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抗原抗体检测方案
猪抗原抗体检测方案

一、检测的目的1.疾病预警(1)了解疾病在场内的污染状况,制定相应策略(2)提前了解免疫抗体的高低及整齐度,及时纠正2.免疫程序的评估与优化(1)了解母源抗体的消长情况(2)疫苗接种的效果-----免疫抗体监控3.疾病控制和清除计划:通过系统检测和措施,实施疾病的控制或清除计划4.疾病诊断二、重点进行监测三大猪病:猪瘟、蓝耳、伪狂犬1. 猪瘟主要问题(1)抗体水平偏低(2)疫苗的选择及剂量:细胞苗?脾淋苗?,150 RID = 37 PD50(3)持续性感染猪的存在2.猪瘟抗原检测(1)常用方法:PCR、荧光抗体和ELISA(2)检测目的:引进种猪或后备母猪时的检查,疑似病例的确诊,猪群带毒率的定期评估(3)结果分析:猪瘟抗原ELISA阳性结果代表野毒阳性,PCR和荧光抗体阳性结果有可能是疫苗毒的干扰。
3.猪瘟抗体ELISA检测要点:A.怎样评估母源抗体和免疫效果1)当母源抗体的降到阻断率(Block)50%以下时,才能不干扰疫苗的免疫。
(确定首免日龄)2)免疫后阻断率(Block)上升到50%以上才能代表免疫合格。
良好的种猪场要求:阳性率100%(>40),合格率90%(>50)cv<25%)B. 剔除持续感染猪或无抗体反应猪。
1)持续性感染的种猪可间断性或持续性排出病毒,他们成为整个猪群的感染源。
2)首次使用应对母猪群进行检测,对抗体低下猪只进行补针后6周复检。
若仍然没有抗体产生,应进行淘汰。
C.猪瘟抗体检测结果分析1)Cutoff值是>1:16代表抗体阳性2)实际生产中至少要在1:64以上才有一定的保护,经产母猪多次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一般会在1:256到1:1024左右波动。
D.猪瘟抗体ELISA检测时间表品项种类时间目的取样数量日常评估后备母猪在配种前野毒感染和抗体水平全部经产母猪3个月一次评估母猪群的健康状态和抵抗力20商品猪二免后4-6周监控免疫效果20首免日龄仔猪21日龄评估母源抗体衰减水平,选择最佳首免时间1528日龄1535日龄1542日龄154.蓝耳病的主要问题(1)毒株的变异与交叉保护(2)疫苗的选择:灭活疫苗、弱毒疫苗(3)猪群稳定性评估5.蓝耳病的检测方法(1)抗原:RT-PCR(2)抗体:ELISA6.蓝耳病的抗体检测结果分析(1)对于稳定的种猪群,S/P值为0-2左右,很少大于2.5.(2)良好免疫群的典型的S/P比值范围为:0.7 to 1.8 ;有些可能>2.0 。
猪圆环抗体(PC-Ab)试剂盒使用方法

猪圆环抗体(PC-Ab)试剂盒使用方法检测范围:96T1ng/L -45 ng/L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猪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圆环抗体(PC-Ab)表达。
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原夹心法测定标本中猪圆环抗体(PC-Ab)表达。
用纯化的猪圆环抗原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可与样品中圆环抗体(PC-Ab)相结合,经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原和其他成分后再与HRP标记的圆环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酶标抗原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
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与CUTOFF值相比较,从而判定标本中猪圆环抗体(PC-Ab)的存在与否。
试剂盒组成标本要求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
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2.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骤1.编号:将样品对应微孔按序编号,每板应设阴性对照2孔、阳性对照2孔、空白对照1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2.加样:分别在阴、阳性对照孔中加入阴性对照、阳性对照50μl。
然后在待测样品孔先加样品稀释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
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3.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分钟。
4.配液:将30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30倍稀释后备用5.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重复5次,拍干。
6.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μl,空白孔除外。
7.温育:操作同3。
8.洗涤:操作同5。
9.显色: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50μl,再加入显色剂B50μl,轻轻震荡混匀,37℃避光显色15分钟.10.终止:每孔加终止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
猪抗体检测报告

猪抗体检测报告1. 背景介绍猪抗体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猪体内是否产生了特定抗体的方法。
抗体是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重要的免疫防御分子,能够识别并结合到外来物质(如病原体)上,从而激活免疫系统去清除这些外来物质。
因此,通过检测猪体内的抗体水平,可以了解猪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状态,从而指导疫苗的使用和健康管理。
2. 抗体检测方法目前常见的猪抗体检测方法主要包括:2.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ELISA是一种常用的抗体检测方法,其原理基于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ELISA可以分为间接ELISA、间接竞争ELISA、直接竞争ELISA等多种形式。
在猪抗体检测中,一般采用间接ELISA,首先将猪体内的抗体与已知抗原进行结合,然后通过酶标记的二抗进行检测。
利用底物的酶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特定的抗体。
2.2 补体结合试验(CFT)补体结合试验是一种基于抗原与抗体结合能力的检测方法。
在该方法中,将待测抗体与已知抗原共同作用,然后加入补体。
如果抗体与抗原结合,补体将不会被激活,反之则会激活补体。
通过观察补体激活的程度可以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特定的抗体。
2.3 中和试验中和试验是一种评价抗体对病原体的中和活性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待测抗体与病原体进行反应,并加入包含宿主细胞的培养基,观察是否出现细胞病变。
如果抗体能够中和病原体,那么细胞病变会明显减轻或消失。
3. 猪抗体检测结果及分析根据采用的抗体检测方法和样本来源,我们得到了如下的猪抗体检测结果:样本编号抗体检测方法抗体阳性率001 ELISA 78%002 CFT 92%003 中和试验65%004 ELISA 85%005 ELISA 73%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各种抗体检测方法得到的阳性率有所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方法本身的特点和检测的灵敏度有关。
综合分析多种检测结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猪体内的抗体水平。
4. 抗体检测的意义猪抗体检测的结果对于猪的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猪只抗体水平的有效采样与检测方法

猪只抗体水平的有效采样与检测方法最近几年,我国猪只的饲养模式大多都是规模化、集约化,尽量在有限的空间内,采用工厂化的饲养方式尽可能多的饲养猪只,从而得到较大的收益。
据报道,经过高度选育的猪群,对疾病特异和非特异抵抗的免疫记忆逐代降低,饲养空间小,而饲养密度又比较大,都会降低猪群的抵抗力,如果传染病暴发流行在猪群中,会给饲养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1被采样猪只饲养场中的采样主要对象是公猪和后备母猪,尤其是种公猪,而后备母猪是饲养场的源头,公猪和后备母猪的抗体水平基本上能够反映出本场的整个抗体水平。
对妊娠猪、哺乳猪、断奶母猪和仔猪也进行采样,对猪只生长流程中的各阶段加以监控。
2采样数量采样有一定的数量才具有统计学意义,如果采样品的数量低,根本不能够代表整个养猪场的抗体水平,但是如果采样样品的数量太多,又不经济。
按照一般统计学的规律,如果猪群的采样量为20头时,具有98%的可信度;采样量为30头时,就能达到99%的可信度;当采样量达到40头时,就具有了99.5%的可信度;若猪群的采样量为50头,那么可信度就能达到99.9%。
所以,建议分别对每个阶段采样30头以上,几乎就可以代表猪场的整体水平。
3采样方法采样时要选择健康的猪只,不对病猪进行采样,确保是随机进行采样,保证每个胎次都能达到均衡状态。
采血时要尽量避免污染,用酒精棉擦拭采血部位进行消毒,采血量要多于2mL,这样能够保证供检测的血清足够量。
清楚标记采集的样品、编号要具有规律性,有顺序的给样品进行排列,以便于检测和对结果进行统计。
采集的样品要装在保温盒中,并且保温盒里应该有冰袋,及时的送到实验室,在运送途中尽量不要摇晃保温盒,避免出现溶血现象。
采集的样品应该标记号详细的说明,具体数据应该包括猪只的日龄、胎龄、猪群种类以及健康状况,还有最后的免疫时间和疫苗来源等。
4检测猪瘟血清抗体水平的检测采用正向血凝试验。
在96孔血凝板上,每孔加入50μL稀释液,每排第一孔加入待检血清50μL,递比稀释待检血清至血清浓度为1∶512,最后50μL丢弃。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检测作业指导书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ELISA抗体检测
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ELISA诊断试剂盒用于检测猪血清中猪蓝耳病病毒抗体。
2.检测试剂
2.1包被抗原的微孔板
2.2阴、阳性对照血清
2.3抗猪IgG-HRP结合物
2.4 20倍浓缩洗涤液
2.5底物A液、B液
2.6终止液
2.7样品稀释液
3.检测步骤
3.1取预包被的微孔板(根据样品多少,可拆开分次使用),用样品稀释液将待检样品40倍稀释后加入板孔中,每孔加100uL。
阴、阳性对照各设2孔,每孔100uL。
另设一空白对照孔,空白对照孔加100uL稀释液。
轻轻振匀孔中样品(勿溢出),置37℃温育30分钟。
3.2甩掉板孔中的溶液,用洗涤液洗板3次,300uL/孔,每次静置3分钟倒掉,最后一次在不掉屑干净吸水纸上拍干。
3.3每孔加酶标二抗(抗猪IgG一HRP结合物)100uL,置37℃温育30分钟。
3.4洗涤3欢,方法同2。
3.5每孔加底物A液、B液各1滴(50uL),混匀,室温避光显色10分钟。
3.6每孔加终止液1滴(uL), 10分钟内测定结果。
4.结果判定
以空白孔调零,在酶标仪上测各孔OD630值。
试验成立的条件是阳性对照孔平均OD630值大于或等于0.4,阴性对照孔平均OD630值必须小于0.2。
样品OD630值人大于0.4,判为阳性;样品OD630值在0.2到0.4之间,判为可疑;样品00630值小于0.2,判为阴性。
猪圆环病毒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猪圆环病毒的实验室诊断技术猪圆环病毒(PCV)是一种影响猪只健康的重要病原体,造成了猪圆环病毒病(PCVD)的爆发,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及时有效地诊断和防控PCV,实验室诊断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猪圆环病毒实验室诊断技术。
一、PCR技术
PCR技术是一种可以在实验室中迅速、精准地检测PCV的方法。
通过PCR扩增PCR-RFLP鉴定、RT-PCR、实时荧光PCR等技术,可以快速检测PCV的存在及其量的多少。
PCR技术因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性而备受青睐。
二、ELISA技术
ELISA技术是一种可以检测PCV抗体或PCV抗原的方法。
通过ELISA技术可以快速检测猪只体内的PCV抗体水平,从而评估猪只的免疫状况,也可以检测PCV抗原,帮助诊断PCV感染。
三、病理学检查
对于病死猪只或疑似感染PCV的猪只,可以通过病理学检查来确认是否为PCVD。
通过对组织样本的病理剖检和组织学检查,可以确定PCV感染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四、核酸杂交技术
核酸杂交技术是一种检测PCV的有效方法。
通过核酸杂交技术可以直接检测病毒在组织和细胞中的存在,诊断PCV感染和复制情况,为PCVD的防控提供重要依据。
总结
猪圆环病毒是一种严重危害猪只健康的病原体,及时准确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对于PCV的防控至关重要。
PCR技术、ELISA技术、病理学检查和核酸杂交技术等多种实验室诊断技术的结合应用可以帮助饲养户和兽医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处理PCVD,降低猪只感染的风险,保障养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非洲猪瘟抗原检测原理

非洲猪瘟抗原检测原理非洲猪瘟抗原检测简介非洲猪瘟是一种高传染性病毒病,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是其唯一的宿主。
该病毒传染力强,致死率高,严重威胁着猪的生产。
因此需要进行非洲猪瘟抗原检测,以便及时防控。
检测原理非洲猪瘟抗原检测采用的是免疫学方法。
病毒感染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和抗原。
通过检测血清中抗原的含量,可以判断猪是否受到非洲猪瘟病毒的感染。
常见的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荧光抗体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又称ELISA方法,是一种常用的非洲猪瘟抗原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特异性抗体将血清中的非洲猪瘟病毒抗原与检测板表面的抗原结合,并通过酶底物反应来检测抗原的含量。
具体操作方法为:将样品加入检测板中,与检测板上的抗原结合;洗去未结合的样品;加入特异性抗体,结合血清中的非洲猪瘟病毒抗原;洗去未结合的抗体;加入标记酶,与特异性抗体结合;洗去未结合的标记酶;加入底物,经酶催化反应后可形成颜色,并通过检测光密度来计算抗原的含量。
荧光抗体法荧光抗体法采用荧光标记的成熟抗体与非洲猪瘟病毒抗原结合,经过检测器检测荧光光强度的变化,来判断抗原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敏感性高、快速、简便等特点。
具体操作方法为:将荧光标记的成熟抗体加入样品中,与非洲猪瘟病毒抗原结合;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光强度的变化或将样品放入荧光检测器中检测荧光信号的强度,从而判断抗原的存在与否。
总结非洲猪瘟抗原检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防控非洲猪瘟病毒扩散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ELISA和荧光抗体法等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检测出猪体内的非洲猪瘟病毒抗原,为猪的健康保驾护航。
注意事项在进行非洲猪瘟抗原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采集样本时需要采用无菌技术,避免外界细菌或病毒的污染。
2.检测前需要对检验仪器进行校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避免感染或交叉感染。
4.需要遵循操作规程,按照要求进行操作,防止误差和不必要的困扰。
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方法

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方法原理猪瘟病毒(CSFV)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酶标板包被猪瘟病毒E2抗原(gp55蛋白),如果待检样品中含有猪瘟抗体,与其包被的抗原结合后,将阻断HRP酶标记的E2单克隆抗体与包被的抗原结合后,将阻断的HRP酶标记的E2单克隆抗体与包被抗原的结合,从而减少显色反应。
试剂IX洗涤液:10X洗涤缓冲液用蒸偏水稀释10倍配成IX洗涤液、TMB 底物液。
设备耗材单道微量移液器和吸头、计时器、加样槽、蒸储水、酶标仪(450nm)Q操作步骤1.试剂盒内所有组份取出,在恒温箱(25+3。
C)中放置至少60分钟,恢复至室温,打开铝箔袋取出抗原包被板。
2.在稀释板中加入70μL样品稀释液,各孔加入70UL血清样品。
同样比例稀释阳性对照血清(PC)与阴性对照血清(NC),充分混匀。
于抗原包被板孔中分别加入100UL稀释后的样品以及100UL稀释后阴性对照血清(NC)和阳性对照血清(PC)o盖上封板膜,室温(25±3。
C)下孵育60分钟。
3.洗板,弃去孔中液体,每孔加300ULl倍洗涤液,洗涤3次。
最后一次洗涤后将酶标版在吸水纸上轻轻拍干,严禁各步骤之间孔板出现干燥情况。
每孔加入IOoULCSFVE2HRP标记抗体。
盖上封板膜,室温(25±3。
C)下孵育30分钟。
4.重复步骤1、2、3o5.每孔加入100μLTMB底物液。
6.盖上封板膜,室温(25±3°C)下孵育15分钟。
每孔加入50μL终止液,终止酶促反应。
使用45Onm波长测量吸光度值。
7.结果判定与计算。
用酶标仪测定0D450nm0结果判读1.阴性对照(Ne)OD45Omin平均值>0.7;阳性对照(PC)Pl平均值>50沆2.计算公式通过下面公式计算样品竞争值觥PD。
PI(阻断百分率)=(NCOD均值-样品OD值)÷NCOD均值×100%如果结果可疑,检查样品(是否被细菌污染等)并再次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2<OD值<1为中度感染,OD值>1为重度感染,OD值<0.42为安全
圆环病毒
PCV2判定标准:若S/P值大于0.4则判定为阳性;若S/P小于0.4或大于0.3 为可疑;若S/P小于0.3则判定为阴性
编号 原种场一场52 原种场一场54 原种场一场58 原种场一场66 原种场一场61 原种场一场68 原种场一场71 原种场一场75 阴性对照 阴性平均值 OD值 1.268 1.957 1.31 1.705 1.753 1.237 1.326 1.901 0.064 0.078 0.071 0.577 0.635 0.606 S/P值 2.237 3.525 2.316 3.054 3.144 2.179 2.346 3.421 成立 结果 + + + + + + + +
重点进行监测四大猪病:猪瘟、蓝耳、伪狂犬、圆环
1. 猪瘟主要问题
(1)抗体水平偏低
(2)疫苗的选择及剂量:细胞苗?脾淋苗
?,150 RID = 37 PD50
(3)持续性感染猪的存在
猪瘟抗原检测
(1)常用方法:PCR、荧光抗体和ELISA
(2)检测目的:引进种猪或后备母猪时的 检查,疑似病例的确诊,猪群带毒率的定 期评估
C. 猪瘟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1)Cutoff值是 >1:16代表抗体阳性
2)实际生产中至少要在1:64以上才有一 定的保护,经产母猪多次疫苗免疫后抗体 水平一般会在1:256到1:1024左右波动。
D. 猪瘟抗体 ELISA检测时间表
品项 日常评估 种类 后备母猪 经产母猪 时间 在配种前 目的 野毒感染和抗体水平 取样数量 全部
阳性对照
阳性平均值
成立
0.42<OD值<1为中度感染,OD值>1为重度感染,OD值<0.42为安全
S/N值 0.030 0.037 0.476 0.047 0.025 0.026 0.029 0.015 0.962 0.956
结果 + + + + + + + + + +
伪狂犬检测时间表
品项 种类 时间 目的 取样数量 日常评估后备母猪 在配种前 野毒感染和抗体水平(gB和gE抗体)gB和gE抗 全部 体) 评估母猪群的健康状态和抵抗力(gB和gE抗体) 20 gB和gE抗体)
阴性对照
阴性平均值 阳性对照 阳性平均值
成立
蓝耳病抗体检测时间表
品项 种类 时间
在配种前
目的
防止引入不稳定猪只
取样数量
全部
日常评估 后备母猪
经产母猪
2个月一次个月一次
了解猪群稳定性
20
商品猪
3个月一次个月一次
监控免疫效果和稳定性 20
伪狂犬的主要问题
(1)种猪群野毒抗体(gE抗体)阳性率居
高不下
伪狂犬清除计划
(1)在阳性率低的种猪群,建议一次性淘
汰所有阳性种猪。每个季度筛选一次,加 强疫苗免疫,同时保证引入阴性后备母猪 和种公猪,一般一年见效。
(2)在阳性率很高的种猪群,保证引入阴 性后备母猪和种公猪,加强免疫。每季度 抽样监控野毒阳性比例防止感染扩大并用
PRV-gB评估免疫抗体水平,三年可见效。
表1:猪血清CSFV抗体检测结果
编号 6306 5841 5805 3711 保1 后备
阴性对照 阴性平均值
OD值
0.347 0.277 0.218 0.172 0.159 0.699 0.818 0.817 0.8175 0.073 0.057 0.065
阻断率 0.625 0.718 0.797 0.858 0.875 0.157
3个月一次个月一 评估母猪群的健康状态和抵抗 20 次 力
商品猪
二免后4-6周4-6周 监控免疫效果
20
首免日龄
仔猪
21日龄日龄
28日龄日龄
35日龄日龄 42日龄日龄
评估母源抗体衰减水平,选择 15 最佳首免时间 15 15 15
蓝耳病的主要问题
(1)毒株的变异与交叉保护
(2)疫苗的选择:灭活疫苗、弱毒疫苗、 毒株 (3)猪群稳定性评估
编号 后备 后备 妊娠 妊娠 空怀 空怀 哺乳 保育(36日龄) 保育(50日龄) 哺乳 阴性对照 阳性对照 OD值 2.022 1.815 0.993 1.368 1.304 2.046 1.344 0.23 2.203 0.478 0.076 0.62 S/P值 3.577 3.197 1.686 2.375 2.257 3.621 2.331 0.283 3.910 0.739 0.000 1.000 结果 + + + + + + + + + +
PRV-gI判定标准:若S/N值小于等于0.6则判定为阳性;若S/N大于0.6则判定为阴性
编号 保育(50日龄) 哺乳 保育(36日龄) 哺乳 空怀 空怀 妊娠 妊娠 后备 后备 阴性对照 阳性对照
OD值 0.049 0.061 0.776 0.077 0.04 0.043 0.047 0.025 1.567 1.557 1.629 0.073
成立
结果 + + + + + -
阳性对照
阳性平均值
成立
CSFV判定标准:若%PC值大于或等于0.4则判定阳性;若PC%值小于0.4则判定阴性
B. 剔除持续感染猪或无抗体反应 猪
1)持续性感染的种猪可间断性或持续性排
出病毒,他们成为整个猪群的感染源。
2)首次使用应对母猪群进行检测,对抗 体低下猪只进行补针后6周复检。若仍然没 有抗体产生,应进行淘汰。
辰丰生物
猪抗原抗体检测方案
检测的目的
1.疾病预警 (1)了解疾病在场内的污染状况,制定相应策 略 (2)提前了解免疫抗体的高低及整齐度,及时 纠正 2.免疫程序的评估与优化 (1)了解母源抗体的消长情况 (2)疫苗接种的效果-----免疫抗体监控 3.疾病控制和清除计划:通过系统检测和措施, 实施疾病的控制或清除计划 4.疾病诊断
(3)结果分析:猪瘟抗原ELISA阳性结果
代表野毒阳性,PCR和荧光抗体阳性结果有 可能是疫苗毒的干扰。
猪瘟抗体ELISA检测要点:
A.怎样评估母源抗体和免疫效果 1)当母源抗体的降到阻断率(Block)50% 以下时,才能不干扰疫苗的免疫。(确定首 免日龄) 2)免疫后阻断率(Block)上升到50%以上 才能代表免疫合格。 良好的种猪场要求:阳性率100%(>40), 合格率90%(>50) cv<25%) CSFV判定标准:若%PC值大于或等于0.4则判 定阳性;若PC%值小于0.4则判定阴性
(2)中大猪的呼吸道问题
(3)散发性母猪繁殖障碍 (4)净化方案的选择
伪狂犬的检测方法
(1)PRVgB:总抗体,S/N值和阻断率
(BLOCK值)
(2)PRVgE(I):野毒抗体
(3)通过PRV-gB和PRV-gI抗体检测可了解 本场伪狂犬病的流行状况,制定相应的免 疫方案及措施。
蓝耳病的检测方法
(1)抗原:RT-PCR
(2)抗体:ELISA
蓝耳病的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1)对于稳定的种猪群,S/P值为0-2左右, 很少大于2.5. (2)良好免疫群的典型的S/P比值范围为:0.7 to 1.8 ;有些可能>2.0 。 (3)如果每年免疫两次,仍有多于20%的猪
稳定性标准 非免猪 稳定 S/P≤1.0者比例≥90%者比 例≥90%
非免猪
免疫猪
不稳定
稳定
S/P<1.0者比例<90%
S/P≤2.0者比例≥90%者比 例≥90%
免疫猪
不稳定
S/P<2.0者比例<90%
PRRSV判定标准:S/P值大于等于0.4判定为阳性;S/P值小于0.4判定为阴 性
编号 原种场一场52 原种场一场54 原种场一场58 原种场一场66 原种场一场61 原种场一场68 原种场一场71 原种场一场75 OD值 0.505 0.532 0.947 0.324 0.245 0.231 2.449 1.886 0.072 0.078 0.075 0.735 0.734 0.7345 S/P值 0.652 0.693 1.322 0.378 0.258 0.237 4.171 2.746 成立 结果 + + + + +
经产母猪 3个月一次个月一次
商品猪
免疫后4周4周
监控免疫效果(gB抗体)gB抗体)
20
首免日龄仔猪
70-80日龄免疫前 日龄免疫 评估母源抗体衰减水平,选择最佳首免时间 前 (gB抗体)gB抗体)
15
圆环病毒
PCV2判定标准:若S/P值大于0.4则判定为阳性;若S/P小于0.4或大于0.3 为可疑;若S/P小于0.3则判定为阴性
抗体为阴性,需要对疫苗的管理和使用进行检 查。 (4)当S/P >2.5 – 病毒血症 (5)当S/P >3.5-高于5.0 – 急性感染
蓝耳病的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6)6-7周龄时,多数仔猪抗体可变为阴性
(无病毒循环) (7)引进种猪,要剔出阳性值SP>1.2的猪 只,保证种群的稳定 (8)公猪抗体阳性值SP>2.5的最好不要使 用 (9)母猪群间隔1-2个月对群体进行监控, 了解猪群等稳定状态 (10)仔猪了解病毒的感染时间,加强药 物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