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
三年级上册数学书本电子版,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书本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教材,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人教版的数学教材一直以来备受学生和教师的青睐,其内容丰富、系统完整,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数学基础,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将对三年级上册数学电子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构成三年级上册数学电子版主要由数学教材、配套练习册和电子辅助教学资源组成。
其中,数学教材作为主要教学依据,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动手能力;配套练习册则是对教材内容的巩固和拓展,通过丰富多样的题目,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电子辅助教学资源包括数字资源、教学课件等,能够有效地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内容1. 数形结合:通过各种有趣的数学形象,引导学生在认识数的基础上,了解图形的特点和性质,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2. 计数: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出发,引导学生掌握数的读写、分拆、比较等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
3. 加减法:通过各种形式的加减法题目,帮助学生掌握进位、退位等运算技巧,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4. 时、分、秒: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时间的流逝,掌握时、分、秒的概念和读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时间感知能力。
5. 量的比较: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提高他们的量的感知能力。
6. 有关长短、高矮、轻重的量的比较:通过量的比较,培养学生的量的观察能力和比较大小的能力,丰富他们的度量意识。
三、特点1. 贴近生活: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注重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的知识,使学生易于理解,更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2. 循序渐进:教材的编排符合学生数学认知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扩展。
3. 强调基础:教材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强化,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4. 注重培养:教材内容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书上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书上册一、时、分、秒。
1. 时间单位。
- 钟面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
时针最短最粗,分针较长较细,秒针最长最细。
- 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1时 = 60分,1分 = 60秒。
- 原因:这是根据时钟的运行规律确定的。
例如,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所以1时 = 60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所以1分 = 60秒。
2. 时间的计算。
- 计算经过时间时,可以用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
- 例如:小明上午8时开始上课,11时下课,经过的时间就是11时 - 8时 = 3小时。
如果是分和秒的计算,同样的道理。
如从3分20秒到5分10秒,先算分:5 - 3 = 2分,再算秒:10 - 20不够减,从2分里借1分(60秒),60+10 - 20 = 50秒,所以经过的时间是1分50秒。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两位数加两位数。
- 口算方法:把其中一个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
- 例如:35+28,可以把28分成20和8,先算35+20 = 55,再算55+8 = 63。
- 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 如:35.+28.-63.- 原因:相同数位对齐是为了保证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是因为我们的计数是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法。
2. 两位数减两位数。
- 口算方法: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
- 例如:56 - 38,可以把38分成30和8,先算56 - 30 = 26,再算26 - 8 = 18。
- 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再减。
- 如:56.-38.-18.三、测量。
1. 长度单位。
-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都是长度单位。
1厘米 = 10毫米,1分米 = 10厘米,1米 = 10分米,1千米 = 1000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教材

答:买1把伞和1辆玩具车需要付52元钱。 18+27=45(元)
答:买1把伞和1辆玩具飞机需要付45元钱。
三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2 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 2 课时 口 算 两 位 数 减 两 位 数
复习导入
口算
46-30= 16 38-9= 29 79-9+10= 80 15+13= 28
计算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看钟面数格后用乘法 计算,也可以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巩固练习
现在才早上8:40,我 还要等多久才开门呢?
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 的信息有哪些?
答:我还要等20分钟才开门。
巩固练习
﹥
24分 ﹤ 4时
﹥
﹤
﹥
﹦
课后练习
一、看谁填得快。 1. 1分=( 60 )秒 1时=(60)分 2. 120分=( 2 )时 3. 1分30秒=( 90 )秒 4. 1小时15分=( 75 )分 5. 95秒=( 1 )分( 35 )秒
复习导入
2.照样子填一填。
23
20 3 69
60 9
35 30 5
57 50 7
探探究究新算法知
(1)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
1 车票?
35+34=
你会口算吗?
35+34= 69
35+34=69
30 4
30 5 30 4
65
60 9
先算35+30=65, 再算65+4=69。
先算30+30=60, 再算5+4=9, 再算60+9=69。
答:她上午在校4小时10分钟。
三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0年3年级数学电子课本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0年3年级数学电子课本2020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63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估算、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理解算理的过程,以逐步掌握算法、形成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算理,体验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乘法的顺序与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小红和大家一样,也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孩子,星期天她和妈妈一起来到书店买书,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一套书12本,每本24元。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一个什么问题?【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想法出发,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预设生:一共花多少元?师:这也是小红正在思考的问题。
(课件出示)你们能解决吗?怎样列算式?学生列算式,师板书24×12师: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那像24×12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又该怎样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
(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理解算理,探究算法。
1、在估算的基础上口算出实际得数。
师:大约一共花了多少钱呢?你能估算一下吗?(1)预设3种估算方法,口算出得数生1:把12估成10,24×10=240。
请学生思考,这个240是估大了还是小了?(小了)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把12估成了10,实际上算的是几本书的价格?(10本)那要计算一共花多少钱,还要怎么做呢?学生说想法,课件演示帮助理解。
3年级上册数学书人教版

3年级上册数学书人教版一、时、分、秒。
1. 认识时钟。
- 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走1大格是5分钟;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
- 1时 = 60分,1分 = 60秒。
2. 时间的计算。
- 计算经过时间:可以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例如,小明8:10开始做作业,9:00做完,经过的时间是9时 - 8时10分 = 50分钟。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
- 例如:35+24,可以先算35 + 20 = 55,再算55+4 = 59;48 - 25,可以先算48 - 20 = 28,再算28 - 5 = 23。
2.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
-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例如:340+180,个位0+0 = 0,十位4+8 = 12,向百位进1,百位3+1+1 = 5,结果是520。
- 减法同理,如520 - 340,个位0 - 0 = 0,十位2 - 4不够减,从百位借1当10,12 - 4 = 8,百位4 - 3 = 1,结果是180。
三、测量。
1. 毫米、分米的认识。
- 1厘米 = 10毫米,1分米 = 10厘米,1米 = 10分米。
-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例如,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 千米的认识。
- 1千米(公里)= 1000米。
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通常用于计量较长的距离,如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
3. 吨的认识。
- 1吨 = 1000千克。
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如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 加法。
-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例如:345+236,个位5+6 = 11,向十位进1,十位4+3+1 = 8,百位3+2 = 5,结果是581。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_电子课本精品PPT课件

2020/1/4
2020/1/4
2020/1/4
2020/1/4
2020/1/4
在大城市生活的白领一族们,工作日中总是被大量的的工作任务、人际关系所裹挟,常常因为七七八八的事情压得我们透不过来气。 实际上,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帮助我们取得成功的并非是意志,而是行动。 以至于很多人会在失落时忘却,时常违背了自己少年时期的志向。 总是自认为通情练达,自认为精明。 从前的我们多单纯,多纯粹。 而现在,丢弃了单纯与纯粹的我们,也总算是看透了,想穿了。 但也正因为如此,逐渐就变成了少年时间的自己最憎恨的那种人。
我看过一本专门写日本木匠的书,叫《匠人精神》。很多人可能知道出自日本家具职人的精品家具“秋山木工”,但并不知道一个家具职人是如何修炼出来。
在大多数人眼里,好像木匠没什么好学的,是一个虽带技术却传统古老的行业,可创始人秋山利辉,不但为家具行业培养出杰出的人才,也成为各行业企业管理的典范。
一个木匠,从进入“秋山木工”开始学艺,需要长达八年的学习时间,期间还要经过这样那样的锻炼和筛选。就像秋山利辉说的:“想做事先要做人”。整整八年时间,秋山利辉用在修人上的时间95%,花在传授技艺上的时间是5%。这完全和现代人“短”、“平”、“快”的思想,形成强烈的反差。
请问,你怎么选择?真实情况是,好多人嘴上会说选A,但最终大都会选B。因为人们都认为自己是聪明人,当然选B,只有傻子才会选A。
谁愿意等那么长的时间?世界变化如此之快,到头来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是大多数人内心的真实想法。似乎快速获取、及时行乐是人们的天性,人们的很多心理状态是由几万年基因的进化决定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制作:李坤艺
平和县秀峰中心小学
2020/1/4
2020/1/4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教学课件

时间单位的换算
核稿:高娟娟(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一、故事导入
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间少,熊二说它的用时少,它俩谁也不甘示弱。同学们,请你当裁判,它们俩究竟谁用的时间少?
√
一次最多能运350箱。
(三)选一选
测量
毫米、分米的认识
一、复习旧知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二、探究新知
(二)认识毫米
1厘米=10毫米
二、探究新知
(二)认识毫米
二、探究新知
(二)认识毫米
二、探究新知
(三)认识分米
10厘米=1分米
1分米=10厘米
二、探究新知
(三)认识分米
三、知识应用
√
×
(三)解决问题
三、知识应用
520-350=
170(米)
情况一:
(三)解决问题
三、知识应用
情况二:
520+350=
870(米)
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万以内的加法
和减法(一)
800+700=
400+500=
900-500=
330+150=
420-110=
190-160=
52
(二)小猫过河
17
三、知识应用
(三)解决问题
36-8=
28(岁)
50-28=
22(岁)
方法一:
50-36=
14(岁)
8+14=
22(岁)
方法二:
妈妈今年36岁。当妈妈50岁时,你多大?
2023秋部编人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及课文内容

2023秋部编人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及课文内容目录1. 第一章:整数- 1.1 整数介绍- 1.2 整数的比较- 1.3 整数的加法- 1.4 整数的减法2. 第二章:数的表达方式- 2.1 单位的认识- 2.2 数的读法和写法- 2.3 数的拆分与组合3. 第三章:长度- 3.1 长短的认识- 3.2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3.3 长度单位换算4. 第四章:时间- 4.1 时刻的认识- 4.2 日期的认识- 4.3 时间的比较5. 第五章:图形与空间- 5.1 图形的认识- 5.2 图形的分类- 5.3 图形的变换课文内容第一章:整数1.1 整数介绍本课主要介绍了整数的概念和整数的正负之分,并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整数的实际意义。
1.2 整数的比较学生将研究如何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并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1.3 整数的加法本课将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整数的加法运算,并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1.4 整数的减法学生将研究如何进行整数的减法运算,并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减法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数的表达方式2.1 单位的认识本课将帮助学生认识到单位在数的表达中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当的单位来表达数值。
2.2 数的读法和写法学生将研究如何正确读写数值,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3 数的拆分与组合本课将教授学生如何将数拆分为更小的数或通过组合形成更大的数,并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第三章:长度3.1 长短的认识学生将研究如何认识和描述物体的长短,并通过比较大小来巩固所学概念。
3.2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本课将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进行实践。
3.3 长度单位换算学生将研究如何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并通过实际问题来应用所学知识。
第四章:时间4.1 时刻的认识本课将帮助学生认识时刻的概念,并学会如何读写时钟所指示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