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氟甲基苯乙烯的合成
含氟聚合物的合成进展

含氟聚合物的合成进展王海蓉,张明祖,倪沛红*(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江苏省先进功能高分子材料设计及应用重点实验室,苏州 215123)摘要:含氟聚合物由于其优异的化学和物理性能以及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受到关注。
根据聚合反应单体结构不同,可以通过不同方法合成各种结构的含氟聚合物。
这些聚合方法主要是可控/ 活性 聚合,例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 RP)、原子转移自由基-乙烯基自缩合聚合(AT R-SCVP)、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 AF T)、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 M P)、活性阳离子聚合、活性阴离子聚合、氧阴离子聚合。
此外,常规自由基聚合及乳液聚合方法也受到青睐。
本文对近年来文献报道的不同含氟聚合物结构及其相关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含氟聚合物;可控/ 活性 聚合;常规自由基聚合;乳液聚合引言氟原子的电负性(3 98)在所有元素中最高,它具有除氢原子以外最小的范德华半径(0 132nm)和较高的C-F键能(540kJ/mo l)。
含氟聚合物由于具有独特的性质:既疏水又疏油的双疏性、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高、折射率和低介电常数低、摩擦系数和表面能低、良好的抗氧化性和耐侯性以及一定的生物相容性等[1~5],因而在航空、微电子工程、化学和汽车行业、光学、纺织工业以及生物医用材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6~11]。
Kr afft课题组对含氟聚合物,尤其是两亲性含氟聚合物的性能及其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11~15]。
通常,根据参加聚合反应的单体及其活性中心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配位聚合等。
由于含氟单体数目和种类的多样性,文献报道的含氟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可以根据不同单体的结构采用不同的聚合机理。
1 可控/ 活性 聚合制备含氟聚合物可控/ 活性 自由基聚合反应是近年来高分子设计合成应用最广泛的聚合方法。
大多数烯类单体的聚合都可采用这类聚合方法。
可控/ 活性 聚合主要有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16,17]、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M P)[18]、可逆加成 断裂链转移聚合(RA FT)[19]以及活性离子聚合等。
4-取代-2-[3-三氟甲基-苯乙烯基]-1,3,4-恶二嗪-5-酮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4-取代-2-[3-三氟甲基-苯乙烯基]-1,3,4-恶二嗪-5-酮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https://img.taocdn.com/s3/m/cd66d2e8524de518964b7dc3.png)
A bst ra c t: 14 nove l compounds of 42substituted222[ 22( 32( trifluorom ethyl2phenyl) 2vinyl) ] 24H 2[ 1, 3, 4] 2 oxad iaz in252one derivatives w ere designed and syn thesized through the sta ting m ateria l 32( 32 trifluorom ethy l 2pheny l) 2acrylic acid. The structure of all new compounds w as confirm ed by 1H NMR and e lementa l ana lysis. The pre lim inary assays show ed that some compounds exhibited significant insect icida l activity. The m orta lity of Culex p ip iens pa llens of D 22, D 23, D 24 and D 28 at the m ass concen trat ion of 50 mg /L reached 91. 7%, 86. 1%, 85. 5% and 93. 9% . K ey w ord s: 1, 3, 42oxad iaz ine252one; synthesis; b ioactivity
孙 亮1,
曹 瑾 2, 沈 宙 2,
陈 亮 2, 吕冬华 2, 倪长春 2, 袁莉萍* 2, 张一宾2
( 1. 华东理工大学 药学院, 上海 200237; 2. 上海市农药研究所 , 上海 200032)
4-氟-2-三氟甲基苯乙酮合成方法

4-氟-2-三氟甲基苯乙酮合成方法4-氟-2-三氟甲基苯乙酮是一种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化合物,下面将介绍一个常用的合成方法。
合成4-氟-2-三氟甲基苯乙酮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氰基取代反应来实现。
具体的合成路线如下:步骤一:氰基化反应首先,需要将苯乙烯通过氰化反应转化为对应的氰基化合物。
这里可以使用三氰胺钠(NaN3)作为氰化剂。
将苯乙烯和NaN3在高沸点溶剂(如二氯甲烷)中反应,得到苯乙腈。
步骤二:氟化反应将上一步得到的苯乙腈与氟化钠(NaF)反应,用高沸点溶剂(如四氢呋喃)使其溶解。
反应后,得到4-氟苯乙腈。
由于氟对化学反应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选择合适的条件来控制反应的效果。
步骤三:酰化反应在此步骤中,我们需要将4-氟苯乙腈通过酰基化反应转化为酮。
酰基化反应是通过酰化试剂(如酸酐)与相应的底物反应得到。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使用三氟乙酸酐作为酰化试剂。
将4-氟苯乙腈与三氟乙酸酐在存在酸性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得到4-氟-2-苯乙酮。
步骤四:三氟甲基化反应最后,需要将4-氟-2-苯乙酮通过三氟甲基化反应转化为4-氟-2-三氟甲基苯乙酮。
这个反应可以通过反应物和三氟甲基硫醇等三氟甲基化试剂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反应的机理为亲核取代反应。
将4-氟-2-苯乙酮与三氟甲基硫醇一起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反应后得到目标产物4-氟-2-三氟甲基苯乙酮。
这就是合成4-氟-2-三氟甲基苯乙酮的主要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溶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以获得较好的反应效果。
以上是关于4-氟-2-三氟甲基苯乙酮合成方法的简要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需更加详细的信息,请参考相关文献。
2,3,4,5-四氟芾甲酸的合成与应用

2,3,4,5-四氟芾甲酸的合成与应用2,3,4,5-四氟芾甲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其合成和应用在实际生产和科研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其合成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2,3,4,5-四氟芾甲酸的合成2,3,4,5-四氟芾甲酸的合成方法较多,下面将介绍其中两种主要方法。
1.氟化法合成该方法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原料为苯乙烯、三氟乙酸、氢氟酸和硫酸,反应过程如下:首先将苯乙烯和三氟乙酸放入反应釜中,加入氢氟酸,控制温度在0℃左右,反应1小时。
然后加入硫酸,控制温度在0℃至5℃之间,反应1小时即可得到2,3,4,5-四氟芾甲酸。
2.卤代芾酸法合成该方法是通过卤代芾酸的脱卤反应,得到2,3,4,5-四氟芾甲酸。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芾酸和卤素化合物反应,得到卤代芾酸。
然后将卤代芾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脱去卤素,得到2,3,4,5-四氟芾甲酸。
二、2,3,4,5-四氟芾甲酸的应用1.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2,3,4,5-四氟芾甲酸可以作为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原料,可以用于合成具有特殊化学性质的有机化合物。
例如,可以用2,3,4,5-四氟芾甲酸与苯乙烯反应,得到2,3,4,5-四氟芾基苯乙烯,该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可以用于制备高温润滑剂。
2.在医药领域的应用2,3,4,5-四氟芾甲酸可以用于医药领域,可以用于制备各种药物。
例如,可以用2,3,4,5-四氟芾甲酸与苯丙胺反应,得到2,3,4,5-四氟芾基苯丙胺,该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备抗抑郁症的药物。
3.在电子材料中的应用2,3,4,5-四氟芾甲酸可以用于电子材料中,可以用于制备聚合物材料。
例如,可以用2,3,4,5-四氟芾甲酸与丙烯酸酯反应,得到2,3,4,5-四氟芾基丙烯酸酯,该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备高透明度、高耐热性的聚合物材料。
4.在涂料领域的应用2,3,4,5-四氟芾甲酸可以用于涂料领域,可以用于制备各种高性能涂料。
例如,可以用2,3,4,5-四氟芾甲酸与甲基丙烯酸酯反应,得到2,3,4,5-四氟芾基甲基丙烯酸酯,该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备高透明度、高硬度、高耐热性的涂料。
Fluolead试剂在有机氟化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r e d u c t i o no fC O 2b yg -C 3N 4b a s e d c a t a l y s tw e r e d e m o n s t r a t e d .K e y wo r d s :g r a p h i t e p h a s e c a r b o nn i t r i d e ;p h o t o c a t a l y t i c ;r e d u c t i o n ;c a r b o nd i o x i d e ;r e a c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F l u o l e a d 试剂在有机氟化领域中的应用进展许雯,初晓东,冯柏成*(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042)摘要:F l u o l e a d 试剂是一种新型氟化试剂,其制备简单㊁稳定性好㊁活性高㊁应用范围广(能与含有醇㊁醛㊁酮㊁羧酸等基团的物质发生反应合成相应的含氟化合物)㊁易处理㊁安全易操作等优点㊂从F l u o l e a d 对羟基的氟化㊁对羰基(包括醛基)的氟化㊁对羧基的氟化㊁对硫代碳酸酯基(包含硫代羰基)的氟化,F l u o l e a d 用于基团保护,F l u o l e a d 制备五氟化硫方面综述了F l u o l e a d 试剂在有机氟化领域的新进展㊂关键词:F l u o l e a d 氟化试剂 有机氟化领域中图分类号:T Q 213 文献标识码:A含氟的天然有机产物少,将氟原子或含氟基团选择性地引入有机分子中一直是有机化学界非常感兴趣的研究领域㊂而将氟原子引入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分为直接氟化法(亲电氟化㊁亲核氟化)和含氟砌块法㊂直接氟化法就是直接利用亲核或亲电氟化试剂直接向有机分子中引入氟原子或含氟基团㊂含氟砌块法即是制备一些含氟中间体用作含氟砌块,并利用含氟砌块上原有的官能团选择性地与其它分子结合从而合成特定结构的含氟化合物㊂经典的氟化试剂存在着一些缺点,如:高毒性㊁反应不易控制㊁稳定性低等等㊂因此,人们致力于研究低毒性㊁高稳定性㊁使用方便(尤其是在实验室中)的氟化试剂,F l u o l e a d 试剂便是其中之一㊂F l u o l e a d 是一种已商品化的氟化试剂,其化学名称为:4-叔丁基-2,6-二甲基苯基三氟化硫㊂该试剂是一种新型亲核性氟化试剂,其化学性质类似于D A S T (二乙胺基三氟化硫)和S F 4,但S F 4具有高毒性㊁难处理㊁且对反应容器有一定的要求,D A S T 稳定性低(受热易分解㊁易爆炸)㊁应用范围有限;而F l u o l e a d 具有高稳定性㊁高反应活性㊁使用简单㊁应用范围广泛等优点㊂F l u o l e a d 试剂最早是由Um e m o t o 等[1]于2007年合成(图1);而后在2008年又报道了新的合成方法[2](图2),并且这几种方法沿用至今㊂文献[3-4]对该试剂的合成㊁性质㊁反应机制和立体化学进行了评述,本文拟对F l u o l e a d 试剂应用于有机氟化合物合成的进展进行了评述㊂图1 F l u o l e a d 合成图2 F l u o l e a d 新合成路线1 F l u o l e a d 对羟基的氟化2010年,Um e m o t o 等[5-6]报道了一种用简易 收稿日期:20180113;修改稿收到日期:20190326㊂作者简介:许雯(1994),硕士在读,主要从事精细化工中间体方向的研究与开发㊂E -m a i l :x w i n g s l l @163.c o m ㊂*通信联系人,E -m a i l :1355816347@q q.c o m ㊂87 精 细 石 油 化 工S P E C I A L I T YP E T R O C H E M I C A L S第36卷第3期2019年5月的方法制备具有光学活性的含氟中间化合物,在装有化合物(1)和干燥的二氯甲烷的聚四氟乙烯容器内缓慢滴加二氯甲烷和F l u o l e a d的混合物,在0ħ搅拌1h后室温搅拌60h即可得到反应得到了化合物(2),收率85%㊂F l u o l e a d与化合物(1)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带负电荷的氟离子继续进攻化合物(1)中带有正电荷的碳原子发生S N2亲核取代反应最终得到含氟构型反转的化合物(2),其反应机理如图3㊂图3光学活性的含氟中间化合物的合成及反应机理H u g e n b e r g等[7]报道了脱硫氟化应用于含氟含氮砌块合成,其中化合物(3)与氟化试剂反应合成具有光学活性化合物(4)对比了氟化试剂D A S T,d e s-o x o f l u o r T M和F l u o l e a d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发现F l u o l e a d合成化合物(4)只有5%未被重排生成化合物(5),比其他氟化试剂反应收率高很多㊂F l u o l e a d与化合物(3)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化合物(3)脱去氧原子,使得原来连接氧的碳带正电荷与带负电荷的氮形成新的碳-氮键,这与文献[8-9]提出的扩环反应机理类似,其反应机理如图4㊂图4硫醚的氧化脱硫氟化的合成及反应机理W a l k o w i a k等[10]报道了一㊁二和三氟化苯乙烯单体的合成(图5)㊂F l u o l e a d与伯醇室温下反应6h引入氟原子合成一氟化苯乙烯单体,对比了氟化试剂D A S T与伯醇反应合成一氟化苯乙烯单体,从最终收率来看,两种氟化试剂的氟化效果大致相同,但是F l u o l e a d较D A S T使用简单㊁安全㊂化合物(6)与F l u o l e a d先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带负电荷的氟离子进攻化合物(6)中带有正电荷的碳原子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碳氧键断裂反应最终得到含氟化合物(7);而且反应效率高,选择性好㊂图5合成一氟化苯乙烯单体H i t o s h i等[11]报道了新型的三环醌衍生物, F l u o l e a d与化合物(8)在二氯甲烷溶剂中0ħ反应1h通过亲核取代反应生成相应含氟化合物(9),用于新型的诱导体,改善药物分子对正常细胞的副作用,增强分子的药物活性㊂此反应机理和光学活性的含氟中间化合物的反应机理类似, F l u o l e a d与化合物(8)先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然后带负电荷的氟离子进攻化合物(8)中带有正电荷的碳原子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碳氧键断裂最终得到含氟化合物(9)㊂图6新型的三环醌衍生物合成2F l u o l e a d对羰基(包括醛基)的氟化K e r i m等[12]报道了合成2-喹啉基乙酸衍生物作为H I V抗病毒化合物的方法,在以无水二氯甲烷溶剂中0ħ条件下,F l u o l e a d与化合物(10)中的醛基通过亲核取代反应,最终得到澄清油状液体二氟化合物(11)作为含氟的H I V㊁A I D S或A R C抗病毒化合物㊂F l u o l e a d与化合物(10)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带负电荷的氟离子进攻化合物(10)中的醛基上的碳原子,碳氧双键中π键断裂,同时与F l u o l e a d上的带有正电的硫原子形成氧硫单键,此时,带负电荷的氟原子继续进攻醛基上的带正电的碳原子发生亲核取代反应,最终得到化合物(11),反应机理如图7㊂G a b o r等[13]报道了反向抑制剂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用途,其合成的化合物主要用于治疗97第36卷第3期许雯,等.F l u o l e a d试剂在有机氟化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或预防Aβ相关病变如唐氏综合症,β-淀粉样血管病其中化合物(12)在0ħ条件下缓慢滴加至含有F l u o l e a d的二氯甲烷中,室温搅拌过夜,先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再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即可得到含二氟化合物(13)㊂其反应机理同2-喹啉基乙酸衍生物与F l u o l e a d反应机理类似㊂图72-喹啉基乙酸衍生物合成及反应机理图8反向抑制剂化合物的合成方法W e n报道了[14]制备他含氟前列素及其中间体的方法,对D A S T㊁二(甲氧基乙基)氨基三氟化硫(D e o x o f l u o r)㊁F l u o l e a d等几种氟化试剂制备化合物(14)进行对比,从最终收率来看,氟化效果一样,但是就氟化试剂安全性方面考虑,用F l u-o l e a d作为氟化试剂与化合物(14)中的羰基先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再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含氟化合物(15)更加合适㊂其反应机理同2-喹啉基乙酸衍生物与F l u o l e a d反应机理类似㊂图9含氟前列素及其中间体合成文献[15]报道了液晶组合物和液晶显示装置中以3,3-二氟-1-丙烯氧基的化合物为单体的合成方法,用F l u o l e a d与化合物(16)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含二氟的化合物(17),并将含二氟的化合物(17)作为反应中间体再与其他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反应即可引入3,3-二氟-1-丙烯氧基衍生物,该方法制备化合物(17)工艺简单,在二氯甲烷为溶剂,室温条件下反应3h即可的到产物,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且安全高效㊂其反应机理同2-喹啉基乙酸衍生物与F l u o l e a d反应机理类似㊂文献[16]报道了液晶组合物和包含该液晶组合物的液晶显示器中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F l u-o l e a d为氟化试剂,与化合物(18)羰基反应引入偕二氟化合物(19),并利用该方法合成一系列偕二氟化合物,且该类化合物作为液晶材料中间体,具有比非含氟化合物的黏度低㊁电阻率高㊁响应速度较快㊁介电常数较高等优点,非常适合薄膜场效应㊂其反应机理同2-喹啉基乙酸衍生物与F l u-o l e a d反应机理类似㊂图103,3-二氟-1-丙烯氧基的化合物合成图11液晶显示器中化合物合成3F l u o l e a d对羧基的氟化S i n g h等[17]用F l u o l e a d制备4-氟吡咯烷-2-羰基氟化物及其类似物,4-氟吡咯烷衍生物可应用于药物化学,如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㊂用F l u-o l e a d与(2S,4R)-4-羟基脯氨酸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2S,4S)-4-氟吡咯烷-2-羰基氟化物,而且4-氟吡咯烷-2-酮羰基氟化物作为药物中间体转化为4-氟吡咯烷-2-甲酰胺,N-甲氧基-N-甲基甲酰胺(W e i n r e b酰胺),4-氟吡咯烷甲酸酯甲酯和4-氟吡咯烷腈都有极好的收率㊂其中结晶N-F m o c-顺式-4-氟吡咯烷-2-羰基氟化物(21a)由于其高产率的制备和易于通过结晶分离为对映体纯的化合物㊂其具有光学活性的羟基与F l u o l e a d反应生成构型翻转的C F键的反应机理和化合物(1)与F l u-o l e a d反应机理类似,而羧基上的羟基生成氟与化合物(6)与F l u o l e a d反应机理类似㊂图124-氟吡咯烷-2-羰基氟化物及其类似物合成D o l b i e r等[18]在芳基三氟化碳(原位合成和使用的改进方法脱氧氟化剂)中,用2.5倍浓度的F l u o l e a d与苯甲酸在100ħ下反应2h即可得到89%收率的三氟甲苯㊂其反应机理是F l u o l e a d 与苯甲酸中羧基中的羟基先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再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苯酰氟,苯酰氟再次与F l u o l e a d先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再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三氟甲苯㊂08 精 细 石 油 化 工2019年5月图13合成三氟甲苯4F l u o l e a d对硫代碳酸酯基(包含硫代羰基)的氟化Um e m o t o等[3]在探讨F l u o l e a d的合成㊁性质㊁反应机制时对F l u o l e a d的应用也通过相关实验数据加以说明,它的应用较广泛可以与羟基㊁羧基㊁羰基㊁氨基㊁硫代羰基㊁硫代碳酸酯基基团在某种特定的环境进行亲核取代反应,生成一氟㊁二氟㊁三氟取代物㊂其中F l u o l e a d与含有硫代碳酸酯基的化合物进行反应主要生成三氟取代物㊂其反应机理与三氟甲苯的合成机理类似,先将硫代碳酸酯基先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再通过亲核取代反应转化为硫代酰氟基,然后再与F l u o l e a d先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再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目标产物三氟甲基烷基醚㊂图14含有硫代碳酸酯基的化合物制备三氟取代物方法5F l u o l e a d用于基团保护2010年,Um e m o t o等[19]报道了用于制备氟烷基芳基亚磺酰基化合物和氟化化合物的方法(图15)㊂其中,与化合物(22)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可以与芳基三氟化硫通过亲核取代反应( O R X 被取代为-F,R Y被芳基亚磺酰基取代)生成如化合物(24)结构的类似物,R Y被芳基亚磺酰基取代直接与A'相连,可以保护A'免被其他取代基取代,同时另一端可生成一氟带取代物,最终通过水解即可得到一端含氟,另外一端为氨基或羟基的化合物㊂具体实例如化学反应式(1)和(2)㊂6F l u o l e a d制备五氟化硫F l u o l e a d可以用来制备另一种五氟化硫试剂㊂Um e m o t o等[20]在过量的氯气和K F条件下用F l u o l e a d制备含氯的四氟化硫,四氟化硫再与其他氟源反应即可制备五氟化硫试剂㊂S F5是已知最吸电子的基团之一,具有出色的亲脂性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化学和热稳定性㊂因为S F5它可能是C F3的下一个替代品,吸引了特殊化学领域的关注,如药品和农用化学品,所以被称为 超级C F3组 目前正在应用于化学合成领域㊂图15制备氟烷基芳基亚磺酰基化合物和氟化化合物的方法图16五氟化硫试剂合成方法7结论与展望F l u o l e a d试剂是一种新型氟化试剂,由于其制备简单㊁稳定性好㊁活性高㊁应用范围广(能与含有醇㊁醛㊁酮㊁羧酸等基团的物质发生反应合成相应的含氟化合物)㊁易处理㊁安全易操作等优点F l u o l e a d试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㊂随着对氟化机理的深入研究,它必将对有机氟化合物及其他氟化试剂的制备发挥更大的作用㊂参考文献[1] Um e m o t oT,S i n g hR P.S u b s t i t u t e d p h e n y l s u l f u r t r i f l u o-r i d e a n do t h e r l i k ef l u o r i n a t i n g a g e n t s:U S,7265247[P].2007-09-04.[2]U m e m o t o T.P r o c e s sf o r p r o d u c i n g a r y l s u l f u r p e n t a f l u o-r i d e s:U S,20080234520[P].2008-09-25.[3] U m e m o t oT,S i n g hRP,X uY o n g,e t a l.D i s c o v e r y o f4-t e r t-b u t y l-2,6-d i m e t h y l p h e n y l s u l f u r t r i f l u o r i da sad e o x o-f l u o r i n a t i ng a g e n tw i t hhi g h t h e r m a l s t a b i l i t y a sw e l l a s u n-u s u a l r e s i s t a n c e t o a q u e o u s h y d r o l y s i s,a n d i t d i v e r s e f l u o r i-n a t i o n c a p a b i l i t i e si n c l u d i n g d e o x o f l u o r o-a r y l s u l f i n y l a t i o nw i t hh i g hs t e r e o s e l e c t i v i t y[J].J o u r n a lo ft h e A m e r i c a nC h e m i c a l S o c i e t y,2010,132(51):18199-18205.[4] X u W e i,M a r t i n e zH,D o l b i e r J r W R.A r y l s u l f u r t r i f l u o-r i d e s:I m p r o v e dm e t h o do f s y n t h e s i sa n du s ea s i ns i t ud e-o x o f l u o r i n a t i o n r e a g e n t s[J].J o u r n a l o f t h eF l u o r i n eC h e m-i s t r y S o c i e t y,2011,132(7):482-488.[5] Um e m o t oT,S i n g hRP.M e t h o d s f o r p r o d u c t i o n o f o p t i c a l-l y a c t i v ef l u o r o p y r r o l i d i n ed e r i v a-t i v e s:U S,20100174096[P].2010-07-08.18第36卷第3期许雯,等.F l u o l e a d试剂在有机氟化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6] Um e m o t oT,S i n g h R P.N o v e l4-f l u o r o p y r r o l i d i n e-2-c a r-b o n y lf l u o r i d ec o m p o ud sa n dt he i r p r e p a r a t i v e m e t h o d s:WO,2010081014[P].2010-07-15.[7] V e r e n aH,R o l a n dF,G u n t e rH.O x i d a t i v e d e s u l f u r i z a t i o n-f l u o r i n a t i o no f t h i o e t h e r s.A p-p l i c a t i o n f o r t h e s y n t h e s i so ff l u o r i n a t e dn i t r og e nc o n t a i n i n g b u i l d i n g b l o c k s[J].O r g a n i c&B i o m o l e c u l a rC h e m i s t r y,2010,8(24),5682-5691.[8] Y eC h e n g f e n g,S h r e e v eJ e a n n e M.R e a r r a n g e m e n t sa c-c o m p a n y i n g f l u o r i n a t i o no f2-a m i n oa l c o h o l sa n d1,2-d i o l sw i t hD e x o-F l u o r T M.J o u r n a l o fF l u o r i n eC h e m i s t r y,2004, 125:1869-1872.[9] D e c h a m p s I,G o m e zPD,C o s s y J.R i n g e x p e n s i o n i n d u c e db y D A S T:S y n t h e s i s o f s u b s t i t u t e d3-f l u o r o p i p e r d i n e s f r o mp r o l i n o l sa n d3-f l u o r o a z e p a n e sf r o m2-h y d r o x y-m e t h y l p i p-e r i d i n e s.E u r o p e a n J o u r n a lof O rg a n i c Ch e mi s t r y,2007(25),4224-4234.[10] W a l k o w i a k J,C a m p oT Md e l,A m e d u r i B,e t a l.S y n t h e-s e so f m o n o-,d i-,a n dt r i-f l u o r i n a t e ds t y r e n i c m o n o m e r s[J].S y t h e s i s,2010,2010(11):1883-1890. [11] B a n H i t o s h i,K a m i l k aS e i j i,R iS h o u k o u.N e wt r i c y c l i cq u i n o n e d e r i v a t i v e:WO,2015151490[P].2015-10-08.[12] B a b a o g l uK e r i m,B j o r s o n K y l a,G u o H o n g y a n,e t a l.2-Q u i n o l i n y l-a c e t r i c a c i dd e r i v a t i v e sa s H I Va n t i v i r a l c o m-p o u n d s:WO,2012003498[P].2010-01-05. [13] G a b o rC s j e r n y i k,S o f l a K a r l s t r o m,K e r s A n n i k a,e ta l.C o m p o u n d s a n d t h e i r u s e a s b a c k i n h i b i t o r s:WO,2012087237[P].2012-06-28.[14] W e nW e n-H s i e n.P r o c e s s f o r p r e p a r a t i o no f t a f l u p r o s t a n d i n-t e r m e d i a t e s t h e r e o f:W O,2014023256[P].2014-02-13.[15] G o t o hY a s u y u k i,Y a n oM a s a k a z u.C o m p o u n dh a v i n g3,3-d i f l u o r o-1-p r o pe n y l o x y,l i q u i d c r y s t a l c o m p o s i t i o na n d l i q-u i d c r y s t a ld i s p l a y d e v i c e:U S,20150060732[P].2015-03-05.[16] T a k e s h i t a F u s a y u k i,L y uJ a e j i n,K i m S i h e u n.L i q u i dc r y s t a lc o m p o s i t i o n a nd l i q u i d c r y s t a l d i s p l a y c o m p r i s i n g t he l i q u i dc r y s t a l c o m p o s i t i o n:U S,20160083654[P].2016-03-24.[17] S i n g hR P,U m e m o t oT.4-F l u o r o p y r r o l i d i n e-2-c a r b o n y lf l u o r i d e s:U s e f u ls y n t h o n sa n dt h e i rf a c i l e p r e p a r a t i o nw i t h4-t e r t-B u t y l-2,6-d i m e t h y l p h e n y l s u l f u rt r i f l u o r i d e[J].T h eJ o u r n a lo fO r g a n i cC h e m i s t r y,2011,76(9),3113-3121.[18] D o l b i e r J rW R,M a r t i n e zH,X u W e i.M e t h o do f s y n t h e-s i s o f a r y l s u l f u r t r i f l u o r i d e s a n du s e a s i ns i t ud e x o f l u o r i-n a t i o n r e a g e n t:U S,2012083627[P].2012-04-05. [19]S i n g hRP,Um e m o t oT.M e t h o d s f o r p r e p a r i n g f l u o r o a l-k y la r y l s u l f i n y lc o m p o u n d sa n df l u o r i n a t e d c o m p o u n d st h e r e t o:WO,2010022001[P].2010-02-25. [20] U m e m o t oT,S i n g hRP.S u b s t i t u t e d p h e n y l s u l f u r t r i f l u o-r i d e a n do t h e r l i k e f l u o r i n a t i n g a g e n t s:U S,20080221364[P].2008-08-11.A P P L I C A T I O NP R O G R E S S I NT H EF I E L DO FO R G A N I CF L U O R I N A T I O N W I T HF L U O L E A DX u W e n,C h uX i a o d o n g,F e n g B a i c h e n g(C o l l e g e o f C h e m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Q i n g d a o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Q i n g d a o266042,S h a n d o n g,C h i n a)A b s t r a c t:F l u o l e a d i s a n e wt y p e o f f l u o r i n a t i n g r e a g e n t.I t h a s v a r i e t i e sm e r i t s s u c h a s s i m p l e p r e p a r a-t i o n,g o o d s t a b i l i t y,h i g h a c t i v i t y,w i d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r a n g e,w h i c h r e a c t sw i t h s u b s t a n c e s c o n t a i n i n g a l-c o h o l,a l d e h y d e,k e t o n e,c a r b o x y l i ca c i da n do t h e r g r o u p s t os y n t h e s i z e t h e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f l u o r i n e-c o n t a i n i n g c o m p o u n d s.T h i s a r t i c l em a i n l y f r o ms i x a s p e c t s(F l u o l e a d f l u o r i n a t i o n o f h y d r o x y l g r o u p s, f l u o r i n a t i o no f c a r b o n y l(i n c l u d i n g a l d e h y d e g r o u p s),f l u o r i n a t i o no f c a r b o x y l g r o u p s,f l u o r i n a t i o no f t h i o c a r b o n a t e g r o u p s(i n c l u d i n g t h i o c a r b o n y l g r o u p s),F l u o l e a du s e d i n G r o u pp r o t e c t i o n,F l u o l e a d p r e p a r a t i o no f s u l f u r p e n t a f l u o r i d e)r e v i e w e d t h e r e c e n t a d v a n c e s i n t h e f i e l d o f o r g a n i c f l u o r i n a t i o no f F l u o l e a d.K e y w o r d s:F l u o l e a d;f l u o r i n a t i o n r e a g e n t;t h e f i e l do f o r g a n i c f l u o r i n a t i o n28 精 细 石 油 化 工2019年5月。
官能团化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研究及应用进展

官能团化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研究及应用进展刘旭;刘仲能;顾松园【摘要】氢甲酰化反应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均相催化反应之一,通过官能团化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可以得到官能团化的醛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大多是精细化学品或合成中间体,官能团化烯烃显示出很多不一样的特性。
综述近年来官能团化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研究进展,介绍乙烯基芳烃、α-官能团化烯烃以及β-官能团化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及应用,并对官能团化烯烃氢甲酰化反应进行展望。
%Hydroformyl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homogeneous catalytic processes in industry. Hydroformylation of functionalized olefins provides the routes to obtaining aldehydes with one or more additional functional groups. Such functionalized aldehydes can be sold as final products or used as inter-mediates in the synthesis of finechemicals,pharmaceuticals and fragrances. The hydroformylation showed distinct differences compared to the reaction with unfunctionalized alkenes. In this paper,the progress in hydroformylation of functionalized olefins and its application were introduced,including vinyl arenes,α-functionalized olefins and β-functionalized olefins.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hydroformylation of functionalized olefins was put forward.【期刊名称】《工业催化》【年(卷),期】2016(024)008【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精细化学工程;官能团化烯烃;氢甲酰化;醛【作者】刘旭;刘仲能;顾松园【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绿色化工与工业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1208;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上海201208;中国石化绿色化工与工业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1208;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上海201208;中国石化绿色化工与工业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1208;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上海2012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6.94;O643.36综述与展望氢甲酰化反应是指烯烃在催化剂作用下与CO/H2反应生成醛的过程,已发展成为迄今最重要的工业均相催化反应之一。
制备3, 5

专利名称:制备3, 5‑二氯‑a‑(三氟甲基)苯乙烯的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王勇,李立威,胡建梅,古冬云,黄道友
申请号:CN201710546979.6
申请日:20170706
公开号:CN107353189A
公开日:
2017111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制备3,5‑二氯‑a‑(三氟甲基)苯乙烯(2)的方法。
本方法以3,5‑二氯溴苯为起始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有机氟试剂发生取代反应制得3’,5’‑二氯‑2,2,2‑三氟苯乙酮(1),再将化合物1与甲基三苯基卤化膦在碱作用下发生witting反应,制得到目标产物3,5‑二氯‑a‑(三氟甲基)苯乙烯(2)。
本发明的优点:本合成路线不使用贵金属催化剂,具有原料易得、价格便宜以及环境友好等适宜于工业化生产的优势。
本方法操作简单、收率高、成本低,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3,5‑二
氯‑a‑(三氟甲基)苯乙烯。
申请人:荆门医药工业技术研究院
地址:448124 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高新区管委会
国籍:CN
代理机构: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董联生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对苯乙烯磺酰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的合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对苯乙烯磺酰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的合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对苯乙烯磺酰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可用于合成有机硫化合物、有机药物、聚合物等化合物的合成。
本文将介绍对苯乙烯磺酰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的合成方法及其实验条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对苯乙烯磺酰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的合成提供参考和指导,并对其在有机合成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安排进行介绍,例如: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整篇文章的章节安排和内容概要。
首先我们将引入对苯乙烯磺酰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的合成的概述,然后探讨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该化合物的反应原理、合成步骤以及实验条件,为读者提供详细的实验方法和工艺参数。
最后,我们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合成进行优化,展望该化合物的应用前景。
整篇文章将按照以上结构条理清晰地呈现给读者,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相关知识。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苯乙烯磺酰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的合成研究,探讨其合成方法、实验条件和合成优化,以及对其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相关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该化合物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请编写文章1.3 目的部分的内容2.正文2.1 反应原理苯乙烯磺酰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的合成反应原理是通过亲核加成反应来实现的。
具体来说,该反应是通过亚胺锂与苯乙烯磺酰三氟甲基磺酰酰胺之间的反应来完成的。
在这个反应中,亚胺锂作为亲核试剂攻击苯乙烯磺酰三氟甲基磺酰酰胺的磺酰基,在碳-磺酰之间形成共轭加成,从而生成新的有机硫酰亚胺产物。
该反应的机理遵循亲核加成反应的一般规律,首先是亚胺锂作为亲核试剂与磺酰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然后形成磺酰亚胺中间体,最终进行质子交换生成苯乙烯磺酰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 回 流 反 应 的 产 率 与 催 化 剂 用 量 变 化 曲 线 如 图 1 不 加 吡 啶 , 率 很 低 , 加 到 12 L以 上 后 , 。 产 当 .m 催 化 剂对 产率 影 响不 大 。
率 为 6 .% , 度 为 9 .6 ( C) n = 14 5 51 纯 97 % G , .6 。
纯 度。
关 键 词 : 三 氟 甲 基 苯胺 ; 三 氟 甲 基 肉 桂 酸 ; 三 氟 甲 基 苯 乙 烯 ; 对 对 对 合成
中 图分 类 号 : 6 5 6 0 2 .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2 83 8 (0 5 0 —4 60 0 5 .2 3 2 0 ) 8 5 .3 0
后 , 行 水 蒸 气 蒸 馏 , 出 馏 出 液 中 的 有 机 油 状 进 分 物 , 层 用 二 氯 甲 烷 萃 取 ( 0 L×3 , 并 有 机 油 水 3m )合 状物 和 萃取 液 , 水 硫酸 钠 干燥后 回收二 氯 甲烷 , 无
减压 蒸 馏 , 集 8 收 4~8 ℃ / .3 P 6 3 3 k a的 馏 分 , 产 得
后 马 上进 行下 一 步反应 。
此 外 , 三 氟 甲 基 苯 甲 醛 肟 的 水 解 时 间 也 作 对 了探讨 , 流 24 回 、h和 放 置 过 夜 等 均 对 收 率 影 响 不
大。
色 针 状 晶 体 1 .g 产 率 为 7 .% , P 3 79 , 97 m. .2 3~
11 主 要 仪 器 与 试 剂 .
P 一70型 傅 立 叶 变 换 红 外 光 谱 仪 ; rkr E 11 Bu e —
A ac 0 MH vne4 0 z核 磁 共 振 仪 ; 4数 字 显 微 熔 点 仪 ) (
( 度 计 未 校 正 ) N S型 阿 贝 折 光 仪 ; P5 2型 气 温 ;Z S 一0 相 色谱仪 。
产 品 进 行 了 I 与 R HNMR表 征 ,R( r压 片 ) v I KB ,, c 。 :6 3( 烃 C — C 的 伸 缩 振 动 ) 1 1 1 , m。 1 3 烯 。 。 ; 6 9.4
图 1 催 化 刺 对 产 率 的 影 响
2 2 2 溶 剂 的 影 响 .. 用 0.0 m l 三 氟 甲 基 苯 甲 醛 , 1 4 o 丙 14 o 对 0. 1 m l
收 稿 日期 :0 4 1.0 2 0 —0 3 基 金 项 目 : 南 省 教 育 厅 资 助 项 目( 3 4 。 湖 0 C 6 ) 1
作 者 简 介 : 智 勇 ( 9 0 ) 男 , 南 宁 乡县 人 , 究 生 , 要 彭 18. , 湖 研 主 从 事 精 细 有 机 化 学 品 的合 成 与应 用 研 究 。
将 9 7 ( .m 1多 聚 甲 醛 , 12 ( .m 1 盐 .g 0 3 o) 2 .g 0 3 o)
酸 羟 胺 和 16 3 mL水 混 合 , 热 使 其 溶 解 , 冷 , 加 稍 加
入 水 合 醋 酸 钠 4 g 微 沸 1m n 即 制 成 1 % 的 甲 0, 5 i, 0
( ,H, 苯 环 相 邻 的 烯 烃 氢 )6 76 d 2 与 羧 d1 与 ; .0 ( ,H,
基 相 邻 的 烯 烃 氢 ) 。 1 4 对 三 氟 甲基 苯 乙 烯 的 合 成 . 在 装 有 温 度 计 、 拌 和 空 气 回 流 管 的 10 搅 0 mL 三 口瓶 中 , 入 1 .g 0.8 m 1 对 三 氟 甲 基 肉 桂 加 79 ( 0 3 o) 酸 ,0 4 g喹 啉 , g铜 粉 , 量 吩 噻 嗪 , 拌 下 升 温 反 1 少 搅 应 , 段 时 间 后 , 成 蒸 馏 装 置 , 出 无 色 透 明 液 一 改 蒸 体 即 对 三 氟 甲 基 苯 乙 烯 粗 品 , 产 物 用 2 mL二 粗 0 氯 甲烷 溶 解 后 , 3 l L盐 酸 洗 涤 ( 0 ) 洗 用 mo/ 3 mLX3 , 去 喹 啉 , 用 水 洗 涤 ( 0 ) 无 水 硫 酸 钠 干 燥 再 3 mL X3 , 后 , 收 二 氯 甲 烷 。 减 压 蒸 馏 , 集 6 ~6 回 收 4 6℃/ 5.3 P 3 k a的 馏 分 , 9.0 得 3 g对 三 氟 甲 基 苯 乙 烯 , 产
摘要: 以对 三 氟 甲基 苯胺 为 起 始 原 料 , 重 氮 化 甲醛 肟 酰 化 、 合 、 羧 等 3步反 应 , 经 缩 脱 合成 了 高 纯 度 的 对 三 氟 甲 基 苯 乙烯 , 总 收 率 为 2 . % 。 对 反 应 条 件 进 行 了研 究 , 。 MR确 证 了 产 物 , 目标 物 还 用 F -R 进 行 了 表 征 , 用 G 法 测 定 了 70 用 HN 对 TI 并 C
2 5℃ 。 产 品 的 ‘ MR数 据 为 ( MS , : 2 6 4 3 HN D 0) 1 .5
2 2 缩 合 反 应 .
2. 1 催 化 剂 用 量 对 缩 合 反 应 的 影 响 2.
( ,H, 基 的 氢 ) 7 9 3 d 2 三 氟 甲 基 邻 位 苯 b1 羧 ; . 1 ( , H,
对 三 氟 甲 基 苯 乙 烯 是 一 种 用 途 很 广 的 聚 合 物
对 三 氟 甲 基 苯 胺 、 聚 甲 醛 为 工 业 品 ; 他 原 多 其
料 为分 析纯 试剂 。
单 体 和 精 细 化 工 中 间 体 。 它 的 聚 合 物 可 以 用 于 制
作 液 晶 材 料 … ; 一 些 过 渡 金 属 化 合 物 制 造 烯 烃 与 聚 合 的 催 化 剂 , 到 结 晶 和 透 明 性 较 好 的 聚 烯 得 烃 _ 用 硅 氧 烷 接 枝 的 聚 对 三 氟 甲 基 苯 乙 烯 可 以 2 ; 用 于 热 塑 性 树 脂 膜 的 涂 层 , 其 具 有 较 好 的 平 滑 使 性 、 水驱 油 性 和 防 粘 性 能 L 驱 3 ; 外 , 三 氟 甲 此 对
环 氢 ) 7.7 ( 2 三 氟 甲基 间 位 苯 环 氢 ) 7 6 9 ; 7 9 d, H, ; .4
在对 三 氟 甲 基 苯 甲 醛 与 丙 二 酸 缩 合 的 反 应
中 , 啶 起 着 催 化 剂 的 作 用 , 1 4 o 对 三 氟 甲 基 吡 0.0 m l 苯 甲醛 与 0. 1 mo 丙 二 酸 ,5 14 l 1 mL无 水 乙 醇 进 行 加
第 2 7卷 第 8期
彭 智 勇 等 : 三 氟 甲 基 苯 乙 烯 的 合 成 对
47 5
苯 甲 醛 、2 ( 1 4 o ) 二 酸 、 定 量 的 吡 啶 和 无 1 g 0. 1 m 1丙 一 水 乙 醇 , 热 回流 并 用 薄 层 色 谱 跟 踪 , 至 反 应 基 加 直 本 完 成 。 冷 却 , 出 固 体 , 水 乙 醇 重 结 晶 , 白 滤 无 得
研 究 了 反 应 条 件 , 定 了 适 宜 的 工 艺 路 线 。 其 合 确
成 路线 如下 :
CF 3
cv
CF 3
品 1 . g 产 率 为 5 . , = 14 3 产 品 的 8 1。 2 0% n .6 。 HN 数 据 为 ( D 1) : 0 1 8( , 醛 基 的 MR C C , 1 . 2 s 1 H, 氢 ) 8.2 ( 2 醛 基 邻 位 苯 环 氢 ) 7 8 4( 2 ; 0 5 d, H, ; .4 d, H,
醛 肟 溶 液 。 向 上 述 温 热 的 甲 醛 肟 溶 液 中 加 入 4.g水 合 硫 酸 铜 , 8 8 0.g无 水 亚 硫 酸 钠 , 1 g水 合 15 醋 酸 钠 ,3 mL水 , 却 至 1 ℃ 左 右 , 1 10 冷 O 在 O~1 ℃ 5 分 批 ( 次 5 mL 加 入 上 述 重 氮 盐 溶 液 。 加 毕 , 每 0 ) 冰 浴 中 搅 拌 2 加 入 15 h, 3 mL 浓 盐 酸 , 热 微 沸 2 加 h
46 5
试 剂 ,0 5, 7 8 ,5 2 0 2 ( ) 4 6~4 8 5
对 三 氟 甲基 苯 乙 烯 的 合 成
彭智 勇, 陈红飙 , 刘进 兵 , 云峰 , 丹 , 廖 谭 林原 斌
( 潭 大学 化学 学 院 , 湘 湖南 湘 潭 4 10 ) 1 1 5
1 2 对 三 氟 甲 基 苯 甲 醛 的 合 成 . 在 冷 却 和 搅 拌 下 , 3 . ( . to) 三 氟 甲 向 22 02 1对 o 基 苯 胺 和 10 0 mL水 的 混 合 物 中 , 加 4 mL浓 盐 滴 6 酸 , 毕 , 却 至 0 。 1 . g 0 2 1 亚 硝 酸 钠 用 加 冷 ℃ 3 8 ( . mo ) 2 mL水 配 成 溶 液 , 拌 下 滴 加 到 对 三 氟 甲 基 苯 胺 0 搅 的 盐 酸 盐 溶 液 中 , 制 温 度 在 5 以 下 , 含 有 少 控 ℃ 得 量 米黄 色 固体 的重 氮 盐溶 液 。
动 ) H 。 NMR( MS 为 内 标 , DC 为 溶 剂 ) : T C 1 , 5.9 ( 1 ; . 5 d, H, 烯 基 上 的 末 端 氢 ) 3 l d,H) 5 8 9( 1 乙 ; 6 7 1 m, H, 烯 基 上 与 苯 环 相 连 的 氢 ) 7.9 .3 ( 1 乙 ; 47 ( 2 苯 环 上 与 乙 烯 基 相 邻 的 氢 ) 75 1 d 2 d, H, ; .6 ( , H, 苯 环 上 与 三 氟 甲基 相 邻 的 氢 ) 。
二 酸 和 12 . mL吡 啶 , 变 无 水 乙 醇 的 用 量 , 行 改 进
17 .9 苯 环 的 骨 架 震 动 ) 12 .4 C F的 伸 缩 557( ;3 57 ( — 振 动 )9 88 , 1 .8 单 取 代 乙 烯 中 C H 的 伸 ; 8 .1 99 6 ( — 缩 振 动 ) 86 6 ( 位 取 代 苯 环 上 的 C H 弯 曲 振 ;4 .3 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