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1-从神话传说故事看中西文化差异

合集下载

【开题报告】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关键字】开题报告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开题报告篇一: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开题报告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开题报告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动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的研究方兴未艾,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全方位研究正在不断深入。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西方文化差异专题研究的论文也相继公开发表,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意义:中西文化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本选题以中西方文化差异为切入点,进行较为深入的文化对比研究,反映一个民族的礼仪、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饮食等特征的表现,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难点和创新点:基本内容:本选题重在研究礼仪文化、(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开题报告)饮食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表达方式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理论说明与实例分析相结合。

难点:如何从多个角度分析归纳总结文化差异。

创新点:将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重点加以研究。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步骤:1.中西礼仪的差异1.1称呼语1.2感谢和答谢1.3赞美1.4节日2.中西饮食观念得差异 2.1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2.2中西饮食方式、餐具不同2.3中西饮食性质的差异3.中西风俗习惯的差异3.1称谓及称呼3.2敬语谦词4.中西宗教信仰的差异5.中西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研究方法和措施:本篇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措施是在选定课题后,由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从图书馆查阅相关的书籍、上网寻找资料和有价值的参照文献,最后结合所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做出总结。

四、研究工作进度:11月,查找相关资料。

12月,结合所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做出总结。

五、主要参照文献: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胡文仲:《文化与交际》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简编》张今、陈云清:《英汉比较语法纲要》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篇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浅析中西方姓氏文化的差异)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浅析中西方姓氏文化的差异二级学院:文新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XX级2班学号:XX010240学生姓名:黄通科指导教师:曾祥云20 14 年 6 月12 日四川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123说明:1、开题报告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交指导教师审阅,并接受二级学院和学校检查。

从中希神话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中希神话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中希神话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从中希神话看中西方文化差异张雅然摘要:神话是人类历史的一个折射,一个记录,通过对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研究对比,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差别的根本。

对中西方神话的进一步分析探究,可以把中西方文化的差别可以总结为四条,唯天论与唯命运论、民主与专制、性压抑与性开放、仁义与自由。

唯天论与唯命运论,初步体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民主与专制,揭示了长久以来中西方政治结构的构成由来,为什么封建社会能在中国统计达3000 多年;性压抑与性开放,昭显了中西方社会对于“性”的看法;仁义与自由,解释了中西方的战争的不同与所出现的英雄的不同。

关键词:神话;命运;民主;法制;性;仁义;自由正文:什么是神话马克思做过很精彩的阐释:“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的实际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

”神话就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1]。

安特鲁.兰对神话解释为“野蛮人是好奇的,最早科学的模糊冲动已在他们的头脑中起着作用,他渴望对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进行解释,并在这种解释中寻找到自己。

[2]总之神就是人类在蒙昧时期” 所创造的,对现实客观世界的一种臆想和思想反映,并且在人类漫漫历史长河中加以不断的丰富和充实。

神的系统看似浪漫和荒诞,其实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很多,通过神可以看到古代人的一些行为准则、风俗道德、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又直接或间接的对后世文化教育、思维想象、组织机构等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中西方神(重点是希腊神)不同的发展历程,不同的发展走向,决定的不同的文化。

一、神系的构成第 1 页共 9 页中国的神是松散的、含混的、零落的、不成体系的,各个地方、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各自为政、各不相连,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历程,构不成一个完整的类似西方神系的系统。

甚至没一个像宙斯那样的最高主神,仅有一个神的行政管理者玉皇大帝,但他又受重重压力,管理范围仅限定为中央,西天灵山管不着、冥府管不到、诸菩萨管不了。

神话传说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神话传说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神话传说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尹晓予(安阳工学院外语系,河南安阳!""###)[摘要]中西方神话内容丰富,风格各异,根植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

本文通过对中国神话故事和希腊神话故事的比较,从产生神话的民族生活背景、神话内容和神话发展等方面探讨了神话故事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神话;文化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中的神话故事虽然千姿百态,但描述的对象往往惊人相似,多是远古时期人们心存畏惧而又无比崇敬的自然神力,它们化身为创造和主宰世界万物的各种各样的神灵、代表邪恶力量的魔鬼、征服艰险创造奇迹的人间英雄等,反映了人们在人类社会进程中对自身和世界万物的探索,是人类历史进程中慢慢催发的原始文化的精神蓓蕾。

不同地域的民族把各自的思维注入各自异彩纷呈神话世界,而这神话世界体现着不同民族文化的原始表象。

所以说,神话是培育民族文化的基因。

现代西方文明来源于古希腊文明,作为西方文化与文明宝库的古希腊神话是西方民族向世界发出的第一声嘹亮的呐喊。

这里震荡着古希腊人冲破羁绊的吼叫,激荡着他们追求个性解放的呼声。

希腊神话充满了一种乐天的戏曲化气氛。

而古老的华夏民族创作的中国神话却是在一种沉重庄严的气氛中,传播着华夏民族的“中庸性格”。

这种性格演变为中国民族文化中崇德求贤的倾向,充满着一种内向的忧患意识和理性的反省思考。

在希腊神话中,诸神不仅具有“神性”,而且极富“人性”;而中国的天神地祉是远离人间不食烟火的,他们不但是至高无上的权力化身,同时又是圣贤的化身。

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产生神话的民族生活背景的不同折射出的文化差异在希腊的神界故事中,大海的地位无比崇高———被视为纯净、神圣的力量源泉。

许多英雄都以与大海有缘而深感自豪。

忒修斯视海神波塞冬为想象中的父亲;英雄阿耳戈面对大海庄严献祭;伊阿宋不辞劳苦地扬帆远航,远征克里米亚盗取“金羊毛”。

这些英雄们具有典型的“航海家风度”,他们以娴熟的航海技能,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意志,加上他们的狡诈和暴力的伎俩,最终都如愿以偿。

中外神话课题研究报告

中外神话课题研究报告

中外神话课题研究报告中外神话课题研究报告神话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神话可以反映出人类对宇宙、自然以及人类起源等问题的探索和思考。

中外神话拥有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对人类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报告将对中外神话进行一定的比较与研究。

首先,中外神话在内容上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不论是中国的《山海经》还是希腊的《神谱》,其中都包含了大量关于神、英雄和妖怪等超自然存在的故事。

这些故事中的角色常常具有超人的力量和智慧,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来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活。

这说明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都有类似的文化想象和追求。

其次,中外神话在形式上也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

例如,《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多以景物为背景,饱含着浓厚的地方色彩,而希腊神话中的故事则常常发生在神圣的奥林匹斯山。

这种以地方为背景的神话故事既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崇拜,也展示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

然而,中外神话也有一些明显的差异。

首先,中国神话的人物多以超自然力量和智慧为特点,他们往往具有赋予人类以启示和教诲的作用。

相比之下,希腊神话中的角色常常具有人性的弱点和缺点,这使得他们的形象更加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类。

其次,中外神话在宗教信仰上存在差异。

中国人常将神话视为先民们的典范和楷模,是一种崇拜的对象;而希腊神话则更接近于宗教信仰,神话故事经常成为人们祈求神灵庇佑和祷告的对象。

综上所述,中外神话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差异。

通过对中外神话的比较与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通之处,也能够对于各自文化的独特性有更深入的认识。

神话是人类文化的瑰宝,通过对神话的研究与传承,我们能够更好地继承与发展人类文明。

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审美差异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审美差异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审美差异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神话作为一种人类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文化传承作用。

中国和希腊的神话是两种文化背景下的神话,在审美差异上有很多值得探究的地方。

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对两种神话审美差异的分析和比较研究,可以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提供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参考。

二、研究内容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对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审美差异进行比较:1.审美特征上的差异中国神话以神显人伦、仁义礼智为核心价值,通常强调“大爱无疆,谦让柔和”,追求一种安详与和谐的审美。

而希腊神话则讲究勇武、英勇,注重人物的个性、矛盾和冲突,在审美上也体现出一种激情与冲突的美感。

2.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中国和希腊的文化背景和文明发展历程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在两种神话中都有所体现。

比如,中国神话中多数涉及人际关系与社会生活,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色彩,而希腊神话则注重神与人、神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一种个人主义的精神。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以及跨文化比较的研究方法,以系统地分析两种神话审美差异的形成原因、文化心理基础以及其对各自文化系统的影响。

四、预期结果通过深入比较和分析,预期得出以下结论:1. 中国和希腊神话在审美价值和文化心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与不同的文化背景紧密相关。

2. 两种神话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心理不同,反映出各自文化倾向,同时也为各自文化系统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 为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2. 为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提供更为丰富的学术基础和文化素材。

3. 促进文化多元化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

中日创世神话开题报告

中日创世神话开题报告

中日创世神话开题报告标题:中日创世神话开题报告题目背景和意义:中日创世神话作为两个文化的深层次内涵,承载着中日民族的历史、信仰、哲学和价值观。

通过对中日创世神话的对比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和相似之处,以及它们对民族认同和世界观的影响。

研究目的:1. 比较中日创世神话的共性和特异性,分析两种神话在内容、结构和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2. 探究中日创世神话与中日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对文化认同、社会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3. 分析中日创世神话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探讨它们对现代人的意义和启示。

研究内容和方法:1. 选择代表性的中日创世神话进行对比研究,如《盘古开天辟地》与《日本神话》等。

通过比较两种神话的故事情节、神明形象等方面来分析其异同。

2. 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探讨中日创世神话与各国历史发展、文化形成之间的关系。

3. 运用比较文化学、神话学、人类学等研究方法,分析中日创世神话对文化认同、社会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塑造作用。

4. 结合当代社会情况,考察中日创世神话在教育、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等领域中的传承与发展。

预期研究成果和意义:1. 通过对中日创世神话的系统对比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日两国文化的异同、交流和影响,促进两国文化的互学互鉴、合作发展。

2. 分析中日创世神话对文化认同和价值观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继承中日传统文化,提高对自身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3. 探讨中日创世神话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可以为现代人提供新的思考和启示,促进个人、社会和全球的和谐发展。

4. 为中日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究和跨文化对话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计划:1. 收集和整理中日创世神话相关资料,包括经典文本、研究论文、历史文献等。

2. 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中日创世神话的异同,并分析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影响。

3. 运用比较文化学和神话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中日创世神话在文化认同、社会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方面的作用。

从神话角度看中西文化的差异毕业论文

从神话角度看中西文化的差异毕业论文

从神话角度看中西文化的差异摘要:神话是不同国家珍贵的文化遗产,不同的神话反映出不同的文化。

本文主要是通过简单介绍中西方神话及对神的比较,从各个角度分析中西方神话特征,进而对比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归纳出产生差异的原因,旨在于促进跨文化间的交流。

关键词:神话;中西文化;比较;差异Research o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from thePerspective of MythologyAbstract:Mythology is precious cultural heritage of different countries, so different mythology reflects different culture. This article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and comparison about the mythology between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It also analyses the characters from all the aspects which in order to make a conclusion of the difference why it occurs, aiming to promote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Key Words:Mythology;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Comparison;Differences一、引言神话是人类艺术的瑰宝,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神话(mythology)一词本来是古希腊语,原以为关于神和英雄的故事传说。

关于神话的定义有许多,鲁迅先生给神话的定义是“昔之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长,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

从中西方神话看文化差异

从中西方神话看文化差异

从中西方神话看文化差异摘要:人类起源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神话,而神话就是人类生活方式的另一种反映。

中西方的文化有如此大的差异,那么神话呢?关键词:希腊神话中国神话文化差异‚神话‛一词有许多——常常是互相冲突的——意思与之联系,所以这些意思都有某些正确性。

从日常使用的层面讲,神话是一个个虚构的故事或信仰。

然而正是这些虚构的故事或信仰,反映出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基础文化来源和信仰。

首先从西方文化说起,西方文化有着三大源头;以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发展为后来的科学传统;古希伯来文明和犹太教从对上帝的敬畏,引发出宗教原罪思想;古罗马法制文明,发展为近代法制观念。

而古希腊文明正是近现代科学文化的基础与基石。

而我认为,近代文明史之所以发源于西方,就是源于古希腊那充满自由与民主气息的神话传说。

古代居住在爱琴海沿岸的希腊各部落人民,以其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以宙斯为首的众神,通过这些神,表达出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展现了自己民族的精神风貌,解释和说明了人类的起源等许多现象的起因。

这些神是以人的形象、性情、心态和行为方式为原型的一个神的群体,神有着人的七情六欲,按人的心理动机思考和行为,沿用人的社会群体特点,人的交际模式,也分享人的弱点和道德方面的不完善。

神以家庭或家族的形式存在,神界的权威甚至比人间更加明显取决于单纯的、不加掩饰的力量决定。

希腊神话的起源是大地之神——该亚,她是天地间第一位神、也是第一位女神。

该亚生出了第一个男性天神——乌剌诺斯,然后又与乌剌诺斯生出了众巨神。

然而乌剌诺斯看自己的儿子们都气宇非凡,担心他们篡夺自己的天神地位,遂将自己的儿子全都关进地狱的底层塔尔塔罗斯,没生下来的则留在母亲兼妻子该亚的腹中。

这让该亚很难受,她让尚未被关进地狱的儿子克罗诺斯救她,克罗诺斯则趁乌剌诺斯熟睡之时割掉了父亲的睾丸,于是克罗诺斯坐上了天神的座位。

克罗诺斯的妻子是自己的姐姐瑞亚瑞亚为他生了很多孩子,但克罗诺斯但心历史重演,就把他们全都吞入自己的腹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人维罗妮卡·艾恩斯说:“在中国神话里,神和皇帝是同等的”,“中国神话由三种哲学教义构成:公元前6世纪的道教宣扬宇宙之气和所有的生命(神话中的原始混沌)由神秘的阴阳组成”,“在接下来的孔孟之道成了皇帝和士大夫的指导思想,表现在神话中是好学者和自律受益无穷;大约公元前300年左右,佛教传入中国,给中国的神话带来了许多印度教的基本思想,诸如转世、善与恶和审判等,全都适应了中国的传统”既是说中国神话传说中所褒美的英雄只是那些道德楷模,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英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类的人物也自然成了中国人的偶像。这种英雄的品格不在感性生命的勃发,不在力量的较量,而在文化事功和道德操行。对于这一观点大多数学者是认同的,即认为中国的神话才是真正的“神话”。
在神话的内容方面,各家也主要集中在创世、造人等方面进行比较。在创世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中国神话中的创世是阴阳离为太极,而希腊神话中黑暗与夜晚的结合生出相反的光亮和白日,这与中国的阴阳虽有分别,但在分出白天和夜晚既阴阳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另一种引山海经为证:“有神十人,乃女娲之肠所化。”认为中国神话的起源应是“盘古开天辟地”以及女娲用自己的身体化成的万物。所以指出“中国古代神话强调了神对最初环境的改造,而希腊神话则强调自然的变化和孕育,二者并不相同”。
(2)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在神话起源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二种:一是认为神话起源于宗教。一是认为神话起源于生产劳动。后者是马克思的观点。马克思认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邃古之初的神话是原始的初民欲求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境界的努力,是初民通过与神灵对话确证自我的一个重要形式。易中天认为:“与神灵对话的冲动,几乎从人类建立了自我意识,从而自知其为人那一时刻起就产生了。当死亡作为一条绝对界限,把现实界与虚幻界分割开来,而建筑又以一种物质的手段将这一分割现实化以后,一个问题也就同时摆在了人类面前:那个神灵居住、精灵出没、祖先和自己的灵魂之所归宿的神秘虚幻界,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它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呢?”对于他提出的这些问题,李娅菲作了这样的回答:“在生命极其微茫的原始时代,无论是在浩渺的海洋之畔,还是在沉郁的土地之上,神话一方面流露出初民对于神与自然之神秘的恐怖与崇敬心理,另一方面更表明了人对自己本真力量的确认和信心,以及一种知性的体悟、情感的幻觉和冲出有限生命的热望。”
泰纳谢在他的《文化与宗教》中说“在自然和集体面前显得软弱无力的原始人,把自己跟他的动物祖先,跟自己的图腾等同起来,通过复杂的并经常是备受折磨的仪式,归根到底,扩大着他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依赖。”董新祥进一步认为虽然中国神话中神的形象与原始图腾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绝不等于图腾。他认为“半人半兽的神代表着人在自然身上打上了自己的烙印:自然不再是完全异己的、有着无限威力的、不可接近的客体,人形与兽形的大胆组接象征性地表现了人与自然通过神而融为一体的观念,神的形象既带有自然特征,又融合了人格意志。”[10]希腊人基于天人相分的观念,对自然既敬畏,又有着征服的强烈愿望。“同形,意味着神与人同属一个种族;同性,表明了神也有人的种种弱点。同形同性消解了神不可冒犯的威严和神秘,在精神上填平了神与人之间原本存在的不可逾越的鸿沟。”
可以说希腊神话中诸神不仅具有“神性”而且富有“人性”,而中国的神话则是远离人间不食烟火,是圣贤的化身。不同区域的民族把各自的思维注入各自异彩纷呈神话世界,而这神话世界体现着不同民族文化的原始表象。不同文化背景中的神话故事虽然千姿百态,但描述的对象多是远古时期人们心存畏惧而又无比崇敬的自然神力,化身为创造和主宰世界万物的各种各样的神灵,反映了人们在人类社会进程中对自身和世界万物的探索,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中西神话传说故事尤其是其具有遗传因子和个性的因素分析,并通过对比和研究从中找出影响中西文化发展的差异。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差异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理论、现实)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现代西方文明源于古希腊文明,作为西方文化与文明宝库的古希腊神话是西方民族文化发展的起源,伴随着西方文明的发展以及西方文化的进步,西方神话渗透着文明的个性,可以说希腊神话充满了乐天的欢喜气氛;华夏民族和炎黄子孙创作的中国神话表现出来的确是沉重庄严的气氛,这种氛围在发展演变中逐渐内化为中国民族文化中崇德求贤的倾向,充满着一种内向的忧患意识和理性的反省。
在神的形象的比较是中希神话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外在形态来看,希腊神是人同形同体乃至同性,而中国神则是“人兽同体”。苏联学者柯斯文在《原始文化史纲》中说:“最早的神话,彻头彻尾地为图腾主义所渗透。”也就是说,神话随着图腾的诞生而诞生。所以,中国远古传说中的“神”、“神人”或英雄,大都是“龙首蛇身”或人首蛇身之类,实则是中国远古时期图腾崇拜的象征性表现。希腊神最初的形象到底如何?因为现存资料相当少,许多已经无从考证。但个别神的早期形象,还是有迹可寻的。例如奥林匹斯神系“十二主神”之一的雅典娜,有人认为,“早在公元前4000年时,雅典娜就作为希腊土著的神灵而存在,那时她是一条长蛇。”也有人认为,“雅典城邦的保护神雅典娜,其原始形态有着猫头鹰的遗形。在雅典城邦伟大的政治家伯里克里斯的头盔上,雅典娜猫头鹰形状的装饰仍然居于顶端的显赫位置。”无论如何,希腊神话中神的原始形态也带有突出的图腾性质却是毋庸置疑的。于是,一些研究者就进一步提出图腾崇拜的影响与神话发展的时间差异是相关的。经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的考证,华夏文明的历史比古希腊文明的历史要长,相对来说神话的产生也较早。从女娲造人、补天的神话的故事可以看出中国神话诞生在原始母系社会,而“希腊神话是原始社会父权制时期的产物,所以以男性为中心,成为神话的主要内容。这时的希腊正处于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离开远古的图腾崇拜时代已经很遥远了,人的机智愈来愈发挥出来,对兽的崇拜便逐渐趋于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