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杂交捕获法与多重荧光PCR在口咽癌中对高危型HPV的检测比较

合集下载

二代杂交捕获技术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价值研究

二代杂交捕获技术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价值研究

二代杂交捕获技术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价值研究发表时间:2012-03-29T16:48:14.343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5月总第191期供稿作者:莫莉菲[导读] 所以,如何提高HC2预防性筛查中的使用,将会给广大妇女健康带来福音。

莫莉菲(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广西梧州543000)【摘要】研究证实,HPV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关系密切。

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对HPV检测方法进行比较。

HC2检测是高危型HPV的诊断标准。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HPV);子宫颈癌;HC2检测的优越性【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01-02 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最常见的妇女恶性肿瘤。

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发病率在女性生殖道系统恶性肿瘤中高居首位。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10000例的宫颈癌新发病例,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9.8%。

而且其中78%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0万,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的1/4。

近年来我国宫颈癌患者的数量逐渐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

已经HPV感染,特别是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必要因素。

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

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到宫颈癌,大约是10年时间。

由于宫颈癌有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因此可以使宫颈癌得到早期诊断。

从而对于降低宫颈癌发生率,具有重要价值。

大量的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资料显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有密切关系。

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如何进行有效的检测及预防,是本文的主要综述。

1HPV的分子生物特性及致癌机制 1.1 HP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HPV是一类特异感染人的皮肤和粘膜的双链闭合环状DNA病毒,具有很强的嗜上皮性,高度的组织特异性和宿主特异性,在人和动物中分布广泛。

HPV-DNA编码5-8个开放阅读框架,依次为E6、E7、E1(E8)、E2、E4(E3)、E5。

第二代杂交捕获法诊断宫颈高度病变的临床评价

第二代杂交捕获法诊断宫颈高度病变的临床评价

第二代杂交捕获法诊断宫颈高度病变的临床评价检验医学2009年6月第24卷第6期LaboratorvMedici,Ju!,!丝:文章编号:1673-8640(2009)06-0409-04中图分类号:R446.5文献标识码:A第二代杂交捕获法诊断宫颈高度病变的临床评价肖克林,吴丽娟,郑有为.,钱靖琳,梅平,王丁,周克元.(1.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广东深圳518133;2.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医学部,广东广州510080;3.广东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广东湛江524023) 409?摘要:目的评价第2代杂交捕获法(HC2)检测l3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用于诊断宫颈高度病变的效能.方法利用HC2检测292位妇女宫颈上皮细胞l3种高危型HPV感染状况,以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评价HC2诊断宫颈高度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CIN2)]的效能.结果≥CIN2组妇女l3种高危型HPV感染率为95.56%(43/45),<CIN2组为66.40%(164/247),两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68,P<0.001).HC2诊断宫颈高度病变的敏感性为95.56%,特异性为33.60%,阳性预测值为20.77%,阴性预测值为97.65%,阳性似然比为1.44,阴性似然比为0.13.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发现,HC2诊断宫颈高度病变时曲线下面积为0.64,最佳诊断值为3.46pg/mL,此时方法的敏感性为93.30%,特异性为42.10%.结论宫颈高度病变与l3种高危型HPV感染有关.HC2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但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较低,临床上若用于宫颈高度病变的确诊,应与其他特异性较高的方法结合以提高其准确性.关键词:第2代杂交捕获法;敏感性;特异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人乳头瘤病毒;宫颈高度病变EvaluationofthediagnosticaccuracyofHC2indetectinghigh-gradecervical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XIAOKelin,WULijuan,ZHENGY ouwei,QIANJinglin,ME1P,WANGDing,ZHOUKeyu an.(1.DepartmentofClinicalLaboratory,BaofinMaternityandChildHealthHospital,Guangd ongShenzhen518133,China;2.DepartmentofPatholog)Medicine,GuangdongProvincialPeoplesHospital,Guan gdongGuangzhou510080,China;3.DepartmentofBiochemistry,GuangdongMedicalCollege,GuangdongZhanfian g524023,China)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diagnosticaccuracyofhybridcapture2(HC2)indetectin ghigh—grade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Methods292womenwereenrolledandtheircervica lsquamouscellspecimenswerecollectedfordetecting13high—riskHumanpapillomavirus(HPV)genotypesbyHC2,andthediagnosticaccuracyofHC2indetectinghigh—gradeCIN(≥CIN2)wasanalyzedusinghistopathologyresultasstandard.Results66.40%(164/247)womenofhist0path0locallvconfirmed<CIN2and95.56%(43/45)womenofhi stopath0logicallyconfirmed≥CIN2wereinfectedby13highriskHPV,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m(=15.6 8,P<0.001).Thesensitivity,specificity,positivepredictivevalue,negativepredictivevalue,positivelikel ihookratioandnegativelikelihookratioofHC2were95.56%,33.60%,20.77%,97.65%,1.44and0.13,respectively. Areaunderreceiveroperatorcharacteristic(ROC)curvewas0.64,theoptimaldiagnosticvaluewas3.46pg/mL,t hesensitivityandspecificitywere93.30%and42.10%inthepoint,respectively.ConclusionsThereissignifica ntcorrelationbetweenHPVinfectionandhigh—gradeCIN.HC2hasgoodsensitivityandnegativepredictivevalueinscreeninghigh—gradeCIN,butthespecificityandpositivepredictivevalueareweak.Itmustbecombinedwithothermeth odstoimproveitsaecuraeyin≥CIN2diagnosis.Keywords:Hybridcapture2;Sensitivity;Specificity;Receiveroperatorcharacteristiccurve :Humanpapillomavirus;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第2代杂交捕获法(hybridcapture2,HC2)是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惟一批准可在临床应用的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方法,是一种液相杂交法,其利用特异的RNA作者简介:肖克林,男,1980年生,硕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分子诊断研究:通讯作者:王丁,联系电话************.探针与变性后的HPVDNA单链杂交,同时结合酶联免疫化学发光原理使基因信号放大,从而达到检测靶基因的目的.该法操作简便,由于利用的是信号放大原理,无需体外扩增目的基因,不验医壹Q09年6月第24卷第6期Laborato~Medicine,June2009,V0124.N06易污染,所以对实验室设置无特殊要求,是目前临床中用于筛查妇女宫颈细胞HPV感染的常用方法之一.HC2引入我国临床应用已有数年时间,在我国的一些医疗机构也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该法用于宫颈病变的诊断性能情况,国内外学者的报道尚存在不同之处.本研究就该法诊断宫颈高度病变的效能进行评价.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04年1O月至2005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和体检中心女性患者292 例,年龄(36±18)岁.二,研究方法1.高危型HPV检测利用Digene公司HC2高危型HPV检测试剂检测受检妇女高危型HPV 感染状况,该试剂能够检测出HPV16,18,31,33, 35,39,45,51,52,56,58,59和68共13种高危型HPV类型.HC2为一种半定量方法,其将3个含有1ng/LHPV16DNA的阳性标准检测到的发光值的均值作为阈值(cut—off,CO)E23,然后将标本的发光值(relativelightunit,RLU)与CO相除,即可半量检测标本中的HPV核酸含量.(1)标本采集:Digene公司专用锥形采集刷自受检者宫颈口鳞,柱状上皮交界处采集标本后立即放于Digene公司专用标本保存管内;(2)实验步骤:按试剂说明书操作;(3)结果判断:标本检测结果以RLU/CO定量数值报告,以试剂厂商提供的参考值为判断标准,即RLU/CO<1时,高危型HPV阴性,反之则为阳性,RLU/CO数值越高,表示标本所含病毒载量越高.2.组织病理学检查用电子阴道镜指引取材,宫颈病变者在病变部位多点采样送检,未见病变者按常规在宫颈移行带3,6,9和12点4个位点取样送检.阴道镜检查指征如下:(1)有性交出血或血性白带;(2)细胞学检查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3)细胞学检查阴性,但临床可疑癌;(4)有癌症家族史,患者要求排除宫颈病变者;(5)慢性宫颈炎长期治疗效果不佳者.本研究将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CIN2),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CIN3)及宫颈癌患者归为宫颈高度病变组(≥CIN2),其余归为对照组(<CIN2).三,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12.0软件包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C2诊断宫颈高度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并计算出其最佳诊断CO.AUC>0.5为具有诊断价值.利用检验比较宫颈高度病变组和对照组的高危型HPV感染率,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C2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采用直接计算法.结果一,组织病理学及高危型HPV检测结果292位妇女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诊断为CIN2及以上者45例,CIN2级以下者247例. 宫颈病变≥CIN2组妇女高危型HPV阳性者43 例,阴性2例;<CIN2组妇女高危型HPV阳性者164例,阴性83例.≥CIN2组高危型HPV感染率(95.56%,43/45)高于<CIN2组(66.40%,164/2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68,P<0.001),见表1.二,HC2诊断宫颈高度病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评判标准,HC2诊断宫颈高度病变的敏感性为95.56%(95%可信区间为89.54%~10o.00%),特异性为33.60%(95%可信区间为27.71%~39.49%),阳性预测表1受检妇女组织病理学及13种高危型HPV检测结果阳性阴性合计47247l9940l39l2618l72l9l5l511l120785292注:CIN1为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检验医学2009年6月第24卷第6期Laborato~Medicine,Jne!!丝: 值为20.77%(95%可信区间为15.25%~26.29%),阴性预测值为97.65%(95%可信区间为94.4l%~100.00%),阳性似然比为1.44,阴性似然比为0.13.三,HC2诊断宫颈高度病变ROC曲线HC2诊断宫颈高度病变时AUC为0.64(95%可信区间为0.57~0.71).当诊断RLU/CO为3.46pg/mL时,HC2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达到最佳平衡,此时敏感性为93.30%,特异性为42.10%,见图1注:AUC=0.64,P=0.003图1HC2检测宫颈高度病变ROC曲线讨论本研究利用HC2检测292位妇女的13种高危型HPV感染情况,发现≥CIN2组妇女13种高危型HPV的感染率明显高于<CIN2组(=l5.68,P<0.001),此结果表明宫颈病变与l3种高危型HPV感染存在相关性,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深,高危型HPV的感染率不断上升,尤其是宫颈癌患者,其感染率更是高达100%.国内外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HC2用于检测宫颈高度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则报道各异J.本研究发现,HC2用于检测宫颈高度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达到95.56%和97.65%,但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相对较差,分别为33.60%和20.77%.此结果中的敏感性与以前的大部分报道相似,而特异性则介于他们之间.研究结果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与病例的收集,受检人群的来源及生活方式不同有关,同时也表明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HPV的感染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结果还显示,HC2诊断宫颈高度病变的阳性似然比为1.44,阴性似然比为0.13,这些结果均表明HC2用于确诊宫颈高度病变的效能不强,但排除高度病变的能力相对较好.HC2高危型HPV检测试剂生产厂商提供的诊断RLU/CO为1pg/mL,然而有学者研究发现, 此值并非HC2的最佳诊断标准』.本研究发现当诊断RLU/CO为3.46pg/mL时,HC2的检验效能达到最佳.此结果与Guyot等的报道相似,但与Kulmala等的报道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与采用的评判标准不同有关,本实验所采用的评判标准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而Kulmala等则是采用宫颈细胞学作为评价标准;同时,研究时病例收集方式不同亦可造成差异.本研究还发现,HC2用于诊断宫颈高度病变的AUC为0.64,相对较小,但较Castle等报道的略高.本结果表明,HC2用于诊断宫颈高度病变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效能并不高.总之,本研究表明HC2可作为宫颈高度病变的一种筛查方法,用于宫颈高度病变的初筛具有较高的价值,但不能单独用于宫颈高度病变的确诊,临床应用时,应与其他特异性较高的方法(如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合以提高其准确性,这也是目前国际上及我国妇产科学相关协会和组织推荐的方法.参考文献[1]CastlePE,LorinczAT,ScottDR,parison betweenprototypehybridcapture3andhybridcapture2HumanpapillomavirusDNAassaysfordetectionof high—grade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andcancer[J].JClinMicro,2003,41(9):4022-4030.[2]Guy0lA,KarimS,KyiMS,eta1.Evaluationofadjunctive HPVtestingbyhybridcaptureⅡinwomenwith minorcytologicalabnormalitiesforthediagnosisofCIN2/3andcostcomparisonwithcolposcopy[J]. BMCInfectDis,2003,3(1):23.[3]Soderlund—StrandA,RymarkP,AnderssonP,eta1. ComparisonbetweenthehybridcaptureIItestanda PCR—basedHumanpapillomavirusdetectionmethod fordiagnosisandposttreatmentfollow—upofcervical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j].JClinMicro,2005,43(7):3260—3266.[4]leeKJ,LeeJK,SawHS.CanHumanpapillomavirus DNAtestingsubstituteforcytologyinthedetectionof[5][6]堕匿堂!生旦筮丝鲞期LaboratoryMedicine,June2009,V ol24.No6 high—gradecervicallesions[J].ArchPatholLabMed,2004,128(3):298.302.赵昀,崔淑慧,任丽华,等.细胞学,HPV高危型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6,7(2):89-93.KulmalaSM,SyrjanenS,ShabalovaI,eta1.Human papillomavirustestingwiththehybridcapture2assayandPCRasscreeningtoolsfJ1.JClinMicro,2004,42(6):2470—2475.[7]CastlePE,SchiffmanM,WheelerCM.Hybridcapture2viralloadandthe2-yearcumulativeriskofcervical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grade3orcancer[J].AmJObstetGynecol,2004,191(5):1590—1597.(收稿日期:2008-06—11)(本文编辑:姜敏)文章编号:1673-8640(2009)06-0412-02中图分类号:R446.62文献标识码:B 胃癌患者血浆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宋娟芳,张敏华,施黎华,吴月红(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浙江湖州313000)关键词: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胃癌近年来研究发现,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关系,TF在体内许多细胞均能表达,多种癌细胞亦能表达和分泌,与肿瘤的血管生长和转移有关….我们报道胃癌患者血浆中TF和TFPI的水平变化,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一,材料和方法1.患者组65例,其中男38例,女27例,年龄4l~71岁,平均50.3岁,全部病例经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或磁共振,病理或细胞学确诊.按有,无转移分为转移组25例和未转移组40例,胃癌手术切除后半年肿瘤复发转移者为术后复发组8例,同时对比了21例患者手术前,后指标的变化.2.正常对照组30名,其中男l9名,女11名,年龄45~73岁,平均50.6岁,均为无器质性病变的健康体检者,且近期均无明显的炎症感染.3.方法所有患者在采集标本前均未接受化疗或放疗,采集晨间空腹静脉血1.8mL,放入含0.109mol/L枸橼酸钠抗凝剂0.2mL的试管中,轻摇,分离血浆并保存于一80℃低温冰箱待测,21例胃癌患者术后恢复2周时再次采集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TF,TFPI水平,操作严格按规定进行,试剂为美国ADI公司产品,购自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检测仪器为美国Dynex公司的OpSys?MR酶标仪.4.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用孟±s表示,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结果1.胃癌转移组,未转移组血浆TF和TFPI水平25例胃癌转移组患者血浆中TF水平显着高于未转移组(P<0.05),血浆中TFPI水平显着高于未转移组(P<0.05),未转移组TFP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胃癌转移组,未转移组血浆TF和TFPI水平比较(x±s)组别例数TF(ng/L)TFPI(g/L)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叭;与胃癌转移组比较,#P<0.052.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TF和TFPI水平21例患者手术前血浆TF和TFP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血浆TF和TFPI水平均明显回落,明显低于术前(P<0.05);8例术后复发患者TF和TFPI水平又明显回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下转第417页)作者简介:宋娟芳,女,1975年生,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生物化学检验工作.。

宫颈人乳头瘤病毒第二代杂交捕获法和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法的临床应用比较

宫颈人乳头瘤病毒第二代杂交捕获法和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法的临床应用比较
ra—i C elt P R以上 各指 标分别 为 1 00 、2 %、67 86 100 8 me 0 . 9 . 8 .%、.%、0 .%、. % 5 7和 0 结 论 : a—i C 。 Relt P R与 HC Ⅱ检 测 宫 me
பைடு நூலகம்
颈 上皮 内瘤 变 患者 高危 型 H V有 较好 的相 关性 ; ra—i C P 但 elt P R检 测高 危 型 HP me V具有 更 好 的敏感 性 和特 异性
P CR r 30 a d 7 .% r s e t ey te ttlc icd n ert fte wa 23 . e sn ivt.s e i ct.a c . wee6 .% n 0 1 e p ci l。 h oa on i e c ae o m s8 -% Th e st i v h i y p cf i i y c u r c , o iv rv l e n g tv rv u , o i v ieio dr t n e aielk l o d rt f ainswi e ia e a y p st ep e au , e aiep e a e p st el l o ai a d n g tv iei o ai o te t t c r c l — i l i k h o h o p h v l
p|l m avi us t lo r ype s
W N ih ' A GL ea f ,
1S h o fMe ii e S z o iest, in s rvn e S z o 21 0 7 Chn ;2De at n fOb ttisa d Gy e .c o l dcn , u h u Un v ri Ja g u P o ic , u h u o y 5 0 , ia . p rme t serc n n . o

实时荧光PCR在人乳头瘤病毒临床检测中的应用

实时荧光PCR在人乳头瘤病毒临床检测中的应用

实时荧光PCR在人乳头瘤病毒临床检测中的应用目的分析和探讨实时荧光PCR技术在人乳头瘤病毒(HPV)中的检测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于本院妇产科接受诊治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102例,分别使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和实时荧光PCR 对102例患者的标本进行检测,结合患者的病理资料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病理资料显示本组病例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有38例,慢性宫颈炎和鳞状上皮病变的36例,HCⅡ和实时荧光PCR对CIN的HP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6.84%和94.74%,对慢性宫颈炎和鳞状上皮病变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6.11%和58.33%;HCⅡ的HPV总阳性检出率为62.75%,实时荧光PCR 为71.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种方法的总符合率为82.35%;两种手段在高危型宫颈病变的检测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实时荧光PCR 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要略好于HCⅡ。

结论实时荧光PCR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是临床上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的有效方法,实时荧光PCR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为宫颈类疾病的早发现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标签:实时荧光PCR;第二代杂交捕获法;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大量的临床研究报道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导致女性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主要病毒,调查显示宫颈癌患者的标本HPV检出率已经超过了90%,因此做好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查诊断对宫颈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1]。

国际癌症组织对世界多个国家地区的宫颈癌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该类病毒主要有15种高危型DNA,HPV16、HPV18和HPV58是我国最为常见的三种高危型病毒[2]。

目前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是检测HPV的主要方法,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发展,实时荧光PCR技术的出现为DNA的临床检测提供了简便和快捷。

本次研究主要对第二代杂交捕获法和实时荧光PCR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临床诊断HPV提供参考,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于本院妇产科接受诊治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102例,年龄24~60岁,平均(34.8±2.6)岁;临床细胞检查结果: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患者40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16例,不典型鳞状细胞46例;所有患者均无其他严重的生殖系统疾病,本次检查已征得患者的同意。

四种宫颈脱落细胞 HPV DNA 检测方法在高度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对比观察

四种宫颈脱落细胞 HPV DNA 检测方法在高度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对比观察

四种宫颈脱落细胞 HPV DNA 检测方法在高度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对比观察刘燕青;吴晓梅;余韬;黎鳞华【摘要】目的:评价并比较PCR反向杂交技术、Ⅱ代杂交捕获技术( HC-Ⅱ)、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8型(real-time PCR-8)和real-time PCR 13型(real-time PCR-13)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对高度宫颈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Ⅱ及以上]的筛查效能。

方法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 TCT)报告异常的患者436例,采集患者宫颈脱落细胞,分别采用PCR反向杂交技术、HC-Ⅱ、real-time PCR-8、real-time PCR-13技术检测HPV DNA,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四种方法的筛查效能。

结果 PCR 反向杂交法、HC-Ⅱ、real-time PCR-8、real-time PCR-13检查对HPV DNA 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0.0%、73.2%、70.9%、75.5%,四种方法HPV DNA检出率相比,P均>0.05。

4种HPV DNA检测方法在宫颈慢性炎症、CINⅠ、CI NⅡ、CIN Ⅲ、宫颈鳞状细胞癌( CSCC)患者中的HPV DNA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四种HPV DNA检测方法对高度宫颈病变筛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所有标本共发现18种HPV基因型,其中302例检出高危型HPV。

检出高危型HPV多重感染100例,其中四重感染2例、三重感染6例、二重感染92例;高低危型HPV多重感染52例。

结论采用real-time PCR-8、real-time PCR-13、PCR反向杂交法及HC-Ⅱ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PV DNA对高度宫颈病变的筛查效能相近。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6(056)019【总页数】3页(P55-57)【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Ⅱ代杂交捕获技术;聚合酶链反应【作者】刘燕青;吴晓梅;余韬;黎鳞华【作者单位】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650000;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650000;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650000;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4宫颈癌临床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早期诊断及干预尤为重要。

高危型HPV病毒载量及组织中miR-143表达与宫颈癌发病的关系研究

高危型HPV病毒载量及组织中miR-143表达与宫颈癌发病的关系研究

高危型HPV病毒载量及组织中miR-143表达与宫颈癌发病的关系研究邓振宇许红岩聊城市妇幼保健院妇科252000通信作者:许红岩,Email:【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型HPV病毒(HR-HPV)载量及组织中miR-143表达与宫颈癌发病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诊治的220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患者(CINⅠ组)52例、鳞状上皮中度非典型增生Ⅱ级患者(CINⅡ组)56例、鳞状上皮重度非典型增生Ⅲ级患者48例(CINⅢ组)及宫颈癌(CC组)患者64例;比较各组间组织miR-143的表达差异及高危型HPV病毒载量,并分析二者与宫颈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

结果HR-HPV载量水平方面,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43表达水平方面,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HR-HPV载量和组织中miR-143表达水平与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结果显示,宫颈患者HR-HPV载量与组织中miR-143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655,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HR-HPV载量及组织中miR-143表达水平对宫颈癌的预测价值均较高,AUC分别为0.999、0.888。

结论HR-HPV载量及组织中miR-143表达均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对宫颈癌均具较高预测价值。

【关键词】宫颈癌;miR-143;高危型HPV病毒载量Relationship of incidence of cervical cancer with viral load of high-risk HPV and expression of miR-143in tissuesDeng Zhenyu,Xu Hongyan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Liaoche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Liaocheng25200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Xu Hongyan,Email:【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of incidence of cervical cancer with viral load of high-risk HPV and expression of miR-143in tissues.Methods Two hundred and twenty patients with cervical lesions diagnosed and treated at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2016to December,2019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including52patients with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I(a CIN I group),56patients with moderate atypical hyperplasiaⅡ(a CINⅡGroup),48patients with severe atypical hyperplasiaⅢ(CINⅢgroup),and64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a CC group).Differences in the expression of miR-143and the viral load of HR-HPV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group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ndicators and the clinicopathology of cervical cancer was analyzed.Results In terms of HR-HPV load level:the CIN I group<the CINⅡgroup<the CINⅢgroup<the CC group(all P<0.05).In terms of miR-143 expression level:the CIN I group>the CIN II group>the CIN III group>the CC group(all P<0.05).HR-HPV load and miR-143expression in cervical cancer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pathological type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all P<0.05).Pearson corre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HR-HPV load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miR-143expression(r=-0.655,P<0.05).ROC curve analysis showedDOI: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0.24.021收稿日期2020-06-16本文编辑李晶引用本文:邓振宇,许红岩.高危型HPV病毒载量及组织中miR-143表达与宫颈癌发病的关系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24):3794-3797.DOI:10.3760/cma.j.issn.1007-1245.2020.24.021.that HR-HPV load and miR-143expression level in tissues had high predictive values for cervical cancer(both P<0.05),and AUC's were0.999and0.888,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e amount of HR-HPV and the expression of miR-143in tissu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cervical cancer,which have high predictive valued for cervical cancer.【Key words】Cervical cancer;miR-143;High risk HPV viral load宫颈癌为临床常见的妇科肿瘤,其多见于40~50岁女性人群。

第二代捕获杂交法_HC_检测HPV_DNA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

第二代捕获杂交法_HC_检测HPV_DNA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

第二代捕获杂交法(HC-Ⅱ)检测HP V-DNA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钟奇志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 528100中国图书分类号 R7371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24411(2008)0720974202【摘 要】 目的:寻找一种方便、有效的检测宫颈HP 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其分型的检验方法。

方法:以自愿的方式选择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法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检测HP V感染率。

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HC-Ⅱ与PCR的结果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 V)DNA检出率达98%以上,与PCR检出率基本相符,通过统计学方法检验无差异性。

结论:HC-Ⅱ检测HP V DNA可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临床检验技术,作为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第二代捕获杂交法(HC-Ⅱ) 宫颈癌筛查 高危型HP V(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与生命的常见病。

国际医学权威证实:宫颈癌发生与高危型HP V(人乳头瘤病毒)16, 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68型等13个型HP V感染密切相关,特别是16和18型主要引起宫颈癌〔1,2〕,因而有必要寻找一种方便、有效的检测宫颈HP 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其分型的最佳检验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1 资料来源 2004年6月~2006年7月本院妇科门诊病人,年龄18~64岁,按乐杰主编的第6版《妇产科学》诊断标准诊断出有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宫颈尖锐湿疣的已婚妇女,特别是有家族病变者共1700例。

做HP V检查的同时进行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

以自愿的方式选择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法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进行HP V感染情况检测。

112 方法11211 标本采集 两种检验方法均要求3天内不要作阴道冲洗或使用阴道内药物;24h内不要有性生活;非月经期做检查。

实时PCR检验与生物芯片法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中的诊断价值及准确性分析

实时PCR检验与生物芯片法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中的诊断价值及准确性分析

实时PCR检验与生物芯片法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中的诊断价值及准确性分析张利江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邮箱****************电话150****2970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诊断时应用实时PCR检验及生物芯片法检测的价值,完成准确性计算。

方法以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为前提,抽取我院于2021年2月至10月收治的100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形成对照研究,分别运用实时PCR检验与生物芯片法完成样本取样,结合临床资料与检测结果完成诊断价值评估与准确性分析。

结果在CIN I、CIN II、CIN III三种病变类型检测时,生物芯片法检测HPV检出率略高于实时PCR检测(P>0.05),而在鳞状上皮病变和慢性宫颈炎诊断时,生物芯片法效果显著高于实时PCR检测(P<0.05);从阳性检出率来看,生物芯片法检测要远高于实时PCR检测(P<0.05),两种方法总符合率高达82.00%。

结论生物芯片法检测与实时PCR检验符合率较高,但生物芯片法准确度更高,阳性检出率更好,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实时PCR检验;生物芯片法;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诊断价值;准确性受诸多因素影响,宫颈癌发病率有所提高,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杀手,属于恶性肿瘤,多发于中年女性,病死率较高。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约有90%的宫颈癌患者出现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问题,这也为后续宫颈癌诊疗与防治提供了指导【1】。

目前,临床已知的HPV病毒种类较多,其中常见的高危病毒组如HPV16、HPV58等,如何精准检测成为临床诊疗关键。

本文将围绕100例HPV患者展开研究,分析实时PCR检验及生物芯片法的应用价值,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我院于2021年2月至10月收治的100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最大年龄患者为59岁,最小年龄患者为27岁,年龄均值(35.16±5.14)岁,细胞学检验结果提示高度上皮内鳞状病变、不典型鳞状细胞病变以及低度上皮内鳞状病变比例为23:47: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代杂交捕获法与多重荧光PCR在口咽癌中对高危型HPV的检测比较发表时间:2017-05-27T15:02:01.0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5期作者:路磊李薇[导读] 在口咽癌患者中应用HC2技术进行高危型HPV检测有可行性。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山东青岛 266071)【摘要】目的:探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和多重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在口咽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中的检测性能。

方法:采用HC2和多重荧光PCR检测31例口咽癌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情况,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结果中的一致性。

结果:HC2和多重荧光PCR两种方法检测高危型HPV一致性较好,总符合率为90.32%,总一致性指数(Kappa指数)为0.7364。

结论:在口咽癌患者中应用HC2技术进行高危型HPV检测有可行性。

【关键词】杂交捕获;多重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口咽癌;人乳头状瘤病毒;高危型【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5-0180-02 omparison on the Detection of High-Risk HPV with the Technique of Hybrid Capture 2 and Multiplex Fluorescent PCR for Oropharyngeal Cancer Lei Lu, Wei Li.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and Head and Neck Surger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607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etective performance of the technique of hybrid capture 2 (HC2) and multiplex fluoresce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on the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 for oropharyngeal cancer. Methods The infection of high-risk HPV was detected with HC2 and multiplex fluorescent PCR for 31 patients with oropharyngeal cancer, and then statistical methods were employed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onformability of the two detective techniques in the detection results. Results HC2 and multiplex fluorescent PCR showed better consistency on the detection of high-risk HPV, the total coincidence rate being 90.32%, and the total consistency index (Kappa index) being 0.7364. Conclusions It is feasible that high-risk HPV is detected with HC2 technique for patients with oropharyngeal cancer. 【Key words】 Hybrid capture; Fluoresce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Oropharyngeal cancer; Human papilloma virus; High-risk 头颈部恶性肿瘤(Head and neck cancer)最常见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其发病率在人体恶性肿瘤中排第六位。

近年来我国头颈部肿瘤的发病率为15.22/10万。

占全身恶性肿瘤的4.45%[1]。

其病变主要起源为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黏膜,并且有着一些共同的风险因素。

目前公认最主要的头颈部鳞癌的风险因素是吸烟和饮酒[2, 3]。

但头颈部鳞癌患者中仍有20%~25%不存在吸烟和饮酒的危险因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头颈部鳞癌与高危型(16/18亚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密切相关。

自从1985年首次报道在口咽癌(Oropharyngeal cancer,OPC)中检出HPV以来[4],口咽、下咽及喉等多个部位的头颈部肿瘤中均已检测出HPV的存在。

在HPV相关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中,HPV与口咽鳞癌的发生、发展最为密切,尤其是高危型HPV16[5.6]有较高的检出率,且与口咽癌的预后相关。

Junor等[7]研究发现口咽癌患者中存在HPV阳性的对化疗的疗效更敏感。

目前许多研究指出HPV阳性的口咽癌相比同一阶段的HPV阴性的口咽癌预后要好,并且患者的存活率要高,放化疗及手术治疗的效果也更好[8]。

HPV相关的口咽癌以独特的病因和临床特征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应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和多重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两种检测技术检测31例口咽癌患者的HPV感染情况,探讨两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验证HC2技术对高危型HPV检测的可行性。

1.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和采样 1.1.1标本来源 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间,在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及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经病理证实的口咽鳞状细胞癌31例。

1.1.2标本采集 31例患者均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后取肿瘤表面刮片标本。

0.9%的生理盐水漱口,充分暴露口咽肿瘤表面粘膜,用Digene公司的HC2取样刷于肿瘤表面,轻轻搓动使其顺时针旋转5圈,立即放入取样管的STM细胞保存液中,4℃保存及时送检。

从体积为1ml的细胞保存液中取出50uL,用于多重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剩余标本液用于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的检测。

1.2 试剂和仪器 1.2.1 HC2检测所用为美国Digene公司生产的高危型HPV DNA试剂盒以及DML2000荧光光度仪。

1.2.2多重荧光PCR检测所用为上海复星公司生产的高危型HPV试剂盒以及美国MJ公司生产的OPTICON实时荧光PCR检测仪。

1.3 检测方法 1.3.1 HC2 利用对抗体捕获信号的放大和化学发光信号的检测,可一次性同时检测13种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型)[9]。

步骤如下:(1)利用碱性溶液将DNA双链解链为单链DNA;(2)加入与DNA单链互补的RNA探针,使之结合为RNA-DNA杂交复合物;(3)利用微孔壁上固定的第1抗体(特异性抗体)将RNA-DNA杂交复合物固定于微孔壁上;(4)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的多个第2抗体与RNA-DNA杂交复合物结合从而使信号放大;(5)碱性磷酸酶能使酶底物发出荧光,利用读数器判读光的有无及强弱可得出碱性磷酸酶的含量从而确定RNA-DNA含量;(6)结果判定,HPVDNA≥1.0pg/ml_即定义为HPV感染阳性。

1.3.2多重荧光PCR检测共检测10种HPV基因型(16、18、31、33、35、45、52、53、56、58型)。

操作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步骤如下:(1)标本DNA提取:取待测标本50uL细胞保存液加入50uL核酸提取液A,振荡混匀15s,13000r/min离心10min后弃上清,加入核酸提取液B 100uL振荡混匀15s,于100℃水浴10min,10000r/min离心3min后取上清5uL用于PCR扩增;(2)PCR反应条件:扩增程序为50℃1min,经94℃变性2min进入循环;93℃20s;50℃90s,共40个循环,荧光PCR检测时,在50℃时测定荧光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对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符合情况使用一致性检验,计算一致性指数(Kappa指数),如Kappa指数在0.4~0.75之间说明一致性好,如Kappa指数≥0.75说明一致性极好。

2.结果31例标本同时采用HC2和多重荧光PCR方法进行检测。

其中HC2检测出高危型HPV阳性7例,阴性24例,阳性检出率为22.58%,其中有1例阳性患者经PCR检测为阴性。

多重荧光PCR检测出高危型HPV阳性8例,阴性23例,阳性检出率为25.81%,其中有2例阳性患者经HC2检测为阴性。

31例标本中有6例经2种方法检测为阳性符合,占总检测数的19.35%,22例为阴性符合,占总检测数的70.97%,总符合率为90.32%,Kappa指数为0.7364。

见表13.讨论目前已发现有人乳头瘤病毒(HPV)80多个基因型,不同型别可引起的不同的细胞病理变化,其中高危型HPV是诱发宫颈癌的重要病原学因素。

有大量的证据表明与宫颈癌一样,HPV与部分口咽癌密切相关。

大量的流行病学、分子病理学证明及体外实验证据支持HPV在口咽癌中起到病因角色的假设。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HPV阳性的口咽癌患者比HPV阴性的患者,对放化疗的反应更有效,其生存率也更高[11-13]。

对口咽癌患者准确地进行HPV的检测,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治策略,符合肿瘤治疗的“规范化”、“个体化”原则,将更好地改善口咽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多重荧光PCR和HC2均可检测高危型HPV(16、18、31、33、35、45、52、56、58型)。

HC2还能检测4个较少见的高危型HPV(39、51、59和68)。

本实验结果显示,HC2阳性检出率为22.58%,PCR阳性检出率为25.81%,Kappa指数为0.7364,表明PCR和HC2二种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符合一致性。

在本研究中,多重荧光PCR检测HPV阳性的8例患者中,有2例行HC2检测HPV为阴性病例,这可能与多重荧光PCR比HC2的检测灵敏度高或PCR实验过程易被污染有一定关系。

多重荧光PCR能够检测到HPV病毒含量为1×103拷贝/mL的标本,而HC2的检测下限阈值是4.7×103拷贝/mL,对于HPV病毒含量较低的标本,HC2可能检测不到。

PCR反应容易在实验过程中被污染而出现假阳性,因此PCR反应要在严格控制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