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际半程马拉松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实施方案
马拉松比赛医疗保障实践

马拉松比赛医疗保障实践1. 介绍马拉松比赛医疗保障实践是一份针对马拉松赛事中医疗救护工作的详细指南,旨在为赛事组织者、医疗救护人员及参赛选手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本指南涵盖了赛事前期筹备、现场医疗救护、紧急情况处理等多个方面,以确保马拉松比赛的顺利进行,保障参赛选手的生命安全。
2. 赛事前期筹备2.1 医疗保障团队组建医疗保障团队应由具备丰富经验的医疗救护人员组成,包括医生、护士、急救员等。
团队成员需具备以下资质:- 持有相关医疗救护证书;- 熟悉马拉松运动伤害特点;- 具备现场急救能力;- 具备心理辅导能力。
2.2 医疗保障设备及物资准备医疗保障团队需提前准备以下设备及物资:- 救护车:确保赛事沿途及终点均有救护车待命;- 便携式心脏除颤仪(AED):现场设置多个AED设备;- 医疗急救包:包括绷带、三角巾、创可贴、止痛药、感冒药等;- 降温设备:如冰袋、风扇等;- 通信设备:确保医疗保障团队内部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 赛事医疗保障地图:明确标注医疗保障站点、救护车位置、医院联系方式等。
2.3 医疗保障方案制定医疗保障团队应根据赛事规模、赛道特点、参赛选手情况等因素,制定详细的医疗保障方案,包括:- 医疗保障站点设置:按照赛道长度及参赛选手分布,合理规划医疗保障站点;- 医疗救护人员分配:确保医疗保障站点及关键部位有足够的医疗救护人员;- 紧急情况处理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如心脏骤停、骨折、中暑等,制定相应的处理预案;- 医疗救护人员培训:赛前对医疗保障团队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及赛事医疗保障知识讲解。
3. 现场医疗救护3.1 医疗保障站点工作医疗保障站点负责对参赛选手进行现场医疗救护,包括但不限于:- 监测参赛选手身体状况:定期检查参赛选手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等;- 处理轻微伤痛:如擦伤、肌肉酸痛等;- 紧急情况处理:如心脏骤停、骨折等;- 指导参赛选手:提供合理膳食、运动强度等方面的建议。
马拉松运动医疗保障提案

马拉松运动医疗保障提案1. 引言马拉松运动作为一种长距离耐力运动,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和参与。
然而,由于其特殊性,马拉松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健康风险和意外情况,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对于确保参赛者安全和提升赛事质量至关重要。
2. 医疗保障目标2.1 确保参赛者安全- 提供全方位的医疗监控和紧急救援服务。
- 及时发现并处理参赛者的身体不适和受伤情况。
2.2 提高赛事质量- 通过专业的医疗保障,提升参赛者的满意度和赛事口碑。
- 为赛事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医疗保障基础。
3. 医疗保障方案3.1 医疗保障团队- 组建专业的医疗保障团队,包括医生、护士、急救员等。
- 确保医疗保障团队成员具备马拉松医疗保障经验和相关资质。
3.2 医疗保障设施- 在赛道沿途设置医疗站点,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
- 提供移动医疗救援车辆,随时待命,以便快速响应紧急情况。
3.3 医疗保障服务- 在赛事前期开展医疗保障知识普及和参赛者健康检查。
- 在赛事期间提供现场急救、医疗观察、生理盐水补充等服务。
3.4 医疗保障合作- 与当地医院、急救中心建立合作关系,确保紧急情况下的医疗资源调配。
- 与医疗机构合作,为参赛者提供赛后康复指导和优惠服务。
4. 医疗保障培训与演练4.1 医疗保障培训- 对医疗保障团队成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包括急救技能、医疗设备使用等。
- 定期更新医疗保障知识,关注马拉松医疗保障的最新动态和发展。
4.2 医疗保障演练- 定期组织医疗保障演练,模拟赛事中的各种紧急情况。
- 通过演练,检验医疗保障团队的响应能力和协作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5. 医疗保障评估与改进- 在每场比赛结束后,收集参赛者和医疗保障团队的反馈意见。
- 结合赛事情况和医疗保障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优化和改进医疗保障方案。
6. 结语通过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我们旨在确保马拉松参赛者的安全,提高赛事质量,并为赛事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医疗保障基础。
马拉松保险方案

2019重庆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事
保险方案(建议稿)
为了更好地保障2019重庆国际半程马拉松,进一步提高项赛事意外风险的保险保障,减少其后顾之忧,组委会将为所有参赛选手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和赛事组织方公众责任险,两种类别赛事保险详情如下:
(一)公共责任险
组委会将为本次赛事活动购买经过中国保监会认证的高级公共责任保险。
1、被保险人承担责任的三者人员及保险时间:
被保险人承担责任的三者人员:指除裁判员、志愿者、工作人员、运动员以外的所有人员,保险时间2019年 11月17日零时—2019年11月22日24时.
2、责任限额:每人人身伤亡责任限额50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5万元,财产损失每人责任限额2千元,无免赔。
(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组委会将统一为所有参赛选手购买经过中国保监会认证的高级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包含因意外事故死亡、残疾,以及因意外事故门诊、住院治疗,保额最高达80万元。
1、工作人员、志愿者3000人:每人人身伤亡责任限额30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3万元.
2.保险时间:2019年11月17日零时——2019年11月22日24时;
3、迷你马拉松运动员5000人:每人人身伤亡责任限额30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3万元.
保险时间:2019年11月17日零时——2019年11月18日24时(1天)
4、半程马拉松运动员15000人:每人人身伤亡责任限额50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5万元.
保险时间:2019年11月17日零时——2019年11月18日24时(1天)
(保险人数是经组委会认定的人员含运动员、裁判员、志愿者、工作人员)。
国际马拉松比赛医疗应急预案

一、前言为确保国际马拉松比赛的顺利进行,保障参赛选手、工作人员及观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医疗应急预案。
本预案旨在明确医疗救护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应急措施及响应流程,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高效地开展医疗救护工作。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医疗救护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医疗救护工作,指挥调度医疗资源,对医疗救护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2. 医疗救护小组由医疗、护理、急救等专业人员组成,负责现场救护、伤员转运、医疗保障等工作。
3. 医疗救护协调小组负责与赛事组委会、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沟通协调,确保医疗救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医疗救护措施1. 医疗救护点设置(1)在赛事起点、终点及赛道沿线每5公里设置固定医疗点,医疗点前50米设有明显标志。
(2)赛道沿线每100米设置一名志愿者,协助医疗救护、维护比赛秩序。
2. 医疗救护车辆及设备(1)配备急救车、救护车等车辆,确保伤员及时转运。
(2)配备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担架等医疗设备。
3. 医疗救护人员(1)组织专业医疗、护理、急救人员参加赛事医疗保障。
(2)对医疗救护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医疗救护技能。
4. 医疗救护流程(1)发现伤员后,志愿者立即通知医疗救护人员。
(2)医疗救护人员对伤员进行初步评估,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3)根据伤情,将伤员转运至固定医疗点或救护车。
(4)对伤员进行进一步救治,必要时进行转运。
5. 医疗救护物资储备(1)储备充足的急救药品、器械、敷料等物资。
(2)定期检查、维护医疗救护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四、应急响应流程1. 预警响应(1)赛事组委会提前发布赛事医疗救护预案,对医疗救护工作进行宣传和培训。
(2)医疗救护指挥部根据赛事规模、路线、天气等因素,制定详细的医疗救护方案。
2. 应急响应(1)发现突发事件后,医疗救护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指挥调度医疗资源。
(2)医疗救护小组迅速到达现场,对伤员进行救治。
马拉松志愿者方案

2019重庆国际半程马拉松赛
志愿者工作方案
为全面保障活动安全顺利的实施,特拟定此志愿者方案。
便于志愿者统一协调管理,人员到岗到位。
一、志愿者招募(由执行公示提出招募需求,巴南教委及各街道办配合招募,执行公司负责培训管理。
二、志愿者岗位分配
三、志愿者培训
(一)装备发放志愿者(100人)
赛前三天到达岗位,11月14日分拣装备,11月15-16发放装备。
(二)其他部分志愿者
(三)由主办方聘请重庆市体育局志愿者培训师,联合赛事裁判、医疗指挥官,对志愿者分批分岗进行实操培训,并统一参加赛前一日赛事联调。
马拉松医疗救护方案

2019美丽中国仙游国际马拉松赛医疗保障方案2019年美丽中国仙游国际马拉松比赛将于今年10月27日在我县举行,为全力以赴做好赛事的医疗保障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以“科学应对、反应快速、处置有力、诊疗规范”为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做到赛事期间不发生伤病员延误救治事件,为本届国际马拉松赛提供优质的医疗保障服务。
二、竞赛日期及地点比赛时间:2019年10月27日全天。
上午7时30分为赛事鸣枪起跑时间,下午13时30分为全程马拉松关门时间,预计14时30分左右结束。
比赛地点:莆田市•仙游县。
三、竞赛项目(一)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二)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三)群众健身跑(5公里)四、比赛规模赛事规模为8000人,其中,全程马拉松1000人、半程马拉松2000人、群众健身跑5000人。
五、比赛路线全程线路描述:仙游温泉休闲度假村(起点)一玉田街,过玉田大桥一紫檀中街一下明圆圈一彩虹路一艺园路一莲乾红绿灯一世纪北街一下明圆圈一紫檀中街一龙腾路一艺都路一京东(仙游)数字经济产业园f清源东路f 清源西路f右转至无名路,往美食城方向前行908米折返一清源西路一政法组团(折返点)一清源西路一清源东路f城福街f学府东路f学府西路f公正街f城南西路f龙仙路f木兰路f园滨西路f园滨东路f紫檀南街f玉田街f仙游永鸿国际文化城(终点,全程42.195KM)半程马拉松路线:仙游温泉休闲度假村(起点)f玉田街,过玉田大桥f 紫檀南街f紫檀中街f彩虹路f坝下圆圈(折返点,10.54KM 原路折返)f 彩虹路f紫檀中街f紫檀南街f玉田街f仙游永鸿国际文化城(终点,全程21.0975KM)群众健身跑路线:仙游温泉休闲度假村(起点)f玉田街,过玉田大桥f 紫檀南街f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终点,全程5KM)六、医疗资源配备全程共安排医护人员及驾驶人员共89名,救护车辆12辆。
马拉松医疗保健安排

马拉松医疗保健安排背景马拉松是一项具有高度挑战性的长跑运动,参与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训练,因此在比赛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健康问题。
为了确保参赛者的安全和健康,马拉松比赛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医疗保健安排。
目标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马拉松医疗保健安排,确保比赛期间参赛者能够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医疗援助。
医疗团队为了应对比赛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健康问题,我们建议组建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
该团队应包括以下成员:1. 医生:至少一名具备急救和紧急情况处理经验的医生;2. 护士:至少一名具备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护士;3. 心理咨询师: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援助。
医疗设施在比赛现场设置医疗设施是确保参赛者能够及时获得医疗援助的重要环节。
建议在以下位置设置医疗点:1. 起点:在起点附近设置医疗点,以便为参赛者提供最早的医疗援助;2. 比赛路线沿途:在比赛路线沿途设置若干医疗点,以便在比赛过程中为参赛者提供医疗援助;3. 终点:在终点附近设置医疗点,以便为比赛结束后的参赛者提供医疗援助和康复服务。
医疗援助为了确保参赛者能够得到及时的医疗援助,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急救设备:在每个医疗点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包括急救箱、自动体外除颤器等;2. 配备医疗人员:在每个医疗点配备足够数量的医生、护士和心理咨询师,确保他们具备急救和紧急情况处理的能力;3. 通信设备:医疗团队应配备可靠的通信设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沟通;4. 救护车:在比赛期间保持救护车的待命状态,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及时转运参赛者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5. 心理援助:为参赛者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服务,帮助他们应对比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压力和困扰。
总结通过以上医疗保健安排,我们可以确保在马拉松比赛期间参赛者能够获得及时和有效的医疗援助。
为了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我们建议在组织和实施医疗保健安排时充分考虑参赛者的健康和安全需求。
马拉松卫生保障工作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保障马拉松赛事顺利进行,确保参赛选手和观众的身体健康,维护城市形象,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马拉松赛事期间的卫生保障工作。
二、组织机构1. 成立马拉松卫生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赛事卫生保障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
2. 设立卫生保障工作办公室,负责卫生保障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3. 建立卫生保障工作应急小组,负责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
三、卫生保障工作内容1. 赛事前(1)对赛道沿线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清理垃圾、杂草、杂物等。
(2)设置临时卫生间,确保参赛选手和观众的需求。
(3)开展赛事宣传,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参赛选手和观众的卫生意识。
(4)对参赛选手和观众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2. 赛事中(1)加强赛道沿线环境卫生管理,及时清理垃圾、杂物等。
(2)加强临时卫生间管理,确保卫生设施正常使用。
(3)设立医疗救护点,配备专业医护人员,为参赛选手和观众提供医疗服务。
(4)开展食品安全监管,确保参赛选手和观众饮食安全。
(5)加强卫生宣传,提高参赛选手和观众的卫生意识。
3. 赛事后(1)对赛道沿线进行环境卫生清理,恢复原状。
(2)清理临时卫生间,确保卫生设施完好。
(3)对赛事期间的卫生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为今后类似活动提供借鉴。
四、卫生保障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卫生保障工作落实到位。
2. 提前进行物资储备,确保卫生设施、药品、医疗设备等充足。
3. 加强培训,提高卫生保障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4. 建立卫生保障工作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五、卫生保障工作要求1.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将卫生保障工作纳入赛事整体规划。
2. 加强卫生宣传,提高参赛选手和观众的卫生意识。
3. 严格卫生标准,确保赛事期间环境卫生整洁。
4.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参赛选手和观众饮食安全。
5. 加强医疗救护,确保参赛选手和观众的生命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XX市国际半程马拉松医疗卫生保障
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关于印发2019XX国际半程马拉松筹备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2019XX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以下简称“X马”)定于2019年12月1日(星期日)上午08:00-11:00在XX 区举行,本次赛事设两个项目: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8000人),迷你马拉松(5公里,12000人),总人数为20000人。
我局负责“X马”医疗卫生保障工作,为做好赛事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特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保障时间
赛事开始前1小时至赛事结束后1小时(2019年12月1日(星期日)上午7:00-12:00)。
二、保障地点
2019XX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沿线。
三、保障内容
2019XX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活动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四、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一)为切实做好“X马”医疗保障工作,成立2019“X马”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XXX(XXXXXXXXX)
副组长:XXX(XXXXXXXXX)
成员:XXX(XXXXXXXXX)
(二)工作小组的工作职责
1.负责组织协调活动期间的医疗保障工作;
2.检查城区医院院前救护的组织、队伍、设施、物品等准备情况,保证处于应急反应状态。
组织医疗单位开展院前救助工作。
(三)联络员名单
XXXX(XXXXXXXXX),手机:XXXXXXXXXXX。
五、主要工作安排
(一)责任单位
市卫生健康局、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局、XX高新区社会工作局,城区各大医院、市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120)。
(二)具体工作安排
1.医疗保障指挥
(1)医疗急救指挥调度中心:负责比赛期间现场实时报警和120电话报警的信息收集,对医疗应急情况进行统一指挥调度;指挥危急重症病人的转运;协调处置群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急救指挥调度中心设在市120指挥中心。
(2)现场医疗指挥部:负责现场组织协调工作,主要是增援和补位;物资的补给调配;加强部门间沟通,对现场医疗急救过程的障碍进行排除,保证绿色通道通畅;现场医疗
指挥部3个分别设置在起点,迷你马终点、半马终点。
2.定点医院
指定市一医院、市二医院、市中医院、XX区人民医院、XX区人民医院为定点收治医院,负责活动期间的患者收治工作。
以上6家定点医院对后送伤病员按就近、及时、有利于医疗开展为原则实施,在急诊开设“X马”绿色通道、各定点医院要预留一定数量的病床(包括重症监护室)用于直接收治由赛事现场后送的伤病员,为赛事出现的猝死等危重病人开辟绿色通道。
指定市一医院为“X马”危重患者定点收治医院,负责活动期间的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
3.现场医疗保障队
组建现场医疗保障专业队,分别设置为以下医疗单元:专家组、医疗点(救护车)、加强医疗点、AED医师、医疗志愿者、应急救援服务队、医师跑跑团、运动恢复治疗师。
各医疗单元互相配合,共同完成现场医疗保障任务。
(1)专家组。
成立临床救治专家组,负责现场猝死等急危重伤病员临床救治技术指导工作。
(2)医疗点。
共设置21个医疗点,并安排21台救护车进行现场救治。
分别在赛事起点设2个,迷你马拉松终点设置3个,“半马”终点设置2个。
其中比赛开始后,起点处救护车尾随马拉松选手尾端直至半马终点。
另沿赛道每2.5km设置1个。
10km起每1.5km设置一个医疗站。
每
个医疗点分别配置2名医生(急诊科、心血管科、外科、骨科均可)、2名护士(急诊科、ICU均可)、2名辅助医疗志愿者、2名担架员、1名司机和2台对讲机。
医疗点、救护车的具体医疗设备及药物配置。
每个医疗点设置1个组长,组长必须是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并于医疗保障任务结束后1小时内将有关伤病情况统一报送。
医疗点的功能主要是执行现场医疗救治任务。
救护车主要负责现场救护转运、突发事件医疗救援,随时接受调遣补位,处理突发事件。
加强医疗点。
起点、迷你马拉松后段、“半马”后段共设置6个加强医疗点,用于加强救援力量。
每个加强医疗点分别配置1名医生、1名护士、2名辅助医疗志愿者、2名担架员、1台对讲机。
加强医疗点的具体医疗设备及药物配置。
加强医疗点的功能主要是采取必要的,基本的措施,进行现场医疗救治。
(3)AED医师。
在赛道沿途每约1-1.5km配置一名骑行移动AED医师,共安排AED医师17人。
由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的医师担任,每名AED医师必须随身携带对讲机,具体医疗设备及药物配置。
其职责主要是携带便携式AED(除颤仪)搭乘摩托车进行移动值勤(17个),对发现倒地疑似猝死的选手进行快速判断和抢救。
并于医疗保障任务结束后1小时内将有关伤病情况统一报送。
(4)辅助医疗志愿者。
总人数约440人。
在赛道沿途
约每100米安排一个辅助医疗志愿者,作为第一目击者,便于及时发现,并与骑行移动救护员对接。
起点、终点区域采取分区布控,加强哨点巡查。
每个医疗点及加强医疗点安排4个医疗志愿者,协助医疗点、加强医疗点有关工作。
每个收容车安排3名医疗志愿者,配置药品,对收容运动员进行简单的伤病处理。
收容车物品清单。
(5)运动恢复治疗师。
由我市各医院约50名拉伸志愿者参与,主要是在比赛起点、终点的运动拉伸恢复区帮助参赛选手进行肌肉拉伸或直接协助参赛选手进行赛后运动功能恢复。
(6)医师跑跑团。
由爱好长跑的医师组成,约50人,将通过不同的配速陪同参赛者一起跑步,以协助医疗队做好紧急救援和赛道安全救护。
4.城区各大医院,市中心血站和市120指挥中心在“X 马”期间要加强值班,并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
5.设置安全提醒牌。
为提醒跑者注意量力而行,安全和生命第一,学会放弃,尽量保障跑者生命健康,减少伤病员,设置赛道安全提醒牌。
在半马5公里以后每个医疗点设置1—2个安全提醒牌(如:珍惜生命,量力而跑,懂得放弃!安全第一!适当放弃,也是胜利!等),由志愿者负责举牌提醒跑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