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阿甘正传》中人物性格阐释
浅析《阿甘正传》里的人物形象

浅析《阿甘正传》里的人物形象法学院法律1402 20140801768 丘佳什么是艺术片?艺术片是指凭借技巧、意愿、想象力、经验等综合人为因素的融合与平衡以创作隐含美学的影视作品,艺术片用于和他人分享美的或有深意的情感与意识,表达既有感知并将个人或群体体验沉淀与展现。
艺术片是艺术的一种表现方式,大多以幽默,讽刺,寓意的叙事方式同时具有一定的美感。
而两个半小时的《阿甘正传》就是我认为经典的艺术片之一。
下面介绍我看完《阿甘正传》后一点浅显的赏析。
影片的开头是一片在风中飘飞的羽毛,一片飘过喧嚣城市上空、飘过路人头顶、最后飘落在阿甘脚边的羽毛,一片被阿甘吹掉泥土,安静躺在书中的羽毛,一片再次盘旋飞去的羽毛,此时感受着起伏有生命的旋律。
而结尾也是当小阿甘上校车时又出现的一片洁白的羽毛,形成首尾呼应,使电影结构上显得完整。
下面讲的是电影中对阿甘起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一)母亲“妈妈常说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妈妈常说笨又笨的作为。
”、“妈妈常说生活中处处有奇迹。
”、“妈妈常说人要往前走,就要忘掉过去的事。
”就是因为母亲将生活中的真理用简单的语言告诉阿甘,为此阿甘也同样用简单的体会交出一份别样的人生答卷。
阿甘的母亲就像所有母亲一样,平凡又伟大,可以说她性格中的要素构成了阿甘性格中的大部分,甚至可以说正是这种母子之间优秀的精神传承造就了后来的阿甘,被做了减法的阿甘在母亲的传承中成长,影片也很间接地用阿甘“妈妈常说……”这句口头禅来体现母亲对阿甘的影响。
这些话中所包含的正是母亲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大智慧:积极乐观的心态、坚强进取的精神、坦然率真的态度、虔诚忠实的信仰。
(二)珍妮珍妮是继母亲之后,在阿甘生命中重要的第二个女人,珍妮是悲惨的,但同样又是幸运的,悲惨的珍妮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她所代表的价值观、她那一代人追求和抗争被轻松地涂抹成童年创伤以致自我毁灭的冲动。
阿甘第一次坐校车上学,珍妮对他的接纳,珍妮对阿甘的理解,由于阿甘的低能和怪异的走姿,使同龄人嘲笑、欺凌、追赶,此时正是珍妮教会阿甘在遇到别人欺负就不停的跑,为以后阿甘的跑奠定了不寻常的意义,其实跑正是阿甘排除困境的主要方式,阿甘低能但不是没有“心”,所以阿甘的跑也正是一种内心的抒发。
《阿甘正传 》人物分析

在影片中阿甘是一个智力较低的人,可是故事的每一个情节都体现出他本质上的善良、纯朴,可以看出阿甘是一个懂得如何去爱的性情中人,这两方面表现的落差通过镜头的剪接巧妙的传达给每一位观众。同时导演赋予阿甘自我叙述的镜头,整部片子就是阿甘对自己大半生的回忆录,以他自己的叙述为旁白,不仅在他的叙述中,在他和珍妮的交往中,想念珍妮的时候,和丹中尉的交往中,用自己的善良和朴实感化丹中尉的时候,甚至在他无缘无故的跑步中都发现了自己和丹中尉身上的一些教训和道理。在插入珍妮和丹中尉的镜头时,还是在讲述他们的坎坷命运时,通过对比,让观众在感情上与角色的处境紧密结合,随着珍妮的一次次与阿甘的相遇和分离而伤心,随着丹的颓废而失落,随着珍妮的吸食毒品而为她感到悲哀。导演无非在通过阿甘和珍妮的命运的对比,通过丹中尉命运的变化告诉观众一个哲理: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要靠自己的奋斗来创造命运,即便我们有各种缺陷,承受着各种不幸和灾难,但是只要能坚定一种信念,就能创造出奇迹。相信观众随着阿甘、珍妮和丹中尉各自的命运的起伏能够体会出其中的哲理!
当我们年华老去,回首来路,如果你可以对昨天的一切无悔,那么你已经拥有了非常成功的一生。
<阿甘正传>人物分析
一直对尊严、隐忍活着的小人物充满深深的敬意,那样的男人,是我心中理想男人的范本。记得曾经痴迷的日本偶像剧《爱情白皮书》,让我迷恋的不是那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而是出身低贱的男主角褂居那份平静接受命运、从不抱怨的坚韧和尊严,我第一次发现,原来贫穷和出身卑微并不能夺去一个男人的尊严和魅力,心灵的力量才是一个人可以常立不倒的根基。我知道自己后来迷上日剧正是迷上了日剧中那些坚韧、平凡的小人物——我也从此知道,那是一个不可小窥的民族,如果它能给小人物以尊严和信念,那么,这样的民族,你休想用聒噪征服。
电影《阿甘正传》中人物性格的阐释

电影《阿甘正传》中人物性格的阐释《阿甘正传》在第67 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荣获了六项大奖,作为一部好电影,它的社会文化魅力不言而喻。
通常情况下,电影都是时代社会文化的产物,而《阿甘正传》通过对智商只有75 的主人公从出生到上学,然后上大学,一直到去越南参战、回家,然后建立捕虾公司、重会女友珍妮,最后跨美长跑的人生故事讲述,将美国现代历史中一些非常重要的事件串联了起来,不仅是对当时美国社会文化的反映,而且还阐明了一个哲理,那就是人的命运决定于人的性格而不是智商。
作为大众传媒之一,电影具有国际性和最快、最广的传播效果,在当代的影响力非常大,人们可以通过电影这扇窗户来观察世界,这就是电影的时代价值,也是《阿甘正传》的时代价值。
电影《阿甘正传》能够让美国人和别的国家的人回顾美国,是一部正统的美国历史剧。
美国在20 世纪60 年代,社会动荡不安,到了70 年代,又非常的自我,这段时期社会政治活动中发生的所有大事件都通过智商只有75 的低能儿阿甘的离奇经历串联着浮现在了观众的眼前。
电影中直接再现了1963年6月的阿拉巴马州塔斯卡骚乱、1963 年11 月的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美国第35 任总统肯尼迪被刺、越南战争、乒乓外交和尼克松访华以及水门事件,也回放了猫王、披头士、垮掉一代、嬉皮士等美国当时的社会文化阿甘回到华盛顿以后,见到了穿着典型嬉皮士装束的珍妮和她的男朋友卫斯理,在他们见面的地方还有从事黑人民权运动的黑豹党组织,那个时候过着嬉皮士生活的珍妮和卫斯理,还在吸食着具有最强毒性和迷幻性的毒品LSD看到这些情景的阿甘,并不是急忙处理自己的感情伤口,而是理性的去纠正这些过着嬉皮士生活的人们的行为。
他的正直和勇敢深深地打动着别人。
现在的我们拥有既平静又美好的生活,同时也放宽了对自己的要求。
所以,在一些“精明”人的眼中,阿甘是“愚蠢”的,可就是这样一个并不聪明的人,却可以做出不同凡响的事情。
而看到这些的我们,不是应该自我反醒一下吗?通过这些历史事件,影片中所倡导的东西也被反映得淋漓尽致,进行反战演讲的阿甘,在听到珍妮在台下呼喊时,感到非常惊异,同时喊出了让人们永远都难以忘怀的一声“ JENY”。
阿甘正传人物简评

阿甘正传人物简评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阿甘正传》电影剧本全面浅析第一部分阿甘与各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阿甘和母亲母亲对于阿甘的影响可以说是谁也无法取代的.正因为有了那样一个懂得珍惜生活,热爱生命,懂得善待自己和教会阿甘善待自己和他人的母亲一直陪伴着引导着低智商的阿甘成长,可以说影片中阿甘之所以能有如此憨厚的性格却让人觉得如此的真实,母亲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或者换句话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母亲的角色才为阿甘诚实善良纯洁的性格奠定了其合理性.母亲更是阿甘心灵上第一个也是最牢固的依靠,阿甘在离开美国去越南与母亲告别的时候,母子俩坐在房子外边的石头上,轻轻的依偎在一起,最终阿甘还是忍不住在母亲的怀里流下伤心的泪水.后来当阿甘在"珍尼一号"上得知母亲病危,竟无措的跳河.再后来阿甘端着饭餐站在房人间门口看着母亲安详的躺在床上休息时表情,那种略带迷茫和不解的表情深入心.阿甘和珍尼珍尼和阿甘是在校车上结识的,而且是在其他所有同学都不愿与阿甘做朋友的时候,珍尼向阿甘伸出了那珍贵的友谊之手,这让阿甘感激不尽,也从此开始了他们两人的友谊.(当时小阿甘的眼神略带夸张,初看觉得似乎是因为小演员的演技上欠火候,回头一想倒觉得可能是自己错了.那才是小阿甘,智商略低的孩子的表情,内心一切的情感都毫无保留的体现在了面部表情上.)影片中一共出现了两次阿甘受同学的欺负,而且也特意设置在阿甘小时候和长大之后,此外两次都发生在阿甘和珍尼同行的路上,也是两次珍尼冲着阿甘大喊"run!run!"而这两次的跑都对阿甘都很有意义.第一次,阿甘痛快的摆脱了束缚自己的脚套,看着那画面,那一根根铁棒掉落时的激动与感动是我看这部片子里面感觉最深的一个场景之一(而当初那些看见脚套掐在落水道里的尴尬难堪的阿甘看到跑的飞快的阿甘时,也不禁惊叹"这孩子跑的像着了魔一样"设置如此的反差也给那些看热闹的人瞧不起走路不便的阿甘一个响亮的巴掌,打的他们连痛都不敢叫出来).第二次则让阿甘跑进了大学,也因此成了名大学生,当上了橄榄队的主力球员.也才能有机会受到要求去参军.可以说如此安排故事情节非常紧凑,非常巧妙。
《阿甘正传》中的灵魂人物分析

《阿甘正传》中的灵魂人物分析摘要:影片《阿甘正传》是一部通过轻松的表现形式呈现严肃主题的电影,实现了高雅与通俗、含蓄与直白等有机结合。
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后广受好评,即使现在已经过去多年,这部影片依旧是值得回顾的经典作品。
在《阿甘正传》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深刻的道理,其中丰满的人物形象也能够进行深入的探究。
特别是,影片的主人公,智商只有75的阿甘。
本文就依据电影中的语言、思维等进行探究,对阿甘的形象以及所表达的思想进行分析。
关键词:阿甘;人物形象;精神引言:《阿甘正传》这部影片将以往的英雄形象全面颠覆,但是却与美国梦的精神相契合,也就是,只要通过奋斗与努力,就可以获得更美好的生活。
这种在精神层面的暗示,在电影的开场就为观众呈现,通过羽毛这一意向引领观众。
在这部影片中,阿甘是一个得到上天眷顾的智障男孩,在他的人生历程中创造了诸多的奇迹。
在表面上看,是讲述阿甘充满传奇的一生,但实际上却是展现美国的战后历史。
一、内心:柔软本片是随着一段动听的音乐开始的,从一根羽毛的飘落开始讲述这一动人的故事。
羽毛从远方的天空飘荡而来,飘过房屋、路过街道……,最后轻轻的落到正在等候巴士的阿甘的脚边。
而阿甘则轻轻的捡起那羽毛,在认真的观察过后,将其夹在本子中。
这根羽毛有着自己的含义,羽毛本身是洁白且柔软的,表达出阿甘柔软的内心。
在越南战场之中,阿甘已经冲出埋伏,却因为不忍看到与自己并肩作战的战友因战争而牺牲,再一次返回到战场之中,将重伤的战友救出。
可是,不幸的是,他的朋友布巴最终还是离开了。
阿甘是一个内心柔软,具有爱心、善心等良好品质的人[1]。
所以,已成为富翁的阿甘并没有随意的挥霍金钱,而是将其投入到慈善事业之中,救助更多的人。
二、心灵:纯净如果仔细的观看电影,会发现,阿甘在每一个时代中出场,会有一个不变的标志,也就是蓝色格子花呢衬衫。
在电影的发展中,每一次的转场,阿甘的年龄相较之前都会大几岁。
但是,无论年龄、场景怎样改变,第一个镜头都是穿着这件衬衫。
《阿甘正传》人物分析

Forest Gump is a timeless film that explores the life of its eponymous character, who overcomes challenges and touches numerous lives. Let's analyze the key characters that make this movie so special.
唐纳德·沃特斯
唐纳德·沃特斯是阿甘在部队中认识的战友,他和阿甘一起经历了战争的残酷,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 友谊与互相扶持。
裴义安
裴义安是个受人尊敬的战争英雄,他是上校的下属,他的勇气和对国家的忠 诚深深地感动了阿甘。
阿甘·贝克
阿甘是一个智商只有75的男孩。他通过坚韧不拔与善良赢得了大家的爱和尊 敬。阿甘以运动员和战争英雄的身份将自己的人生引向高峰。
珍妮·柯宁汉姆
珍妮是阿甘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她是阿甘的青梅竹马,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纽带,她的命运与 阿甘交织在一起。
医生
医生在电影中起到了导演的角色,他通过与阿甘的对话展示了人生的智慧。 医生对阿甘的支持和指导为他树立了人生的目标与信仰。
上校
上校是阿甘在越南战争期间结识的朋友。他与阿甘一起面对了无法想象的困 境和痛苦,两人的友谊在战争中变得异常坚固。
丹尼斯·扬
丹尼斯是阿甘在学校中的好朋友。他教导阿甘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并引导他 追求自己的激情和目标。
美少女韦斯
美少女韦斯是阿甘的运动队友,她因为阿甘的速度而吃了一记退堂鼓,但是对阿甘的尊重和善意同样也 被她表达出来。
《阿甘正传》人物分析

母亲
作为阿甘种种 信念与支持的 来源,是母爱 的体现。
巴布
不仅是阿甘的 一个朋友,作 为一名黑人, 更是影片中种 族问题的想象 性实现。
丹中尉
作为阿甘的另 外一位重要的 朋友,借以表 达导演对于阿 甘式生存态度 与价值观的赞 扬与肯定。
珍妮
她有个虐待狂的父亲,虽然有理想, 却止步现实。面对生活的残酷她不 得不去酒吧当一名脱衣歌手。越南 战争期间,嬉皮士运动兴起,珍妮 无疑是他们中的一个代表,低头屈 服,甘心堕落,同时自己也鄙视自 己。而其与阿甘之间的爱情,则是 一个短暂的悲剧。与阿甘相比,珍 妮无疑可以说是那个年代中失魂落 魄一代的代表,她代表着当时美国 许多年轻人颓废混乱的价值观。同 时,就女性主义视角而言,《阿甘 正传》重新表达了以往的历史内蕴: 妇女解放运动不能真正成就女性, 只代表着美国社会传统价值观念的 男人可以拯救女性,给女人以最终 的归宿。
阿甘
先天患有脊柱疾病,智商仅75,单纯、 愚蠢、木讷,但却也真诚、守信、认真、 执着、勇敢而重感情,他从不介意别人 拒绝,总能以友善待人,对人也只付出 而不求回报。他把自己的智慧、信念、 勇气集于一身,执着地在在人生路上不 停的奔跑。他的奔跑正是对人类传统精 神的坚守与回归,他跑过儿时同学的歧 视,跑过大学的球场,跑过尸横遍野的 战场,跑遍全美国……阿甘这样一个“傻 子”的人生,深深触动每个观影者的心 房,动摇或坚定每个人追寻的梦,冲击 每个人的价值观和信念。对于处在特定 历史时期的美国人而言,阿甘正是一个 美国人的完美典型,他的身上凝聚着美 国的国民性,让人们从有过失的迷茫混 乱中看到美好的摹本,以寻找正确的坐 标,并感受真善美的呼唤。从国家文化 形象传播的角度来看,阿甘身上集中了 被不同时期美国公众所公认的美德,他 也成为这些美好品行的化身。阿甘虽看 似“超常”,但实则作为他性格内核的 诚实善良、坚韧不拔的品行是数百年来 美国社会的主流意识所公认的美德。他 就是一个“普通”的美国人的代表,每 一个观众都能从他身上看到“自己”的 影子。由此,影片就向全世界呈现了美 国人诚实善良、奋斗不已等的优秀的国
阿甘正传中阿甘的人物形象分析 有什么性格特点

阿甘正传中阿甘的人物形象分析有什么性格特点(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阿甘正传中阿甘的人物形象分析有什么性格特点【导语】:阿甘是阿甘正传中的主人公,是一个非常励志的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阿甘正传》中人物性格的阐释摘要《阿甘正传》具有典型的电影社会文化魅力,作为一部令人称道的好电影,它具有极高的时代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个人价值,同时它又是一个很好的精神伴侣,透过这部电影人们不但可以观察世界,还能更清楚的认识自我。
本文通过对阿甘一生的感悟以及对该电影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进行全面剖析,阐明了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不仅仅是智商更重要的是性格的道理。
关键词:《阿甘正传》社会文化魅力价值命运性格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阿甘正传》在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荣获了六项大奖,作为一部好电影,它的社会文化魅力不言而喻。
通常情况下,电影都是时代社会文化的产物,而《阿甘正传》通过对智商只有75的主人公从出生到上学,然后上大学,一直到去越南参战、回家,然后建立捕虾公司、重会女友珍妮,最后跨美长跑的人生故事讲述,将美国现代历史中一些非常重要的事件串联了起来,不仅是对当时美国社会文化的反映,而且还阐明了一个哲理,那就是人的命运决定于人的性格而不是智商。
一作为大众传媒之一,电影具有国际性和最快、最广的传播效果,在当代的影响力非常大,人们可以通过电影这扇窗户来观察世界,这就是电影的时代价值,也是《阿甘正传》的时代价值。
电影《阿甘正传》能够让美国人和别的国家的人回顾美国,是一部正统的美国历史剧。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社会动荡不安,到了70年代,又非常的自我,这段时期社会政治活动中发生的所有大事件都通过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阿甘的离奇经历串联着浮现在了观众的眼前。
电影中直接再现了1963年6月的阿拉巴马州塔斯卡骚乱、1963年11月的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被刺、越南战争、乒乓外交和尼克松访华以及水门事件,也回放了猫王、披头士、垮掉一代、嬉皮士等美国当时的社会文化。
阿甘回到华盛顿以后,见到了穿着典型嬉皮士装束的珍妮和她的男朋友卫斯理,在他们见面的地方还有从事黑人民权运动的黑豹党组织,那个时候过着嬉皮士生活的珍妮和卫斯理,还在吸食着具有最强毒性和迷幻性的毒品lsd。
看到这些情景的阿甘,并不是急忙处理自己的感情伤口,而是理性的去纠正这些过着嬉皮士生活的人们的行为。
他的正直和勇敢深深地打动着别人。
现在的我们拥有既平静又美好的生活,同时也放宽了对自己的要求。
所以,在一些“精明”人的眼中,阿甘是“愚蠢”的,可就是这样一个并不聪明的人,却可以做出不同凡响的事情。
而看到这些的我们,不是应该自我反醒一下吗?通过这些历史事件,影片中所倡导的东西也被反映得淋漓尽致,进行反战演讲的阿甘,在听到珍妮在台下呼喊时,感到非常惊异,同时喊出了让人们永远都难以忘怀的一声“jeny”。
然后他冲到了台下,在人群中紧紧地抱住了珍妮,这体现的就是爱,而一个大大的标牌就树立在屏幕的左边,上面写着“peace”,体现的是和平,这一幕赢得了民众热烈的掌声,这表面上看似在为他们的重逢欢呼,其内涵是在告诉当时政坛上所有的领导人,爱与和平才是人们想要的。
而笔者在这里更加感受到了阿甘所呈现的纯真、执着的爱情。
现今社会是一个“快餐型”社会,时间的节奏变得尤其快,所以人们在忙忙碌碌中丢失了很多真挚的感情。
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后,离婚率飙升的现象日益明显,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变得不堪一击。
所以,阿甘那种对感情的执着、对爱人的衷心都是现代人的标杆。
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感情,而不是让爱情也“快餐化”。
他虽然没有别人那样的聪明才智,但是阿甘那种善良、质朴与率真的性格是别人无法比拟的,用自己简单而天真的视角去观察这个变幻万千的世界。
对于生活,阿甘所抱有的积极态度是难能可贵的,阿甘所经历的那个时代是变幻莫测的,但是无论怎样的复杂,他依旧坚信自己的信念,临危不惧,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奋斗,为自己打造出一片广阔的天地。
二电影能够照亮人生的道路,这就是它的社会价值,也是《阿甘正传》的社会价值。
就像所有的电影作品一样,《阿甘正传》以生活为原型,但是它的境界又高于生活。
通过对阿甘人生故事的描绘,使人们对社会生活有一个深切的认知,同时又突出了阿甘的人物性格,告诉人们只有性格才能决定命运,才能决定我们的人生道路,而智商和苦难都不是问题。
战后50至80年代,美国在当时,无论是社会还是思想意识,都处于动荡阶段,人们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都已经坍塌,《阿甘正传》所表现的就是这样一个时代背景。
阿甘的人生故事在影片中贯穿始末。
主人公阿甘,智商才75,显得有些傻,与当时纷乱复杂的社会极不相符。
我们也可以说是,他只是表面看上去显得智商低下,显得傻,但是这种傻恰恰是当时美国人所欠缺的美德。
阿甘的性格中,透着忠诚、善良、守信、执着、纯朴、勇敢、真诚、努力和乐观,他用这些人性为自己也为世界点亮了一盏明灯。
而当今社会人们的性格尽是伪善和邪恶,社会风气亦是如此,阿甘身上所有的优点都已经消失殆尽。
《阿甘正传》在重新塑造美国理想的同时利用最简单、最直接的人生哲学将真善美的道德情操传播向了现代人当中。
是的,虽然阿甘在别人眼中是一个并不聪敏的人。
但是聪明的定义又是什么呢?其实善良和单纯才能称得上是上帝赐予我们的聪明。
阿甘的眼睛是纯净的,阿甘的心情是美丽的。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上了一个层次,但作为自然主导的人类却开始迷失自己的品质。
所以,我们更应该向阿甘学习,回归以前那种天真和淳朴。
让社会充满温暖和和谐。
在越战中,独自脱离危险的阿甘重新回到了丛林中,将一个一个的战友从死亡的边缘救了回来,这体现了他的忠诚和善良。
阿甘没有因为战友布巴的逝世而忘记自己的承诺,为了实现战友的遗愿,阿甘买了一艘捕虾船,这体现了他的守信。
而阿甘的爱就更是无处不在了,对于像他母亲、珍妮、丹中尉和布巴这样的人们,他总是充满了爱心。
尤其是对自己的母亲,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取悦母亲,让母亲为有这样一个儿子而自豪。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如阿甘,因为阿甘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没有任何理由,但现实中的我们却经常带着一些目的性去做事情;在面对利益的时候,我们可能因为自私而背叛自己的诺言和朋友,可阿甘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可以为了朋友坚守自己的承诺。
在感情方面,很多健全的人,往往忘记什么是爱情、亲情和友情,所以我们必须向阿甘致敬,因他对母亲的爱,对珍妮的爱都是那样的真诚,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在阿甘的身上诚实善良与锲而不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美国人所有美德——忠诚、勇敢与诚实全部集中在了他的人性当中,又超乎了这些特点,他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并且对信念坚强不屈,以及他友善的性格将他的人生推向了高潮,使他的生命焕发夺目光彩。
我们能够在这个角色上看到对生命的坚持,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信念的追求,在这个普通的生活之中铸造出了一个非同寻常的人生。
这些众多的聪明人比起他的经历就会显得黯然失色,通过塑造他的形象,利用反讽的手段,与那些不热衷工作每天愁眉不展的青年形成对比。
贯穿他整个人生的是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无论何事他都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与想法。
虽然智商无法与普通人相比,但是进入部队时间不久被教官称为天才大兵的阿甘,被形容智商在一百六以上,这不是巧合与讽刺,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工作上体现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电影的价值就在于可以让观看的人发现自身的某些问题,因为其通常是人类生活的缩影和升华。
所以说,电影作品来自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严格来讲,我们可以将《阿甘正传》归为一部励志电影,因为它所描述的是一个生理有缺陷的人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人生梦想的过程。
这样的经历,正是对无数生理正常的人的嘉勉和鼓励。
这种理念恰好透露出一种道理:人的性格是可以决定自己命运的。
另一方面,《阿甘正传》也可以看成是一部生活剧,阿甘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虽然他凭借自己的踏实和努力赢得了尊重和荣耀,但是他仍然坚持简单的生活和简单的幸福,就像他母亲的一句话:“人生就像是一盒巧克力,谁也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的。
”虽然,最后珍妮无情的离开了他,但是他并没有让自己沦陷在失去爱人的孤寂里,反而抱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不停向前奔跑着,直到跑遍了全国的土地。
可爱的阿甘,单纯地认为笨人也会有自己的作为,所以一直都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向前,跑”。
在他的人生“长跑”中,他的起点是“逃跑”,然后跑进橄榄球队,跑进了大学跑得了学位,最后跑进了战场,跑出了荣誉和友情。
阿甘以一种真诚和坦荡的心态,接受生活中的欢笑和泪水,以一种不可磨灭的性格,跑向了生命的终点。
以中美开展乒乓外交为背景,这个英雄在美国民权运动、水门事件中走向了人生的辉煌,曾影响了这个历史时代的肯尼迪与尼克松等,甚至将历史也改变了,但是这些人都如流星般的在这个大舞台上一瞬而逝。
他以普通民众的身份,自始至终经历了所有重大的历史事件,并且在这个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一个重要人物。
在真正意义上讲,他的“英雄”称号当之无愧,是一个时代的代言人并且符合社会需求与社会发展的英雄。
总统多次接见阿甘是由于在越战中卓越的表现,“美国国会勋章”授予他也是理所当然的。
阿甘相信母亲的话,被他认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下去,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存在着机遇,关键是需要在就是要在实践中去寻找与发现。
影片中的羽毛就是机遇形象的化身,它闪现在每个人的眼前,可是能够发现并且抓住它人的却是少数。
四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懂得享受生活,所以,电影就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精神食粮。
在电影中不但可以体会不一样的人生经历,还可以寄托自己的梦想和希望。
《阿甘正传》则是通过对主人公性格的描写,呐喊出了“美国梦”的价值取向。
而所谓的“美国梦”就是说,只要肯付出努力,美国就会给世界上的每个人实现梦想的机会。
简单的说,这个“美国梦”有几个重要因素:每个人都拥有这样一个机会,并且无论贫穷富贵、身份贵贱、职位高低;只有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依靠自己的才能才可以取得成功,而与其身份和背景毫无关系;这个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信仰自由的权力。
再来看《阿甘正传》整部电影共有两条主线:第一,阿甘的智商远远低于正常人,却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赢得读大学的机会,并且取得了很多成功,再到入伍参军然后屡次展现出了优越的能力,最后退伍终了一生;第二,珍妮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荣誉和地位,无情地离开了阿甘独自一人去拼搏,却未能得偿所愿,成为“垮掉的一代”的典型代表。
那么从这两条主线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正是因为阿甘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性格,才使他最后克服命运中的种种不幸,赢得机会,取得真正的成功与胜利。
他总是以一种奔跑的态度坚持简单的工作和生活,也正是这种性格使他的生命大放异彩。
所以,可以说阿甘是美利坚民族发展史的一个影子,他身上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美国人的浓缩和代表。
美国人的这种性格是很值得现代人学习的,他们可以从鸟无人烟的荒地上开创出一个国家,这种挺拔的民族精神是那么的难能可贵。
在短短的200年间,他们拥有了农场、村庄和城镇,并且成功开发了西部,跃居成为第一大经济和军事强国,即使他们霸道的行为让我们不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的确是一个不甘落后、敢于创新、勇往直前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