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7高洪深-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与增长极理论

江苏地图
• 江苏省人民政府把江苏
苏北
从理论上划成三块:
• 苏南为江南五市(南京、 苏州、无锡、常州、镇 江);
• 苏中为江北沿江三市 (扬州、泰州、南通);
• (4)从长期来看,如果西部落后地区等到 东部发达地区带动中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后 得到推动力,必然延误西部落后地区和中 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中国的地区差距将 在很长时期内进一步扩大。
• (5)从理论上来看,梯度推进理论忽略了 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互动 性。
• 梯度推进理论只注重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 区和落后地区的推动作用,忽略了后者对 前者在人才、自然资源、粮食等方面的支 撑作用。
四、关于辐射问题的几点说明 1.点辐射、线辐射、面辐射三者具有共同的特点: (1)都意味着经济资源和人文环境的流动和传播,促使
地区之间逐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2)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辐射,都是双向辐射。 2.需进一步讨论 : (1)点辐射、线辐射都是一种抽象; (2)点辐射、线辐射和面辐射并没有既定的顺序; (3)从辐射的机制来看,点辐射是最简单的;线辐射,
• (2)四类地区内还可以根据经济水平的发展高低进行调 整,四种程度的发展方式相嵌,形成多元化、复杂的辐射 网络。这种多元化辐射网络是不能够用梯度理论解释的。
• (3)在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时,要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梯度转移理论不能解决。
• (4)按照辐射理论,我们可以进行跨地区研究, 即把若干省市自治区的交界地区、若干行政地区、 若干县的交界处形成的地域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以便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 ●中心城市的优势: • ①技术、人才、资金;②思想观念、思维
方式;③管理水平;④生活方式和习惯。
• ●周边地区的优势: • ①资源、劳动力、土地等;②生态、环境
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与增长极理论

05
CATALOGUE
实证分析:某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策略的制 定
某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01
经济发展水平
评估某地区的经济基础、产业结 构、市场规模等,分析其经济发 展水平及潜力。
02
区域发展不平衡
经验总结
总结某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策略制 定的经验教训,为其他地区提供 参考和借鉴。
THANKS
感谢观看
辐射理论
该理论主张通过加强中心城市或地区的经济实力,提高其辐射能力,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实施方式包括优 化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
增长极理论
该理论主张通过培育经济增长极,发挥其集聚和扩散效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实施方式包括优化产业布局、 加强创新驱动等。
适用条件的比较
辐射理论
该理论适用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存在 明显中心和外围地区的地区。在这些 地区,中心城市或地区的发展可以带 动周边地区的经济进步。
正向辐射理论是指一个地区的发 展会对周边地区产生正面的推动 作用,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
负向辐射理论是指一个地区的发 展会对周边地区产生负面的阻碍 作用,阻碍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
辐射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促进一个地区 的发展,发挥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辐 射理论与增长极理 论
目录
• 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 • 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理论 • 辐射理论与增长极理论的比较分析 • 区域经济发展中辐射理论与增长极理论的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的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的主要内容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
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
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处于不同的阶梯上,高收入地区处于高梯度,低收入地区处于低梯度,而在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之间,还有几个中间梯度。
有梯度就必然有空间上的转移,高梯度地区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一步,而后随时间推移,逐步有序的从高梯度地区向处于二级、三级的低梯度地区推移。
随着经济发展,梯度推移加快,区域间差距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基础上的。
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人。
他们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
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
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
创新活动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按照顺序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
处在创新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都布局在处于高梯度的经济发达的大城市。
主要原因在于:处在发展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布局在第二梯度上一些条件具备的城市。
处在成熟阶段与衰退阶段的工业部门布局在经济发展最低梯度地区。
(二)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象——三种效应在区域经济梯度推移过程中有三种效应在同时起作用,即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和分散。
极化效应作用的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扩展效应会促使生产向其周围的低梯度地区扩散,回程效应的作用会削弱低梯度地区,促成高梯度地区进一步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的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
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
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处于不同的阶梯上,高收入地区处于高梯度,低收入地区处于低梯度,而在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之间,还有几个中间梯度。
有梯度就必然有空间上的转移,高梯度地区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一步,而后随时间推移,逐步有序的从高梯度地区向处于二级、三级的低梯度地区推移。
随着经济发展,梯度推移加快,区域间差距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基础上的。
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人。
他们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
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
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
创新活动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按照顺序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
处在创新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都布局在处于高梯度的经济发达的大城市。
主要原因在于:处在发展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布局在第二梯度上一些条件具备的城市。
处在成熟阶段与衰退阶段的工业部门布局在经济发展最低梯度地区。
(二)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象——三种效应在区域经济梯度推移过程中有三种效应在同时起作用,即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和分散。
极化效应作用的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扩展效应会促使生产向其周围的低梯度地区扩散,回程效应的作用会削弱低梯度地区,促成高梯度地区进一步发展。
举例说明辐射理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举例说明辐射理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会展1001 肖斯奇100620016在点、轴、网开发互动方面,加快沿线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长江经济辐射带的作用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长江经济辐射带是指垂直于长江及其100~200km范围内的经济区域。
长江经济纵向分为上、中、下游、延伸四个经济圈。
长江上游经济圈是以重庆和成都为中心,以长江上游和铁路干线为轴线,形成沟通西部不发达地区与东、中部地区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长江中游经济圈是以长沙、武汉、南昌为中心,以长江中游和铁路干线为轴线,加强东西、南北通道建设和沿江港口建设。
长江下游经济圈是以上海、南京、合肥为中心,强化对苏北、皖北的经济辐射。
西藏、云南、贵州作为长江的延伸经济圈,要增强长江对其纵向辐射作用。
长江经济带的点、轴、网络开放具体为:以拉萨、昆明、贵阳、成都、重庆、长沙、武汉、南昌、合肥、南京、上海等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为一级节点城市,以一级节点城市之间由铁路(或高速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水路、航空、管道、通信主干线等构成的连接轴线为一级轴线;以地级城市为二级节点城市,以一级节点城市与二级节点城市之间,以及二级节点城市之间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通信干线等连接轴线为二级轴线;以县城为三级节点城市,以二级节点与三级节点城市之间,以及三级节点城市之间的公路、水路、通信干线等连接为三级轴线。
由节点城市和轴线构成网络,形成优势区位,呈点、轴、网络状展开。
另外在面辐射扩散化方面,加快经济发展的梯度推进。
东南沿海地区应充分发挥自身经济技术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大力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走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将其传统产业和市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中部地区处于国家腹心地位,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西部、低于东部,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一方面要抓紧能源和原材料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承接东部地带转让出来的国内市场份额和相应的传统产业,综合发展资源型产业和加工型产业。
区域经济学作业1、2、3、4及答案

作业1一:名词解释1、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外部的国际影响、政府行炎、区际互动三方面和区域内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要素。
2、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新区域经济观:知识经济的显现,给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许多新概念、新特点和新观念。
同时,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催生了许多不同特点、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性质的区域经济组织。
因此,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应有新的区域经济观。
4、国际区域经济: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际一体化。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
作为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式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欧洲联盟:最早是由法国联办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于1957年3月签订《罗马条约》,并于1958年元旦成立的,最早称为欧洲共同体。
6、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7、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立于1989年,成立之初是由12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一个非正式论坛组织,后来发展为一支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重要力量。
二、问答1、从五个层次上阐述新区域经济观?:答:(1)突破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2)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而且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3)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它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和创造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极好的区域经济环境,所以人们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的创立视作人类20世纪末的伟大创举。
区域经济学 第六章

2020年8月21日星期五
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8
• ①运输区位法则。
• 假定铁路是唯一的运输手段,以吨公里之大小计算运费。已知甲 方为消费地,乙方为原料(包括燃料)产地,未知的生产地丙方 必须位于从生产—销售全过程看吨公里数最小的地点。吨公里数 量小地点在什么地方,是根据运费确定区位的核心问题。韦伯研 究了原料指数(即原料重量与制品单位重量之比)与运费的关系, 指数越小,运费越低。从而得出运输区位法则的一般规律:原料 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于原料产地;原料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 于消费区;原料指数近似为1时,生产地设于原料地或消费地皆可。 几乎完全根据原料指数确定工业区位。 ②劳动区位法则。
2.韦伯:利用等费线来探究各种类型工厂的生产 成本在地区间的变化梯度并据此找出工厂的最 优区位。
3. 现代生产布局研究,各国普遍遇到地区间经 济发展不平衡,就需要绘制地区经济发展梯度 图。
2020年8月21日星期五
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5
• 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约翰·杜能)Johann Heinrich von Thünen 1783-1850(或译屠能)
本章难点:
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回程效应
2020年8月21日星期五
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2
•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的产 品生命周期理论。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 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 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
• 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 并作了充实和发展。
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与河北小城镇建设

位于石德线上 的 2 0个镇 ,沿线 3 个 农村 6
建 制 镇 财 政 收 入 镇 均 5 78万 元 ,高 于全 2
省镇均水平 5 %。以上三条铁 路干线两 33
侧 1 里 区 域 内 ,共 聚 集 1 9个 建 制镇 , 5公 5
发展 问题及 对 策研 究”的阶段性 成 果 ,项 目号 :0 4 7 4 6 5 20
其中 6 1个农村 建制镇镇 区平均 人 口达到 3 3 .人 ,低于全省平均 2 _%;镇 均财 8 59 52
政 收 入 3 04 元 , 高 于 全 省 平 均 水 平 。 7 .万 略 可见河北 沿海优 势还 没有得 到较好 发挥 ,
城市连成一片 、形成 了具 有较强辐射能 力 的辐射源 、并进一步和周边落后地 区进 行
地区摊开 、如 同波 浪由中心 向外扩散 、逐 步扩散到较远 的地 区。这种情况就是 中心 城市 先进 的技术 、 管理、 优秀的人才 、 充裕
区聚 集 3 0个 小 城 镇 , 占全 省 总数 1 %。 53
进行 资本 、 人才 、 技术 、 市场信息等方面 的
流 动 以及 思 想 观 念 、思 维 方 式 、生 活 习惯
定 北 部 (0县市 ) 州 北 部 ( 个 县 ) 地 1 、沧 5 ,该
市 、小城镇 和相关地区联系起来 ,各 自发 挥 自身在辐射体 系 中的作用 ,在市场机制 的作用下 ,以经济效益为最终驱动 力,加 快 各 自经济水平 的现代化进程。
维普资讯
小城镇沿交通大动脉 的侧翼密集分布。 京 广铁路两侧 1 公里 的狭长 区域 内聚集 了 5
经 发 的 射 论 济 展 辐 理 与河 小城 设 北 镇建
■ 李 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左 娜 副教授 王焕丽 ( 、石 家庄经 济学院人 文社 科 学院 1 2 、石 家庄经济学院经 贸学院 石 家庄 0 03 ) 5 0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人才、市场信息、自然资源和思想观念、思
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流动和传播,使后者的发展
速度进一步加快。这种辐射从空间上来看是跳跃式
的,先进地区、落后地区之间出现一个盲区。(空
间上是不连续的,中间有盲区)
2013-10-8
22
• 在面辐射中,摊饼式辐射通常具有更大的现实性。
电等。)
2013-10-8
34
• 5、此外,辐射理论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解决就业问题,
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解决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布局问
题,有助于研究制定房地产业的发展战略问题,有
助于进一步优化经济资源的配置,同时还有助于制
定正确的扶贫战略。 • ●这更多的是城市化问题,大、中、小城市,小城 镇产业如何布局,这对区域经济发展、劳动力转移 有着重要意义。
程中不仅能量高的物体向能量低的物体辐射能量,而
且能量低的物体也向能量高的物体反辐射能量,只不
过由于后者小于前者,因此从净辐射的能量数量来看, 能量低的物体的能量不断增加,最后两者达到相同水 平。
2013-10-8 2
• 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中的辐射是指经济
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与
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 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的 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 方面的传播。
2013-10-8
14
一个重要问题是自然资源如何定价?定价太低, 将损害周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定价太高, 会影响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例如,中国目前 第三、四类地区自然资源定价太低,主要是长 期以来形成的不合理价格体系所致,影响了这
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落后的程度
进一步拉大,这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2013-10-8
3
辐射的媒介就是交通条件、信息传播手段和人员 的流动等。这里,我们把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 程度相对较高地区称为辐射源。 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文化、思想大大的冲击着中 国的传统文化。当然先进的文化、技术进来以后 也夹杂着一些污泥浊水。西方社会也吸收东方文 化,例如孙子兵法等应用到西方经济管理中。
这是由于(摊饼式辐射的特点):
• (1)摊饼式辐射的辐射距离比跳跃式辐射短,资本、
技术、人才、市场信息、自然资源和信息的流动成 本较小,辐射效率更高。 • (2)由于居民之间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习 惯差异较小,在推进过程中,摊饼式辐射遇到的阻
力也较小(较易接受),这两点决定了摊饼式辐射
比跳跃式辐射具有交大的优越性,辐射的效果通常 较好。
区域,分别根据红、黄、蓝、白四种颜色,也即
经济发展程度采取相应的分析方法。在辐射理论
的指导下,通过分析研究地区辐射的特点,辐射 的途径和辐射中经济资源的流向以及人文环境因 素传播的方式、方法和主要传播途径,制定出切 实可行的对策以推动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现
代化进程。●(那么,梯度理论在这些方面是有
2013-10-8 23
四、关于辐射问题的几点说明
• 点辐射、线辐射、面辐射三者具有共同的特
点是:
• (1)通过要素流动,实现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 (2)双向流动,实现优势互补
2013-10-8
24
需要进一步展开讨论的:
• (1)严格说来,点辐射、线辐射都是一种 抽象。 • (2)点辐射、线辐射和面辐射并没有既定 的顺序。 • (3)线辐射是点辐射的集合,面辐射是线 辐射的集合。
都比点辐射宽广。
2013-10-8 19
• 3.面辐射
• 点辐射和线辐射大大加快了辐射区域的经济发展速 度和现代化进程。其结果,就会形成以中心城市或 辐射干线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 较高的区域。例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了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等经济发 展速度和现代化进程相对较快的地区。这些地区的 中心城市和小城市连成一片,形成了具有较强辐射 能力的辐射源,并进一步和周边落后地区进行相互 辐射。由于在地图上,这些地区表现为一个面,因 此,这样的辐射我们称之为面辐射。
境等。
2013-10-8 9
●资本流向的主导因素是资本的边际收益率的高低,
是由资本边际收益率低的地区向资本边际收益率高的
地区流动。在改革以后,极化效应和回波效应起主导
作用,落后地区的资金大量流向城市,国家的建设资
金也大量流向城市。这是由于中心城市资本的边际效 率较高的原因。市城市经济发展加快,中心城市和周 边地区差距拉大,我国经济目前仍处于这种区域差距 拉大的态势。当城市资本边际收益率低于周边地区时,
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 (5)从理论上来看,梯度推进理论忽略了地区之 间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互动性。
2013-10-8
28
二、辐射理论的适用性
• l、梯度推进理论只是辐射理论的一个方面。 采用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我们以反 映现代化程度的综合指标为依据把国内各个 地区划分为四类地区(发达地区、次发达地 区、欠发达地区、落后地区)。
2013-10-8 25
第二节 梯度推进理论和辐射理论的比较
2013-10-8
26
一、梯度推进理论的缺陷
• 1、按照梯度推进理论把中国划分成东部发达地区、 中部欠发达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是比较粗略的一 种划分方法。
• 2、按照梯度推进理论的划分方法,从发展的角度来
看,忽略了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双向性。
2013-10-8 20
面辐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摊饼式辐射,
另一类是跳跃式辐射,这是我们借用移民理 论的概念对辐射理论做的分类。 摊饼式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 相对较高的地区逐渐与周边地区进行资本、
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的交流。
2013-10-8
21
跳跃式辐射是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
在向两翼辐射的同时必然更加容易向上下游之 间辐射。
2013-10-8 18
我们已经说明线辐射不同于点辐射的重要特
点是,线辐射不仅包括输射干线向两翼的辐
射,而且包括辐射干线上下游之间的辐射。 这样,上下游的纵向线辐射和向两翼的垂直 线辐射就同时向两个方向推开,因此形成了 一个有效的线辐射体系,辐射的范围和程度
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研究 • 第二节 梯度推进理论和辐射理论的比较 • 第三节 辐射理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2013-10-8
1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研究
一、辐射的含义
辐射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是指能量高的物体和能量低
的物体通过一定媒介互相传送能量的过程。在这一过
2013-10-8
15
• 2.线辐射
• 一般以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大江大河以
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陆地带为辐 射的带状源,向两翼地区或上下游地区推 开。这里,我们把铁路干线、公路干线、 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
陆地带称为辐射干线。
2013-10-8 16
●线辐射和点辐射的特点、过程完全一样,只是辐 射源不同。如陕西提出的“一线两带建设”:即陇 海交通干线,高新技术开发带,星火技术开发带。 带动两翼(陕南、陕北)的发展。
2013-10-8 6
三、点辐射、线辐射和面辐射
• 从地图上来看,①中心城市是一个点,②沿海、大
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和铁路干线是一条线,③长江 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现代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相对较高的发达地区是一个面,这些都可以看成是 现代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辐射源。辐 射分为点辐射、线辐射和面辐射。
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
2013-10-8 5
• (3)辐射的媒介主要是道路、交通、通信等,
它们所决定的市场一体化水平,直接决定着
辐射的有效性。
• (4)物理学中辐射的是能量,而在现代化和 经济发展中辐射的是所有影响现代化和经济 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包括技术、资 金、人才、自然资源、市场信息、文化、环 境和法律、制度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
2013-10-8
7
• 1.点辐射 • 点辐射一般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 推开,如同平静的水面上投入一块石头, 产生的波浪由中心向外扩散,逐步扩散到
较远的地区。
2013-10-8
8
• ●中心城市的优势:
• ①技术、人才、资金;②思想观念、思维 方式;③管理水平;④生活方式和习惯。 • 周边地区的优势: • ●①资源、劳动力、土地等;②生态、环
缺陷的。)
2013-10-8 31
• ●在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时,要因地制宜,
体现特色,发挥优势,不能以点带面。从
全国的角度是很难掌握的。 • ●区域经济发展通常采取:外引内联,立 足自给,借助外力,这就是辐射理论的灵 活运用。
2013-10-8
32
• 4、按照辐射理论,我们可以进行跨地区研 究,即把若干省市自治区的交界地区、若 干行政地区、若干旗县的交界处形成的地
2013-10-8
29
• 2、根据反映经济发达程度的综合指标把国
内各个地区划分为四类地区,并分别标上
红、黄、蓝、白四种颜色以示区别。●
(实际上在一个区域内,四种类型区镶嵌,
同时存在,点、线、面多元化辐射共同起
作用,这种多元化辐射网络是不能够用梯
度理论解释的。)
2013-10-8
30
• 3、在制定发展战略方面,按照辐射理论,在一定
资本才会向周边地区流动。随着行业的不同,这种转
变的先后也有不同。
2013-10-8 10
●对技术的需求,中心城市和周边落后地 区没有多大差别,只要差距在于城市发挥
技术的各种条件优势更强,而周边地区不
具备或利用技术的条件很差,技术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