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病例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脂异常ppt课件

脏和蛋黄等。 低脂肪。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包括动物性食品(肥
肉、奶油、猪油、牛油、猪肠、牛腩、肉类外皮及全脂奶) 和部分植物性食品(椰子油、椰子、棕榈油)。 低糖。食糖过多可导致肥胖,引发血脂异常。对于血脂异常 患者,应该适当控制糖类摄入,相应减少主食量。 高纤维的食物。如各类水果、豆类、燕麦片(粗加工的更 好)、洋葱、木耳、海带、紫菜、菇类、瓜类、荚豆类及蔬 菜茎部。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则有助 于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血脂异常与高血压
血脂升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弹性下 降,处于僵硬的收缩状态。所以,血脂高的 病人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压是姊妹 病。
血脂异常与糖尿病
血脂高的病人常合并糖尿病,部分病人在诊 断糖尿病前已存在血脂升高,糖尿病也可引 起血脂升高。当高血脂与糖尿病同时存在时, 常难以分清谁是因谁是果。所以,近来有人 将糖尿病称为糖脂病。
体重因素
肥胖者血脂可以明显增高。有效降低体重可 以改善血脂异常。肥胖还可引起一系列激素 与代谢紊乱,各种危险因素协同作用,直接 或间接对血脂代谢产生不良影响。
微量元素、维生素与血脂的 关系
锌、铜、铬、锰缺乏会导致血脂增高。铬存 在于麦胚、麦皮、未精制多糖和酵母中。锰 与铬的缺乏均与长期进食精制的碳水化合物 有关。目前认为对血脂代谢可能有影响的维 生素主要是维生素C和E。
常见误区
“血脂是有害的物质”
血脂异常固然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但一 定范围内的血脂非但无害,还是我们人体所 必需的基本物质。甘油三脂参与人体能量代 谢,提供机体活动的能量。胆固醇是维持机 体生命正常的必备因素,构成细胞膜的主要 成分,也是合成某些激素、维生素D和胆酸 的重要原料。因此,不要谈“血脂”而色变。 当然,若已发现高血脂,则要认真对待,咨 询医生、合理治疗,并做到定期复查。
肉、奶油、猪油、牛油、猪肠、牛腩、肉类外皮及全脂奶) 和部分植物性食品(椰子油、椰子、棕榈油)。 低糖。食糖过多可导致肥胖,引发血脂异常。对于血脂异常 患者,应该适当控制糖类摄入,相应减少主食量。 高纤维的食物。如各类水果、豆类、燕麦片(粗加工的更 好)、洋葱、木耳、海带、紫菜、菇类、瓜类、荚豆类及蔬 菜茎部。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则有助 于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血脂异常与高血压
血脂升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弹性下 降,处于僵硬的收缩状态。所以,血脂高的 病人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压是姊妹 病。
血脂异常与糖尿病
血脂高的病人常合并糖尿病,部分病人在诊 断糖尿病前已存在血脂升高,糖尿病也可引 起血脂升高。当高血脂与糖尿病同时存在时, 常难以分清谁是因谁是果。所以,近来有人 将糖尿病称为糖脂病。
体重因素
肥胖者血脂可以明显增高。有效降低体重可 以改善血脂异常。肥胖还可引起一系列激素 与代谢紊乱,各种危险因素协同作用,直接 或间接对血脂代谢产生不良影响。
微量元素、维生素与血脂的 关系
锌、铜、铬、锰缺乏会导致血脂增高。铬存 在于麦胚、麦皮、未精制多糖和酵母中。锰 与铬的缺乏均与长期进食精制的碳水化合物 有关。目前认为对血脂代谢可能有影响的维 生素主要是维生素C和E。
常见误区
“血脂是有害的物质”
血脂异常固然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但一 定范围内的血脂非但无害,还是我们人体所 必需的基本物质。甘油三脂参与人体能量代 谢,提供机体活动的能量。胆固醇是维持机 体生命正常的必备因素,构成细胞膜的主要 成分,也是合成某些激素、维生素D和胆酸 的重要原料。因此,不要谈“血脂”而色变。 当然,若已发现高血脂,则要认真对待,咨 询医生、合理治疗,并做到定期复查。
血脂异常病例PPT课件

.
17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2016
该患者血脂目标值
.
18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2016
2018年AHA指南:特别指出了亚裔人群的血脂特点 中等强度他汀足以获益
• 亚裔人群对他汀的敏感性更高
• 从降低LDL-C幅度和安全性方面考虑,均有研究显示中
2018年发表的REAL-CAD研究,13054名患者入组的前瞻、多中心、随机 对照的临床研究,表明匹伐他汀4mg/d的剂量可以在直到CKD4期的患者 中安全使用
Hideki FuJINO, et al. Xenobio. Metabol. And Dispos. 1999, 14(2): 79-91
2018.05 4.31
1.27
2.93
2018.10 4.03
1.42
2.57
HDL-C
0.66 0.82 0.85
肝酶肌酶 降脂药物
正常 正常 正常
阿托伐他汀 20mg 阿托伐他汀 20mg
阿托20mg +依折麦布
匹伐他汀 2mg +依折麦布
.
26
辅助检查(血脂变化,mmol/L)
TC
TG
LDL-C
.
29
ESC/EAS GUIDELINES, Eur Heart J. 2016: 2999-3058
大量药物需要经过CYP 3A4代谢,相互竞争,药物不良反应增加 匹伐他汀不经过3A4代谢,药物相互作用较少
匹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
辛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不经过CYP3A4 极少经CYP2C9
CYP2C9 CYP2C19
血脂异常的危险分层与治疗课件PPT

05
血脂异常的监测与管理
定期监测
血脂水平监测
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 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指
标。
危险因素评估
根据监测结果,评估患者血脂异常 的危险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心 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监测频率
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适的监测频 率,对于高危人群应增加监测频次 。
个体化管理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血脂水平、危险因素和个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 方案。
调整生活方式
指导患者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等,以降低血脂水平。
药物治疗
对于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脂药物。
长期控制与预防
长期坚持治疗
对于血脂异常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控制血脂水平。
饮食调整
低脂饮食
限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 摄入,如动物内脏、肥肉等。增 加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品,如燕 麦、苹果、豆类、蔬菜、全谷类
等。
控制总热量
避免高热量饮食,保持能量摄入 与消耗平衡,以维持理想体重。
限制盐的摄入
减少高盐食品的摄入,如腌制食 品、加工肉类等,有助于降低高
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03
血脂异常的治疗
药物治疗
降脂药物
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的药物,如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 等。
抗血小板药物
降血压和降血糖药物
控制血压和血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 险。
如阿司匹林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非药物治疗
01
02
03
饮食调整
控制脂肪、糖分和盐的摄 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增加运动量
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 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 骑车等。
高血脂症PPT课件【23页】

如斑块形成时间长,逐渐纤维化,瘢痕板结,不易轻 易脱落,但血管弹性差,动脉硬化,久而久之高血压 形成。使血管由原来的“橡皮管”变成锈迹斑斑的 “钢筋管”,易破裂,导致脑出血、脑梗塞等。所以 高脂血症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是血液中的 隐形杀手!
.
11
血脂代谢异常分外源性和内源性
血脂异常多由膳食结构不均衡造成,继发性血脂异常, 常见于控制不良的糖尿病、饮酒、甲减、肾病综合症、 透析、肾移植、胆道阻塞、口服避孕药等。
素的,原料;(3)制造VitD的原料。
“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将多余的胆固醇从动脉血管壁上清除并转运到肝脏降解,起到清道夫作 用,如HDL-C升高,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降低冠心病的危险性。
“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含量过多时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引起冠心病、中风等疾病的 发生。
高血脂症
.
1
血脂从哪里来?胆固醇主要是由肝脏合成,其次是从食物中获取。
甘油三脂主要是来自于食物,其次是由肝脏合成。甘油三酯轻度,
中度升高也增加了冠心病的危险,极度升高可以引起急性胰腺炎。
.
2
.
3
什么是高血脂
高血脂症就是指血液中血脂成分升高,超过正常高线。 因为血液的脂质大部分与血浆中蛋白质结合,所以又称高脂蛋白血症。 血脂主要包括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检查血脂主要有4项:TC.TG.LDL-C.HDL-C.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胆固醇,胆固醇是一种维护人体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CH能 促进神经兴奋,记忆力增强。如果缺乏,大脑思维迟纯,细胞会加速老化,细胞 的一切生理功能就无法进行。胆固醇的生理功能(1)构成生物膜;(2)制造激
《血脂异常的防治》课件

实验室检查
检测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诊断
根据血脂水平和相关危险因素 ,判断是否为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的并发症诊断
动脉粥样硬化
通过动脉超声、血管造 影等技术检查动脉粥样
硬化的程度和部位。
心脑血管疾病
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 、脑部影像学等检查确 定是否存在心脑血管疾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血脂水平逐渐升高, 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和总胆固醇(TC)。
性别因素
男性较女性更容易出现血脂异常,可 能与雄性激素和雌激素水平差异有关 。
生活习惯因素
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食高热量 、缺乏运动等,可导致血脂异常。
继发性血脂异常的病因
01
02
03
疾病因素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 、肝肾疾病等慢性疾病可 引起继发性血脂异常。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遗传性血脂异常,需要长期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 预来控制病情。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他汀类药物和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生活方式 干预包括饮食调整、增加运动和戒烟限酒等。
案例二:继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治疗
总结词
控制原发病和药物治疗
详细描述
继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通常继发于糖尿病、肥胖、肾病综合征等疾病,治疗重点 在于控制原发病和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对于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需要 使用贝特类药物或烟酸类药物进行治疗。
血脂异常通常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 蛋白血症等类型。
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早期发现和 干预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血脂异常的分类
血脂异常诊断与治疗PPT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正常范围 为1.04-1.55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正常范 围为2.073.12mmol/L
载脂蛋白A1(ApoA1): 正常范围为1.0-1.6g/L
载脂蛋白B(ApoB): 正常范围为0.6-1.1g/L
诊断标准及方法
血脂异常诊断标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等指标异常
诊断方法:血液生化检测、血脂谱分析、影像学检查等
诊断流程:初步诊断、确诊、治疗方案制定
诊断注意事项:避免误诊、漏诊,注意个体差异,定期复查
鉴别诊断
血脂异常:血液中脂质含量异常,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等
鉴别诊断方法:血液生化检查、血脂谱分析、影像学检查等
定期检测与筛查
定期进行血脂检测,了解血脂 水平
筛查高危人群,如肥胖、高血 压、糖尿病等
调整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定期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公众 对血脂异常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高危人群预防策略
控制体重: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肥胖
健康饮食: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 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戒烟限酒:戒烟有助于降低 心血管疾病风险,适量饮酒
有益健康
新技术及新方法应用
基因治疗: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变血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达到治疗 血脂异常的目的
干细胞治疗:利用干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能力,改善血脂异常患者的血管内 皮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药物治疗:新型降血脂药物的研究和应用,如PCSK9抑制剂、新型他汀类 药物等
● 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 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 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 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 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 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 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 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 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 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 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 入,如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如减少糖分和盐
血脂异常概述PPT课件

a
22
五: 高 血 脂 的 治 疗
(一)非药物治疗: 轻中度
合理膳食:限制含胆固醇和脂肪
增加低脂,高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
改善生活方式:减肥,戒烟,控制酒精,适当运动
调节情绪: 心理平衡
具有降血脂的食物,大蒜,生姜,茄子,山楂,柿子,
黑木耳,牛奶
膳食举例
早餐:豆浆200cc 蒸饼50克 煮蚕豆10克
降脂药(他订类,贝特类)对无作用,烟酸,雌激素,维生素 有 作用
a
19
血脂异常诊断标准和治疗建议
血脂 TC LDL–C HDL–C TG
合适水平
mg/dL
mmol/L
需治疗水平
mg/dL
mmol/L
<200
≥220 <5.20
≥5.72
<130
≥140 <3.38
≥3.64
>40
≤35 >1.04
中度高危(Moderately high risk) 2+危险因子(10年危险10-20%)
中度危险(Moderate risk) 2+危险因子(10年危险<10%)
低危(low risk) 0-1危险因子
a
35
20世纪90年代对血管硬化发病机制有重大进展 内皮功能受损,血中LDL-C迁移血管内皮下层,经 氧化后被单核细胞和吞噬细胞吞噬→泡沫细胞。
泡沫细胞→堆积成脂质条纹,是斑块形成的主要成分
↘释放大量活性物质。
a
3
血
LDL
小
板
单核细胞黏附
LDL
Ox LDL
平滑肌
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
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机制 LDL→内皮LDL氧化→ 巨噬细胞/单核细胞 →泡沫细胞→大量活性物质
血脂ppt课件完整版

适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 摄入
适量食用富含n-3和n-6多不饱 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 坚果等,有助于改善血脂谱。
运动处方制定和实施要点
个性化运动处方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运动 习惯,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运动强度和频率
运动强度应逐渐增加,以避免运动损伤和 过度疲劳。同时,运动频率也应根据患者
采用统一的报告格式和术语,明确列出各项检测指标的结果、参考值范围及临 床意义等信息。同时,给出相应的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整建议,以改善 血脂代谢状况。
04
血脂异常治疗策略及药物治疗 进展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01
02
03
04
调整饮食结构
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增加可溶性纤维的摄入,如
水果、蔬菜、全谷类等。
联合用药策略和不良反应监测
联合用药策略
对于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联合使用不同 作用机制的药物,如他汀类药物与贝特类药物或烟酸类药物 联合使用。
不良反应监测
长期使用降脂药物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肝功能异常 、肌痛、胃肠道不适等。患者应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及时发 现并处理不良反应。同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 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种类。
临床上常见血脂异常类型
高胆固醇血症
以TC和LDL-C升高为主要特征 ,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之一。
高甘油三酯血症
以TG升高为主要特征,与胰腺 炎、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
混合性高脂血症
TC、TG、LDL-C均升高,HDLC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 。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以HDL-C降低为主要特征,是 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2
辅助检查 颈动脉超声(2019)
右颈动脉低回声斑块。
.
13
辅助检查 冠状动脉ct(2010)
右冠及前降支多发硬斑块,伴前降支轻度狭窄。
.
14
诊断
1、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房增大,左心室增大,二尖瓣狭窄,心房颤动,射血分 数中间值心力衰竭,心功能II级;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3、颈动脉斑块;
血脂异常病例
重庆市人民医院(中山院区) 田志 副主任医师
.
1
病例摘要
患者情况
• 患者:陈某 性别: 男
年龄:68岁
• 病史:患者2007年,因出现活动后“心累、气促”,在我院检查心脏超声发现:
二尖瓣狭窄,诊断为“风心病、房颤、心力衰竭”,患者拒绝外科手术,给予
“地高辛、华法林、利尿剂”等药物治疗。2010年患者因活动后心前区胸闷,
欧美标准的中等强度他汀可使 大多数患者LDL-C达标。
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推荐不论何 种类型冠心病患者,均应长期服 用他汀类药物,使LDL-C < 1. 8 mmol /L( Ⅰ,A) ;
根据亚洲及我国的研究结果,不 建议对ACS 患者PCI 术前使用负 荷剂量的他汀类药物。
大剂量高强度他汀治疗可能不 会为我国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但不良反应风险却显著增加;
建议临床上依据患者血脂基线 水平起始应用中等强度他汀, 根据个体调脂疗效和耐受情况, 适当调整剂量,必要时联合非 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模式;
2014年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专家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633-637.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382-400
.
20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2016:937-953
.
17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2016
该患者血脂目标值
.
18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2016
2018年AHA指南:特别指出了亚裔人群的血脂特点 中等强度他汀足以获益
• 亚裔人群对他汀的敏感性更高
• 从降低LDL-C幅度和安全性方面考虑,均有研究显示中
.
9
心脏超声(2019)
心脏测值(mm)
升主动脉内径
29 左室后壁厚度 10
心功能检查及DOPPLER检查(m/s/mmhg)
二尖瓣前血流
2.5/25 二尖瓣反流
4.9/98
主动脉窦部内径 32 右心房内径 44*63 三尖瓣前血流
0.9/11 三尖瓣反流
3.0/36
主动脉瓣环内径 19 主肺动脉内径 22
主动脉瓣前血流 1.7/11 主动脉瓣反流 4.0/11
左房内径
79*95 左肺动脉内径 *100
肺动脉瓣前血流 1.2/6.0 肺动脉瓣反流
右心室前后径
26 右肺动脉内径
动脉水平分流
室间隔厚度
10 左室射血分数 44%
室水平分流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58
二尖瓣瓣口面积
.
房水平分流
10
左房、左室及右房内径增大,右室大小正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
在我院做冠状动脉ct提示:右冠及左前降支多发斑块伴轻度狭窄。诊断为“风
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给予“美托洛尔、依那普利、阿托伐他汀”等药
物治疗。
.
2
病例摘要
患者情况
• 既往史:否认肝炎、肺结核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外科手术史,无 药物过敏史,有“高脂血症”病史。
• 个人史:不吸烟,不饮酒。 •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
3
体格检查
• 血压:120/65mmHg • 心率:72次/分 • 心脏体征:心界扩大,心律不齐,强弱不等,心尖区闻及SM3DM3,余瓣膜区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A2<P2。 • 双下肢无明显水肿。
.
4
辅助检查(2013)
血脂: TC: 4.51 mmol/L LDL-C: 3.51 mmol/L
该患者降脂药物选择
.
2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2016
TG: 1.94 mmol/L HDL-C:0.66 mmol/L
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正常。 凝血功能:INR:2.1
.
5
辅助检查
心电图:心房颤动
.
6
辅助检查
胸片:
肺纹理粗乱 左房右室增大
.
7
心脏超声(2015)
心脏测值(mm)
升主动脉内径
35 左室后壁厚度 8
心功能检查及DOPPLER检查(m/s/mmhg)
等强度他汀就可以使得亚裔人群获得心脑血管事件获益。
且FDA推荐亚裔人群小剂量他汀起始治疗
.
19
中国患者他汀治疗应遵循中国指南:起始应用中等强度他汀
2014年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
2016年
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建议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2016年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我国人群对于大剂量、高强度 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耐受性和安 全性较差;
厚度正常,二者呈逆向运动,心室壁运动欠协调,未见明确异常
室壁阶段性运动,左心整体收缩功能减退。二尖瓣瓣叶增厚回声
增强,以瓣尖为明显,开放受限,开放距离约0.9cm,瓣口面积约
1.6平方厘米,关闭不好。主动脉瓣瓣叶增厚回声增强,余瓣膜形
态、结构及活动正常。
.
11
辅助检查 颈动脉超声(2015)
双侧颈动脉硬化。
右心室前后径
18 右肺动脉内径
动脉水平分流
室间隔厚度
8
左室射血分数 45%
室水平分流
左室舒张期内径 61
二尖瓣瓣口面积 1.5
房水平分流
.
8
左房左室明显增大,左心整体收缩功能减退。二尖瓣前后叶明显增厚钙化,交界处 粘连,瓣叶活动受限,二尖瓣前后开放距离约0.9cm,瓣口面积约1.5平方厘米,瓣 叶关闭欠佳。主动脉瓣稍厚,开放可,关闭欠佳。
二尖瓣前血流
1.6/25 二尖瓣反流
4.1/65
主动脉窦部内径 35 右心房内径
33 三尖瓣前血流
0.6/1.3 三尖瓣反流
1.8/13
பைடு நூலகம்
主动脉瓣环内径 20 主肺动脉内径 18 主动脉瓣前血流 1.5/8.5 主动脉瓣反流 3.0/36
左房内径
63*76 左肺动脉内径 *80
肺动脉瓣前血流 0.6/1.6 肺动脉瓣反流
.
15
治疗方案
地高辛, 0.125mg, 美托洛尔, 12.5mg, 华法林 , 1.25mg, 依拉普利, 10mg, 呋塞米片, 20mg, 螺内酯片, 20mg, 阿托伐他汀, 20mg,
qd; bid; qd; qd; qd; qd; qn;
.
16
血脂异常危险分层 合并动脉硬化斑块,极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