印象深 刻的空镜头分析它们的作用和表达的含义? 2.影片中的音乐有哪些特点? 3.该片中除了解说和音乐外,还有哪些声音元 素,在片中各有什么作用?
空镜头
概念: 概念: 又称“景物镜头” 又称“景物镜头”,是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 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 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 作用: 作用: 介绍环境背景、交代时间空间、 介绍环境背景、交代时间空间、抒发人物情绪 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 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 能够产生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情景交融、 能够产生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情景交融、渲染意 烘托气氛、引起联想等艺术效果, 境、烘托气氛、引起联想等艺术效果, 分类: 分类: 空镜头有写景与写物之分,前者通称风景镜头, 空镜头有写景与写物之分,前者通称风景镜头,往往 用全景或远景表现;后者又称“细节描写” 用全景或远景表现;后者又称“细节描写”,一般采 用近景或特写。 用近景或特写。
国家电视体制
是指由一个国家的政府独家经营电视事业的体 制类型。 国家电视事业是国家宣传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基本职能是传达国家政权的声音,维护国家 政权的利益,按照国家政权的预期目标去影响、 说服、引导电视受众。 代表国家:中国、古巴、朝鲜
公共电视体制
主要财政来源是统一收取的电视执照费或国家 资助。 编辑独立,不代表任何党派、政治和盈利团体 利益。 代表国家(地区):英国广播公司(BBC), 日本放送协会(NHK)
纪录片的概念
电视纪录片是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 电视纪录片是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 非虚构的艺术手法 现实生活中获取图像和音像素材, 现实生活中获取图像和音像素材,真实地表现 客观事物以及创作者对这一事物的认识和 以及创作者对这一事物的认识 客观事物以及创作者对这一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的纪实性电视片。 的纪实性电视片。——钟大年 钟大年 纪录片是人性记录 人性记录, 纪录片是人性记录,说明人性的事实或事 件。——《牛津词典》 《牛津词典》 坚持对人自身、 坚持对人自身、人性的关注应该成为电视纪录 片导演以及所用艺术创作者的自觉追求之一。 片导演以及所用艺术创作者的自觉追求之一。
蒙太奇
MONTAGE来自法词,意为构成、装配 , 借用 到影语, 原是建筑学的名视艺术中 ,有构成组接 之意 。
蒙太奇的 蒙太奇的两大功能
叙事作用 , 镜头通过用蒙太奇剪辑 , 去叙述故 事 表现作用 , 用蒙太奇剪辑实现表现某一思想、 或理念
蒙太奇的两大类型 蒙太奇的两大类型
叙事蒙太奇: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
叙事蒙太奇
交叉蒙太奇: 交叉蒙太奇:是指把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平行动
作或场面交替叙述,使之相互加强,造成紧张气氛加 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 。 交叉蒙太奇要求有严格的同时性、密切的因果关系、 交叉蒙太奇要求有严格的同时性、密切的因果关系、 频繁的镜头切换 交叉蒙太奇是一种注重迅速频繁地交替发展的叙事手 段 , 较适合处理追逐和惊险场面 , 因此往往处理节奏 和情绪以及动作都很激烈的高潮段落。
电视节目类型
五、电视专题片与电视纪录片 《话说运河》《望长城》 《舟舟的世界》《英与白》《远在北京的家》
比喻蒙太奇 :是影视的比喻手法,通过镜头
的对列 , 引起观众的联想 如用常见的暴凤骤雨表现愤怒或激动的心情, 用高山、青松象征英雄精神的操守, 用鲜花 象征爱情和幸福
对比蒙太奇 :通过镜头内容上 , 贫与富、苦与乐、
生与死、成功与失败的对比或形式上景别 ( 画面中主 体的大小 ) 、 角度 ( 俯角和仰角 ) 、影调 ( 亮与暗 ) 、 色彩 ( 冷与暖 ) 、声音 ( 强与弱 ) 等等对比 , 借以传达 导演的某种思想。
果关系、逻辑顺序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 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
表现蒙太奇:通过相关镜头的组合而产生出
单个镜头所不具备的艺术效果,表现蒙太奇其 目的不在叙事 , 而在表现一一旨在加强艺术表 现力和情绪感染力。
叙事蒙太 叙事蒙太奇
平行蒙太奇:主要特点是两条线或两条以上
情节线索并列表现、分头叙事并要统一在一部 作品中 平行蒙太奇既可用于一个段落的结构 , 也可以 用作全片的结构 ;既可以用于影视剧故事片 , 也可以用于纪录片
叙事蒙太奇
重复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中的一种类似文学作品中
的复叙手法 , 影视作品中的人、景、物、声、光、色 等 各种元素 反复出现。
表现蒙太 表现蒙太奇
心理蒙太奇 :是影视作品中描写心理的重要
手段 , 如表现人物的回忆、想象、幻觉、梦境 等等一系列精神领域里 的活动 , 给观众造成强 烈的印象 , 激发观众的联想 , 其目的在表达情 绪。
电视节目类型 一、电视新闻类节目: 电视新闻类节目:
1、消息类新闻 《新闻联播》《第一时间》《南京零距离》 《DV观察》 2、深度报道类新闻 《新闻调查》《焦点访谈》
电视节目类型
二、电视谈话类节目
1、讨论式 《实话实说》《锵锵三人行》 2、追问式 《面对面》 3、叙述式 《艺术人生》、《鲁类节目 1、文艺晚会类——春节联欢晚会 2、游戏类——《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 3、益智类——《开心辞典》《幸运52》 4、真人秀——《超级女声》《赢在中国》
四、科教经济生活服务类 1、科教类——《百家讲坛》《走进科学》 《动物世界》《人与自然》《七巧板》 2、经济生活服务类——《交换空间》《天天 饮食》
音乐,包括有声源音乐和无声源音乐,前者 包括有声源音乐和无声源音乐,
在画面中可以看到音乐的发源体的音乐;后者 ; 在画面中可以看到音乐的发源体 指从画面上见不到或感受不到有原始声源的音 它往往与画面内容的情绪有关。 乐 ,它往往与画面内容的情绪有关。
纪录片的概念
为创作素材,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 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 事为表现对象 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 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 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 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