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装民用二甲醚的充装和使用
二甲醚充装槽车安全操作规程

二甲醚充装槽车安全操作规程简介二甲醚(简称DME)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医学、化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其易燃、易爆等特点,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本文档将介绍DME充装槽车的安全操作规程。
DME充装槽车操作程序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DME充装槽车操作之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安全帽、防尘口罩、防滑鞋等防护用具。
2.检查设备:确认充装槽车和相关设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进行设备检查。
3.现场清理:清理现场,防止杂物或其他物品对操作带来不利影响。
4.气体检测:使用气体检测仪检测DME环境中的气体浓度,保证操作环境安全。
5.操作准备:做好充装槽车相关的操作准备。
具体操作流程DME的充装槽车操作流程如下:1.将充装槽车靠近加气口,并且停放到指定区域。
2.连接泵,并打开DME供应管路。
3.连接充装槽车和被充装设备,确保连接管路密封性好。
4.打开充装槽车气阀,并开始充装DME。
5.监测气体压力,当达到设定的充装压力时,关闭充装槽车气阀。
6.卸下连接管路,并关闭泵。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DME充装槽车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守以下安全注意事项:1.仅有持有相关证书的人员,才能进行DME充装槽车操作。
2.在DME充装槽车附近禁止吸烟、明火等火源。
3.操作人员应该熟知有关气体安全和DME的相关知识,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特别是操作程序中提到的安全措施。
4.在进行操作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5.在操作中,应定时检测环境中DME浓度,确保操作环境安全。
6.在充装过程中,应保持气体充装口的清洁,防止杂质的混入,影响质量。
总结DME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气体,但是在操作过程中,特别是DME充装槽车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程,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在所有操作中,永远不能忽视安全问题,否则会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
如上所述,有关DME充装槽车的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准备工作、严格执行操作流程、严格遵守安全注意事项,才能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实现预期的目标。
二甲醚充装安全管理制度

二甲醚充装安全管理制度
一、二甲醚充装认真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二、充装人员严格检查罐车“三证”,和车辆安全附件,严禁无证
充装和车辆带病充装。
三、严格执行安全充装制度,认真巡检,发现问题立即停止装车,
并汇报。
四、按二甲醚销售的过磅单进行充装,严禁超装,超载。
充装期间
操作工,司机,押运人员不得离开现场。
五、做好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的工作,定期检查更换到期的消防器
材。
六、做好装卸鹤管的日常维护保养及检查,定期加油,每18个月
进行一次耐压试验,并做好台账记录。
七、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教育。
八、认真开展班组安全教育活动,并做好记录。
液化石油气钢瓶中不得掺入二甲醚(新版)

液化石油气钢瓶中不得掺入二甲醚(新版)Safety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is the guarantee ofefficiency.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安全论文)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液化石油气钢瓶中不得掺入二甲醚(新版)摘要:本文针对二甲醚作为城镇燃气使用。
其储存充装的专用钢瓶与民用液化石油气钢瓶应有区别,两者不能掺混使用。
关键词:二甲醚;能源;储存;使用1二甲醚产能大增,标准相对滞后二甲醚是一种新能源,能够从煤、煤层气、天然气和生物质等多种资源制取,自身含有氧。
燃烧充分,不析碳,组分单一,无残液,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在交通运输、发电、民用及化工领域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甲醚在常温低压下易液化,可储存于密封的承压容器中。
近年来世界二甲醚市场发展推动二甲醚产量快速增长,在中国二甲醚生产与建设投资更呈井喷之势。
二甲醚在民用、车用领域不断取得进展。
2006年底,我国二甲醚年产能为44.5万t。
而2007年达到220万t,猛增了394%。
2008年预测产能将达到436万t,2010年将达到1484万t。
第3届国际二甲醚会议暨第五届亚洲二甲醚会议于2008年9月21日至24日在上海举行。
会议旨在探讨全球视野下二甲醚作为21世纪清洁燃料和化工原料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加速和推进二甲醚产业化和市场化。
目前我省的贵州天福化工有限公司己有生产二甲醚的装置和大型的储存容器,但由于受到充装容器缺失等因素的影响,制约了二甲醚产业的发展。
为突破“瓶颈”,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则成为二甲醚产业寻求产能出路的一条“捷径”。
二甲醚安全充装规程

二甲醚安全充装规程
二甲醚又称甲醚,该物质溶于水、汽油、四氯化碳、苯、氯苯、丙酮及乙酸甲酯,主要用作溶剂、冷冻剂、喷雾剂等。
二甲醚为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因此类似装二甲醚的液化气运输半挂车应注意按规定进行充装操作。
1、充装槽车的操作人员应熟悉流程、熟悉二甲醚物性,熟悉本操作规程。
2、在任何情况下,管道结冻时,不可敲打、火烤、水喷淋管线、阀门等。
3、在任何情况下,严禁水分、油污及机械杂质进入槽车、储槽或管道。
4、在任何情况下,有液体时,二甲醚运输槽车的压力应控制在0.1Mpa—0.95Mpa 范围内。
5、在任何情况下,有液体时,严禁迅速打开二甲醚运输槽车的气相截止阀或液相截止阀泄压,泄压时必须缓慢。
6、在充装槽车过程中,如发现泄漏,必须先关闭相关截止阀,管线泄压后,方可紧固。
严格禁止任何情况下的带压操作。
7、二甲醚运输槽车内应留有不少于最大充装量的0.5%或100kg的余量,且应保持不低于0.1Mpa的压力。
8、储罐和槽车的压力表及安全阀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进行定期检验,液位计应注意其准确性。
9、定期检查金属软管的螺纹接口和放松链的状况,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二甲醚充装槽车安全操作规程

二甲醚充装槽车安全操作规程二甲醚(简称DME)是一种常见的气体燃料,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温燃烧、无废气排放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易燃、易爆特性,DME充装槽车的操作过程需要十分严格的安全措施和操作规程。
下面是二甲醚充装槽车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充装过程的安全性。
一、槽车安全检查1. 槽车必须符合国家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必须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在充装之前,必须对槽车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包括车身完好性、阀门和管道连接的紧密性等。
2. 槽车上应配备防静电装置,并定期检查其性能是否正常。
在充装过程中,必须使用防静电接地装置。
二、充装站安全措施1. 充装站应设有固定的消防设备,并保持消防设备正常运转。
充装站周围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并且不得有易燃物品存放。
2. 充装站应设置充装车辆停放区域,并保持此区域的干净整洁。
停放区域应标明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靠近。
3. 充装站应有专门的操作区域,操作区域内应配备专业操作人员,并且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静电服、防爆胶鞋、防毒面具等。
三、充装操作步骤1. 槽车停稳后,确认槽车上的阀门全部关闭,并进行相应的防静电接地操作。
2.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并通过安全培训,掌握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
3. 充装管道连接前,必须检查其密封性,确保没有泄漏。
4. 安全阀必须设置在充装系统中,确保在达到设定压力时自动切断充装。
5. 操作人员必须通过监视设备对充装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6. 充装结束后,必须关闭充装管道和阀门,并进行相应的检查,确保没有泄漏。
槽车上的残余DME必须适当处理,不能随意排放。
四、事故应急措施1. 在充装过程中,如果发生泄漏或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充装,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2. 如果发生火灾事故,应立即通知消防部门,采取适当措施进行灭火,确保人员的安全。
3. 出现人员伤害或其他意外事故,应立即进行急救,并报告相关部门。
瓶装二甲醚燃气操作全流程管理制度

瓶装二甲醚燃气操作全流程管理制度一、作业准备检查气瓶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包括气瓶外观、瓶阀、减压阀和软管是否完好无损。
确认作业区域通风良好,并远离明火和热源。
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眼镜和工作服。
二、气瓶取放搬运气瓶时使用合适的搬运工具,避免碰撞或跌落。
将气瓶竖直放置在通风处,远离人群密集区和与其他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
使用钢丝绳或卡箍将气瓶固定在固定装置上,防止倾倒。
三、减压阀安装检查减压阀是否与气瓶接口匹配,并确保减压阀完好无损。
在气瓶瓶阀上缠绕生料带,将减压阀拧紧。
缓慢打开瓶阀,检查是否有泄漏。
如果发现泄漏,立即关闭瓶阀并通知维修人员。
四、设备连接使用耐压软管将减压阀连接至设备。
确保软管长度合适,并在连接处使用卡箍或紧固件固定。
检查软管是否有破损或老化现象。
五、试压在使用前试压设备和管道,以检查其气密性。
使用压力表监控试压过程,并确保压力值符合设备要求。
若发现泄漏,立即停止试压并进行检修。
六、使用使用时缓慢打开设备阀门,调节压力至所需值。
注意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停止使用并检查。
定期检查泄漏,并及时排除。
七、气瓶更换当气瓶压力不足时,关闭设备阀门。
缓慢关闭瓶阀,卸下减压阀。
使用合适的工具将气瓶从固定装置上卸下。
更换新气瓶并重复以上第 "二" 至 "五" 步驟。
八、收工关闭设备阀门和瓶阀。
取下减压阀并妥善保管。
将气瓶搬运至指定存放地点。
通风作业区域,消除残留气体。
九、异常情况处理泄漏:立即关闭瓶阀和设备阀门,并疏散现场人员。
通知维修人员并通风作业区域。
火灾:立即联系消防部门,并使用灭火器扑救。
人员中毒:立即将中毒人员转移至通风良好处,并拨打急救电话。
设备故障:立即关闭瓶阀和设备阀门,并联系维修人员。
十、安全注意事项严禁在密闭空间使用瓶装二甲醚燃气。
远离火源、热源和易燃易爆物品。
定期检查气瓶、减压阀和软管等部件。
遵守操作规范,严防泄漏和火灾。
二甲醚充装安全管理制度

二甲醚充装安全管理制度1.1有熟悉汽车罐车充装的安全技术管理人员,负责汽车罐车的充装安全技术工作,有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的操作人员,并相对固定。
1.2必须进行充装前的检查。
1.3有汽车罐车的充装作业管理制度。
1.4有符合防火或防毒、防爆规定的专用场地,并有足够数量的氧呼吸器、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化衣、消火栓等。
1.5充装设备和管线实施定期检验制度,充装管道有可靠的联接方式。
1.6地磅秤必须经计量部门检验并出具合格证书或定期校验证书。
1.7必须有专人负责充装前后的检查和记录,并建立档案备查;1.8现场配置必要的排气、通风、泄压、防爆、阻止回火、导除静电、紧急排放和自动报警以及消防等设施。
1.9按指定位置停车,关闭汽车发动机并用手闸制动,有可能滑动时,应加防滑块。
1.10作业现场严禁烟火,且不得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和用品。
1.11作业前应接好安全地线,管道和管接头连接必须牢靠汽车罐车充装作业时,操作人员、司机和押运员均不得离开现场,随时观察罐车及相关管道设备有无异常;在正常充装作业时,不得随意起动车辆;1.12新制造的汽车罐车或检修后首次充装的汽车罐车,充装前必须经抽真空处理,或充氮置换处理,要求真空不得低于650mm汞柱,或罐内气体含氧量不得大于3%,且必须由处理单位出具证明文件。
1.13汽车罐车充装量不得超过允许的量大充装重量。
充装时必须以液面计或地磅计量。
充装完毕必须复查充装重量或液位,如有超装必须立即妥善处理否则严禁出厂;1.14充装完毕应按规定填写充装记录,并妥善保存;1.15汽车罐车不能兼作贮罐使用,不得直接向气瓶、罐车灌装。
充装作业完成后,应立即按汽车罐车使用说明书关闭紧急切断阀和阀门;1.16汽车罐车卸液不得把介质完全排净,必须留有不少于最大充装重量0.5%或100Kg的余量,且余压不低于0.1MPa;1.17充装臂每半年进行一次试压(试验压力为1.5倍的罐体设计工作压力)。
二甲醚在工业和民用领域中的应用

3 二 甲醚 掺 混 的 道 路行 不通
20 0 8年 1 1E,住建部发布实施 城镇燃气用二甲醚 > 月 l ) 行 业标准后 , 甲醚作为液化石油气 的替代燃料具有 了合法身 二 份 , 城镇燃气用二 甲醚 行业标准其本意是二 甲醚应纯烧 , 并 无掺 混 的意 思 。 而 , 会 上在 液化 石 油气 钢 瓶 中掺 混 二 甲 然 社 醚的现 象愈 演愈烈 , 直接影响了钢瓶的安全使 用和危及人民群 众的利益 ,2 0 0 8年 3月 ,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了 关于气瓶充装有关 问题 的通知>, ) 明确禁止在液化石油气中 添加二甲醚 , 要求气瓶必须专用 , 因是 “ 原 向民用液化石油气 中掺入二甲醚后充入液化石油气钢瓶 , 严重违反 气瓶安全监 察 规 程 , 且可 能 导 致 液 化 石 油 气 钢瓶 阀 门漏 气 和 焊 接 气 瓶 严 重 腐 蚀 , 气 瓶 安 全 使 用 带 来 很 大危 险” 。国家 质 检 总 局 的通 给 知明 白无误地表 明二 甲醚禁止掺混 , 因此也就不存在 出台一个 允许二甲醚掺混 的比例、混装的国家标准 问题 。显而 易见 ,二 甲醚掺 混的道路行不通 。
[ 关键词】 二甲醚;液化石油气;新能源 【 中图分 类号] Q T 【 标识 码] 文献 A
【 章编 号】0 716 (000.2 20 文 10.852 1)90 1.3
App i a i n o m e h lEt ri h n lc to fDi t y he n t e I dus r a nd Ci i Fi l til a v l e ds
b f r Sta o t s eo eU t w u eDM E a d d v l p d wn te m n u tis DM E m u t ep r u nn , f t a t h at y d v lp e t i a t p a t e s o dt a i i g h h o n e eo o sr a i d s e r s b u e b r ig 1 n s e l e e o m n , nf c , r ci h we t x n iw h c h m D M E i el u f dp to e m a c sad a n o d s t q e e er lu g s a e d e dr a , o DM E s o d b o n er a ei h d s i l n i i fed . n h i i v h ul ef u dt i c t eI u t a d cv l l s h pl n n r a i K e wo d : i eh l t e ; l u fe e r l u g s D v e c g y r s d m t y h r i e d p t e m a ; e r n r y e q i o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甲醚危规号:21040,UN编号:1033,属于第2.1类易燃气体。论文大全。主要危险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易燃易爆性
二甲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A类。二甲醚遇热源、火灾或氧化剂等极易着火燃烧,当燃烧失去控制,便可能引发火灾事故。二甲醚容易与空气混合成爆炸性气体,遇点火源即可引发爆炸事故。
因此,对于二甲醚的使用,还是必须专气、专瓶、专用。气瓶充装单位应严格执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气瓶必须专用和不得改装使用的规定,设立专人对气瓶逐只进行充装前、后的检查,保证只充装与气瓶钢印标记一致的介质,不得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后充入液化石油气钢瓶。
(3)加强安全监管力度和安全宣贯工作
要杜绝LPG钢瓶中掺入二甲醚,避免事故发生,必须从源头抓起。首先,各气体充装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规定,自觉抵制利益驱动,杜绝往LPG钢瓶等掺入二甲醚等违规违法行为。其次,各地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气瓶充装、使用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发现经过改装的气瓶,应立即予以查封。对存在向LPG钢瓶中掺入二甲醚的充装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查处,避免事故发生。论文大全。再者,国家相关部门、单位应加紧制订、出台针对二甲醚钢瓶的国家标准以及配套法律法规、规章,并加强宣传教育、贯彻实施,引导瓶装民用二甲醚的正确充装、安全使用,促进二甲醚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构建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2 二甲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1 理化性质
二甲醚分子式:(CH3)2O;结构式:CH3OCH3;摩尔质量:46.07;外观与性状:无色、易燃、易液化、含氧气体,有醚类特有的气味,燃烧时火焰略带光亮;熔点:-141.5℃;沸点-24.9℃:闪点:-41℃;自燃温度350℃;饱和蒸气压力:531kPa(20℃时);临界压力:0.54MPa(25℃时);临界温度:126.9℃;相对密度(空气=1):1.59;相对密度(水=1):0.66;汽化潜热467kJ/kg(20℃时),液相低位热值28.9MJ/kg,气相低位热值46.1MJ/m3;爆炸极限:3.4~17.0(%,V/V),理论空气系数6.96;溶解性:溶于水、汽油、醇、乙醚等;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卤素、氧化剂等。论文大全。
(6)毒害性
二甲醚为单纯窒息性气体,其毒物危害程度属于轻度危害,一般不会引发中毒,但人员大量吸入二甲醚气体,可能因为缺氧而窒息。瓶装民用二甲醚往往含有四氢噻吩等加臭剂,对人体也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7)溶解性
二甲醚是良好的有机溶剂,对丁晴橡胶等有溶解、溶胀作用,非专用钢瓶可能因为密封圈受二甲醚浸蚀、变形而失去密封性能,从而导致泄漏。二甲醚溶于水、醇,含水份、甲醇等杂质的二甲醚对焊接钢瓶及其配件有腐蚀作用,可能因为腐蚀原因导致泄漏。
(2)不得在液化石油气钢瓶中掺入二甲醚
近几年来,国内一些气体充装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将一定量的二甲醚掺入LPG钢瓶中,作为民用燃气参烧,导致钢瓶泄漏频频发生,相关投诉络绎不绝,钢瓶泄漏引发火灾爆炸事故也时有发生。有的气瓶充装单位认为二甲醚只要按一定比例混装充入液化石油气钢瓶,就不会造成瓶阀腐蚀和气体泄漏。但实际上,国家燃气用具质量检验中心在不久前对混装后发生泄漏的瓶阀进行剖析后发现,瓶阀橡胶密封圈的外形尺寸均发生了变化,导致了泄漏,且随着掺混二醚的含量增加,密封圈的质量损失率也随之增大。
参考文献:
[1] GB12268-2005《危险货物品名表》
[2] CJ/T259-2007《城镇燃气用二甲醚标准》
瓶装民用二甲醚的充装和使用
论文导读:本文作者针对二甲醚在民用方面的普遍情况,分析其充装、使用过程涉及的危害因素,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为消除事故隐患提供建议。
关键词:二甲醚,危险评估,对策措施
1 前言
二甲醚组份单一,燃烧性能良好,热值高,燃烧后无黑烟、无残液,CO、NO排量低,是一种新型清洁燃料。二甲醚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压力下为液体,液化二甲醚性质与LPG(液化石油气)相似,可用承压钢制气瓶盛装,储运安全,使用方便,可替代LPG作为瓶装民用燃气,亦可作为气雾剂、推进剂应用于日用化工产品。近几年来,二甲醚的研发、生产发展很快,但作为民用的二甲醚充装、使用环节相对滞后。一些气体充装单位暗中往LPG钢瓶中掺入二甲醚,导致钢瓶泄漏现象频发,甚至酿成火灾爆炸事故。因此,如何安全、高效利用二甲醚,解决二甲醚充装、使用环节是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二甲醚在充装、储运、使用过程中容易因摩擦而产生静电,而且静电消散较慢,若无法及时导除静电,容易造成静电积聚放电,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5)光照敏感性
二甲醚气体接触空气或受光照生成过氧化物。过氧化物对热、振动、冲击或摩擦极为敏感,当其达到一定数量,在受到热、振动、冲击或摩擦作用时分解放热。如果分解放热速度超过散热速度,盛装容器在分解反应热的作用下温度升高,可能发展到爆炸。
(2)易蒸发性
液化二甲醚一旦泄漏将迅速蒸发、气化为,体积迅速膨胀。由于其爆炸下限很低,1个体积的气体最多能形成接近30个体积的爆炸性气体,爆炸危险性更大。
(3)滞留积累性
二甲醚气体的比重比空气大,一旦泄漏,二甲醇气体容易滞留积聚在低洼处、下水道等处,达到爆炸极限时,遇点火源即会引起火灾和爆炸。
(4)易产生静电的危险性
3 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二甲醚作为瓶装民用燃气,要预防火灾、爆炸、容器(气瓶)爆炸等事故发生,关键在于防止二甲醚泄漏。具体应采取以下安全对策措施:
(1)必须采用二甲醚专用钢瓶、连接软管和炉具
由于二甲醚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对丁晴橡胶有较强的溶解、溶胀作用。使用普通钢瓶(如LPG钢瓶)盛装二甲醚或使用普通炉具,容易导致钢瓶角阀、减压阀、连接软管、炉具进气阀门等处的丁晴橡胶构件受二甲醚的溶解、浸蚀、变形,从而失去密封性能,导致二甲醚泄漏,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因此,二甲醚作为瓶装民用燃气,必须采用二甲醚专用钢瓶、连接软管和炉具。钢瓶的阀门密封件、连接软管等必须采用与二甲醚不相溶的材料,如全氟醚橡胶、氟橡胶、三元乙丙橡胶、聚四氟乙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