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防控技术(2)

合集下载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它会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解决病虫害问题,绿色防控技术逐渐得到重视和应用。

绿色防控技术是指利用非化学手段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方法,它不仅能够减少农药残留,降低环境污染,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的品质。

下面将从绿色防控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绿色防控技术的原理绿色防控技术的原理是通过研究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选择适当的非化学手段进行干预,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健康的农作物种植体系:通过合理的轮作和间作制度,增强作物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使用抗病虫害的品种或栽培技术:选择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或通过改良栽培技术,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 生物农药的应用: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天然物质来杀死或抑制病虫害,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4. 生物控制:利用天敌或寄生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5. 诱虫诱病技术:通过使用特定的化学物质或生物制剂来吸引病虫害,从而使其远离农作物,减少对农作物的危害。

3. 使用生物农药:选择天然物质制成的生物农药,如细菌、真菌、植物提取物等,用于防治病虫害。

生物农药具有速效、低毒、环境友好等特点。

绿色防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农作物种植、畜牧养殖、渔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 畜牧养殖:在畜牧养殖中,可以采用生物控制的方法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

可以利用生物制剂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

绿色防控技术是一种利用非化学手段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方法,它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通过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才能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

我们应该加大对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绿色防控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应用

绿色防控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应用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应结合生态、生物防控、物理防治等多种技术,与科技深度融合,提升农业现代化、智慧化发展水平,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在农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切实保障当地农产品食用安全。

一、绿色防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绿色防控技术以“绿色植保”为核心理念,围绕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技术,强调农药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安全性,确保农作物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同时,达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绿色防控技术助力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并印发了2020年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工作要点,明确年度任务与责任分工。

编制《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农业绿色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

在全国农业绿色发展现场会上,部署了今后一段时期农业绿色发展工作。

调度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进展情况,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

会同中国农科院举办农业绿色发展国际研讨会,发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19》。

1、经济效益。

绿色病虫害技术的实施能够大幅减少农药施用次数和成本投入,大大减少单位面积里人工除虫费用,进而节省了农业生产中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2、生态效益。

传统农业生产中,化学农药喷洒很容易随空气和气流扩散,并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和危害。

通过科学合理化的绿色手段干预,以及环境友好型防控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农药残留,促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了作物质量和食用安全,害虫天敌数量明显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3、社会效益。

将生物、物理防治以及化学调控措施紧密联系起来,完善绿色防控机制,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期下,随着实施绿色防控技术的推进,农作物中农药残留量越来越少,粮食食品安全得到保障,让越来越多的种植者认识到绿色种植理念的重要性,绿色防控技术的生产管理、技术人员不断增加,打破了化学农药在农业生产中与病虫害防治的限制。

稻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

稻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

种植天地ZHONGZHITIANDI编辑:商蓉(shangrong@)·绿色植保·稻田杂草绿色防控技术一、稻田除草原则稻田杂草防除技术以农业绿色发展为引领,以水稻田草害防除问题为导向,以水稻增产增收和农药减量控害为目标,提高水稻田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水平,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环境安全。

1.坚持农药减量与控制草害相结合原则 大力推广除草剂减量使用技术,选择高效安全除草剂、适期施药,杜绝超剂量使用、不合理施药现象。

2.坚持封闭处理与茎叶处理相结合原则 充分发挥封闭控草优势,利用播栽前后气候适宜的时机开展封闭处理,减少后期茎叶处理的除草压力,延缓杂草抗性发展水平。

3.坚持安全用药与保证防效相结合原则 切实加强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宣传和培训,减少因使用除草剂和施药器械不当引起的药害事故和飘移现象,确保水稻安全和除草效果。

4.坚持生态控草与化学除草相结合原则 结合水稻播栽期调整、翻耕整地、沟渠整治、田间管理、轮作休耕等农业措施,清除田埂、沟渠杂草,发挥生态控草作用,降低稻田杂草发生基数,减轻化学除草压力。

二、绿色防控技术水稻田杂草防控要坚持综合治理和绿色防控的策略,充分发挥农业措施的控草作用、合理安全使用化学除草剂,根据杂草种类与分布特点,推广重点防除技术,开展分类技术指导,提高除草效果。

1.优化种植管理 提高种植管理水平,培育水稻壮苗健苗,发挥生态控草作用,降低稻田杂草发生基数,减轻化学除草压力。

(1)重草田实施轮作换茬。

对上年草害严重的水稻田实施轮作换茬以及休耕,在旱直播水稻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杂草稻等杂草发生严重,要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实施轮作换茬,减轻稻田杂草发生基数,压缩342019.14绿色植保新理念,庄稼安全有保障。

减少农药依赖,创新绿色植保。

种植天地ZHONGZHITIANDI编辑:商蓉(shangrong@)重草田面积。

(2)水稻种子去杂。

精选水稻种子,汰除混杂在水稻种内的杂草种子;推广使用商品种子,减少农户自留种的比例;指导农户做好自留种的筛选工作,减少杂草种源。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一、引言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往往依赖化学农药,虽然在短期内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长期使用会带来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推广和应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二、绿色防控技术的概念和意义(一)概念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指以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病虫害的技术。

(二)意义1、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减少化学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健康农产品的需求。

2、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化学农药对土壤、水、空气等生态环境的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3、增强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通过综合运用绿色防控技术,提高农作物自身的免疫力和抗逆性。

4、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一)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虫品种:根据当地的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适宜的抗病虫品种,从源头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合理轮作:通过不同作物的轮作,改变病虫害的生存环境,减少病虫害的积累和传播。

3、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株、残株、落叶和杂草,减少病虫害的越冬和越夏场所。

4、科学施肥: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增强农作物的长势,提高其抗病虫害能力。

(二)物理防治1、灯光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田间设置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害虫。

2、色板诱杀:悬挂黄色、蓝色粘虫板,诱杀蚜虫、蓟马等害虫。

3、防虫网阻隔:在蔬菜、花卉等作物种植区域覆盖防虫网,阻止害虫的侵入。

4、人工捕杀:对于个体较大、容易发现的害虫,如菜青虫、棉铃虫等,可进行人工捕杀。

(三)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保护和利用害虫的天敌,如瓢虫、草蛉、赤眼蜂等,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

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案

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案

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案农业生产中,病虫害一直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了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推行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绿色防控的理念绿色防控强调的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它旨在通过采用一系列环境友好型、生态平衡型的技术和方法,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同时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

二、绿色防控的具体措施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虫品种:这是预防病虫害的基础。

优良的品种往往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2)合理轮作:通过不同作物的轮作,可以改变病虫害的生存环境,打断其生活周期,从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3)科学施肥:合理搭配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增强作物的长势和抵抗力。

避免过量施用氮肥,以免植株过于嫩绿,吸引病虫害。

(4)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株、残叶和杂草,减少病虫害的越冬和越夏场所。

2、物理防治(1)灯光诱捕: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田间设置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捕害虫。

(2)色板诱杀:针对一些对颜色有特殊趋向的害虫,如蚜虫、白粉虱等,使用黄板或蓝板进行诱杀。

(3)防虫网阻隔:在蔬菜、花卉等种植区域覆盖防虫网,阻止害虫的侵入。

3、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保护和利用害虫的天敌,如捕食性瓢虫、草蛉、寄生蜂等,以虫治虫。

(2)微生物防治: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芽孢杆菌、白僵菌等,来防治病虫害。

(3)性信息素诱捕:通过释放害虫的性信息素,干扰害虫的交配,降低害虫的繁殖能力。

4、生态调控(1)种植诱集作物:在田间种植一些对害虫有吸引作用的作物,将害虫集中到诱集作物上进行防治,减少对主栽作物的危害。

(2)营造农田生态环境:通过增加农田中的植被多样性,为有益生物提供栖息和繁殖场所,维持生态平衡。

三、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应用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的作物、病虫害种类和发生情况,将上述各种绿色防控技术进行集成应用,形成综合的防控方案。

绿色防控技术

绿色防控技术

绿色防控技术绿色防控技术:保护环境的力量绿色防控技术是近年来崛起的一种新型技术,其目的是实现环境保护与灾害防控的无缝结合。

它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旨在提高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贡献。

绿色防控技术的出现,为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提高应对灾害的效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本文将从绿色防控技术的定义、应用领域及其意义和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绿色防控技术的定义绿色防控技术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同时关注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控的综合性技术。

它通过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实现对环境的实时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

绿色防控技术的核心是提前发现环境问题和灾害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以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二、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领域绿色防控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气象灾害防控、水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等。

以气象灾害防控领域为例,绿色防控技术可以实现对台风、暴雨、干旱等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提前采取措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水环境保护领域,绿色防控技术可以监测水质状况、水量变化等,并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决策支持,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绿色防控技术可以帮助野生动植物的监测和保护工作,做到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

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绿色防控技术可以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绿色防控技术的意义和前景绿色防控技术的出现,对于保护环境和减轻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提高环境监测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传统的环境监测方法主要依赖人工采样和实验室检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

而绿色防控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对环境的实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大大提高。

其次,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帮助相关部门和公众及时采取措施应对灾害。

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教学课件(含英文):油菜霜霉病绿色防控(双语)

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教学课件(含英文):油菜霜霉病绿色防控(双语)
conditions ➢ It is conducive to the bacterial infection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8~16°C, the relative
humidity is above 90%, and the light is weak. In the rape area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the air temperature is low in winter, with less rain, and the disease is gentle; in spring, the air temperature rises, with more rain and high field humidity, it is easy to cause the disease or cause the disease to spread during the bolting and flowering period. ➢ Continuous cropping, early sowing, excessive application of nitrogen fertilizer or potassium-deficient plots and plots with high density and moisture retention in the field are prone to the disease.
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ape Diseases and Pests
二 油菜霜霉病绿色防控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ape Downy Mildew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推广措施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推广措施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推广措施一、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虫品种选择具有良好抗病虫特性的水稻品种是预防病虫害的基础。

在选种时,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经过审定或推广的优良品种。

(2)合理密植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湿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一般来说,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每亩种植 15 万 25万穴为宜。

(3)科学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水稻的抗病虫能力。

要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需求,平衡施用氮、磷、钾等肥料,避免偏施氮肥,增加磷、钾肥的用量。

同时,适量补充微量元素,提高水稻的免疫力。

(4)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株、残叶和杂草,减少病虫害的越冬和越夏场所,降低病虫害的基数。

(1)灯光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田间设置频振式杀虫灯或太阳能杀虫灯,诱杀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的成虫。

一般每 30 50 亩设置一盏灯,开灯时间为害虫发生高峰期的夜间。

(2)色板诱杀在田间悬挂黄色或蓝色的粘虫板,诱杀稻飞虱、蓟马等害虫。

色板的高度要与水稻植株顶部平齐,每亩悬挂 20 30 块。

(3)性诱剂诱杀利用性诱剂诱杀雄性害虫,降低害虫的交配率,从而减少害虫的种群数量。

性诱剂要定期更换,一般每 30 45 天更换一次。

3、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保护和利用稻田中的天敌,如蜘蛛、青蛙、蜻蜓等,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发生。

同时,可以人工释放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防治稻纵卷叶螟等害虫。

(2)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具有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可以使用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

(1)精准用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监测预报,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和剂型,按照推荐剂量和施药方法进行精准施药,避免盲目用药和过量用药。

(2)轮换用药为了延缓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要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品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动农作物绿色防控的有关意见
农办农[2011]5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委、局),新疆生产 建设兵团农业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根据农业部2011年
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统一部署,强化“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
转变植保防灾方式,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要举措。
(一)绿色防控是持续控制病虫灾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手 段。目前我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主要依赖化学防治措施,在控制病 虫危害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病虫抗药性上升和病虫暴发几率增加 等问题。通过推广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 等绿色防控技术,不仅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暴发几 率,实现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而且有利于减轻病虫危害损失,保 障粮食丰收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二)主要原则
政策扶持。整合资源,多渠道争取各级财政和相关项目扶持,积极探索病虫害绿
色防控补贴机制,促进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
优化技术。通过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关键技术的集成创
新,不断提高绿色防控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和可持
续发展。
保障安全。优先在园艺作物优势产区示范和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对化
二、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Hale Waihona Puke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
绿色植保”的植保理念,分区域、分作物优化集成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配套技术。
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和宣传发动等措施,大力示范推广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为农业生产
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支撑作用。
(三)绿色防控是降低农药使用风险,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推广应用 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不仅能有效替代高毒、高残 留农药的使用,还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控作业风险,避免 人畜中毒事故。同时,还显著减少农药及其废弃物造成的面源污染, 有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XX植保站制作
2015年7月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一】什么是绿色防控?
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科学、合理、 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达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作物生产 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 目的。
2012年11月4日,农业部在广西南宁召开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会议
寄生蜂
草蛉
捕食螨
白僵菌和绿僵菌
粉虱座壳孢
性信息素诱捕器
3.理化诱控技术
重点推广昆虫信息素(性引诱剂、聚集素等)、杀虫灯、诱虫板(黄 板、蓝板)防治蔬菜、果树和茶树等农作物害虫,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植 物诱控、食饵诱杀、防虫网阻隔和银灰膜驱避害虫等理化诱控技术。
4.科学用药技术
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优化集成农 药的轮换使用、交替使用、精准使用和安全使用等配套技 术,加强农药抗药性监测与治理,普及规范使用农药的知 识,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通过合理使用农药, 最大限度降低农药使用造成的负面影响。图为采用现代化 的设备喷洒农药。
例选用抗病虫健康品种
例 培养优质健康种苗
2.生物防治技术
重点推广应用以虫治虫、以螨治螨、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关 键措施,加大赤眼蜂、捕食螨、苏云金杆菌(BT)、绿僵菌、白僵菌、微孢 子虫、蜡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牧鸡牧鸭、 稻鸭共育等成熟产品和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积极开发植物源农药、农用抗 生素、植物诱抗剂等生物生化制剂应用技术。
学农药的依赖程度,减少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多元推广。加强农科教协作,建立以各级农业推广部门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组
织、专业协会、涉农企业和农民带头人广泛参与的绿色防控多元化推广机制。
(三)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率先在大中城市蔬菜基地、南菜北运蔬菜基地、北方反季节蔬
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对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
全意义重大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指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
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植物保护措施。推进绿
色防控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实施绿色植保战略的重
【三】绿色防控的具体内容 1、生态调控技术 重点采取推广抗病虫品种、优化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种苗、改善水肥 管理等健康栽培措施,并结合农田生态工程、果园生草覆盖、作物间套种、 天敌诱集带等生物多样性调控与自然天敌保护利用等技术,改造病虫害发 生源头及孳生环境,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
茶 园 套 种 西 瓜 和 吊 瓜
2012年5月3日,全国柑桔大实蝇绿色防控工作会议在湖南召开
【二】绿色防控背景。
从公元前1000年,荷马在其著作中提到硫磺熏蒸驱虫开始,化学试剂在 驱虫杀虫中逐渐起到了作用。 而后来,随着天然杀虫剂有效成分的正确分析,合成。化学农药在农业 上的运用也飞速发展。 但是,农作物病虫害主要依赖化学防治措施,在控制病虫危害损失的同 时,也带来了病虫抗药性上升和病虫暴发几率增加等问题.根据各种问题 的出现, 中国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 理念,以“防灾减损、提质增效、保障安全”为目标, 以一贯务实作风和高度责任感,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扎实做好病虫灾害 监测预警和防治指导公共服务, 加快推进专业化防治和绿色防控,控制病虫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保障农业增产增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绿色防控是促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必 然要求。传统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既不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 求,也不能满足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需要。大规模推广农作物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 治难题,显著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 标,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产增 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