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眼睛和眼镜》拓展训练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眼睛和眼镜》拓展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眼睛和眼镜》拓展训练

《眼睛和眼镜》拓展训练一、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1.(10分)已知近视眼的度数y(度)与镜片焦距x(m)成反比,当近视眼镜的度数为200度时,镜片焦距为0.5m,则镜片焦距为0.4m时,近视眼镜的度数应为度2.(10分)小云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两眼的视力分别是远视和近视,她将一只2B铅笔放在她的眼镜的后面1cm处时,透过眼镜看到铅笔的形状如图所示,则图中右侧的镜片是(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该镜片所矫正的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

3.(10分)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为矫正视力,近视眼眼镜的镜片应采用透镜,它对光起作用。

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4.(10分)学校的阅览室的李老师,近日发现自己的眼睛;“看远处能看得清,正常看书有叠影”。

并对自己的眼睛所产生的现象作出如图所示的折光系统。

问:(1)这位李老师的视力已患上(填写:远视眼或近视眼),你作出判断的依据是。

(2)若要使李老师能在正常情况下看书写字,你认为应购买由(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做成的眼镜,此眼镜对光线有作用。

5.(10分)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小明同学用水袋做成一个水凸透镜来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水或吸水量来调节。

(1)当该水透镜正对太阳光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甲所示,可知此时该透镜的焦距f=cm。

(2)在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透镜、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的像。

(3)向水凸透镜内(填“注入”或“吸取”)适量的水来模拟近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

若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说明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选填“前”或“后”)。

(4)若光屏不移动,要让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在烛焰和水凸透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透镜。

5.4眼睛和眼镜同步训练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4眼睛和眼镜同步训练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4 眼睛和眼镜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近视是影响青少年健康的重大问题,保护视力、科学用眼已成为社会共识。

下列有关眼睛和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正常眼睛的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虚像B.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C.矫正近视眼的方法是配戴合适度数的凸透镜D.矫正近视眼前,像离视网膜越近配戴眼镜的度数越高2.如图是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光路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B.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像成于视网膜前C.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D.为预防近视,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cm左右3.到西部地区支教的王老师发现这里的孩子很少玩手机,视力很好,基本没有戴眼镜的。

一天物理课后,①同学们好奇地围着王老师:“王老师,你的眼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①王老师微微一笑:“你们猜猜。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猜想,①并提出“眼看、手摸、放在太阳下看是聚光还是散光、看远处的物体”等验证办法。

①随后,同学们小心地拿着王老师的眼镜,来到教室外面进行探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得出“是凹透镜”的结论。

上述过程,属于实验探究的“提出问题”环节的是:()A.①B.①C.①D.①4.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手影游戏现象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B.图乙中的漫反射的光线是杂乱无章的,所以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图丙中反映的是远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矫正D.图丁中海市蜃楼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5.如图为投影式电子白板,它利用投影机将画面投影到屏幕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屏幕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镜头到屏幕的距离应在镜头的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C.画面经投影机镜头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D.投影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用来矫正远视眼二、填空题6.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类似于透镜。

王老师需要摘下眼镜才能看清远处来的是哪位同学,他患的是(选填“近视眼”、“远视眼”),需要佩戴(选填“凸透镜”、“凹透镜”)矫正。

2019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拓展训练: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

2019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拓展训练: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

第4节眼睛和眼镜基础闯关全练拓展训练1.(2017浙江温州瑞安二模)下列图片中模拟了人眼球成像的是( )2.(2016广西桂林中考)人的眼球好像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小丽的眼睛成像情况如图所示,为矫正视力应当配戴眼镜片为的眼镜(均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3.(2016辽宁葫芦岛建昌三模)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

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 )能力提升全练拓展训练1.(2016湖南常德临澧模拟)矫正近视眼,应该配戴镜片是透镜的眼镜;如果把一个透明的玻璃球分割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能使平行光发散的是。

2.眼睛和照相机都可以成像,但它们的调节不相同。

如照相机要照远处景物时,必须(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胶片的距离,使像成在胶片上(如图甲);而正常人的眼睛看远处物体时,调节晶状体的厚度使之(填“增大”或“减小”),从而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如图乙)。

3.由于不良学习习惯和上网游戏、偏食等因素影响,青少年患近视的人数不断增加。

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以下与近视相关的部分探究活动。

如图甲所示,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标出光屏的位置;拿开眼镜,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像又变得清晰,再标出光屏的位置。

观察眼球结构图(如图乙)并结合以上实验,回答:(1)实验中的光屏相当于眼球中的;眼球中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实验中的。

(2)图丙、丁中的(选填“丙”或“丁”)可用来解释近视的成因,小王同学的眼睛也患了近视,近段时间看黑板上的字模糊,他应选用如图戊所示中的哪一种透镜来矫正。

(请填序号A、B、C、D)三年模拟全练拓展训练1.(2017山东泰安泰山期末,11,★☆☆)如图,图中的四个透镜中,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的是( )2.(2017山东临沂蒙阴模拟,11,★★☆)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 )A.远视眼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B.近视眼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C.远视眼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D.近视眼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3.(2016河北石家庄高邑期末,14,★★☆)(多选)如图所示,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关于眼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4.(2017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期末,10,★☆☆)如图是某人看近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4眼睛和眼镜 习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4眼睛和眼镜 习题(解析版)

5.4眼睛和眼镜1一、选择题1.关于常见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焦距越小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明显B.校园内安装的监控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想要矫正近视眼,要用适当的凸透镜片做成眼镜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走经过焦点2.小明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他的视网膜前。

那么()A.他可能患上近视眼,需用凸透镜矫正B.他可能患上近视眼,需用凹透镜矫正C.他可能患上远视眼,需用凸透镜矫正D.他可能患上远视眼,需用凹透镜矫正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远视眼用凸透镜来矫正B.池水看起来变“浅”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C.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实际上是太阳的实像D.眼睛近视了,这是由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4.人们常说的“老眼昏花”通常是指()A.远视眼B.青光眼C.近视眼D.白内障5.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的人佩戴的眼镜是凹透镜B.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C.用投影仪投放出来的电影画面属于虚像D.丢弃的矿泉水瓶容易引起火灾,是因为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会聚阳光二、非选择题6.人的眼睛像一架精密的照相机。

如图所示是描述人眼看物体的成像图,其中看远处景物的是________图,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像________(选填“实”或“虚”)。

7.+300度和-200度的眼镜片,属于近视镜片的是________,它的焦度是________,焦距是________,眼镜的度数反映镜片________本领的大小,度数越大,表示镜片发散或会聚光线的本领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时,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眼睛和眼镜》拓展延伸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眼睛和眼镜》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应用点一眼睛的结构及视物原理【例1】用照相机拍照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远远________镜头的焦距(选填“大于”或“小于”)。

如图所示是眼睛的示意图,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的实像(选填“正立”或“倒立”)。

解析:本题考查人眼的构造及成像原理。

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大于凸倒立应用点二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例2】在探究近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图甲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

图乙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的是()。

甲乙解析: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焦距短,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这时应配戴凹透镜,使光线经凹透镜发散一些,再经眼睛折射使像会聚在视网膜上。

远视眼的晶状体太薄,焦距长,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弱,能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这时应配戴凸透镜,使光线经凸透镜会聚一些,再经眼睛折射使像会聚在视网膜上。

答案:C应用点三近视、远视眼成因及矫正的探究【例3】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冰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

(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________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练习2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1、眼球好像一架_______。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 ________,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_______上,构成物体的像。

2、眼睛经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外形: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________,_______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当睫状体膨胀时,晶状体_______,_______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正常的眼睛能看清近处和远处的物体。

3、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____ _cm,叫做明视距离。

4、要使近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应配戴合适的________;要使远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应配戴合适的__________。

5、来自远方的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零碎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根据该光路图这个人可配戴装有__________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6、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远视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

他们的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所示,如今爸爸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该当拿图___ ____中的那一副。

7、对于正常眼来说,外界的物体不管是远处的还是近处的,在视网膜上成像后,所成的像都是 ( )A.正立减少的虚像B.倒立减少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8、下方对近视眼产生缘由的叙说错误的是:( )A.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B.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C.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曾经不是一个点D.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到达视网膜时曾经不是一个点9、关于眼镜的度数叙说正确的是 ( )A.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B.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距C.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焦距的倒数D.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焦距的倒数乘以10010.人的眼睛是一种“奇异的照相机”,下图中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将光线____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 ______.第10题图11.鄙人图中,______图(选填“甲”或“乙”)表示近视眼成像表示图.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参考答案1.照相机凸透镜视网膜2.较薄远处变厚近处3.254.凹透镜凸透镜5.凸透镜6.甲7.B 8.D 9.D10.晶状体会聚底片11.乙凹科学睡眠健康成长——在国旗下的发言各位尊敬的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预备二班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四节5.4眼睛和眼镜学案2 基础训练 提高训练 拓展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四节5.4眼睛和眼镜学案2 基础训练 提高训练 拓展训练

5.4眼睛和眼镜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

2.知道眼睛是怎样看不清物体的。

3.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特点及矫正方法。

4.认识眼镜的度数。

【学习方法】分析讨论法【学习课时】1课时【学习过程】一、课前导学眼睛的构造——好象一架照相机。

主要构造:________和________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_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像,再通过它的________传输给大脑,________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看近处物体,它________使晶状体变________;看远处物体时,它________,使晶状体变________。

二、课堂导学1.眼睛看不清物体的原因:来自物体的光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不在视网膜上。

(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及矫正方法。

①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晶状体太_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_或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过长,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________。

矫正方法:眼前放一个凹透镜,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②产生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_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_或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过________,使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________。

矫正方法:眼前放一个凸透镜,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出示图:近视眼及矫正,远视眼及矫正眼镜的度数①折光本领大小由________的长短决定,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________。

②透镜焦度Φ:51=Φ,单位m -1,Φ越大,透镜折光本能越________。

③眼镜的度数:Φ×100,即5100,单位(度),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胶片)的度数是负数。

2.练习:P 71,回答以下问题。

(1)+300度和-200度的眼镜片,哪个是远视镜片,它的焦度是多少?焦距是多少?(2)取一副老花眼镜,测定它的两镜片的度数。

三、学生练习1.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你认为下面的介绍不符合实际的是( )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 .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之外C .借助放大镜看世界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 .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2.某人戴的眼镜如图所示,则( )A .此人的眼睛一定是近视眼B .此人的眼睛一定是远视眼C .照相机镜头与该眼镜属同种类型的透镜D .幻灯机镜头与该眼镜属同种类型的透镜3.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_______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_______一些。

5.4眼睛和眼镜(精选练习)-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5.4眼睛和眼镜(精选练习)-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4节眼睛和眼镜精选练习一、夯实基础1.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_____镜(选填“凸透”或“凹透”),视网膜相当于_____。

通过晶状体的调节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变___(选填“厚”或“薄”)。

人眼若长期观察近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当他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应戴______透镜(选填“凹”或“凸”)制成的眼镜加以矫正.【答案】凸透,胶片。

厚,近视眼,凹。

【解析】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通过晶状体的调节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

人眼若长期观察近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当他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应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加以矫正。

2.如图所示是我们正常眼睛看远处物体的示意图,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过眼睛晶状体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___立(选填“正”或“倒”)、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此时的像距_____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倒,缩小,大于。

【解析】眼睛的成像类似于照相机,物体位于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焦距。

3.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年的6月6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爱眼日”。

下面两个图,表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图。

①对两个图,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 甲表示近视眼的成像图,乙表示远视眼的成像图B. 甲表示远视眼的成像图,乙表示近视眼的成像图②其中,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应配戴______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③对于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______。

A.只有凸透镜B. 只有凹透镜C. 凸透镜凹透镜都可以【答案】①A。

②远视眼,凸透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睛和眼镜》拓展训练一、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1.(10分)已知近视眼的度数y(度)与镜片焦距x(m)成反比,当近视眼镜的度数为200度时,镜片焦距为0.5m,则镜片焦距为0.4m时,近视眼镜的度数应为度2.(10分)小云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两眼的视力分别是远视和近视,她将一只2B铅笔放在她的眼镜的后面1cm处时,透过眼镜看到铅笔的形状如图所示,则图中右侧的镜片是(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该镜片所矫正的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

3.(10分)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为矫正视力,近视眼眼镜的镜片应采用透镜,它对光起作用。

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4.(10分)学校的阅览室的李老师,近日发现自己的眼睛;“看远处能看得清,正常看书有叠影”。

并对自己的眼睛所产生的现象作出如图所示的折光系统。

问:(1)这位李老师的视力已患上(填写:远视眼或近视眼),你作出判断的依据是。

(2)若要使李老师能在正常情况下看书写字,你认为应购买由(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做成的眼镜,此眼镜对光线有作用。

5.(10分)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小明同学用水袋做成一个水凸透镜来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水或吸水量来调节。

(1)当该水透镜正对太阳光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甲所示,可知此时该透镜的焦距f=cm。

(2)在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透镜、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的像。

(3)向水凸透镜内(填“注入”或“吸取”)适量的水来模拟近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

若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说明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选填“前”或“后”)。

(4)若光屏不移动,要让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在烛焰和水凸透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透镜。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6.(10分)阅读理解题:眼睛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

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如图所示。

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的。

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

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10cm.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从眼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叫视角。

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就越清楚。

阅读上文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的像,眼睛与照相机不同之处是。

(2)正常眼睛观察物体的最佳距离为。

(3)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平面镜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处最为合适。

7.(10分)阅读《人类的眼睛》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

无论光线是明亮还是昏暗,远在天边的山峦、近在眼前的物体,都能在眼睛中成像。

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被观察的物体到眼睛的距离发生变化时,眼睛的睫状肌可以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使物体所成的像总能落在视网膜上。

当晶状体变得最扁平时,眼睛能看清最远点,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

当晶状体凸起程度最大时,眼睛能看清最近点,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在10cm处。

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电脑,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涨、眼睛发干。

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大约是25cm。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前,这就是近视眼,应佩戴(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矫正。

(2)正常眼的明视距离大约是cm。

(3)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8.(10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人类的眼睛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的像,如图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的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

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

(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使像变得清晰。

(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的观察范围是A.0~10cm B.10~25cm C.从10cm到极远处D.0~25cm(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9.(10分)现在有不少同学不注意用眼保健,以致成为近视眼。

(1)近视眼就如图中的,而矫正后则变为图中的。

(填“甲”或“乙”或“丙”或“丁”)(2)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

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

(3)同样是近视眼的小明同学,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上课时,当取掉眼镜使劲眯起眼睛也能看清楚黑板,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明白,眯眼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晶状体的厚度,使其变(填“厚”或“薄”)了点,成的像(填“远离”或“靠近”)晶状体些,这样也可以看得清晰些。

10.(10分)同学在探究“眼睛的作用”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蜡烛、眼睛(用凸透镜代替)的位置固定不变,A点为视网膜所在位置。

眼镜种类像所在位置眼睛前放老花眼镜A点近视眼镜D点(1)蜡烛经眼睛在视网膜上成像(填“放大”或“缩小”);(2)若烛焰经眼睛成像恰好在B点,则属于眼;(3)上题中,像成在C点,该同学又进行了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要想看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应配戴眼镜,他的作用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选填“前”或“后”)移,从而使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上。

《眼睛和眼镜》拓展训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1.(10分)已知近视眼的度数y(度)与镜片焦距x(m)成反比,当近视眼镜的度数为200度时,镜片焦距为0.5m,则镜片焦距为0.4m时,近视眼镜的度数应为250度【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根据题意设y=(k≠0),把x=0.5,y=200代入该函数式来求k的值,然后代入x=0.4,求得y值即可。

【解答】解:由题知,近视眼镜的度数y(度)与镜片焦距x(m)成反比,设y=(k≠0),200度近视眼镜的焦距为0.5m,当x=0.5m时,y=200度,则k=xy=0.5×200=100。

所以,近视眼镜度数y与镜片焦距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当x=0.4m时,代入y=解得y=250度。

故答案为:250。

【点评】此题比较简单,考查的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中学阶段的难点。

2.(10分)小云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两眼的视力分别是远视和近视,她将一只2B铅笔放在她的眼镜的后面1cm处时,透过眼镜看到铅笔的形状如图所示,则图中右侧的镜片是凸透镜(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该镜片所矫正的是远视(选填“近视”或“远视”)眼。

【考点】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变弱,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为了将光线会聚,需要用凸透镜来矫正远视眼,这样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透过眼镜看到铅笔的形状,左侧是正立缩小的虚像,右侧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右侧的镜片是凸透镜,左侧的镜片是凹透镜,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因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远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故答案为:凸透镜;远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也是中招的热点。

3.(10分)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为矫正视力,近视眼眼镜的镜片应采用凹透镜,它对光起发散作用。

【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光线在视网膜前方成像,应佩戴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解答】解:近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故答案为:凹;发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4.(10分)学校的阅览室的李老师,近日发现自己的眼睛;“看远处能看得清,正常看书有叠影”。

并对自己的眼睛所产生的现象作出如图所示的折光系统。

问:(1)这位李老师的视力已患上远视眼(填写:远视眼或近视眼),你作出判断的依据是成像在视网膜后。

(2)若要使李老师能在正常情况下看书写字,你认为应购买由凸透镜(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做成的眼镜,此眼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1)远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2)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对远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进行纠正。

【解答】解:(1)由图可知,平行光经晶状体折射后,折射光线汇聚于视网膜后面,这是因为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因此这位老师已患上是远视眼;(2)远视眼的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太短,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要增大对光线的会聚能力,需要用凸透镜的镜片进行矫正,因此若要使李老师能在正常情况下看书写字,应购买由凸透镜做成的眼镜,此眼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