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 个人生平介绍及部分作品展示
文学大师金庸先生人物生平介绍PPT模板

若素素材
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后来推出包括《明报晚报》、《明报月刊》和 《明报周刊》、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系列报刊,金庸还成立了明报出版社与明窗出版
若素素材
社。 同年在自办的《明报》上连载《神雕侠侣》。 1972年,宣布封笔,退出侠坛,之后对其以往的武侠作品开始修订工作。
若素素材
1995年,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 1996年秋当“云松书舍”落成后,金庸改变初衷,毅然捐出斥巨资兴建的书舍,现已成
为杭州的新旅游景点,内藏金庸作品及手迹陈列室等。 2005年,剑桥大学授予金庸荣誉文学博士名衔。
若素素材
2007年11月,应邀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大)主持讲座,题目为《中国历史的大势》,并
1957 —1959 1963 —1966 1963 1959 1960 —1961
狐
年
年 若素素材
年
年
年
》 之
年
年
后
若素素材
年
《
飞
狐
外
《 雪 山 飞
《 连 城 诀
年
《 天 龙 八
年
《 射 雕 英
的
中 篇 小 说
《 白 马 啸
年
《 鹿 鼎 记
传狐》部雄 西》
》》又》传 风
名
》》
《
,
素
附
心
在
剑
《
》
雪
山
1938年若素素材 ,日军攻到浙江,嘉兴中学千里南迁至丽水,金庸进入省立联合中学初中部。 1939年,读初中三年级的金庸与同学合编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给投考
初中者》。这是此类型书籍首次在中国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书。 1941年,因在壁报上写讽刺训导主任投降主义的文章《阿丽丝漫游记》被其开除,校长
金庸

金庸小传

金庸小传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生,浙江海宁人,出身望族。
大学主修英文和国际法。
毕生从事新闻工作,曾在上海《大公报》、香港《大公报》及《新晚报》任记者、翻译、编辑,1959年创办香港《明报》,任主编兼社长历35年,期间创办《明报月刊》、《明报周刊》、新加坡《新明日报》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等。
所获荣衔甚多,包括:1981年英国政府O.B.E.勋衔,褒扬其对新闻事业及小说写作的贡献;1986年香港大学社会科学荣誉博士,表扬其对社会工作及文学创作的成就;1988年香港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名誉教授;1992年加拿大UBC大学Doctor of Letters;1994年北京大学名誉教授;以及1996年剑桥大学荣誉院士等。
金庸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文思敏捷,眼光独到。
他继承古典武侠小说之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
金庸的作品包括:1.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雪山飞狐》、《飞狐外传》、《倚天屠龙记》、《连城诀》、《天龙八部》、《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记》、《白马啸西风》、《鸳鸯刀》、《越女剑》。
以上各书均曾被改编为电影、电视连续剧、广播剧、舞台剧等,其中若干作品已被译成英文、泰文、越文、法文、马来文、韩文等在海外流传,日文版亦将由德间书店於1996年9月起陆续出版,其作品销路长期高踞华人社会之榜首。
2.政治评论:撰写《明报》社评二十馀年,有《香港的前途》评论集。
3.散文:有随笔、电影评论、戏剧评论、佛学研究及历史人物研究《袁崇焕评传》等。
4.翻译:已出版者三种,在报刊连载者四种。
5.电影剧本:十馀种,电影剧本《绝代佳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金章奖。
授予金庸诺贝尔文学奖倡议书我们是一群通过电脑国际英特网的中文组(alt.chinese.text)联系起来的学生学者,来自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我们最近通过广泛的讨论,普遍认为香港金庸先生的小说虽然采用通俗小说的形式,却达到了一般的严肃小说难以企及的高度,应当被提名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金庸与中国文化的千丝万缕

一.金庸生平生平金庸(1924年3月10日—),原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
华人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及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
英国剑桥大学历史博士。
他在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报创办人,并著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14部武侠小说.博士金庸小说深受欢迎,不少文坛才子和读者都提笔撰写书评,形成「金学」研究的风潮。
被誉为武侠小说作家的“泰斗”,更有“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亦被喻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金庸亦是英国剑桥大学历史博士,香港新闻文艺界的杰出创业者及评论家,以及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少年(出生至17、18岁)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县袁花镇,五岁读家乡的小学。
金庸出生于书香世家,定居海宁600年,家族传承二十几代,历经时代变迁,却一直名人辈出,至今仍时江南望族。
初三的时候,与同学合著并出版第一本书《献给投考初中者》,大获成功,畅销内地,这是此类书籍在中国第一次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书。
1941年日军攻到浙江,金庸进入联合高中,那时他17岁,临毕业时因为写讽刺黑板报《阿丽丝漫游记》被勒令退学,18岁自浙江省衢州中学毕业。
青年(20-40岁)1944年考入重庆国立政治大学外文系,因对国民党职业学生不满投诉被勒令退学,一度进入中央图书馆工作,后转入苏州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学习国际法。
抗战胜利后回杭州进《东南日报》做记者,1948年在数千人参加的考试中脱颖而出,进入《大公报》,做编辑和收听英语国际电讯广播当翻译。
不久《大公报》香港版复刊,金庸南下到香港。
1950年,《大公报》所属《新晚报》创刊,金庸调任副刊编辑,主持《下午茶座》栏目,也做翻译、记者工作。
31岁时以“金庸”为笔名,创作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在《新晚报》连载一年,奠定武侠文学基业。
文学大师金庸先生人物生平介绍课件 (共23张PPT)

2007年11月,应邀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大)主持讲座,题目为《中国历史的大势》,并 出任中大文学院荣誉教授。
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2010年,英国剑桥大学授予金庸荣誉院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 2011年,国立清华大学授予金庸名誉博士学位院士。 2014年3月10日是金庸的九十大寿,于是各个领域纷纷为金庸先生庆生,有武侠迷手抄
1938年,日军攻到浙江,嘉兴中学千里南迁至丽水,金庸进入省立联合中学初中部。 1939年,读初中三年级的金庸与同学合编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给投考
初中者》。这是此类型书籍首次在中国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书。 1941年,因在壁报上写讽刺训导主任投降主义的文章《阿丽丝漫游记》被其开除,校长
1991年1月23日,注册成立“明报企业有限公司”。 1991年3月22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1991年明报集团香港上市后,他退出报业管理
层。同年明报企业上市,金庸任董事长并签订三年服务合约,与于品海达成协议由智才技 术性收购明报企业。 1993年两会期间赴北京访问,并获江泽民接见。同年4月宣布辞去明报企业董事局主席职 务,改任名誉主席,更将明报集团售予于品海,宣布全面退休。 1994年金庸返乡参加嘉兴一中90周年校庆并于嘉兴高专兴建“金庸图书馆”。图书馆落 成后再斥资1400万在西湖兴建“云松书舍”,供个人藏书、写作和与文友交往雅集之用。 1995年,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 1996年秋当“云松书舍”落成后,金庸改变初衷,毅然捐出斥巨资兴建的书舍,现已成 为杭州的新旅游景点,内藏金庸作品及手迹陈列室等。 2005年,剑桥大学授予金庸荣誉文学博士名衔。
1948年毕业并调往《大公报》香港分社 。 1950年,《大公报》所属《新晚报》创刊,金庸调任副刊编辑,主持《下午茶座》栏目,
金庸生平大事年表

金庸生平大事年表1924年2月,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袁花镇一名门望族--查氏家族。
1932年8岁,读到第一本武侠小说《荒江女侠》,此后对武侠小说日渐着迷。
1939年15岁,读初中三年级。
与同学一起编写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给投考初中者》。
这是此类型书籍首次在中国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书。
1941年17岁,就读浙江省立联合高中。
因战事,随学校辗转余杭,临安,丽水等地。
同年,因在学校壁报撰写《阿丽丝漫游记》一文讽刺校训主任,而被校方开除。
1944年考入当时设在重庆的中央政治学校外交系。
因对当时横行校园的国民党职业学生不满,向校方投诉,结果被勒令退学。
后通过任中央图书馆长的表兄蒋复璁在图书馆挂职。
这期间,金庸读了大量书籍,对日后的武侠小说创作产生很大影响。
1945年抗战胜利,随家人返回家乡。
随后,在杭州的《东南日报》做外勤记者。
1946年辞去《东南日报》工作,进入上海东吴法学院插班修习国际法。
同年秋天,上海《大公报》招聘三名国际电讯翻译,金庸在三千多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1948年3月15日《大公报》香港版复刊,金庸被调往香港。
1949年11月,在《大公报》发表长文《从国际法论中国人民在海外的产权》。
这是他发表的第一篇国际法论文。
1950年赴京到外交部求职,但失望而归,并因此行导致第一次婚姻破裂。
重入《大公报》。
不久,其父查枢卿被作为“反动地主”在家乡遭镇压。
1952年《新晚报》复刊。
金庸转去《新晚报》编副刊,并以姚馥兰和林欢的笔名在“下午茶座”撰写影评。
此后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
与同为副刊编辑的梁羽生成为好友。
1955年因罗孚举荐,开始写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在《新晚报》连载。
1956年《碧血剑》开始连载。
10月,与梁羽生,百剑堂主在《大公报》开辟《三剑楼随笔》专栏。
1957年辞去《大公报》职务,进入长城电影制片公司。
写作《雪山飞狐》,之后写《射雕英雄传》。
1958年以“林欢”笔名写出《不要离开我》,《三恋》,《小鸽子姑娘》,《有女怀春》,《午夜琴声》等剧本。
金庸作品

金庸作品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1939年读初中三年级的他与同学合编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给投考
初中者》。
这是此类型书籍首次在中国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书,收效不凡。
1941年在壁报上写讽刺训导主任投降主义的文章《阿丽丝漫游记》
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
期间与同事梁羽生相识为友。
而后总编辑罗孚安排查与梁写武侠小说于副刊连载,梁羽生
编写《龙虎斗京华》,查良镛以金庸为笔名写《书剑恩仇录》,引起轰动,顿时金梁齐名。
1956年,与同写武侠小说的梁羽生和百剑堂主在报上开设专栏《三剑楼随笔》,三
人合写随笔,给“新派武侠”留下了一段历史见证。
1956年在《香港商报》全年连载《碧血剑》
1959年于自办的《明报》上连载《神雕侠侣》。
1953年至1958年期间,他曾以林欢作笔名,为长城电影公司编写剧本,其中《绝代佳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金章奖。
同年与导演合作过两部电影,与程步高合导《有
女怀春》及胡小峰合导《王老虎抢亲》。
也曾以姚馥兰为笔名撰写电影评论,还为电影歌
曲填词。
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后来推出包括《明报晚报》、《明报月刊》和《明报周刊》、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系列报刊,金庸还成立了明报出版社与明窗出
版社。
小说作品。
金庸,本名查良庸,中国当代著名武侠小说作家

金庸,本名查良庸,中国当代著名武侠小说作家。
1924年出生在浙江海宁。
1942年就读中央政校法律系,1955年在《新晚报》发表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1957年发表《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声名达到顶峰,时年34岁。
1959年创办香港《明报》,1967年在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创办《新明日报》,在香港创办《明报周刊》,并创作《笑傲江湖》。
1969年创作发表颠峰之作《鹿鼎记》。
1972年9月《鹿鼎记》连载完结,金庸宣布正式封笔。
开始修订全部武侠小说作品。
1981年回中国访问,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金庸,并获颁英国政府O.B.E勋章。
1985年被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1986年被任命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政治体制”小组港方负责人,获香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1993年赴北京访问,获国家领导人接见。
1944年第一部生平传记《金庸传》在香港出版。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将金庸列为小说家第四名,被授予北京大学名誉教授。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很贱,贱在有张无忌的善良,没有萧峰的霸气;贱在有郭靖的执着,没有令狐冲的洒脱;贱出了最完美天物上最和谐的瑕疵。
古龙的贱,贱在他有李寻欢一样的寂寞,没有叶开一样的洒脱;贱在他是陆小凤一样的浪子,而成不了楚留香一样的游侠,贱出了天才心底最深沉的落寞。
读金庸无需理由,只要一点功名之外的闲情逸致,外加一份对江湖传奇的阅读兴趣。
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金庸小说之所以不仅要“读”,还要“解”,自然是由于金庸的武侠文本不光热闹,还有门道。
通过虚拟夸张的浪漫叙事透视现实人生的苦乐真谛乃金庸小说的魅力所在;借光怪陆离的江湖传奇展示现代社会的运作机制是金庸小说的一大奥秘。
金庸小说的特色就在于为我们向来无趣的生活增添了一点亮色,使我们终于得到了一个能实实在在地开怀大笑、激情浪漫的机会,对于一个以食为天、只要填饱肚子活在世上便万事大吉的民族,能够偷着乐的机会实在太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书成功之后,金庸又在短短的几年内创作了《碧血剑》 《雪山飞狐》和《射雕英雄传》等作品,一时间风靡全港。 十余年间,他写下15部洋洋大作。
贰
经典作品介绍
贰
《天龙八部》
贰
丐帮帮主乔峰英雄盖世、义薄云天,与燕王后裔慕容复并称“北乔峰,南慕 容”。时值江湖上突发多起命案,乔峰在帮助慕容复洗刷嫌疑的同时,却不想被 丐帮的阴谋党揭发了自己的身世之谜,更因此被逐出丐帮。乔峰在追寻江湖命 案和自己身世之谜时,与慕容复的婢女阿朱患难见真情,结下共度一生的盟约, 却最终因为两人误解阿朱的生父就是乔峰一直要寻找的“带头大哥”,而酿下不 可挽回的悲剧……
洒挥
金
脱手 武自
庸
侠兹 江去 湖
见
壹
人物介绍
壹
金庸
原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海宁市, 1948年移居香港 。当代武侠小说作 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 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 之一。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 2001年被聘为南开大学名誉教授。 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 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同年荣获 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 位。
与此同时,少林寺小沙弥虚竹偶遇了遭仇家追杀受了重伤的天山童姥,善 良的虚竹背着童姥一起逃难,更演绎了一段武林奇遇……
贰
《神雕侠侣》
贰
杨康的儿子杨过自小被郭靖收养,郭靖希望他学好,于 是送到了桃花岛跟黄药诗学习。杨过在桃花岛上整日被 郭芙和大、小武欺负,一气之下独自出走了。杨过被古 墓派的小龙女收留,认她作姑姑,生活在活死人墓里跟 小龙女学习武功,日久天长,两人渐渐互生情愫,决定 今生今世结成夫妻,永远生活在古墓。可惜机缘巧合下 ,他们最终要走出活死人墓,去经历一番江湖恩怨,两 人最后能否有情人终成眷属?
壹
1947年,他进入上海《大公报》,从三千名投考者脱颖而出。第 二年,《大公报》香港版创刊,金庸被派入香港,那年他24岁。 当时的香港与上海相比,并不发达,但金庸说,“我一生很喜欢 冒险,过一点新奇的生活。
1959年,35岁的金庸创办《明报》。他说:“我办《明报》的时 候,就是希望能够主持公正,把事实真相告诉给读者。”一手写 武侠,一手写社评,奠定此生基业,30年时间,金庸将《明报》 塑造成香港极具影响力的报纸。
壹
1924年,金庸出生在浙 江海宁的一个书香世家。
海宁查氏是世家望族, 康熙年间创造了“一门十进 士,叔侄五翰林”的科举神 话。进入近现代,査家还 出现过实业家査济民,教 育家査良钊,九叶派代表 诗人、翻译家诗人查良铮 (穆旦)。
壹
而金庸族谱旁系姻亲关系中,也有很多大家熟悉名 字,比如:
徐志摩——金庸的表哥(金庸母亲徐禄是徐志摩的 堂姑妈);
15岁的时候,金庸和两位同学一起合作,编了一本《献给投 考初中者》,根据招考的题目,做些模范答案给学生看,大概相 当于今天《五年模拟三年高考》这类的参考书。这个书做得很成 功,让他们赚了很多的钱。
在上学时,因不满学校的某些行为,他写文讽刺过训导主任 ,也在大学时与训导长争辩过,结果便是遭遇了两次被学校开除 的命运。最惨的是第二次被开除后,因为没有钱,他衣食都没了 着落。金庸向一位蒋姓表哥求助,才解决了生计问题。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金庸一生经历极其丰富,获颁荣衔甚多,他是著名的武侠小说家 、是一代杰出报人、是学者、是华人文化界的重要的人物之一等 等,见证了上世纪中国无数重大历史事件。
壹
忆·金庸的武侠江湖
1955年,《大公报》下一个晚报有个武侠小说写得很成 功的年轻人,和金庸是同事,他名叫梁羽生。那年梁羽生的 武侠小说即将完结,而他的创作又到了疲惫期,于是,报纸 总编辑邀请金庸将武侠小说继续写下去。
另一方面,大理镇南王世子段誉外出游玩,阴差阳错掉下悬崖进入琅嬛福 地,段誉在洞中偶得“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两部武功秘笈,也对洞中一幅画 像中的“神仙姐姐”一见钟情。其后他闯入曼陀山庄,发现慕容复的表妹王语嫣 长相与“神仙姐姐”一模一样,无奈王语嫣一直钟情于表哥慕容复。在步步跟随 王语嫣和慕容复的同时,段誉不慎发现了慕容复的阴谋,而王语嫣也逐渐被段 誉的深情所打动。
蒋百里——金庸的姑父(著名军事家蒋百里的原配 夫人查品珍是金庸的同族姑母);
钱学森——金庸的表姐夫(蒋百里的女儿蒋英是“ 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的妻子)
琼瑶——金庸的表外甥女(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了 琼瑶的三舅袁行云)
……
壹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3岁的金庸随学校南下,开始了千里 跋涉的流亡之旅。由安至危、由富到困,但金庸没有在战乱的颠 簸流离中颓丧。
贰
《笑傲江湖》
贰
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生性放荡不羁,和古板严肃的掌门岳不群形 成鲜明对比。令狐冲和岳不群的女儿小师妹灵珊从小就青梅竹马 ,各人都认为令狐冲日后将会继承岳掌门的衣钵。令狐冲虽然加 入华山派多年,但武功一直平平,直到一次偶遇剑宗风清扬并被 授予名震江湖的独孤九剑,令狐冲剑法大有进展。心胸狭窄的岳 不群发现令狐冲武功大涨,大有超越自己之势,暗中对他十分不 满。另一方面,林平之家中因为藏有武林中人人欲得的葵花宝典 而满门遭到毒手,只有他一人逃脱。岳不群为了获得葵花宝典而 将平之招入华山派,表面上是为了保护平之,其实暗怀鬼胎。令 狐冲被岳不群借口逐出了师门,连一向感情深厚的小师妹亦转投 了林平之的怀抱,令狐冲心灰意冷之际开始独自闯荡江湖……
壹
经典武侠作品一览
《书剑恩仇录》 《碧血剑》 《射雕英雄传》 《雪山飞狐》 《神雕侠侣》 《倚天屠龙记》 《天龙八部》 《连城诀》 《笑傲江湖》 《鹿鼎记》
……
壹 翁美玲 1983《射雕侠侣》饰小龙女;1997《天龙八部》饰王语嫣。
壹
1972年,《鹿鼎记》连载结束,金庸宣布封笔时,不少读者为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