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一)

1.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2NO 2N2O4,下列不能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的是( C )

A.N2O4生成速率与N2O4分解速率相等时

B.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时

C.NO2的分子数与N2O4分子数比为2∶1时

D.体系颜色不再发生改变时

解析:v 正(N2O4)=v逆(N2O4)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故A能说明;由=, m 总为定值,n总为变量,当n总一定时,反应达平衡,即此时不再变化,B 能说明反应达平衡;NO2有颜色,反应达平衡时其浓度不再变化,体系的颜色不再变化,故D能说明反应达平衡。

2.在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能够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B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C.A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解析:因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故无论反应是否平衡,混合气体的压强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都不改变;A为固态,其物质的量浓度为常数;若反应正向移动,混合气体的质量增加,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

子质量变大,反之变小,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g) ΔH =+746.8 kJ/mol,

3. 利用反应:2NO(g)+2CO(g)2CO

可净化汽车尾气,如果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 ( B )

A.降低温度

B.增大压强同时加催化剂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及时将CO2和N2从反应体系中移走

解析: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且平衡左移,NO转化率降低,A错;由平衡移动原理知,增大压强平衡右移,NO转化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加催化剂反应速率也加快,B选项正确;升高温度平衡右移,但是同时充入N2平衡左移,无法确定最终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及时将CO2和N2从反应体系中移走,平衡右移,NO的转化率增大,但是反应的速率

减小。

4.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X(g)+bY(g)cZ(g) ΔH>0,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移动

B.若通入稀有气体使容器体积增大,平衡不移动,则a+b=c

C.若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则反应一定达到平衡

D.保持容器的体积不变,增加X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X的转化率增大

解析:升高温度,v正、v逆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A错;若容器的体积不变,则密度始终是一个定值,C错;当增加X的量,平衡正向移动,但X 的转化率减小,故D错。

5. 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

收:SO2(g)+2CO(g)2CO2(g)+S(l)

ΔH<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解析:因该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故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逐渐变小,A错误;平衡时分离出硫,因其为液态,量的变化不影响反应速率,B错误;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SO2转化率降低,C错误;因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使用催化剂平衡常数不变,D正确。

6.为了探索外界条件对反应aX(g)+bY(g)cZ(g)的影响。以X和Y

物质的量比为a∶b开始反应,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Z 的物质的量分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C )

A.ΔH>0,a+b>c

B.ΔH>0,a+b

C.ΔH<0,a+b>c

D.ΔH<0,a+b

解析:由图像可知随压强增大,Z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即增大压强平衡右移,所以a+b>c,又因升高温度Z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即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ΔH<0。

7.Ⅰ.在一定条件下,xA+yB zC,达到平衡,试填写下列空白:

(1)已知C是气体,且x+y=z,加压时平衡如果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向方向移动。

(2)若B、C是气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A的用量,平衡不移动,则A 的状态为。

Ⅱ.已知NO 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 ΔH<0。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体积为2 L的恒温密闭玻璃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

(1)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曲线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

是。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颜色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2)①前10 min内用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NO2)=

mol/(L·min)。

②0~15 min,反应2NO 2(g)N2O4(g)的平衡常数K(b)= 。

(3)反应25 min时,若只改变了某一个条件,使曲线发生如上图所示的变化,该条件可能是

(用文字表达);其平衡常数K(d) K(b)(填“>”、“=”或“<”)。

(4)若要达到使NO2(g)的百分含量与d点相同的化学平衡状态,在

25 min时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升高温度

D.加入一定量的N2O4

解析:Ⅰ.(1)因产物C是气体,且x+y=z,加压时若平衡移动,气体的系数只能是“左<右”,即A、B至少有一种为非气体,所以平衡必逆向移动。(2)因B、C为气体,若增加A的用量,平衡不移动,则A为固体或纯液体,因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是个常数。

Ⅱ.(1)由图像看出10 min内,X曲线上物质的变化量为0.4 mol/L,Y 曲线上物质的变化量为0.2 mol/L,所以曲线X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平衡状态时,各物质浓度不再变化,所以b、d两点处于平衡状态;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任何时间都不变化,所以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标志。(2)①前 10 min内,v(NO2)=(0.6 mol/L-0.2 mol/L)/

10 min=0.04 mol/(L·min);②K(b)=c(N2O4)/c2(NO2)==

L/mol;(3)从图上看,在25 min时,只增大了c(NO2),所以平衡常数不会改变。(4)因该反应只有一种反应物和一种生成物,所以在温度相同容器体积固定时,平衡常数一定,只加入N2O4或只加入NO2或压缩容器,都与NO2(g)在d点的质量分数相同,所以选B、D。

答案:Ⅰ.(1)逆反应(或向左) (2)固体或纯液体

Ⅱ.(1)X b和d B

(2)①0.04 ② L/mol

(3)增大NO2的浓度= (4)BD

8.如图表示某温度时,反应N 2O4(g)2NO2(g)在前110 s内的反应进行情况,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段为。

(2)反应进行到70 s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填字母,下同),反应进行到90 s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A.加入催化剂

B.扩大容器体积

C.升高温度

D.增大N2O4的浓度

(3)90 s后若维持容器的体积不变平衡移动的方向为(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此时N2O4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请在图中画出反应物N2O4在0~70 s的浓度变化曲线。

解析:(1)由图像可知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段为60~70 s、80~90 s 和100~110 s。

(2)反应进行到70 s时改变某一条件,可以看出NO2的浓度迅速从0.120 mol·L-1减小到0.060 mol·L-1,N2O4的浓度从0.040 mol·L-1减小到0.020 mol·L-1,两者的浓度都减小到原来的1/2,说明改变的条件为增大容器的体积为原来的2倍或减小压强为原来的1/2;90 s 时突然改变某一条件可以看出NO2的浓度瞬间没有改变,但是N2O4的浓度瞬间增大,说明改变的条件是增大了N2O4的浓度。

(3)根据(2)可知,90 s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N2O4的浓度,在恒容容器中相当于增大压强,则N2O4的转化率减小。

(4)从图像可知,NO2为生成物,N2O4为反应物。60 s达到平衡时NO2的浓度增大了0.120 mol·L-1,说明N2O4反应过程中浓度减少了

0.060 mol·L-1,因为在70 s时N2O4的浓度为0.040 mol·L-1,所以N2O4的起始浓度为0.040 mol·L-1+0.060 mol·L-1=0.100 mol·L-1。

答案:(1)60~70 s、80~90 s、100~110 s

(2)B D

(3)正反应方向减小

(4)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和实验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2. 会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2.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实验中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 2.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认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用具:实验用品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归纳总结——习题巩固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投影]:图2-17 快慢差别很大的化学反应 [思考与交流]:通过投影观察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反应很快,有的反应很慢,但许多反应我们希望快,有些反应希望慢,人们希望能控制反应速率的快慢为人类造福。 根据投影同学们交流一下在炸药爆炸、金属腐蚀、食物腐败、塑料老化、溶洞形成、石油及煤生成等方面,那一些人们希望快?那一些人们希望慢? [学生活动]: [讲述]:咱们这一节就要讨论人们最关心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问题。 [板书]: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极限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讲述]:不同的化学反应速率快慢千差万别,快与慢是相对而言,在科学研究中需要一个统一的定量标准来衡量或比较。与物理学中物体的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想类似,化学反应的过程进行的快慢用“反应速率”来表示。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结合运动速率的理解,自学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内容。 [提问]:请一位同学回答一下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是什么? [回答]:通常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 [板书]: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知识点+例题)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计算公式:v(B)== ①单位:mol/(L·s)或mol/(L·min)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④重要规律:(i)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ii)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 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例题讲解】 例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或消耗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 C.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比 D.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mol?L-1?S-1和mol/(L?min) 例2、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了 0.6mol/L. 对此化学反应速率的正确表示是()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min) B.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1 C.在2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mol/(L?min) D.B的浓度减小,C的浓度增大,v(B)<0,v(C)>0 例3、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是()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专题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 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 -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Z为0.3 mol·L-1B.Y2为0.4 mol·L-1 C.X2为0.2 mol·L-1D.Z为0.4 mol·L-1 2.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⑤混合气体的颜色,⑥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之比等于系数之比,⑦某种气体的百分含量 (1)能说明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2)能说明I2(g)+H2(g)?2HI(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3)能说明2NO2(g)?N2O4(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4)能说明C(s)+CO2(g)?2CO(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5)能说明A(s)+2B(g)?C(g)+D(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6)能说明NH2COONH4(s)?2NH3(g)+CO2(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7)能说明5CO(g)+I2O5(s)?5CO2(g)+I2(s)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3.若上述题目改成一定温度下的恒压密闭容器,结果又如何? 二、化学平衡常数 5.书写下列化学平衡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1)Cl2+H2O?HCl+HClO (2)C(s)+H2O(g)?CO(g)+H2(g) (3)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4)CO2-3+H2O?HCO-3+OH- (5)CaCO3(s)?CaO(s)+CO2(g) 题组一多个反应中平衡常数关系判断 1.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l(s)?NaNO3(s)+ClNO(g)K1 2NO(g)+Cl2(g)?2ClNO(g)K2 则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用K1、K2表示)。 2.已知:①CO(g)+2H2(g)?CH3OH(g) ②2CH3OH(g)?CH3OCH3(g)+H2O(g) ③CO(g)+H2O(g)?CO2(g)+H2(g) 某温度下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依次为K1、K2、K3,则该温度下反应3CO(g)+3H2(g)?CH3OCH3(g)+CO2(g)的化学平衡常数K为________________(用K1、K2、K3表示)。 题组二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3.甲醇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基础原料和清洁液体燃料。工业上可利用CO或CO2来生产燃料甲醇。已知制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知识点总结--(精)

《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均取正值)来表示。 浓度的变化——△C 时间的变化——△t 表达式:v=△C/△t 单位:mol/(L?s)或mol/(L?min) 例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或消耗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 C.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逐渐变小,所以用反应物表示的化学反应的速率为负值 D.化学反应速率越大,则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产量就越大 例2、在2L密闭容器中,某气体反应物在2s内由8mol变为7.2mol,用此反应物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0.4 mol(L·s)-1 B.0.3 mol(L·s)-1 C.0.2 mol(L·s)-1 D.0.1 mol(L·s)-1 注意:(1)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来表示时,其反应速率的数值可以不同,但都表同一反应的速率。(必须标明用哪种物质来做标准) (2)起始浓度与化学计量数比无关,但是变化浓度一定与化学计量数成比例。 (3)同一反应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例如:2A(g)+3B (g)C(g)+4D(g) ν(A):ν(B):ν(C):ν(D) = 2:3:1:4 (3)化学反应速率均用正值来表示,且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4)一般不用纯液体或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5)改变压强对无气体参与的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 例4.已知反应4CO+2NO2N2+4CO2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CO)=1.5 mol·L-1·min-1 B.v(NO2)=0.7 mol·L-1·min-1 C.v(N2)=0.4 mol·L-1·min-1 D.v(CO2)=1.1 mol·L-1·min-1 例5.对于可逆反应A(g)+3B(s)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 mol·L-1·min-1 B.v(B)=1.2 mol·L-1·s-1 C.v(D)=0.4 mol·L-1·min-1 D.v(C)=0.1 mol·L-1·s-1 【总结】对于同一反应,比较用不同反应物或生成物表示的反应速率大小时,要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才能比较。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决定。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 外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其它因素。 (1)浓度: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注意:“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或“气体的浓度”;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可看成是一常数。对固体,反应速率与其表面积大小有关,固体的颗粒度越小(表面积越大,则反应速率越快。 (2)温度: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以减小反

2.2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3套_1

2.2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第 2 课时 每课一练(苏教版选修 4) 基础达标 1.改变反应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变化中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浓度一定增大 B.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增大 C.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提高 D.某生成物的产率可能提高 解析:如增大体积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则生成物浓度减小,选项 A 错;如加入反应物平衡 向正方向移动,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转化率有增大、有减小,故选项 B 、C 错; 不论取什么措施,生成物产率有可能提高,故选项 D 正确。 答案:D 2.如图所示,φ(X)为气态反应物在平衡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T 为温度。符合该曲线的反应 是( ) A.2NH 3(g) N 2(g)+3H 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H 2(g)+I 2(g) 2HI(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4NH 3(g)+5O 2(g) 4NO(g)+6H 2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 .2SO 2(g )+O 2(g) 2SO 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解析:随温度升高 φ(X )含量减小,则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随压强增大 φ(X )含量 升高,则正方向一定是体积增大的方向即 ΔV (g )>0,故选项 A 正确。 答案:A 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X (g )+3Y(g) 2Z(g),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只增 加 X 的量,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X 的转化率变大 C.Y 的转化率变大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解析:对于反应 X (g )+3Y (g ) 2Z (g )达到平衡只增加 X ,则平衡向右移动,正 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也随之逐渐增大,Y 转化率增大,X 的转化率却减小,故选 C 。 答案:C 4.可逆反应 3H 2(g )+N 2(g) 2NH 3(g) ΔH <0,达到平衡后,为了使 H 2 的转化率增大, 下列选项中采用的三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降低压强,增加氮气 B.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加入催化剂 C.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增加氮气 D.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分离出部分氨 解析:由于 ΔH <0,降低温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故 A 、C 错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故 B 错误;增大压强和分离出部分氨,都能增大 H 2 的转化率,故选 D 。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讲义图文稿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讲 义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一、化学反应速率 考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及应用 例1:将4 mol A 气体和2 mol B 气体在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若经2 s 后测得C 的浓度 为0.6 mol·L -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 用物质A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 -1 ·s -1 ②用物质B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 -1·s -1 ③2 s 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 ④2 s 时物质B 的浓度为0.7 mol·L -1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若①②中用A 、B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分别为0.3 mol·L -1·s -1、0.6 mol·L -1·s -1,哪种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更快? (3)若物质A 的转化率经过计算为30%,那么,物质B 的转化率为多少你能迅速得出答案吗 例2.对于A 2+3B 22C 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 速率最快的是( ) A .v ( B 2)=0.8 mol·L -1·s -1 B .v (A 2)=0.4 mol·L -1·s -1 C .v (C)=0.6 mol·L -1·s -1 D .v (B 2)=4.2 mol·L -1·min -1 考点二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例3、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产生氢气速率的因素是( ) A .盐酸的浓度 B .铝条的表面积 C .溶液的温度 D .加少量Na 2SO 4固体 例4、.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教材分析报告

教材分析报告:“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 化学111班谢灵君 必修二苏教版 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 一,单元与课标关系 (1)课标里的内容标准: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对本单元的内容分析(明线+暗线) 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线是由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限度构成的。 化学反应速率主要内容:定量描述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反应速率的计算,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应用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化学反应的限度主要内容:认识可逆反应,与化学反应限度的含义,通过反应速率判断化学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初步了解什么是化学平衡。 从课标来看,要学习的内容是相对宏观的。根据对化学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分析,可以确定本单元教学在知识技能的重点是化学反应速率的原理理解和化学反应限度的涵义,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来认识这两方面的内容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学会在实验当中的观察,归纳总结这两块内容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点是感受控制反应条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二,教材单元知识分层建构及衔接 化学反应速率及限度涉及初中,高中必修,选修三个学习阶段的内容: 初中反应的快慢(冷热),反应条件(燃烧是否完全),量的多少会 对生成物造车一些影响等基础的化学反应 高中必修化学反应速率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反应限度(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的初步了解 高中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平衡的移动,各种因素对化学平衡的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关系 图1 “化学反应速率及限度”涉及的主要内容 这三个学习阶段是呈现螺旋上升的组织特点,三个阶段都是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所制定的,所以本单元的知识处于中间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在本书中是学科知识的关键,也是整个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材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在学生接触过大量的化学反应,并且对化学反应有了快与慢的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对于化学反应快慢的探究,告诉学生可以用定量的方式来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总结出不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本图由构成) 图2 “化学反应速率”单元知识结构图

化学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的专项 培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化学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3种气态物质A、B、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B、C均为气体,10min后反应达到平衡, ①此时体系的压强是开始时的________倍。 ②在该条件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到达10min时停止反应 b.在到达10min之前C气体的消耗速率大于它的生成速率 c.在10min时B气体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答案】2C A+3B 9 7 或1.29或1.3 66.7% b、c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C是反应物,物质的量分别减少2mol,A、B生成物,物质的量增加 1mol、3mol,物质的量变化比等于系数比; (2)①体系的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 ②转化率=变化量÷初始量×100%; (3)根据化学平衡的定义判断; 【详解】 (1)由图可知,C是反应物,物质的量减少2mol,A、B生成物,物质的量分别增加 1mol 、3mol,物质的量变化比等于系数比,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 A+3B;(2)①体系的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反应前气体总物质的量是7mol、反应后气体总物 质的量是9mol,所以此时体系的压强是开始时的9 7 倍; ②转化率=变化量÷初始量×100%=2÷3×100%=66.7%; (3)a.根据图象,到达1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反应没有停止,故a错误; b.在到达10min之前,C的物质的量减少,所以 C气体的消耗速率大于它的生成速率,故b 正确; c.在1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以B气体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故c正确;选bc。

高一化学之十二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知识点总结

7-25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知识点: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 2、计算公式: 3 例1mol/L ,那么,用SO 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例2:以下是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原理,已知反应的浓度数据如下: N 2 + 3H 2 2NH 3 起始浓度(mol/L ) 1 3 0 2 min 后浓度(mol/L ) 0.6 2 min 内浓度变化量(ml/L ) 分别用N 2、H 2、NH 3的浓度变化量表示反应速率。 注意:同一反应可以选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 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计量数之比: aA +bB =cC +dD ,速率关系式: v(A)∶v(B)∶v(C)∶v(D) = 。 比较反应速率快慢的方法:根据速率关系式,转化成同一种物质的速率,再比较大小 例3 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根据在 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气的速率最大的是( ) A 、v (H2)=0.3mol*(L*min )^-1 B 、v (N2)=0.2mol*(L*min )^-1 C 、v (NH3)=0.25mol*(L*min )^-1 D 、v (H2)=0.4mol*(L*min )^-1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⑴内因(决定性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反应物的化学性质越活泼,化学反应速率越 。 化学反应的本质:有效碰撞使化学键断裂和形成 ⑵外因(外界条件): ①催化剂: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使用(正)催化剂,通常可以 化学反应速率,不同的催化剂对同一反应的催化效果 。 例:实验2-6 MnO2与FeCl3催化H2O2分解 ②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 。 例:冷水、常温、热水情况下H2O2分解 例4:已知反应的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为原来的2倍,若反应的温度由20℃升高到90℃,则反应速率变为原来的_________倍。 ③反应物的浓度: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 。 注意,固体的量不影响反应的速率 例:2mol/L 与6mol/L 的HCl 与Fe 反应 ④固体的表面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之间接触的表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____ 例:块状的大理石与粉状的大理石与盐酸反应 ⑤压强:对于气体,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体系的压强越大,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 总结:1、等温等积,充入气体反应物 2、等温等积,充入惰性气体或其他无关气体 3、等压等温,充入无关气体 4、其他条件不变,缩小或扩大容器体积 ⑥其它条件:反应物状态、光、溶剂等,也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例5:下列反应开始时放出氢气的速率最大的是(金属均为粉末状): A 、Mg 0.1mol 与6mol/L 硝酸10ml 60℃ B 、Mg 0.1mol 与3mol/L 盐酸10ml 60℃ C 、Fe 0.1mol 与3mol/L 盐酸10ml 60℃ D 、Mg0.1mol 与3mol/L 硫酸10ml 60℃ 例6: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备H2时,下列措施不能够使得H2生成的速率加大的是 A 、加热 高温、高压 催化剂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测试卷及解析(36):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题组一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及平衡特征 1.(2011·山东理综,28)研究NO 2、SO 2、CO 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NO 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反应6NO 2+8NH 37N 2+12H 2O 也可处理NO 2。当转移1.2 mol 电子时,消耗的NO 2在标准状况下是________L 。 (2)已知:2SO 2(g)+O 2(g)2SO 3(g);ΔH =-196.6 kJ·mol -1 2NO(g)+O 2(g)2NO 2(g);ΔH =-113.0 kJ·mol -1 则反应NO 2(g)+SO 2(g) SO 3(g)+NO(g)的ΔH =________kJ·mol -1。 一定条件下,将NO 2与SO 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 .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 .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 .SO 3和NO 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 .每消耗1 mol SO 3的同时生成1 mol NO 2 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 2与SO 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 =________。 (3)CO 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 2(g)CH 3OH(g)。CO 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该反应ΔH ________0(填“>”或“<”)。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 ℃、1.3×104 kPa 左右, 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1·浙江理综,27)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 2COONH 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 (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 NH 2COONH 4(s)2NH 3(g)+CO 2(g) 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温度/℃ 15.0 20.0 25.0 30.0 35.0 平衡总压强/kPa 5.7 8.3 12.0 17.1 24.0 平衡气体总浓度/mol·L -1 2.4×10-3 3.4×10-3 4.8×10-3 6.8×10-3 9.4×10-3 ①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 A .2v (NH 3)=v (CO 2) B .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 .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 .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催化剂 △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案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与计算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平均反应速度),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来表示。在容积不变的反应容器中,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均取正值)来表示。 单位:mol/(L﹒min)或mol/(L﹒s) 2、正确理解化学反应速率 ①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均取正值。 ②同一反应选用不同物质的浓度的改变量表示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③各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该反应方程式中相应化学计量数之比。 ④在一定温度下,固体和纯液体物质,单位体积里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物质的量浓度为常数,因此,它们的化学反应速率也被视为常数。 【例1】在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N2和10mol H2,发生反应:N 2 + 3H22NH3,2min 时,测得剩余的N2为1mol 则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 A、v(N2)=1 mol/(L﹒min) B、v(H2)=0.75 mol/(L﹒min) C、v(NH3)=0.25 mol/(L﹒min) C、v(N2)=0.5 mol/(L﹒min) 【例2】对于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哪些条件能加快反应的速率 A. 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 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 C. 体积不变充入H2使压强增大 D. 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积增大 【例3】在一密闭容器里装有氮气和氢气。反应开始时,氮气的浓度为2mol/L,氢气的浓度为5mol/L, 反应开始2min时,测得容器中氮气的浓度为1.8mol/L。2min后氢气的浓度为多少mol/L?这2min内氮气的平均反应速率是多少?氢气和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各是多少?2min内氮气、氢气和氨气的速率之比为多少?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主讲:程为民 一周强化 一、一周内容概述 本周学习了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重点介绍了:化学反应的方向、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化学平衡的建立、化学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等。 二、重难点知识剖析 (一)化学反应的方向 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无需要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 化学反应具有方向性。许多化学反应能自发进行,而其逆反应无法进行。如: Zn+CuSO 4=ZnSO 4 +Cu (二)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 1、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因素之一:焓变(△H) (1)若△H<0 ,一般正反应能自发进行。 (2)若△H>0 ,一般正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而逆反应能自发进行。 绝大多数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而且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体系能量降低得也越多,反应越完全。因此,反应体系有趋向最低能量状态的倾向。 2、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因素之二:熵变(△S) 决定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另一个因素是体系的混乱度。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叫做熵,用符号S表示。体系中微粒之间无规则排列的程度越大,体系的熵越大。 熵变(△S):反应前后体系熵的变化叫做熵变,可用△S表示。如果发生变化后体系的混乱度增大,该过程的△S>0 ;反之△S<0 。 自发反应趋向于最大混乱度方向进行,即熵变△S>0的方向。 (1)若△S>0 ,一般正反应能自发进行。 (2)若△S<0 ,一般正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而逆反应能自发进行。

3、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综合因素:吉布斯自由能(△G) 在恒温压条件下,封闭系统的吉布斯自由能变:△G=△H-T△S。这一公式称为吉布斯等温方程式,是化学上最重要和最有用的公式之一。△G可作为反应或过程自发性的衡量标准:△G<0时,过程为自发过程;△G>0时,过程为非自发过程;△G=0时,处于平衡状态。 △G的符号和大小不但取决于△H和△S的符号和大小,也与温度密切相关,可能出现表所示的四种情况。 表△H、△S及T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 类型 △H △S △G(△H-T△S) 正反应的自发性 实例 I - + 永远是负 △H △S △G(△H-T△S) 正反应的自发性 实例 I - + 永远是负 任何温 (g)=3O2(g) Ⅱ + - 永远是正 任何温度均不自发 CO(g)=C(s)+度均自发 2O 3 O2(g) Ⅲ + + 低温为正, △S △G(△H-T△S) 正反应的自发性 实例 I - + 永远是负 任何温度均自 (g)=3O2(g) Ⅱ + - 永远是正 任何温度均不自发 CO(g)=C(s)+ 发 2O 3 O2(g) Ⅲ + + 低温为正, △G(△H-T△S) 正反应的自发性 实例 I - + 永远是负 任何温度均自发 2O3(g)=3O2(g) Ⅱ + - 永远是正 任何温度均不自发 CO(g)=C(s)+ O2(g) Ⅲ + + 低温为正, 正反应的自发性 实例 I - + 永远是负 任何温度均自发 2O (g)=3O2(g) 3 (g)=3O2(g) Ⅱ + - 永远是实例 I - + 永远是负 任何温度均自发 2O 3 (g) Ⅲ + + 低温为正, 正 任何温度均不自发 CO(g)=C(s)+O 2 I - + 永远是负 任何温度均自发 2O3(g)=3O2(g) Ⅱ + - 永远是正 任何 温度均不自发 CO(g)=C(s)+O (g) Ⅲ + + 低温为正, 2 I - + 永远是负 任何温度均自发 2O3(g)=3O2(g) Ⅱ + - 永远是正 任何温 (g) Ⅲ + + 低温为正, 度均不自发 CO(g)=C(s)+O 2 (g)=3O2(g) Ⅱ + - 永远是正 任何温度- + 永远是负 任何温度均自发 2O 3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知识总结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平衡》小结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V(A)=△C(A) /△t 单位:单位:mol/(L·s)或mol/(L·min) 化学反应的计算公式: 对于下列反应: mA+nB=pC+qD 有v(A):v(B):v(C):v(D)=m:n:p:q 2、化学反应速率都取正值 3、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 同一个化学反应,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反应速率一般指平均速率,但在速率——时间图象中,经常出现瞬时速率。 5 对于没有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 v(正)≠v(逆)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浓度: 当其它条件一致下,增加反应物浓度就增加了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的数目,从而增加有效碰撞,反应速率增加。(对于纯固体和纯液体,其浓度可视为常数,其物质的量变化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压强: 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除体积),增大压强,即体积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则减小。若体积不变,加压(加入不参加此化学反应的气体)反应速率就不变。因为浓度不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就不变。但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反应物,同样是加压,增加反应物浓度,速率也会增加。 ○1若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或液体,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 ○2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其它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 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A:恒温时,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 B:恒容时:a、充入气体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 b、充入稀有气体,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 C:恒压时:充入稀有气体,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 温度: 只要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获得能量,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分子变成活化分子,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得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故反应速率加大(主要原因)。当然,由于温度升高,使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分子碰撞次数增多反应也会相应加快(次要原因)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单位体积内分子数________ 活化分子百分数________ 活化分子数________,有效碰撞________ 催化剂: 使用正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使更多的反应物分子成为活化分子,大大提高了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增大了反应物速率,负催化剂则反之。 a、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通常催化剂指的是正催化剂 c、催化剂有选择性,不同的反应有不同的催化剂,活化温度也不同。 d、如果是可逆反应,催化剂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用催化剂,单位体积内分子数________ 活化分子百分数________ 活化分子数________,有效碰撞________ 其它条件:固体颗粒大小,光照x射线,γ射线,固体物质的表面积等也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二、化学平衡 1、可逆反应及特征 1)可逆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绝大部分反应都有可逆性。 3)特征:一般不能进行到底,存在平衡状态 注意:正逆反应是在不同条件下发生的,则不属于可逆反应。 2 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3 化学平衡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⑴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⑵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虽然达到平衡状态, 但正反应和逆反应并未停止 ⑶等:化学平衡时,v正=v逆>0 ⑷定: 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 ⑸变:化学平衡建立在一定条件下,条件改变时,平衡就会被破坏,变为不平衡,并在新条件下建 立新的平衡 4 可逆反应平衡与否的判断 以XA+YB ZC为例 1)速率:V正=V逆 2)a、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b、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c、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不随时间改变。 3)混合气体的总压强或总体积或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改变。 4)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3、4两条不适合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 V正≠V逆 V正=V逆≠0 条件改变 ′ V正=V逆≠0 一定时间 ′′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和实验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2会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2.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实验中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 2.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认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用具:实验用品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一-实验探究-一小组讨论--归纳总结--习题巩固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投影:图2-17快慢差别很大的化学反应 [思考与交流]:通过投影观察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反应很快,

有的反应很慢,但许多反应我们希望快,有些反应希望慢,人们希望能控制反应速率的快慢为人类造福。根据投影同学们交流一下在炸药爆炸、金属腐蚀、食物腐败、塑料老化、溶洞形成、石油及煤生成等方面,那一些人们希望快?那一些人们希望慢? [学生活动]: [讲述]:咱们这一节就要讨论人们最关心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问题。 [板书]: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极限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讲述]:不同的化学反应速率快慢千差万别,快与慢是相对而言,在科学研究中需要一个统一的定量标准来衡量或比较。与物理学中物体的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想类似,化学反应的过程进行的快慢用“反应速率”来表示。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结合运动速率的理解,自学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内容。 [提问]:请-位同学回答一下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是什么?葛 [回答]:通常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 [板书]: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提问]: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哪些呢? [回答]:由于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mol·L-1,而时间的单位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利用多媒体微课视频图片进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及教材处理: 提供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生活视频,引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对化学反应速率简单地介绍了表示方法,在此基础上,主要通过多媒体视频实验探究总结了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思考与讨论,引入了浓度、压强、表面积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关于化学反应的限度,在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和总结后,通过微课程视频实验。第一课时就对化学反应速度和影响速率的因素进行教学,第二课时对化学反应的限度的条件和控制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进行安排对课时安排是相对比较合理的,但也存在时间上相对比较紧。 第一课时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微课视频实验探究认识不同的化学反应其速率不同,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知道反应的快慢受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条件的影响。 (2)学习实验研究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3)认识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微课多媒体实验视频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并产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2)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教学重点: 化学反应速率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 教学难点: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 教具准备: PPT课件、相关演示实验。

【问题引入】利用多媒体教学,呈现生活中的现象,比如溶洞形成的图片,铁生锈的图片,爆炸图片、提问形成他们的时间的快慢?【教师作答】非常关心一个化学反应的快慢,即化学反应速率。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展示图片】这些反应的发生所经历的时间一样吗?(炸药爆炸、金属锈蚀、牛奶变质、溶洞形成)【学生回答】炸药爆炸是瞬间完成的,牛奶变质所用的时间是几个小时,而金属锈蚀则要更长一点的时间,溶洞形成则要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上万年不等。 【结论】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慢。 【板书】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分析讲述】由以上可知,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千差万别,快和慢是相对而言的,我们可以通过冒气泡快慢、固体量的减少、溶液出现浑浊的快慢与程度、温度的变化等方法定性地描述反应的快慢。而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定量地描述一个反应的快慢。 【思考】如何定量地判断一个化学反应的快慢呢? 一般用反应物单位时间里减少的量或生成物单位时间增加的量来表示,由于反应都在一定的容器或一定体积的溶液中进行的,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板书】1.定义: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减少与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取正值)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v=△c/△t,常用单位是mol / (L.min) 或mol/(L.s) 【强调】计算公式:v=△c/△t ,浓度变化量一律取正值; 常用单位是mol / (L.min) 或mol/(L.s) 等 【举例】2SO2+O2 2SO3,在2min之内SO2的浓度由2mol·L-1减少到1mol·L-1,分别用SO2、O2、SO3浓度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学生练习) 【副板书】v(SO2)=0.5 mol / (L.min) ;v(O2)=0.25 mol / (L.min);v(SO3)=0.5 mol / (L.min) 【思考与交流】 1.同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有多少种表示方式? 2.试分析:v(SO2)、v(O2)、v(SO3)三者的数值与化学方程式前面的系数有什么关系?【分析并强调】 1.化学反应中,有多少种反应物与生成物,化学反应速率就有多少种表示方式,就像汽车前后轮转速不同一样,都可以表示行驶的快慢一样。 2.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即v(SO2):v(O2):v(SO3)=2:1:2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作者: ————————————————————————————————日期: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编号 22 【学习目标】 1、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并掌握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2、小组积极讨论,合作探究有关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以及影响平衡的因素。 3、以极度的热情投入课堂,全力以赴,体验学习的快乐 【使用说明】利用一节课,认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下课收齐。下节课修改10 分钟后结合错题统计讨论10分钟,师生探究、学生展示20分钟,巩固落实5分钟。标有★★的B层可不做, 标有★或★★的C层可不做。 【课前导学】 一、化学平衡状态 【练习1】(1)下列方法可以证明2HI(g)H2(g)+I2(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HI; 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③百分组成w(HI)=w(I2)时; ④反应速率v(H2)=v(I2)=1/2v(HI); ⑤c(HI)︰c(H2)︰c(I2)=2︰1︰1;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⑩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2)在上述⑥—⑩的说法中能说明2NO2(g)N2O4(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⑥—⑨的说法中能说明C(s)+ H2O(g)H2(g) +CO(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 二、化学平衡常数 1、化学平衡常数及其应用 (1)对于反应 aA(g)+bB(g)cC(g)+dD(g) △H<0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习题(附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习题基础巩固 1.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若最初加入的A 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 )。 A. 1.6 mol B. 2.8 mol C. 2.4 mol D. 1.2 mol 2.在一定条件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 2和10molH2,发生反应N2+3H22NH3,2分钟末时,测得剩余氮气为1mol,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υ(N2)= 0.5 mol/(L·min) B.υ(H2)= 1.5 mol/(L·min) C.υ(NH3)= 2 mol/(L·min) D.υ(N2)=1mol/(L·min) 3.在2A+B 3C+5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 0.5 mol/(L·s) B.υ(B)= 0.3 mol/(L·s) C.υ(C)= 0.8 mol/(L·s) D.υ(D)= 1 mol/(L·s) 4.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的2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ν(H2)=0.45mol/(L·s),则2s末NH3的浓度为()。 A.0.50mol/L B.0.60mol/L C.0.45mol/L D.0.55mol/L 5.将0.5molPCl 5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5 PCl3+Cl2,一段时间后测得PCl5的浓度为0.3mol/L,且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PCl5)= 0.4 mol/(L·min),则这段时间为()。 A. B. C. D. 6.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 A.等体积0.1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分别与0.2 mol/L NaOH溶液反应 B.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 mol/L HCl反应 C.等体积等浓度HCl和HNO3分别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 D.等体积0.2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与等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石灰石反应 7.硫代硫酸钠(Na2S2O3)与稀H2SO4溶液时发生如下反应:Na2S2O3+ H2SO4=Na2SO4+SO2+S↓+H2O 下列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 0.1mol/L Na2S2O3和0.1mol/L H2SO4溶液各5mL,加水5mL,反应温度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