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论文

中国经济史论文
中国经济史论文

研究生结课论文

题目明清漕运的兴衰对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淮安为例

年级 2014级研究生

专业西方经济学

姓名江雯倩

学号 201421010017

明清漕运的兴衰对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淮安为例

摘要:在中国古代直至清末,漕运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对于当时社会经济

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淮安作为京杭大运河的中间段,水陆交通的中心枢纽,漕运的发展都使当地的经济、人文、环境等得到极大的发展,但也正是这种对漕运的依赖关系,使得淮安这个“运河之都”在漕运没落之后也逐步走向衰落,曾经繁荣的经济景象一去不复返。因此本文将以明清时期漕运由辉煌走向衰落作为时间点,对漕运与淮

安的经济关系展开讨论。

关键字:明清漕运兴衰经济发展淮安

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运河犹如国家的血液,源源不断的为国家提供能量,而京杭大运河作为贯通南北的主干线,在我国的漕运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明清时期,由于朝廷政府对于运河的不断开发与利用,京杭大运河成为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而淮安北带黄河,南络长江,中贯黄河,处于京杭大运河的中间段。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的优势,淮安在漕运的推动下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明清时期成为了商品经济的重镇,与北京、扬州齐名,知名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可谓“成也漕运,败也漕运”,漕运为淮安带来了经济的腾飞,然而淮安对漕运的过度依赖也成为其经济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明清时期漕运的变迁

关于漕运,在初期漕运并没有与当朝政府挂钩,仅仅是作为运输方式,将不同地区的粮食和特产等通过天然水道运往全国各地。漕粮之运起于西汉,盛于唐宋,延至明清,辛亥革命后统征货币,废除漕粮。《逸周书·文传》有云:“是故土多,发政以漕四方,四方流之。”从中可以看出漕运在早期只是与陆运相对应的水路运输,与运河的关系并不密切。但春秋时期运河的兴修使漕运发生了质的变化,楚汉之争后更是将漕粮与供应京城乡连在了一起,此后在各朝各代漕运均得到了不同的程度的发展,其中以明清两代发展的比较充分。

(一)明代漕运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明代经历了由海运改为漕运的过程。在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时主要以海运为主,而到明成祖时,由于都城改迁至北京,这就要依托京杭大运河来进行贸易往来,故而将海运改为漕运,并将漕运作为运输粮食的唯一途径。明朝对运河进行疏浚改道,明代

的漕运机构与各朝代相比当属最完备的。

明代漕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军运,一类是民运。《明史·食货志三》有云:“自成祖迁燕,道里辽远,法凡三变。初支运、次兑运、支运相参,至支运悉变为长运而定制”。故按输送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支运、兑运和长运。所谓支运是指在京杭大运河沿线设徐、淮、临清、德州等仓。

随着当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明代的漕运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即从洪武元年到永乐六年,这一阶段主要是就近运送粮草物资,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军队征战的需要。第二阶段是支运阶段,时间跨度在永乐六年到宣德六年,在该阶段支运由暂停又重新得以恢复,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军队与百姓共同参与漕运。第三阶段是兑运阶段,在宣德六年,为了降低“耗米”,朝廷规定当地百姓可以就近将粮运到附近的府、州、县的水路兑给卫所官军,由官军运往京师,人民贴给“耗米”。在该阶段兑运逐渐取代了民运,成为了主要的漕运方式,而该种方式不仅使百姓避免了遥远的运粮路上的艰辛,而且增加了国家的军队收入。做后一个阶段为长运阶段,成化七年推行长运,主要是由官军承担漕粮的全部运输任务。在明朝后期也曾提出过海运或是恢复支运,但是由于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而没有了下文。

明朝是漕运得到完善与发展的一段时间,因此其在漕运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并有相应的一套管理系统。据《明史》记载,明初遍设立了武臣来掌管海运,并且尝试设立漕运都督,又先后任用御史、侍郎和员外等官员分管漕运,而成祖年间,景泰二年就在淮安设立了漕运总督,与总兵、参将共同管理漕运的大小事务,从中可以看出统治者对于漕运的重视,而这也从侧面体现了漕运对于当时社会的重要意义。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统治者的对漕运的管理制度、人员配置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愈加细致的考虑,开始设置数量庞大的行政官员分管漕运,并且规定了行事规范,比如“主事都兑,其制不一”,对各级官吏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各官吏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此外当时的统治者还制定了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遵循这种追究机制,针对在漕粮的运输过程中遭遇的不同问题,责罚不同责任人。逐步形成了集管理、保卫、监督、惩罚为一体的管理方式,从而使漕运更加安全、更加可靠的掌握在朝廷手中。除了设置数目客观的官员对漕运进行管理外,漕运的发展还带来了大批的就业岗位,漕军、漕丁、漕夫数量惊人。

除却以上严格的管理体系外,明朝政府为了鼓励漕运,在嘉靖年间曾明确规定:每条货船允许装载货物二成,自由在沿途贩卖,并允许漕船在沿途招揽货源,代客运输酒、布、竹木等大宗货物,往来贸易。如此一来,运输漕粮的大运河遍成为了当时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而沿河城市诸如淮安、扬州、德州、济宁商业发展迅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了全国著名的城市。

漕运贯穿于整个明王朝,在其整个兴衰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形成如此严格的管理制度,分工明确的领导机制以及数目庞大的丁夫苦役,足

以说明漕运对于明朝的人民生活及国家存亡的重要意义。

(二)清代漕运的由盛转衰

清朝继承了明代的漕运体制,依然以大运河作为主动脉运输漕粮。清代漕运的畅通,对于促进国内经济的交流、发展以及政治的稳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清政府平粜粮价即是藉漕粮仓储来实现的,每遇米价上涨,“将庶内旧贮米石减价平粜并行文直隶总督,凡近水州县,可通舟揖者,俱令赴通仓领运,平粜便民。”基于运河畅通而兴盛的漕运自然构成了江苏运河城镇经济繁荣的基础,在清朝,苏州、扬州、淮安与杭州并称沿运“四大都市”。而至清中叶,受到经济、军事、自然诸多因素的影响,运道堵塞日渐严重,漕运也就逐步荒废,道光年间试行漕粮海运,咸丰以后漕粮同办海运,光绪时漕粮海运,运河治理鲜有关注,其功用日渐衰退,漕运也益加难复,清代漕运兴衰复废,与运河通塞相互影响。具体而言,清代漕运的发展可以被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首先是运河畅通,清初漕运兴盛阶段。如范承谟《请改折漕粮疏》所云:“漕粮为军国重务,白粮系天庾玉粒”,在清初朝廷对漕运很是重视,无论是整顿漕政,还是疏通河道,都颇有作为。因此在清初漕运畅通,仓储充裕,在康熙五十八年,“京城通州仓内,贮米甚多,各省运至漕粮,亦无亏欠; 在仓内堆积,恐致红朽”。然后到了清朝中叶,由于漕政的败坏,清朝漕运进入了第二阶段,此时漕运的良性发展已经难以为继。至清朝中叶,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漕运官员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利进行贪渎,并将贪渎的目标锁定在押运、税收、看仓等环节上。贪污腐败的盛行使得漕运各职能部门的官员争相谋取私利、互相欺骗,漕务各级机构变成了一个上下庇护的贪污网。在乾隆、嘉庆年间,漕督不但不能制止漕运官员的腐败行为,反而成为了他们贪污不法的护身符,官官相护。贪污腐败也成为了清政府难以解决的痼疾。伴随着漕政的衰败,政府整理运河的力度不断下降,清朝漕运进入第三阶段,漕运只能勉强维持了。时至清代,黄患不断,运道渐趋淤塞,政府虽提倡治河以利漕,但不见成效。咸丰五年,黄河于河南铜瓦厢决口,改道山东利津入海,与运河交叉于山东张秋以南,长江以北运道因黄河淤塞而几近浅涸,漕运亦因此一度不行。最终由于运道淤塞的进一步加重,进入了第四阶段,漕运废止。面对运道浅阻而给漕运带来的困难,清廷不是力图治河利运,而是别筹海运。漕粮海运,运河、漕运之于清廷的重要日渐不再,清廷之于运河、黄河的治理也因此日益荒疏,运道湮废,漕运复兴于是益加无望。

漕运的衰落除了上述提到的因素外,其实还与清政府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关。漕运衰败是在世界进入工业时代的背景下发生的。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闭关自守的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后,欧美国家的新科技产品传入中国,交通运输工具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此时以洋务运动为先导的中国工业化进程也开始起步,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参与到了海漕事务中,这无疑为京杭大运河的漕运形成了直接的打击,冲击了原有的漕运秩

序,而后修通的津浦铁路也对原有的漕运体系形成打击之势。当然给漕运以沉重打击的当推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这两次运动以漕运征集地作为其活动地区,从根本上掐住了清政府漕运的喉咙。因为战争的频仍,导致江浙一带的漕运几乎处于瘫痪的状态。鉴于以上这些原因,漕运走向衰败成为了必然的结果。

尽管漕运最终走向了灭亡,然而不可否认它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二、淮安“运河之都”地位的确立

运河的畅通催生了运河两岸城市的繁华,而淮安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淮安凭其地理位置的优势最终确定了“运河之都”的地位,成为了维系运河流域全局的关键。“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这是明朝《永乐大典》主纂姚广孝曾为楚州留下的赞美诗句,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淮安在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文人骚客、各路商人纷至沓来,有些俊杰亦从此在淮安扎根生活,催生了淮安文化经济的发展,也使淮安在彼时成为了一个社会都市,培育了诸多的文化名人,诸如吴承恩、关天培和周恩来等。

淮安跨徐、扬之境,居南北之冲,近长江而濒黄海,古淮水、泅水在此交汇,境内水网密布、河湖交错,被誉为“漂浮在水而上的土地”,其似乎天生就是为运河而生。事实上,我国历史上有迹可寻的第一条运河—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的邢沟,其入淮处就选在了末口(今淮安区)。但是,淮安以“漕运”为核心的城市功能并不是一蹦而就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

在早期淮安最初更多地是凸显了军事要地的作用,而在隋唐以后,由于国家的统一、国家政治中心东渐北移和经济中心南移的变化,使得开通的大运河一跃成为连接南北交通的干线,漕运量开始猛增。淮安的主要城市功能亦由此开始慢慢转变为漕运要津。由于淮安市运河干线上的重要一环,因此为了搞好淮安的转运衔接工作,隋就在其地设立了漕运专署。

元代对大运河进行了重大改道:一是将隋运河“北京一洛阳一杭州”的走向取直,把旧运河的中段东移至山东境内;二是修通京、津河道。这样就使得前代多支型分布的运河转变为单线型,从而南北之间得以更直接地相连,由此奠定了今日京杭运河的基本走向和规模。但终元一朝,对于漕运,其实行的是以海运为主、大运河为辅的南北运输线路。尽管如此,元对于运河的管理却是日益完善。至元十九年(1282),政府设京歌、江淮两处都漕运司,分段责成其年各运粮200万石。后来,又增设了淮安分司、济州分司和利津分司,实行长短途两种纲运。这对淮安具有着重要意义:一是运河的取直,淮安因此成为大运河的南北适中之地;二是政府的漕运管理机构开始进驻淮安。这为淮安成为明清时期成为运河制度奠定了基础。

明代南粮北运,初以海运为主,永乐初改以海、河兼运;以后则以河运为主。河运由此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期。明永乐年间为保证漕运畅通和漕粮运输的安全,始设漕运总兵官掌漕运河道之事,正二品衔。明代的漕运组织,在宪宗成化年间已趋完善。设漕运都御史1人,理刑主事2人,皆驻淮安。其职责是每当漕期处理军民交兑纠纷或运军犯法等案件,官员每三年一替换。管厂(指管理清江等船厂)的工部主事2人,驻清江浦。监仓(指负责粮仓驻在的漕粮保管事宜)的户部主事4人,分驻淮安、临清、徐州、德州。设提举2人,一驻清江浦,一驻临清,值运(指催促漕运)粮储,镇守地方,总工官1人,协同漕运;参将1人,皆驻淮安。此外,朝廷还时差户部主事,亲临现场监督漕粮的交兑工作。其中于成化七年,设总理河道,驻地济宁,与总漕平行。从此,河道与漕司分成两个系统,成为常设。嘉靖三十六年,由于倭寇骚扰,于淮安增设提督军务以加强护漕的武装力量。嘉靖四十年,提督军务之职并归漕运总督。

明朝漕运制度和漕运之法虽有改变,但其沿运河广置粮仓、收储漕粮的原则却始终不变。会通河开通后,淮安、徐州、德州始设仓,加上原设的临清仓、天津旧仓,共称五大水次仓。这些设仓之处,都是漕粮集散的中心,这也标志着淮安在明代已基本确立了运河之都的地位。

而在清初,漕运机构的设置和官职的委派都主要参考明朝的各项规章制度。中央专设统掌全国漕运的最高机构,最高长官称漕运总督(从一品),不驻京师,而驻淮安。此为中央派出的机构(亦为中央权力的外放),其亲临漕运在线,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漕运管理。

此外清朝同样重视在运河要卫设水次仓。淮安作为运河枢纽,一直为仓储要地。明代永乐年间即在山阳县清江浦设立常盈仓。而清同治七年开建的丰济仓,则是南粮北运的中转仓库,运河沿岸四大粮仓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储粮库,占地2万平方米,当年储粮达100万石。

总之,漕运在有清一代发展到了顶峰。其组织与管理制度之完备,法令之严整,皆是此前历代所不及,也正是在漕运发展的全盛时期,淮安最确立了其运河之都的地位。

作为漕运的中枢,河务的关键以及盐务重地,从明至清中期时期的淮安,其经济中心的地位达于极盛。由于与大运河漕运的兴盛有着直接的关系,明永乐年间漕运总督的总兵官平江伯陈瑄在清江浦首创全国最大的船厂清江船厂,俨然成为全国的造船业中心。而清代淮安的经济也因此发展到顶峰。在乾隆时期人口已有54万,胜于苏州。仅河下一处,因为侨民商贾的聚居就有22条街、91条巷,同时还有大量的外籍商人在淮安设立会馆,淮安商贸经济的繁盛可见一斑。

然而自清朝后期开始,因为洪涝灾害、河道瘫痪、海运崛起、漕运改制、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以及清政府的腐朽无能等原因,淮安走向了衰落。1905年,因无漕粮可运,淮安的漕运总督部院撤销,这也意味着淮安不再具有南北枢纽的作用。然而淮安作为曾经的漕运中心、运河之都的历史地位却是不争的事实。

三、明清时期漕运与淮安经济的发展

漕运令淮安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飙升,而淮安最大的经济来源,一是漕运;二是盐政。

(一)漕运促使淮安城镇经济的发展

淮安地处黄淮交界,是大运河沿河一南北交冲城市,在海道未通之前,每年秋夏之际,南方数省的运粮漕船都衔尾入境,停泊于城西运河以待盘验。“牵挽往来,百货山列,河督开府,清江浦文武厅营,星罗棋布,俨然一省会”帆墙林立,盛极一时”,湖广、江西、浙江、江南粮艘,衔尾而至山阳,经酒督盘查,以次出运河”。清江浦不仅仅是运粮船队北上航行的必经之地,还要停泊下来等待酒运总督的检验。那时清江浦的河面上停满了鱼贯而至的酒船,每只船上又有数百个酒军水手,都需要吃饭、娱乐。再加上船上又夹带着许多土产,漕军们便很自然与当地人做起了生意。这些都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清代,淮安城的发展已相当完善。其城市商业区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街市的数量多、密度大;其次是城市规划严整,强调方正、对称,行政中心居中,突出表现了都城政权高度集中的政治理念;最后一点是出现了许多专业性商业街,这意味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常盈仓不再作为转运漕粮的基地,用仓不多,且淮安多雨地湿,墙体纪毁。隆庆六年(1572年)都御史王宗沐重建八十余间,又纪甚。此后,淮安等仓仅仅作为京通仓之预备仓。至万历时,“临、德尚有岁积,而淮、徐二仓无粒米”。清代沿袭明制,漕仓仍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作用。同治九年酒运总督张之万委派候补知县许佐廷建丰济仓,历时十四月建成,可储粮达100万石,为全国最大的皇粮储备仓,不仅是南粮北运的中转仓,还用来备荒储粮,平时春案秋来,遇到灾荒年份,开仓放赈。到了近代,由于海运输业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漕运废止,丰济仓彻底被遗弃。

此外尽管淮安的商品经济在明清两代得到充分发展,然而其农业经济却并未同商品经济一道得到发展,相反由于其地理位置以及政府原因,受到了忽视,故其农业经济薄弱,一旦漕运受到影响,由于农业的薄弱,其经济必呈现下沉的趋势,而这也成为日后淮安衰落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淮安的盐业经济发展

淮安是淮北食盐集散中心,盐业的发展与漕运也是密切相关的。漕运给纲盐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条件,大运河的便捷使得淮盐能顺利运抵大江南北。此外,漕船夹带私盐己经成为公认的事实,私盐的泛滥在客观上也促进了盐业经济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淮安盐业发展得益于漕运的发展。

在封建专制社会里,盐基本都是国家专营的。盐是老百姓生活不可替代的口用品,利润非常的丰厚。淮安府境内因为沿海,是重要的盐产地,也是淮北纲盐囤积之地。明初的盐政使用“开中法”,令商人输粮于边。粮入仓后,发给凭证(盐引),到各运转使司指定的盐场支盐,并运到指定地点销售。在明代各盐运衙门中,两淮盐课数最多,有“两淮盐课,足当天下之半”之说。两淮都转运盐使司治所在扬州城,下辖三个分司,其中泰州、通州二分司皆位于淮南,为淮南盐运分司;淮安分司则地跨淮河南北,治所设在安东县,为淮北盐运分司。根据刘森对明初和嘉靖年间两淮三司亭兆、卤池的数据对比分析表明,淮安分司亭兆、卤池的发展幅度要比泰州、通州二分司大得多。另外,嘉靖年间灶户和灶丁额也是淮安分司最多。

盐的转运主要以商运为主。无论是官盐还是商盐,必须持有盐引,而且须经批验盐引所称掣才能离场外运。在两淮运司设有仪真、淮安两个批验盐引所。淮安批验所原在淮南,“历正统以来,屡因淮水冲塌,迁徙无常”,到正德十年,迁徙到淮北河下大绳巷,“开支家河接涟水,据十场津要,以通公私,舟揖往来,民甚便之”。在淮盐转运中,淮安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自高堰而北,由板闸则通淮北诸盐场,自高堰而东,由径河、黄埔则通淮南诸盐场,自堰而西,则通盯胎,自堰而南,则通天长,东西二百余里,其地至为要害”。

几乎同时,淮北盐运分司署也因为黄河夺淮入海的缘故迁移到淮安河下,与淮安批验所同处于河下。河下遂成为淮北盐必经之地,当地经济繁荣趋于鼎盛。淮盐暴利的背后隐藏着重重的利益纠葛。盐商、灶户以及政府之间的利益纠葛不清。为了增加政府盐赋收入,明代中期的叶淇盐法改革始“召商纳银运司,类解太仓,分给各边”购置军储,“每引输银三、四钱”,后又增至一两三钱。政府把对灶户的直接控制剥削权,转让给了一些大的盐商。盐商们便充分利用这一特权,对广大灶户和消费者进行剥削。大盐商们凭借政府给与的特权,“多方网利,或盐船故令迟到,使盐价腾贵;或诡称盐将缺,致百姓抢买,顿收数倍之利;且复每包缺少分两,掺和泥沙”,场商们对灶户更是“秤收则勒以重斤,借贷则要以重息”57。除官方批准的贩运外,私盐也很盛行,嘉靖时御史徐蟾就曾指出,“淮、扬之间,私贩盛行”。

淮盐的高利一直持续到清朝中期,相互妥协的利益关系终于因为矛盾重重而面临土崩瓦解的地步。“引地最广,故赋课亦甲于天下”5”的两淮盐务衰落的显著标志是盐价上涨,淮盐滞销,盐商从“两年三运”到道光初期的“一运两年”。运盐船只因为卖不出去盐而滞留在口岸,需要“年半乃能回空”。道光6年至10年间(1826-1830年),时任江苏巡抚的陶澎奏称两淮“每年所销之盐不及额引十分之四”,淮盐滞销使“商人资本占搁,完课甚属拮据,视办运为畏途”,与之相反的则是私盐市场的繁荣,一时间盐袅大行其道。为了打开官盐销路,增加盐税,道光十二年(1832年)七月,清政府采纳两江总督兼管两淮盐政陶澎建议,在淮北试行票盐制。票盐制取消了行之百年的盐引制

度,打破了原有盐商的垄断经营模式,在淮北境内取消了行盐地界的限制,承认了盐袅的合法性。淮北试行很是成功,基本完成了初衷,增加了盐税,但对于世代从事引商、运商的盐商们却是致命一击。以前的巨商甲族“夷为编氓”,过去的“高堂曲谢,第宅连云”,“改票后不及十年,高台倾,曲池平,子孙流落有不忍言者。旧口繁华,剩有寒菜一畦,垂杨几树而己”。道光三十年淮南也改行票盐法,同样获得了成功,盐价下降,民众欢呼雀跃。

淮安作为漕运总督的管制之地,巨额的财政拨款充实了当地的府库,又是南北漕运交通的咽喉,便利的环境造就了民间贸易的繁荣。此地又是淮北纲盐的集散地,催生了大批盐商,带动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国家政策的改变会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漕运改海运后,运河得不到政府补贴维护,愈来愈堵塞,最终被彻底废弃。没有了人来人往,市场逐步萎缩,人口也向发达地区流动,整个淮安城衰败了。

清咸丰五年(1855年),由于运道淤塞,漕运式微,海运崛起,淮安的商贸地位一落千丈。安徽的捻军攻陷清江浦后,清廷裁撤河道、漕运官员,拨发的努金口渐减少。“百事废罢,生计萧然”是当时淮安彻底被抛弃后的真实写照。淮安的民俗又是“乐安居,惮远出”。本地人不擅长行商坐贾,中产阶级以上的人家靠着佃户的租金、提成吃饭,无产阶级寄生于漕河盐荚,徽、扬商人做生意,各有分工,在大变故之前倒也能和平发展。可是大厦将倾,富人家口益贫困,每次遇到水旱灾,佃户、贫民们就背井离乡,扶老携幼,结伴到江南地区乞讨。而江南地区也是刚刚饱经太平天国战火的洗礼,很多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便招徕这些流民垦荒安置。因为江南的土地肥沃,且不用再受水患,很多流民也就留在南边,而本地的田地越来越荒芜。淮安城市缺乏农业的支持,商业也迅速衰弱下去,成为淮安经济发展几百年来最显著的一次变化。

四、“运河之都”兴衰的思考

淮安城市兴盛的缘由是漕运,而衰落的原因却有很多方面。首先是淮安农业的不发达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淮安从明至清,一直饱受水害之苦。山阳城内行舟,禾苗荡然无存,漂溺人畜甚众等现象时有发生,所以淮安的农业基础相当薄弱。“老赢乞讨,填门塞途,仅能慰谕而己”。在封建农耕时代,农业的发展是关系到城镇居民生活的基础。而淮安的农业基础地位因为其当地的自然条件及传统观念的原因而被忽视。

由于淮安城市经济的发展过分依赖漕运。漕运是一项政治活动,受政府政策导向的影响很大,因此作为经济发展唯一支柱的漕运一旦罢行,衰落就成不可足阻挡之势。最为明显的是,伴随着漕运而生的相关产业迅速衰败,大量从业人员失业,特别是服务业因为客流量的减少而极度萎缩。此外,盐商的衰落和普通市民的贫困导致了淮安消费能力的下降。票盐制的实行,打破了原有盐商的垄断地位,加之盐商们奢侈腐化的生活使

得他们的经济每况愈下。普通市民也因为经济的普遍萧条而陷入了捉襟见肘状态,“耕读之家口益穷困”。然而官吏的贪污腐败以及政府的无作为使得淮安人的生活雪上加霜。

总之,淮安是一个典型的运河城市,漕运的兴衰决定其兴衰。淮安城市经济的衰落有其先天不足的一面,农业基础的薄弱使得商业的发展无基可凭,由于商业的发展依据单一,因此一旦失去了漕运和盐业的商机,城市经济只有迅速衰败。此外,封建社会制度的缺陷也加速了人民的贫困和城市经济的进一步衰落。因此我们需要以史为鉴,城市发展需要走多元化道路,要农业、工业、服务业协调发展,各种产业相互促进,才能真正的走向繁荣,而不只是昙花一现。如今,江苏省政府立志于将淮安建设成为苏北经济中心,因此淮安在各方面的发展都已呈现出上扬的态势,这也让我相信未来淮安市的经济发展定将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 高元杰:《20世纪80年代以来漕运史研究综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5年第1期。

[2] 张强:《漕运与淮安》,《东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四期。

[3] 赵明奇、韩秋红:《运河之都淮安及其历史地位的形成》,《江苏地方志》2006年第四期。

[4] 刘清平:《明代漕运史浅谈》,《史志学刊》2005年。

[5] 吴鼎新、张杭:《明清运河淮安段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研究》,《淮阴工学院学报》2009年。

[6] 高寿仙:《漕盐转运与明代淮安城镇经济的发展》,《学海》2007年2月。

[7] 张照东:《清代漕运与南北物资交流》,《清史研究》1992年。

[8] 彭云鹤:《明清漕运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 李文治,江太新:《清代漕运》,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中国经济史论文

2010年度《中国经济史》结课论文 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及对明清经济的影响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金融030802 年级: 2008 姓名:张福平 学号: 200804265 导师:周中林

摘要文章根据客观的历史史实,结合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了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并将明清两朝海禁政策进行了对比,凸显出两朝海禁政策的区别,从而引出了海禁对明清经济的影响,在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更替的时期,海禁政策带给明清政府的损失远远大于其收益。 关键词海禁政策抵御倭寇海上贸易闭关锁国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 (4) (一)海禁政策的历史背景………………………… ..4 (二)海禁政策的主要目的………………………… ..5 二、海禁政策的实施过程……………………………… ..6 三、海禁政策对明清经济的主要影响…………………… ..7 (一)海禁政策对明朝经济的主要影响.................. ..7 (二)海禁政策对清朝经济的主要影响.................. ..8 四、海禁政策的现实意义... (8) 结语......................................................... .8 参考文献. (9)

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及对明清经济的主要影响 张福平 海禁政策自从元代开始就存在了,选这个题目的原因很简单,从明清的海禁政策的效果和弊端来分析目前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些问题。古语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明清时代正是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一个更替的阶段,所以这一阶段的海禁政策十分具有研究探讨的意义,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也有一个很好的警醒。本片论文主要根据一些历史记载的资料、前人的看法和自己思考来分析海禁政策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后对明清经济带来的主要影响,在《中国历代帝王》中阐述了自明朝开始直到清朝灭亡的海禁政策的一些历程,作者认为明朝海禁政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抵御倭寇,清朝是为了抵御西方列强的无理要求。海禁政策带来了影响则是一向繁荣的对外贸易冷淡下来,闭关锁国的最终结局只能是被淘汰。下面就具体的海禁政策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海禁政策的形成原因 在中国,1368年建立的明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封建王朝之一,东方最强大的国家。而同时,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遭遇到来自海上外来势力侵扰的封建王朝。明初对传统朝贡模式的继承和发展,正是建立在统治者的自信和国力强盛的基础上。明朝将中国的封建等级制内涵外延,建立起一整套完备的朝贡体制,以实现中国式的国际理想秩序。这是封建社会晚朝封建统治集权强化的趋势,与历朝久已形成的朝贡模式结合,产生的颇具特色的朝贡体制。在这一体制的基础上,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制订的海外政策,以朝贡贸易政策为主,海禁政策为辅,体现了强化集权的君主意志。作为综合国力强盛的体现,明朝实行海外开放政策,不仅明初洪武年间大量遣使海外,而且永乐年间更大力开展积极主动的对外交往。负有王朝政治外交及贸易多重使命的郑和,率领庞大的宝船队,多次航行在印度洋上,为世界海洋世纪的到来,奏响了序曲。这一旨在扩大官方朝贡体制和贸易的大规模航海活动,是明初开放的海外政策成功的标志。伟大的航海壮举,显示了中国的威力,表明了中国是亚太一印度洋国际贸易圈秩序的有力维护者,在当时东亚、东南亚乃至印度洋的国际事务中起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在东亚、东南亚乃至印度洋的国际地位。近30年大规模的航海活动产生的重大后果,也即政策的反馈,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 历史走过后是不会不留下印记的,大规模航海活动结束后,明朝海外政策进入了转折时期。下西洋给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带来的变迁,促使统治者总结经验教训,从明英宗到明孝宗,收缩的海外政策透露出一种转变的趋向,即由明初的政治为重心向经济为重心转移的趋向。这是与中国社会发展演进相适应的趋向。明孝宗时,丘浚上书提出发展海外贸易,说明开放民间社会海外贸易的呼声已由重臣反映到朝廷之中。明武宗初年,调整海外政策业已迈出了第一步。 时值明中叶,西方海外扩张的狂潮卷向东方,葡萄牙人捷足先登。明朝统治者面临国内私人海外贸易的汹涌之势,本已开始调整海外政策,也正在此时,遭遇到西方东来的新课题。与西方接触的第一个回合,遂使中国闭关政策出台于嘉靖初。此后,在日本海盗、中国海盗商人、葡萄牙海盗商人合成的“倭寇”问题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 第一章金融制度的建立 1、银行和信用工具的发展 2、清算制度的建立 3、股票市场的形成 4、南海泡沫事件 金融:资金融通 金融革命:17世纪末18世纪初,欧洲银行制度、结算制度、证券交易市场的建立,促进经济发展。 一、硬币缺乏——对信用工具的需求 资金分配和使用不均衡——产生信贷业务 信用工具和信贷业务的发展——近代银行制度的结算制度 发展原因: 1、金银复本位制 2、货币量增长推动了贸易的发展磨损和贮藏的损失人口的增加新兴工业发展与 东方贸易逆差 3、17世纪20年代欧洲采银业萧条 4、货币短缺 二、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 大宗借贷业务经常发生在民间金融家和政府之间 近代政府面临突发性货币匮乏,因货币缺乏,私人借贷普遍存在。由于对贷款的广泛需求,出现早期“商业银行家”(最早出现于意大利,商业银行发展困难,破产的很多,社会上对放债人存有敌意,银行家经营无力,直到利率革命出现,缓解危机。) 利率革命是近代金融制度建立的关键一步 汇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书面承诺 支票:信用工具意大利首先采用转让支票的国家 荷兰阿姆斯特丹世界贸易结算中心 18世纪伦敦挑战阿姆斯特丹 英格兰银行、法兰西银行、瑞典国家银行——中央银行 Be lombard street to a china orange. 英国金融界比喻“悬殊极大,十拿九稳” “华尔街2号”伦敦证券交易所 17中叶正式的股票交易市场出现了 南海泡沫——近代首次金融危机 近代金融制度建立伊始,不完善,不稳定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 1、密西西比泡沫 2、郁金香狂热——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 第二章工业革命的准备 一、市场制度的创新 农村:圈地运动城市:行会制度瓦解 二、竞争有序化 限制过度竞争,建立规则竞争 三、政府行为的界定 政府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保证市场秩序,另一方面,限制经济活力

通化师范成人教育《中国经济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级中国经济史试卷 一、填空题(30分) 1、关于我国古代原始农业产生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 ②生产工具的发明 ③先民创造性的劳动 ④自耕农的贡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形成规模是在() A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 C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D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 3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居民饲养的”六畜”的是() A 牛马 B鸡狗 C猪羊 D兔鸭 4.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5.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 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6.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形式是( ) ①君主土地私有制②地主土地所有制 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④贵族土地所有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7、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要矛盾 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 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D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 8、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特区,从战国到东汉我国经济区域的总体特征是() A山东、山西是传统的农业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 B江南地区与山东、山西相比,经济实力差距大 C龙门碣石以北在西汉一度被辟为农业区,但经济实力十分有限 D全国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9、汉代的山东是指:() A泰山以东 B恒山以东 C崤山以东 D华山以东 10、古代中原人口三次大规模南迁的最主要原因是北方() A自然灾害严重 B长期战乱 C 兵役徭役繁重 D环境恶化 二、问答题(30) 1、结合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代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简述我国古代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历程,经营方式的变化以及带来的影响。

中国经济史_论文_宋朝的财政收支及平衡问题探究

宋朝的财政收支及平衡问题探究 宋朝的财政收支及平衡问题探究 陈寅格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可谓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一个时代。而所谓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活动及其形成的分配关系。宋朝的财政问题,特别是其财政收支及平衡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关注、探究。 本文旨在对两宋的财政收支与其平衡问题进行初步的论述和探讨,大致从两宋财政的整体概貌、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以及收支平衡等四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宋朝的财政概况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封建王朝之一,经济和赋税制度都较前朝有了很大的发展。宋朝的军事力量虽弱小,但民间的财富却不亚于中国历史上任何盛世。然至宋朝中后期,地方税制混乱,“古有剥削之法,本朝皆备”。与此同时,地方财政却日益困窘,乃至成为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探讨宋朝的财政概况,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与思考。一是财政机构。两宋的财政机构包括中央计司(三司、户部) 及其它相关机构,如司农寺等,以及地方财政机构,如漕司与州军机构等。二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包括田赋、代役钱、人丁税、禁榷制度、工商税等、杂税、以及介于市场经营与赋税之间的科率与和买和籴等。三是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包括军费、官吏禀给、皇室开支、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其它行政开支,如祭祀、工程、赈济等。此外,还应包括与国家财政运作密切相关、并常常作为国家财政重要收入项目的货币制度的方面。 宋朝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其财政状况的变化过程,可将之简单归为以下几个阶段: 1.立国之初与全盛时期 纵观古代财政发展史,不难发现,宋代在财政管理制度上高度集权。而从北宋初年开始,这种制度就奠定了其基础。由于唐代、五代藩镇割据,宋代从立国之初便加强了中央集权——特别是财权。表现有:财权集中于中央,中央财权集中于三司;宋朝皇帝亲自参与重要财政制度的制定并经常过问财计盈亏等。 而从这一时期的财政收支状况看,宋初至真宗时期,很少出现入不敷出的状况;仁宗、英宗时期,入不敷出的情况较多。财政上由盈余到亏空的转变,本质原因在于支出的增加。尽管此时期收入基本上也是持续增加的,但是支出增加的速度大大超过了收入。而支出迅速增长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冗费,包括冗兵、冗官、祭祀以及皇室冗费等。 2.元丰改制与熙宁变法时期 若何扭转财政危机是这一年间的重要议题。对此,司马光持克服、改变冗费局面的观点,而王安石偏

高考中国近代经济史总结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物质生活的变迁 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表现: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主要原因。①鸦片战争后,洋纱洋布先后输入东南沿海,取代了中国的土纱土布,,使得耕织分离②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得丝、茶商品化。 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自然经济的瓦解,从根本上冲击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 2.洋务运动 背景: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即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 代表人物: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起止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内容:①“自强”,19世纪60年代,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代表: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 ②“求富”,70年代开始,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为军事工业解决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重要代表: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③海防方面:从70年代开始,初步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④教育方面:创办新式学堂(代表有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派遣留学生 失败的标志: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 作用:引进了西方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的倡导下出现了,它们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的封建经济瓦解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失败的根本原因:只引进西方的技术,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本身 3.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原因:受到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吸引以及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的诱导 诞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分布: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 代表: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影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中国产生了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原因:①甲午战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②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成果:商办企业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分布上由沿海向内陆扩展。 2.短暂春天——空前迅速发展,但是时间短暂 时间:1912——1919年 原因:①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抵制洋货,提倡国货)。④一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外部条件)。

中国经济史综述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4月期文献综述 摘要:中国经济史是经济学这一门学科的历史,它是对经济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的一个完整记录。对于学习经济学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必要学习中国经济史。鉴于中国经济史对于学习经济的重要性,而《中国经济史研究》是关于中国经济史的一本核心期刊,本文将对该期刊的2011年4月期文献进行综述,使读者了解中国经济史的研究趋势,以此为中国经济史的学者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中国经济史;期刊;综述 一.前言 《中国经济史研究》创刊于1986年,季刊。《中国经济史研究》是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经济研究杂志社出版的专业性刊物。该刊物以马列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百家争鸣的方针,刊登有关经济史的理论论著,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以及中国现代经济史的论著,中外比较经济史研究论著,中国经济史的专题研究资料,中外经济史著作的评介,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的报导,并适当刊登中国经济思想史方面的论著等。《中国经济史研究》坚持以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新问题即“四新”原则取舍文章,为学术界新老作者提供发表论文的园地。编辑部加强规范化建设,实行匿名审稿,责任编辑对主编负责制。 《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主要栏目有:“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国现代经济史”、“中外比较经济史”、“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经济思想史研究”、“港台经济研究”、“民族经济”、“西部开发”、“理论探讨”、“专题评论”、“学人与学术”、“论著评介”、“青年论坛”、“读史札记”等。 二.《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4月期研究进展 1.对经济史类著作的评介 李肖[1]运用列举法对《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研究》做出了评价,赞扬了它填补空白、利用新资料和研究方法、多视角评书的优点,也指出了其在资料引用方面的不足。王

《中国经济概论》期末复习题库.doc

2134《中国经济概论》期末复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鉴于中国的国情,需要在相当长的吋间内(D) A.主要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B.主要鼓励资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C.主要鼓励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D.鼓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并存,共同发展 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C) A.建立市场经济 B.放弃计划经济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以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D.建立类似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 3.改革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好的发展阶段是(A ) A.“一五〃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调整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4.下列关于资源禀赋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C ) A.资源禀赋是指由大自然赋予的天然的物质资料 B.不同的国家或个人拥有的资源禀赋各不相同 C.各国的资源禀赋大体相当,差别不大 D.各国的资源禀赋存在着丰饶或贫瘠的差异 E.中国农业的资源禀赋情况总体看并不乐观 5.下列对于“经济发展〃这一概念理解正确的是(C) A.经济发展意味着经济数量的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扩人 B.经济增长意味着经济发展 C.经济发展是指整个社会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全面进步 D.经济发展就是人民收入的提高 6.下列对于投入(成本)产出(收益)的组合中哪一种最有效率(C) A.高投入、高产出

B.高投入、低产出 C.低投入、高产出 D.低投入、低产出 7.下列哪一点不属于计划经济的主要特征(B ) A.经济决策高度集屮于政府手屮 B.经济决策权分属于不同的企业 C.经济运行依靠行政命令推动 D.企业已完成国家任务为目标 &下列哪个选择不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粮食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原因(D) A.这些国家土地资源丰富 B.天然具有发展农业的资源条件 C.农业发展的成本较低 D.农民人数众多 9.作为普通企业,当商品滞销,价格下跌时,企业会生产规模,向市场提供的商品。(D) A.扩大、更少 B.扩大、更多 C.缩小、更多 D.缩小、更少 10?公共物品是指(B ) A.即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的商品和服务 B.即不具有排他性又不具有竞争性的商品和服务 C.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竞争性的商品和服务 D.不具有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的商品和服务 11?下列对市场经济建立的基本前提的表述哪一个不正确(B ) A.市场主体都是经济人 B.存在大量活跃在市场上的企业 C.用于生产的资源具有稀缺性 D.国家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12?下面哪一点不属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C) A.全面小康社会是上承温饱社会,下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经济史论文

中国近代社会的“经纪人” ——从近代买办的视角看近代中国经济 作者赵艳超091090163 商学院09经济学系 摘要:买办是中国近代社会中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既在经济领域积极活跃着,同时又是中国近代社会特殊政治条件下的产物,在近代中国社会,他们出入于中西方之间,成为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符号。研究买办这一特殊社会阶层对于我们深入近代中国的具有特殊的、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中国近代买办的生活史出发,尊重史实,全面看待买办的地位和作用,给近代买办阶层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Abstract: Chinese comprador is an important role in modern society, they are active in the economic sphere, and is also China's modern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ditions of the special product of the modern Chinese society, their access to in between the West and become a modern society important symbol. Comprador this particular study our in-depth social class for modern China has a special, extremely important value. This article from the lif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comprador starting to respect facts, comprehensive view of the status and role of the comprador, modern comprador class to an objective and fair assessment. 关键词:买办鸦片战争对外贸易洋行 Keyword: compradore Opium War 引言、文献回顾 买办这一在中国近代社会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社会阶层,早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很早就有了关于买办的研究。但是,以往的研究,要不就是侧重于买办为西方列强服务,认为其客观上成为了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走狗,助推对其进行大肆批判;要不就是对其更多的是进行史实性的描述,忽略其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分析过于表面化。 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买办的探讨经历了及格阶段,因研究者的视角不同,讨论的问题也存在差异,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1、民国时期的买办研究。那时的研究数量少,规模小,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追溯买办制度的起源,考察其运作过程与组织构成,探究其兴衰利弊,基本上没有超出经济生活本身。2、建国以后,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政治环境,毫无疑问的形成了一阶级分析为理论基础的研究体系。而这一研究体系的发展又可以按时间和新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时期大致是1957~1964,这是买办阶级分析论的形成时期,研究的内容则涉及买办的政治经济活动,与外国资本关系及地方性特点,研究的范围广,政治特点突出。①第二阶段则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这一时期的买办研究具有如下特征:?阶级分析的理论日益完善,并且在对买办的研究中仍居主导地位。(2)因为改革开放的原因,与外界学术交流加强,所以西方学者关于买办的研究成果此时得到重视。(3)各种具体研究、小型化研究兴起,与以往不同,这一时期开始从小的视角入手来研究买办,新认识新观点涌现出来,如侧重于对买办个人的研究,而不是笼统的对这个阶层进行研究。 同时,在文学作品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买办的身影。如钱钟书先生曾在小说《围城》中描写过一位买办:这位张先生是浙江沿海人,名叫吉民,但他喜欢人唤他Jimmy。他在美国人花旗洋行里做了二十多年的事,从“写字”(小书记)升到买办,手里着实有钱。只生一个女儿,不惜工本的栽培,教会学校里所能传授熏陶的洋本领、洋习气,美容院理发铺所能 ①我们认为,这一时期的研究其政治因素过于突出,难免造成过于主观的评判,对史实缺乏应有的尊重,所以这一时期一些定性的结论性的东西对于我们当代的研究参考价值不大,且应谨慎对待。

中国经济史考试重点

中国经济史考试重点难点 名词解释: 1财政: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财政的职能有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及稳定和发展职能。 2自然经济:一家一户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自给自足个体小农经济:是最典型的自然经济,它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男耕女织,以织肋耕,不仅能够满足个体家庭维持生存的最低级,最基本的需要,而且也使之与市场的联系降到最低限度 3行商制度:中国政府不直接同外国商人从事贸易活动,使用行商制度,其业务主要是垄断对外贸易,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购外商所需货物,划定进出口货物的价格,保证交纳外商进出口船钞和货物税,代理政府管束外国商人的行动,传达政府对外商的政令,办理政府与外商的一切交涉事宜 4官督商办: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 5废两改元:1932年7月,国民党政府进行的币制改革,废除银两制度,实行银远制度 6四行二局:是国家金融体系的核心,四行是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银行,两局是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信托局 7.经济统制政策: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以所谓“非常时期"为由,实行经济统制政策。主要是采取统购统销,专卖,限价等方法 8.南三行:在上海杭州等城市出现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被称为南三行是实力雄厚的银行资本集团 9洋行近代外商在中国从事贸易的代理行号 10平准中国封建社会运用贵时抛售、贱时收买的方式,以求稳定市场价格的一种经济措施 11资本输出“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发展高级阶段对外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资本输出”指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得高额利润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款 12 法币政策:亦称“法币改革”,是国民党政府在1935年实施的废止银本位制,实行经币制度的币制改革措施。主要内容有:统一货币发行权,规定法币准备金,实行白银国有,确定法币对外币的汇率,推行新辅币。 13经营地主:是旧中国农村经济中带有一定资本主义性质的经营形式,即一些较多土地的地主,用部分土地雇工经营。它与旧式富农的区别是本人不参加劳动,由管家代为经营,其封建性比旧式富农更严重。是由封建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农业经济过渡的一种形式。

当代中国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考试类型:(闭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15分,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纸上) 1. 看不见的手一般指( ) A 、机会成本 B 、政府 C 、利润 D 、价格 2.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是指( ) A 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 、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 用资源必须考虑下一代 D 、世界上的资源终将被人类消耗光 3.如果x 与y 商品是互补品,x 价格下降,将使y ( ) A 、需求量增加 B 、需求增加 C 、需求量减少 D 、需求减少 4.冰棒的需求价格弹性( )药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大于或等于 5.下列命题中哪个是规范经济学的命题?( ) A.征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B. 1982年8月政府把贴现率降到10% C. 1981年失业率超过9%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000美元 6.如果消费者的预算收入为50美元,商品X 和Y 的价格均为5美元,消费者打算购买6单位X 和4单位Y ,商品X 、Y 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5和20,那么,要达到效用最大化,他应该( ) A 、 按原计划购买 B 、 减少X 和Y 的购买量 C 、 增加X 、Y 的购买量 D 、 增加X 的同时减少Y 的量 7.消费者预算线发生平移时,连接消费者均衡点的曲线称为( ) A 、需求曲线; B 、价格-消费曲线; C 、收入-消费曲线; D 、恩格尔曲线。 8.当某人面对一张彩票时,如果是212111UW P W PU W P PW U )()(])([-+?-+,则意味着这个人是属于下列哪一类人 ( ) A .风险回避者 B .风险喜爱者 C .风险中立者 D .都不是 9.如果某厂商增加一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够减少三单位资本, 而仍生产同样的产出量,则MRTSLK 为:( ) A 1/3 B 3

中国经济史课后题答案复习资料

第一章古代社会的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 一、试述中国古代资源禀赋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 资源禀赋包括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两部分。 【土地资源的特点】 优势:我国土壤特征各异,植物品种繁多。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种类丰富产品。 劣势:(导致传统农业规模小、脆弱) (1)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小,耕地和人口矛盾突出。 (2)土壤种类繁多,但有良好蓄水性和可耕性的土地较少。 (3)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 【矿产资源的特点】 我国国土广,矿产资源的总量大、种类多。但是我国矿产资源也存在两个缺陷: 一是富矿少,贫矿多。 二是单一矿少、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不充分,“风水说”观念对矿产资源开采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古代社会,以耕织结构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这种生产方式被延续下来、不断强化,成为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基础。 三、试述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 1、小农家庭的规模及贫困状况 汉后,小农经济普遍是贫困的五口之家,产品除消费交换外所剩无多,不足应付家庭正常支出外的需求。 2、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 为了维持生存,小农在生活和农业生产投入上都尽量减少开支。 3、农业的高剥削率 历史上赋税绝对值连增,赋税在多数时期一直维持在30%以上的高水平。 4、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 中国古代小农生存状况窘迫,不得不依赖于种桑、饲养畜禽、果菜水果等副业。 第二章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经济 二、分析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缓慢的原因。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土地所有制结构】 (1)地主土地所有制是最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也是发展最充分、最典型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辽宁大学 中国经济史 期末考试题

中国经济史期末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永佃制:永佃制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后期,特别是明清时期,中国南方一 些发达省份盛行的一种由农村下层自发形成的特殊租佃制度。永佃制最早出现于宋代官田的经营中,主要是出于鼓励垦荒的目的,后来在私田的经营中也开始出现并逐渐流行起来,是一种佃农有权永久性地耕种地主土地的租佃制度(李静博士论文)。在土地占有关系上,永佃制表现为土地的所有权同耕作权的分离,地主只能收租完粮,无权随意增租夺佃或干预佃农耕作,而佃农可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永佃制放松了地主对佃农的人身隶属关系,佃农有了更大的人身自由,生产生活亦较有保障。即将地权分为田底权、田面权,地主享有前者以收租;佃农享有后者(耕作权),可以转让,地主不能干涉剥夺。 2、条约制度:自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起,外国资本主义通过不平等条 约在中国攫取侵略特权,包括割地、赔款,而它们在中国的经济活动,就是以条约特权的享受为基本特征的。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是西方列强对外扩张的产物,也是中国被迫和资本主义世界建立新的关系的产物,。 作为中国蒙受屈辱的标记,它产生和形成于两次罪恶的鸦片战争。自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外关系开始出现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对列强来说,战后签订的条约“揭开了对华事务的新纪元。它标志着中国闭关自守的破产,被迫卷入国际市场,同时标志着中国与欧洲‘掠夺成性的蛮夷’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法律、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开端。” 3、子口税:是指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时期,外商在交纳进出口 商品的5%关税外,如果要把进口洋货自通商口岸运入中国内地市场,或将中国土货从内地运往口岸出口,只须再纳一次从价2.5%的子口半税,就可在中国广大内地通行无阻,不再交纳任何捐税。这种抵代税相当于进出口税的一半,故又称子口半税,这种“子口税”是帝国主义破坏中国内地征税主权的一种税制,阻碍了民族产业发展。 4、厘金:商品过境税。厘金是中国自清代至中华民国初年征收的一种商业税 (最初为商品过境税),因其初定税率为1厘(1%)﹐故名厘金,又称厘捐﹑厘金税。它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由于厘金征收混乱,它成为一种扰民剥商的恶税,严重阻碍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中国科技史论文

明清之际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 -----杨梅 中国科技从领先到滞后,中间经历了明清之际二百多年的过渡期,时间大约从万历(1573-1620)至清乾隆(1736-1795)。在这个过渡时期,中国一方面希望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另一方面由于内外诸多因素制约,最终未能抓住追赶世界科技的机遇,历史经验及教训值得做出总结,也值得各种认识彼此争鸣。 社会背景:明朝的中国,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开放,眼界最为远大,统治者阶层对于传播引进外国先进思想技术最为热心,心态也最为良好的时期,这和明代本身经济的高度发展,思想的高度活跃,广大知识分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空前高涨是分不开,而所有的这一切追根溯源,都必须归源到明朝开国之初所制订的政策。明朝前期是文明的恢复期,正是在明朝统治下,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空前普及,士大夫阶层的活跃,哲学思想的突破,使得原来开始走下坡路的中国文明挽回了颓势,重新焕发出多样多采的的活力,重新显示出人性的尊严,个性的张扬。中国历史上在春秋战国以后再一次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活局面,再一次表现出对科学的空前兴趣, 社会背景:明朝中期,统治者明成祖支持国家对外开放,允许外来科技传入中国,并积极学习外来西方科学技术,但随着国力的衰落,统治者害怕外来事物的大量传入,会蛊惑国民,威胁其统治,开始禁止对外开放和外来事物的进入,关起国门来自守。最终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不堪和对百姓的无止压榨,明朝毫无悬念的走向灭亡。此时的少数满洲部落入主中国,取代汉人成为国家的统治者,中国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统治者吸取明亡教训,统治初期进行各个方面的改革。 明清之际,我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此时的中国社会进行了一个重要的过渡,开始由一个逐渐衰落的明王朝向强大的清王朝过渡,由汉人统治的国家转而有少数名族统治,在思想上和对外态度上统治着阶级的态度也明显发生变化。然而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过明清之际这一过渡时期,虽试图迎头追赶,整体还是逐渐落后。原因:明清之际的西方社会,正逐渐经历着中世纪神学思想的统治,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宣传,和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的兴起。中世纪神学思想控制下的欧洲无疑文化落后,思想愚昧,是历史上所谓的“黑暗时代”,而在中国,正是文化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期,东西方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宗教在世界广大地区占据了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名义上是为了恢复古典的文学艺术,实际上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借此名义来发展科学技术,此时的各种先进思想为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人们的思想从教会的精神枷锁中终于解放出来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又将西方的封建制度彻底的打破,西方的发展进入新的时期。发展起来的西方想要扩大版图和市场来发展资本主义,于是开始向当时的中国进行贸易并宣扬其宗教教义。科技传播的途径:当时与中国进行最早和最多的的西方交流的代表并不是所谓的科学家,发明家,而是传教士,这些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是以传教为目的,他们的本意决非是好心好意来传播科学的,但要想在中国真正的进行传教活动,

中国经济史名词解释

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朝建立后,为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作诸侯,建立诸侯国,并规定了诸侯享有的权力和对周王应尽的义务。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官职为世袭。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宗法制,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它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其将权力继承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固定下来,以解决贵族间的矛盾,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权力继承问题而发生内乱。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因此二者共同强调的当然是血缘关系了,没有血缘关系也就不会对其分封。 (一)。前提。武王伐纣,西周建立。(二)。目的:巩固周的统治,以藩屏周。 (三)。内容:1.周天子将土地封给: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周天子 2.被分封诸侯的义务:服从,纳贡,提供军赋力役。3被分封诸侯有权在诸侯国内实行再分封。在诸侯国内可设官员,建立武装,征赋役。(四)。主要封国:主要王族:燕鲁功臣:齐先代贵族:宋 (五)作用:1:起初起到加强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周享国800年) 2:后期:诸侯争霸,王权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 井田制是西周时的土地制度。国家在修筑水渠和道路时把土地划分为许多“井”字形方块,故称为井田。井田制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亦即属于周王,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王把土地分赐给各级贵族,让他们世代享用。他们只有享用权而无所有权,所以不准转让和买卖。为了充分发挥地力,并规定了定期“换土易居”的分配制度。西周的井田制根据剥削对象的不同,有两种不同的区划,一种是“十夫有沟”,即国中平民的份地。其收入要上缴国家十分之一,作为贡税,以充军赋。另一种是“九夫为井”,即国家将方里土地按井字形划为九区,中一区为公田,余八区为私田分授八夫;公田由八夫助耕,收获全部缴给领主。男子成年受田,老死还田。井田制度是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体现了我国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主要部分。它与宗法制度紧密相连,在西周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开始实行于商朝,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井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从生产方式上,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出现了私田。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随之而来的是新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导致了井田制的崩溃 世卿世禄卿是古代高级官吏的称呼。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袭卿位和禄田的制度在古代曾十分盛行,世卿世禄制的废除是商鞅变法[1]的时候 1、“使黔首自实田”:秦统一后,为了统一征收全国田税,秦始皇“使黔首自实田”。“黔首”是指官吏以外的居民,即让这些百姓向封建国家呈报他们占有的土地数量,政府根据土地数额向他们征收赋税。它标志着从春秋战国以来发展起来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法律上的确认,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来源,是巩固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一项重要措施。 2、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年,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朝丞相李斯主张把除秦国史书以外的所有《诗》、《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除中央政府主管的以外,一律收缴烧毁;以后敢谈这些书的处死,是古非今者灭族。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次年,秦始皇下令把460多个骂他的儒生全部活埋。这两件事,史称“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扼杀了春秋以来“百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完整版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1-16章) 1、经济史作为经济学的实证工具,具有哪些方面的优势? PPT1-6 1)经济史所提供的经验或事实是大量的。经济史造成了当前的事实,它也包括当前的事实。这就大大扩展了经济学的实证范围。 2)经济史所提供的经验事实比经济学家所感知的现实经济世界要可靠得多。 3)经济学家可以利用经济史提供的经验世界,对经济学的假设和命题进行“试错”式研究。 4)经济史世界最适于经济学溯因法研究。 2、阐述世界经济史的研究对象。 经济史是经济学的一部分。经济史与经济学并非相互包含或融为一体,而是相互提供方法论。所以说,经济史又是与经济学相互独立并平行的两个分支学科。 经济史与经济学说史不同,经济学说史是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历史,它是经济学的流,而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 经济学的方法主要是实证方法——用经验和事实说话。直接用经验和事实说话,正是经济史的根本特点和优势:一方面,经济史可以为经济学的假设和命题提供更可靠的经验实证;另一方面,可以为经济理论提供更符合经验事实的假定。 3、东方专制主义长期存在的经济原因是什么? 古代公社是东方专制制度的基础。恩格斯:“古代的公社,在它继续存在的地方,从印度到俄国,在数千年中曾经是最野蛮的国家形式——即东方专制制度的基础。” 经济基础是东方社会生产的组织方式。东方各国都是利用河水泛滥来肥田,节省用水和共同用水是基本的要求,由于文明程度太低,幅员太广,不能产生自愿的联合,所以就迫切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来干预。 东方专制主义与军队组织和军事扩张有着紧密的联系。 4、简述农业革命的特点。PPT2-6 1)经济活动的特点 农业革命时代,社会生产力占主导地位的是农耕经济,生产形式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基本单位的体力劳动,生产产品以满足自身基本生活需要的消费品为主,也就是我们习惯上常说的“男耕女织”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社会生活的特点 农耕属于周期性生产劳动,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居”,定居成了农业时代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方式。 小农经济的生产比较散漫,各个农业家庭又以同一地理环境或同一血缘姓氏为依托,结合或者积聚在某个中心点上,形成农业时代特有的社会基层组织——村社。 3)意识形态的特点 政治——农业国家地域广大、人口分散,需要巨大的水利灌溉工程,所以政权形式多以君主专制为主; 文化——由于自然地形的制约,农业革命时代的文化传统具有相对封闭的鲜明地域特征。 5、简述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的意义。 1)攫取性经济转变为生产性经济。 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经济从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 2)农业革命促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 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收获。这样,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的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 3)农业革命为以后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创造了物质基础。 人类从事农耕和畜牧后,才可能比较稳定地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且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并储存它。 这就使人口得以较大增长,并可使一部分人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交换,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史测试题

中国古代经济史测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2分,共80分)。 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使井田制瓦解 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2.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丁而成之,荫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 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C.以农为本 D.重农轻商 3.下列各项符合史实的是 A.夏朝时期已广泛使用青铜农具 B.青铜制造是夏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C.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铁器的使用 D.西汉时期,我国人民创造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2000年以上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已普遍使用桔槔来灌溉农田 B.秦国修建的都江堰属于交通运输工程 C.三国时,马钧改进了翻车,用于水力冶铁 D.京杭大运河沟通了长江与黄河,便利了南水北调 5.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丝织品、景德年间的瓷罐、唐三彩马、活字印刷品、甘薯残渣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从经济角度看,秦始皇统一中国最大的作用是 A.统一了度量衡 B. 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C.确立了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 D.统一了货币 7.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的特权 8.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其主要原因是①地处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处,是南北交通的枢纽②胡商云集,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③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④政治、经济地位超过了当时的长安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有关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B.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陶瓷生产格局 C.邸店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D.城市中住宅区和商业区分开布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