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发展概述

水泥发展概述
水泥发展概述

大连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本科生课程总结论文

课程名称:材料导论

论文题目:水泥发展概述

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

专业:材料化学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0-6 - 21

水泥发展概述

(大连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

摘要:详细介绍了水泥材料的发展历史,以及水泥的分类和发展;重点说明了各种水泥的性能及其应用。

关键词:水泥;发展历史;分类;性能;应用

水泥是建筑用胶凝材料,按化学组成可以分为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三大类。硅酸盐水泥是普遍常用的水泥,又称波特兰水泥,铝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是特种用途的水泥。有人戏称水泥是建筑的“粮食”,在人类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在,全世界水泥产量已达20多亿吨,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大宗产品。

1. 水泥的发展历史

1.1古代水泥的发展进程

水泥的发明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的结果,是在古代建筑材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西方古代的建筑胶凝材料

在水泥发明的数千年岁月中,西方最初采用黏土作胶凝材料。古埃及人采用尼罗河的泥浆砌筑未经煅烧的土砖。为增加强度和减少收缩,在泥浆中还掺入砂子和草。用这种泥土建造的建筑物不耐水,经不住雨淋和河水冲刷,但在干燥地区可保存许多年。

大约在公元前3000-2000年间,古埃及人开始采用煅烧石膏作建筑胶凝材料,埃及古金字塔的建造中使用了煅烧石膏。公元前30年,埃及并入罗马帝国版图之前,古埃及人都是使用煅烧石膏来砌筑建筑物。

古希腊人与古埃及人不同,在建筑中所用胶凝材料是将石灰石经煅烧后而制得的石灰。公元前146年,罗马帝国吞并希腊,同时继承了希腊人生产和使用石灰的传统。罗马人使用石灰的反复是将石灰加水消解,与砂子混合成砂浆,然后用此砂浆砌筑建筑物。采用石灰砂浆的古罗马建筑,其中有些非常坚固,甚至保留到现在。

古罗马人对石灰使用工艺进行改进,在石灰中不仅掺砂子,还掺磨细的火山灰,在没有火山灰的地区,则掺入与火山灰具有同样效果的磨细碎砖。这种砂浆在强度和耐水性方面较“石灰-砂子”的二组分砂浆都有很大改善,用其砌筑的普通建筑和水中建筑都较耐久。有人将“石灰-火山灰-砂子”三组分砂浆称为“罗马砂浆”。

罗马人制造砂浆的知识传播较广。在古代法国和英国都曾普遍采用这种三组分砂浆,用它砌筑各种建筑。

在欧洲建筑史上,“罗马砂浆”的应用延续了很长时间。不过,在公元第9-11世纪,该砂浆技术几乎失传。在这漫长的岁月中,砂浆采用的石灰是煅烧不良的石灰石块,碎石也不磨细,质量很差。到公元第12-14世纪这段时期,石灰煅烧质量逐渐好转,碎砖和火山灰也已磨细,“罗马砂浆”质量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中国古代的建筑胶凝材料

中国建筑胶凝材料的发展有着自己的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

“白灰面”

早在公元前5000-3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人用“白灰面”涂抹山洞、地穴的地面和四壁,使其变得光滑和坚硬。“白灰面”因呈白色粉末状而得名,它由天然姜石磨细而成。姜石是一种二氧化硅较高的石灰石块,常夹在黄土中,是黄土中的钙质结核。“白灰面”是至今被发现的中国古代最早的建树胶凝材料。

黄泥浆

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地穴建筑迅速向木结构建筑发展此时除继续用“白灰面”抹地以外,开始采用黄泥浆砌筑土坯墙。在公元前403-221年的战国时代,出现用草拌黄泥浆筑墙,还用它在土墙上衬砌墙面砖。在中国建筑史上,“白灰面”很早就被淘汰,而黄泥浆和草拌黄泥浆作为胶凝材料则一直沿用到近代社会。

石灰

公元前7世纪的周朝出现了石灰,周朝的石灰是用大蛤的外壳烧制而成。蛤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将煅烧到碳酸气全部逸出即成石灰。《左传》中有记载:“成公二年(公元前635年)八月宋文公卒,始厚葬用蜃灰”。蜃灰就是用蛤壳烧制而成的石灰材料,在周朝就已发现他具有良好的吸湿防潮性能和胶凝性能。在崇尚厚葬的古代,在墓葬中将蜃灰作为胶凝材料来修筑陵墓等。在明代《天工开物》一书中有“烧砺房法的图示”,这说明蜃灰的生产和使用,自周朝开始到明代仍未失传,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很长的时间。

到秦汉时代,除木结构建筑外,砖石结构建筑占重要地位。

砖石结构需要用优良性能的胶凝材料进行砌筑,这就促使石灰制造业迅速发展,纷纷采用各地都能采集到的石灰石烧制石灰,石灰生产点应运而生。那时,石灰的使用方法是先将石灰与水混合制成石灰浆体,然后用浆体砌筑条石、砖墙和砖石拱券以及粉刷墙面。在汉代,石灰的应用已很普遍,采用石灰砌筑的砖石结构能建造多层楼阁。

中国的万里长城修筑于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17世纪,先后有20多个朝代主持或参与建造。秦、汉、明三个朝代修筑最长,在总长5万公里的长城中修筑了5000余公里。在这三个朝代,石灰胶凝材料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大量用于修建长城。所以,长城的许多地段,后人发现它是用石灰砌筑而成的。

明代《天工开物》一书中,详细记载了石灰的生产方法。清代《营造法原》一书中,则记载了石灰烧制工艺与石灰性能之间的关系。这些记载说明我国到明、清时代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石灰生产和使用知识。

三合土

在公元5世纪的中国南北朝时代,出现一种名叫“三合土”的建筑材料,它由石灰、黏土和细砂所组成。到明代,有石灰、陶粉和碎石组成的“三合土”。在清代,除石灰、黏土和细砂组成的“三合土”外,还有石灰、炉渣和砂子组成的“三合土”。清代《宫式石桥做法》一书中对“三合土”的配备作了说明:“灰土即石灰与黄土之混合,或谓三合土”;“灰土按四六掺合,石灰四成,黄土六成”。以现代人眼光看,“三合土”也就是以石灰与黄土或其他火山灰质材料作为胶凝材料,以细砂、碎石后炉渣作为填料的混凝土。“三合土”与罗马的三组分砂浆,即“罗马砂浆”有许多类似之处。

“三合土”自问世后一般用作地面、屋面、房基和地面垫层。“三合土”经夯实后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还有较好的防水性,在清代还将他用于夯筑水坝。

在欧洲大陆采用“罗马砂浆”的时候,遥远的东方古国――中国也在采用类似“罗马砂浆”的“三合土”,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历史巧合。

石灰掺有机物的胶凝材料

中国古代建筑胶凝材料发展中一个鲜明的特点是采用石灰掺有机物的胶凝材料,如“石灰-糯米”,“石灰-桐油”,“石灰-血料”,“石灰-白芨”,以及“石灰-糯米-明矾”等。另

外,在使用“三合土”时,掺入糯米和血料等有机物。

据民间传说,秦代修筑长城中,采用糯米汁砌筑砖石。考古发现,南北朝时期的河南邓县的画像砖墙是用含有淀粉的胶凝材料衬砌;河南登封县的少林寺,北宋宣和二年、明代弘治十二年和嘉靖四十年等不同时代的塔,在建造时都采用了掺有淀粉的石灰作胶凝材料。《宋会要》记载,公元1170年南宋乾道六年修筑和州城,“其城壁表里各用砖灰五层包砌,糯米粥调灰辅砌城面兼楼橹,委皆雄壮,经久坚固。”明代修筑的南京城是世界上最大的砖石城垣,以条石为基,上筑夯土,外砌巨砖,用石灰作胶凝材料,在重要部位则用石灰加糯米汁灌浆,城垣上部用桐油和土拌和结顶,非常坚固。采用桐油或糯米汁拌和明矾与石灰制成的胶凝材料,其粘结性非常好,常用于修补假山石,至今在古建筑修缮中仍在沿用。

用有机物拌和“三合土”作建筑物的工法,在史料中屡有所见。明代《天工开物》一书中记载:“用以襄墓及贮水池则灰一分入河砂,黄土二分,用糯米、羊桃藤汁和匀,经筑坚固,永不隳坏,名曰三合土”。在中国建筑史上看到,清康熙乾隆年间,北京卢沟桥南北岸,用糯米汁拌“三合土”建筑河堤数里,使北京南郊从此免去水患之害。在石桥建筑史中记载,用糯米和牛血拌“三合土”砌筑石桥,凝固后与花岗石一样坚固。糯米汁拌“三合土”的建筑物非常坚硬,还有韧性,用铁镐刨时会迸发出火星,有的甚至要用火药才能炸开。

中国历史悠久,在人类文明创造过程中有过辉煌成就,作出过重要贡献。英国著名科学家史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保持这西方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那些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杂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中国古代建筑胶凝材料发展的过程是,从“白灰面”和黄泥浆起步,发展到石灰和“三合土”,进而发展到石灰掺有机物的胶凝材料。从这段历史进程可以得出与科学史学家李约瑟相似的结论,中国古代建筑胶凝材料有过自己辉煌的历史,在与西方古代建筑胶凝材料基本同步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广泛采用石灰与有机物相结合的胶凝材料而显得略高一筹。

然而,近几个世纪以来中国落后了,尤其是到清朝乾隆年间末期,即18世纪末期以后,科学技术与西方差距愈来愈大。中国古代建筑胶凝材料的发展,到达石灰掺有机物的胶凝材料阶段后就停止不前,未能在此基点上跨出一步。西方古代建筑胶凝材料则在“罗马砂浆”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朝着现代水泥的方向不断提高,最终发明水泥。

水泥的发明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1.2 近代水泥的发展

水硬性石灰

18世纪中叶,英国航海业已较发达,但船只触礁和撞滩等海难事故频繁发生。为避免海难事故,采用灯塔进行导航。当时英国建造灯塔的材料有两种:木材和“罗马砂浆”。然而,木材易燃,遇海水易腐烂;“罗马砂浆”虽然有一定耐水性能,但尚经不住海水的腐蚀和冲刷。由于材料在海水中不耐久,所以灯塔经常损坏,船只无法安全航行,迅速发展的航运业遇到重大障碍。为解决航运安全问题,寻找抗海水侵蚀材料和建造耐久的灯塔成为18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发展中的当务之急。对此,英国国会不惜重金,礼聘人才。被尊称为英国土木之父的工程师史密顿(J. Smeaton)应聘承担建设灯塔的任务。

1756年,史密顿在建造灯塔的过程中,研究了“石灰-火山灰-砂子”三组分砂浆中不同石灰石对砂浆性能的影响,发现含有黏土的石灰石,经煅烧和细磨处理后,加水制成的砂浆能慢慢硬化,在海水中的强度较“罗马砂浆”高很多,能耐海水的冲刷。史密顿使用新发现的砂浆建造了举世闻名的普利茅斯港的漩岩(Eddystone)大灯塔。

用含黏土、石灰石制成的石灰被成为水硬性石灰。史密顿的这一发现是水泥发明过程中知识积累的一大飞跃,不仅对英国航海业做出了贡献,也对“波特兰水泥”的发明起到了重要

作用。然而,史密顿研究成功的水硬性石灰,并未获得广泛应用,当时大量使用的仍是石灰、火山灰和砂子组成的“罗马砂浆”。

罗马水泥

1796年,英国人派克(J. Parker)将称为Sepa Tria的黏土质石灰岩,磨细后制成料球,在高于烧石灰的温度下煅烧,然后进行磨细制成水泥。派克称这种水泥为“罗马水泥”(Roman Cement),并取得了该水泥的专利权。“罗马水泥”凝结较快,可用于与水接触的工程,在英国曾得到广泛应用,一直沿用到被“波特兰水泥”所取代。

差不多在“罗马水泥”生产的同时期,法国人采用Boulogne地区的化学成分接近现代水泥成分的泥灰岩也制造出水泥。这种与现代水泥化学成分接近的天然泥灰岩称为水泥灰岩,用此灰岩制成的水泥则称为天然水泥。美国人用Rosendale和Louisville地区的水泥灰岩也制成了天然水泥。在19世纪80年代及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天然水泥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在建筑业中曾占很重要的地位。

英国水泥

英国人福斯特(J. Foster)是一位致力于水泥的研究者。他将两份重量白垩和一份重量黏土混合后加水湿磨成泥浆,送入料槽进行沉淀,置沉淀物于大气中干燥,然后放入石灰窑中煅烧,温度以料子中碳酸气完全挥发为准,烧成产品呈浅黄色,冷却后细磨成水泥。福斯特称该水泥为“英国水泥”(British Cement),于1822年10月22日获得英国第4679号专利。

“英国水泥”由于煅烧温度较低,其质量明显不及“罗马水泥”,所以售价较低,销售量不大。这种水泥虽然未能被大量推广,但其制造方法已是近代水泥制造的雏型,是水泥知识积累中的又一次重大飞跃。福斯特在现代水泥的发明过程中也是有贡献的。

波特兰水(硅酸盐水泥)

1824年10月21日,英国利兹(Leeds)城的泥水匠阿斯谱丁(J. Aspdin)获得英国第5022号的“波特兰水泥”专利证书,从而一举成为流芳百世的水泥发明人。

他的专利证书上叙述的“波特兰水泥”制造方法是:“把石灰石捣成细粉,配合一定量的黏土,掺水后以人工或机械搅和均匀成泥浆。置泥浆于盘上,加热干燥。将干料打击成块,然后装入石灰窑煅烧,烧至石灰石内碳酸气完全逸出。煅烧后的烧块在将其冷却和打碎磨细,制成水泥。使用水泥时加入少量水分,拌和成适当稠度的砂浆,可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工作场合。”

该水泥水化硬化后的颜色类似英国波特兰地区建筑用石料的颜色,所以被称为“波特兰水泥”。

阿斯谱丁在英国的Wakefield建设了第一个波特兰水泥厂。后来,他的儿子在英国的Grateshead又建设一个厂,1856年在德国再建设一个厂,并在那里度过了他的晚年。

阿斯谱丁父子长期对“波特兰水泥”生产方法保密,采取了各种保密措施:在工厂周围建筑高墙,未经他们父子许可,任何人不得进入工厂;工人不准到自己工作岗位以外的地段走动;为制造假象,经常用盘子盛着硫酸铜或其他粉料,在装窑时将其撒在干料上。

阿斯谱丁专利证书上所叙述的“波特兰水泥”制造方法,与福斯特的“英国水泥”并无根本差别,煅烧温度都是以物料中碳酸气完全挥发为准。根据水泥生产一般常识,在该温度条件下制成的“波特兰水泥”,其质量不可能优于“英国水泥”。然而在市场上“波特兰水泥”的竞争力大于“英国水泥”。1838年重建泰晤士河隧道工程时,“波特兰水泥”价格比“英国水泥”要高很多,但业主还是选用了“波特兰水泥”。很明显,阿斯谱丁出于保密原因在专利证书上并未把“波特兰水泥”生产技术都写出来,他实际掌握的水泥生产知识比专利证书上表明的要多。阿斯谱丁在工程生产中一定采用过较高煅烧温度,否则水泥硬化后不会具有波特兰地区石料那样的颜色,其产品也不可能有那样高的竞争力。

不过,根据专利证书所载内容和有关资料,阿斯谱丁未能掌握“波特兰水泥”确切的烧成

温度和正确的原料配比。因此他的工厂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很不稳定,甚至造成有些建筑物因水泥质量问题而倒塌。

在英国,与阿斯谱丁同一时代的另一位水泥研究天才是强生(I. C. Johnson)。他是英国天鹅谷怀特公司经理,专门“罗马水泥”和“英国水泥”。1845年,强生在实验中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煅烧到含有一定数量玻璃体的水泥烧块,经磨细后具有非常好的水硬性。另外还发现,在烧成物中含有石灰会使水泥硬化后开裂。根据这些意外的发现,强生确定了水泥制造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烧窑的温度必须高到足以使烧块含一定量玻璃体并呈黑绿色;第二是原料比例必须正确而固定,烧成物内部不能含过量石灰,水泥硬化后不能开裂。这些条件确保了“波特兰水泥”质量,解决了阿斯谱丁无法解决的质量不稳定问题。从此,现代水泥生产的基本参数已被发现。

1909年,强生98岁高龄时,向英国政府提出申诉,说他于1845年制成的水泥才是真正的“波特兰水泥”,阿斯谱丁并未做出质量稳定的水泥,不能称他为“波特兰水泥”的发明者。然而,英国政府没有同意强生的申诉,仍旧维持阿斯谱丁具有“波特兰水泥”专利权的决定。英国和德国的同行们对强生的工作有很高评价,认为他对“波特兰水泥”的发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18世纪的欧洲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方各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向前,建筑胶凝材料的发展步伐也随之加快。西方国家在“罗马砂浆”的基础上,1756年发现水硬性石灰;1796年发明“罗马水泥”以及类似的天然水泥;1822年出现“英国水泥”;1824年英国政府发布第一个“波特兰水泥”专利。当代建筑“粮食”――“波特兰水泥”(硅酸盐水泥)就这样在西方徐徐诞生,同时踏上了不断改进的征途。

水泥的发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水泥生产技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也有一个不断进步、成熟和完善的过程。今天,人们把水泥的生产过程形象的概括为“二磨一烧”,即按一定比例配合的原料,先经粉磨制成生料,再在窑内烧成熟料,最后通过粉磨制成水泥。在这个过程中,窑是核心设备,所以人们在研究水泥技术发展史的时候,往往以窑为代表。回顾这过去的近二百年,水泥生产先后经历了仓窑、立窑、干法回转窑、湿法回转窑和新型干法回转窑等发展阶段,最终形成现代的预分解窑新型干法。

仓窑

1824年阿斯普丁获得波特兰水泥专利时所用的煅烧设备叫瓶窑(Bottle Kiln),其形状像瓶子,因此而得名。1872年强生在瓶窑的基础上,发明专门用于烧制水泥的仓窑,并获得专利。

立窑

1884年在德国,狄兹赫(Dietzsch)发明立窑,并取得专利权。丹麦人史柯佛(Schoefer)对立窑进行了多次改进。1913年前后,德国人在立窑上开始采用移动式炉篦子(Movable Grate)使熟料自动卸出,同时进一步改善通风。

干法回转窑

经过十八年来的一次次试验和一次次失败,在1895年,美国工程师亨利(Hurry)和化验师西蒙(Seaman)进行回转窑煅烧波特兰水泥的试验,终于获得成功,并在英国取得第23145号专利证。1897年德国贝赫门(I. A. Bachman)博士发明余热锅炉窑。1928年,立雷帕博士与德国水泥机械公司伯力鸠斯(Polysius)合作,制造出窑尾带回转篦式加热机的干法回转窑。

湿法回转窑

1912年前后,丹麦史密斯(F. L. Smith)水泥机械公司用白垩土和其他辅助原料制成水泥生料浆,在回转窑上用它取代干生料粉进行煅烧试验,取得成功,从而开创出湿法回转窑生产水泥的新方法。

新型干法回转窑

曾在丹麦史密斯水泥机械公司工作过的工程师伏杰尔-彦琴森(M. V ogel-Jorgensen)于1932年6月1日向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专利办公室(Patent Office)首次提出四级旋风筒悬浮预热器的专利申请。专利于1934年7月25日被批准并公布,编号为48169。1951年德国工程师密勒(F. Muller)对专利内容作了多处改进,在此基础上洪堡公司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四级旋风悬浮预热器。悬浮预热器简称SP,这是Suspension Preheater的缩写。1971年,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在洪堡窑的基础上首创水泥预分解窑。预分解窑简称NSP窑,NSP是New Suspension Preheater的缩写,即新型悬浮预热器的缩写。

1.3现代水泥的发展

在水泥发展过程中,硅酸盐系列水泥(即波兰特水泥)从产量和用途来看,在基本建设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硅酸盐水泥固有的性能和特点,决定了它不能满足一些特殊工程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现代建设工程和施工新技术的需要,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和发展专用水泥及特种水泥。水泥已从单一的含硅酸盐矿物的品种发展到各种化学成分、矿物组成、性能与应用范围不同的品种。

到目前为止,面世的特种水泥和专用水泥有100多种,经常生产的有30余种,约占水泥总产量的25%,如道路水泥,大坝水泥,快硬水泥,水工用水泥,油井水泥,膨胀水泥与自应力水泥,耐高温水泥,装饰水泥等。

1.31道路水泥

凡由道路硅酸盐水泥塑料,0~10%活性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其为道路硅酸水泥(简称道路水泥),水泥粉磨时允许加入不损害水泥性能的助磨剂,其加入量不得超过水泥质量的1%。

道路水泥的性能主要有以下特点:

(1)耐磨性好。与同标号的硅酸盐水泥相比,其磨耗率低20%~40%。

(2)强度高。道路水泥具有早强及抗折强度高的特点,早期强度的增进率相当于或高于同标号硅酸盐水泥R型的增长率,且抗折强度的增进率高于抗压强度的增进率,28d 抗折强度指标高于同标号R型硅酸盐水泥。

(3)干缩性小。道路水泥干缩率明显优于硅酸盐水泥约10%以上,干缩稳定期短,施工时可以减少路而预留缝数量,从而提高路面平整度和行车舒适度。

(4)水化热低,耐久性好,道路水泥的水化热可以达到中热硅酸盐水泥的要求,在冻融交替环境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道路水泥的应用

道路水泥最适宜于各类混凝土路面工程,适用于对耐磨、抗干缩等性能要求较高的其他工程。

1.32油井水泥

凡由水硬性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的石膏,磨细制成的产品称为油井水泥。

油井水泥专用于油井、气井的固井工程,又称为堵塞水泥。在勘探和开采石油或天然气时,要把钢套下入井内,在注入水泥浆,将套管与周围地层胶凝封固,进行固井作业,封隔地层内的油、气、水层,防止互相串拢,以便在井层内形成一条从油层流向地面,隔绝良好的油流通道。

一、油井水泥的品种及技术要求

油井水泥的基本技术要求为:在井底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所配成的的水泥浆在注井过程中,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合适的密度;水泥浆在注入井内后,应较快凝结,并在短期内达到相当硬度;硬化后的水泥石应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渗性,对地层水中的侵蚀性介质,也要有足够的耐蚀性等等。

油井水泥主要品种为表1-1所列的四个品种

表1-1油井水泥的主要品种

其它油井水泥品种有:超深井水泥和低密度油井水泥和膨胀油井水泥。

二、油井水泥的应用

油井水泥专用于油井、气井等固井工程,若有些油井的地下水中含有硫酸盐时,可采用抗硫酸盐油井水泥。

1.33砌筑水泥

凡由活性混合材料加入适量的硅酸盐熟料和石膏,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总称为砌筑水泥。

一、砌筑水泥的种类

以矿渣为主要组成的砌筑水泥,称为矿渣砌筑水泥,其矿渣掺入量不得少于70%;以火山灰质混合材为主要成分的砌筑水泥,称为火山灰质砌筑水泥,其混合材的掺入量不得少于50%,以粉煤灰为主要成分的砌筑水泥,称为粉煤灰砌筑水泥,其粉煤灰掺加量不得小于40.三种混合材允许相互代替,当代替量不超过混合材总掺加量的1/3时,水泥名称不变,当超过1/3时,则应在砌筑水泥名称前冠以两种混合材的总称。

二、砌筑水泥的特性

砌筑水泥,尤其是粉煤灰砌筑水泥,其和易性良好,沁水性较小,使用时操作方便,成本较低,配制同体积同标号砂浆,采用粉煤灰砌筑水泥,可节约水泥熟料13%以上。

三、砌筑水泥的应用

砌筑水泥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砌筑砂浆,内墙抹面砂浆及基础垫层等;允许用于出产砌块及瓦等。一般不用于配制混凝土,但通过试验,允许用于低标号混凝土,但不得用于钢筋混凝土等城中结构。

1.34装饰水泥

装饰水泥包括白色水泥和彩色水泥,主要用于建筑工程。可配制成彩色灰浆或制造各种彩色和白色混凝土。与天然的装饰材料相比,具有使用方便,易于调节色彩和价格低廉等优点。

凡以适当成分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氧化铁含量少的熟料,加入适量的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白色硅酸盐水泥(简称白色水泥)。

一、白水泥的品种

除白色硅酸盐水泥以外,还有其他白水泥品种。

1.白色硫酸盐水泥

白色硫酸盐水泥是以石灰石和铝硅质矿石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白云石和少量萤石作助熔剂,以焦炭为燃料,将块状物料在高炉中烧至完全熔融,经水淬后得到淡紫色熔渣,烘干后加入适量煅烧石膏和少量生石灰共同磨细,即制成白色硫酸盐水泥。该水泥的白度达75~80。,水泥的凝结时间较快,早期强度较高,长期强度能稳定增长。抗大气性能良好,表面不起砂。缺点是在较低温度下水化硬化较慢,其主要水化产物为水化硅酸钙凝胶和钙矾石。

2.白色钢渣水泥

白色钢渣水泥是将白色电炉还原渣与适量煅烧石膏共同粉磨而成,也可加入适量白色粒化高炉矿渣共同磨细而成。这种白色钢渣水泥的缺点是早期强度较低,水泥的标号不够稳定;其优点是成本低廉,强度稳定增长,耐蚀性较好。

二、彩色水泥

彩色水泥的制造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色剂以干式混合的方式混入白色水泥或硅酸盐水泥之中,或在粉磨白色水泥和硅酸盐水泥石掺入着色剂。另一种方法是在水泥生料中掺入适量着色物质,煅烧成彩色熟料,然后磨成彩色硅酸盐水泥。

三、装饰水泥的应用

装饰水泥主要应用于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亦可配制彩色灰浆或制造各种彩色和白色混凝土。

1.35大坝水泥

凡由硅酸盐大坝熟料、粒化高炉矿渣或火山灰质混合材,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大坝水泥(也称为中热硅酸盐水泥和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允许用不超过混合材料总掺量1/3的粉煤灰代替部分梨花高炉矿渣。但代替数量最多不得超过水泥重量15%。大坝水泥根据混合材料种类或掺量不同,又可分为普通硅酸盐大坝水泥(混合材掺量不超过15%)和矿渣硅酸盐大坝水泥(混合材掺量为20%~60%)。

一、大坝水泥的特性

大坝水泥的主要特性为水化放热较低。由于混凝土的热传导率低,水泥的水化热较易积聚,例如在建造大体积混凝土坝时,坝身内部温度可达30~60.C或更高,而外部冷却较快,内外可有几十度的温差,从而引起有害的内应力,是坝身产生裂缝,因而促使腐蚀加速的重要原因。所以,合理地采用低热水泥,在保证强度不致下降过多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水泥的水化热与放热速度,减小水化热与强度的比值,在大坝建设中,尢显重要。

二、大坝水泥的应用

大坝水泥主要适用于要求水热较低的大坝和大体积工程。其中,硅酸盐大坝水泥和普通大坝水泥主要适用于大坝溢流面的面层和水位变动区等要求高耐磨性和抗冻性的过程条件;矿渣大坝水泥主要适用于大坝或大体积建筑物内部及水下等工程条件。

1.36 防辐射水泥

随着原子科学的迅速发展,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广泛应用,人身防护问题日益突出,对于原子核反应堆辐射最有效的保护是轻原子核物质和重原子核物质的配合。防护包括三个方面:慢化快中子;俘获已慢化的或最初的慢中子;吸收所有种类的y射线和X射线,慢化中子物质的能力与其本身的质量数成反比。因而,氢原子时很好的中子减速物质;而吸收y射线和X射线的能力是随着原子量的增大而增大的。我国已研制成功的防辐射水泥,主要是防y射线和X射线的钡、锶水泥和防中子的硼水泥。

1.钡、锶水泥

原料为钡、锶的碳酸盐或硅酸盐,高岭土,石英砂和铁矿石。其生产工艺流程与硅酸盐水泥完全相同,但煅烧温度较高,烧成温度在1550度左右。

2.硼水泥

选用高铅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的经过煅烧的硼镁石和天然硬石膏,按一定比例配合,粉磨至规定细度的胶凝材料称含硼水泥。

防辐射水泥的特性

防辐射用的水泥,除用钡、锶水泥外,还可用镁质水泥,石膏矾土膨胀水泥。因为它们硬化后的含水量大,即含有氢原子比较多,所以防辐射的能力也比较强。

防辐射用的水泥混凝土,一般希望具有以下特性:密度高,相当高的含氮量,氢含量基本上不受温度的影响,水化热小,比热大,导热性高,热膨胀性小,弹性模量低,收缩率小,抗拉强度高》

1.4未来水泥的展望

未来10年,国际水泥工业的发展趋势是以节能、降耗、环保、改善水泥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实现清洁生产和高效率集约化生产,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围绕水泥工业节能降耗、减少了有害气体(CO:、SO:等)排放以及低品位原燃料、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际水泥工业技术装备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向着大型化、节能化以及自动化方向发展,如高效预热分解系统、第三代“控制流篦板”和第四代“无漏料横杆推动”篦式冷却机、新型辊式磨及辊压机粉磨系统、自动化控制及网络技术、新的熟料烧成方法如流态化床和喷腾炉烧成技术、高效除尘技术、烟气脱硫除氮技术等的开发和应用,使水泥工业进入现代化发展期。二是水泥及水泥基材料的研究是以水泥的生态化制备、先进水泥基材料、水泥的节能和高性能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以及水泥制备和应用中的环境行为评价和改进等方面为研究开发重点,两者相辅相承,推动了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1关于生态水泥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得到重视.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就已研究和推进废弃物替代天然资源的工作,并在二次能源的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良好进展。根据欧共体的统计.在其成员国中利用二次燃料替代天然燃料用于水泥生产的替代率平均为12%,荷兰最高,可达72%,其他如瑞士、比利时、奥地利、法国等国的替代率也高达27%~31%;全球最大的水泥制造商milge公司可燃废弃物的燃料替代率在50%以上。这类废弃物主要包括废轮胎、废塑料、废有机溶液、废油以及其它工业可燃废料等。

生态水泥的研究也是目前水泥研究的热点之一。生态水泥是一种新型的波特兰水泥。它适用于建造房屋、道路、桥梁和混凝土制品等。这种水泥的研制不仅解决了城市及工业垃圾处理问题.而且还通过垃圾的循环利用系统保护了环境。如日本的小野田水泥公司和太平洋水泥公司在得到日本政府“生态城市计划”资助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小野田水泥公司由日通产省投资,开始研发“生态水泥”生产线。主要采用城市焚烧垃圾灰和下水道淤泥作为基本原料进行水泥的生产,以消除大量城市垃圾。其中在三多摩地区垃圾处理场建设水泥生产线规模为年产水泥16万t,年处理垃圾12.4万t.相当于年处理400多万居民排放的生活垃圾;而在CHIBA。建成年产10万t生态水泥生产线.年处理200多万居民生活垃圾。目前,日本正着手制定生态水泥标准的工作。

在我国,上海金山水泥厂、北京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等水泥企业进行了利用水泥窑处理有害废弃物的焚烧试验。但此项工作仅是一个开始。

2关于先进的水泥基材料

随着建筑业、海洋业和交通业等的飞速发展,超高、超长、超强和在各种严酷条件下使用建筑物的出现.对水泥与混凝土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强度、长寿命、低环境负荷是当代水泥材料发展的主要方向。先进水泥基材料以现代材料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未来胶凝材料为主要研究目标,其目的是把传统的水泥与混凝土材料推向高新技术领域进行研究和开发。目前这类材料主要有超高强水泥块材料无宏观缺陷水泥(Macr0 Defect Free Cement,MDF)、含均匀分散超细颗粒致密体系水(Densified SystemContaining HOMOGENOUSLY Amnged Ultra —finePanicled,DsP)。由于这两类材料可在较低温度下成型而勿需像陶瓷一样需高温烧结即可形成堪与陶瓷材料相批美的优良陛能,所以又称化学结合陶瓷材料(chemically Bonded ceramics,cBc)等,其中DsP材料主要是由细磨的波特兰水泥(平均粒径在10~15斗m)和颗粒组成为50A~0.5um均匀分布的超细粉体(包括硅灰、矿渣、粉煤灰等)组成。通过采用分散剂和超塑化剂消除颗粒之间的表面力聚集作用和大幅减少需水量.显著地降低水泥硬化体结构的空隙率,实现水泥基材料的高强化。纯DsP水泥的抗压强度可达200~800 MPa。通过与纤维复合得到的DsP水泥,断裂功可达9 000 J/m抗变强度在70 MPa以上;MDF水泥材料的抗拉伸强度可达150 MPa.而在纤维增韧条件下,其断裂功高达105J/m。由于DsP、MDF材料的抗压强度、抗变强度、弹性模量以及材料的韧性等性能较传统水泥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这类新型材料在特殊过程、高强复合材料、模具材料等方面将有比较广阔的应用潜力.已有少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这一类材料的应用与发展促成了传统水泥基材料性能质的飞跃。成为水泥基材料由传统材料向高新技术材料转化的重要开端。

参考文献

1.李秀芬.刘洪波.王飞纳米材料在水泥工业中的应用概述[期刊论文]-中国建材科技

2008(2)

2.殷志峰.程麟绿色道路胶凝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期刊论文]-材料导报2007(5)

3.汪澜水泥混凝土组成、性能、应用2005

4.苏达根水泥与混凝土工艺2004

5.隋同波.文寨军国内外水泥及水泥基材料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材料发展向导2004(05)

6.王素霞世界水泥及水泥基础材料的发展情况[期刊论文]-材料发展向导2005(02

7.沈威等,水泥工艺学。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

8.袁润章。胶凝材料学。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9.李坚利等。水泥工艺学。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10.范文昭等。建筑材料。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11.陈世霖等。简明建筑材料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12.鲁法增。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13.郭俊才等。水泥及混凝土技术进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14.胡宏泰等。水泥的制造和应用。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5.湖南大学等。建筑材料(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16.符芳。建筑材料。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水泥业的发展现状

水泥业的发展现状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一、我国水泥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行业预测 1、水泥产业在国名经济中的地位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水泥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材料。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水泥行业的发展程度成为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衡量指标。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国内投资最主要的方式。因此,水泥作为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必然也处于扩张阶段。据相关资料统计,改革开放时,我国水泥产量仅为6524万吨,经过30来年的发展,到2010年,我国的水泥总产量已达到了亿吨。其总产量连续25年位居世界第一。据行业内专家预测到2011年,我国的水泥总产量将到达20亿吨左右。 图1 中国近五年水泥总产量 2.我国水泥行业缺陷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泥工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料产业,实现了自身的膨胀式发展,为我国近年来的城乡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国际水泥产业技术的进步,我国也在不断的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比如,今年来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这大大有利于我国产业机构的升级以及缓和资源与发展之间的冲突。但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我国水泥产业发展的现状,即大而不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泥行业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我国水泥行业与下游行业长期处于价格结构失衡的状态。国际上水泥与钢铁的价格比一般是1:3,而中国却达到了1:10。国外水泥价

格每吨均价在70-100美元,而我国水泥价格远远低于国际水平,每吨售价仅仅40美元左右。 (2)我国水泥行业生产集中度和市场集中度都远远低于国际发达国家水平,水泥行业的过于分散造成市场的恶性竞争。与世界通行标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泥行业排名前四家的企业集中度为%,比世界通行规定的低集中度标准还低%,比美国1978年的水泥集中度低%。 (3)我国水泥行业长期处于供求失衡的状态,产业布局不合理,造成产能分配不均匀。由于水泥是一种区域性极强的“短腿”产品,如果在一定区域内集中过多的企业会导致市场买卖双方力量失衡,以及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比如,由于近年来北京的快速发展,引来了不少水泥企业落户北京周边,北京市场已出现水泥供大于求的局面,价格低于其他地区,企业效益明显降低。 (4)我国水泥行业技术水平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准,粗放式的发展导致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过程中,小型立窑水泥企业(即"小水泥")在数量上的超常发展,导致了目前我国水泥工业企业平均规模小,整体技术水平低,生产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不高。尽管当前我国在积极发展新型干法水泥,但是由于此生产线成本高,需要一定的企业规模才能产生经济效应。因此,进行行业内部之间的企业重组迫在眉睫。 3.我国水泥行业前景分析

世界水泥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精)

25 ChinaBuildingMaterialResourcesCommunication 1999年19个主要水泥28%的份额,集团、海德堡水泥、的功能被启动以来,CSI已经2006年,其80%已经独立测试、其中,减排目标。另外,在CSI 的帮助下,1990年到2006年之间生产水泥的每吨二氧化碳净排放量降低了12%,其成员企业的工厂消耗燃料中现在已有10%是替代燃料。 克里先生和NinoMancino 博士见 面,讨论了CSI 目前所处的位置、行业状况及发展方向。参与谈话的还有墨西哥水泥的MartinCasey 和拉法基的VincentMages。 近年来的成绩

2008年,CSI出版了一个关键文件《气候行动》,概括了CSI 自1999年以来的大事记。另一成绩是建立了全球资料库,用以追踪全球水泥和熟料厂的节能与排放状况。这个简称作GNR 的系统是和普华永道合作开发的,包含全球超过800家水泥厂的资料,相当于8亿吨水泥产量。 另外,CSI还启动了清洁发展机制(CDM)方法及在线新工具——议定书,用作温室气体补救监控。凭借这个议定书,企业就能在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方法和定义框架内,监测排放量并减排。同样在2008年,CSI 迎来了第19位成员,巴西的CamargoCorrea 水泥公司。“Camargo很快会报告它使用该议定书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克里先生补充道。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2012年《京都议定书》的第一期就要到期了,制定政策的人不得不决定如何继续下去。全世界80%以上的水泥是在G8+5(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英国、美国+巴西、中国、印度、墨西哥、 行 业发展

冀东水泥案例分析

冀东水泥股利分配案例分析一案例概况 冀东水泥(冀东水泥,000401)成立于1994年,由冀东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起设立,于1996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属于水泥行业,经营围主要为:水泥生产和销售、熟料以及石灰石开采和销售,以著名的“盾石”牌硅酸盐水泥为主导产品。 从公司的股权结构来看,冀东发展集团是冀东水泥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总数占总股本的37.28%,最终控制人为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司第二大股东境非国有法人海螺水泥,截至2012年12月31日持股比例达到13.77%;公司的第三大股东是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引进战略投资者——新天域资本旗下的菱石投资,持股比例达10%;除此之外,公司的前十大股东均为境非国有法人,持股比例较低,一般不超过2%。尽管大股东冀东集团的持股比例没有达到绝对控股,但由于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均较低,大股东掌握着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作为控股股东,冀东发展集团进行集团化经营,而冀东水泥是冀东集团公司的核心企业,实施专业化的集团产业战略,以冀东水泥为中心,建立并形成了“总部—大区—子公司”的三级管理机制。 从业绩和融资两个方面来看,冀东水泥在2009年~2011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快速增长。2009~2011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2元、1.15

元和1.24元,每股未分配利润依次为1.38元、2.44元和3.61元。同时2009~2011年冀东水泥不断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了大笔的融资,每股现金持有水平由2009年的1.94增长到2011年的2.33元。冀东水泥自1996年上市以来实施稳定的分红政策,1997~2008年共进行了11次的现金分红,总共派现11.87亿元;2009~2011年三年间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快速增长,且盈利能力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盈利变强和现金增多的年度反而停止分红,也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股利分配,不免被外界质疑“铁公鸡”。 公司给出的不分红的理由是为快速发展期的投资项目节约资金。从市场政策环境与企业战略层次判断具有一定的说服力。2009年以来,为抑制水泥行业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型水泥企业兼并重组,提高生产集中度,带动水泥行业结构调整。作为全国性大型水泥企业,受政策推动,冀东水泥2009年起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管理层抓住时机制定了“发展型”的公司战略和“区域领先”的竞争战略,以新建与并购方式相结合扩,并形成多项目、多地经营扩的发展格局。另外,不分配现金股利使得公司失去公开增发等再融资资格,反而不利于公司获取资金。那么,面临资金运筹的矛盾,管理层可能考虑了哪些影响因素进行权衡,并如何在股东现实回报与公司长远发展之间进行选择?公司是否具备分配现金股利的条件?

全球水泥产量规模状况分析

全球水泥产量规模状况分析 全球水泥产量状况分析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水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水泥产量为41亿吨,与2014年的41.8亿吨相比,仅仅增加了0.8亿吨。2005年全球水泥产量为23.1亿吨,十年来全球水泥产量增长了近一倍。 图表2005-2015年全球水泥产量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另外,2015年全球水泥产能36亿吨,与2014年的35.7亿吨相比,仅增加了0.3亿吨。从2005来看,除了2008年水泥产能下滑外,近十一年全球水泥产能都呈平稳增长的趋势。 图表2005-2015年全球水泥产能统计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从水泥产量排名来看,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水泥产量排名前十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土耳其、巴西、俄罗斯、印度尼西亚、伊朗、朝鲜和越南。 图表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水泥产量排名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从水泥产能排名来看,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水泥产能排名前十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越南、伊朗、土耳其、巴西、印度尼西亚和日本。 图表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水泥产能排名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世界各国水泥生产状况分析 1、美国 美国的水泥消费量随着其经济发展变化的上行或下行具有紧密的同步性。1998~2005年是上行期,水泥消费由9800万吨上升到1.22亿吨,之后因金融经济危机的影响,水泥消费量猛跌到2009年的6840万吨,跌幅高达44%;2012年上升到7560万吨,经济形势有所回升,2015年达到8900万吨。据美国波特兰水泥协会PCA预测,2020年很可能恢复到2004年的水平,达1.13亿吨。在经济危机的2008~2011年间,美国乘水泥需求锐降,产能利用率曾降到60%左右之机,随即逐步地淘汰了近1300万吨产能的落后水泥生产线约30条,主要是一些湿法厂、半干法厂和1500tpd以下的SP窑生产线,占当时其水泥总产能的15%。2013年其产能利用率就回复到了72.3%。在市场经济法则下,无需政府操心,其淘汰落后产能之及时和“神”速,

冀东水泥案例分析

冀东水泥案例分析

冀东水泥股利分配案例分析 一案例概况 唐山冀东水泥有限公司(冀东水泥,000401)成立于1994年,由冀东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起设立,于1996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属于水泥行业,经营范围主要为:水泥生产和销售、熟料以及石灰石开采和销售,以著名的“盾石”牌硅酸盐水泥为主导产品。 从公司的股权结构来看,冀东发展集团是冀东水泥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总数占总股本的37.28%,最终控制人为唐山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司第二大股东境内非国有法人安徽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截至2012年12月31日持股比例达到13.77%;公司的第三大股东是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引进战略投资者——新天域资本旗下的菱石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达10%;除此之外,公司的前十大股东均为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比例较低,一般不超过2%。尽管大股东冀东集团的持股比例没有达到绝对控股,但由于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均较低,大股东掌握着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作为控股股东,冀东发展集团进行集团化经营,而冀东水泥是冀东集团公司的核心企业,实施专业化的集团产业战略,以冀东水泥为中心,建立并形成了“总部—大区—子公司”的三级管理机制。 从业绩和融资两个方面来看,冀东水泥在2009年~2011年营业

收入和净利润快速增长。2009~2011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2元、1.15元和1.24元,每股未分配利润依次为1.38元、2.44元和3.61元。同时2009~2011年冀东水泥不断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了大笔的融资,每股现金持有水平由2009年的1.94增长到2011年的2.33元。冀东水泥自1996年上市以来实施稳定的分红政策,1997~2008年共进行了11次的现金分红,总共派现11.87亿元;2009~2011年三年间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快速增长,且盈利能力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盈利变强和现金增多的年度反而停止分红,也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股利分配,不免被外界质疑“铁公鸡”。 公司给出的不分红的理由是为快速发展期的投资项目节约资金。从市场政策环境与企业战略层次判断具有一定的说服力。2009年以来,为抑制水泥行业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型水泥企业兼并重组,提高生产集中度,带动水泥行业结构调整。作为全国性大型水泥企业,受政策推动,冀东水泥2009年起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管理层抓住时机制定了“发展型”的公司战略和“区域领先”的竞争战略,以新建与并购方式相结合扩张,并形成多项目、多地经营扩张的发展格局。另外,不分配现金股利使得公司失去公开增发等再融资资格,反而不利于公司获取资金。那么,面临资金运筹的矛盾,管理层可能考虑了哪些影响因素进行权衡,并如何在股东现实回报与公司长远发展之间进行选择?公司是否具备分配现金股利的条件?

浅析水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浅析水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 水泥行业的发展加快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忧虑”;灰渣胶凝材料的问世给人们带来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新思路。然而,由于材料本身缺陷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灰渣胶凝材料仍然难以得到推广和应用。本文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将水泥厂进行“深层次技术改造”将是我国水泥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健词]水泥行业灰渣胶凝材料环保深层次技术改造 一、背景介绍 一方面,水泥在生产过程中浪费大量资源和能源,并排出大量温室气体和粉尘,严重污染环境,这与我国乃至全世界不可再生资源逐年“稀有化”现状和兴建“两型”社会的发展要求是相悖的,于是几乎从水泥行业发展之初人们就提出了对水泥厂进行技术改造的想法,但是,这种观念意义上的技术改造方案“治标不治本”,它们中的大多数都仅仅针对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改造和使用方法上的减量优化,未抓住水泥生产和应用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本质;另一方面,灰渣胶凝材料的问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泥行业的压力,然而却由于其价格高昂、适用范围有限、大多数处于试验室研究阶段、推广力度大等原因,未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 二、水泥行业的发展现状 现在我国水泥生产总量基本上能满足基本建设需求。其广泛应用于市政改建、水利水电工程、道路工程等领域,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我国水泥行业现存主要问题由“供不应求”逐步转向对其从技术、规模、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调整。水泥生产发展从传统的立窖法到目前的新型流水线生产,科技的不断进步也促进了人们对水泥应用的科学研究,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水泥行业的发展。 然而由于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建筑建材需求量极大等原因,水泥给我们带来了更加严峻的问题。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等相关法律法规都对水泥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现状不加以改变就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从而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绊脚石”。 其中小水泥厂是我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泥产量约占我国水泥行业总产量的80%以上,然而,中小水泥厂建设和改造偏重于扩大产量、降低成本,造成产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日益严重等局面;同时水泥作为工程建设中的“三大材”之一,使用量、消耗量都很大。水泥熟料为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每生产一吨的水泥熟料,直接排放0.51吨CO2,燃煤排放0.37吨CO2,同时需要消耗大量石灰石、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且这些原材料在开采过程中也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假设我国GDP按照年均7.5%的速度增长,并基于我国目前的水泥生产情况,可大致预测出2008—2012年中国水泥的总产量将达71 亿多吨。根据中国建材工业协会的相关报告,我国现存可用于烧制水泥的石灰石储量为450亿吨,其中可开采储量为250亿吨,按2004年我国水泥产量(约10亿吨)计算,再过30年我国水泥原材料就面临枯竭,像我国这样正处于发展阶段中的国家,停止基础设施建设将是多么恐怖的事情。 三、灰渣胶凝材料及其生产工艺的研究现状 这里的灰渣指以各种工业废料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废弃物。目前科研人员已经研发出多种

我国水泥业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水泥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行业预测 1、水泥产业在国名经济中的地位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水泥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材料。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水泥行业的发展程度成为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衡量指标。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国内投资最主要的方式。因此,水泥作为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必然也处于扩张阶段。据相关资料统计,改革开放时,我国水泥产量仅为6524万吨,经过30来年的发展,到2010年,我国的水泥总产量已达到了18.7亿吨。其总产量连续25年位居世界第一。据行业内专家预测到2011年,我国的水泥总产量将到达20亿吨左右。 图1中国近五年水泥总产量

2.我国水泥行业缺陷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泥工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料产业,实现了自身的膨胀式发展,为我国近年来的城乡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国际水泥产业技术的进步,我国也在不断的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比如,今年来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这大大有利于我国产业机构的升级以及缓和资源与发展之间的冲突。但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我国水泥产业发展的现状,即大而不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泥行业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我国水泥行业与下游行业长期处于价格结构失衡的状态。国际上水泥与钢铁的价格比一般是1:3,而中国却达到了1:10。国外水泥价格每吨均价在70-100美元,而我国水泥价格远远低于国际水平,每吨售价仅仅40美元左右。 (2)我国水泥行业生产集中度和市场集中度都远远低于国际发达国家水平,水泥行业的过于分散造成市场的恶性竞争。与世界通行标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泥行业排名前四家的企业集中度为11.78%,比世界通行规定的低集中度标准还低

(财务分析)安徽海螺水泥财务分析

安徽海螺水泥 股份有限公司 财务分析 年级专业:2012级财务管理专业 指导老师:戴家龙 团队名称:华尔街新秀团队 团队成员:万琴琴、张甜雯、王宇、陈美华、黄荣谢承思、单倩倩、马明、翁世奇、马庆坤、陆聪汇报时间:2014年11月11日

目录 一、公司简介....................................................................... - 1 - 二、战略分析 ..................................................................... - 1 - 一、 Swot分析............................................................... - 1 - 二:SWOT矩阵................................................................. - 3 - 三、EFE、CPM、IFE ........................................................ - 4 - 四、QSPM矩阵................................................................. - 6 - 五、海螺水泥战略总结 ................................................ - 6 - 三、赢利能力....................................................................... - 7 - 四、营运能力分析 ............................................................. - 10 - 一、流动资产营运能力 ................................................ - 11 - 二、非流动资产营运能力 ............................................ - 13 - 三、总资产营运能力 .................................................... - 14 - 五、偿债能力分析 ............................................................. - 15 - 一、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 - 15 - 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 - 17 - 六、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 - 19 - 七、杜邦分析法 ................................................................. - 22 -

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水泥产能增长放缓、价格上涨趋势仍存。 2010年全国水泥产量为18.68亿吨,与2010年初中国建材流通协会预测的18.7亿吨非常相近,同比增长15.5%。全年销售收入预计6800亿,同比增长25%,利润将达到540亿,同比增长超35%。 水泥行业2011年总体趋势是向好的。从产能上看,2011年预计新增产能约9000万吨,淘汰落后产能约1 亿吨,总产能比去年略减一些,约为22.5亿吨。从需求上看,在2011年,“4万亿刺激政策”对水泥向上的 推动效应已大大减弱,但其大多数工程仍然在建,对水泥需求的支撑作用还在,而水利、高铁等建设的兴 起也使水泥需求得到了一定保障。特别是住建部推出的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将带来水泥需求的新增 量约1.5亿吨。另外,城镇化建设,区域开发,都将使水泥需求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由于水泥产销率通常稳 定在98%左右(这是水泥的特性所决定的),预计2011年水泥产量将达21.4亿吨。 从2011年水泥价格上看,由于总产能并未增加,需求仍在增长,而煤炭价格上涨预期不断增强,水泥 平均价格仍会有所上涨,但不会超过2010年11月特殊情况下的价格(拉闸限电造成的价格猛涨)。行业利润 也将进一步提升。 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 2010-7-14 一.现状特点及问题 水泥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基础原材料工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泥产业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2009年我国水泥产量16.5亿吨,占世界水泥总产量50%以上,已连续20多年居世界第一位。水泥工业总产值5,000多亿元,占我国建材行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水泥工业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从单纯的数量增长型转向质量效益增长型;从技术装备落后型转向技术装备先进型;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投资密集型;从管理粗放型转向管理集约型;从资源浪费型转向资源节约型;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型转向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需求型。实现上述根本转变的原因,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在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下,体现出以下特点: 1.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面进入新型干法水泥时代 实现“低投资,国产化”是中国全面进入新型干法水泥时代的关键,海螺集团、山水集团是实践这一过程的先行者。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的飞速发展,源于对新型干法水泥工艺技术的研究和装备的开发、设计、制造取

水泥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水泥的历史与发展现状水泥被誉为建筑的“粮食”,现代水泥按化学组成可以分为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三大类。目前,全世界水泥产量已达20多亿吨,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大宗产品。现代水泥的诞生,是在古代众多建筑胶凝材料的基础之上,经过人类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的结果。回顾水泥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一直追溯到人类文明发端的上古时期。 在中国,大约公元前5000-3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人用“白灰面”涂抹山洞、地穴的地面和四壁,使其变得光滑和坚硬。“白灰面”因呈白色粉末状而得名,它由天然姜石磨细而成。姜石是一种二氧化硅较高的石灰石块,常夹在黄土中,是黄土中的钙质结核。“白灰面”是至今被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建筑胶凝材料。 仰韶文化半穴居建筑 大约在公元前3000-2000年间,古埃及 人开始采用煅烧石膏作建筑胶凝材料。金字 塔的建造过程中就使用了这种材料。在公元 前30年埃及并入罗马帝国版图之前,古埃 及人都是使用煅烧石膏来砌筑建筑。 古埃及人使用煅烧石膏将金字塔上的石 块粘合在一起 公元前16世纪,在中国商代,地穴建筑 迅速向木结构建筑发展,此时除继续用 “白灰面”抹地以外,开始采用黄泥浆砌 筑土坯墙。 公元前800年左右,古希腊出现了硬度较高的石灰砂浆。 公元前7世纪,中国周朝出现了石灰。这种石灰是用大蛤的外壳烧制而成。蛤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将煅烧到碳酸气全部逸出即成石灰。这种工艺自周朝开始到明代仍未失传,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很长的时间。 在随后到来的战国时代(公元前403-221年),人们开始使用草拌黄泥浆筑墙,还用它在土墙上衬砌墙面砖。在中国建筑史上,黄泥浆和草拌黄泥浆作为胶凝材料一直沿用到近代社会。 公元前300年,古代巴比伦人使用沥青粘合石块和砖块。

最新对一起水泥行业评估案例分析

对一起水泥行业评估 案例分析

对一起水泥行业评估案例分析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税局2009-4-20 10:13:06 周黎明 ××水泥有限公司为私营企业,注册资金120万元;主要生产硅酸盐水泥,窑型主要有立窑和新型干法旋窑两个窑型。2000年4月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的税收优惠政策。水泥的生产工艺为:熟料+混合材+石膏-水泥磨-水泥-水泥罐-包装-成品入库-检测-水泥出厂。 案头分析 首先,对企业的掺废比例依照国家税务总局水泥行业掺废比例(30%以上)进行了比对;其次,进行能耗和投入产出分析;三是通过测算企业的税负率,与同行业的平均税负相比较分析;四是从成本方面分析,对该企业2007年度的经营纳税情况全面进行纳税评估。 (一)掺废比例 计算企业2007年1至12月生产水泥掺废比例: 依照公式,水泥行业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废渣掺入比=〔(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在水泥制成阶段废渣掺入量+熟料阶段废渣掺入量)÷(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在水泥制成阶段原材料量+熟料阶 段原材料量)〕×100%。 1月掺废比例=2027/8272×100%=24.5%,2月为25.2%,3月为32.4%,4月为31.8%,5月为32.3%,6月为31.3%,7月为31.1%,8月为33%,9月为34%,10月

为26.3%,11月为25.4%,12月为25%。从3月开始一直到9月,企业生产成品掺废比例 都在30%以上。 (二)能耗分析及投入产出分析 1.能耗分析法 (1)电耗分析法 测算水泥单位平均电耗=评估期生产用电量÷评估期水泥产量企业2007年度共耗电23702000千瓦时,产品产量197435.3吨,测算水泥单位平均电耗=23702000千瓦时/197435.3=120.01千瓦时/吨; 国家能耗等级:机械化立窑115千瓦时/吨(及格) 从电耗分析中发现企业耗电略高于国家耗能标准,说明企业有隐瞒产量的可能。 (2)煤耗分析法 根据化验室提供的数据,计算出2007年煤消耗量和热均值。 旋窑: 评估期耗煤热值合计数(kcal)=∑{月耗煤平均热值(kcal)×月耗煤量(kg)} =5212.91×24587=128169818.2(kcal)评估期标煤耗量(kg)=评估期耗煤热值合计数

水泥在未来工业的发展趋势(精)

水泥在未来工业的发展趋势 一、背景介绍 水泥在生产过程中浪费资源和能源并排出温室气体和粉尘严重污染环境这与我国乃至全世界不可再生资源逐年“稀有化”现状和兴建“两型”社会发展要求相悖于几乎从水泥行业发展之初人们就了对水泥厂技术改造想法但观念意义上技术改造方案“治标不治本”它们中大多数都仅仅水泥生产过程中工艺改造和使用方法上减量优化未抓住水泥生产和应用过程中问题本质;另一灰渣胶凝材料问世在程度上了水泥行业然而却其价格高昂、适用范围有限、大多数试验室阶段、推广大等原因未人们认可 二、水泥行业发展现状 现在我国水泥生产总量上能建设需求其应用于市政改建、水利水电工程、道路工程等领域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我国水泥行业现存主要问题由“供不应求”转向对其从技术、规模、产业结构等水泥生产发展从传统立窖法到新型流水线生产科技进步也了人们对水泥应用科学都地了水泥行业发展 然而我国正高速发展阶段、建筑建材需求量等原因水泥给带来了严峻问题例如:《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年规划纲要》中“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10%约束性指标等法律法规都对水泥行业了新要求现状不就难以现代化发展需求从而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绊脚石” 小水泥厂我国工业组成其水泥产量约占我国水泥行业总产量80% 然而中小水泥厂建设和改造偏重于产量、降低成本产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严重等;水泥工程建设中“三大材”使用量、消耗量都水泥熟料为生产水泥主要原料每生产一吨水泥熟料直接排放0.51吨CO2,燃煤排放0.37吨CO2,需要消耗石灰石、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且原材料在开采过程中也对生态环境破坏假设我国GDP年均7.5%速度增长并基于我国水泥生产情况可大致预测出2008—2012年水泥总产量将达71亿多吨建材工业协会报告我国现存可用于烧制水泥石灰石储量为

水泥行业上市公司案例分析

水泥行业上市公司案例分析 2013级MBA金融班第六小组 Excel汇总-薛松,Word汇总-王琳君 薛松-江西水泥,王琳君-海螺水泥 郑亮-冀东水泥,高阳明-华新水泥 刘艳-北京金隅 2014年5月30日

目录 执行摘要 (4) 第一章中国水泥行业现状分析 (5) 一中国水泥行业现状 (5) 二中国水泥行业市场现状 (5) 三政府相关行业政策 (6) 四上市公司的选择 (7) 第二章公司治理结构及股东结构分析 (9) 一管理层与股东 (9) 二企业与金融市场 (11) 三企业与社会 (12) 四股东结构 (12) 第三章风险与临界回报率的估计 (20) 一公司上市以来每股盈利情况 (20) 二股价走势比较 (21) 三公司风险的衡量 (22) 四公司股权与债务市场价值的估计 (22) 五估计公司的债务比率及无杠杆beta (24) 六股权成本、债务成本及平均资本成本的估计 (25) 第四章投资回报分析 (26) 一公司典型的投资项目 (26) 二衡量公司现有项目的回报 (27) 三对未来的评估 (29) 第五章融资结构及最优债务比率 (30) 第六章股利政策评价 (34) 第七章企业估值 (36) 第八章结论 (46) 一主要结论 (46) 二局限性 (47)

表格目录 表1中资水泥股的投资评级及目标价 (6) 表 2 选取五家上市公司情况介绍表 (7) 表3 2013年5家公司董事会及高管情况 (9) 表 4 五家公司管理层近年业绩 (10) 表 5 五家公司金融界网站相关资讯 (11) 表 6 五家公司平均关注度 (11) 表7 五家公司前十大股东 (15) 表8 五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 (17) 表9 五家公司典型股东及可能的边际投资者 (19) 表10 总体风险的估计(基于月度数据) (21) 表11 总体风险的估计(基于周度数据) (22) 表12 2013年年底企业利息支付倍数、债务评级及违约贴息估计 (23) 表13 五家公司债务市场价值估计 (23) 表14 五家公司无杠杆Beta估计 (24) 表15 五家公司平均资本成本估计 (25) 表16 2013年五家公司主营业务结构 (26) 表17 2013年五家上市公司现有项目评价 (28) 表18 2013年五家公司简化后的损益表 (30) 表19 五家公司不同财务杠杆下的资本成本估计 (30) 表20 五家公司不同杠杆比率下的ke、kd、WACC (31) 表21 五家公司不同杠杆比率下的资本成本 (32) 表22 最优债务比率下资本成本节约及潜在股价提升 (32) 表23 2009~2013年五家公司股权自由现金流 (34) 表24 五家公司经营利润增长率、再投资比例、股权成本假设 (36) 表25 五家公司高增长阶段FCFF估计 (41) 表26 五家公司每股价值估计 (42) 图表目录 图 1 2013年度中国水泥熟料产能十强 (7) 图 2 现任管理层与股东及股东间的权力平衡 (10) 图 3 2013年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 (12) 图 4 2013年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 (13) 图 5 2013年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 (14) 图 6 2013年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 (14) 图7 2013年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 (15) 图8 五家公司每股盈利 (20) 图9 五家公司及上证指数变化比较 (21) 图10 五家上市公司资本回报率对比 (27) 图11 五家上市公司股权回报率对比 (28)

水泥发展历程

水泥生产自1824年诞生以来,生产技术历经了多次变革。从间歇作业的土立窑到1885年出现回转窑;从1930年德国伯力鸠斯的立波尔窑到1950年联邦德国洪堡公司的悬浮预热器窑;1971年日本石川岛公司和秩父水泥公司在悬浮预热技术的基础上研究成功了预分解法,即预分解窑。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是以悬浮预热和预分解技术为核心,利用现代流体力学、燃烧动力学、热工学、粉体工程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并采用计算机及其网络化信息技术进行水泥工业生产的综合技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具有高效、优质、节能、节约资源、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充分体现了现代水泥工业生产大型化、自动化的特征。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水泥生产技术的格局和发展进程,它采用现代最新的水泥生产工艺和装备,逐步取代了立窑生产技术、湿法窑生产技术、干法中空窑生产技术以及半干法生产技术,从而把水泥工业生产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我国水泥工业几乎同步把握了世界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发展脉搏。 1 “四平型”预分解窑的形成 1970年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建材研究院)根据石灰石配料和悬浮预热器的实践,提出了“两级煅烧,即窑尾加把火”的设想,这是我国关于水泥预分解技术的最早设想,与当时的日本等国在设想的提出时间上相差无几。1970年6月经原国家建委建材工业组批准立项,首先在建材研究院实验室的0.7m×7m窑系统中进行中间试验,效果良好。1972年在杭州水泥厂的立筒预热器的底部采用喷入少量煤粉补燃的办法,实施了“窑尾加把火” 的生产性探索试验。后因历史原因而搁置,直到1973年建材研究院正式开始对预分解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在试验室配备有四级旋风预热器的0.7m×7m窑系统上,完成了烧油和烧煤的试验室试验。1976年在吉林四平石岭水泥厂2.4m×40m窑上完成了烧油预分解的工业试验,即“四平型”预分解窑设计,产量比同规模的中空窑提高一倍以上。这是我国第一台预分解窑的工业规模生产线。该项目1977年通过部级鉴定,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6年我国第一台“四平型”烧油预分解窑在吉林石岭水泥厂投产后,各设计院即着手以煤为燃料,先后开发700t/D、1000t/D级预分解窑。1978年3月,建材研究院设计的本溪水泥厂1200t/D(燃煤)熟料生产线(3.7m×57m窑、KSV炉)建成投产。该项目1979年6月

全球水泥行业发展状况

全球水泥行业发展状况 本文主要内容:水泥行业,全球水泥行业,全球水泥行业发展状况 全球发展状况 第一节全球水泥行业发展情况 一、供需分析 的生产商是行业的核心,其上游行业是原材料生产和提炼行业;下游行业是分销和运输行业。其客户主要分为大型的建筑公司、市政公司、个人及中小企业等。水泥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建筑行业紧密相关。同时原材料市场的本地化策略对于行业内的生产商也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 的主要驱动力为GDP的变化而产生的影响:主要经济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家庭收入的增长、利率和公共支出等。 建材板块维持温和的增长。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水泥增长达到9%,是世界水泥增长的来源。水泥的需求量受到下游行业的影响重大,价格弹性非常有限,销量对价格不敏感。 世界水泥消费量由2001年的16.4亿吨猛增到2005年的23亿吨,增长了40%,其间我国的水泥年产量则相应的由6.2亿吨猛升到10.64亿吨,增长了71.6%。截至2006年底我国中国中材集团(Sinoma)和中国建材集团(CNBM)等承接的海外水泥工程项目累计已近100项,其中有32项是4000~10000t/d生产线和大型粉磨站的整套装备总承包工程。按熟料的产能计算,约占全球水泥装备市场份额的20%(不含中国市场)。从而引起世界水泥及其装备供应厂商对我国水泥行业的极大关注。 二、贸易分析 水泥行业中,美国是最重要的水泥市场,其进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30%。美国为满足其需要2005年从加拿大、中国及泰国共进口水泥量超过3000万吨。一些水泥企业热衷于建新厂和扩大现有产能,这种热潮预计终止于2010年前,它将使产能增长超过1400万吨,预计自2006 年到2007年美国国内水泥还要大量

水泥基灌浆料概述

水泥基灌浆料与灌浆剂概述 一、水泥基灌浆料与灌浆剂概念 水泥基灌浆材料是由水泥、集料(或不含集料)、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等原材料,经混合生产而成的具有合理级配的干混料。水泥基灌浆材料加水拌和均匀后具有可灌注的流动性、不离析、不泌水、早强、高强、无收缩、微膨胀等性能。因其具有自流性好、无毒、无害、不老化、对水质及周围环境无污染、绿色环保且在施工方面具有质量可靠、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和使用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灌浆工程、设备安装以及混凝土加固修补等工程。 而在后张预应力孔道中,为防止预应力筋锈蚀,并通过凝结后的浆体将预应力传递至混凝土结构中。为保证预应力构件的强度、密实性、耐久性等性能,一般采用专用压浆料与压浆剂用于后张法预应力孔道的注浆。而专用压浆料是指由水泥、高效减水剂、膨胀剂和矿物掺合料等多种材料干拌而成的混合料,在施工现场按一定比例加水并搅拌均匀后,用于充填后张预应力孔道的压浆材料;而专用压浆剂是指由高效减水剂、膨胀剂和矿物掺合料等多种材料干拌而成的混合剂,在施工现场按一定比例与水泥、水混合并搅拌均匀后,用于充填后张预应力孔道的压浆材料。所谓专用,是指专门用于后张预应力孔道的压浆,且均应由工厂化制造生产。 水泥基灌浆材料在公路工程上的应用有:地脚螺栓锚固、设备基础或钢结构柱脚底板的灌浆、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及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灌浆。但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灌浆涉及最多,要求最严格,因此,应重点研究。 二、水泥基灌浆料现行相关规范 《水泥基灌浆材料(JC/T 986-2005)》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0448-2008)》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 5148-2012)》 《水泥基灌浆材料施工技术规程(YB/T9261-98)》 《预应力孔道灌浆剂(GB/T 25182-2010)》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TB/T 3192-2008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1修订版)

日本水泥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日本水泥工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四川建材学院韩立达王林 1 日本水泥工业的现状 八十年代,当世界经济发展明显放慢之时,日本经济却从1986年底开始持续60个月的增长,创下了日本战后经济景气的最长纪录。而且经济增长率一直居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首。1987年至199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5.3%,1991年达4.6%,社会各方面的需求不断扩大,给水泥工业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 1.1水泥工业呈现持续增长势头 1990年度日本GNP比上年增长5.7%,民用住宅比1989年增长10.2%,民间投资增长13.6%,而国家固定资产完成率比上一年增长3.1%。由于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日本水泥工业出现逐年增长势头(见表1)。 表1 日本水泥生产量和销售量 1.1.1水泥产、销量逐年增加 从1987年开始,日本水泥产销量开始回升,1987年至1990年4年间产量从7424.4万t增加

到8684.9万t,年平均增长率为5.4%,销量(含进口)从7493.8万t增加到9024.0万t,年均增长率为5.6%。设备能力的平均利用率也大幅度提高,1990年达88.1%,比1989年高出6.6个百分点。1990年的实际需求较之上年增长10%。就水泥品种而言,1990年硅酸盐水泥大幅度增加,其中普通硅酸盐水泥较1989年增长10.3%,达6654.9万t,占全年水泥总产量的76.6%,快硬和超快硬水泥达363.1万t,较上年增加5.7%,但中热水泥和耐硫酸盐水泥则出现了下降趋势,混合水泥也出现了负增长,其所占的比重开始减少。 1.1.2大量采用现代化生产工艺 日本各种窑型的生产能力及现有水泥窑如表2所示。 表2 日本各种窑型台数及生产能力(*为推算值) 从表2可以看出,从1988年起日本已完全淘汰了湿法生产,NSP窑稳定在56条,其产量占总产量的80%以上。SP窑有增有降,产量占总产量的15%~18%之间。立波尔窑逐年减少,带余热锅炉窑则基本稳定在5台左右,后两种窑型的水泥产量仅占总产量的2%~4%。此外,日本的规模经济效益非常明显,1990年全国拥有各种类型的水泥窑81台,水泥总产量为8684.9万t,平均每台窑年产量为107.2万t,约为我国水泥窑平均年产量的50倍。

冀东水泥案例分析报告

冀东水泥股利分配案例分析 一案例概况 冀东水泥(冀东水泥,000401)成立于1994年,由冀东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起设立,于1996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属于水泥行业,经营围主要为:水泥生产和销售、熟料以及石灰石开采和销售,以著名的“盾石”牌硅酸盐水泥为主导产品。 从公司的股权结构来看,冀东发展集团是冀东水泥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总数占总股本的37.28%,最终控制人为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司第二大股东境非国有法人海螺水泥,截至2012年12月31日持股比例达到13.77%;公司的第三大股东是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引进战略投资者——新天域资本旗下的菱石投资,持股比例达10%;除此之外,公司的前十大股东均为境非国有法人,持股比例较低,一般不超过2%。尽管大股东冀东集团的持股比例没有达到绝对控股,但由于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均较低,大股东掌握着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作为控股股东,冀东发展集团进行集团化经营,而冀东水泥是冀东集团公司的核心企业,实施专业化的集团产业战略,以冀东水泥为中心,建立并形成了“总部—大区—子公司”的三级管理机制。从业绩和融资两个方面来看,冀东水泥在2009年~2011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快速增长。2009~2011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2元、1.15元和1.24元,每股未分配利润依次为1.38元、2.44元和3.61元。同时2009~2011年冀东水泥不断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了大笔的融资,每股现

金持有水平由2009年的1.94增长到2011年的2.33元。冀东水泥自1996年上市以来实施稳定的分红政策,1997~2008年共进行了11次的现金分红,总共派现11.87亿元;2009~2011年三年间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快速增长,且盈利能力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盈利变强和现金增多的年度反而停止分红,也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股利分配,不免被外界质疑“铁公鸡”。 公司给出的不分红的理由是为快速发展期的投资项目节约资金。从市场政策环境与企业战略层次判断具有一定的说服力。2009年以来,为抑制水泥行业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型水泥企业兼并重组,提高生产集中度,带动水泥行业结构调整。作为全国性大型水泥企业,受政策推动,冀东水泥2009年起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管理层抓住时机制定了“发展型”的公司战略和“区域领先”的竞争战略,以新建与并购方式相结合扩,并形成多项目、多地经营扩的发展格局。另外,不分配现金股利使得公司失去公开增发等再融资资格,反而不利于公司获取资金。那么,面临资金运筹的矛盾,管理层可能考虑了哪些影响因素进行权衡,并如何在股东现实回报与公司长远发展之间进行选择?公司是否具备分配现金股利的条件? 1、水泥行业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比较 首先,上市公司整体现金股利分配水平在2009~2011年间大幅度提升。根据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数据统计,可以得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结论:(1)分配现金股利上市公司比重。(2)现金股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