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健康》期末必考试题集
心理健康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心理健康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能够适应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状态的一种状态,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健康的表现?A. 乐观积极B. 情绪稳定B. 人际关系和谐D. 过度焦虑答案:D2.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自信程度,它与以下哪项因素无关?A. 成就动机B. 情绪状态C. 社会支持D. 个人兴趣答案:D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压力的来源?A. 工作压力B. 人际关系C. 个人兴趣D. 经济问题答案:C4. 以下哪个症状不属于抑郁症的表现?A. 持续的低落情绪B. 兴趣或愉悦感丧失C. 睡眠过多D. 食欲减退答案:C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应对焦虑的有效方法?A. 深呼吸B. 避免问题C. 正念冥想D. 运动答案:B6. 心理弹性是指个体在面对困难或压力时,能够恢复并适应的能力,以下哪项不是提高心理弹性的方法?A. 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B. 保持乐观态度C. 避免面对困难D. 增强自我效能感答案:C7.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认知行为疗法(CBT)的主要组成部分?A. 认知重构B. 行为改变C. 情绪释放D. 家庭作业答案:C8.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个人经历D. 星座答案:D9.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A. 增强个体的自我认识B. 促进个体的自我成长C. 减少个体的社交活动D. 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答案:C10. 以下哪个症状不是焦虑症的表现?A. 心悸B. 出汗C. 睡眠过多D. 紧张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答案:心理健康对于个体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它不仅影响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还关系到个体的社交能力、工作表现和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的个体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个人的整体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2021至2022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2021至2022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1.“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表明职业理想是人生发展的()。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方向标)2.“隔行如隔山”说明了职业具有()的特点。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专业性)3.()是指人们对某种职业活动具有的比较稳定而持久的心理倾向。
()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兴趣)4.挫折具有(),是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普遍性)5.中职生情绪丰富而又强烈,其特征具有明显的()。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两极性)6.()是从业者职业活动的行为准则和要求。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职业道德)7.敬业精神的本质是()。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奉献)8.在生活中,()往往是言语冲突的主动发起者。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子女)9.()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同时也是最活跃的人际关系。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师生关系)10.大脑是学习的生理基础,()是充分发挥大脑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保证。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科学用脑)11.“三百六十行”反映了职业的() [单选题] *A多样性(正确答案)B专业性C时代性D独特性12.“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体现了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是() [单选题] *A 要学会求知B 要学会做事(正确答案)C 要学会空谈D 要学会创新13.魏青现在是一家公司的普通业务员,他计划在3年内成为业务部的经理。
心里健康期末考试卷

心里健康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什么?A. 身体健康B. 心理状态良好C. 社交能力强D. 情绪稳定2.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健康的表现?A. 情绪稳定B. 思维清晰C. 人际关系和谐D. 过度焦虑3. 心理健康问题可能由哪些因素引起?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生活事件D. 所有以上4. 以下哪个不是应对压力的有效方法?A. 积极面对B. 逃避问题C. 寻求支持D. 合理规划时间5.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学习成绩B. 增强自我认识C. 促进个人发展D. 所有以上6. 以下哪个不是情绪调节的方法?A. 深呼吸B. 转移注意力C. 压抑情绪D. 积极思考7. 以下哪个是自我效能感的体现?A. 依赖他人B. 缺乏自信C. 相信自己能够成功D. 避免挑战8. 以下哪个不是人际关系中常见的沟通障碍?A. 语言不清B. 情绪化C. 真诚倾听D. 偏见9. 以下哪个不是自我意识的表现?A. 自我评价B. 自我反省C. 忽视自我D. 自我激励10.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适应的过程?A. 感知环境B. 评估自我C. 改变环境D. 采取行动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描述一下情绪智力的五个主要领域。
3. 解释什么是压力,以及如何有效管理压力。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1. 小明是一名高中生,最近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感到焦虑和沮丧。
请分析小明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2. 小华是一名大学生,她发现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经常感到紧张和不自在。
请分析小华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给出改善人际关系的建议。
四、论述题(共30分)请论述心理健康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际例子说明如何通过提升心理健康来促进个人的整体发展。
五、结束语通过本试卷,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调适技巧。
心理与健康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心理与健康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行为B. 心理活动C. 心理活动和行为D. 心理活动、行为和神经科学答案:C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关注哪一方面?A. 意识B. 潜意识C. 自我D. 超我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健康的标准?A. 情绪稳定B. 适应环境C. 社交能力强D. 过度依赖他人答案:D4. 心理应激是指什么?A. 心理疾病B. 心理适应C. 心理紧张状态D. 心理放松状态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治疗的方法?A. 认知行为疗法B. 精神分析疗法C. 药物治疗D. 人本主义疗法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情绪和情感是完全相同的概念。
(错误)2. 心理障碍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完全治愈。
(错误)3. 压力过大时,适当的放松和休息是有益的。
(正确)4. 心理治疗只适用于严重的心理疾病。
(错误)5. 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正确)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健康的定义。
答案: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能够适应社会环境,保持情绪稳定,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能够有效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的一种状态。
2. 描述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过程。
答案: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帮助个体识别和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模式,以及通过行为实验来验证和调整这些认知,从而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
3. 解释什么是心理应激反应。
答案:心理应激反应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或挑战时,心理和生理上出现的一系列反应,包括情绪反应、认知评估、生理激活等,这些反应有助于个体适应和应对压力。
4. 阐述自我效能感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
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更有可能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态度,采取主动行动,并能有效应对压力,从而有助于维护心理健康。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试题库及答案_最新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试题库及答案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仅供学习参考, 切勿通篇使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题数:40, 共40.0 分)1人们从一个人的一种品质的存在推断出他还具有其他一些品质的倾向, 这种从一种已知的特征推知其他特征的普遍倾向的效应是()(1.0分)1.0 分A、预言效应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我的答案:C2自我评价过高, 强调客观理由, 拒绝接受批评, 受到质疑好争论, 好斗, 甚至有冲动攻击行为。
属于哪类人格。
()(1.0分)1.0 分A、强迫型B、分裂型C、抑郁型D、偏执型我的答案:D3把认识你自己这句话作为自己哲学原则宣言的是:()(1.0分)1.0 分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苏格拉底D、我的答案:C4活泼好动、敏感, 适应性强, 善于交往。
这些都是()的气质类型。
(1.0分)1.0 分A、多血质B、胆汁质C、抑郁质D、黏液质我的答案:A5人类认知的感知运动阶段是()。
(1.0分)1.0 分A、02岁B、27岁711岁D、11岁之后我的答案:A6出于寂寞而谈恋爱, 属于()爱情。
(1.0分)1.0 分A、忘我式B、友谊式C、游戏式D、激情式我的答案:C7自我认同感有()种状态。
(1.0分)1.0 分A、23C、4D、6我的答案:C8情绪能够激励人的活动, 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属于情绪的()功能。
(1.0分)1.0 分A、自我防御功能B、社会适应功能C、动力功能D、强化功能我的答案:C9下列哪一条不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存在心理困扰的标准?()(1.0分)1.0 分A、他与环境的关系是否协调B、他的行为是否可被人理解C、他对情绪具有多大的容忍D、他的过去是否有阴影我的答案:D10理性情绪疗法也称为ABC疗法, 其中B指的是()(1.0分)1.0 分A、诱发情绪的事件B、对诱发事件的态度、解释C、情绪的结果行为的结果我的答案:B11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 他的其他一些实际同外表无关的特征, 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 这叫做()效应。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不包括()。
A.焦虑症B.抑郁症C.疑病症D.精神分裂症2.大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是()。
A.健全自我意识B.意志坚定C.人格健全D.自我统合3.具有感染性的、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体验是()。
A.心境B.情绪C.情感D.感情4.()是指人根据道德规范来评价社会现象时所体验到的情感。
A.理智感B.道德感C.情操D.美感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爱,不是一种单纯的行为,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气候,一种需要我们终身学习、发现和不断前进的活动。
B.成熟的爱情是以自爱为基础。
C.知道自己需要怎样的爱,并且具有给予爱的能力但不一定要具有拒绝爱的能力。
D.选择与自己心理特点相配的恋人。
6.()已成为决定大学生学习效果及其日后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素质。
A.远大理想B.自主学习能力C.持之以恒的毅力D.知识迁移能力7.()是指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和认识上的偏差,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都不如别人,从而产生轻视自己、失去信心、畏缩的一种情绪体验。
A.习得性无助B.妒忌C.自卑D.害羞8.()性的能量重新涌现出来,男女均从与异性的接触中寻求乐趣。
A.生殖期B.肛欲期C. 性器期D.潜伏期9.有些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过于怯懦,属于()。
A.情绪问题B.自我认知缺失C.人际交往困难D.心理失衡10.大学生喜欢在公共的场合以各种方式表现自己,期望赢的周围人,尤其是老师和异性的赞许,但若身边的“对手”很强大,大学生很容易受挫。
这种挫折是由()引起的。
A.动机冲突B.角色转换不适应C.自由与自律的冲突D.自尊与自卑的冲突二、多项选择题1.进行自我心理保健的基本要求包括()。
A.自我意识良好B.社会功能良好C.社会支持良好D.价值观合理2.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A.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矛盾突出B.过分依赖C.自卑过强D.过度沉溺于自我反省3.下列属于人格基本特点的是()。
健康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健康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健康心理学主要研究的领域包括以下哪项?A. 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B.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相互影响C. 心理测量工具的开发与应用D. 心理治疗方法的创新与实践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健康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统计分析法答案:D3.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健康心理学的范畴?A. 压力管理B. 情绪调节C. 认知行为疗法D. 心理测量答案:C4. 健康心理学认为,以下哪个因素对个体健康影响最大?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心理因素D. 生活方式答案:C5. 以下哪项不是健康心理学中的压力应对策略?A. 积极应对B. 消极逃避B. 情绪释放D. 问题解决答案:B(注:此处省略了剩余的选择题及其答案,以保持篇幅适中)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健康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答案:健康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健康和疾病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相互关系,研究心理因素如何影响健康行为、疾病的发展和治疗,以及如何通过心理学的方法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
2. 描述压力对个体健康的影响及其管理策略。
答案:压力是个体对外部环境要求和挑战的一种心理和生理反应。
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个体的潜能,但长期或过度的压力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焦虑、抑郁、心脏病等。
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情绪调节、放松训练、积极应对等。
3. 阐述情绪调节在健康心理学中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答案: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体验和表达的控制过程,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有效的情绪调节可以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情绪调节的方法包括认知重评、情绪表达、社会支持、情绪释放等。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1. 案例:张女士是一位40岁的公司高管,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最近感到身体不适,情绪低落,怀疑自己可能患有抑郁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完美WORD格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试试题库一、选择题部分第一章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成才一、单选题〔101、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是〔。
A.初中时期B.高中时期C.大学时期D.成年期2、21世纪成为人才的首要条件是〔。
A身体健康B.心理健康C.社会适应良好D.人际关系良好3、我们常见的嫉妒心理属于〔。
A轻微的心理失调B.轻度的心理障碍C.中度的心理障碍D.严重的心理疾病4、大学生常见的社会障碍主要表现为〔。
A.情绪障碍B.适应不良C.人格障碍D.精神障碍5、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不包括〔。
A.焦虑症B.抑郁症C.疑病症D.精神分裂症6、我国20世纪90年代,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比例占〔。
A.16-20% B.30-34.4% C.37.9%D.64.4%7. 近年来,成为大学校园一大杀手的是〔。
A.焦虑症 B.疑病症 C.恐怖症D.抑郁症8、最能体现和反映人的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是〔。
A.环境适应B.自我评价C.人际关系状况D.情绪健康9、某生患有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一旦发病起来,情绪会异常兴奋或低落,或兴奋与低落交替出现。
请问该生患有什么心理疾病〔。
A.反应性精神病 B.情感性精神障碍 C.精神分裂症 D.人格障碍10. 某大一学生小明,经常感觉自己的车没有上锁,然后跑到停车点查看,请问该生患有什么症状〔。
A.焦虑症B.强迫症C.疑病症D.偏执狂11.院学生心理访谈室是在〔12.我院在线QQ咨询热线是〔13.我院心理信箱是〔二、多选题〔61、常用的鉴别心理健康问题的标准包括〔。
A.个人经验标准B.社会文化标准C.症状检查标准D.数理统计标准2.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包括〔。
A.焦虑症B.强迫症C.恐怖症D.精神分裂症3.人格障碍包括哪几种类型〔。
A.偏执型B.分裂型 C.冲动型 D.强迫型4.大学生中常见的精神病有〔。
A.精神分裂症B.情感性精神障碍 C.反应性精神病 D.人格障碍5.个别咨询的主要形式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挫折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P325
在挫折情境中人们会出现下列的心理反应:
(1)情绪困扰。
在挫折面前惊慌失措,心理脆弱,过分焦虑,陷入长时间的不良情绪的困扰而不能自拔。
(2)不理智的对抗行为。
有的人在挫折中会产生消极对抗和暴力侵犯行为,过分地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3)个性的变化。
长时间的挫折可能会使个体产生持续的紧张状态和挫折反应,并逐渐固定下来,形成相应的习惯和个性特点,如缺乏主动性、冷漠、粗暴、好攻击等。
(4)诱发偏常心理。
有人经历大的挫折或连续打击后,会产生神经衰弱、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抑郁神经症等心理失常现象。
14. 从自身经历出发,谈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调适挫折心理?P327
实施挫折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调适挫折心理:
(1)进行认知的调节。
对挫折的认识是挫折情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认知中介作用,可以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从而战胜挫折。
(2)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
挫折承受力指个体适应挫折、抵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包括耐挫性和排挫历。
耐挫力是一种消极被动的适应,是对挫折情境的负荷能力,是接受现实,减轻挫折情绪烦请强度;排
挫力强调积极主动地适应,是对挫折情境的改造能力,是改变现状,夺取事情本身的成功。
(3)运用心理策略。
在挫折之初,可适当运用一些心理防卫策略,减少伤害。
随后用积极地方法直接面对挫折,战胜挫折。
15. 简述心理健康自我调节的过程? P338
从操作过程看,有意识的心理调节有以下的程序:
(1)对心理问题的意识。
(2)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即分析心理不适的原因。
(3)有改变的意向或计划,即针对心理问题寻找自我改变的方法。
(4)实施计划,即在有了意向和计划制定后,实施计划,进行改变。
(5)反馈和结果评价。
对计划实施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看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有哪些地方没有达到计划所预计的目标。
(6)改进和再实施。
修改计划,然后按照新的计划,进一步实施。
三、论述题
1. 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如何通过自我调节形成健康的休闲方式?
健康的休闲方式来自于自我调控,核心在于增强休闲的主体
意识,增强主体的理解选择能力,把被动休息变成主动休闲。
具体包括以下策略:
(1)增强休闲的主体意识;要使休闲更好地发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功能,就必须增强主体意识,增强理性选择和判断的能力。
(2)合理安排休闲时间;首先要保证充足的休闲时间,其次要制定休闲计划;再次要适可而止,张弛有度,交替活动。
(3)营造休闲的家庭气氛;
(4)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文明的休闲活动;首先要选择文明的休闲方式;其次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的休闲方式;再次选择适合于自己工作的休闲方式。
(5)提高自身的休闲技能。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休闲技能,使之成为自己的特长。
2. 结合我国的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婚姻的质量? P207
婚姻质量是指夫妻的感情生活、物质生活、余暇生活、性生活及其双方的凝聚力在某一时期的综合状况。
当前我国婚姻质量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平等、互信、和谐是夫妻关系的主流;
(2)夫妻关系满意度高于物质生活满意度;
(3)主观满意度高于客观指标。
婚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人们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夫妻双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打破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保持婚姻内部真正的男女平等、相互尊重和信任;
(2)夫妻感情沟通的渠道畅通,相互间有深层的交流和良好的感受;
(3)夫妻之间既相互融合又相互独立,追求个人社会的实现;
(4)建立和谐、美满的夫妻生活,保持身心健康;
(5)增加生活情趣,不断升华爱情。
3. 结合实例论述睡眠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P281
(1)睡眠能够使人消除疲劳、保持体能、适应生产发展的环境;
睡眠是使体能得以修复的最佳时机,有利于体内能量的贮存,有利于精力和体力的回补,降低肌肉的紧张度和各器脏的压力。
(2)睡眠能促进某些激素的分泌和脑的发育;
人体各种营养的合成只有在休息和睡眠时才能得以完成,当人从慢波睡眠向快波睡眠转化时,有利于大脑功能的恢复。
(3)睡眠能使人永葆青春,延年益寿;
充足的睡眠是健肤美容的保证。
(4)睡眠有利于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情绪不佳会干扰睡眠,降低睡眠质量,反之,睡眠不佳也会
使人感到烦躁不安、焦虑抑郁。
通过补充睡眠来缓解心理压力,使人恢复积极地情感体验,有益于情绪的健康。
(5)睡眠能使人增强记忆,提高认知能力。
睡眠有助于记忆的条理化,保护了有益的记忆不受外界的影响。
睡眠是健康的晴雨表,睡不好觉常常是一些疾病发作的症状,作为一种信号,它提醒人们早日去做身体检查。
4. 社会变革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哪些消极影响?
社会变革在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潜存者威胁人的心理抗发展的因素。
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消极影响:
(1)价值观的急剧转换带来的心理适应困难:
价值观的演变是实际社会生活演变的反映。
频繁的价值转换回影响个体的价值观体系,迫使个体重新评价以前的价值追求,调整价值取向,价值冲突和混乱必然造成心理困难。
(2)社会性的焦虑症:
焦虑是个体对不确定因素所产生的烦躁不安甚至恐惧的心理症状。
社会变动给人们造成的危机感和不安全感愈加强烈,人们的内心就会出现对应着的种种心理焦虑。
(3)较为强烈的受挫情绪:
利益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利益的获取决定着人的社会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
对现实社会结构变动的不同理解及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人们产生了较为强烈的受挫情绪。
(4)人际关系的冷漠化:
人际关系的冷漠是自利的表现。
随着社会责任的冷漠,人的观念向利益倾斜的表现越来越明显,个体往往以个人利益为至上至要。
综上所述,社会变革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5.文化对心理调整过程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文化对心理健康诊断准确性的影响:
对心理进项调节,首先就要对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初步的评估。
在评估的过程中,文化因素将直接影响诊断者对来访者心理健康状况评估的准确性。
文化不仅影响心理健康或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更主要的是影响着心理诊断的测量工具以及进行诊断的心理诊断者,即心理健康专家。
(2)心理调整过程中,文化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案选择的影响:
随着本土化研究和跨文化研究的发展,心理调整的方案会随之逐渐完善。
不同文化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存在着不同。
不仅是心理调解方案本身的文化适应性可能影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另外,不同的文化对于治疗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
由此可见,心理调整的方案的选择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3)来访者文化背景对心理调整有效性的影响:
来访者的文化背景,将直接影响心理调整的有效性。
来访者的寻求心理调整专业帮助的行为发生的频率与对象受文化
的影响。
在心理调整过程中,来访者对心理调整方案的“敏感性”影响心理调整的有效性。
6. 自然环境对心理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来自自然因素的影响
①气候:有利的气候条件,可使人情绪高涨,心情舒畅,干劲倍增,工作效率提高;而不利的气候条件使人情绪低落,心胸憋闷,懒惰无力,工作效率降低。
②太阳、月亮:
③地理条件:如大海、森林、草原、沙漠等。
④颜色:不同的颜色以不同的波长通过视神经作用于大脑而引起人们的心理反应,它们能影响人的各种动机和行为,与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2)被污染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的心理影响
①噪音:噪音不仅妨碍人们的听力,干扰人们的注意力,还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危机人们的心智和行为。
②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减少了空气中氧的含量,增加了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从而对人的生理、心理发生作用。
粉尘和烟雾是比较直观的方式。
③水污染:污水中携带的污染物能对人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是整个社会的潜在危害。
④其他:如光污染、电磁波、放射性污染等。
7.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经历,谈谈您心目中的《心
理与健康》课应包括什么内容,这门课程的意义,以及您喜欢的教学形式?
内容: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人在一切活动/劳动工作/学习中都会有心理现象.意义:1)人的心理是有规律的,企业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人员选拔/安全生产/人际关系等,都需要了解人的心理.学习心理学有助于人们更好,完善地了解这些问题,处理这些问题2)有助于了解自己,加强自我修养.心理学知识对于自我教育很重要,科学地理解心理现象,能使人正确评价自己个性品质的长处和短处,确定个别的特点,正确而自觉地去努力发展积极品质,克服消极品质.3)学习心理学能开阔人的视野4)实现自我价值,现在社会越发展,人的精神生活越来越重要,心理问题会越来越多,形式:希望有更多的面授机会,能在学习平台上看到相关资料.能做到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