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基础知识和技能
化学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的知识点汇总

化学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的知识点汇总随着高考的临近,今年的化学全国卷也即将到来。
想要在这场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要对化学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
本文将对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的知识点进行汇总,以助于考生们更好地备考。
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同时也是一些复杂知识的理论基础。
考生需要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族、原子序数和基本参数,以及基本元素的化学性质等知识点。
2. 化学键和物质分类化学键是指通过电子共享或转移使各种原子组成不同化合物的化学作用。
考生需要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各种化学键的原理和特点。
此外还需要对化合物进行分类,掌握酸、碱、盐等物质的化学性质。
3. 离子方程式和化学平衡离子方程式和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中的两个重要知识点。
离子方程式是指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离子和原子的简单体现,通过对离子方程式的掌握可以解决化学反应中离子生成和消失问题。
而化学平衡则是指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产物浓度之间达到了定量比例。
考生需要掌握化学反应式的平衡计算、平衡常数和焓变的计算等知识点。
4. 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的是反应速率和反应过程的影响因素,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难点。
考生需要掌握反应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影响因素等知识点,同时还需要掌握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实验方法和条件。
5. 酸碱平衡和电化学酸碱平衡和电化学是高中化学的又一个难点。
考生需要掌握酸碱指示剂和PH值的含义、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计算方法等知识点。
同时还需要掌握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半电池电位等知识点,能够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解质溶液的电解等内容。
6. 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考生需要掌握有机和无机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基本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更好地理解化学问题和化学反应的原理。
以上就是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的知识点汇总。
考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和复习,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做好备考准备。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
2. 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1. 有机化学:- 结构与性质:键的极性、溶剂极性、分子间力、酸碱理论等。
- 烃类:烷烃、烯烃、炔烃。
- 功能性组:醇、酚、酸、酯、醛、酮等。
- 聚合物:合成、性质和应用。
2. 配位化学:- 配位键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 配合物的命名、结构和性质。
- 配位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机理。
3. 电化学:- 电解质、强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 电解过程和电解方程式。
- 电池和电解概念。
4. 化学实验:- 安全操作规范。
- 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技巧。
-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 实验报告的撰写。
教学步骤:第一课:有机化学复习1. 复习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
2. 分组讨论,解决有机化学的习题。
第二课:配位化学复习1. 复习配位化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
2. 配合物的命名和结构的练习。
第三课:电化学复习1. 复习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
2. 电解过程和电解方程式的练习。
第四课:化学实验技巧培训1. 学生通过观看化学实验视频和操作实验仪器进行实践训练。
2. 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撰写。
教学方式:1. 讲授:学习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的讲授。
2. 讨论: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和习题。
3. 实践:实验和实验数据处理的实践训练。
教学工具:1. 教科书和教学课件。
2. 视频教学资源。
3. 化学实验器材和材料。
教学评估:1. 通过日常小测和作业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学生的参与讨论和习题解答来评估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提供化学实验和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第27讲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练)-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第27讲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第一部分:高考真题感悟1.(2022·浙江卷)名称为“吸滤瓶”的仪器是A.B.C.D.【答案】D【解析】A.图示实验仪器为蒸馏烧瓶,A不合题意;B.图示实验仪器为分液漏斗,B不合题意;C.图示实验仪器为容量瓶,C不合题意;D.图示实验仪器为吸滤瓶,其特征是一个厚壁的带分支的锥形瓶,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2.(2022·山东卷)下列试剂实验室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B.氢氧化钠固体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C.四氯化碳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D.高锰酸钾固体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答案】C【解析】A.由于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故浓硝酸需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避光保存,A正确;B.氢氧化钠固体能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故氢氧化钠固体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B正确;C.四氯化碳是一种有机溶剂,易挥发,且能够溶解塑料,故其不能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应该保存在细口玻璃瓶中,C错误;D.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后易分解,故需在棕色广口瓶中、阴冷处密封保存,D正确;故答案为:C。
2.(2022·浙江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后,应将润洗液从滴定管上口倒出B.铝热反应非常剧烈,操作时要戴上石棉手套和护目镜C.利用红外光谱法可以初步判断有机物中具有哪些基团D.蒸发浓缩硫酸铵和硫酸亚铁(等物质的量)的混合溶液至出现晶膜,静置冷却,析出硫酸亚铁铵晶体【答案】A【解析】A.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要将整个滴定管内壁进行润洗,因此,应将润洗液的一部分从滴定管上口倒出,另一部分从滴定管下口放出,A说法不正确;B.铝热反应非常剧烈,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有大量火星飞溅出来,因此,在操作时要戴上石棉手套和护目镜以保护手和眼睛,B说法正确;C.有机物中的基团在红外光谱中会呈现出其特征谱线,因此,可以利用红外光谱法初步判断有机物中具有哪些基团,C说法正确;D.硫酸亚铁铵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蒸发浓缩硫酸铵和硫酸亚铁(等物质的量)的混合溶液至出现晶膜,溶液达到饱和状态,静置冷却后,由于在该温度下的混合体系中硫酸亚铁铵的溶解度最小,因此,析出的晶体是硫酸亚铁铵晶体,D说法正确。
一轮复习化学教案课件: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答案
5.(2016·全国卷Ⅰ,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用C装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答案
(4)胆矾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可选用___D__装置。
解析 加热胆矾失去结晶水,测定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即得胆矾中结晶 水的含量,固体灼烧应在坩埚中进行,故选用D装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部分沉淀溶解
被氧化
C 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加热;再加 入银氨溶液,未出现银镜
(7)用250 mL容量瓶配制250 mL 0.2 mol·L-1 NaOH溶液(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8)用瓷坩埚灼热各种钠的化合物( × ) (9)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3.10 mL溴水( × ) (10)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②若过滤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从实验操作的角度分析,可能的 原因是过滤时漏斗中液面高出滤纸边缘、玻璃棒靠在单层滤纸一边弄 破滤纸。 (14)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往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当溶液变红褐色时,立 即将烧杯取下停止加热。 (15)从某物质稀溶液中结晶的实验操作 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蒸发→结晶→过滤。 ②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或带结晶水的: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要点总结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要点总结
:
1.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将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观察到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要注意控制反应温度和配比,避免产生过多的气体。
2. 酸碱指示剂检测酸碱性:使用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溴甲酚等,加入待测物质中,观察颜色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3. 金属与盐酸反应:将金属片如锌、铁等与盐酸反应,观察气体的产生和金属的溶解,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和对酸的反应性。
4. 酸与碱中和反应:将一定量的酸和碱混合,逐滴加入,使用酸碱指示剂检测溶液的酸碱度,当溶液中出现颜色变化时停止加入,记录加入的酸碱体积。
5. 酒精和脱水剂实验:将酒精与脱水剂如浓硫酸等混合,观察到产生大量热和气体的反应,同时可以用湿的蓝色石蕊纸测试气体的酸碱性。
6. 金属的活动性实验:将不同金属片放入盐溶液中,观察反应产生的现象,如产生气泡、金属片的溶解等,可以根据表观现象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7. 催化剂实验:将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不同催化剂如铁粉、铜粉等,观察反应的速率和明火的变化,从而判断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总的来说,化学实验要点包括注意安全操作、掌握实验步骤、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观察现象、理解实验目的和结果分析等。
在考试
中,要注重实验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有针对性地复习相关实验内容。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5、化学实验:基本实验】

高中化学复习要点化学实验专题一基本仪器与操作一、基本仪器1、冷凝管直形冷凝管:多用于蒸馏操作蒸汽温度小于140度,不可用于回流。
空气冷凝管:空气冷凝管和直形冷凝管主要是蒸出产物时使用(包括蒸馏和分馏),当蒸馏物沸点超过140摄氏度时,一般使用空气冷凝管,以免直形冷凝管通水冷却导致玻璃温差大而炸裂。
球形冷凝管:用于有机制备的回流,适用于各种沸点的液体。
蛇形冷凝管:用于有机制备的回流,适用于沸点较低的液体。
2、温度计(1)水浴加热:放于水中(硝化反应),控制温度(0-100℃);冰水浴、沸水浴可不用温度计(2)蒸馏、分馏:温度计液泡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3)控制反应温度:放在反应液中(实验室制备乙烯,控制温度170℃)【百科】温度计量程1、酒精温度计最大范围是:-114℃至78℃(酒精的沸点是78℃,凝固点是-114℃)2、煤油温度计的测量范围约为:-30℃到150℃(煤油温度计的工作物质是煤油,它的沸点一般高于150℃,凝固点低于-30℃)3、水银温度计测量范围:0摄氏度至400摄氏度。
经常应用的:(1)寒暑表的量程一般为:-30℃~50℃。
(2)实验用温度计的量程:-20℃~110℃.(3)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体温计是量人体体温的,人体体温变化的极限范围在35到42摄氏度之间)二、基本装置1、过滤概念:把不溶性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操作方法.例如,粗盐水的过滤就是采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中的固体不溶物.实验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含铁圈)、滤纸。
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见图)一贴:即使滤纸润湿,紧贴漏斗内壁,不残留气泡。
(防止气泡减慢过滤速度。
)二低:1.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
2.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防止液体过滤不净。
)三靠:1.倾倒时烧杯杯口要紧靠玻璃棒上。
2.玻璃棒下端抵靠在三层滤纸处。
3.漏斗下端长的那侧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抽滤概念:抽滤是一个物理术语,读音为chōu lǜ,又称减压过滤,真空过滤,有双重含义,物理术语中抽滤(Leaching)指利用抽气泵使抽滤瓶中的压强降低,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方法。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学案(人教版)第三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第9讲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9讲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复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常用化学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3.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考点一常用化学仪器及使用1.可加热的仪器(1)上述仪器中可直接加热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间接(垫陶土网)加热的有__________。
(2)上述仪器中②、③、④B、⑦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灼烧固体物质用坩埚,使用时注意: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________上加热,取放坩埚必须使用________,加热完的坩埚应放在________上冷却。
2.常用计量仪器(1)实验仪器的“0”刻度①滴定管的“0”刻度在________。
②托盘天平的“0”刻度在标尺的最左边。
③量筒________“0”刻度。
(2)实验仪器的精确度①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________g。
②量筒的精确度为________mL。
③滴定管的精确度为________mL。
容量瓶、滴定管、量筒都属于玻璃计量仪器,都是在20 ℃时标定的相应容积的刻度线,故在20 ℃左右读数才准确;容量瓶、滴定管、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检查________;容量瓶________刻度线。
3.其他常用仪器(1)玻璃棒玻璃棒是中学化学常用仪器,常在以下操作中用到玻璃棒:①用于溶解、蒸发等情况下的________;②在过滤、配制溶液等情况下作转移液体的引流棒;③蘸取液体或黏附试纸;④传热,引发化学反应,如硫与铁粉反应的实验等。
(2)漏斗(3)冷凝管(4)1.量筒、容量瓶、锥形瓶都是不能加热的玻璃仪器()2.容量瓶、滴定管使用前均需要检漏()3.用蒸发皿加热蒸发浓缩溶液时,必须垫上陶土网()4.用托盘天平称取g食盐()5.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端,量筒的“0”刻度在下端()6.选用瓷坩埚高温熔融Na2CO3固体()7.可通过漏斗向酒精灯添加酒精()一、仪器的选用与精确度1.仪器的选用(1)根据要求写出下列反应通常选用的反应器。
2018_2019学年北京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实验常识与技能

第 1 页 共 13 页2018_2019学年北京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实验常识与技能1.识别化学实验室常见的仪器a .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1)(2018汇编,7分)按要求填空:①图1中仪器B 的名称是__________;(2017全国Ⅲ)②图2中仪器D 的名称是__________;(2015重庆理综)③图3中仪器X 的名称是__________;(2015四川理综)④图4中仪器f 的名称是__________;(2017全国Ⅰ)⑤图5中仪器B 的名称是__________;(2014全国Ⅰ)⑥图6中的仪器名称:仪器A__________,仪器B__________。
(2015浙江理综)答案:①干燥管(1分) ②锥形瓶(1分) ③圆底烧瓶(1分) ④直形冷凝管(1分) ⑤球形冷凝管(1分) ⑥坩埚(1分) 500 mL 容量瓶(1分)解析:见答案。
第 2 页 共 13 页b .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2)(2017全国I ,6分) 实验室用H 2还原WO 3制备金属W 的装置如图所示(Zn 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 4溶液、浓H 2SO 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 .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 .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 ,再停止加热D .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答案:B解析:如果③中盛装焦性没食子酸溶液,则得到的氢气混有水蒸气,因此应最后通过浓硫酸干燥,故A 项错误。
管式炉加热前,应检验氢气的纯度,以避免不纯的氢气发生爆炸,可点燃气体,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声音越尖锐,氢气的纯度越低,故B 项正确。
实验结束后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氢气,使W 处在氢气的氛围中冷却,以避免W 被重新氧化,故C 项错误。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需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而启普发生器不能加热,故D 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A.氢氟酸会与玻璃的成分二氧化硅反应,浓硝 酸会腐蚀(氧化)橡皮塞; B.汽油或煤油会使橡皮塞溶解膨胀; C.由于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会与玻璃 瓶的成分二氧化硅反应; D.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时,为防止氯水腐蚀(氧化) 橡皮塞,用磨口塞,为了避免硝酸银见光分解,存放 在棕色玻璃瓶中。
1.下列实验仪器的选用合理的是
(
)A
A.用蒸发皿加热NaCl溶液
B.用带橡胶塞的棕色瓶盛放溴水
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KMnO4溶液
D.用瓷坩埚熔化氢氧化钠固体
实用文档
2.选出正确选项,并简要说明理由
(1)某实验需1.00 mol/L的氯化钠溶液80 mL,
你
选用的B 容量瓶的规格是
烧杯
实用文档
2.计量仪器
实用文档
(1)仪器A的名称: 量筒 。 ①无“0”刻度 ②不可加热,不可作反应容器,不可用于溶液的 稀释 ③选取量筒的规则是“大而近” ④精度≥0.1 mL (2)仪器B的名称:容量瓶 ①不可作反应容器,不可加热 ②使用前需“ 验漏 ” ③溶液转入时要用玻璃棒 引流 ④加水至距刻度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 逐滴加 水,使溶液凹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线水平相切
③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0.100 0 mol/L的
KMnO4溶液; ④用小烧杯在托盘天平上称取10.5 g NaOH固体;
⑤不慎将液溴洒到皮肤上,立即用酒精清洗;
⑥用瓷坩埚高温熔融Fe(CrO2)2和Na2CO3的固体混 合物;
实用文档
⑦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以 制备Fe(OH)3胶体; ⑧配制Fe2(SO4)3饱和溶液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 解析 ③中KMnO4溶液不能用碱式滴定管盛装;⑥ 高温时陶瓷中的SiO2与Na2CO3反应;⑦制Fe(OH)3 胶体应将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 答案 ①②④⑤⑧
精灯微热)烧瓶
试管中注水
现象 说明
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停止微热, 停止加水后,长颈漏斗中的液面
冷却后导气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 高于试管中的液面,且液面差不
且保持一段时间不下降
再改变
实用文档
【例3】 D
实用文档
迁移应用3
对下列装置,不添加其他仪器无法检查 气密性的是
(A)
实用文档
对点训练
题组一 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药品的使用
解析 蒸馏烧瓶专门用于加热,不标温度;浓H2SO4有吸 水性,不能敞口放置;用玻璃棒搅拌,易损坏过滤器而导 致实验失败。
实用文档
本节要点回顾
❖ 1、常见仪器的使用 ❖ 2、化学药品的存放
危险化学品标志
❖ 3、化学实验安全常识
实验事故的预防 实验事故的处理
实验安全装置
❖ 4、化学实验中的气密性检查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3、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意外事故 碱洒在皮肤上
处理方法 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稀硼酸溶液
液溴洒在皮肤上 水银洒在桌面上
酸液溅到眼中 酒精等有机物在实验台上着火
用酒精洗涤 用硫粉覆盖 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用湿抹布盖灭
实用文档
4.实验安全装置
(1)防倒吸装置
实用文档
(3)防污染安全装置
实用文档
规律方法 化学试剂的存放有以下记忆口诀: 药品状态定口径,瓶塞取决酸、碱性; 受热见光易分解,存放低温棕色瓶; 吸水挥发易氧化,蜡封水封或油封; 特殊试剂特殊放,互不反应要记清。
实用文档
要点二 化学实验安全知识 1.常用危险化学药品的标志
实用文档
2.预防安全事故
在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加强安全意识,防止事故生。
实用文档
(3)仪器C的名称:酸式滴定管 ①使用前需“ 验漏 ”
②有“0”刻度 在上方 ③用于盛装 酸性 溶液或
液),不可装
溶液
④读数精确到 0.01mL
强液氧体化(性如KMnO4溶 碱性
(4)仪器D的名称:碱式滴定管 ①使用前需“ 验漏 ”
②有“0”刻度 在上方 ③用于盛装 碱性 溶液,不可盛装 和酸性
典型实例
防氧化
①密封 ②加入还 原剂
① K、Na保存在煤油里, 白磷保存在水中,Li保存 在石蜡里 ②FeSO4溶液中加少量铁屑
防水
密封保存
NaOH、CaCl2、CuSO4、 P2O5等固体,浓H2SO4等 密封保存
实用文档
防与CO2 反应
密封保存,减 少露置时间
NaOH、Na2CO3溶液 、石灰水、Na2O2固体 等密封保存
①实验室制取Cl2时,尾气的处理可采用
a、c ②制取CO时,尾气处理可采用
③制取NO时,尾气处理可采取
c
b 装置。
装置。 装置。
实用文档
【典例导析2】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
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用稀HNO3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 ②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
慢慢加入到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
D.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
放出
实用文档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容D量瓶、滴定管、烧杯、蒸馏烧瓶、量筒等仪器上
都具体标明了使用温度
B.冷浓硫酸保存在敞口的铝制的容器中
C.为了使过滤速率加快,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轻轻
搅拌,加速液体流动
D.KNO3晶体中含有少量NaCl,可利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
实用文档
题组二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B.用50 mL酸式滴定管可准确
量取25.00 mL KMnO4 溶液 C.用量筒量取5.00 mL 1.00 mol/L盐酸于50 mL容量
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可配制0.100 mol/L盐酸
实用文档
要点精讲
要点一 药品的存放
1 、 试剂瓶的选择
根据药品 状态
根据感 光性
固体:用 广口 瓶
液体:用 细口 瓶 见光易分解的:用 棕色 瓶 见光不分解的:用一般瓶
根据酸 碱性
玻璃塞:不能盛放 碱性物质
橡胶塞:不能盛放 强酸 、 强氧化性 物质和有机试剂
实用文档
2.特殊试剂的存放
保存依据 保存方法
实用文档
迁移应用2 实验室做化学实验,发生下列事故,处
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 A)
B.实验台上的酒精灯碰翻着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C.皮肤溅上浓HNO3,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小苏 打水洗涤
D.汞洒落地面,应立即撒上一层硫粉
实用文档
要点三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1.检查气密性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要将其处理成一个密闭体系, 第二步,想办法使密闭体系内产生压强变化,并以一
实用文档
2.玻璃仪器的洗涤
沾有的物质
洗涤用药剂
试管残留的碘
酒精
容器壁上附着 的硫
试管残留的铜 或银镜
CS2或热的NaOH溶液 稀HNO3
油脂污迹
NaOH溶液或热的纯碱溶液
试管残留的 MnO2
热浓盐酸
实用文档
3.试纸的使用 (1)试纸种类及作用
①石蕊试纸(红、蓝色):定性检验 酸、碱 性。 ②pH试纸:定量(粗测)检验 酸、碱 性的强弱。 ③品红试纸:检验SO2等有 漂白 性的物质。 ④淀粉-KI试纸:检验Cl2等有 氧化 性的物质。 (2)使用方法 ①检验液体:取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 上,用 蘸有待测液的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吸取 待测液)点在试纸 中 部,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实用文档
②检验气体:一般先用蒸馏水把试纸 润湿 ,粘在 玻璃棒 的一端,并使其接近盛气体的试管(或集 气瓶)口,观察颜色变化。 思考 试纸能否伸入溶液中?pH试纸能否润湿?润 湿一定有误差吗? 提示 试纸不可伸入溶液中也不能与管口接触。测 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先润湿,因为这相当于将 原溶液稀释了,但润湿不一定有误差,如测定呈中性 的盐溶液的pH无误差。
强氧化性
液体(如KMnO4溶液) ④读数精确到 0.01 mL
实用文档
(5)仪器E的名称: 托盘天平 ①称量前先调零点 ②腐蚀性药品应放于玻璃容器 内称量 ③左盘放被称物,右盘放 砝码 ④精确度为 0.1 g (6)仪器F的名称: 温度计 ①水银球不能接触器壁 ②蒸馏时,水银球放在 蒸馏烧瓶处支管口 ③不能当玻璃棒使用
实用文档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
取用 药品
固体药品 粉末 块状 一定量
液体药品 少量 多量 一定量
使用 仪器
药匙、 纸槽
镊子
托盘天平
胶头滴管 用试剂 瓶倾倒
量筒、 滴定管
(或移 液管)
实用文档
(×)
实用文档
特别提醒 取用药品时应注意: (1)不直接接触,不直接闻味。 (2)一般液体试剂和粉末状固体试剂,多余的不能 放回原瓶。但钠、钾例外,取用后余下部分要放回原 瓶。
内容 可能引起事故的操作
采取的措施
点燃可燃性气体(如 H2、CO、CH4、 C2H4、C2H2等)
防 爆 炸
用CO、H2还原 Fe2O3、CuO等
点燃前先要检验气体纯;度 为防止火焰进入装置,有 的还要加防回火装置
应先通CO或H2,在装置尾 部收集气体检验纯度,若 尾部气体纯净,则可确保 空气已排尽,方可对装置 加热
()
A.50 mL B.100 mL C.250 mL D.1 000
mL
(2)欲A 量取5.6 mL的液体,所选用的量筒的规格是 ()
A.10 mL B.50 mL C.100 mL D.500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