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4现代教育科学删减版)历史述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跨文化教育实践

(20101204现代教育科学删减版)历史述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跨文化教育实践
(20101204现代教育科学删减版)历史述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跨文化教育实践

历史述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跨文化教育实践

赵萱张佩萍陈佳*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200062;建青实验学校,上海200051;建平中学,上海200135)[摘要]文中通过梳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促进跨文化教育发展的历史实践,旨在为我国未来开展跨文化教育所借鉴。

[关键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跨文化教育;历史梳理

人类历史上跨文化教育实践源远流长,在UNESCO推动下,跨文化教育逐渐成为现代教育思潮。

一、历史溯源

(一)酝酿与积累:探讨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UNESCO致力于通过教育、科学及文化来促进各国间合作,为和平与世界安全做出贡献,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末颁布的条约肯定教育肩负着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国际理解与和平的重任。《儿童的权利:教育肩负的复杂文化责任公约(1989)》规定:“儿童的教育应注重培养尊重自身的文化身份、语言和价值观以及所居住的国家的民族价值观”。《移民工人及其家庭成员国际保护法(1990)》中提出:“移民工人子女的教育应为他们的母语和文化教学提供便利。”除了颁布上述对于缔约国有约束性的国际条约之外,UNESCO还提出了很多宣言和建议,呼吁会员国采取行动。《青年的国际理解精神的培养和有关国际组织的教学(1948)》提出:“当前教育要使儿童和青少年做好准备,能有意识地积极参与建设一个多元的、和平、安全及人人享有更完满生活这一共同目标的世界社会。”《增进联合国宣言中所倡导的和平,相互尊重和人民之间的理解宣言(1965)》强调教育在促进和平、团结、国际层面合作的作用。《作为学校课程和生活之组成部分的国际理解教育(1968)》中提出:“教育应帮助增进人们对世界和各国人民的了解,帮助青少年形成以相互欣赏和尊重的精神态度,应增进对世界各国及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的理解。”《促进国际了解,合作与和平的教育以及关于人权和基本自由宣言(1974)》强调了学习不同文化、教授外语对于促进国际理解、世界和平的巨大作用。《反对种族主义和种族偏见宣言(1978)》肯定教育对抗种族歧视发挥的作用。《墨西哥城文化政策宣言(1982)》中指出教育应培养尊重他人、团结协作、国际化视野、全球共生意识、传递世界各国文化与价值观。1世界文化十年活动(1988-1997)提倡编写教材帮助青少年儿童理解各种文化及其表现形式。2

(二)理论与实践的拓展:跨文化教育(20世纪90年代至今)

*作者-:赵萱(1985-),浙江金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博士在读,研究方向:教育文化与社会..张佩萍(1961,8-),浙江普陀,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陈佳(1976-),上海市建平中学英语教师,中学二级.

1992年UNESCO在《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中首次提出跨文化教育,认为应面向全体学生和公民设计,旨在促进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理解,从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入手促进学生融入多元文化,获得学业成功,增进国际理解,涉及到教学方法和内容、教师培训、学校与社会互动等方面,提倡加强地区合作和国际协作并获得外部援助和各国教育系统的支持。31996年国际理解教育:一个富有根基的理念》报告中称:“可以从学校教育、课程与教学过程中进行跨文化教育”并列举了世界各地一些跨文化教育的成功案例,如100多个国家3000多所学校参加的跨文化教育培养全球公民实践;利比里亚和平剧院开展解决冲突的培训;玻利维亚开展名为“生活学校”的“以双语为基础的跨文化教育计划”;芬兰和瑞典从1987年启动的“联合语言学校”项目以及“蓝色多瑙河”、“波罗地海”、“南地中海”、“加勒比海”等跨文化国际合作项目。42005年关于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表现形式会议上进一步强调通过教育促进实现文化多样性5这一阶段UNESCO将教育与文化联系起来为世界和平服务并以此作为跨文化教育的崇高目标,跨文化教育实践也日渐兴盛。6(三)阶段性总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跨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经过数十年的积累,终于在2006年发布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跨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就跨文化教育的相关概念、历史发展脉络、指导性原则进行了梳理。

二、解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跨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一)核心概念辨析

在早期许多文献中跨文化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属并列概念,相互通用,如《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1992)》的中将这两个概念作为同义词来界定。7纲要则是作了细致区分:“多元文化性一词描述了人类社会文化的多样性,而跨文化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指不断发展的文化群体之间的关系,多元文化的存在和公平互动。”传统意义上多元文化教育旨在通过学习去容忍、接受、认同其他文化形式的存在,而跨文化教育则是以主动的姿态通过不同文化群体的相互理解、沟通对话达成多元文化和谐共存。多元文化教育着力于多民族国家内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跨文化教育则着眼于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乃至不同地域、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教育,旨在促进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理解。多元文化教育可以视作跨文化教育的一种实践。8

(二)跨文化教育的角色与定位

跨文化教育不能只是在正规课程中进行简单的“添加”,而需关注作为整体的学习环境、教育过程,课程内容应包含语言、历史、非主导群体的文化只是等。跨文化教育应培养学生与来自其他语言环境的人进行接触、沟通的能力,传授认识其他文化的基本技能;掌握职业技能,学会做事,获得一席之地;通过实施联合项目,学习管理冲突等理解并学会共存;最

大限度发展个性,使人拥有更多的个人自主权并承担相应的个人责任,学会生存。9

(三)跨文化教育指导原则

虽然各国开展跨文化教育的具体实践各有不同,但跨文化教育指导原则均为立足于创造各种机会就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教学10,纲要中提出3点原则:(1)尊重学习者文化差异,提供与其文化背景相适应的素质教育。学校的课程要建立在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制定教学目标要尊重学习者的文化认同和生活愿景,考虑其语言掌握现状,注重整合当地教学资源;通过教师培训,帮助其熟悉本国文化,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培养根据来自非主流文化族群的学习者的需要,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能力;提高少数民族群体的教育意识,认识到自身文化诉求。(2)帮助学生主动、全面地融入社会。跨文化教育要保证公平的教育途径为来自各种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能够积极参与社会所需的文化知识、态度和技能;消除教育系统中一切形式的歧视,通过法律条文,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平等获得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营造非歧视性的、安全、和平的学习环境传授少数民族的历史、传统、语言、文化;指导学生掌握获取信息,参与社会活动的技能;培养教师将来自非主流文化的学生融入到学习过程的技能、跨文化交际技能,能够选择适当的评估程序,重新界定所采用的教学方法。(3)培养每位学习者具备足够的文化知识、态度、技能,使其能够为不同群体和国家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团结一致做出贡献。培养学生尊重个人、群体、国家之间的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差异,通过历史,地理、文学、语言、艺术、美学、科学和技术学科的教学加深对文化的认识。学校要在平等的学习环境中提供学生相应的价值观指导,通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培养跨文化交流的技能。教师应承认作为学生个体间的文化差异,积极掌握人类学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各种文化性质;教育主管部门和研究机构应重视区域知识系统、语言和社会风俗对于培养学生个体的影响;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应积极参与学校跨文化管理。

三、积极借鉴:中国基础教育场域中的跨文化教育实践

作为一种教育思潮,跨文化教育鼓励文化间交流,促进国际理解与沟通,成为创建多元共存社会的有效工具之一。我国教育史上明确记载的跨文化教育实践可以追溯到周代专授四夷之学,同治年间设立的同文馆,但却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本土跨文化教育研究才刚起步,尽管这对中国教育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如何处理多民族国家内部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冲突,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如何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取舍,如何处理城市化趋势带来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和国际化导向衍生的外籍子女教育问题,急需我们的教育肩负起培养师生形成各种文化和谐共处的观念,充分利用UNESCO发布的文件,树立师生跨文化教育观念,以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公民的姿态去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1][2][5][6][8][9][10]UNESCO.Enesco guidelines o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2006. Printed at UNESCO in Paris(ED-2006/WS/59) - CLD 29366,pp.21,22-24,26,28-30.

[3]赵中建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503.

[4]赵中建选编.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367-374.

[7]黄志成,魏晓明.跨文化教育--未来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N].中国教育报,2009-1-3日.

Historical Analysis: UNESCO and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ZHAO-Xuan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Abstract:The paper concludes UNESCO and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hope to benefit for future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practice in our countery.

Key words:UNESCO,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Historical Analysis

应用文写作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C.报 D. 暂行 号 ) A. 生动 B. 真实 C. 完整 D.准确 1. 应用文的宣传、教育作用主要体现在上级党政机关颁发的各类公文中。( ) 2. 真实性是应用文最根本的特点,是应用文的生命线。( ) 3. 不同文体对主题的提法不同:在新闻和文学作品中一般用“主题” ;在理论文章 中通常称为“基本观点”或“中心论点” ;在应用性文章中称为“中心思想”或“中心”。( ) 4. 在选择材料时,要做到材料统帅观点,观点表现材料。( ) 5.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统帅,因此,结构布局要为主题服务。( ) 6. 批复是下行文,具有指示性、针对性和简要性等特点,是针对请示做出答复的公 文。( ) 7. 会议纪要按会议的的形式可以分为决议性会议纪要、部署性会议纪要、情况性会 议纪要等。( ) 8. 函的标题中应该写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名称,文种名称应点明是“函” 还是“复函” 。( ) 9. 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 10. 公文的成文时间要用数字把年、月、日标全。(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 B. 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C. 附件应该与公文一起装订 D. 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2.搜集、积累材料的途径主要有( ) A.观察 B.感受 C.调查 D. 想象 E.阅读 3.谋篇的原则有( ) A.服从表现主旨的需要 B. 为读者着想 C.最好采用总横式结构 D.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部联系 E.适应不同文体的要求 4.下列属于应用文结尾专用语言的是( ) A.鉴于 B.兹 C. 当否,请批示 D.

108种教育类期刊复合影响因子排名

108种教育类期刊复合影响因子排名 制表人:潘健 序号期刊名称收录情况出版周期 复合影 响因子 综合影 响因子 1远程教育杂志CSSCI 双月7.651 4.765 2开放教育研究CSSCI 双月 6.878 4.530 3现代远程教育研究CSSCI 双月 4.327 2.877 4中国电化教育CSSCI 月刊 3.438 2.254 5现代教育技术CSSCI 月刊 3.253 2.058 6电化教育研究CSSCI 月刊 2.749 1.868 7教育研究CSSCI 月刊 2.696 1.948 8心理发展与教育CSSCI 双月 2.345 1.363 9中国远程教育CSSCI 月刊 2.335 1.625 10清华大学教育研究CSSCI 双月 2.231 1.759 11北京大学教育评论CSSCI 季刊 1.990 1.505 12高等教育研究CSSCI 月刊 1.798 1.391 13高等工程教育研究CSSCI 双月 1.786 1.467 14中国高教研究CSSCI 月刊 1.730 1.372 15教师教育研究CSSCI 双月 1.716 0.966 16数学教育学报CSSCI 双月 1.653 0.600 17课程.教材.教法CSSCI 月刊 1.567 0.790 18现代远距离教育CSSCI 双月 1.510 1.185 19复旦教育论坛CSSCI 双月 1.385 1.010 20全球教育展望CSSCI 月刊 1.358 0.704 21中国大学教学CSSCI 月刊 1.221 1.074 22中国特殊教育CSSCI 月刊 1.213 0.680 23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 月刊 1.193 0.939 24高校教育管理CSSCI 双月 1.184 0.768 25教育发展研究CSSCI 月刊 1.179 0.797 26学前教育研究CSSCI 月刊 1.100 0.647 27教育学报CSSCI 双月 1.100 0.568 28思想教育研究CSSCI 月刊 1.093 0.600 29教育与经济CSSCI 双月 1.015 0.803 30现代大学教育CSSCI 双月 1.015 0.658 31中国高等教育CSSCI 半月0.990 0.815 32高教探索CSSCI 月刊0.980 0.725 33中国教育学刊CSSCI 月刊0.947 0.545 34教育科学CSSCI 双月0.914 0.536 35江苏高教CSSCI 双月0.906 0.668 36外国教育研究CSSCI 月刊0.900 0.402 37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CSSCI 季刊0.897 0.578 38现代教育管理CSSCI 月刊0.885 0.665 39思想理论教育导刊CSSCI 月刊0.882 0.442 40比较教育研究CSSCI 月刊0.856 0.519

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 共 篇

篇一:《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 《应用文写作》试题 一、单选(每小题1分,共10分) 1、单位对外行文时,公文标题的形式是( a ) a、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b、发文机关+文种 c、事由+文种 2、工作报告中( b )请示事项 a、可以写上 b、不能夹带 c、必要时可写 3、为维护正常的领导、指导、直接统属的关系,上行文一般采用(b )方式 a、多级行文 b、逐级行文 c、越级行文 4、函主要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 a ) a、商洽公务 b、汇报工作 c、传递文件 5、《河北银行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正文应使用( c ) a、2号宋体 b、3号宋体 c、3号仿宋体 6、公文的成文时间一般应当是( a ) a、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b、拟写公文的日期 c、印制公文的日期 7、对公文负有主要答复办理责任的机关是(c ) a、制发机关 b、抄送机关 c、主送机关 8、公文正文的层次序数正确的是( a ) a、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l)”。 b、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1.”,第三层为“(l)”第四层为“①”。 c、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①”。 9、公文主题词的排列顺序是( b ) a、文种、类别、类属 b、类别、类属、文种 c、类属、类别、文种 10、转发性通知主要用于( c ) a、印发本部门的文件 b、批转下级文件 c、转发上级、平级和不相隶属机关的文件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应用写作的语体风格是( abde ) a、准确 b、简明 c、形象 d、平实 e、庄重 2、下列文种既可用作上行文又可用作下行文的是( bc ) a、通知 b、意见 c、函 d、报告 e、批复 3、计划正文部分的主要内容是(abcde ) a、目标任务 b、措施方法 c、时间步骤 d、执行部门 e、执行要求

英国政体总介绍(中英文)

英国指南.英国的内政.英国的政体 (1)君主政制 女王拥有什么权力? 王国政府代表英王(即宪法赋予其统治王国权力的人)及政府,也是最高行政机构的象征。英女王拥有王国政府的统治权,但行使有关权力的,一般都是向国会负责的部长级官员,因此英国实际上是由英国政府代替女王管治的。然而,大部分重要的政府议案仍须得到女王同意方可获得通过。 国会 女王有权召开、解散或下令国会休会。新一年度国会在召开第一次会议前,女王均会发表一篇由政府官员撰写的演辞,内容主要简述政府新一年的工作大纲。每项议案均须得到女王在国会两院宣布正式批准方能成为法律。 女王在部长的建议下有权特赦囚犯或宣布减刑。根据法律规定,女王个人是不会犯法的——因为她获民事及刑事起诉的豁免权,法庭也不能起诉她。然而,其他王室成员却不能享有该项豁免权。 勋衔及委任女王有权册封贵族、颁授爵位及其他勋衔。受勋人士名单通常由首相提名,但某些勋衔则由女王自己决定。许多重要的国家职位均由女王委任,人选则由首相或有关内阁大臣提名。 外交政策 各国派驻伦敦的外交人员均须得到女王的同意,她有权缔结条约、发动战争或议和、确认海外国家及政府、吞并及割让领土。 枢密院 女王负责主持枢密院的会议。按君主特权所订立的枢密令,以及其他法令均是由枢密院通过的。君主特权包括组织行政机关,而政府的权力则受制于宪法习惯(这些规则本身并非法律,但对政府的运作却异常重要)。 所有涉及君主特权的行为,均须由有关部长负责执行,他们须向国会负责,并就各项政策接受国会议员的质询。国会有权撤消或限制有关特权的行使。 除了听取各项报告外,女王也可随时就国民生活情况向其官员发表意见。 为什么英女王有两个生日呢? 女王的出生日期是在4月21日。但传统以来,英国人都习惯于夏天庆祝君王的寿辰。由1805年起,英国人开始以举行军旗礼来庆祝君王的官方寿辰,日期通常是定于6月的第二个周末。 这个仪式的本来目的是让士兵熟识其所属兵团的旗帜式样,以便日后行军打仗时易于识别。五个步兵团,包括近卫步兵第一团、Coldsteam步兵团、苏格兰、爱尔兰及威尔士步兵团,每年按编制负责于仪式上展示其军旗。 仪式开始时,女王会在王室骑兵军官的陪同下骑马离开白金汉宫,沿着林荫大道步往骑兵卫队的阅兵场,检阅五百名卫兵。军旗礼展示的军旗依照卫兵的官阶高低排列,每队卫兵随着军旗带领,在步兵团的陪同下,分列式步操经过女王面前。至于女王正式生日当天,并无特别仪式举行,只是各政府大楼会有升国旗及播放国歌,以示庆祝。 王位继承人的排列次序如下: 1.威尔斯王储(1948年生)

英国历史概况

英国历史概况 英国历史是一部征服与合并和的历史。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历史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正式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1800年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合并成为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 苏格兰历史简介 苏格兰位于大不列颠岛北部,英格兰之北。苏格兰的历史的正式记载是在古罗马人入侵不列颠之后的一些纪录。公元5世纪,爱尔兰北部的盖尔人(凯尔特人的一支)移居苏格兰,曾在阿盖尔郡和比特郡地区建立达尔里阿达王国。此后向东扩张到阿瑟尔森林和厄恩河谷,向北扩张到埃尔金地区。公元843年达尔里阿达国王麦卡尔平兼任皮克特王国的国王,建立阿尔巴王国,王号为肯尼思一世,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苏格兰王国逐渐成形。此后,苏格兰历经邓凯尔德王朝、坎莫尔王朝、巴里奥尔王朝、英格兰占领、布鲁斯王朝以及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至1707年与英格兰王国合并成为联合王国。 威尔士历史简介 威尔士位于大不列颠岛西南部,英格兰以西。 距今约29,000年便有人类定居于威尔士。至古罗马人进入了大不列颠岛后,威尔士属于不列颠行省 公元5世纪,随着罗马人的撤离,盎格鲁撒克逊人大举入侵大不列颠,直至到11世纪,威尔士人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高压统治与入侵中度过,而同时布灵顿人开始称自己威尔士人。公元8世纪,传说中的亚瑟王(King Arthur)领导布灵顿人抗击盎格鲁撒克逊统治。 公元9世纪和10世纪维京入侵使威尔士王国进一步统一,成为一个实体,但同时亦使威尔士落入英国皇室统治之下。 公元927年,威尔士国皇承认盎格鲁撒克逊国王阿瑟斯坦保护威尔士的主人。在随后的11世纪中,威廉一世充分利用了这种先例,在威尔士边境建立的强大而野心的封建领地制度。公元1282年,英格兰王爱德华一世征服最后一个威尔士北部和西部的威尔士公国 (Statute of Rhuddlan)公元1284年,威尔士正式被英格兰合并,爱德华一世以《罗德兰法令》 确立自己在该地区的统治。 公元1535年,《联合法案》完成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统一,划分后者为13个郡,并规定英格兰法律通行全威尔士,英文为其官方语言。大部分威尔士人因此无法担任政府公职,但可以派代表参与英国国会。 北爱尔兰历史简介 北爱尔兰是英国的一个地区,位于爱尔兰岛东北部。公元前6600年前后,人类开始在爱尔兰岛定居。现在的爱尔兰人是古代凯尔特人的后裔,世代居住在爱尔兰岛上。公元5世纪的时候,随着罗马天主教的传入,爱尔兰人逐渐信仰了天主教,并形成了由修道院、传道士和王国组成的文化。公元8世纪末,爱尔兰岛上出现了统一的文明和法律,但政治上还没有出现统一的国家。 公元12世纪末,英王亨利二世利用爱尔兰的分裂局面,率军在爱尔兰岛登陆,征服都柏林和附近地区,建成“爱尔兰领地”,交由其四子约翰统治。但到1609年为止爱尔兰仍然是

应用文写作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职业中专应用文写作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请把选项填在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 应用文是直接用于处理公私事务的实用性文章,其行文的目的是( ) A .说服阅读者 B. 解决实际问题 C. 与阅读者互通信息 D. 表现作者的文学功底 2.对于材料的选择,应该( ) A.越多越好,详细全面 B.尽力生动形象 C.以少胜多,以一当十 D.只选择新近发生的事实 3.下列公文属于上行文的是( ) A.决定 B. 通知 C.报 告 D. 函 4.“ 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予批转执行”是( )的结尾 A.呈转性报告 B.呈报性报告 C.转发性通知 D.批复5. 公函和便函是从( )角度分类的 A. 从内容 B.从公文处理程序 C. 从行文主体 D.从行文目的 6.下列属于应用文开头用语的是( ) A. 收悉 B.遵照 C. 我(部) D. 暂行7.决定和意见的基本格式一般由( )组成 A. 开头、主体、结尾 B. 标题和正文 C. 标题、主体 D. 正文结尾 8.下列公文可以上行、下行、平行的是( ) A. 函、决定 B. 函、意见 C. 意见、决定 D.函、会议纪要 9.下列公文发文字号书写正确的是( ) A.国办发﹝2012﹞第10号 B. 国办发﹝2012﹞ 10号 C.国办发(2012)第10号 D. 国办发(2012)10号 10.应用文语言要求用词造句要规范,符合现代语法规律,要求语言() A. 生动 B. 真实 C. 完整 D.准确 二.判断题(10分)请把“√”或“×”填在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 应用文的宣传、教育作用主要体现在上级党政机关颁发的各类公文中。() 2. 真实性是应用文最根本的特点,是应用文的生命线。() 3. 不同文体对主题的提法不同:在新闻和文学作品中一般用“主题” ;在理论文章 中通常称为“基本观点”或“中心论点” ;在应用性文章中称为“中心思想”或“中心”。( ) 4. 在选择材料时,要做到材料统帅观点,观点表现材料。() 5.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统帅,因此,结构布局要为主题服务。( ) 6. 批复是下行文,具有指示性、针对性和简要性等特点,是针对请示做出答复的公文。() 7. 会议纪要按会议的的形式可以分为决议性会议纪要、部署性会议纪要、情况性会 议纪要等。() 8. 函的标题中应该写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名称,文种名称应点明是“函” 还是“复函” 。( ) 9. 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10. 公文的成文时间要用数字把年、月、日标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 B. 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C. 附件应该与公文一起装订 D. 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2.搜集、积累材料的途径主要有( ) A.观察 B.感受 C.调查 D. 想象 E.阅读 3.谋篇的原则有( ) A.服从表现主旨的需要 B. 为读者着想 C.最好采用总横式结构 D.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部联系 E.适应不同文体的要求 4.下列属于应用文结尾专用语言的是( ) A.鉴于 B.兹 C. 当否,请批示 D.盼复5. 下列各句适合作请示结尾的有( ) A.“以上当否,请批复” B.“以上如无不妥,请予批准” 姓名 学校 班级 ………………装………………………………………………….订…………………………………………………线……………..

应用文a试题与答案

应用文写作(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8分) 1.广告: 2.主送机关: 3.计划: 4.合同: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合同的本质是: A. 合理 B.合法 C.合情 D. 合意 ()2.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行文,应该这样处理: A.主送一个上级机关 B. 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C 保送两个上级机关 D.主送并转送两个上级 ()3.《仁达公司职工管理办法》的作者是: A.仁达公司 B.起草人王秘书 C.签发人何总经理 D.审核人宋主任 ()4. 公文标题的写作中,被转发的文件属时,应加书名号。 A.会议纪要 B.请示报告 C.决定通知 D.法规规章 ()5.某县机械厂向某银行请求贷款,最适宜使用的文种是: A.请示 B.通知 C.函 D.通报 ()6.被告人或被上诉人针对原告的起诉状或上诉人的上诉状而制作的,用以答复或驳诉的书面文书称为: A.民事诉状 B.行政诉状 C.答辩状 D.申请执行书 ()7.联合行文的机关必须是 A.两个以上的机关 B.两个以上的同级机关 .上下级机关 D.不相隶属的两个机关 ()8.公文的附件说明应该位于: A.发文机关名称之前,正文之后 B.附注之后,抄送之前 C. 正文之后,附注之前 D.正文之后,成文日期之前 ()9.写进文章的事实、依据和相关背景就是:

A.结构 B.记叙 C.材料 D.主题 ()10.下列不属于应用文特点的是: A.实用性 B.真实性 C.艺术性 D.程式性 ()11.“应用文”名称的提出者是: A. 欧阳修 B. 王安石 C.刘熙载 D.文天祥 ()12.应用文语言的特点之一是: A.平实庄重 B.生动形象 C.间接性 D.修饰性 三、是非判断题(每题2分,共18分) ()1.商业广告在向公众进行宣传时,应该要针对特定的消费者。 ()2.合同一经签订就是合法的,就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3.部门的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室都可以对外正式行文。 ()4.请示不可抄送下级机关。 ()5.能否找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是衡量一篇总结质量好坏的标准。 ()6.联合行文的前提是发文机关之间一定是同级机关。 ()7.意向书与合同协议一样,签定之后不能随时变更。 ()8.消息一定是以事实为基础,事实也一定都能成为消息。 ()9.收到下级机关的“请示”、“报告”之后,上级都应该作出答复。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把下级机关的公文转给其他的下级用性通知,把上级或者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转给下级机关用性通知。: 2.应用文对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和庄重。 3.通报是用于、,传达重要精神和情况时使用的公文。 4.计划中的内容回答的是“”的问题;措施、步骤回答的是“”的问题。 5.消息是狭义的,其显著的特点是,在事实上要求,在时间上要求。 五、改错题(共10分) 请指出下面启事存在的问题 寻物启事 本人不小心丢了一块手表,现生活很不方便,拾获者尽快交还给我。 王立 2010年5月11日

The United Kingdom 英国介绍_中英文

The United Kingdom, including Great Britain (England, Wales and Scotland "and Northern Ireland, is a member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12. Its full name is the United Kingdom. Britain is the British Isles by the majority of islands, of which the largest islands are Great Britain, the second largest isl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Irish Republic. The west coast of Scotland there is a large islands called the Hebrides. Native north-east coast of Scotland Orkney Islands, Shetland Islands, and Samoa. Of these islands with the mainland have administrative relations, but the Irish Sea between Great Britain and the Isle of Man and the Channel Islands between France is largely autonomous and not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United Kingdom. The United Kingdom area of approximately 242.5 thousand square kilometers (93600 square miles), from the south coast to Scotland is almost the most northern part of nearly 1,000 kilometers (about 600 miles), nearly horizontal at its widest point about 500 kilometers (about 300 miles). "Britain" the term originated in the Greek and Latin words, which may eventually be traced back to Celtic. Although the use of "Prehistoric" This yardstick to measure, the Celtics went to the British Isles is also a later (and before that had created those civilizations such as the Avebury stone circle Stonehenge construction sites and Such well-known historical monuments), but the history of written records relating to England, after all, about the Celtics from the start. "Celtic" This phrase is very common and regularly used to distinguish the early inhabitants of the British Isles and later the Anglo - Saxon invaders. The Romans ruled from AD 43 onwards lasted 300 years. The Romans in 408 before the final withdrawal of the island were from Northern Europe began to Angles, Saxons and Jutes intrusion, has undergone a period of growing chaos. "England" is the word from the "Angles" came. Over the next two centuries, and gradually became a settler harassmen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umber of small kingdom. British people in today's Wales and Cornwall Regional Independent survive. These small kingdom there was relatively strong to dominate the country's kingdom, first in the North (Northumbria Kingdom), and then in the central (the Kingdom of Mercia), and finally in the south (Wessex kingdoms). However, from the Scandinavian Vikings then invaded England and settled down, although in the 10th century Wessex dynasty, beat off the invading Danes and for a time to dominate the vast region of England. In 1066 took place on the last successful invasion of England. Duke William of Normandy in the Battle of Hastings defeated the British, the Normans from France and others come here to settle. In the ensuing three centuries, the French became the language of nobility, the legal structure has been the English Channel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passage of that set of consequences, and social structure, to some extent been affected. Wales, though often in England within the sphere of influence, but has been a bastion of Boston. However, in the Prince Llewellyn was killed in 1282, after Edward I waged a battle and victory to put England under the rule of Wales. Welsh nationalist sentiment continues to rise, the beginning of the 15th century rebellion led by Owen

经济应用文期末考试试题4

2013-2014学年上学期 《商务应用文写作》期末考试试题班级:姓名:时间:分钟得分: 一、选择题(共10题,20分,每小题2分) (1)关于应用文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 应用文的产生与发展是以应用为目的 B 应用文的形式有严格的写作格式 C 应用文是随着社会活动发展而出现的 D 应用文与文学作品区别不大 (2)下列不是商务应用文写作的语言要求的一项是() A 准确 B 简明 C 形象 D 得体 (3) 以下不属于管理事务文书的一项是() A 计划 B 合同 C 总结 D 简报 (4) 以下不属于行政公文的一项是() A 简报 B 请示 C 批复 D 函 (5) 关于行政公文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通知只是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不能转发上级机关的公文 B 报告用于向下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下级机关的询问 C 批复是用于答复上级机关的上行公文 D 函是商洽性的平行公文,可用来向有关事项的主管职能部门请示批准某个事项 (6)关于意向书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意向书是一种体现各方意愿的初步条文,它是双方进行实质性谈判的依据。 B 意向书双方应当共同遵守,具备法律的约束力 C 意向书具有协商性,灵活性和临时性等特点 D 意向书的书写格式有条文式、表格式及条文表格综合式 (7)以下不属于合同内容的一项是 ( ) A 计划规模 B 数量和质量 C 价款或酬金 D 履行的期限 (8)下列不属于调查报告特点的一项是 ( ) A 专业性 B 科学性 C 客观性 D 针对性 (9)下面不属于发文字号组成部分的是:() A、机关代字 B、年号 C、出口号 D、顺序号 (10) 下列不属于市场预测报告特点的一项是 A 客观性 B 科学性 C 同比性 D 及时性 二、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 (1) 合同的格式有三种,即表格式、、 (2) 总结是对过去一个时期所做工作作和的实用文体 (3)按照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的不同,可将公文分为上行文 __和三种。 (4)专用书信要求文字贴切简洁、、格式规范美观、。

应用文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应用文写作考试 一、多项选择题 1.适用于报告写作的事项有(ACE)。 A.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B.向下级或有关方面介绍工作情况 C.向上级提出工作建议 D.答复群众的查询、提问 E.答复上级机关的查询、提问 2.工作报告的内容包括( ACDE)。 A.经常性的工作情况 B.偶发性的特殊情况 C.向上级汇报今后工作的打算 D.对上级机关的查问做出答复 E.向上级汇报的工作经验 3.适合作报告结尾的习惯用语有(AC)。 A.“特此报告” B.“以上报告,请批复” C.“以上报告,请审示” D.“请批准” E.“如无不妥,请批准” 4.适合请示的事项有( BCDE)。 A.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请求上级指导 B.下级无权解决的问题,请求上级机关作出指示 C.下级无力解决的问题,请求上级机关帮助解决 D.按规定不能自行处理,应经上级批准的事项 E.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涉及面广而下级无法独立解决必须请求上级机关协调和帮助的问题 5.下列事项中,应该用请示行文的有(ACD)。 A.××县教育局拟行文请求上级拨款修复台风刮毁的学校 B.××县政府拟行文向上级汇报本县灾情 C.××集团公司拟行文请求上级批准引进肉食品加工自动化生产线 D.××海关拟行文请求上级明确车辆养路费缴纳标准 E.××市政府拟行文向上级反映农民负担增加的情况 6.“请示”应当(AC)。 A.一文一事 B.抄送下级机关 C.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 D.不考虑上级机关的审批权限和承受能力 7.下列标题中正确的有(BDE)。 A.××分公司关于请求批准开发新产品的报告 B.××县人民政府关于解决我县高寒山区贫困户移民搬迁经费的请示 C.××县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将××风景区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请示报告 D.××公司关于解决生产用地的请示 E.××省移民办公室关于对移民区域作适当调整的请示

《现代应用文写作》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现代应用文写作》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现代社会中人们正在普遍使用的专为处理公私事务而写的实用类文章,通称为() A.文章 B.应用文 C.法定公文 D.事务文 [答案]:B 2.将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的安排或指导方针告知公众的决定属于() A.决策性决定 B.奖励性决定 C.惩戒性决定 D.变更性决定 [答案]:A 3.对下阶段及未来发生的事情只作初步打算或粗线条谋划的计划称为()。 A. 设想 B. 规划 C. 方案 D. 安排 [答案]:A 4.慰问信的受文对象非常明确,因此慰问信具有()的特点。 A.针对性 B.请求性 C.引导性 D. 临时性 [答案]:A 5.下列属于礼仪文书的是()。 A. 广告 B. 海报 C. 贺词 D. 合同 [答案]:C 6.招标书具有()的特点。 A.告知性 B.秘密性 C.公示性 D. 发布性 [答案]:A 7.实验报告呈现学术成果的表达方式,是()的形式。

A.论证 B.报告 C.实验 D. 实验与报告 [答案]:B [小题分数]:1 8.职业或专业人群的针对性很强,往往作为机构或团体成员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法规文书是()。 A. 办法 B. 细则 C. 守则 D. 职责 [答案]:C [小题分数]:1 9.()是规格最高的一种祝酒词。 A.机构宴请祝酒词 B.国宴祝酒词 C.私人宴请祝酒词 D.集团宴请祝酒词 [答案]:B [小题分数]:1 10.单位或个人在活动、节日和各种喜事中邀请宾客而发出的制作精美的信函文书是()。 A.邀请函 B.请柬 C.倡议书 D.慰问信 [答案]:B [小题分数]:1 11.以下哪一组公文是行政公文()。 A. 命令、决定、指示 B. 公告、通告、通报 C. 计划、办法、议案 D. 公报、决定、决议 [答案]:B [小题分数]:1 1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句是()。 A. 决定可以用来变更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B. 决定不可以用来变更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应用文期末考试题

期末复习 选择题 1.报告只能用作( ). A.上行文B.平行文 C.逐级下行文D.多级下行文 2.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 ). A.报告事项B.决定事项 C. 讨论事项D.请示事项 3.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应使用的公文文种是( ).A.意见B.报告 C. 通报D.函 4.特殊情况越级向上行文,应抄送给()A.直属上级机关 B.直属下级机关 C.系统内的所有同级机关 D.有业务联系的机关 5、《××广播局关于向××县土地局申请划拨建设电视转播台用地的请示》,该标题主要的错误是()A.违反报告不得夹带请示的规定 B.违反应协商同意后再发文的规定 C.错误使用文种,应使用函 D.错误使用文种,应使用报告 6.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只能标明()

A.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B.所有机关的发文字号 C.至少两个机关的发文字号 D.根据情况临时规定的发文字号 7 .按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写在消息第一层的是。 8 .标题 B .导语 C .主体 D .结尾 9.在防治“非典”期间,某县卫生局发现经费严重不足,拟向该县财政局提出增拨经费的请求,此时县卫生局该选用的文种是( ). A.请示B.意见C.函D.报告 10 .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时使用。 A .公告 B .通告 C .通报 D .决定 13. 函的重要功能之一是______。 A.商洽工作 B.记载情况 C.反映情况 D.传达重要精神 多项选择 二、多项选择题 1 .消息的特点是。

A .叙述为概述 B .文字简明扼要 C .报道及时迅速 D .篇幅短小 2 .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和。 A .年份 B .序号 C .简称 D .全称 3 .毕业论文主要考查学生的能力。 A .已学专业知识的运用 B .查询专业资料 C .运用计算机 D .语言(中文和外文)的运用 4.请示的行文规则有(). A.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一文数事 B.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同时抄送下极机关C.除特殊情况外,不应直接送领导者个人 D.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请示时,应当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E.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

(20101204现代教育科学删减版)历史述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跨文化教育实践

历史述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跨文化教育实践 赵萱张佩萍陈佳*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200062;建青实验学校,上海200051;建平中学,上海200135)[摘要]文中通过梳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促进跨文化教育发展的历史实践,旨在为我国未来开展跨文化教育所借鉴。 [关键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跨文化教育;历史梳理 人类历史上跨文化教育实践源远流长,在UNESCO推动下,跨文化教育逐渐成为现代教育思潮。 一、历史溯源 (一)酝酿与积累:探讨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UNESCO致力于通过教育、科学及文化来促进各国间合作,为和平与世界安全做出贡献,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末颁布的条约肯定教育肩负着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国际理解与和平的重任。《儿童的权利:教育肩负的复杂文化责任公约(1989)》规定:“儿童的教育应注重培养尊重自身的文化身份、语言和价值观以及所居住的国家的民族价值观”。《移民工人及其家庭成员国际保护法(1990)》中提出:“移民工人子女的教育应为他们的母语和文化教学提供便利。”除了颁布上述对于缔约国有约束性的国际条约之外,UNESCO还提出了很多宣言和建议,呼吁会员国采取行动。《青年的国际理解精神的培养和有关国际组织的教学(1948)》提出:“当前教育要使儿童和青少年做好准备,能有意识地积极参与建设一个多元的、和平、安全及人人享有更完满生活这一共同目标的世界社会。”《增进联合国宣言中所倡导的和平,相互尊重和人民之间的理解宣言(1965)》强调教育在促进和平、团结、国际层面合作的作用。《作为学校课程和生活之组成部分的国际理解教育(1968)》中提出:“教育应帮助增进人们对世界和各国人民的了解,帮助青少年形成以相互欣赏和尊重的精神态度,应增进对世界各国及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的理解。”《促进国际了解,合作与和平的教育以及关于人权和基本自由宣言(1974)》强调了学习不同文化、教授外语对于促进国际理解、世界和平的巨大作用。《反对种族主义和种族偏见宣言(1978)》肯定教育对抗种族歧视发挥的作用。《墨西哥城文化政策宣言(1982)》中指出教育应培养尊重他人、团结协作、国际化视野、全球共生意识、传递世界各国文化与价值观。1世界文化十年活动(1988-1997)提倡编写教材帮助青少年儿童理解各种文化及其表现形式。2 (二)理论与实践的拓展:跨文化教育(20世纪90年代至今) *作者-:赵萱(1985-),浙江金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博士在读,研究方向:教育文化与社会..张佩萍(1961,8-),浙江普陀,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陈佳(1976-),上海市建平中学英语教师,中学二级.

应用文试题及答案

篇一:《应用文写作》试题及答案要点 《应用文写作》试题 一、单选(每小题1分,共10分) 1、单位对外行文时,公文标题的形式是() a、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b、发文机关+文种 c、事由+文种 2、工作报告中()请示事项 a、可以写上 b、不能夹带 c、必要时可写 3、为维护正常的领导、指导、直接统属的关系,上行文一般采用()方式 a、多级行文 b、逐级行文 c、越级行文 4、函主要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 a、商洽公务 b、汇报工作 c、传递文件 5、《河北银行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正文应使用() a、2号宋体 b、3号宋体 c、3号仿宋体 6、公文的成文时间一般应当是() a、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b、拟写公文的日期 c、印制公文的日期 7、对公文负有主要答复办理责任的机关是() a、制发机关 b、抄送机关 c、主送机关 8、公文正文的层次序数正确的是() 9、公文主题词的排列顺序是( ) a、文种、类别、类属 b、类别、类属、文种 c、类属、类别、文种

10、转发性通知主要用于() a、印发本部门的文件 b、批转下级文件 c、转发上级、平级和不相隶属机关的文件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应用写作的语体风格是( ) a、准确 b、简明 c、形象 d、平实 e、庄重 2、下列文种既可用作上行文又可用作下行文的是( ) a、通知 b、意见 c、函 d、报告 e、批复 3、计划正文部分的主要内容是() a、目标任务 b、措施方法 c、时间步骤 d、执行部门 e、执行要求 4、公文发文字号的组成要素有( ) a、文种 b、事由 c、机关代字 d、年份 e、顺序号 5、作为公文的报告按用途可分为( ) a、工作报告 b、意见报告 c请示报告 d、情况报告 e、答复报告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请解释为什么要作此规定? 2、表彰性通报的正文应写出哪几部分内容? 3、会议记录与会议纪要主要有什么不同? 4、你认为应该怎样修改公文?

英国名胜介绍(英文版)

London introduction London,the capital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Europe's largest city, one of the world's two major(主要)center city, is one of the most prosperous(繁荣的)global city. London is the center of economic(经济的)financial(财务的)and trade (贸易)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New York, tied for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financial center. The Big Ben, Tower Bridge Big Ben is Elizabeth Tower. London's famous ancient(报时)bell, the palace of Westminster clock. The British Parliament (英国国会)meeting hall clock tower, built in 1859. Tower bridge is the Tower Bridge of London. Tower Bridge of London is the first bridge the river Thames from where it begins, is a symbol (象征)of London, "London front gate", was built in 1886. The London Eye The London Eye, The London Eye, British Airways, also known as the Millennium(千禧)Wheel, is located(位于)the banks of the river Thames in London, is the world's fourth largest Ferris wheel, is one of the landmarks(标志)of London, is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具有吸引力的)tourist attractions(旅游景点)in London. Thames River Thames River is a famous British mother river, rising in southwest Coates Ward Hills(科茨沃特丘陵)of England, 338 kilometers in length. Buckingham Palace Buckingham Palace is the Royal Palace(王宫), built in 1703 and named for the Duke of Buckingham(以白金汉公爵命名). Westminster Cathedral Westminster Cathedral(威斯敏斯特大教堂)is located in the North Bank of the Thames River, was a Benedictine monastery(修道院), founded(成立)in the year 960 ad(公元960年), was expanded(扩建)in 1045, built in 1065. Tat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he Tat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泰特现代美术馆)is located in the South Bank of Thames River, face each other across the river and the St.Paul's Cathedral, connecting(连接)them is the Millennium Bridge across Thames River. St.Paul's Cathedral St.Paul's Cathedral located in London, a representative(代表)of Baroque style architecture (巴洛克风格的建筑), is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dome(圆顶)of the church, it imitated(模仿的)Papal Basilica(教皇的教堂)of Saint Peter in Rome(整体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British classical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Oxford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is a public university located in the city of Oxford, founded in 1167, is the oldest university in the English speaking world. Stratford Evan upon Avon Ford (埃文的斯特拉特福德)(Stratford) is located on the banks of the Evan River, a beautiful city is the greatest playwright(剧作家)of England, the hometown of Shakespeare(莎士比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