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少数民族服饰(侗族图片)

合集下载

浅谈广西壮、瑶、苗族少数民族服饰-服设131班-韦荣中

浅谈广西壮、瑶、苗族少数民族服饰-服设131班-韦荣中

浅谈广西壮、瑶、苗族少数民族服饰-服设131班-韦荣中浅谈广西壮、瑶、苗族少数民族服饰学科:服装美学姓名:韦荣中学号: 201301909047专业班级:服装与服饰设计131班指导老师:蔡青2015年11月5号摘要对广西少数民族进行了调查,广西除了汉族外,还有11个少数民族。

分别为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水族、彝族、仡佬族。

广西少数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服饰印染图案更是让人赞不绝口。

本文以服装美学角度简单分析了广西壮、瑶、苗族3个少数民族的服饰。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服饰印染图案;服装美学引言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三分靠相,七分靠装,穿衣戴帽各有所好,会穿衣打扮的人更能体现美的关系。

本文目的主要探讨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章只诠释了广西11个少数民族内的壮、瑶、苗族3个少数民族服饰。

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广西少数民族的服饰,让少数民族传统得到保留与继承。

绪论广西又称广西壮族自治区,美丽的八桂之地,是少数民族聚集地。

居住着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11个少数民族,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艺术风格独特、民族特点鲜明、浓厚地域色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反映了各民族悠久而博大的历史进程。

它记载着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理想和信念、智慧和汗水、是各族人民精神生活的象征,是历史的活化石。

一、壮族服饰1.壮族概述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民族。

全国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贵州、湖南和四川等省区。

据2006年1%人口抽查结果统计,壮族人口1518万,约占广西壮族自治区总人口30.8%,占全国壮族人口的90%,主要聚居在桂西和桂中地区的南宁、柳州、崇左、白色、河池以及来宾6市。

靖西县是壮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达99.7%。

2.壮族男子服饰壮族男子服装,无论在款式、装饰还是色彩等方面,都比壮族女装简单很多,而且各区域的差别不大。

壮族男子服饰图(图片源于百度)3.壮族女装服饰广西壮族占全国壮族的90%,服饰多样。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

26拉祜族
❖ 女子为高开衩长衣 (镶嵌彩色几何纹 布块),黑布头巾 (长3m以上,中 端垂及腰际)。男 子为无领大襟衫、 宽脚长裤、黑头巾 或分瓣小帽(缀彩 布条)。
27黎族
❖ 女子穿青色开襟上 衣、及膝织绣花统 裙,盛装时佩带大 耳环等首饰。男子 穿无领对襟衣,缠 包头、插雉尾,有 的戴耳环。多用自 纺自织自染的棉、 麻布。
15鄂温克族
❖ 女穿大翻领连衣 裙,或大襟连衣 裙式长袍。男为 深蓝长袍、圆锥 形帽、皮靴。冬 季习惯穿兽皮衣。
16高山族
❖ 女子一般为对襟长袖 上衣或大襟窄袖上衣, 各式裙,黑或红布包 头。男子通常上穿对 襟长袖衫和长短不一 的背心,下着缠腰裙 或前裙。高山族在节 日里注重装饰,并穿 贝珠衣(以贝壳、珍珠 编织的贝衣、珠裙)。
2白族 7达斡尔族 12独龙族 17仡佬族 22基诺族
3保安族 4布朗族
8傣族
9德昂族
13俄罗斯族 14鄂伦春族
18哈尼族 19哈萨克族
23京族 24景颇族
5布依族 10东乡族 15鄂温克族 42水族 47佤族 52彝族
28傈僳族 29珞巴族 30满族
41畲族
❖ 女子穿大襟绲边上衣、 短裤,打裹腿,以红绒 线束顶髻,戴细篾斗笠; 结婚时戴凤冠银簪。男 子为对襟上衣(老年大 襟)、长裤。习惯用青、 蓝色自织麻布。
42水族
❖ 女子穿无领大襟半 长衫、绣花围兜, 缠包头(少女戴缠 绕红线的头圈), 佩银首饰。男子为 无领大襟宽袖长衫 (青年对襟长衫)、 青布包头。尚青蓝 两色。
30满族
❖ 女子穿旗袍、 高底花鞋(称 花盆底)。男 子穿箭袖开衩 袍褂,束腰带。
31毛南族
❖ 女子穿大襟上衣、 绲边裤,戴顶卡 花。顶卡花是一 种斗笠,以竹篾 编织精致图案。 男子穿蓝、青色 对襟衣、衣裤。

少数民族服饰介绍-PPT文档资料

少数民族服饰介绍-PPT文档资料

装饰,鞋腰上也有线条、花纹。
•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藏族人民的日常服饰, 但在节日里,他们会盛装打扮,看,琳琅 满目的装饰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显得 人格外精神。
满族服饰介绍
满族服饰继承了先代女真人的传统,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旗袍是满 族的传统服装,上衣和下衣连为一体。满族妇女在脑后绾髻,称“如意头”和“两把 头”,带颇具特色的扇形冠。戴耳环,腰间挂手帕。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袍马褂, 头顶后部留发梳辫留于脑后,戴圆顶帽,下穿套裤。满族入关后,其服装与汉族服装 趋于一致,但旗袍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下来,成为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
就要选择便于起居、保暖御寒的服装。牧
区藏族穿着以皮袍为主,它结构肥大,袖
口宽畅,穿着自如,白天阳光充足,气温
升高时,可脱袖露臂,调节体温,夜间可
解带和衣而眠。男式的宽腰、大襟、肥大,
襟、袖下摆镶边。藏族帽子种类繁多,主
要有毡帽、皮帽、金丝花帽等。
• 2.靴子

藏族男女通行的长筒靴,底高2厘米,
腰高至小腿之上,鞋面用红绿相间的毛呢
阿昌族服饰
阿昌族喜著黑色的服饰,已婚
妇女上身穿对襟衣,袖长,下 身着筒裙,用黑布或蓝布包头, 裹腿;未婚女子穿宽裆裤子, 将发辫盘在头顶,用布围辫子 裹成圈。腊撒坝子的妇女喜欢 在服饰上布满银饰,户撒的妇 女则喜欢系黑色小围腰,扎绣 花腰带。男子穿对襟上衣,下 着黑裤,斜背“筒帕”,喜欢 在胸前戴朵红丝线结成的菊花。 未婚男子戴白包头,已婚男子 戴藏青色包头,青壮年在脑后 留一尺多长的包布,有随身佩 带刀的习俗,其中“户撒刀” 最为有名。
旧时满族男子留发束辫,穿马蹄袖袍褂,女子穿宽大直筒旗袍,天足,着花鞋。 清代满式服装曾流行全国,现在与汉族服式一样了。满族妇女不缠脚,所著鞋子绣有 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 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 单地把头发在脑后挽一下。长到快出嫁时,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结婚 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双髻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分。前 髻梳成平顶状,以便戴冠,颈后髻梳成燕尾状,在胫后伸展开来,它使得颈子总要保 持挺直的状态,因此,满族妇女走起路来就更显得高贵、尊严。旗袍是满族男女老少 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它裁剪简单,园领,前后襟宽大,而袖子较窄,四片裁制, 衣衩较长,便于上马下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由于袖子口附有马蹄状的护袖, 又称马蹄袖。在满族人逐渐脱离骑射生涯后,马蹄袖已成装饰,而放下马蹄袖仍然是 满族人对长者、尊者致敬的礼仪。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前襟和 袖口都有绣花装饰。随着时代的变迁,旗袍式样的变化也很大,四片裁制也改为两片 裁制。旗袍能很好表现妇女的身段和曲线。

上衣下裳间的闪亮装饰——侗族围腰浅析

上衣下裳间的闪亮装饰——侗族围腰浅析

“ 附属 物” 它的斑斓 色彩大大提升 了整套服装 的美感 , , 也反 映 了侗族的文化与特色 , 一块简单的方形布 , 却把整套服装装点 得分外夺 目, 独特的色彩搭配 , 缤纷的纹样 图案都体现 了侗族 人民的审美时 尚和工艺水平 。 常服 中的围腰简单中透着淳朴之
美, 盛装中的围腰绚丽色彩中透露着喜庆气氛 。
13 南 北 围腰 特 色 . 1 . 南方 围腰特 色 .I 3
南方 围腰 丰富多彩 , 其色彩 以蓝 、 、 红 黑等色 为主 , 纹样 大
围腰则是藏族 、 、 彝族 水族 、 布依族 、 白族、 瑶族 等少 数民族
常用 的服饰配饰 , 在侗族服饰 中也有集 中体现 , 本文 就侗族女 子服饰 中的围腰进行浅度 分析 。
3 侗族 围腰 色彩
31 腰带 .
6 结论
围腰是侗族女性服饰 的亮点 , 重要的组成 物、 装饰物。 简单 的款式 、 丰富的色彩 、 齐的结构纹样都反 映了侗族 的民族 文 整
大部分 围腰都用彩色腰 带固定于腰部 , 腰带采用具有强烈
对 比的红 、 玫红 、 、 绿 浅蓝色。有 的红绿搭配 , 的红蓝搭配。虽 有 然这两类搭配在平 常看来 是人 们难 以接受 ,且并 不能归其为
1 . 后 围式 .3 2
侗族 服饰精美亮丽 , 服饰种类繁多 , 尤其是 女子服饰 , 不同 地方服饰各一 , 其种类达百余种 。如贵州黎平县 以下 的各 乡各
村, 其服制各具特色。 而南北侗族的服饰也是 区别甚大 , 北方 由 于交通便利与汉族交往 密切 , 因此服制逐 渐被汉 族同化 , 而南 方侗族如湖南通道 、 贵州黎平等 地仍保 留其 民族特色。 侗族服饰有种 低调之美 、 隐约之美 、 神秘之美 。 无论是生活 常服还是节庆礼服 , 无不透露其 款式 之经典 , 工艺之精湛 , 色彩 之丰富 , 纹样之精美。侗族服饰 除了基本的上衣下裳 外 , 还依 托其他配饰的点缀来提升其服装的整体 美感 。 少数 民族服饰配

民族服饰

民族服饰

国内少数民族服饰知识(1)黎族服饰——“被列为朝廷贡品”黎族家庭手工纺织技术历史悠久,唐宋时代其棉纺织就领先于中原。

黎族的纺织技术高超,姑娘们用并不复杂的纺织工具,亲手织出最精美的服饰。

显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勤劳本质,寄托她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由于质地细腻,色泽艳丽,被列为朝廷贡品。

(2)别有韵味的黑衣壮服饰黑衣壮服饰至今仍然保留着最为传统、最具有民族特点的内涵的壮族服饰。

黑衣壮穿戴上讲究实用,款式大方,朴素美观,别有韵味。

黑衣壮以崇尚黑色与其历史文化有关。

古时候,黑衣壮就规定族认一律穿蓝靛染制的黑色服装,作为族群标记,沿袭至今。

“黑衣壮”也因此而得名。

(3)纳西族服饰——“披星戴月”纳西族的服饰古雅纯朴,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

在其服饰中,最具特色之处就是纳西族妇女的羊皮背饰,一般用羊皮制成,披于背部,故俗称为“羊皮披肩”,它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且象征纳西族人民勤劳勇敢,以辛勤的劳动换取甜蜜生活的炽热感情。

(4)以黑为质,以红为饰的佤族服饰佤族,源于我国古代的“百濮”族群,分布在云南西南部怒山山脉南段,萨尔温江和澜沧江之间的广大山区。

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地。

历史上称这一片山区为“阿佤山”。

佤族崇拜红色和黑色,服饰多数以黑为质,以红为饰,基本保留着古老的山地民族的特色。

(5)素雅、轻盈,自成一格的朝鲜族服饰朝鲜族长期生活在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的我国东北地区。

中国的朝鲜族是部分人从明末清初陆续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逐渐形成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文化与朝鲜半岛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朝鲜族服装比较独特,呈出现素净、淡雅、轻盈的特点。

(6)庄重大方、新颖别致的布依族服饰布依族是我国古越人的后裔,自古以来就居住在我国气候温和、山川秀丽的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

早在新石器时代,布依族就进入了农耕社会,至今仍从事农业,其服饰鲜明地反映了温带气候和农耕经济文化特色。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民俗 PPT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民俗 PPT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在游猎生活中创造了狍皮服 饰文化,无论衣服鞋帽,还是生活用品, 都以狍皮为原料。鄂伦春族的服装以袍 式为主,男女冬季皆穿长袍,女袍长及 脚面,两侧开衩。
二、西北少数民族服饰
(一)蒙古族 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
喜欢穿长袍,春秋穿 夹袍,夏季着单袍, 冬季着棉袍或皮袍。 男袍一般比较宽大; 女袍则比较紧身。 哈布特格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民俗
少数民族服饰丰富的文化内容 第一,不同的少数民族服饰,是不同的生产力发展
水平的标志。
第二,不同的少Βιβλιοθήκη 民族服饰,全面地反映了社会关系 的发展和人的意识的丰富。
第三,不同的少数民族服饰,相当一部分是某种自然 灵物崇拜或宗教信仰的“遗留”。
第四,不同的少数民族服饰,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 时代的装饰习俗和其中蕴藏着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 审美追求。
侗族
侗族服饰分为南北两种类 型。生活在北部地区的侗 族男子服饰与汉族基本相 同;妇女上着无领衣,银 珠大扣,下着裤。南部的 男子多穿对襟衣,裹绑腿, 头缠亮布;女子上着紧身 衣,下着百褶裙,或上着 短衣,下着长裤,盛装时 着鸡毛裙。
五、台湾服饰民俗
高山族男女都喜欢佩戴饰物,如贝料、 兽牙、羽毛、兽皮、花卉、钱币、竹管 等,全身上下被装点得五光十色。
(二)赫哲族
鱼皮衣是赫哲族的重要标志。用胖头、 鲑、鲩、鲤鱼等皮制成衣、裤、腰带、 绷腿、围裙、手套、口袋等。赫哲族男 女喜欢穿大襟长袍,外套坎肩或短褂。
这是赫哲族的传统服饰鱼皮衣,衣服由鱼皮缝制 而成,做工细腻考究。由北京民族文化宫和上海 中信泰富广场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永远的彩 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展”日前在上海中 信泰富广场的时尚沙龙隆重展出,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PPT课件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PPT课件

第一类,是传统的古老形式。比较华丽,内容丰富多采,是苗族最具 特色的部分。
仅头饰就有几十种,在头饰上以挽发髻盘扎于头顶,上插木梳及其它 妆饰物,类似云髻为多,其中也有差异。
如安顺、镇宁有的挽偏髻于头右上方。
黔东南是挽髻于头顶中央。
黔西南有的挽螺旋髻于额顶。
贵阳地区有的扎蓬髻类似盘边帽,有的扎成狭长的船形髻,有的 则在头髻中扎上两头向上的大牛角梳。
北方民族服饰: 主要特色:皮袍、长裤为主要款式,以冬装夏状有显著区别。 主要风格:普遍使用毛皮,多穿各种靴子而少有刺绣和饰物。 原因:与牧业、渔猎业及冬季寒冷的气候有密切关系。
南方民族服饰: 女性:基本上是短上衣和裙子(但款式较多),重视刺绣
装饰和首饰、佩饰,头上包头帕较多。 男性:宽腰宽裤,黑色和青色,上穿小褂子,头为包头。
苗族
服装有挑花、剌 绣、蜡染、织花、镶花等。 尤其是苗族女装特色更明 显。
还有两个特点: 多用百褶裙式样,喜佩银 饰。黔东南有的女性佩戴 的银饰重达二三十斤。许 多苗族他称来源于其服饰 的特点。如红苗、黑苗、 花苗、白苗、青苗、长角 苗、海岜苗、歪梳苗、长 裙苗、短裙苗等。苗族女 性原本都是穿裙的,自清 代以来湘西、湘西南及黔 东少部分地区苗族女性已 改穿裤装。
蒙古族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等。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
长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男袍一般者比较宽大,尽 显奔放豪迈。女袍则比较紧身,以展示出身材的苗条和健美。男装多为蓝、棕色, 女装则喜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份,用长三四 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蒙古族钟爱的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 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玛瑙、翡翠、珊瑚、 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

各少数民族服饰特点(白族、土家族、侗族、独龙族等)

各少数民族服饰特点(白族、土家族、侗族、独龙族等)

傣族男子一般都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 下穿长管裤,用白布、青布或绯布包头,有的戴 呢礼帽,显得潇洒大方。 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一个用织绵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调鲜艳, 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 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 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布朗族穿着简朴,男女皆喜欢穿青色 和黑色衣服,妇女的衣裙与傣族相似, 上穿紧身短衣,头顶挽髻,用头巾缠头, 喜欢戴大耳环、银手镯等装饰。姑娘爱 戴野花或自编的彩花,将双颊染红。男 子一般穿黑色或青色宽大长裤和对襟无 领上衣缠头巾。成年男子喜爱纹身。
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 服装。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 (或大襟长衫)和长裤。老年人大多穿对 襟短衣或长衫。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 的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喜欢在衣服上 绣花,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戴银质手 镯、耳环、项圈等首饰。 布依族姑娘从小就有制作蜡染的灵气, 她们所穿的服装大都是亲手缝制,合身得 体,古朴典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达翰尔族
男子夏天穿布衣,外加长袍,白布包头,脚穿皮底靰鞡,冬天戴狍头皮或狐狸头皮做的 帽子。妇女穿长袍,以蓝色为主,穿白布袜和花鞋,年节或喜庆时穿各色绣花绸缎衣,外 套坎肩。
德昂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男子多穿蓝、 黑色大襟上衣和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布头巾,巾的 两端饰以彩色绒球。妇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对襟短上 衣和长裙,用黑布包头,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用四 五对大方块银牌为钮扣,长裙上织有彩色的横条纹。青 年人不论男女均喜欢佩戴银项圈、耳筒、耳坠等首饰。 在德昂族的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妇女身上的腰 箍。按德昂人的习惯,姑娘成年后,都要在腰部佩戴上 数个、甚至数十个腰箍。腰箍大多用藤蔑编成,也有的 前半部分是藤蔑,后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银丝。藤圈宽窄 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绿等色。有的上面还刻有各 种花纹图案或包上银皮、铝皮。这一独特的习俗是唐代 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缠腰”为饰习俗的延 续。德昂族认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 越精致,越说明她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因此,成年妇 女都佩带腰箍并以多为荣。 此外,在德昂族的饰品中,五彩斑斓的绒球也颇具 特点。男子包头巾的两端、胸前,妇女衣服的下摆、项 圈上,男女青年的耳坠上和筒帕的四周都装饰有彩色的 绒球。这些绒球如同朵朵鲜花开放在他们的胸前和项颈 间,鲜艳夺目,别具一格。 过去,德昂族还有漆齿纹身之俗。一般在手臂,大 小腿和胸部刺以虎、鹿、马、花草等动植物图案或傣文 经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风情看三江。”
侗族 服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侗 族 少 女
在木房子的外廊晒布
穿上节日盛装的侗族姑娘
三江县地处桂、湘、黔三省(区)交界 处,广西唯一的侗族县,民族风情多姿多彩,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人文景观独具一格,民 居吊脚楼、风雨桥、鼓楼等名胜风景吸引了 大量中外游客。
广西三江县是中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中侗 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也是侗族人口占全县 人口比重最多的一个县,有着丰富的民俗风 情旅游资源,在国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侗 族 服 饰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 喜青、紫、白、蓝色。男子装束,近城镇者与 汉族无异,唯边远山区略有差别,穿右衽无领 短衣,围大头帕。有的头留顶发。妇女装束各 地互有差别,有衣长齐膝、襟边袖口裤脚有滚 边或花边、挽盘发者;有着大襟衣、大裤管、 柬腰带、包头帕、挽头髻者;有着对襟衣、衬 胸布、围褶裙、系围腰、着脚套或裹绑腿、髻 插银椎者;有宽袖大襟、衣滚绣有龙凤花卉、 长裙过膝,梳盘发者;也有着汉装者。一般都 喜欢戴银饰。
侗族的民族服装是怎样做成的?
侗族民族民族服装的制作步骤 : 1、选布料 在纺织工业发达的今天,原始 的布料直接从集市上购买。而不用自己亲自去 织布了。但也正因为工业布料的泛滥,使得手 工布料变得异常珍贵。 2、染色 将原始布料浸泡在调制好的植物 染料中,使其充分染色。然后拿去晒干,接着 用木锤锤打,最后再次去浸泡。如此重复七八 遍以上。这个染色的时间大约为七八天。 3、裁剪 布料弄好,接下来就看裁缝了。 在裁剪完衣服后 ,心灵手巧的妇女们还会在 衣服的周边添加上自己的刺绣。最后再搭配上 各种金属饰品。于是,一套漂亮的侗族服装就 做成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