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中山公园调研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美丽厦门之中山公园

美丽厦门之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位于旧市区。

建于192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定名"中山公园"。

公园利用当年的天然形状,东联蓼花溪,西抱魁星河,北有荷庵,南临靖山麓接道署(现市图书馆),东西宽320米,南北长650米,是不规则长方形,面积13.8公顷。

是一个集展览、科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公园。

在儿童乐园对面有一个小动物园,建于1942年。

1997年有动物品种62种,427只。

可分为猛兽区,鸟类区和小动物区。

动物中,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多达30多种。

主要有华南虎、非洲狮、金线豹、河马、小熊猫、丹顶鹤、黑熊、黑豹、狼等。

非洲狮于2000年5月27日生了三只狮子。

非常可爱,它将给全市小朋友带来欢乐。

鸟类中许多珍贵品种,为蓝马鸡、银鸥、班嘴鹈鹕、黑天鹅、白琵鹭、鸵鸟,这个小小动物园给厦门的小朋友增添不少欢乐,增长了许多知识。

中山公园原名兆丰公园,1914 年英国人兆丰在沪时建立的,是当时上海最负盛名的公园。

公园虽身处嘈杂的商业区中,却闹中取静。

公园的面积不大,但空气和环境都很好,凉亭、假山、草地、花圃、河塘、儿童乐园等一应俱全。

是附近居民户外活动的好场所,也吸引了很多附近的老外前来休憩。

公园以英国式自然造园风格为主,融中国园林艺术之精华,中西合壁,风格独特,是迄今上海原有景观风格保持最为完整的老公园。

其中银门叠翠(公园南大门)、花墅凝香(牡丹园)、水榭絮雨(陈家池)、绿茵晨晖(大草坪)、芳圃吟红(月季园)、双湖环碧(鸳鸯湖)、荷池清月(荷花池)、林苑耸秀(山水园)、独木傲霜(大悬铃木)、石亭夕照(大理石亭)、虹桥蒸雪(大石桥)、旧园遗韵(后园门)被誉为中山公园十二景观。

园内有“海滨邹鲁”、“石簇迷雾”、“翠谷浮香”、“古道春荫”四个景点,其中“金榜玉笏”是“海滨邹鲁”的主体景点,它是一块十六丈高的巨石,挺立天际、庄严威武,形如“玉笏”,故名“金榜玉笏”。

“石簇迷雾”景区是以石趣和幽林为主,充满原始森林的野趣。

最新厦门中山公园调研

最新厦门中山公园调研

中山先生雕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山公园琵琶洲(已损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山公园木舫(已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志性的醒狮地球仪
著名雕塑家、时任厦门美术专科学校首任校长黄燧弼设计的“雄师怒吼立于地球之上”的雄师地球图, 将该项工程交由黄校长负责雕塑。原狮子是四脚站立的,黄燧弼设计时改成狮子的后腿为蹲着,作怒 吼状,有呼唤中国人民觉醒之意。同时为了使醒狮形象更加完美,黄燧弼还特意到台湾园山动物园观 察了狮子生活习性,对设计图不断修改完善,因此醒狮设计原意为呼唤中国人民觉醒,将屹立于世界 之林。 图为重建前后的照片。
中山公园区位
厦门中山公园在厦门市中心,始建于民 国16年(1927年),民国22年基本建成,面积约 16万平方米。因纪念孙中山先生,弘扬其“天 下为公”精神,故命名为“中山公园”。园内 许多项目是华侨捐资兴建的。
公园几经兴废,自1983年以来政府多次 拨款重建和休整,使公园旧貌换新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厦门公园调研报告

厦门公园调研报告

厦门公园调研报告厦门公园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厦门市内的公园状况,包括文化底蕴、绿化水平、设施设备等,为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式1. 实地调研:选择了厦门市中心的三个公园进行实地考察。

2. 问卷调查: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对公园的环境和设施进行了问卷调查。

三、调研结果1. 公园绿化水平:(1)观音山公园:该公园的绿化水平较高,植被茂盛,花草树木种类繁多,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2)胡里山公园:该公园的绿化水平一般,部分地区植被较少,缺乏绿意,需要加强绿化工作。

(3)曾厝垵公园:该公园的绿化水平较高,沿路种植了大量的绿植,给人一种绿意盎然的感觉。

2. 公园文化底蕴:(1)观音山公园:作为厦门的著名景点之一,观音山公园融合了厦门传统文化和自然风景,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参观。

(2)胡里山公园:该公园在历史上曾是厦门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但如今文化底蕴较弱,需要加强文化元素的宣传。

(3)曾厝垵公园:作为曾厝垵的一部分,该公园充分展示了厦门的海派文化,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体验。

3. 公园设施设备:(1)观音山公园:公园内设有休息区、儿童游乐设施、健身设备等,满足了市民的各类需求。

(2)胡里山公园:公园设施较简陋,缺乏休息区、儿童游乐设施等,需要进一步完善。

(3)曾厝垵公园:公园内设有休息区、博物馆、艺术展览等,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

四、调研问题1. 公园绿化工作是否得到足够的重视?2. 公园文化表达是否充分?3. 公园设施设备是否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需求?五、调研展望1. 加强公园绿化工作,提高绿化水平,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

2. 挖掘和宣传公园的文化底蕴,吸引更多游客和市民参观。

3. 完善公园的设施设备,满足市民和游客的各类需求。

六、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厦门市内的公园绿化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公园文化底蕴较弱,设施设备有待完善。

因此,市政府应加强对公园的绿化工作和文化表达的重视,并进一步提升公园的设施设备,以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需求。

中山公园考察报告

中山公园考察报告

中山公园考察报告中山公园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京西路,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公园,前身是著名的董家渡公园。

本次考察旨在了解中山公园的文化地位,了解公园的自然环境、文化景观和保护情况。

一、文化地位中山公园是上海市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公园内有中山纪念堂、缅甸龙腾寺、周恩来故居等历史文化遗迹,主要反映了孙中山革命思想和周恩来的革命生涯及其贡献。

中山公园还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二、自然环境中山公园占地面积有140公顷,环境优美,拥有大量树木和花卉,有许多人工湖,水清鱼跃。

公园内有喜鹊、白鹭、鸟儿等野生动物和植物,使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

三、文化景观中山公园保留了原董家渡公园的部分历史遗迹,如旧石库门、钟楼等,更多的是新建的纪念建筑。

中山纪念堂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建筑高大壮观,内部展示了孙中山先生和革命先烈们的事迹。

另外,周恩来故居和详具周恩来事迹的展览馆,向人们展示了周恩来先生的伟大贡献。

缅甸龙腾寺则是一座传统的神秘的东南亚佛教建筑,是中国佛教内地唯一一座缅甸风格的寺庙。

除此之外,中山公园还有智慧树、佛祖彩塑、中国著名民间艺人张岫仙成名作“世》纪念广场、浪漫花悦餐厅等其他景点。

四、保护情况中山公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不仅保留了孙中山先生的遗迹,也有许多自然生态和植被等资源。

目前,中山公园内的绿化环境、建筑等设施都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维护。

公园还创设了环保、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管理机构,实行专业化管理,促进了中山公园的持续发展。

五、总结中山公园是一座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公园,也是一座充满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城市绿地。

在保护方面,中山公园已经做得很好,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加强管理,例如加强对游客的引导、增加对绿化带设施的维护等。

相信在公园管理部门的不断努力下,中山公园会更加美丽、宜人,为人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中山公园调研报告

中山公园调研报告

中山公园调研报告1. 调研目的中山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中山公园的规模、设施、管理情况以及人们对公园的满意度,以便更好地为市民提供一个优质的休闲场所。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三种。

实地观察:通过对中山公园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设施进行观察,获取公园的基本信息。

问卷调查:制作了一份包含公园规模、设施、管理以及对公园满意度的问卷,随机选择了500名居民进行调查。

访谈:访谈公园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了解公园管理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3. 中山公园概况中山公园位于市中心,占地面积500亩,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公园内设有湖泊、人工草坪、游乐设施等。

同时,公园还配备了足够的停车位和厕所,方便市民的日常使用。

4. 调研结果4.1 公园设施根据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结果,中山公园的设施相对齐全,能够满足市民的基本需求。

公园内的湖泊干净清澈,有各类鸟类在其中栖息,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人工草坪整洁绿茵,市民可在此野餐、运动等。

此外,公园内还有儿童游乐设施和健身器材供市民使用。

尽管有些器材因长时间使用而出现磨损,但仍能正常使用。

4.2 公园管理通过访谈公园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了解到中山公园的管理相对规范。

公园设有专门的保洁人员,每天对公园进行巡查和清理。

同时,公园内也设置了清洁箱和垃圾桶,提醒市民垃圾分类投放。

对于违规行为,公园管理方采取了严格的制止措施,如制止行为不当的游客、限制宠物进入公园等,以保证公园内的秩序。

4.3 市民满意度调查根据对500名居民的问卷调查,大部分市民对中山公园持肯定态度,认为公园的环境优美、设施完备。

他们认为公园是他们休闲娱乐的首选地点,能够舒缓压力、放松身心。

不过,也有部分市民提出公园内的部分设施老化,需进行更新和维护,同时希望公园能提供更多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活动和服务。

5. 结论综合调研结果,中山公园作为城市绿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场所。

厦门中山公园的桥介绍

厦门中山公园的桥介绍

《厦门中山公园的桥介绍》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厦门中山公园的桥。

公园里有一座弯弯的石桥,它就像一个大大的月牙躺在水面上。

桥的两边有石头做的栏杆,摸起来凉凉的,粗粗的,感觉很结实。

这座桥的石头有的灰灰的,有的带着一点点青苔,看起来很有年代感。

有一次,我走在桥上,看到水里有一群小鱼游过,它们好像在和石桥打招呼呢。

到了晚上,桥上的灯亮起来,黄黄的光洒在水面上,可漂亮啦。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座石桥美不美呀?
《厦门中山公园的桥介绍》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说厦门中山公园的桥。

公园里还有一座木桥,走在上面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好像在给我们讲故事。

木桥的扶手是棕色的,上面还有一些小小的纹路。

春天的时候,桥边的花开了,粉色的、白色的花瓣落在桥上,让木桥变得像一条花毯子。

有一只小蝴蝶飞到了桥上,停在扶手那里,好像把桥当成了它的舞台。

小朋友们,这座木桥是不是很有趣呀?
《厦门中山公园的桥介绍》
小朋友们,今天再来讲讲厦门中山公园的桥。

公园有一座小小的石桥,它虽然没有很长,但是很可爱。

石桥的下面有几个小小的桥洞,水从桥洞流过的时候,会发出“哗哗”的声音,就像在唱歌。

夏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坐在桥上,把脚伸进水里,凉凉的,舒服极了。

有时候还能看到几只小鸭子游过,它们游过桥洞的时候,会东张西望,好像在好奇这桥是怎么回事。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座小小的石桥吗?。

厦门中山公园景点介绍

厦门中山公园景点介绍

厦门中山公园景点介绍
厦门中山公园位于厦门市中山路上, 上下同时,承担着概念化、现代化的功能,是一处能够让市民进行体育、游玩、休憩、文化活动的文化性、生态性、艺术性公园。

中山公园主要景点包括:
1.大草坪:是中山公园最大的景点之一,草皮广阔、平坦,是市民休闲、小型活动、放风筝的理想场所。

2.中山亭:坐落于山顶,是一座仿古建筑,内部有着厦门建筑的特色。

3.民俗文化博物馆:介绍了厦门近代时期的民俗文化,包括传统的婚礼、儒士、祭祀等。

4.湖区:在湖中央有一座景致秀丽的小岛屿,罗马式建筑和绿树葱茏的环境非常吸引人。

5.植物园:中山公园设置了植物精品园、竹园、果品园三个景区,园内有数百种珍贵的植物,这些树木虽然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并没有枯死,保持着生机。

6.广场:中山公园中央还有一片长长的广场,可以俯瞰公园内部的各种风景。

除了以上景点外,中山公园还有一些体育设施,如网球场、篮球场、足球场、游泳池等,适合各年龄层的市民进行运动和娱乐。

厦门中山公园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厦门中山公园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厦门中山公园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厦门中山公园是一座位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的公园,以纪念中国现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建立。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赴中山公园实施社会实践的活动,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切感受到中山公园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意义,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参加社会实践,我意识到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中山公园不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胜,同时也是一座与思明区城市现代化相融合的现代公园。

在我走进中山公园的一瞬间,我被它那古香古色的建筑和浓厚的历史氛围所深深吸引。

在公园的角落里,有数不尽的文化遗产,如碑刻、雕塑、古刹等。

我们参观了中山纪念堂和中山亭,了解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业绩和他对于现代中国的重要影响。

中山公园保留着传统文化的瑰宝,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其次,我领略到社会公益活动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每次周末,中山公园都会组织一些公益活动,如义务清扫、志愿者演讲等。

我们有幸参与了一次环保活动,帮助清理公园内的垃圾。

通过亲身参与,我认识到环保工作不仅是政府和环保组织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才能保护我们的环境,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

同时,这次活动也让我体会到了社会公益活动对于提高个人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作用。

在清理垃圾的过程中,我们互相帮助,协作配合,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团队,完成了任务。

这种团队精神对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再次,参与社会实践让我更加了解了社会问题的存在。

在中山公园,我见到了许多打扮朴素的老人和残疾人,他们面临着生活的困难和挑战。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了解到社会公益服务对于这些弱势群体的重要性。

政府和社会组织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得到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

同时,我通过观察和倾听,对于城市环境问题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公园内有一些乞讨者,他们的存在反映出一部分社会底层群体的困境和社会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平地,铸有“中山公园”字标的铁栏杆被送去炼钢铁,花展馆
玻璃温室被破坏一半以上,动物园动物大部分死亡,游艺场设备
全部被损坏,妙释寺改为别用。大办农业时,水泥砖路面被拆去
修猪栏,苗圃种粮食,可谓满目疮痍。
重建
1983年,市人代会通过决议,由市政府修复中山公园南半园,重建 三牌楼南门1座,在原南门纪念碑旧址修建假山水池、儿童戏水雕 塑1尊,在魁星山脚新建冰厅、茶室、曲桥、水池、廊、亭等,名 为“逸趣园”。同年,在儿童乐园西侧建大型电动“旋风机”及 “动物狂欢”机各1座(1989年报废)。此外,在南园东侧建新颖的 混凝土竹亭1座,两层冰厅1座以及新晓春桥,改建过桥1座和重修 魁星山登山道路。1985年,在南园正中树立1尊孙中山先生铜像。 同年,公园内重新恢复和增加服务项目,开辟游艇活动。南园重建 时扩大盐草河河面,提高南园广场地面高度以防积水,并进行大规 模园内绿化,南园东侧植竹,南侧植鱼尾葵及芒果树等。1999年, 中山公园最具标志性的建筑“醒狮球”重建完成。中山公园总算再 次得到复兴。经过复查,中山公园占地面积13.85公顷(原面积16
公园几经兴废,自1983年以来政府多次 拨款重建和休整,使公园旧貌换新颜。
公园简介
公园利用当年的天然形状,东联蓼花溪, 西抱魁星河,北有荷庵,南临靖山麓接道署 (现市图书馆),东西宽320米,南北长650 米,是不规则长方形,面积13.8公顷。是一 个集展览、科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 性文化公园。
破坏
可惜的是,如此精美绝伦园林名胜,不是毁于外国列强之
手 , 也 不 是 毁 于 国 民 党 的 炮 火 , 而 是 毁 于 文 革 动 乱 。 1967 年 到
1969年“文革”时期,中山公园南半园绝大部分精华建筑被毁,
包括南大门、地球醒狮球、南门纪念碑、蔷薇亭、司令台、晓春
桥、水榭、琵琶洲、挹翠山馆、千秋架、喷水池等等,魁星河填
民国时期厦门中山公园南门
中山公园手绘地图
厦门中山公园魁星河水榭
厦门中山公园内的运动场
中山公园琵琶洲(已损坏)
中山公园木舫(已毁)
标志性的醒狮地球仪
著名雕塑家、时任厦门美术专科学校首任校长黄燧弼设计的“雄师怒吼立于地球之上”的雄师地球图, 将该项工程交由黄校长负责雕塑。原狮子是四脚站立的,黄燧弼设计时改成狮子的后腿为蹲着,作怒 吼状,有呼唤中国人民觉醒之意。同时为了使醒狮形象更加完美,黄燧弼还特意到台湾园山动物园观 察了狮子生活习性,对设计图不断修改完善,因此醒狮设计原意为呼唤中国人民觉醒,将屹立于世界 之林。 图为重建前后的照片。
初建公园的平面设计图
中山公园的历史
在厦门中山公园最早的规划书中,关于园址的选择是这样描述的:“园址位思明城东北隅,西 接魁星河,东联妙释寺,道署当其南,溪岸横其北,袤二千一百三十四呎,广一千零四十六呎 (注:实际面积达159634平方米),荷庵、盐草、魁星渚河萦其中,溪河、蓼花两溪贯其内,崎 岭耸拔,西山雄峙,具有天然趣致,园内古建筑物四:妙释寺、荷庵、功德寺、东狱庙,崇楼杰 阁,俱有名古刹,稍事增饰,蔚成大观”。一幅全景规划图活生生跃然纸上。
公园现状
公园南门
新增了不少 大公园,它们无论是 面积还是园林小品的 精致程度都比之中山 公园要上档次,但即 便是这样,老厦门人 所说的“公园”仍然 特 指 中 山 公 园 —— 从 1927年开始建设到现
厦门中山公园调研
UBP12055
目录
A 公园区位分析 中山公园的历史 B
C 公园的现状 公园发展方向 D
中山公园区位
厦门中山公园在厦门市中心,始建于民 国16年(1927年),民国22年基本建成,面积约 16万平方米。因纪念孙中山先生,弘扬其“天 下为公”精神,故命名为“中山公园”。园内 许多项目是华侨捐资兴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