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饲用抗生素的替代品(精)
猪日粮中抗生素的替代方法

猪日粮中抗生素的替代方法猪日粮中抗生素的替代方法养猪生产中撤掉抗生素是对现实的挑战。
饲料中会使用抗生素,从而产生具有抗药性的细菌,现已经证实确有抗药性细菌从动物转移到了人类,对人类生殖构成威胁。
因此需要寻找能促进生长并改善饲料转化率明显改善的替代方法。
现已证实许多有机酸及其盐可作为具有非抗菌的替代物,其效应在断奶之后的几个星期内最明显。
原因可能是与胃肠道微生物区系有机物的互作,使具有抗分泌功能的多肽的内源性产量的增加,从而抑制病原在小肠内的分泌物并且减轻小肠内的炎性反应。
1仔猪饲料中添加有机酸添加多种有机酸及其盐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有积极作用。
有机酸的促生长效果通常在断奶之后的最初几星期五天内最明显。
3-4周龄断奶仔猪断奶难免会表现出生长速度低下、采食量上升和腹泻,称之为“断奶后应激”或“迟滞期”,这可能是消化有力系统尚未充分发育的结果。
盐酸和酶分泌量低使得小肠细菌高度霉菌增殖,对仔猪有害,这也说明为什么幼小仔猪特别容易发生消化机能失调。
日粮酸化的作用减轻有降低日粮pH值和缓冲能力,增强胃内蛋白质降解和营养素的消化微量元素能力,抑制小肠内细菌的生长及其代谢物的产生。
有试验表明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有机酸速度生长后和饲料转化率显著改善。
对视觉效果抗病力有良好促进效果的主要有甲酸、乳酸、山梨酸、富马酸、柠檬酸、苹果酸及多种甲酸盐,每种酸的效果酸取决于在日粮内的最出色含量。
铋和丙酮酸的促努力实现生长效果稍差,己二酸、琥珀酸和酒石酸无促生长效果。
甲酸因为其高营养效应最早被用来研究指导作用机理。
添加甲酸改善了脾脏和粪便中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氨基酸和氨基酸的改善幅度大于能量,而且在刚刚断奶比在年龄更大该时期效果更明显。
添加甲酸,蛋白质和能量利用都得到微粒改善,蛋白质利用率的改善是显著核酸的,添加甲酸使蛋白质代谢更为高效。
有机酸有各异的抗菌属性。
例如,甲酸颉颃酵母和杆菌类、大肠杆菌和大肠杆菌等。
而乳酸杆菌和霉菌对甲酸有很强的抵抗力。
单胃动物饲养业中饲用抗生素的替代物

单胃动物饲养业中饲用抗生素的替代物作者:Minga‘n choct(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乡村科学和自然资源学院)●美国大豆协会供稿●前言畜禽饲养业中应用着许多种抗生素,尤其在集约化饲养业中。
尽管有些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目的以便改善动物的健康和福利,但很大一部分是用于预防目的(促进生长)。
在家禽业,生长率和饲料利用率的改善中有3~5%通常是由于饲料中添加了抗生素的结果。
人们对抗药性“超级细菌”的出现及其与饲料业中抗生素预防性应用之间的关联表现出来的关注,导致了许多欧洲国家对抗生索实行部分禁用或完全禁用。
许多其它国家以欧洲为榜样,对于抗生素在饲料中的应用实施了管制或是减少了抗生素的总用量。
然而,问题比只是简单地在一夜之间停用抗生素要复杂得多,因为这不仅仅降低了饲料利用率,而且还增高了动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当代的畜禽品种都是在饲喂含抗生素饲料的条件下培育出来的,这一事实使问题更为恶化。
当前,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对替代性饲料添加剂进行实验,以便将其用于缓解因在饲料中停用抗生素而出现的问题。
斯堪的那维亚国家正通过应用有机酸、生菌剂、前生素(prebiotics)和饲用酶保持了畜牧生产良好的生产率和动物健康。
停用抗生素的理由对畜禽常规饲喂低剂量抗生素时,细菌会产生对该抗生素的抗药性。
这对于采用高剂量抗生素治疗疾病的人来说,是肯定会发生的事。
那么.如果抗药菌存留在畜产食品中,比如留在了肉、蛋和奶中,而这些食品又未经正确的处理和烹制就被人吃下,人就会因这些细菌而得病。
由于这些细菌对当前的抗生素具有抵抗力,所以为治疗这些疾病而作出的努力就会失效。
另一方面,也有许多学者相信,畜禽饲料中添加低剂量抗生素不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数年以前,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受命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他们未能解决这个问题。
他们争辩说,所用的剂量不足以产生抗药菌。
然而,当前的一致看法是,为预防目的在畜禽饲料中连续、无节制地过度应用抗生素,能导致抗抗生素“超级细菌”的出现(JE· TACAR,1999)。
成功替代抗生素的4种主要添加剂

成功替代抗生素的4种主要添加剂随着人们对抗生素使用的担忧增加,对替代方案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在畜禽养殖中,替代抗生素的添加剂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保持动物健康并提高生产性能。
下面就将介绍一些成功替代抗生素的4种主要添加剂。
1. 益生菌益生菌是一种对动物肠道有益的微生物,可以通过促进有益菌株的增长、抑制有害菌株的繁殖来维持动物的消化系统健康。
益生菌种类繁多,包括乳酸菌、酵母菌等,可以有效地替代抗生素的作用。
益生菌不仅可以增强动物的免疫力,还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改善饲料的品质。
益生菌被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植物提取物植物提取物是一种天然的替代抗生素的添加剂,可以通过其抗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来维护动物的健康。
植物提取物种类多样,包括薄荷、丁香、茶树等,具有广谱抗菌的特点。
植物提取物还可以改善动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植物提取物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备受青睐。
3. 酶制剂酶制剂是一种可以促进动物消化吸收的添加剂,可以改善饲料的消化率,并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酶制剂种类多样,包括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可以有效地替代抗生素的功能。
酶制剂还可以降低饲料的粘度,减少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
酶制剂在畜禽养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4. 盐酸肽盐酸肽是一种天然的抗菌添加剂,可以通过抗菌、抗炎、抗氧化的作用来帮助动物维持健康。
盐酸肽还可以增强动物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降低动物患病的风险。
盐酸肽也可以改善饲料的利用率,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
盐酸肽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中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
总结以上所述是成功替代抗生素的4种主要添加剂,它们分别是益生菌、植物提取物、酶制剂、盐酸肽。
这些添加剂具有天然的抗菌、抗炎、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动物维持健康、提高生产性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对动物生产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们对抗生素使用的担忧增加,这些替代添加剂应用前景广阔,必将为畜禽生产提供更为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饲用抗生素的理想取代者2012

发酵饲料是另类的微生态制剂 用微生物发酵饲料可以:
(一)预消化饲料 • 分解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 (二)去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及产出类似微生态制剂的产物
(三)有益菌 (四)发酵产物 • 有机酸 • 抗菌肽 • 生物活性肽、维生素、及促生长特殊物质
4×10 水产养殖益生菌
10
cfu/g
1恆水中菌相,抑制 壞菌。魚蝦腸道益生菌,維護健康,促進生長。
养殖场和饲料加工厂
亚芯微生态制剂的特点
• 绿色的、自然的、益生的乳酸菌微生态制剂。 • 自有菌种库,菌种高效,国际知名,专利菌株。 • 先进生产工艺,冷冻干燥、微胶囊包埋,确保有效成分 到达肠道。 • 纯度高无杂菌的菌粉,适宜运输保存、方便使用。 • 成品保质期长,稳定高效的菌株,常温下保质期18个月 以上。 • 耐高温80℃,5分钟,高稳定性的乳酸菌菌株,可以进行 制粒。 • 产品线齐全,使用范围广,适用于各阶段的猪、鸡、鸭 及水产动物的饲养。 • 微生物饲料发酵剂让一般非专业的农户可以安全方便地 生产微生物饲料或非常规饲料。
乳酸菌是最理想的益生菌
乳酸菌 芽孢菌 酵母菌 生物特性
肠道的常驻菌,能在肠道环境中定 植并快速繁植。 产生乳酸、短链脂肪酸、乙酸等 产出消化酶 高温制粒 促进免疫功能 肠道內产生抗菌肽等細菌素 分泌维生素、生物活性肽 霉菌毒素吸附、降低胺浓度中和肠 毒素
V V v
80度5分钟
----V V --不得产出
台湾亚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Taiwan Yaxin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饲用抗生素的理想替代者 — 微生态活菌制剂之益生菌及抗菌肽
郭庆义 2011.4.20
抗生素替代物

●喷雾干燥血浆蛋白粉( SDAP)由于营养全面、消化率高、适口性好、富含免疫物质和生长因子等特点得到营养学家的青睐并在断奶仔猪配方中获得广泛应用。
因而许多学者认为SDAP 可以有效替代抗生素。
在仔猪日粮中添加SDAP,仔猪断奶后2 周的日增质量和日采食量分别提高了26. 8 %和24.5 %;可以显著改善4 日龄断奶仔猪的日增质量和日采食量,分别提高了24. 3 %和21. 9 %。
有学者研究了SDAP的作业机制,认为它可以调控新生仔猪促炎细胞因子和活性氧的产生,调节系统和肠道炎症反应和抗氧化能力,维护仔猪肠道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和功能,从而使更多的营养物质用于生长,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可以抑制消化道细菌的生长,特别是抑制沙门菌和大肠杆菌,还可以改善肠道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因此可以保护肠道健康;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因此,中链脂肪酸在取代抗生素改善猪生产性能和健康方面具有重要前景。
中链脂肪酸在人医上用以作为早产儿的能量来源、治疗脂肪吸收障碍、吸收不良综合征、胰功能不全、胆囊功能障碍、胃肠炎和糖尿病等,但是其在猪上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少。
●卵黄抗体卵黄抗体是用抗原免疫蛋鸡后产生的抗体由血液转入卵黄中形成的,其化学性质稳定、特异性强、产量高、成本低且可规模化生产,是较为理想的抗生素替代产品。
卵黄抗体对预防及治疗细菌和病毒引起的消化道与非消化道疾病及提高动物特别是幼龄动物的生产性能具有良好的作用,是一种新型且高效的绿色饲料添加剂。
卵黄抗体主要通过以下作用环节达到抗菌的作用: 抗特定病原菌免疫球蛋白Y ( IgY) 能直接黏附于病原菌的细胞壁或菌毛和鞭毛上,抑制病原菌的游走和生长; 一部分IgY 在肠道消化酶作用下,降解为可结合片段,被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能与特定病原菌黏附因子结合,使病原菌不能黏附易感细胞而失去致病性。
●益生菌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制剂,可以通过改善宿主肠道微生态菌群从而使宿主受益。
六种可成功替代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

境ꎬ增强抵抗力ꎬ提高饲养水平ꎮMSPImmunity是Olmix集团开发的饲料产品Algimun中的一种生物活性海藻提取物ꎬ通过激活模式识别受体(PRR)㊁Toll样受体(TLR4和TLR2)ꎬ能诱导多种免疫介质的转录ꎮ研究人员为证明MSPImmunity具有激活异嗜细胞和单核细胞来增强肉鸡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反应的能力ꎬ连续4天内对不同浓度MSPImmunity下家禽模型进行单核细胞释放一氧化碳量㊁异嗜细胞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试验ꎮ试验结果显示ꎬMSPImmunity具有提高肉鸡机体免疫力的作用ꎬ应用于实际生产可以有效减少抗生素的使用㊁降低耐药性疾病的发生概率ꎮ(资料来源:PoultryWorldꎬApril2019ꎬ25-27)4㊀SMARTBroiler计划将改善家禽福利㊀㊀现有的动物福利评估标准依赖于人们的主观观察ꎬ但由麦当劳和食品与农业基金会合作启动的项目旨在找出技术性解决方案ꎬ以此提供与供应链中肉鸡福利相关的客观而全面的信息ꎮSMARTBroiler计划向支持自动监控工具开发和上市的申请者提供总计400万美元的资金ꎬ这笔资金将分两个阶段授予多个交叉学科团队ꎬ以便开发能定量评估和收集诸如行走能力和日常行为等信息的工具来改善农场肉鸡福利ꎮ这些工具有可能会改善美国每年90亿只家禽和全球200多亿只家禽的福利ꎮ(资料来源:PoultryWorldꎬApril15ꎬ2019)5㊀储存种蛋的最佳温度㊀㊀储存温度根据鸡蛋的平均日龄进行动态调整是大多数专家对种蛋储存的建议ꎬ然而ꎬ在实践过程中ꎬ这些建议被认为过于复杂ꎬ因此很少有人遵循ꎮ在日常生产中ꎬ无论鸡蛋的日龄如何ꎬ其贮藏温度都保持在17ħ~18ħꎮ事实上ꎬ最好的储存方法是将种蛋的储存温度一直向下调整到使存放最久的鸡蛋处于最佳状态ꎮ蛋清和卵黄膜是维持孵化能力的重要结构ꎬ而低温可以减缓蛋清㊁卵黄膜和胚胎的退化ꎮ最近ꎬAviagen和Ankara大学进行的一项合作研究表明ꎬ以不同温度储存(大于4天)鸡蛋为试验样本ꎬ与18ħ和12ħ相比ꎬ15ħ储存的种蛋孵化率更高ꎮ㊀㊀㊀㊀六种可成功替代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张㊀燕(广西大学ꎬ广西南宁530004)中图分类号:S816.7㊀㊀文献标识码:B㊀㊀文章编号:1002-5235(2019)05-0213-02㊀㊀从治疗目的上看ꎬ没有一种非药用性质的饲料添加剂可以替代抗生素的作用ꎮ在兽医护理中ꎬ需要抗生素治疗的患病动物应以合适的剂量接受适当的抗生素治疗ꎬ以确保其安全与健康ꎮ在无抗生素生产的背景下ꎬ饲养此类动物的情况与产品的业务营销或商业方面有关ꎮ㊀㊀这里关注的是某些非药用饲料添加剂在动物饲养中的预防和促进生长的作用ꎬ这些添加剂可以用来阻止细菌暴发ꎬ或至少有助于朝着这个方向发展ꎬ或增加动物整体免疫状态ꎮ这些添加剂所产生的促生长的效果可以替代过去使用的低剂量饲料用抗生素ꎬ而这种低剂量饲料抗生素目前在全世界都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被禁止使用ꎮ㊀㊀尽管这不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ꎬ健康动物的无抗生素饲料早已是世界上几个地区的常态ꎬ但在进一步减少抗生素在治疗中的使用ꎬ并停止将其用于促进生长ꎬ这方面的压力在更多的地区越来越大ꎮ因此ꎬ研究往往在几个借口或理由下重复进行ꎬ其中一些是有效的ꎬ而另一些则与政治㊁商业主义㊁营销甚至传统研究机构的生存有关ꎮ㊀㊀以下饲料产品添加剂的清单并非详尽无遗ꎮ每个营养学家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或清单ꎮ那些靠这种或类似产品谋生的人自然会强调其产品的重要性ꎬ但正如人们所表明的ꎬ任何单一的添加剂都不能完全有效地替代抗生素ꎮ因此ꎬ大多数营养学家都认为应该需要混合产品ꎮ1㊀有机酸㊀㊀有机酸已被证明对大量的微生物有效ꎬ特别是对细菌ꎮ在此将区分为抗球虫产品和传统抗生素ꎬ312广西畜牧兽医㊀㊀㊀㊀㊀2019年Vol.35(5)并将抗生素仅称为非抗球虫类抗生素ꎮ有机酸没有得到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是ꎬ有机酸是商品ꎬ并不利于广泛的营销和分化ꎮ因此ꎬ它们的含量总是低于所需的水平ꎮ但在恰当的剂量和配方下使用ꎬ它们可以成为非常强大的工具ꎬ以对抗大多数细菌ꎮ需要注意的是ꎬ大多数营养学家都同意ꎬ每种饲料都需要一种以上的有机酸ꎬ有些甚至需要多种ꎮ无论如何ꎬ有机酸替代抗生素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ꎬ但令人惊讶的是ꎬ新的研究也都在重复基本的治疗方案ꎬ而其中的研究应该针对有机酸营养的其他领域ꎮ2㊀植物源化合物㊀㊀只有少数选择的产品在适当的环境和剂量下有作用ꎮ在这里ꎬ有一个问题是我们不能超过一定的剂量水平去饲喂ꎬ否则动物会拒绝吃ꎮ因此ꎬ其往往会被限制在低剂量下饲喂ꎬ而这往往是不够的ꎮ为此ꎬ将植物源化合物与某些有机酸的适当混合物结合起来已经被证明具有协同效应ꎬ这意味着它们的结合非常有效ꎮ在过去的几十年里ꎬ这一点在整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生产经验的支持ꎮ在大多数情况下ꎬ现代产品受到保护ꎬ因为它们的一些成分可能非常不稳定ꎮ但可悲的是ꎬ市场上到处都是非有效的专有混合植物源化合物ꎬ它们以低成本的饲料生产商为目标ꎬ特别是那些只销售市场饲料和营养补充剂而不是饲养他们自己的动物的生产商ꎮ在这类产品看来ꎬ即使是机构研究的数据也往往是不够的ꎬ原因有多个ꎮ因此ꎬ最好的建议是在商业条件下在自己的生产中测试有前景的产品ꎮ3㊀锌和铜㊀㊀某些含有锌或铜的产品已被证明能复制饲料中抗生素的最终效果ꎬ并取得相对的成功ꎮ但其作用的方式仍然是模糊的ꎬ且相当复杂ꎮ如今ꎬ有大量的产品正如预期的那样ꎬ有的是有机形式ꎬ有的是无机形式ꎮ即使在这两个主要类别内ꎬ也有几种不同或相似的产品ꎮ重点是ꎬ最初的研究是基于硫酸铜和氧化锌这两种矿物质ꎮ氧化锌不能用于肉鸡ꎬ因为它很快就会中毒ꎮ到目前为止ꎬ硫酸铜已经被证明是铜的主力ꎮ有机铜化合物是否能提供类似的优势仍然是一个讨论的问题ꎬ因为目前为止不知道是血液中较高的铜浓度(系统效应)还是某些铜盐的特定形式(局部肠道效应)提供了有益的影响ꎬ也许这是两者的结合ꎮ真正的问题不是找到哪种产品有效ꎬ而是政府已经开始完全禁止使用这些产品ꎬ原因与土壤质量保护有关ꎬ因为被饲喂的过量产品的单位排泄的粪便会使用到农田中作为有机肥ꎮ因此ꎬ该类有效的工具正在被从抗生素替代库中删除ꎮ4㊀纤维㊀㊀在饮食中添加额外的纤维ꎬ以前受益于低剂量的抗生素水平似乎可以帮助动物建立一个更好的肠道微生物区系ꎬ以更好地应对病原生物ꎮ所使用的纤维的数量和分布取决于物种㊁其他添加剂和一系列其他变量ꎮ大多数权威人士都同意的是ꎬ在不需要抗生素的情况下需要更多的纤维ꎬ这里达成了在纤维营养方面的任何共识ꎮ然而ꎬ它仍然是猪和家禽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ꎬ除了脱离传统思维外ꎬ纤维的复杂性也使研究变得更加困难ꎮ但是ꎬ如果反刍动物营养学家在饲喂这些动物之前饲喂微生物ꎬ他们能够理解纤维ꎬ那么用一种更简单的单胃动物ꎬ人们可能会期望研究更快更有说服力ꎮ5㊀益生菌㊀㊀在家禽营养学家的世界里ꎬ益生菌受到了很高的重视ꎮ美国Watt全球媒体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ꎬ当谈到替代抗生素时ꎬ益生菌总是混合在添加剂中ꎮ有时ꎬ即使在抗生素存在的情况下ꎬ它们也会被使用ꎬ假设抗生素不会杀死它们ꎮ为此ꎬ有必要确保用于替代抗生素的益生菌特异性菌株不会被其他抗生素替代添加剂杀死或抑制ꎮ6㊀非淀粉多糖(NSP)酶㊀㊀肉鸡和NSP(在这种情况下ꎬ我们只指β-葡聚糖和阿拉伯糖)不是一个理想的组合ꎮ高NSP水平所产生的粘度会减慢消化通道ꎬ同时阻止酶进入消化过程ꎬ从而降低饲料采食量和养分消化率ꎮ如果某些致病菌在粘稠的消化液中找不到安全的港湾来增殖或挺过饲料中抗生素作用ꎬ那么这将与抗生素替代无关ꎮ抗生素的强大作用解决了这一问题ꎬ但替代物没有那么有效ꎬ因此ꎬNSP酶的分解粘稠的㊁类似凝胶物质的作用在是有效替代饲料中促进细菌生长的一步ꎮ(资料来源:FeedStrategyꎬApril2019ꎬ8-11)(本栏责任编辑㊀㊀胡庭俊)412广西畜牧兽医㊀㊀㊀㊀㊀2019年Vol.35(5)。
饲用抗生素的理想替代者

在养殖领域,抗生素类促生长饲料添加剂的弊端日益突出,逐渐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环境安全。世界各国已经采取措施禁用或限用饲用抗生素,饲用抗生素(售养猪视频学习教程大全需要的加偶右部顶端的扣聊)的淡出已是大势所趋。
以乳酸菌为主的微生态活菌制剂具备与饲用抗生素相似的促生长功效,但与饲用抗生素的作用原理却完全不(售养猪视频学习教程大全需要的加偶右部顶端的扣聊)同:饲用抗生素毫无选择地杀死微生物(无论有益菌还是有害菌),副作用大;而微生态活菌制剂则通过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生长竞争性抑制病原菌,进而激发动物本质的生长性能。因此微生态活菌制剂具有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抗药性和不污染环境且成本低的优势,是饲用抗生素的理想替代者。
②配角: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主要在上消化道萌发,一方面分泌消化酶,协助消化饲料;另一方面作为好氧菌,持续耗氧,为下消化道的乳酸菌等厌氧菌创造良好的厌氧环境,间接增强乳酸菌促生长功效的发挥。
二、微生态活菌制剂---亚芯饲用益生菌的设计考量
①乳酸菌
乳酸菌在饲用益生菌中起最关键最直接的作用,所以首先考量乳酸菌。乳酸菌是动物肠道自身具有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益生菌,然而其种群数量常常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减少。因此可以通过外援补充乳酸菌,以维护动物肠道内乳酸菌占优势的菌群平衡。
②枯草芽孢杆菌
成功替代抗生素的4种主要添加剂

成功替代抗生素的4种主要添加剂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力也迅速增强。
因此,许多科学家正在寻找替代抗生素的方法。
其中之一是添加剂,在此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4种主要的添加剂,它们已被证明可以成功替代抗生素。
1. 益生菌益生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可以调节肠道健康并提高免疫力。
在过去的几年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替代抗生素,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包括肠胃道感染。
益生菌可以增强人体肠道健康,提高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抵御病原菌,从而降低感染和疾病的发生率,并减少对抗生素的需求。
2. 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是由肠道细菌消化食物生成的产物。
它可以通过增强肠道健康和免疫系统来预防和治疗感染和炎症。
研究表明,添加短链脂肪酸的饮食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特别是在禽畜生产中。
此外,短链脂肪酸还可以增加动物的生产性能,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减少肠道菌群失衡引起的肠炎和胃肠不适。
3. 植物提取物近年来,许多研究都表明,植物提取物具有广谱的抗菌和抗病毒活性。
一些植物提取物已被证明能够保护动物免受病原体的感染,可以用来取代或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例如,茶树精油可以有效地杀死许多细菌和真菌,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肠道感染和其他感染症状。
大蒜、姜和辣椒等植物提取物也被证明具有抗菌和抗病毒活性,可以用来替代抗生素。
4. 盐酸盐大多数细菌要依赖目标蛋白的酸碱性,而盐酸盐(pH调节剂)可以使环境更加酸性或碱性,从而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
盐酸盐可以直接添加到饲料中或注入动物体内,以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
除了以上列举的4种添加剂,还有许多其他的添加剂可用来替代抗生素。
总的来说,替代抗生素的添加剂可以减少动物对抗生素的依赖性,并减轻人体肠道菌群失衡和抗生素抗性的风险。
为了治疗和预防动物疾病,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并应用这些添加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用抗生素的替代品自抗生素被批准用作饲料添加剂后,为畜牧业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但随着饲用抗生素的普及应用,其副作用也逐渐突出,(1)破坏畜禽的胃肠道微生态平衡,干扰畜禽免疫系统,特别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局部非特异性免疫系统,降低畜禽对疾病的抵抗力,影响畜禽健康,严重威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2)在肉、蛋、奶等畜产品中残留,直接威胁人的健康;(3)通过抗生素耐药性的交互遗传和交叉传播,干扰手术后病人和传染病感染人群的治疗,提高治疗用药的剂量,间接威胁人的健康。
由于饲用抗生素的上述问题,早在1992年瑞士就禁止使用饲用抗生素,欧盟1999年1月起通过立法禁止抗生素作促生长剂使用,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尽量不使用抗生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世界都在不遗余力地研究开发其替代产品。
近年来,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主要有益生素(微生物制剂)、寡糖(化学益生素)、抗菌肽、中草药、糖萜素、酶制剂和酸化剂等。
1.益生素又称活菌制剂或微生态制剂(主要是肠球菌、乳酸杆菌、双岐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是一种无毒、无副作用、无残留的绿色饲料添加剂。
益生素可在消化道内增殖,产生乳酸和乙酸使消化道内pH值下降,并产生溶菌酶、过氧化氢等代谢产物抑制有害细菌在肠黏膜的附着与繁殖,平衡动物消化道内的微生物群。
益生素与消化道菌群之间存在生存和繁殖的竞争,限制致病菌群的生存、繁殖以及在消化道内的定居和附着,协助机体消除毒素及代谢产物。
益生素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提高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促进抗体的产生,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另外,许多益生素具有抑制消化道内氨及其他腐败物质生成的作用。
益生素可产生各种消化酶,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目前国内用量较大的有乳酸杆菌、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
产品有单一菌种的剂型,大多数是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剂型。
益生素主要用于幼龄动物,现在研制了专门用于养禽业的益生素。
用于禽类,可防止腹泻,提高产蛋率和饲料转化率,应用前景广阔。
多数微生物是以活菌体直接饲喂,生产、运输、储存中易失活,尤其是复合型菌剂,有的是厌氧菌,有的是好氧菌,在一起使用能否充分发挥作用还不能确定;有些其它饲料添加剂与之不能同时使用,例如高铜离子对大多数益生菌有抑制活性作用;大多数菌不能通过消化道内的酸性环境,不能到达目的地--肠道;在病原菌占绝对优势(疾病已经爆发或流行)时,益生素不能达到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效果。
2.寡糖寡糖是由2—10个糖基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具有直链或支链结构的低聚物的总称。
寡糖种类很多,目前用作饲料添加剂的寡糖主要有:低聚果糖、半乳聚糖、甘露寡糖、半乳蔗糖、大豆寡糖、低聚异麦芽糖。
这些寡糖都属短链分支糖类,因其不能被动物消化,但可以被肠道有益微生物利用,从而促进有益菌群的增殖。
寡糖因其调节动物微生态平衡的作用与活菌制剂相似,营养界称其为化学益生素。
寡糖主要是维持体内已建立而且是健康的消化道菌群,选择性促进消化道中有益微生物的优先繁殖。
寡糖由于其分子间结合位置及结合类型的特殊性,导致不能被单胃动物自身分泌的消化酶分解,但进入消化道后段可作为营养物质被其中的有益微生物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链球菌等消化利用,从而使其大量增殖,形成微生态竞争优势,同时发酵产生的酸性物质降低整个肠道的pH值,直接抑制外源菌和肠内固有腐败菌的生长,从而发挥正常肠道菌群在屏障、营养、免疫上的正常功能。
某些寡聚糖还具有提高免疫和抗原免疫应答能力,从而增加动物体液及细胞免疫能力。
寡糖是一类间接提高免疫力的物质,本身没有杀菌作用,只是为有益菌提供养分或者为病原菌提供标靶,只能辅助抗病、防病;同时寡糖类物质易吸潮,不利于储存或均匀添加;成本也比较高。
3.抗菌肽抗菌肽是生物体内诱导产生的一种具有强抗菌作用的多肽类物质,它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是生物体对外界病原物侵染而产生的一系列免疫反应的产物。
其分子量小,性能稳定,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能力,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均有杀伤作用,对原虫、肿瘤也有作用。
世界上发现的第一种抗菌肽是天蚕素,1980年由瑞典科学家Boman等用阴沟通杆菌及大肠杆菌诱导惜古比天蚕蛹产生出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物质,定名为天蚕素(cecropins)。
随后又在其他生物体内陆续发现了多种抗菌肽,如蛙皮素(magainins)、蜂毒素(melittins)、防御素(defensins)等。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抗菌肽共有1200多种。
抗菌肽有着独特的不同于抗生素的抗菌机理,抗菌肽的作用机制与酶或受体等蛋白因子无关,抗菌肽作用于微生物膜(细胞膜外膜),主要是作用于膜脂质的基质,通过物理化学机制使膜钓通透性增大,破坏其屏障而达到杀伤细胞的效果。
抗菌肽具有“传统抗生素”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不会诱导抗药菌株的产生,有希望成为新一代抗菌剂。
抗菌肽的高效广谱抗菌性已被药物学家、生物学家所重视,在研究了它的一级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方法可以生产抗菌的转基因动植物,同时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的技术方法大量的表达抗菌肽,使之成为新一代肽类抗菌药的来源,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由于抗菌肽分子量小,分离提纯困难,天然资源有限。
化学合成与基因工程法是主要获得手段,但是在微生物中直接表达抗菌肽基因,可能对宿主产生毒害而不能合成足够量的表达产物。
但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抗菌肽在饲料行业的前景还是非常看好的。
4.中草药随着合成药物、抗生素等药用添加剂出现的残留、耐药性及对动物体的毒副作用等问题,国内外已开始从中草药中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饲料添加剂。
中草药是天然物质,安全可靠,副作用小,由于其抗菌作用的广泛性和协同而不会出现抗药性,克服了抗生素的缺点。
有些中草药本身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元素,兼有药效和营养双重功能。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主要作用:(1)理气消食、助脾健胃,如陈皮、神曲、麦芽、枳实、山楂等。
这类药物所具有的芳香味,既能矫正饲料的味道,又能改善饲料的适口性,进入胃肠后还能增强畜禽消化液的分泌。
(2)活血化淤、促进代谢,如红花、当归、益母草、鸡血藤等具有直接或间接扩张血管、加强血液循环、增强胃肠功能的作用。
(3)清热解毒、杀菌抗病,如金银花、连翘、荆介、柴胡、野菊花、麦饭石等,这些中草药都具有抗菌消炎作用,既能泻热通便,又能消疮排脓。
配有这些中草药的添加剂,可防治流感、痢疾等传染病,保障动物健康。
(4)驱虫除积,如槟榔、贯众、使君子、百部、硫黄等,可达消痞杀虫、健脾膘的作用。
(5)宣肝化痰、止咳平喘,如用华山参、牛黄、雄黄、苍术、板蓝根、冰片、桔梗、蟾酥、青黛、马钱子、椴硼砂和百部等配制的“参蟾解毒定喘丸”,对治疗鸡传染性气管炎有显著效果。
利用中草药煎成汤或研磨成细末,生产出单方或复方制剂。
在普通饲养条件下,将制剂添加于日粮中,供动物饲用或饮用,以期预防动物疾病,加速生长,提高生产性能和改善畜禽产品质量。
不是所有的中草药都符合“绿色”标准,有些中草药的配伍和作用机理还处于摸索阶段,使用不当,也会引起残留和毒副反应;由于复方中草药的功效成分非常复杂,某些成分可能对其它饲料添加剂发生负作用,如对益生素拮抗、造成酶制剂失活等;一般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相对抗生素类用量大、起效慢;虽然人们非常看好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但是还没有出现中草药的饲料产品质量标准,中草药配方也没有固定标准,产品粗糙,质量检测无据可依。
在使用前要先经过安全试验,以确定其使用效果,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5.糖萜素糖萜素是从油茶饼粕和茶籽饼粕中提取的,由糖类(≥30%)、配糖体(≥30%)和有机酸组成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
糖萜素不但能有效地提高正常动物机体免疫功能和提高病鸡免疫功能,而且对调节神经免疫、抗病毒等有显著效果。
糖萜素还具有明显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以及调节cAMP/cGMP系统功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和消化酶活性。
糖萜素能明显提高畜禽生产性能、畜禽的成活率,同时还有明显改善肉质作用。
毒理学试验表明,糖萜素使用安全、无药物残留、不产生抗药性、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维护人类健康,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糖萜素是一类间接提高免疫力的物质,本身没有杀菌作用,主要通过提高动物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和抗病抗应激作用来达到其促生长目的的。
6.酶制剂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性的蛋白质。
虽然国内饲料用酶只有10年,关于各种酶制剂的应用效果报道很多。
目前国内可以用于饲料的酶制剂有12种:淀粉酶、纤维素酶、ß-葡聚糖酶、葡萄糖氧化酶、脂肪酶、麦芽糖酶、甘露聚糖酶、果胶酶、植酸酶、蛋白酶、支链淀粉酶、木聚糖酶。
虽然酶制剂本身对微生物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减少养分残留于消化道的量、缩短残留时间,间接减少病原菌生长的机会,从而起到抗病防病的效果。
大多数酶类是以难消化的营养底物(抗营养因子)为目标,使饲料更大发挥其营养效果,这些酶统称消化降解酶,又可以分为两类:消化酶和降解酶。
消化酶包括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动物体内可以产生;降解酶包括纤维素酶、ß-葡聚糖酶、麦芽糖酶、甘露聚糖酶、果胶酶、植酸酶、支链淀粉酶、木聚糖酶,动物组织细胞不能合成。
应用最多的是各种多聚糖酶的复合酶,单一降解酶只有植酸酶。
其中的葡萄糖氧化酶(GoD)是一种需氧脱氢酶,能专一地氧化D-葡萄糖为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以直接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的繁殖。
反应时会消耗肠道内氧气,利于双岐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厌氧菌的生长。
酶制剂不直接参与攻击病原菌,大多数作用是减少病原菌的生长基质;在优质日粮情况下,不论是提高禽畜生产率,还是抗病效果,都不明显。
葡萄糖氧化酶催化的产物可以抑制病原菌,作用机理不同于其它酶类,并且比益生素稳定,相关饲喂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7、饲用酸化剂用作饲料酸化剂的物质有三类。
(1)有机酸: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异位酸、乙酸、丙酸、甲酸等及其盐类,此外还有苹果酸、山梨酸和琥珀酸。
有机酸具有良好的风味,能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参与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等而被广泛应用,但成本较高。
(2)无机酸化剂:强酸(如盐酸、硫酸)和弱酸(如磷酸),其酸性强、成本低,生产中也可添加。
(3)复合酸化剂:是利用各种有机酸和无机酸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具有良好的缓冲效果,迅速降低pH值,能降低料肉比,减少营养性腹泻。
饲用酸化剂能使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益生菌增殖,具有改善消化道酶活性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作用。
作为一种可降低饲料在消化道中的pH值,为动物提供最适消化道环境的新型添加剂,酸化剂在国内外已被广泛应用于饲喂家禽。
在家禽日粮中添加有机酸除能促进生长,还可作为饲料保藏添加剂,丙酸和丙酸钙是很好的饲料防霉剂,被广泛用于饲料保藏,山梨酸也是一种很好的饲料防霉剂,添加延胡索酸使预混剂中维生素A、维生素C的稳定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