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二级基础知识整理~
计算机二级总结归纳

计算机二级总结归纳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从巨型机到微型机,再到个人计算机的发展。
2.计算机的组成部分:硬件、软件及其功能和作用。
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基本过程。
4.计算机的运行环境:硬件系统的配置、操作系统及其功能。
二、计算机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具有资源管理和控制功能。
2. 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和Linux等操作系统的安装、启动和基本操作。
3.文件管理:文件的创建、打开、存储和管理,包括对文件夹和文件的操作。
4.进程与线程:进程和线程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创建、调度和管理。
5.内存管理:内存的分配、回收和保护,以及虚拟内存的概念和应用。
三、计算机网络:1.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的组成、分类和互联网的基本结构。
2.网络协议:TCP/IP协议族的概念和应用,常见的网络协议和应用层协议。
3.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常见的网络攻击和防御手段。
4. 网络应用:Web浏览器的使用、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以及常见的网上应用。
四、计算机硬件与维护:1.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中央处理器、内存、外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2.计算机硬件的安装与配置:硬件的安装和连接,驱动程序的安装与配置。
3.计算机硬件的维护与故障排除:常见故障的判断与修复,硬件和驱动程序的更新与升级。
4.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的备份方法与策略,硬盘数据的恢复与重建。
五、常用办公软件:4.数据库软件:数据库的创建、查询和管理,数据表和查询的设计与应用。
总结起来,计算机二级考试主要涵盖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硬件与维护以及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计算机,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处理能力。
所以,对于想要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和应对计算机二级考试的人来说,熟练掌握以上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全国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汇总

全国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汇总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是指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考核指标,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知识、操作系统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和应用软件知识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的详细汇总。
一、计算机硬件知识1.计算机硬件组成: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2.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二进制原理、信息表示与处理、逻辑门电路等。
3.中央处理器(CPU):主频、Cache、指令集、微架构等。
4.内存:主存和辅存的区别、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内存管理等。
5.硬盘:磁盘的组成、磁头的读写过程、磁盘的分区与格式化等。
6.显示器:分辨率、刷新率、色彩深度、投影仪等。
7.输入输出设备:键盘、鼠标、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等。
8.扩展设备:声卡、显卡、网卡、USB接口等。
二、操作系统知识1.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分类:任务管理、文件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等。
2.Windows操作系统:常见的Windows版本、桌面环境、文件系统、任务管理等。
3.Linux操作系统:常见的Linux发行版、命令行界面、文件系统、用户管理等。
4.进程管理:进程的概念、进程调度、进程同步与互斥等。
5.线程管理:线程的概念、线程与进程的区别、线程同步与互斥等。
6.文件管理:文件的操作、文件的属性、文件系统的结构等。
7.输入输出管理:设备的管理、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和DMA等。
8.网络管理:网络的概念、协议栈、IP地址、路由等。
三、计算机网络知识1.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因特网等。
2.数据通信和网络协议: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分组交换、网络协议的分层等。
3.网络体系结构:TCP/IP体系结构、OSI参考模型等。
4.网络通信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网卡等。
5.网络地址: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等。
6.网络安全:网络攻击与防范、防火墙、VPN等。
7.网络应用:常用的网络服务和应用协议、浏览器、电子邮件等。
8.网络管理:网络配置、故障排除、网络性能监测等。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常见知识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常见知识1.计算机硬件-CPU(中央处理器):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
-内存:临时存储计算机运行时所需要的数据和指令。
-硬盘:长期存储数据的设备。
-显示器:用于显示计算机的输出结果。
-键盘和鼠标:输入设备,用于输入指令和数据。
-主板:将各个硬件组件连接在一起的电路板。
2.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
-应用程序:用来完成特定任务的软件,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 编程语言:一种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如C、Python等。
3.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局域网:在同一地区内互连的计算机网络。
-IP地址:互联网协议地址,用于标识计算机的唯一标识符。
4.数据结构-数组:一种线性数据结构,用于存储相同类型的数据。
-链表:一种非连续的数据结构,由一组节点组成。
-栈:一种先进后出的数据结构。
-队列:一种先进先出的数据结构。
-树: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由节点和边组成。
5.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使用表格来组织和管理数据的数据库系统,如MySQL、Oracle等。
-SQL(结构化查询语言):用于与关系数据库进行通信和操作的语言。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用于管理和操作数据库的软件。
6.算法和数据处理-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等。
-查找算法:如线性查找、二分查找等。
-数据压缩:用于减小数据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的技术。
-数据加密:用于保护数据安全的技术。
7.操作系统- Windows:微软推出的操作系统。
- Linux: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
- macOS:苹果公司的操作系统。
8.办公软件- Microsoft Office: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等应用程序。
- WPS Office:金山软件开发的办公软件套装。
9.图像处理- Photoshop:Adobe公司开发的图像处理软件。
-GIMP:一种开源的免费图像处理软件。
全国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汇总

全国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汇总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是计算机专业人员必备的基本知识,包括计算机基本原理、操作系统、网络原理、数据库原理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全国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的完整汇总。
一、计算机基本原理: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1.中央处理器:控制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活动,包括运算单元和控制单元。
2.存储器: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内存和外存。
3.输入输出设备: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二、操作系统:计算机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资源。
1.操作系统的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界面等。
2. 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Linux、Unix等。
三、网络原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协议,包括网络拓扑、网络协议和安全性等。
1.网络拓扑:指网络中计算机的物理连接方式,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型等。
2.网络协议:指计算机网络中不同计算机之间通信的规则和约定,常见的协议有TCP/IP、HTTP、FTP等。
3.网络安全性:指保护计算机网络不受到非法侵入和攻击的能力,包括防火墙、加密技术等。
四、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操作,包括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和SQL语言等。
1.数据模型:指描述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约束的概念工具,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等。
2. 关系数据库:采用关系模型进行数据组织和管理的数据库,常见的关系数据库有Oracle、MySQL、SQL Server等。
3.SQL语言:结构化查询语言,用于对关系数据库进行查询、更新和管理。
五、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在不同领域应用的基本知识,包括办公软件、图像处理、网页设计等。
1.办公软件: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等。
3. 网页设计:指网页的布局、设计和开发,需要掌握HTML、CSS和JavaScript等技术。
计算机二级-计算机基础知识点

计算机基础第一章 计算机的发展§1.1计算机的发展史1.ENIAC(埃尼阿克):战争催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30多吨重,170平方,速度却很低下,1946年(20世纪40年代)产于美国。
2.冯·诺依曼:现代计算机之父。
冯·诺依曼计算机原理:①采用二进制:在计算机内部,程序和数据采用二进制形式进行存储。
②程序储存,自动执行: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存储中,无需人工进行干涉。
3.发展历程:采用不同元件:①电子管:稳定性好,功耗和体积大;②晶体管:体积小;③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越高,体积越小功耗越低;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越高,体积越小功耗越低。
4.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年份&器件考的最多,其他不考)§1.2计算机的应用、特点和分类1.计算机的特点:(不常考)①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②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③强大的存储能力;④自动功能;⑤网络与通信功能。
2.计算机的应用:①早期:主要用于大型计算;②现在:应用广泛:a.科学计算:·进行数值运算;推动科研技术的发展;·应用领域:基因测序/轨道计算/天气预报/云计算。
b.数据/信息处理:·进行非数值运算;图像、文字、声音等信息处理;·典型应用:OA办公系统。
c.过程控制:(实时控制)应用于工业制造;d.计算机辅助:·让计算机代替人的部分工作·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I计算机辅助教育;·CAT计算机辅助技术;CIMS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网络通信:购物、聊天、搜索;f.人工智能:游戏中的人机对战模式;g.多媒体应用:文本、图像、声音、视频;h.嵌入式系统:mp3、相机、手机、电视。
§1.3未来计算机发展趋势(不考?了解一下即可)1.发展方向:①巨型化:计算速度更快、存储容量更大、功能更完善、可靠性更高、运算速度可达万万亿次/秒、存储容量超过几百T字节。
计算机二级知识点整理

计算机二级知识点整理
1. 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等。
2. 数据结构与算法: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如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掌握常见的算法,如排序算法、查找算法等。
3. 计算机网络: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的基本概念和协议;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
4.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如关系型数据库、SQL 语言等;掌握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方法。
5. 软件工程基础: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如软件生命周期、软件开发模型等;掌握软件设计的方法和原则。
6. 程序设计语言:掌握一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如 C++、Java、Python 等,能够编写简单的程序。
以上是计算机二级考试中常见的知识点,不同的考试科目可能会有所不同。
建议考生根据自己报考的科目,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同时,多做练习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考试要求,提高应试能力。
计算机二级知识点汇总

计算机二级知识点汇总计算机二级是一种国家技术级别认证考试,主要测试考生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水平。
下面是计算机二级考试的一些知识点和相关参考内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二进制和十进制转换参考内容:了解二进制和十进制的概念、互相转换的方法、计算机中的二进制表示方式等。
2. 计算机的主要硬件组成参考内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以及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3.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参考内容: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常见的操作系统类型(如Windows、Linux、macOS)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4. 计算机网络基础参考内容: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的分类、常见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以及网络通信的原理和协议(如TCP/IP)。
5. 数据库基础参考内容: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的安装和使用、SQL语言等。
二、常用计算机软件1. Microsoft Office套件参考内容: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的基本操作、常用功能和快捷键。
2. 图像处理软件参考内容:了解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GIMP)的基本操作、常用工具和功能。
3. 多媒体播放软件参考内容:了解音频和视频的基本概念、常见的多媒体播放软件(如Windows Media Player、VLC)的使用方法。
4. 网页设计与开发工具参考内容:了解网页设计和开发的基本概念、常用的网页设计和开发工具(如Dreamweaver、Sublime Text)的使用方法。
三、计算机应用技能1. 电子邮件和互联网应用参考内容:了解电子邮件的使用方法、常见的电子邮件客户端(如Outlook、Gmail)的设置和使用、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功能。
2. 移动设备和应用参考内容:了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基本操作、常用应用的下载和使用、移动应用开发的基本知识。
计算机二级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二级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二级技术基础知识是指在计算机领域中的基本概念、操作技能和基础知识。
它是计算机研究和应用的基石,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计算机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1.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 计算机的构成及功能
- 主要硬件设备的作用和特点
- 计算机的存储和处理原理
2. 计算机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 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 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 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
3.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 网络基本概念和常见术语
- 网络拓扑结构和通信协议
- 常见网络设备和安全知识
4. 数据库基础知识
- 数据库的概念和使用场景
- 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特点
- 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基本原理
5. 程序设计基础知识
- 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 常用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
- 算法和逻辑思维的基础知识
6. 计算机安全基础知识
- 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和目标
- 常见的安全威胁和防御措施
- 常用的安全工具和技术
以上是计算机二级技术基础知识的一些主要内容,通过研究和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为深入研究和应用计算机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1.1计算机概述考点1计算机发展简史____年2月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从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现在,计算机技术经历了大型机、微型机及网络阶段。
对于传统的大型机,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电子元件的不同而划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四代,我国在微型计算机方面,研制开发了长城、方正、同方、紫光、联想等系列微型计算机我国在巨型机技术领域中研制开发了“银河”、“曙光”、“神威”等系列巨型机。
考点2计算机的特点现代计算机算一般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1)处理速度快(2)存储容量大。
(3)计算精度高。
(4)工作全自动。
(5)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
考点3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具有存储容量大,处理速度快,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强等许多特点,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领域,并迅速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进人了家庭。
计算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科学计算(数值计算)。
(2)过程控制。
(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4)信息处理。
(5)现代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模拟、多媒体教室、网上教学和电子大学)。
(6)家庭生活。
考点4计算机的分类: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主机,小型机,工作站,个人计算机。
1.2数制与编码考点5数制的基本概念1.十进制计欺制其加法规则是“逢十进一”,任意一个十进制数值都可用0. 1.2 .3 .4 .5 .6 .7 .8.9共10个数字符号组成的字符串来表示,这些数字符号称为数码;数码处于不同的位置代表不的数值。
例如720.30可以写成7x102+2x101+0x100+3 x10 1+0x10 2,此式称为按权展开表示式2. R进制计数制从十进制计数制的分析得出,任意R进制计数制同样有基数N、和Ri按权展开的表示式。
R可以是任意正整数如二进制R2。
(1)基数(Radix)一个计数所包含的数字符号的个数称为该数的基,.用R表示。
例如,对二进制来说,任意一个二进制数可以用0,1两个数字符表示,其基数R等2。
(2)位值(权)任何一个R进制数都是由一串数码表示的,其中每一位数码所表示的实际值都大小,除数码本身的数值外,还与它所处的位置有关,由位置决定的值就称为位置(或位权)。
位置用基数R的I次幂Ri表示。
假设一个R进制数具有n为整数,m位小数,那么其位权为Ri,其中i=-m~n1。
(3)数值的按权展开任一R进制数的数值都可以表示为:各个数码本身的值与其权的乘积之和。
例如,二进制数101.01的按权展开为:101.01B=1×22+0×21+1×20+0×2-1+1×2-2=5.25D任意一个具有n位整数和m位小数的R进制数的按权展开为:(N)R=dn-1×RN-1+dn-2×RN-2+…+d2×R2+d1×R1+d0×R0+d-1×R-1+…+d-M×R-M 其中di为R进制的数码考二十、十六进制数的数码(1)十进制和二进制的基数分别为10和2,即“逢十进一”和“逢二进一”。
它们分别含有10个数码(0,1,2,3,4,5,6,7,8,9)和两个数码(0,1)。
位权分别为10i和2i(i=-m-n-1,m,n为自然数)。
二进制是计算机中采用的数制,它具有简单可行、运算规则简单、适合逻辑运算的特点。
(2)十六进制基数为16,即含有16个数字符号:0,1,2,3,4,5,6,7,8,9,A,B,C,D,E,F。
其中A,B,C,D,E,F分别表示数码10,11,12,13,14,15,权为16i(i=-m~n一1,其中m、n为自然数)。
加法运算规则为“逢十六进一”。
如表1-3所示列出了0~15这16个十进制数与其他3种数制的对应表示。
(3)非十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利用按权展开的方法,可以把任一数制转换成十进制数。
例如:1010. 101 B=1 ×23+0 ×22+1 ×21+0 ×2 01×2-1+0 ×2-2+1×2-3只要掌握了数制的概念,那么将任一R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的方法都是一样的。
(4)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整数。
把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整数,其方法是采用“除二取余”法。
具体步骤是:把十进制整数除以2得一商数和一余数;再将所得的商除以2,又得到一个新的商数和余数;这样不断地用2去除所得的商数,直到商等于0为止。
每次相除所得的余数便是对应的二进制整数的各位数码。
第一次得到的余数为最低有效位,最后一次得到的余数为最高有效位。
把十进制小数转换成二进制小数,方法是“乘2取整”,其结果通常是近似表示。
转换成二进制小数,方法是“乘2取整”,其结果通常是近似表示。
上述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十进制数对十六进制数的转换,只是使用的基数不同。
(5)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间的转换。
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的方法是从个位数开始向左按每4位的组划分,不足4位的组以0补足,然后将每组4位二进制数代之以一位十六进制数字即可。
十六进制数字即可1.3 计算机中字符的编码考点7 西文字符的编码计算机中常用的字符编码有EBCDIC码和ASCII码。
IBM系列大型机采用EBCDIC码,微型机采用ASCII码是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被国际化组织指定为国际标准。
它有7位码和8位码两种版.国际的7位ASCII码是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的编码,其编码范围从0000000B一1111111B,共有7=128个不同的编码值,相应可以表示128个不同的编码。
7位ASCII码表:p41考点8汉字的编码1.汉字信息的交换码汉字信息交换码简称交换码,也叫国标码。
规定了7 445个字符编码,其中有682个非汉字图形符和6763个汉字的代码。
有一级常用字3755个,二级常用字3 008个。
两个字节存储一个国标码。
国标码的编码范围是2121H一7E7EH。
区位码和国标码之间的转换方法是将一个汉字的十进制区号和十进制位号分别转换成十六进制数,然后再分别加上20H,就成为此汉字的国标码:汉字国标码=区号(十六进制数)+20H位号(十六进制数)+ 20H而得到汉字的国标码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汉字的机内码:汉字机内码=汉字国标码+8080H2.汉字输入码汉字输人码也叫外码,都是由键盘上的字符和数字组成的。
目前流行的编码方案有全拼输人法、双拼输入法、自然码输人法和五笔输人法等。
3.汉字内码汉字内码是在计算机内部对汉字进行存储、处理的汉字代码,它应能满足存储、处理和传输的要求。
一个汉字输人计算机后就转换为内码。
内码需要两个字节存储,每个字节以最高位置‘1”作为内码的标识。
4.汉字字型码汉字字型码也叫字模或汉字输出码。
在计算机中,8个二进制位组成一个字节,它是度量空间的基本单可见一个16 x 16点阵的字型码需要16 x 16/8=32字节存储空间。
汉字字型通常分为通用型和精密型两类。
5.汉字地址码汉字地址码是指汉字库中存储汉字字型信息的逻辑地址码。
它与汉字内码有着简单的对应关系,以简化内码到地址码的转换。
6.各种汉字代码之间的关系汉字的输人、处理和输出的过程,实际上是汉字的各种代码之间的转换过程。
如图1- 1表示了这些汉字代码在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中的位置及它们之间的关系.4指令和程序设计语言考点9计算机指令一条指令必须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
一台计算机可能有多种多样的指令这些指令的集合称为该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考点10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语言通常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3类(1)机器语言。
机器语言是计算机唯一能够识别并直接执行的语言。
(2)汇编语言。
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汇编语言源程序.计算机不能直接识别它。
必须先把汇编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称目标程序),然后才能被执行。
(3)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要用翻译的方法把它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才能执行。
翻译的方法有“解释”和“编译”两种。
一个高级语言源程序必须经过“编译”和“连接装配”才能成为可执行的机器语言.1.5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考点11计算机系统概述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p25考点12“存储程序控制”计算机的概念____年8月,著名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EDVAC计算机方案,他在方案中提出了3条思想。
(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计算机硬件应具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人设备和输出设备等5大基本功能。
(2)采用二进制数.二进制数便于硬件的物理实现,又有简单的运算规则。
(3)存储程序控制.存储程序实现了自动计算,确定了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考点13计算机硬件的组成1运算器运算器是计算机处理数据和形成信息的加工厂,主要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它由算术逻辑运算部(ALU)、累加器及通用寄存器组成。
2控制器控制器是计算机的神经中枢,它用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自动、连续地执行各条指令。
它通常由指令部件、时序部件及操作控制部件组成。
(1)指令寄存器:存放由存储器取得的指令。
(2)译码器:将指令中的操作码翻译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3)时序节拍发生器:产生一定的时序脉冲和节拍电位,使得计算机有节奏、有次序地工作。
(4)操作控制部件:将脉冲、电位和译码器的控制信号组合起来,有时间性地、有时序地控制各个部件完成相应的操作。
(5)指令计数器:指出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3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记忆装置,主要用来保存数据和程序,具有存数和取数的功能。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CPU只能访问存储在内存中的数据,外存中的数据只有先调入内存后才能被CPU访问和处理。
4.输入设备输人设备的主要作用是把准备好的数据、程序等信息转变为计算机能接受的电信号送人计算机。
5.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的主要功能是把运算结果或工作过程以人们要求的直观形式表现出来。
考点14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二1系统软件系统软件分为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翻译程序)、服务程序和数据库系统4大类别。
(1)操作系统(OS)。
一个操作系统应包括下列5大功能模块:处理器管理、作业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
操作系统通常分成以下5类。
① 单用户操作系统。
微软的MS-DOS、Windows属于此类。
②批处理操作系统。
IBM的DOS/VSE属于此类。
③分时操作系统。
UNIX是国际最流行的分时操作系统。
④实时操作系统。
⑤网络操作系统。
(2)对于高级语言来说,翻译的方法有两种:解释和编译。
对源程序进行解释和编译任务的程序,分别叫做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