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的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_罗成成

合集下载

纤维素热塑改性研究进展

纤维素热塑改性研究进展
c s ig c luo e— a e id g a a l aei l k el l s o o ti d ra p iai n e sn el ls —b s d b o e r d be m tra sma e c l o e t b an wi e p lc to . u K e w o d c l l s t e mo l si g a a l ain y rs el o e u h r p a tc rf t ppi t c o
注 射 、 塑加 工 纤 维 素基 可 降解 材 料具 有 很 好 的应 用 前 景 。综 述 了近 年 来 纤 维 素 热 塑 改 性 的 主 要 方 法 及 进 展 , 要 模 主 包 括纤 维 素 化 学改 性 和 通 过 接枝 改 性 使 其 内部 塑 化 , 析 了改 性 纤 维 素 内增 塑制 备 可 降 解 材 料各 方法 的优 缺点 。 分 关键 词 纤维 素 热塑性 接枝 应 用
c luo e i rpaa in b o e r d b e ma e as Th y t e i ft r o l si el l s ssg i c n rU n s li g el ls n p e r t id ga a l tr l . e s n h sso m p a tc c l o e i in f a tf Si ovn o i he u i o
tee e y r o reade v o m na i u st og a ioa t h iussc s x ui ,net nm li r— h nr , suc n ni n e t se , ru ht d i le nq e ha t s n i ci od gpo g e r ls h r tn c u er o j o n

纤维素的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纤维素的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基取 代物 在碱 性 的条件 下 发生 醚化 反应 ,生 成 纤 维 大 的促进 作 用 。
1 化 学 改 性
化 学 改性 是 指利 用 纤 维 素 葡 萄糖 基 环 的 3个 活 性羟 基通 过 酯化 、醚 化 、接枝 、交联 、氧化 水 解 、氧
化 等化 学 方 法 ,使 其 与 化 合 物 反 应 生 成 纤 维 素 脂 类 、纤维素醚类、酯醚混合衍生物等纤维素 ]。
1.1 纤 维素 酯化 类 改性
纤维 素是 以 B一1,4一苷 键 把 许 多 B—D 一吡 喃葡 萄糖 基相 互 连接 而成 的线 性 高分 子 ,其 化学 结 构简 式 (C H 。0 ) 。 由于 天 然 纤 维 素 纤 维 分 子 间 和分 子 内存在 着许 多 氢键 ,从 而使 分 子链 易 于平 行 聚集 排列 ,提 高 了其 分 子链 的线 性 完 整性 和 刚 性 。 纤 维 素分 子 的微 观结 构是 葡萄 糖基 环 ,且 每个 葡 萄 糖 基 环有 3个 羟基 ,因此可 利 用羟基 的活 性对 纤 维 素进行 氧 化 、酯化 、醚 化和 接枝 共 聚等 反应 ,引入 新 的官 能 团对纤 维 素进行 改 性 ,弥补性 能 缺 陷或 赋 予 其 新 的功 能 j。本 文 分 别 从 纤 维 素 类 的 化 学 、物 理 、生 物 三方 面 改性 技 术 研 究 进 展 进 行 阐述 ,为 纤 维 素 改性 技术 研究 提供 理 论参 考 。
1.2 纤 维素 醚化 改性
预 H 利用 羟丙 基 甲壳素 和 聚乳 酸 进行 接 枝 共 聚反 应 。结 果表 明 ,改性 后 的 甲壳 素 连 段 柔 顺 性 提 高 ,

纤 维素 醚化 改 性 是 指利 用 纤 维 素 醇 羟基 和 烷 可 应用 于生 物 医用 材 料 且 对 其 性 能 的 提 高有 着 极

纤维素的改性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纤维素的改性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纤维素的改性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纤维素是一种常见的天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由大量的葡萄糖分子经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

它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活性,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纤维素的高度结晶性和亲水性,使其在废水处理中面临一定的挑战。

因此,为了提高纤维素的降解效率和处理效果,人们通过改性来改变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能。

纤维素的改性主要包括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两种方式。

物理改性通常采用机械、热处理和辐射等方法,在不改变纤维素基本结构的前提下,改变其物理性能。

例如,通过高温热处理可以破坏纤维素的结晶结构,提高其溶解性和降解性。

辐射可以引入自由基和离子,使纤维素发生交联和链断裂,增加其分散性和吸附性。

化学改性则是通过对纤维素进行化学反应,引入其他功能基团,使其具有特定的性能。

常见的化学改性方法包括酯化、醚化、氧化和取代等。

在废水处理中,纤维素的改性可以增强其对废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和吸附能力,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同时,改性后的纤维素还可以被微生物更容易地分解和转化,从而加快废水的降解速度。

目前,许多改性纤维素已经被用于废水处理中的吸附剂、絮凝剂和生物载体等,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

以改性纤维素为吸附剂的废水处理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改变纤维素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使其对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

例如,通过酸碱处理可以引入氢氧根或氨基等官能团,增强纤维素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

此外,改性纤维素还可以与其他功能材料复合,形成新型的吸附剂,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

此外,改性纤维素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还涉及到絮凝剂和生物载体等方面。

通过改变纤维素的表面性质和电荷状态,使其能够有效地聚集和沉淀悬浮物,提高废水的絮凝效果。

同时,改性纤维素作为生物载体,可用于固定和保护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促进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和去除。

总之,纤维素的改性在废水处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改变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能,可以提高其吸附能力、絮凝效果和生物活性,进一步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木材纤维素化学改性的反应机理和应用

木材纤维素化学改性的反应机理和应用

木材纤维素化学改性的反应机理和应用木材和其他天然纤维素质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家具和纸浆制品等领域。

然而,这些天然材料在水中易膨胀、溶解并且难以耐火。

化学改性的方法,特别是通过纤维素化学改性,可以显著提高这些问题的解决效果。

纤维素是一种常见的天然聚合物,其结构由1,4-β-D-葡萄糖基聚合而成。

纤维素是世界上最广泛存在的有机物之一。

在植物细胞壁的构成中,纤维素占于60%以上的重量。

除了木材外,纤维素还可以从农作物、水生植物、甚至废弃物中提取出来。

改性之后的纤维素具有更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用于生产任何非木质材料,例如纸张、纺织品、织物、胶带等。

此外,纤维素的纤维本身也可以用于制造各种纸张和纸板。

在纤维素化学改性的领域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对纤维素进行酸解或碱解。

这会导致纤维素主链上的一些基团发生分解,从而形成新的化学键或活性基团。

例如,通过酸解可以高效地将木材纤维素分解成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这些化学品可以用于生产新型纺织品、胶水、塑料和饲料。

此外,酸解还可以产生从木材中提取液的制备,作为生物燃料和化学品的原料。

酸解和碱解之后,可以使用其他化学品对产生的化学基团进行功能化修饰。

例如,在酸解过程中,羟乙酰基可以与纤维素反应,并在羟乙酰化反应中产生羟基化改性纤维素。

这种羟基化改性的纤维素具有相对较好的亲水性、强度和细度控制制备性。

性质良好的纤维素改性产物是极为重要的,它们有着广泛的应用。

进一步的化学反应可以使改性产物具有特定的功能和应用。

例如,在羟基化改性纤维素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硫酸酯化、甲基化和酰胺化等反应形成羟乙基纤维素和羟乙基纤维素酯类化合物,再通过交联反应形成高分子凝胶、涂层材料和自组装纳米材料等。

通过这些反应,不仅可以改善天然材料的优良性能,而且进一步扩展了其应用领域。

总之,纤维素化学改性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发展已经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材料和产品。

随着关于纤维素基材料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我们有信心在未来中创造更多的新材料和应用领域。

化学技术在纤维素制品加工中的应用指南

化学技术在纤维素制品加工中的应用指南

化学技术在纤维素制品加工中的应用指南纤维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的天然高聚物,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用途。

在纤维素制品加工过程中,化学技术的应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化学技术在纤维素制品加工中的应用指南。

一、纤维素的化学改性纤维素在自然状态下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如可溶性差、热稳定性差等。

因此,通过化学改性可以改善其性能,拓展其应用范围。

常用的化学改性方法包括酯化、醚化、取代反应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使纤维素具有更好的溶解性、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二、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制备纳米纤维是一种具有极细直径和高比表面积的纤维素纤维,具有许多出色的特性,如高强度、高透明度、导电性等。

目前,制备纤维素纳米纤维的方法主要包括电纺法、悬浮剂旋转喷雾法、超声波辅助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调节工艺参数,可以控制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形貌和性能,进而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三、纤维素基复合材料的制备纤维素基复合材料是将纤维素与其他材料组合形成的新型材料,具有综合性能优良、资源可再生的特点。

常见的纤维素基复合材料包括纤维素/聚合物复合材料、纤维素/陶瓷复合材料等。

通过适当的处理和界面改性,可以有效提高纤维素与其他成分之间的相容性和界面结合强度,从而实现复合材料的性能优化。

四、纤维素的生物降解与环境友好性纤维素作为一种天然材料,具有良好的可生物降解性和环境友好性,对于解决塑料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微生物酶解和酶促降解等方法,可以加速纤维素的降解过程,并利用降解产物进行资源回收。

此外,合理设计纤维素制品的使用和处理方式,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可持续发展。

五、纤维素制品的应用纤维素制品在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纤维素纤维可以制备成纺织品、纸张以及可降解的包装材料;纤维素基薄膜可以用于电子器件的制备和能源储存;纤维素基多孔材料可以应用于污水处理和催化剂载体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进步,纤维素制品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纤维素化学研究进展

纤维素化学研究进展

纤维素化学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纤维素,作为地球上最丰富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其化学研究进展对于推动生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纤维素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纤维素的化学结构、性质、改性方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通过深入了解纤维素化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为纤维素的高效转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为生物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开辟新的途径。

本文将首先介绍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和基本性质,包括其分子结构、结晶度、可及性等方面。

随后,重点综述纤维素改性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化学改性、物理改性和生物改性等,以及改性后纤维素性能的变化和应用领域。

本文还将关注纤维素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纤维素基材料、纤维素能源、纤维素生物降解等,以期全面展示纤维素化学研究的广泛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纤维素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动态,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也期望能够激发更多研究者对纤维素化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共同推动纤维素化学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二、纤维素的来源与提取纤维素作为自然界中最丰富的有机聚合物之一,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为植物提供了必要的结构支撑。

由于其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纤维素在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纺织、造纸、生物材料以及最近的生物能源等。

因此,对纤维素的来源和提取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纤维素的主要来源是植物纤维,如木材、棉花、亚麻、竹子等。

其中,木材是最常见的纤维素来源,由于其生长周期短、可再生以及资源丰富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一些农业废弃物,如稻草、玉米秸秆等,也是纤维素的潜在来源,其利用不仅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还能为农业生产带来经济效益。

纤维素的提取通常包括化学法、生物法和物理法等多种方法。

化学法提取纤维素主要利用酸、碱或有机溶剂等化学试剂处理植物原料,使其中的纤维素与木质素、半纤维素等其他成分分离。

生物法提取则依赖于酶或微生物的作用,通过选择性降解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实现纤维素的分离。

纤维素的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纤维素的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纤维素的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姜珊;孙自强;邢琪;郭荣辉
【期刊名称】《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年(卷),期】2024(41)1
【摘要】纤维素是一种来源多样、分布广泛的天然聚合物,作为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的原材料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为成功应对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而提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介绍了纤维素的类型与结构,以及通过各种途径对纤维素功能结构改性的最新进展,如氧化、酯化、醚化和接枝等。

总结了近年来改性纤维素材料在食品、包装、环保、医疗、纺织等领域的应用成果。

【总页数】11页(P75-85)
【作者】姜珊;孙自强;邢琪;郭荣辉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环龙技术织物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52.79
【相关文献】
1.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对纤维改性的研究进展
2.纤维素纳米晶体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3.甘蔗渣纤维素的提取及纳米化改性应用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纤维素的改性方法

纤维素的改性方法

纤维素的改性方法纤维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在植物细胞壁中起到结构支撑和稳定性的作用。

由于其无毒、无害、可再生的特性,纤维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纺织、造纸等领域。

然而,纤维素在某些应用领域的性能还需要改进,因此,纤维素的改性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纤维素改性方法。

1. 化学改性化学改性是通过化学方法对纤维素进行结构改变,以改善其性能。

常用的化学改性方法包括酯化、醚化、取代反应等。

(1)酯化改性酯化改性是将纤维素中的羟基与酸酐类或酸酐性化合物反应,形成酯键。

这种方法可以改变纤维素的溶解性、热稳定性和降解性等性能。

(2)醚化改性醚化改性是将纤维素中的羟基与醚化试剂反应,形成醚键。

醚化改性可以提高纤维素的耐水性和抗酶解性能。

(3)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将纤维素中的羟基或其他官能团取代成其他官能团,以改变其化学性质和功能性。

常用的官能团包括羧酸、胺基、磺酸等。

2. 物理改性物理改性是利用物理手段对纤维素进行结构改变,以改变其性能。

常用的物理改性方法包括机械方法和辐射方法。

(1)机械改性机械改性是通过力的作用改变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质。

常用的机械改性方法包括高剪切、超声波处理、研磨等。

这些方法可以改变纤维素的晶型、分子大小以及物理性质。

(2)辐射改性辐射改性是利用电磁辐射或离子辐射对纤维素进行改变。

常用的辐射改性方法包括紫外光辐射、γ射线辐射等。

辐射改性可以改变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质,如分子量、溶解度等。

3. 生物改性生物改性是利用微生物或酶对纤维素进行改变。

生物改性可以提高纤维素的生物降解性、生物活性和抗菌性能。

常用的生物改性方法包括微生物发酵、酶解和转基因等。

(1)微生物发酵微生物发酵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酶对纤维素进行改变。

微生物发酵可以降解纤维素,提高其降解性能和可溶性。

(2)酶解酶解是利用酶对纤维素进行降解和改变结构。

常用的酶包括纤维素酶、葡萄糖酸酶等。

酶解可以提高纤维素的可溶性和生物降解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第34卷第3期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767・化工进展纤维素的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罗成成,王晖,陈勇(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摘要:植物纤维素是天然的可再生资源,对纤维素的改性利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本文简要介绍了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质,综述了纤维素的改性方法,包括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生物改性等,其中化学改性是最主要的方法,包括酯化、磺化、醚化、醚酯化、交联和接枝共聚等,通常涉及其结构中羟基的一系列反应。

通过改性,引进了一系列离子型基团,有利于增强纤维素的亲水性。

经改性后的纤维素与之前相比,结晶度和聚合度明显降低,可及度明显提高,无论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都表现出更大的优越性。

其后回顾了纤维素衍生物在食品、造纸以及建筑行业中的一些研究应用成果,阐述了其在医药及废水处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纤维素衍生物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纤维素;纤维素衍生物;化学改性中图分类号:TQ0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6613(2015)03–0767–07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15.03.028Progress in modification of cellulose and applicationLUO Chengcheng,WANG Hui,CHEN Yong(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410083,Hunan,China)Abstract:Plant cellulose is a natural renewable resource,and application of the modified cellulose has been a research focus.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cellulose are described,and cellulose modification methods are reviewed,including physical,chemical and biological methods.The main method is chemical modification,including esterification,sulfonation,etherification,ether esterification,crosslinking and graft copolymerization,which involve the reactions of hydroxyl groups in the cellulose.Hydrophilcity of cellulose could be enhanced by introduction of ionic groups.Compared with non-modified cellulose,crystallinity and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of modified cellulose decrease significantly,whereas accessibility is improved remarkably,with superior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Finally,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cellulose derivatives in food,paper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ies are reviewed.Research progresses in pharmaceuticals,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other areas are presented.Future applications of cellulose derivatives are prospected.Key words:cellulose;cellulose derivatives;chemical modification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在自然界中分布甚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由于纤维素具有无毒无害、可生物降解、相容性好、价格低廉且可再生等优点,人类对纤维素的利用一直在不断推陈致新,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建筑、造纸、废水处理、印刷、电子、日化等各个方面,纤维素的消耗一直呈递增趋势。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加深,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的推广应用还将继续成为热点。

1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质纤维素环状结构是由D-吡喃葡萄糖环以β-1,4收稿日期:2014-08-20;修改稿日期:2014-10-15。

第一作者:罗成成(1990—),女,硕士研究生。

联系人:王晖,教授,博士生导师。

E-mail huiwang1968@。

化工进展2015年第34卷・768・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线型大分子多糖,分子式(C 6H 10O 5)n ,n 为聚合度,低则几百,高则上万,其分子量一般较大,晶化程度也相应较高。

纤维素中含有大量的醇羟基基团,容易形成分子间和分子内氢键,这种作用力会覆盖一部分羟基对水的亲和作用,使得纤维素不溶于水或难溶于一般有机溶剂。

不同纤维素上的羟基分布有所不同,一个六元吡喃环单元结构中含有两个仲羟基和一个伯羟基,分布在C 2、C 3和C 6上,如图1所示。

当在碱性介质中醚化时,羟基反应活性为C 2OH>C 3OH>C 6OH ;在酸性介质中酯化时,反应速度为C 2OH<C 3OH<C 6OH ;与体积较大的试剂分子反应时,空间阻碍作用较小的C 6位羟基比C 2、C 3位更易反应,所以不同羟基的反应活性导致具有相同取代值的同一种纤维素衍生物的性质可能相差很大[1]。

图1纤维素的分子结构2改性纤维素天然的纤维素大分子,由于含有大量羟基及其他极性基团,分子内和分子间作用力大,给纤维素的改性带来了一定困难。

通常对纤维素进行改性的方法有以下3种:①物理改性,包括干法或湿法研磨、蒸汽爆炸、氨爆炸、溶剂交换、浸润、打浆、复合化等;②化学改性,包括酯化、醚化、交联、接枝共聚等,通常涉及其结构中羟基的一系列反应;③生物改性,包括酶的水解、氧化、表面吸附以及引进新官能团来改变细菌代谢途径等。

经改性后的纤维素无论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都有较大改善,很好地降低了纤维素的聚合度,同时增加了可及度,纤维素的性状也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如稳定性提高、吸湿性下降、耐磨性、阻燃性、抗热性和电绝缘性增加等。

2.1酯类纤维素酯类纤维素是指在酸性介质中,纤维素分子链上的羟基与酸、酸酐、酰卤等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物质。

包括纤维素无机酸酯和有机酸酯两类,前者是羟基与硝酸、硫酸、二硫化碳、磷酸等反应生成的酯类物质,后者是指纤维素上的羟基与有机酸发生反应的生成物,主要有甲酸、乙酸、丙酸、丁酸以及它们的混合酸、高级脂肪酸、芳香酸、二元酸等与羟基形成的酯类纤维素。

商品化应用的纤维素酯类有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素乙酸丁酸酯和纤维素黄原酸酯等。

王明亮等[2]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硫酸、正丙醇的混合物作为酯化剂合成了纤维素硫酸酯,酯化产物的收率稳定在97.31%左右,取代度可达1以上。

邓照西等[3]以纤维素为原料,乙酐、正丁酸为酰化剂,浓硫酸为催化剂,合成了乙酸丁酸纤维素,实验采用冰乙酸处理法对纤维素进行预处理,降低了结晶度,结晶尺寸也有所减小,反应活性有所提高。

张秀成等[4]通过气-固反应,利用顺丁烯二酸酐(MA )对纤维素进行酯化改性,依据质量增加百分率(W pg )和取代度(DS )的测定结果确定了酯化反应条件,酯化纤维素相对纤维素质量增加了45%,DS 为0.8。

2.2磺化纤维素磺化纤维素也是酯类纤维素的一种,它是将纤维素中的葡萄糖基经化学改性引入—C —S —官能团而形成的一类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纤维素黄原酸酯。

以纤维素基物质尤其是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制备的新型高效离子吸附剂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些农业纤维素基原料包括甘蔗渣、淀粉、麦秆、秸秆、木屑、废烟梗、凤眼莲、豆渣、稻草、灯芯草、谷壳等,还有用从动物壳中提取出来的甲克素、壳聚糖为原料合成的黄原酸酯。

孙阿惠等[5]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交联淀粉,再在碱性条件下以二硫化碳为酯化剂制备了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用以捕集废水中Pb 2+和Cr 6+,它们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1.96%和88.75%。

李远瞩等[6]以麦秸秆为原料制备黄原酸酯类吸附剂,考察了各种制备因素下黄原酸酯对沼液中Cd 2+、Zn 2+、Pb 2+、Cu 2+重金属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的去除率在50.62%~95.27%,去除顺序为Cd 2+>Zn 2+>Pb 2+>Cu 2+。

2.3醚类纤维素醚类纤维素是纤维素分子链上的羟基与烷基化试剂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一系列衍生物。

根据取代基的不同,可分为单一醚类和混合醚类。

单一醚类包括烷基醚(如乙基纤维素、丙基纤维素、苯基纤维素、氰乙基纤维素等)、羟烷基醚(如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等)、羧烷基醚(如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等)。

混合醚类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2种基团以上的醚类物质,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第3期罗成成等:纤维素的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769・素、羧甲基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羟丁基纤维素等。

根据离子性不同醚类纤维素又可分为4类[7]:①非离子纤维素醚,如纤维素烷基醚;②阴离子纤维素醚,如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羟乙基纤维素钠;③阳离子纤维素醚,如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纤维素醚;④两性离子纤维素醚,分子链上既有阴离子基团又有阳离子基团,如两性纤维素醚(AHEC),分子链上不仅含有羧甲基阴离子基团,还含有季铵阳离子基团[8]。

醚类纤维素种类繁多,部分产品如羧甲基纤维素(CMC)、羟丙基纤维素(HP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等已实现商品化。

赵耀明等[9]以碱性棉短绒纤维素为原料,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醚化剂合成了季铵盐阳离子纤维素醚,考察了不同稀释剂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其中以丙酮作为稀释剂制备出的产物取代度为1.19,透光率达98.1%,性能较优。

陈春明等[10]以纸浆纤维素为原料,功能化离子液体氯化1-(3-氯-2-羟丙基)-3-甲基咪唑为阳离子化剂和溶剂,合成了咪唑阳离子纤维素,取代度为0.85,当咪唑阳离子纤维素质量浓度为15mg/L时,高岭土悬浊液的浊度去除率达9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