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防控
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生态调控技术:这主要包括推广抗病出品种、优化作物布局、培
育健康种苗、改善水肥管理等健康栽培措施。
同时,结合农田生态工程、果园生草覆盖、作物间套种、灭敌诱集带等生物多样性调控与自然天敌保护利用等技术,改造病虫害发生源头及滋生环境,人为增强自然控制灾害能力和预防作物病虫害能力。
2.生物防治技术:这是利用生物天敌或生物制剂来控制害虫数量的
方法。
重点推广应用以虫治虫、以螨治螨、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关键措施。
例如,可以加大赤眼蜂、捕食螨、绿僵菌、白僵菌、微孢子虫、苏云金杆菌(BT)、蜡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等成熟产品和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
同时,积极开发植物源农药、农用抗生素、植物诱抗剂等生物化剂应用技术。
3.理化诱控技术:这包括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来控制害虫。
例如,
种子消毒、使用防虫网、银灰膜等防虫技术,以及灯光诱虫等。
4.农业防治:这是一种基本的绿色防控技术,包括选用抗病虫良种、
合理布局、培育无病壮苗、防止苗期病害、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等措施。
例如,育苗场地应与生产地隔离,防止生产地病虫传入;
育苗前苗床彻底清除枯枝残叶和杂草;营养土要用无菌土,同时施用高温腐熟的有机肥等。
这些技术旨在通过环境友好型的方式来控制害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保障农作物的安全生产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一、引言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往往依赖化学农药,虽然在短期内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长期使用会带来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推广和应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二、绿色防控技术的概念和意义(一)概念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指以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病虫害的技术。
(二)意义1、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减少化学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健康农产品的需求。
2、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化学农药对土壤、水、空气等生态环境的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3、增强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通过综合运用绿色防控技术,提高农作物自身的免疫力和抗逆性。
4、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一)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虫品种:根据当地的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适宜的抗病虫品种,从源头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合理轮作:通过不同作物的轮作,改变病虫害的生存环境,减少病虫害的积累和传播。
3、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株、残株、落叶和杂草,减少病虫害的越冬和越夏场所。
4、科学施肥: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增强农作物的长势,提高其抗病虫害能力。
(二)物理防治1、灯光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田间设置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害虫。
2、色板诱杀:悬挂黄色、蓝色粘虫板,诱杀蚜虫、蓟马等害虫。
3、防虫网阻隔:在蔬菜、花卉等作物种植区域覆盖防虫网,阻止害虫的侵入。
4、人工捕杀:对于个体较大、容易发现的害虫,如菜青虫、棉铃虫等,可进行人工捕杀。
(三)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保护和利用害虫的天敌,如瓢虫、草蛉、赤眼蜂等,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
农业生产中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农业生产中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它们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有效地防控病虫害,农业生产中应当采取绿色防控措施。
绿色防控是指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利用自然界的生物、生态、生理和化学等因素,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农作物的安全和生长,还能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食品安全。
绿色防控的必要性:1. 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的化学防控方法往往使用大量的农药和化肥,对农田的土壤和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
而绿色防控方法则可以通过调整农田的生态系统,利用有益的生物和植物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保障食品安全:传统的化学防控方法会导致食品中残留有害物质的超标,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而绿色防控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对食品的污染,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
3. 提高农产品质量:绿色防控方法能够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4. 节约生产成本:绿色防控方法生产成本低廉,可以减少农民的农药和化肥使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绿色防控还能够改善土壤和水质,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率。
5. 促进可持续发展:绿色防控方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
尽管绿色防控方法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1. 技术研发有限:目前绿色防控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还比较有限,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
需要加大科研力度,提升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水平,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绿色防控手段。
2. 缺乏专业人才:绿色防控需要农业技术人员对农业生态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手段,目前农业生产中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这给绿色防控的推广和应用带来了难度。
3. 成本较高:一些绿色防控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和技术支持,因此成本较高。
农业生产绿色防控概念、意义、病虫害防治类型及具体措施

农药名称应醒目标注于版面
农药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文件)号: 的上部1/3中间位置。
产品标准号:
产品性能(用途):产品性能主要包括产品的基本性质、主要
农药名称 文字商标单字面积不能大于农
药名称单字面积
功能、作用特点等(对农药产品性能的描述,不得与农药登记核 准的使用范围和防治对象不符,也不得使用直接或者暗示的方法 以及模棱两可的用语,使人在产品的安全性、适用或者政府批准 等方面产生错觉)。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邮编:
电话:传真:网址:
中毒急救措施应当包括中毒症状及误食、吸入、眼睛溅入、皮肤 沾附农药后的急救和治疗措施等内容。 有专用解毒剂的,应当标明,并标注医疗建议。 具备条件的,可以标明中毒急救咨询电话。
贮存和运输:
贮存和运输方法包括贮存时的光照、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条 件要求及装卸、运输时的注意事项。醒目标明“远离儿童”、“不能 与食品、饮料、粮食、饲料等物品同贮同运”的警示内容。 净含量(重量):毫升(克) 生产日期:年月日批号:有效期:
• 黄板(蚜虫、粉虱、斑潜蝇等) • 蓝板(蓟马) • 银灰色地膜、防虫网 • 糖醋酒液诱蛾 • 黑光灯诱蛾
高度专一
操作简单
无抗药性 问题
经济有效
能精确确定害虫发生的地点和范围,确保作
优势 出正确的害虫防治策略,采取最合适的防治
措施
性诱剂诱杀害虫的优势
3.2 杀虫灯防控多种农作物害虫
4. 科学合理的用药技术
2
•促进标 准化生 产,提 升农产 品质量 安全
3
•降低农 药使用 风险, 保护农 业生态 环境安 全
三、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生态调控技术
重点采取推广抗病虫品种、 优化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种 苗、改善水肥管理等健康栽 培措施,并结合农田生态工 程、果园生草覆盖、作物间 套种、天敌诱集带等
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精品PPT课件

05 效果评估与持续 改进策略
效果评估方法介绍
田间试验法
通过设定处理组和对照组,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试验, 观察并记录病虫害发生情况和作物生长状况,以评估绿色 防控技术的效果。
调查法
在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的田块中,定期进行病虫害发生情况 和作物生长状况的调查,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以评 估防控效果。
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精 品PPT课件
co色防控概述 • 植物病虫害识别与诊断 • 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构建 • 关键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实践 •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策略 •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应对
01 病虫害绿色防控 概述
定义与原则
定义
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指利用生态、生物、物理等非化学手段, 以及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综合防 治,以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
生态调控技术应用
种植结构调整
通过合理轮作、间作套种等方式 ,改变田间生态环境,减少病虫
害的发生。
生物多样性保护
保护天敌、寄生蜂等自然敌,利 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
生态工程技术
采用生态工程措施,如建立生态 廊道、生态岛等,优化农田生态
系统,提高自然控害能力。
免疫诱抗剂使用
植物免疫诱抗剂种类
介绍常见的植物免疫诱抗剂,如寡糖、蛋白质激发子等。
现状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包括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 种非化学防治手段以及科学使用化学农药的方法。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了对病 虫害绿色防控的扶持力度,推动了绿色防控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02 植物病虫害识别 与诊断
常见病害类型及特征
真菌病害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灯光陷 阱进行诱杀,有效减少害虫的种 群数量。例如,利用黑光灯诱杀
稻飞虱、棉铃虫等。
机械捕捉
通过人工或机械方式捕捉害虫,减 少其繁殖和危害。例如,利用黄板 诱杀蚜虫、白粉虱等。
高温处理
利用高温对种子、土壤等进行处理 ,杀死其中的病菌、虫卵和害虫, 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者健康。
可持续发展
绿色防控技术符合农业可持续发 展的要求,通过促进生态平衡和 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农业的长
期先
优先采用生态调控手段,通过保护和利用天敌、优化农田 生态环境等措施,增强自然敌控能力,降低病虫害发生。
综合治理
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防治方法,根据病虫害 的发生规律和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方案。
目的
旨在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确保农产品 质量安全,同时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
传统病虫害防治方法往往依赖大 量化学农药,对环境和生态系统 造成破坏,绿色防控技术有利于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
环境。
农产品安全
通过绿色防控技术,可以降低农 产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提高农 产品品质和安全水平,保障消费
害。例如,引入寄生蜂等天敌控制蚜虫、白粉虱等害虫。
02 03
应用生物农药
使用由微生物、植物源或动物源制成的生物农药,对目标害虫具有选择 性,对环境和非目标生物相对安全。例如,使用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 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等。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
加大对生物防治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农民对生物防治的认识和 应用水平。
应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灯 光诱杀、性诱剂等,对果园内 的害虫进行捕捉和杀灭,降低 害虫种群数量。
绿色防控的五种方法

绿色防控的五种方法哇塞,绿色防控可是现代农业中超级重要的一环呢!那绿色防控的五种方法到底是啥呢?首先就是农业防治啦!这可是基础中的基础呀!咱得选好抗病虫的品种,这就好比给植物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
然后呢,合理轮作、间作,这就像给土地来个大洗牌,让病虫害摸不着头脑。
还有合理施肥、灌溉,把植物养得壮壮的,就像给它们吃了大力丸,能更好地抵抗病虫害。
注意哦,选种可不能马虎,要仔细挑选;轮作间作得规划好,可不能乱来;施肥灌溉也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度或不足。
农业防治多安全稳定呀!不会有那些化学药剂残留的担忧,对环境和人体那是一百个放心。
而且只要操作得当,效果那是杠杠的。
农业防治的应用场景那可太广泛啦!不管是大田作物还是蔬菜水果,都能用得上。
它的优势也很明显呀,成本低,还能改善土壤质量呢。
就说我老家那边的果园吧,以前病虫害可严重了,后来采用了合理轮作和选抗病品种,嘿,病虫害少了好多,果子的品质也大大提高了。
接下来是物理防治。
用黄板诱捕蚜虫,就像给蚜虫设个陷阱,让它们乖乖往里跳。
还有黑光灯诱捕害虫,这就像黑夜中的灯塔,把害虫都吸引过来。
利用防虫网,那就是给植物罩上一个保护罩呀。
这些方法简单又有效。
用黄板的时候要注意挂的位置和数量;黑光灯得注意安全,别电到自己或其他小动物哦。
物理防治也很安全呀,对环境几乎没啥影响。
而且很稳定,只要设置好了,就等着害虫上钩吧。
物理防治适用于各种场所,尤其是那些对农药残留要求高的地方。
它的优势就是绿色环保呀,对谁都好。
我知道一个蔬菜基地,用防虫网后,蔬菜的产量和质量都上去了,还打出了绿色蔬菜的招牌呢。
然后是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来对付害虫,这多妙呀!就像请了一群保镖来保护植物。
还有利用微生物制剂,让有益菌去打败有害菌。
还有昆虫性信息素,这可是个秘密武器呢。
找天敌可不能乱找,得找合适的;微生物制剂的使用也要注意方法和剂量。
生物防治那安全性简直无敌了好嘛!对环境友好,对人体无害。
而且它很稳定呀,一旦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态平衡,那效果可持续好久呢。
我国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状况及发展对策

我国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状况及发展对策1. 引言1.1 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性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排放物的释放,改善空气质量,降低水体和土壤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
绿色防控技术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绿色防控技术可以帮助有效利用资源,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呼声不断增强,绿色技术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发展和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而且还可以满足国内外市场对环保产品的需求,打造品牌形象,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加大研发和推广力度,不断完善和创新技术,才能更好地应对环境挑战,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我国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现状在我国,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状况逐渐得到提升和推广。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关注并采用绿色防控技术。
在工业领域,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采用绿色环保技术,如污水处理、废气治理等,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在农业领域,有机农业、精准施肥等绿色农业技术也在逐渐推广。
在建筑、交通、能源等领域,绿色防控技术也有所应用,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我国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水平不够、设备更新换代缓慢、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等。
部分企业尚未意识到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性,缺乏推动力。
急需加大对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和设备更新速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促进我国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推广摘要:在全面回顾2006 年以来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推进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推广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技术对策、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产业化推广绿色防控是指以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行为。
实施绿色防控是贯彻“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的重大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贸易安全的有效途径。
1.1 研发了系列绿色防控技术产品一是理化诱控技术产品。
利用昆虫趋光、趋化性等原理,研发了频振式诱虫灯、投射式诱虫灯等“光诱”产品;性诱剂诱捕和昆虫信息素迷向等“性诱”产品,黄板、蓝板及色板与性诱剂组合的“色诱”产品;诱食剂诱集害虫的“食诱”产品。
通过大量试验研究,组装集成了与上述“四诱”产品相配套的应用技术。
二是驱害避害技术产品。
利用物理隔离、颜色负趋性等原理,开发了适用不同害虫的系列防虫网产品和银灰色地膜等驱害避害技术产品;利用生物的生理现象,开发了以预防害虫为目的的驱避植物应用技术。
如果园常用的驱避植物有蒲公英、鱼腥草、三百草、薄荷、大葱、韭菜、洋葱、菠菜、串红、除虫菊、番茄、花椒、芝麻、金盏花等。
三是生物防治技术产品。
开发了捕食螨、赤眼蜂、丽蚜小蜂、平腹小蜂等天敌繁育和释放技术,稻鸭共育技术,棉田天敌诱集技术,蜘蛛、青蛙、益鸟等天敌保护利用技术,以及真菌、细菌、昆虫病毒等微生物制剂防治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棉花、茶叶和蔬菜病虫害技术。
完善了天然除虫菊素、蛇床子素、苦参碱、小檗碱、苦皮藤素、印楝素、鱼藤酮等植物源农药防治蔬菜、果树、茶叶等病虫害技术,以及宁南霉素、春雷霉素、申嗪霉素、多抗霉素、武夷霉素、中生菌素、多杀菌素等抗生素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技术。
四是生物多样性技术。
利用品种间抗病性的遗传多样性和植株的物理性状,研发了水稻稻瘟病生物多样性控制技术。
利用果树和杂草生育期时间差,研发了果园生草技术,为果园天敌昆虫提供了繁育场所,增加果园生物多样性。
利用小麦不同抗性品种的抗病基因差异,通过品种混播增加遗传多样性,研发了小麦条锈病遗传多样性控制技术。
五是生物工程技术。
利用基因重组、转基因育种等技术,研发了枯草芽孢杆菌和苏云金杆菌种间融合菌株,具有抑制多种植物病原菌和毒杀鳞翅目幼虫的能力。
开展了RNAi(RNA interference)技术研究,在甜菜夜蛾4 龄幼虫体内注射源自几丁质合成酶A 基因的siRNA 或dsRNA,成功得到RNAi 现象;饲喂大肠杆菌表达的SeCHSA 的dsRNA 后,处理组的幼虫和蛹的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并大面积应用了转Bt 基因棉花等产品。
六是生态工程技术。
主要包括以农业防治技术为主的稻田深耕灌水灭蛹技术;以改造蝗虫孳生地环境为主、组装配套种植香花槐、冬枣、苜蓿等植物的生态控蝗技术;以越夏菌源区治理为主,综合运用深翻除草消灭自生麦苗、适期晚播抗病品种、秋播拌种等综合措施的小麦条锈病源头治理技术和保护地蔬菜温湿度调控防治病虫害等技术。
1.2 集成了一批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一是以基地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以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以主要农产品为主线,以重要靶标病虫害为对象组装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目前众多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均采用此类技术模式。
二是以作物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以作物为主线,根据其不同生育期病虫害发生为害特点,组装关键技术产品,形成全程绿色化防控技术模式。
目前在蔬菜、果园等鲜食农产品上大多推广此类技术模式。
三是以靶标有害生物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以农作物重要靶标病虫害为主线,组装绿色防控技术或产品,形成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例如,东北春玉米的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南方水稻的稻瘟病生物多样性控制技术体系等。
四是以投入品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以绿色植保投入品为主线,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期靶标病虫害的发生消长规律,辅助以其他非化学防控措施组装而成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例如,玉米螟绿色防控所采用的诱虫灯和高架喷雾机,水稻二化螟绿色防控所采用的性诱剂和生物农药等。
五是以设施农业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以设施农业特殊生态环境为主线,集成多种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例如,设施草莓病虫害、设施蔬菜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模式。
六是以生境调控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以靶标生境为单元,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创造有利于天敌繁殖而不利于靶标病虫害生存的环境条件,从而达到控害保益目的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例如,蝗虫生态治理和小麦条锈病源头治理等技术模式。
3.4 突出工作重点一是熟化关键技术产品。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技术与产品研发。
在绿色防控产品研发方面,要着力强化产品大面积应用的稳定性、适应性、安全性和高效性;在绿色防控技术研发方面,要着力强化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匹配性、实用性、广适性和轻简性。
二是组建区域技术模式。
我国自然生态条件复杂,农作物和有害生物种类较多,要因地制宜、因作物制宜、因靶标制宜,集成相应技术模式,制定相关技术规程,使技术体系模式化、区域化、轻简化和标准化。
三是建立展示示范网络。
要以国家农业植保推广机构为龙头,在全国逐级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展示示范网络。
农业部要在全国相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若干个“十万亩示范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在重点地区和主产县建立若干个“万亩示范园”,各重点地区和主要县要在重点乡镇建立若干个“千亩示范片”,从而形成全国自上而下的展示示范网络,辐射和带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
四是探索长效推广机制。
要坚持产业化推广方向,探索长效推广机制。
通过政府主导和技术主推,充分发挥种田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中的主体功能与有效载体作用,实现产业化推广。
3.5 深化相关研究目前绿色防控仍以传统的技术产品为主,高新技术的创新还不够多,必须大力推进关键技术产品的原始创新。
现有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尚不完善,适用性、高效性、系统性等方面还不够,必须加大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创新力度。
特别是在绿色防控效果的系统评估方面,更是关注不够,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绿色防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必须加大对绿色防控的经济生态学评估,并建立科学、系统的技术评估方法。
[1]范小建. 在全国植物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中国植保导刊,2006,26(6):5~13.[2]杨普云,赵树英.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使用手册[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7~37.[3]夏敬源.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发展30 年回顾与展望[J]. 中国农技推广,2009,25(1):4~14.[4]孙政才.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一万个为什么(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100 问)[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6~19.[5]夏敬源. 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发展与展望[J]. 中国植保导刊,2010,30(1):5~9.[6]赵中华、杨普云. 小麦条锈病源头治理中生物多样性技术的集成应用[J]. 中国植保导刊,2010,30(S1):88~90.[7]吕跃星,张振铎,陈丽玲. 吉林省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实践[J]. 中国植保导刊,2010,30(S1):99~101.[8]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中国种植业技术推广改革发展与展望.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35~43,157~161,1 013~1 021,1 026~1 036.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就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采用农业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及精准用药等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综合防治效果,达到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发展、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目的。
1 农业防控技术1.1 选用抗病虫品种选用抗病虫品种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品种的合理布局,也可减少病虫害发生。
1.2 加强水肥管理,清洁田园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技术,提高植株抗病力;注意田间排水,降低湿度,减轻病害发生;适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菌侵染源;秋耕深翻,降低越冬虫源;结合中耕除草,及时清除田间、埂边杂草,减少病虫越冬、越夏场所。
2 物理防控技术2.1 色板诱杀色板诱杀是利用害虫的趋色习性来诱杀害虫。
例如:用黄色黏胶板诱杀有翅蚜、白粉虱、斑潜蝇等害虫的成虫。
2.2 杀虫灯诱杀杀虫灯诱杀主要是利用害虫的趋光特性诱集害虫。
目前推广的杀虫灯主要有频振式杀虫灯,它是通过高频电子灯光诱集,高压电网将害虫击晕后落入接虫袋,然后用人工或化学药剂等处理方法,将害虫消灭,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频振式杀虫灯可在粮食、蔬菜、果树等作物上用来诱集鳞翅目(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甘蓝夜蛾、小菜娥、螟虫、黏虫、地老虎等)、鞘翅目(金龟子等)等害虫的成虫,以减少成虫产卵,降低田间虫口数量。
2.3 性诱剂诱杀性诱剂(性信息素诱杀剂)诱杀是利用昆虫的性外激素,引诱异性昆虫,具有诱杀或迷向的作用,影响害虫的正常交尾,从而减少其后代种群数量,达到控制害虫的效果。
使用性诱剂诱杀,可有效控制玉米螟、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三化螟、小菜娥等害虫的成虫。
2.4 避雨控病在葡萄生产中,雨季开始之前,在葡萄树冠顶部搭建简易避雨的拱棚,使葡萄植株、枝蔓、花、果能很好地避开自然雨淋,截断引起葡萄病害发生的环境因子,从而控制或减轻如葡萄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褐斑病等病害的发生,提高葡萄产量和质量。
3 生物防控技术在农作物病虫防治中,可以推广天然除虫菊防治菜蚜、小菜蛾等蔬菜害虫;用绿僵菌防治甜菜夜蛾、菜青虫等;用宁南霉素防治蔬菜病毒病;苏云金杆菌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等鳞翅目害虫,以减少农药用量和对环境的污染。
4 精准用药技术精准用药技术主要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型农药,科学使用农药,包括适期、适量、对症用药,采用新型施药器械,提高药液雾化效果,以减少农药用量,提高农药的有效性。
例如:东方红牌DFH-16A 型、卫士牌WS-16 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东方红牌WFB-18G 型、泰山牌-18 型背负式机动喷雾机等精准施药药械,其雾化程度高、雾滴细,可节水省药,降低劳动强度,安全性能好,避免“跑、冒、滴、漏”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