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儿科护理ppt课件

心理护理
强调在采血过程中需要对儿童进行心 理安抚和引导,减少其恐惧和疼痛感 ,提高采血成功率。
儿科护理中的沟通技巧与心
04
理护理
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技巧
用词简单明了
使用患儿和家长易于 理解的词汇,避免医 学术语,确保信息传
达准确。
语气亲切温和
采用亲切、温和的语 气,让患儿和家长感 受到关心和温暖。
耐心倾听
耐心倾听患儿和家长 的诉求,及时了解他 们的需求和担忧。
非语言沟通
运用面部表情、肢体 语言等非语言沟通方 式,传递关心和支持
。
患儿的心理护理
缓解恐惧和焦虑
通过亲切的态度、温和的 语言和适当的安抚,缓解 患儿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鼓励表达情感
鼓励患儿表达自己的情感 ,及时回应他们的需求和 感受。
腹泻病的护理
补充水分
腹泻容易导致脱水,应及时给宝宝补充口 服补液盐。
保持臀部清洁
频繁腹泻容易导致臀部皮肤刺激,应及时 清洗并涂抹护臀膏。
饮食调整
腹泻时应避免高脂、高蛋白食物,多吃易 消化的粥、面条等。
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观察宝宝的腹泻次数、性状及伴随症 状,及时就诊。
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
监测心功能
定期带宝宝进行心功 能检查,了解心脏状 况,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儿科护理ppt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儿科护理概述 • 儿科常见疾病及其护理 • 儿科护理技术 • 儿科护理中的沟通技巧与心理护理
01
儿科护理概述
儿科护理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儿科护理是医疗保健领域中的一个专业化分支,主要关 注从出生到青春期的儿童健康护理。
特点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新生儿一般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一、新生儿分类
根据胎龄分类
早产儿
37周 足月儿
42周
过期产儿
一、新生儿分类 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1500g 极低出生体重儿 <1000g超低出生体重儿
低出生体重儿
巨大儿
正常出生体重儿
2500g
4000g
一、新生儿分类
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关系分类
适于胎龄儿 小于胎龄儿 大于胎龄儿
二、正常足月儿的特点
- 足月儿生理特点
体温调节:
“适中温度”:指能维持正常体核及皮肤温度的最适宜 的环境温度,在此温度下身体耗氧量最少,蒸发散热量 最少,新陈代谢最低。
新生儿适中温度与胎龄、日龄和出生体重有关
能量、水和电解质需要量:
- 患病时易发生酸碱失衡,特别是代谢性酸中毒
二、正常足月儿的特点
一、新生儿分类
高危儿(high risk neonate):
指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重情况而需要密切观察 的新生儿
母亲异常妊娠史的新生儿 异常分娩的新生儿 出生时有异常的新生儿
正常足月新生儿:胎龄≥37周且<42周, 出生体重≥2500并≤4000g, 身长在47cm以上(平均50cm), 无任何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二、正常足月儿的特点
- 足月儿生理特点
消化系统:吞咽功能已经完善,胃呈水平位,幽门括
约肌较发达,易发生溢乳和呕吐。生后10~12小时开始 排胎粪,2~3天内排完
血液系统:出生时血液中细胞数较高,凝血因子活性
低
二、正常足月儿的特点
- 足月儿生理特点
泌尿系统:一般生后 24 小时内排尿,易导致低钙血症 神经系统:
核心名词
• High-risk neonate • Neural environment
一、新生儿分类
根据胎龄分类
早产儿
37周 足月儿
42周
过期产儿
一、新生儿分类 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1500g 极低出生体重儿 <1000g超低出生体重儿
低出生体重儿
巨大儿
正常出生体重儿
2500g
4000g
一、新生儿分类
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关系分类
适于胎龄儿 小于胎龄儿 大于胎龄儿
二、正常足月儿的特点
- 足月儿生理特点
体温调节:
“适中温度”:指能维持正常体核及皮肤温度的最适宜 的环境温度,在此温度下身体耗氧量最少,蒸发散热量 最少,新陈代谢最低。
新生儿适中温度与胎龄、日龄和出生体重有关
能量、水和电解质需要量:
- 患病时易发生酸碱失衡,特别是代谢性酸中毒
二、正常足月儿的特点
一、新生儿分类
高危儿(high risk neonate):
指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重情况而需要密切观察 的新生儿
母亲异常妊娠史的新生儿 异常分娩的新生儿 出生时有异常的新生儿
正常足月新生儿:胎龄≥37周且<42周, 出生体重≥2500并≤4000g, 身长在47cm以上(平均50cm), 无任何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二、正常足月儿的特点
- 足月儿生理特点
消化系统:吞咽功能已经完善,胃呈水平位,幽门括
约肌较发达,易发生溢乳和呕吐。生后10~12小时开始 排胎粪,2~3天内排完
血液系统:出生时血液中细胞数较高,凝血因子活性
低
二、正常足月儿的特点
- 足月儿生理特点
泌尿系统:一般生后 24 小时内排尿,易导致低钙血症 神经系统:
核心名词
• High-risk neonate • Neural environment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CHAPTER
新生儿黄疸
总结词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 起的皮肤和巩膜黄染,分为生理性和 病理性两类。
详细描述
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 持续约1周,程度较轻,不需特殊处理 ;病理性黄疸出现早、程度重、持续 时间长,需及时就医。
新生儿肺炎
总结词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两类 。
新生儿脐炎
总结词
新生儿脐炎是新生儿脐带残端感染引起的局部炎症。
详细描述
脐炎可能导致脐周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使用碘伏消 毒,严重时需就医。
03 特殊新生儿护理
CHAPTER
早产儿护理
体温管理
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 需维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包裹适
宜的衣物,以保持体温稳定。
新生儿喂养与营养
母乳喂养
辅食添加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 物质和免疫物质,有助于提高宝宝的 免疫力。
随着宝宝逐渐长大,需要在母乳喂养 或人工喂养的基础上添加适当的辅食 ,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
人工喂养
无法母乳喂养时,可以选择合适的婴 儿配方奶喂养,但需要注意奶量和营 养搭配。
02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
消毒隔离
对于有感染症状的家庭成员,应与新生儿隔离, 并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
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
1 2
温度控制
新生儿需要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环境,室温应保 持在24-26摄氏度,湿度保持在50%-60%。
穿着适当
根据温度调整新生儿的穿着,避免过热或过冷。
3
监测体温
定期检查新生儿的体温,确保其维持在正常范围 内。
新生儿黄疸
总结词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 起的皮肤和巩膜黄染,分为生理性和 病理性两类。
详细描述
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 持续约1周,程度较轻,不需特殊处理 ;病理性黄疸出现早、程度重、持续 时间长,需及时就医。
新生儿肺炎
总结词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两类 。
新生儿脐炎
总结词
新生儿脐炎是新生儿脐带残端感染引起的局部炎症。
详细描述
脐炎可能导致脐周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使用碘伏消 毒,严重时需就医。
03 特殊新生儿护理
CHAPTER
早产儿护理
体温管理
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 需维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包裹适
宜的衣物,以保持体温稳定。
新生儿喂养与营养
母乳喂养
辅食添加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 物质和免疫物质,有助于提高宝宝的 免疫力。
随着宝宝逐渐长大,需要在母乳喂养 或人工喂养的基础上添加适当的辅食 ,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
人工喂养
无法母乳喂养时,可以选择合适的婴 儿配方奶喂养,但需要注意奶量和营 养搭配。
02 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护理
消毒隔离
对于有感染症状的家庭成员,应与新生儿隔离, 并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
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
1 2
温度控制
新生儿需要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环境,室温应保 持在24-26摄氏度,湿度保持在50%-60%。
穿着适当
根据温度调整新生儿的穿着,避免过热或过冷。
3
监测体温
定期检查新生儿的体温,确保其维持在正常范围 内。
新生儿ppt课件

HIE发病机制
1.脑血流改变:缺氧→脑血液自调
+失调→损害(坏死、软化、出血)
2.脑代谢改变 ①糖酵解↑ --低血糖、代酸, ATP ↓
②ATP减少: Na+ 泵功能减弱—脑水肿
HIE脑损伤后神经病理学改变
足月儿: 皮质、深部灰质核坏死
早产儿:
①脑室周围及脑室内出血 ②脑白质病变—软化
HIE临床表现
足月儿>2周 早产儿>4周
持续时间
结合Bi
退而复现
<26μmol/L
无
>26(1.5mg/dl)
有
病理性黄疸的常见原因
间接胆红素血高 1、新生儿溶血: * ABO、Rh溶血 * 遗传性:RBC内在因素 * 药物性
*血管外—颅内出血、硬肿症 2、母乳性黄疸 3、红细胞增多症
病理性黄疸的常见原因
结合胆红素高 1、新生儿肝炎 2、先天性胆道闭锁
二、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
1.生理体重下降:下降<10%,10d 内恢复。 2.生理性黄疸:黄疸轻,一般情况好。 3.上皮珠(马牙子):上皮细胞堆积。
4.假月经:女婴生后5~7天阴道少量出血
5.乳腺肿大:3~5天出现,2~3周消失。
三、护理措施
出生后护理: 1)呼吸道 2)保暖 3)脐带 4)五官 5)皮脂 日常护理: 1)五官 2)衣服 3)哺乳 4)防感染 5)维生素 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社会心理发育、 护理照顾
Y、Z蛋白少 肝酶酶活力低 生后血糖下降
肠菌少、葡糖醛酸苷酶、胎粪中胆红素高
生理性黄疸特征
①时间:2-3天出现,4-6天高峰
②程度:< 205.2--256.5μmol/L ③一般情况 :好
儿科护理ppt课件分享

04
儿科护理注意事项与建议
儿童饮食建议
01
02
03
04
均衡饮食
确保儿童饮食中包含足够的蔬 菜、水果、全谷物和蛋白质,
以提供全面的营养。
适量脂肪摄入
适量的脂肪摄入对儿童生长发 育至关重要,但应避免过度摄
入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控制糖分和盐分
限制高糖和高盐食品的摄入, 以预防肥胖、高血压和其他健
康问题。
儿童湿疹及护理
总结词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丘疹 等症状。
详细描述
对于湿疹患儿,家长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度刺 激,同时选择质地柔软、透气的衣物,遵医嘱治疗。
儿童肥胖及护理
总结词
肥胖是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体重超过同龄、同性别参考值的上限。
详细描述
对于肥胖患儿,家长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控制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鼓 励孩子多参加运动,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详细描述
儿科护理在儿童的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儿科 护理可以帮助儿童患者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儿童的生存率。此外,儿科护理还可 以为儿童提供心理支持和关爱,帮助其更好地应对疾病和康复过程,提高生活质量。
儿科护理的发展趋势
总结词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提高,儿科护理的 发展趋势包括专业化和标准化、注重心理护理和健康 教育、以及加强跨学科合作等。
留意接种反应
接种后留意儿童的反应,如有 异常应及时就医。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建议
定期检查
定期带儿童进行体检,以便及时 发现和解决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问
题。
关注身高和体重
儿科护理学 第六章第9.10.11节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护理

第九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病因及发病机制】
LOGO
第九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护理评估】
健康史
评估患儿出生史,有无早产、窒息、胎膜早破、脐部感染及保暖 不当史;评估患儿硬肿出现的时间、部位、程度及进展情况,有 无反应低下、全身冰凉等症状。
心理-社会 支持状况
评估家长对本病及患儿病情的了解程度;评估患儿家庭居住环 境、经济状况及家长的心理状态。
棕色脂肪,成人极少,新生儿及冬眠动物较多。其特点是组织中含 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脂肪细胞内散在许多小脂滴,呈棕色。新生儿主要 分布在肩胛间区、腋窝及颈后部等处。棕色脂肪组织的主要功能是,在 寒冷的刺激下,可迅速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发大量热能,经血液输送 到各组织以供利用。这一功能受交感神经调节。
识。
【护理目标】
患儿体温在12 ~24小时内恢复正 常,皮肤完整性保持良好,硬肿 逐渐消失。
患儿能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体 重开始增长。
确保患儿住院期间没有发生交叉 感染。
并发症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家长了解疾病发展过程及保温、 育儿知识,并能正确哺育和护理 小儿。
LOGO
第九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一般白细胞总数无明显变化,合并感染者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有不同 程度的升高。患儿常有酸中毒、血糖低、尿素氮升高。部分患儿血小板 减少,如疑有DIC时,可做有关的检查。心电图检查可显示心肌损害、 心动过缓、低电压、心律不齐等。 X胸片常有肺瘀血、水肿或出血,常 合并有肺炎。
部14%,背及腰慨部14%,臀部8%,双下肢26%计算。
(2)全身表现:
1低体温:体温常<35℃,重者<30℃。可出现四肢甚至全身冰 冷,少吃、少哭、少动、反应低下等。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ppt课件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
1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
• 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 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常规 • 新生儿心脏病护理常规 • 新生儿呕吐护理常规 • 新生儿出血症护理常规 •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 • 新生儿破伤风护理常规 • 蓝光治疗及护理常规 • 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常规 •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护理常规 • 新生儿腹泻护理常规 •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 新生儿低血糖护理常规 • 新生儿高血糖护理常规
皮肤护理,尤其要要警惕脑部并发症。 5、注意保暖,纠正缺氧,黄疸较重者应按医嘱及时光疗,并按蓝光箱治
疗护理常规。 6、按医嘱保证抗生素的正确应用,注意药物的浓度,时间、静脉输液时
注意速度,必要时用输液泵。 7、一般护理:包括皮肤、口腔清洁及感染病灶的护理。
4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围生期新生儿常见的脑损伤,主要由于围生期缺氧及数量所致 的脑室周围一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实质出血等。
水液洗胃或暂者给予禁食并保持呼吸通畅,防止窒息 6、加强基础护理,防止红臀等。
5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新生儿肺炎分宫内感染性肺炎及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1)宫内感染肺炎是发生在宫内和分娩过程中胎儿吸入羊水、胎粪及致污
染的阴道分泌物所致。 (2)出生后感染性肺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2、卧位:必要时半卧位,应以常更换体位,拍背,吃奶呛咳者应给予鼻
饲、防窒息。 3、给氧prn;根据病情选择头罩或鼻导管,给氧保持患儿口鼻腔清洁,
保证氧气的供给,同时严密监测血气变化,缺氧好转后即应停止给氧, FiO20.3-0.5并湿化。 4、吸痰prn,保持呼吸道通畅。 5、超声雾化prn,痰液粘稠者应雾化后及时拍背,吸痰 6、保证静脉输液通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最好采用微量泵控制。 7、严密观察病情:神态、面色、呼吸快慢,深浅及节律、缺氧情况,如 有呼衰、心衰、休克等征象时即刻报告医生,并采取积极的急救措施。
1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
• 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 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常规 • 新生儿心脏病护理常规 • 新生儿呕吐护理常规 • 新生儿出血症护理常规 •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 • 新生儿破伤风护理常规 • 蓝光治疗及护理常规 • 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常规 •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护理常规 • 新生儿腹泻护理常规 •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 新生儿低血糖护理常规 • 新生儿高血糖护理常规
皮肤护理,尤其要要警惕脑部并发症。 5、注意保暖,纠正缺氧,黄疸较重者应按医嘱及时光疗,并按蓝光箱治
疗护理常规。 6、按医嘱保证抗生素的正确应用,注意药物的浓度,时间、静脉输液时
注意速度,必要时用输液泵。 7、一般护理:包括皮肤、口腔清洁及感染病灶的护理。
4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围生期新生儿常见的脑损伤,主要由于围生期缺氧及数量所致 的脑室周围一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实质出血等。
水液洗胃或暂者给予禁食并保持呼吸通畅,防止窒息 6、加强基础护理,防止红臀等。
5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新生儿肺炎分宫内感染性肺炎及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1)宫内感染肺炎是发生在宫内和分娩过程中胎儿吸入羊水、胎粪及致污
染的阴道分泌物所致。 (2)出生后感染性肺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2、卧位:必要时半卧位,应以常更换体位,拍背,吃奶呛咳者应给予鼻
饲、防窒息。 3、给氧prn;根据病情选择头罩或鼻导管,给氧保持患儿口鼻腔清洁,
保证氧气的供给,同时严密监测血气变化,缺氧好转后即应停止给氧, FiO20.3-0.5并湿化。 4、吸痰prn,保持呼吸道通畅。 5、超声雾化prn,痰液粘稠者应雾化后及时拍背,吸痰 6、保证静脉输液通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最好采用微量泵控制。 7、严密观察病情:神态、面色、呼吸快慢,深浅及节律、缺氧情况,如 有呼衰、心衰、休克等征象时即刻报告医生,并采取积极的急救措施。
医院新生儿科PPT课件

新生儿肺炎
编辑版ppt
1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严重呼吸道疾病。以弥漫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 床表现为其特点,需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由于新生儿呼吸器官和功能不成熟,如不及时治 疗,就很容易引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败血症乃至死亡。
病因
产前感染的病原:病毒以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较多;细菌以B组溶血性链球菌、肠道 杆菌较多,衣原体和弓形体也是常见到的致病原。出生后感染的病原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多见,其他如变形杆菌、肠球菌肺炎双球菌也可引起肺炎。 院内感染的肺炎以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克雷白杆菌、绿脓杆菌和呼吸道 病毒较多见。
(2)产时感染性肺炎 常为出生时获得性感染,需经过潜伏期后始发病。患儿因病原不同,临床表 现差别较大,且容易引发全身感染。
(3)出生后感染 出生后感染发病较晚。①一般症状 新生儿咳嗽反射尚未完全形成、胸廓发育相对不健全呼吸
肌软弱,因此患病时少有咳嗽,呼吸运动表浅,症状缺乏特异性。并且可听不到肺部啰音,可不发热也可发热或体 温不升等。呼吸困难仅表现为呼吸暂停、不规则或气促,缺氧严重时出现皮肤青紫。②一般特点 起病前或有上呼吸 道感染的症状,表现为呼吸浅促、点头呼吸、鼻翼扇动、发绀、口吐白沫,食欲差、拒奶、呛奶,精神萎靡或烦躁 不安、反应低下,呕吐,体温异常。病儿口吐泡沫,是新生儿咳喘的一种表现形式,有一定临床意义。肺部体征早 期常不明显,偶可在脊柱两旁听到细湿啰音或在吸气末听到捻发音等。③重症 可出现呼吸困难、点头呼吸、呼吸暂
保持呼吸道通畅:尽快清除吸入物,吸净口咽、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泌物,定期翻身拍背有利于痰液 排出。加强护理和监护,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适宜的稳定的温度和湿度。 2.抗生素
编辑版ppt
1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严重呼吸道疾病。以弥漫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 床表现为其特点,需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由于新生儿呼吸器官和功能不成熟,如不及时治 疗,就很容易引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败血症乃至死亡。
病因
产前感染的病原:病毒以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较多;细菌以B组溶血性链球菌、肠道 杆菌较多,衣原体和弓形体也是常见到的致病原。出生后感染的病原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多见,其他如变形杆菌、肠球菌肺炎双球菌也可引起肺炎。 院内感染的肺炎以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克雷白杆菌、绿脓杆菌和呼吸道 病毒较多见。
(2)产时感染性肺炎 常为出生时获得性感染,需经过潜伏期后始发病。患儿因病原不同,临床表 现差别较大,且容易引发全身感染。
(3)出生后感染 出生后感染发病较晚。①一般症状 新生儿咳嗽反射尚未完全形成、胸廓发育相对不健全呼吸
肌软弱,因此患病时少有咳嗽,呼吸运动表浅,症状缺乏特异性。并且可听不到肺部啰音,可不发热也可发热或体 温不升等。呼吸困难仅表现为呼吸暂停、不规则或气促,缺氧严重时出现皮肤青紫。②一般特点 起病前或有上呼吸 道感染的症状,表现为呼吸浅促、点头呼吸、鼻翼扇动、发绀、口吐白沫,食欲差、拒奶、呛奶,精神萎靡或烦躁 不安、反应低下,呕吐,体温异常。病儿口吐泡沫,是新生儿咳喘的一种表现形式,有一定临床意义。肺部体征早 期常不明显,偶可在脊柱两旁听到细湿啰音或在吸气末听到捻发音等。③重症 可出现呼吸困难、点头呼吸、呼吸暂
保持呼吸道通畅:尽快清除吸入物,吸净口咽、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泌物,定期翻身拍背有利于痰液 排出。加强护理和监护,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适宜的稳定的温度和湿度。 2.抗生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重 身长
哭声 肌张力 胎毛 耳壳 指/趾甲 足底纹 生殖器
外观特点
足月儿
> 2500g > 47cm
响亮 正常 少 软骨发育好 达到/超过指端 较深 成熟
12
早产儿
< 2500g < 47cm
轻 低下
多 软 未达指趾端 少 未成熟
二、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 正常足月儿的特点
- 生理特点
呼吸系统:呼吸节律常不规则,频率较快
- 呼吸 40 次/分左右,腹式呼吸为主
8/20/2019
循环系统:胎盘-脐血循环终止;肺血管阻力降低, 肺 血流 增加;卵圆孔功能性关闭;动脉导管功能性关闭。
- 心率:100~150 次/分,平均 120~140 次/ 分
- 血压平均为 70/50 mmHg(9.3/6.7 KPa) 13
能量、水和电解质需要量:
- 患病时易发生酸碱失衡,特别是代谢性酸中毒
8/20/2019
17
二、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 正常足月儿的特点
- 特殊生理状态
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理性黄疸 乳腺肿大 “马牙”和“螳螂
嘴” 假月经 粟粒疹
8/20/2019
18
二、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 正常足月儿的护理
-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有窒息的危险
与呛奶、呕吐有关
有体温改变的危险
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
与新生儿免疫功能不足及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差有关
8/20/2019
19
二、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 正常足月儿的护理
- 护理措施
正常出生体重儿 儿 8/20/2019
低出生体重儿
9
巨大
一、新生儿分类
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关系分类
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 AGA)
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 大于胎龄儿(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LGA)
– 描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胎粪吸入综合症、肺透明 膜病、溶血病的临床表现、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低血糖及高血糖、低钙血症的临床表现。
– 指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诊断与处理。
8/20/2019
4
学习目标
• 理解
– 举例说明新生儿重症监护的对象及内容。 – 说明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新生儿及早产儿的护理措施,
8/20/2019
10
一、新生儿分类
高危儿(high risk neonate): 指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重情况而需要密 切观察的新生儿
母亲异常妊娠史的新生儿 异常分娩的新生儿 出生时有异常的新生儿
8/20/2019
11
二、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8/20/2019
• 正常足月儿的特点
大于胎龄儿及小于胎龄儿的护理措施、气道护理。 – 比较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 概括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病因及护理措施。 – 举例说明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8/20/2019
5
学习目标
• 运用
– 运用护理程序,对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胎粪吸入 综合症、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坏 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低血糖及高血糖的患儿实施护理。
8/20/2019
6
核心名词
• High-risk neonate • Neural environment
temperature(NET) • Apnea • Developmental care
• 高危新生儿 • 适中温度
• 呼吸暂停 • 发展性照顾
8/20/2019
7
一、新生儿分类
• 根据胎龄分类
泌尿系统:一般生后 24 小时内排尿,易导致低钙血症 神经系统:
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温觉发育良好 痛觉、嗅觉(除对母乳外)相对较差 具有原始的神经反射,巴氏征、克氏征、佛斯特征阳性
8/20/2019
15
二、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 足月儿生理特点
免疫系统:
IgG 可通过胎盘,而IgA和IgM则不能通过,因此易患 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 症
目录
9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10
新生儿黄疸
11
新生儿溶血病
1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2 13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14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15
新生儿糖代谢紊乱
16
新生儿低钙血症增
3
学习目标
• 识记
– 说出新生儿分类、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中性温度的概念、 大于胎龄儿及小于胎龄儿的概念、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法、新生 儿窒息ABCDE复苏方案。
二、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 足月儿生理特点
消化系统:吞咽功能已经完善,胃呈水平位,幽门
括约肌较发达,易发生溢乳和呕吐。生后10~12小时 开始排胎粪,2~3天内排完
血液系统:出生时血液中细胞数较高,凝血因子活
性低
8/20/2019
14
二、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 足月儿生理特点
人乳的初乳中含较高免疫球蛋白IgA,可提高新生儿抵 抗力
8/20/2019
16
二、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 足月儿生理特点
体温调节:
“适中温度”:指能维持正常体核及皮肤温度的最适 宜的环境温度,在此温度下身体耗氧量最少,蒸发 散热量最少,新陈代谢最低。
新生儿适中温度与胎龄、日龄和出生体重有关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Caring for Newborns
8/20/2019
1
8/20/2019
目录
1
新生儿分类
2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3
小于胎龄儿及大于胎龄儿的护理
4
新生儿重症监护及气道护理
5
新生儿窒息
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7
新生儿颅内出血
8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2
8/20/2019
早产儿
足月儿(full-term infant) 早产儿(pre-term infant) 过期产儿(post-term infant)
足月儿
8/20/2019
过期产儿
8
一、新生儿分类
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正常出生体重儿(normal birth weight neonate)
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neonate) 巨大儿(giant neon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