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完全竞争与垄断

合集下载

第六讲 完全竞争和垄断市场

第六讲 完全竞争和垄断市场

市场的类型
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被划分为 4个 类型: 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 )市场;
垄断竞争 (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 市场; 寡头(Oligopoly )市场;
垄断(Complete Monopoly)市场。 后3个类型也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 (Imperfect Competition Market)。
利润 P2 P1
ATC
P2 P1
S2 B
A
C
长期供给
Q (企业)
D1
D2
Q1 Q2
Q3
Q (市场)
为什么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 长期市场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如果:
1) 所有企业都有完全相同的成本 2) 一些企业进入或退出市场并不改变其他企业的 成本
• 如果任意一个假设不成立,那长期供给曲线 会向右上方倾斜
AVC
dd3(AR3 = MR3 = P3) dd4(AR4 = MR4 = P4) dd5(AR5 = MR5 = P5)
P4 P5
O
Q 5 Q4 Q 3 Q2 Q 1
Q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P
P1 P2
P3 P4 SMC O E2 E3 E4 Q 4 Q3 Q 2
E1
QS = f(P) AVC
2) 企业进入市场,成本增加
• 在某些行业,一些关键投入的供给是有限的 (比如,适宜耕种的土地数量是有限的) • 新企业的进入使这种投入的需求增加,从而 价格上升 • 这会增加所有企业的成本
• 因此,价格上升将引致市场供给量增加,长 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垄断市场
• 垄断:一个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产品的唯 一卖者的企业 • 垄断与完全竞争做对比 • 关键的区别: 垄断企业具有市场势力,能影响它出售 产品的市场价格的能力。一个竞争性企 业则没有市场势力

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和垄断(ppt 39页)

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和垄断(ppt 39页)

26.01.2020
第七章 完全竞争和垄断
22
五、对完全竞争的评价 P
P1
S
消费者剩余
Pe
C
D
0
Qe
Q(数量)
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26.01.2020
第七章 完全竞争和垄断
23
总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P1CPe组成的面积。 完全竞争条件下,均衡产量有下列特征:
(1)最后一个买者赋予最后生产的一个产 品的价值,刚好等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 的机会成本;
26.01.2020
第七章 完全竞争和垄断
32
四、分配性低效率和收入的再分配
• 随着产量的增加,得到的消费者剩余就 越来越小,到产量为Qe时,垄断企业得 到的消费者剩余将为零。即“无谓的损 失”为零。
26.01.2020
第七章 完全竞争和垄断
33
四、分配性低效率和收入的再分配
• 竞争导致价格降低到企业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水平,而 垄断企业则把价格抬得很高以谋求利润最大。从社会 的角度看,如果有更多的资源用于生产垄断企业提供 的产品,资源的配置就得到了改善。垄断还导致收入 的再分配,但对这种收入转移的评价,取决于对消费 者和生产者的相对需要的判断。这种转移在公共政策 制定中的重要性是不应低估的。在实践中的政策方面, 立法者号召采取行动反对垄断,通常不是根据分配性 低效率,而主要是考虑收入从消费者向垄断企业老板 的再分配的不公平性。我国有些垄断性行业存在相反 的情况,如电讯行业的价格形成机制。
26.01.2020
第七章 完全竞争和垄断
11
二、均衡价格
• 1、市场供需决定了: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

第六章 完全竞争和垄断市场分析

第六章  完全竞争和垄断市场分析

第一节
完全竞争
第一节
完全竞争
三、完全竞争的市场效率 市场运行的经济效率是指参与市场活动
的企业利用社会资源的程度。 资源利用得 越充分,经济效率就越高。 一般认为,在 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时,市场是最有效率的。
第二节
完全垄断
一、完全垄断的含义和特点 完全垄断的类型大致有: 第一,政府特许的私人垄断。 第二,政府垄断。 形成垄断的原因非常复杂,进入障碍是产
第一节
完全竞争
(3)各种资源都可以完全自由流动而不受


任何限制,这包括: 第一,劳动可以毫无障碍地在不同地区、不 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流动。 第二,任何一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不能垄 断要素的投入。 第三,新资本可以毫无障碍地进入,老资本 可以毫无障碍地退出。 (4)市场信息是完全的和对称的,企业与 居民户都可以获得完备的市场信息,双方不 存在相互的欺骗。
“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
第六章 完全竞争和垄断市场分析
LOGO
章节标题
1 2
第一节 第二节
完全竞争 完全垄断
第一节
完全竞争
一、完全竞争的含义和特点 完全竞争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
干扰的市场结构,对竞争的干扰主要来自 政府的干预和企业相互勾结形成垄断。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1)市场上有许多经济主体,这些经济 主体数量众多,且每一主体规模又很小。 (2)产品是同质的,即任何一个生产者 的产品都是无差别的。
)是对高峰需求期间的顾客定高价,对在 非高峰期的顾客定低价。高峰负荷定价法 的基本原理是:企业设备能力费用的主要 部分应当由对设备能力需求最大的客户来 承担。

完全竞争与垄断比较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完全竞争与垄断比较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完全竞争与垄断比较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在经济学的领域中,完全竞争和垄断是两种重要的市场结构。

理解它们的特点、差异以及对经济的影响,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对相关知识点的梳理,来详细探讨完全竞争与垄断。

一、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理想的市场结构,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单个买者或卖者的购买或销售数量在整个市场中所占比例极小,无法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2、产品是同质的,即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在质量、性能、外观等方面没有差异。

3、资源可以完全自由流动,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4、市场信息是完全对称的,买者和卖者都充分了解市场价格、产品质量等信息。

为了更好地理解完全竞争市场,我们来看一个例题:假设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小麦市场中,市场需求函数为 Qd = 1000 20P,市场供给函数为 Qs = 200 + 30P。

其中,Qd 表示需求量,Qs 表示供给量,P 表示价格。

首先,我们通过市场均衡条件 Qd = Qs 来求解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将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联立:1000 20P = 200 + 30P50P = 800P = 16将 P = 16 代入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可得均衡数量:Q = 1000 20×16 = 680 或 Q = 200 + 30×16 = 680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其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价格等于边际收益。

假设某厂商的边际成本函数为 MC = 2Q + 4,当产量为 20 时,边际成本为 44。

由于市场价格为16,而厂商的边际成本大于价格,所以厂商此时应该减少产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完全竞争市场的优点在于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最大化。

但在现实中,完全竞争市场是非常罕见的,因为它的假设条件过于理想化。

二、垄断市场垄断市场则与完全竞争市场截然不同,其特点包括:1、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该卖者控制着整个市场的供给。

市场结构:完全竞争与垄断

市场结构:完全竞争与垄断

市场结构:完全竞争与垄断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和市场的组织形式。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结构的不同会对企业的行为和市场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完全竞争和垄断是市场结构的两个极端,它们在市场组织形式、价格形成机制、企业行为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将分别介绍完全竞争和垄断市场结构,并对它们的特点和影响进行比较。

一、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是市场经济中最理想的市场形式之一。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存在大量的买家和卖家,产品是同质化的,市场信息透明,企业之间自由进出,没有任何限制。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如下:1. 大量买家和卖家:完全竞争市场中存在大量的买家和卖家,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非常小,无法通过自身行为来影响市场价格。

2. 同质化产品: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是完全弹性的,即消费者对价格的变动非常敏感。

3. 市场信息透明: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信息是完全透明的,买家和卖家可以充分了解市场上的价格和产品信息,从而做出最优的决策。

4. 自由进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之间可以自由进出,没有任何限制。

新的企业可以随时进入市场,而不会受到任何阻碍。

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当市场需求增加时,价格上升,企业的利润增加,从而吸引新的企业进入市场;当市场需求减少时,价格下降,企业的利润减少,从而导致一部分企业退出市场。

通过这种供求关系的调节,市场价格会趋向于均衡,企业的利润也会趋向于零。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是非常有限的。

企业无法通过调整价格来影响市场需求,只能接受市场价格,根据成本和收益来决定生产和销售的规模。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成本效率上,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来获得竞争优势。

完全竞争市场的优势在于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

由于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能够充分反映产品的稀缺程度和价值,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完全竞争和垄断概述PPT课件

完全竞争和垄断概述PPT课件

45
完全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 一家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
P
P
D,AR,MR
D,AR
Q
Q
0
0
46
在完全垄断的市场上,不仅企业的平均收益随着商 品出售量的增加而递减,而且企业的边际收益也随 着出售量的增加而递减。但由于在平均收益递减的 条件下,边际收益总是小于平均收益,因此边际收 益曲线总是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
12
公式推导法:=TR(Q)-TC(Q) MR=MC
边际收益 边际成本
13
边际成本(MC)曲线
边际收益(MR)曲线
O
利润最大化产量
产量
图 利润最大化产量
14
利润最大化原则 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15
为什么MR=MC是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如果MR>MC,企业会扩大产量 如果MR<MC,企业会缩减产量 只有MR=MC,企业既不扩大也不缩减产量
,需求曲线外移。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市场的利润鼓励新企业
进入。
价 格 P1
O
37
企业
MC


AC P1
Q(企业)
O
(a) 初始状况
市场
短期供给曲线
A 长期供给曲线
D1
Q1
Q(市场)
38
企业
价 格
MC


P2
利润
P1
P2 AC P1
O
Q(企业)
O
(b) 短期反应
市场
短期供给曲线
A 长期供给曲线 D2 D1
企业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长期决策 退出 if TRTC 退出 if TR/QTC/Q 退出 if PAC 进入 if P AC

完全竞争和垄断概述

完全竞争和垄断概述

完全竞争和垄断概述一、概述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上个体间相互作用的性质和类型。

完全竞争和垄断是市场结构的两个极端。

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上有很多小买家和卖家,并且没有个体对市场价格有明显的影响力。

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家,他能够控制市场的价格和供应量。

完全竞争和垄断在市场效率、价格、产量、利润、消费者福利和创新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将详细介绍完全竞争和垄断的定义、特点和对经济的影响。

二、完全竞争1. 定义和特点完全竞争是市场结构的一种,其特点包括:(1)买方和卖方的数量众多。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既有很多买家,也有很多卖家。

由于所有买家和卖家的规模都很小,单个个体对市场价格没有影响力。

(2)产品的同质性。

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所生产的产品彼此相同,买家对各个品牌或供应商的产品没有偏好,只关心价格。

(3)无市场进入或退出的壁垒。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没有进入或退出市场的障碍。

新的卖家可以随时进入市场,现有的卖家也可以随时退出。

(4)信息透明度。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买家和卖家可以获得所有必要的信息,包括市场价格和产品质量。

2. 对经济的影响(1)市场效率高。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资源的配置是有效的,因为价格会自动调整到供求平衡点,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

(2)价格接近边际成本。

由于市场上有很多卖家,价格往往接近于边际成本。

这使得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购买产品。

(3)产量更多。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由于买家和卖家的数量众多,供给和需求的匹配更为精确,能够实现最大的产量水平。

(4)利润较低。

由于市场上有很多卖家,并且价格接近于边际成本,卖家的利润往往比较低。

(5)创新相对较少。

由于市场上有很多小买家和卖家,创新活动相对较少。

小规模的卖家往往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进行创新。

三、垄断1. 定义和特点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家,他能够控制市场的价格和供应量。

垄断的特点包括:(1)只有一个卖家。

在垄断市场上,只有一个卖家提供产品或服务。

竞争与垄断培训课件

竞争与垄断培训课件

竞争与垄断培训课件竞争与垄断培训课件一、引言竞争与垄断是市场经济中两种不同的市场结构。

竞争市场为多个供应商争夺市场份额,通过价格和质量的优势来吸引消费者。

而垄断市场则是由一个或几个供应商垄断市场份额,在市场中拥有垄断地位,能够任意操纵价格。

对于企业和管理者来说,了解竞争和垄断市场的特点以及如何应对竞争与垄断的挑战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培训课程将重点介绍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的特点、竞争与垄断的影响以及如何制定策略应对竞争与垄断的挑战。

二、竞争市场2.1 特点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上存在多个供应商,消费者选择商品和服务时具有多种选择权。

竞争市场的特点如下:(1)自由市场进入:供应商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自由进入市场并提供产品和服务。

(2)价格确定: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供求双方自由博弈,价格根据市场平衡自动形成。

(3)产品差异化:供应商通过产品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例如品牌、质量、服务等。

(4)消费者决策权:消费者具有多种选择权,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最适合的产品或服务。

2.2 影响竞争市场的存在对企业和消费者都有积极影响:(1)刺激创新:企业为了在市场上竞争,不断推出新产品、改进服务和提高质量。

(2)降低价格:竞争市场使得供应商需要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从而使消费者受益。

(3)提高效率:竞争使企业不断寻求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方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4)保护消费者权益:竞争市场使得供应商需要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

2.3 竞争策略在竞争市场中,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竞争策略来保持竞争优势:(1)降低成本:通过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来降低产品价格。

(2)产品差异化:提供与竞争对手不同的产品特点,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市场营销:通过市场营销手段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4)服务质量: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增加消费者的满意度。

三、垄断市场3.1 特点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上存在一个或几个供应商垄断市场份额,没有其他供应商能够进入市场并提供相同或类似的产品或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企业的最优产量的决策必须考虑到具体的市场结构
• 什么是市场结构?
-- 一个市场是由所有愿意并能够购买或出售某一特 定产品的厂商和个人构成,包括已经参与的及潜在的 参与者。
-- 市场结构指市场的竞争环境。对市场结构的说明 一般基于行业的四个特征:
-- 已经参与的及潜在的参与者的数量及规模分布
-- 产品差异程度 -- 有关产品价格及质量信息的数量及成本 -- 进入和退出市场的条件
• 决定竞争水平的因素: -- 产品特点
-- 替代品的存在,铁路运输在80年代及现在 -- 品牌效应,消费者对其产品的忠诚度。广告的功能。 -- 消费者锁定,较高的转换成本。软件、会员入会费。 -- 网络外延(外部性)。
-- 生产特点
-- 最低效率规模
-- 市场进入和退出条件
-- 专利、许可证等政府壁垒 -- 退出壁垒,解聘限制。
-- 应该包括所有可以相互替代的产品 -- 几个指标
-- 需求弹性 -- Lerner(勒那)指数=(P-MC)/P -- 需求交叉弹性
• 微软反托拉斯案件
-- Alan Reynolds (经济学家):司法部认为的90%的市场占有 率过高。司法部定义的市场是“使用Intel处理器的PC”,但苹果 机,Workstation, Mainflame 等都是其替代品。
• 完全垄断市场的例子 -- 食盐。 -- 公用事业?
• 完全垄断市场形成的原因: --专利、许可证等政府壁垒 -- 要素壁垒 -- 自然垄断
• 完全垄断Biblioteka 场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垂直的?• 完全垄断下的利润最大化决策
– 短期与长期
• 市场力的度量
-- 没有一个公认的度量 -- 市场力的度量的首要问题是市场的界定
第六讲:完全竞争与垄断
• 报纸印刷与发行是紧密相关的两个行业。报纸印刷业 的利润率较低,在美国8%左右。但报纸发行印刷业 的利润率较高,在美国18%左右(Wall Street Journal). 为什么?
• 单个企业的差别可能是由于管理、技术原因。但整个 行业的差别更有可能是来自不同的市场结构。
• 完全竞争市场的直接结果是每个买卖主都是价格的接 受者。
• 一个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
• 完全竞争市场是一个理想状态 -- 最接近的是股市。
• 完全竞争市场的行业需求
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的决定机制:行业需求=行业供给
• 企业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 短期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决策
-- P=MR=SRMC -- 正经济利润 -- 亏损经营 -- 关门决策 -- 供给曲线
• 长期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决策
-- P=MR=LRMC -- 不可能有亏损经营 -- 在长期是否有经济利润
– 经济利润为什么会消失?厂商为什么容忍无经济利润?
• 为什么我们能观察到长期经济利润?
— 经济地租:某种希缺资源因其生产力高而得 到的机会成本
• 完全垄断市场特征
-- 单一的卖主 -- 独特的产品 -- 有障碍的进入 -- 非完全信息,外人不知成本信息
• 垄断买主的抗衡力量
•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竞争策略: -- 差异化 -- 隐藏信息 -- 经济地租
• 完全垄断市场中的策略: -- 保持持续的垄断力量:R&D -- 阻止潜在者的进入
-- 要素壁垒 -- 密方、技术
-- 买方垄断 -- Walmart 对供货商,烟厂对烟农
-- 多见于生产要素市场 -- 有时是好事,如工会对大企业。
• 完全竞争市场特征
-- 大量的买主和卖主,每个人都只买或卖总量的很小的一部分 。
-- 产品的完全同质性 -- 自由的市场进入和退出 -- 完全信息,所有买卖主都了解产品成本、价格和质量信息。
-- Richard Schmalensee (MIT经济学家):因为有长期的潜在 的竞争者,Windows98的价格是$200而不是$900-2000.
-- Gary Becker:经济学家并不知道竞争还是垄断更能促进技术 进步,过去20年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因为Microsoft而减慢 。
• 垄断总是坏事吗? -- 消费者剩余 -- 垄断会障碍技术的创新? -- 自然垄断的两难境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