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钨产业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钨稀土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意见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钨稀土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意见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钨稀土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6.25•【字号】赣市府发[2006]21号•【施行日期】2006.06.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钨稀土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意见(赣市府发[2006]2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市属、驻市有关单位:近年来,我市钨、稀土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全市工业经济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抓住当前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确立发展方向、突出发展重点,大力发展钨、稀土深度加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发展思路和目标(一)发展思路按照“整合资源、保护环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深度加工、做大产业”的方针,以资源为依托,以产业整合为手段,以发展高附加值的深度加工和应用产业为主线,通过市场导向和政府宏观调控,进一步强化资源的总量调控和定向供应,积极引导各生产要素向大企业和深度加工领域集聚。

同时,以现有企业为平台,大力引进战略投资和技术合作,大力发展钨、稀土深加工项目和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和提高产业竞争力,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

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把赣州打造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钨、稀土产业基地以及硬质合金、钨材产品、稀土永磁材料和各类稀土材料、应用产品的制造基地。

(二)发展目标1、稀土产业“十一五”期间,力争把我市稀土产业(含应用企业)培植成百亿产值的产业集群,形成1-2个年销售收入30-5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基地,形成3-4个10-3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并形成稀土三大产业结构体系,即形成稀土磁性材料及应用产业,稀土发光材料及应用产业,稀土储氢电池材料及应用产业。

其中,以钕铁硼为主的稀土磁性材料及其应用产品产值力争达到全国同类产品的30-40%。

江西省今年重点整合钨、稀土等9个省级重点矿区

江西省今年重点整合钨、稀土等9个省级重点矿区

福 建 省 矿 产 资 源 储 量 利 用 现
状 调查共 涉 及 1 矿种 , 括 煤 、 8个 包 金、 、 、 、 、 、 、 、 、 银 铜 铁 铝 铅 锌 钨 钼 锡 、 、 、 土和硫 、 、 晶石 、 锰 镍 稀 磷 重
福 建 省 国土 资源 厅要 求 , 施 实
矿 产 资 源储 量 利 用 现状 调 查 工 作 要做到 “ 四个统 一 ”, 即统一 组 织 、 统 一 方案 、 一标 准 、 统 统一 进度 , 以 生 产矿 山为资 源储 量 核查 单 元 , 以
E 体 x要 嫁 赀 磊

2 ̄5 0 第耘 1 0
福 建 开 展 产 艚 量 现 状 调 查 矿
共 涉 反 蝶 、 、 土 等 1 个 矿 种 金 稀 8
日前 , 建省 全 面开 展矿 产 资 福 源储 量利 用现状 调 查 工作 , 建 省 福 国 土 资源 厅 要 求 各 市 、 ( ) 县 区 国 土资 源 部 门和 有 关 单 位 要 加 强 协 建 省在 紫金 山铜 矿 、 夷 山上 西坑 武
区) 国土资源 、 调查 作业 单位 、 山 矿
试点工作 , 并完成了煤 、 、 、 4 铁 铜 铝
个 矿 种 共 7个 大 中型 矿 区 的矿 产
调配合 , 落实工作 责任 , 时完成 按
调查 任务 。
资源 储量 利用 现状 调 查 工作 , 今 为
年全 面开展 调查工 作提供 了经 验 。
(中国五金 网 )
根据 日前正 式实施 的 《 江西 省 2 1 矿产 资 00年
源开发整合总体实施方案 》 ,江西省今年确定了于
都 县银坑 银铅 锌 多金 属矿 区 、 安远 县涂 屋 稀 土矿 区

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赣府发[2009]29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根据《江西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实施意见》(赣府发[2009]19号)精神,加快推动我省光伏、风能核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航空制造、半导体照明、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生物、绿色食品、文化及创意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制定《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发展规划(2009—2015)根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江西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推进我省光伏产业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规划以2008年为基准年,规划期为2009~2015年,2012年前着重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

一、发展基础随着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光伏产品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光伏产业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技术产业。

2008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7吉瓦,较上年增长了近一倍,全球光伏系统新增装机容量5.6吉瓦,增长140%。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产值年均增长50%以上;2008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2.6吉瓦,比上年增长一倍,占世界总产量1/3;制约产业发展的高纯硅料年产4000多吨,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生产地。

近年来,我省光伏产业迅速发展。

现有规模以上光伏及相关企业40多家,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96亿元、利润35.9亿元。

江西赛维LDK公司通过3年的建设,已形成年产超过1500兆瓦的多晶硅片生产能力,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多晶硅片供应商,2008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已在美国上市。

目前,在多晶硅铸锭和切片等产业链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上我省已走在全国最前列,正在积极推进国内规模最大的万吨级高纯硅料项目建设。

2024年钨市场分析与展望

2024年钨市场分析与展望

一、 2023年钨市场分析
1、钨市场供求状况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的加强,全球技术革新
的加快,钨在2023年一度稳步增长。

根据国际矿业和金属联合会的报告,2023年全球钨产量为176.4吨,比2023年增长2.2%;2023年全球钨消
费量为202.6吨,比2023年增长2.4%,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2、国际钨价格行情动态
在2023年钨价格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矿业公司对2023年钨
价的预期有所提高。

由于市场供求关系不断升温,2023年7月国际钨市
场价格已突破历史新高,进入历史最佳行情,而2023年底至2023年初的
价格则相对较低,在2023年10月份达到了今年以来的最高点。

3、国内钨价行情动态
2023年中国钨价格一直保持稳定的上升势头,原因是钨市场受到市
场需求的推动,钨原料贸易开展情况良好,需求量大。

此外,国内电子、
航空航天等行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造成国内钨市场供求紧张。

同时,
伴随着国际钨价的上涨,国内钨市场价格也随之上涨,2023年7月至
2023年10月,国内钨市场价格几经波动,价格已经突破历史新高,这是
国内钨市场价格近三年来的首次性上涨。

4、环保政策影响
2023年,由于政府实施了更严格的环保政策,导致历史上以来钨矿。

江南钨矿带(江西段)成矿规律

江南钨矿带(江西段)成矿规律

江南钨矿带(江西段)成矿规律导读:近十多年来,江南钨矿带江西段相继发现了大湖塘和朱溪两个世界级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先后刷新了单个钨矿床钨资源储量规模的世界纪录。

使得江西省长期存在的“南钨北铜”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截至2020年7月,江南钨成矿带(江西段)已探获钨资源储量超550万t,约占中国总钨资源储量的50%,也彻底改变了世界钨矿资源储量分布格局。

江南钨矿带江西段钨矿勘查成果不断刷新世界纪录,表明这里是超大型钨矿床最有利成矿区段,其成矿规律倍受关注。

江西赣南以石英脉型黑钨矿而闻名于世,号称“世界钨都”,前人已总结了“五层楼+地下室”成矿模式。

而江南钨矿带(江西段)的钨矿床,以规模大、类型多、共伴生组分复杂、成矿年龄新等特点明显区别于赣南钨矿床。

本文系统分析了江南钨矿带(江西段)钨成矿背景和控矿因素,总结了成矿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划分了钨成矿系列,建立了“多位一体”钨矿成矿模式。

研究成果为江南钨矿带(江西段)找矿勘查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江南钨矿带全带以及全国其它地区钨矿勘查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0引言钨是我国关键战略性矿产资源,是当前我国找矿勘查和资源储备的重要目标矿产。

江西金属矿产素有“南钨北铜”的分布格局,以萍乡—广丰断裂为界,南界面为赣南地区、北面为赣北地区(图1、图2)。

赣南以石英脉型黑钨矿而闻名于世,号称“世界钨都”;赣北地区以铜矿床而著称,赣北地区燕山期中酸性壳幔混合型岩浆岩(以花岗闪长斑岩为主)具有独特的成矿专属性,并对赣北地区的找矿起指导作用。

2010年,王登红在南京“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讨”会议上,首次提出江西“南钨北扩”的观点。

赣北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江西段)和江南成矿带(江西段)。

近十年来,江南成矿带(江西段)大湖塘与朱溪两个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的发现,相继刷新了单个钨矿床钨资源储量规模的世界纪录。

江南钨成矿带(江西段)钨矿以储量规模大、矿体类型多、共伴生组分复杂、成矿年龄新等特点区别于赣南钨矿床。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十四五”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十四五”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十四五”
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公布日期】2021.09.24
•【字号】赣工信有色【2021】213号
•【施行日期】2021.09.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原材料工业
正文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十四五”有色金
属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设区市、省直管试点县(市)工信局,赣江新区经发局:
现将《江西省“十四五”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年9月24日附件:江西省“十四五”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江西省钨矿资源开发整合战略

江西省钨矿资源开发整合战略
和较强 的产 品开发 能力 , 主产 品黑 、 白钨精 矿均 为 国
( ) 艺技 术 优 势 。拥 有 先 进 的钨 的采 选 、 2工 冶
[ ] A a cpo w d h eo tm l d i t e. i n a ・ 5 l ts o c ei o r a e w t f u s M n gM g S ss p u o d hu r i a
( nvr t o h n hi o c neadT c nlg ) U i s y f a g a f S i c n eh o y e i S r e o
Ab ta tI el h fstain o ma y mal c t rd a d c a t u gtn mie n Ja g i s c :n t i to i t f” n ,s l,sat e n h oi tn s n si in x r h g u o e c e P o ic ,te tn se n u t h i fJa g i rvn ew sa aye rm re e n rtn se rvn e h u gtn id s yc an o in x o i c a n lz d f r P o mak td ma d f u gtn o
De eo me ta d I tg ain S r tg fTu g tn Or s u c si in x r vn e v lp n n ne r t ta e y o n se eRe o r e n Ja g iP o ic o
Ch n Mi g i g Li e g e n xn nF n
( ) 3.
[ ] J nC aw kM c ai t ni t ep n raoa M n gD — 6 o h d i ehn a o e e t nt nl i n e h zi nh d Ie i i

2024年钨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钨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钨市场发展现状摘要本文旨在探究当前钨市场的发展现状。

首先介绍了钨的基本特性和用途,然后通过分析市场供需情况、价格趋势以及国际贸易形势,深入剖析了钨市场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1. 引言钨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的重要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尤其在航空、核能、电子等高技术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钨市场的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工业制造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

2. 钨的特性和用途钨是一种具有高熔点、高密度和高抗腐蚀性的金属材料。

由于其杰出的物理和化学特性,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医疗器械、化工等领域。

3. 市场供需情况3.1 钨的供应情况全球钨资源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中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地。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钨产量国家,占全球产量的80%以上。

此外,中国还是重要的钨消费国。

3.2 钨的需求情况随着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钨在航空、电子、能源等领域的需求逐年增加。

尤其是电子产品市场的快速扩张,对钨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3.3 钨的国际贸易形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钨出口国,同时也是重要的钨进口国。

中国的钨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尤其是发达国家对中国的钨产品有较大的需求。

然而,国际市场上的贸易摩擦和保护主义政策的兴起,给中国的钨出口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4. 钨价格趋势钨的价格受到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近年来钨的价格一直处于波动状态。

尽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钨产出国,但其国内市场的供需不平衡和国际贸易形势的不稳定,使得钨的价格波动较大。

5. 发展趋势和挑战5.1 发展趋势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钨的需求将会继续增长。

尤其是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将会成为钨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此外,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也将推动钨市场的发展。

5.2 挑战钨市场面临着供需不平衡、价格波动、国际贸易摩擦等诸多挑战。

同时,环保压力也给钨行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钨企业应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加强创新能力,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钨冶炼及加工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钨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应用领域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决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推进江西钨产业朝着结构优化、技术进步、效益提升的方向发展,现制定江西省钨冶炼及加工发展规划。

一、现状和形势(一)基本情况1、我省钨产业现状江西钨产业具有百年历史,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钨原料产地。

据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数据,截止2009年,我省保有钨资源储量105.3万吨,占全国18.4%,仅居湖南(32.8%)之后,主要分布在赣州、九江、新余、宜春等地。

我省现有钨采选企业52家,钨精矿(折65%三氧化钨,下同)生产能力5万吨/年;钨冶炼企业39家,其中仲钨酸铵生产能力5万吨/年、钨粉和碳化钨粉生产能力4万吨/年。

钨采选和冶炼产能均占全国一半左右。

钨深加工企业11家,其中硬质合金生产能力5000吨/年,约占全国16%。

2、我省“十一五”期间钨产业主要成果“十一五”期间,我省钨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采、选、冶、加工产业链进一步完善,成为我省有色金属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钨精矿产量平稳增长,维持在4万吨/年上下;仲钨酸铵产量占全国的60%左右;钨铁、钨粉、钨条的产量均占全国的40%;钨丝、硬质合金分别占全国的10%和16%。

2010年,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达到211.9亿元,实现利税19.9亿元。

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分别是2003年的10倍和8倍。

一是钨矿开采秩序治理整顿取得明显成效。

我省对钨行业管理和治理整顿力度明显加大,坚决打击乱采滥挖行为。

在规范矿业秩序,减少资源浪费方面起到了明显成效。

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除南昌硬质合金有限公司外,江西江钨硬质合金有限公司建设了高比重硬质合金产品项目、崇义章源建设了钨材和硬质合金项目和高性能、高精度涂层刀片项目。

我省钨产业正逐步进入钨产业价值链高端领域。

三是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和自主创新意识大大增强。

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项目严格按国家规定进行环评及环境保护措施竣工验收。

积极开展综合回收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研究中心,并成立了江西省钨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球形、单晶、超细仲钨酸铵粉体的制取技术”获得了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3、我省钨产业的主要问题矿山开采总量过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水平偏低。

据中国有色协会数据,我省在2005年至2009年中,年均生产钨精矿4.42万吨,约占同期世界钨消费量三分之一,矿山开采总量过大。

在大量开采钨资源的同时,一些中、小钨矿企业存在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的现象,加上选矿工艺流程配置不合理,造成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水平偏低。

产能利用率不高、产业结构失衡。

我省钨初级冶炼产品如仲钨酸铵产能达5万吨/年,2009年实际生产2.1万吨;钨粉生产能力达2.6万吨/年,实际生产1.25吨,产能利用率不高。

而钨深加工产品及其应用产品(硬质合金、刀钻具等)主营业务收入占钨产业比重偏低,且大多是中低档产品,产业结构失衡,与国内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

企业规模总体偏小,技术装备水平不高。

我省钨冶炼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不高,资源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

钨精深加工技术装备的自动化水平不高,除个别钨企业的技术装备已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外,大多数企业装备还比较落后。

产业创新能力偏低,高端产品竞争力不强。

企业的研发投入少,钨精深加工人才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较差,缺乏核心竞争力,也导致我省的钨高端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二)钨产业发展形势据国土资源部数据,我国查明钨资源储量571万吨,约占世界钨储量的48%,居世界第一位,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河南、甘肃四省,四省的基础储量占全国的66%。

我国是世界钨精矿的主要产地。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08年我国生产钨精矿8.4万吨,2009年我国钨精矿产量9.9万吨,已连续4年持续增长。

加拿大北美钨业是国外最大的钨矿生产商,但由于经济危机,2009年10月始停产。

欧洲的钨资源大部分被世界大型钨企业收购。

俄罗斯钨矿储量较丰富,但由于地理位置接近北极,每年开采时间较短,供货数量不稳定很难形成规模。

非洲和南美也生产钨精矿,但是产量目前较小。

澳大利亚有10家左右矿业公司处在筹备和勘探阶段,预计到2011年下半年有部分生产。

我国在从钨精矿到中间产品包括仲钨酸铵(APT)、钨铁合金、钨粉、碳化钨粉等等的国际贸易中,约供应了国际市场钨产品需求的80%,居主导地位。

2009年,我国硬质合金总产量为1.71万吨,超过世界硬质合金产量的三分之一。

就生产规模和生产量而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硬质合金的第一生产大国。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国内钨品消费量呈逐年增长趋势,2005年消费2.2万吨,至2009年消费2.7万吨。

随着国家实行钨资源开采总量控制,促进了钨产品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产品结构得到优化调整,终端应用产品出口量随着我国钨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而逐年增长。

虽然我国钨资源储量、生产量、贸易量和消费量居世界第一,但无论是产业规模、技术装备、生产工艺,还是经营管理等方面,与国外先进钨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尤其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硬质合金领域,瑞典山特维克、美国肯纳金属、以色列依斯卡、奥地利普拉西等几家企业左右着世界市场,居主导地位。

我国的钨资源优势为钨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具备了相当规模和较高的技术水平,但仍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是世界对钨战略资源的争夺将越来越激烈。

由于世界钨资源的稀缺性及其特殊战略意义,许多国家纷纷将钨列为重要的战略金属,常年储备。

特别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在加大储备量。

美国早在1939年就开始进行战略物资储备;日本对钨金属进口依赖度超过90%,为了维护本国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对维持多年的金属资源保障政策进行修正以扩大储备的金属品种范围。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钨资源却正在大量流入国际市场。

二是钨精深加工产品的技术和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近年来,国内外在硬质合金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方面形成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促进了多种高性能新型硬质合金材料的问世。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先后利用烧结后续热处理、形变强化等工艺使W —Ni—Fe等钨基高比重合金的强度大幅度提高,钨合金穿甲弹的穿甲威力大幅度增大。

如德国MD53型钨合金穿甲弹的弹芯材料,其静态抗拉强度达1600MPa,2000m射程穿甲厚度达900mm。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钨产品消费市场,吸引了国外钨企业纷纷在中国设厂以争得一席之地。

近年来,全球五大硬质合金刀片、工具及工程机械公司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

美国肯纳金属公司分别在上海浦东和天津开发区投资建厂,生产硬质合金刀片、钻头、刀柄等;以色列伊斯卡金属切削集团在大连开发区独资建设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于一体的经营机构——IMC国际金属切削大连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硬质合金刀具和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及制造;山特维克集团分别在河北廊坊和上海嘉定设立工厂,生产切削刀具和工程工具;意大利SAMP公司和上海工具厂有限公司合资在上海嘉定建厂;日本株式会社泰珂洛成立泰珂洛超硬工具(上海)有限公司和泰珂洛超硬工具(上海)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为打开中国市场,甚至采用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进口硬质合金刀片价格低于欧美市场同种产品价格的手段,使这类高附加值硬质合金产品在中国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而中国硬质合金企业生产的刀片品种、质量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较还有一定差距,尤其在国产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数控刀具生产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更使国外产品在中国市场赢得了主动权。

随着中国钨加工技术的进步和钨消费领域的扩展,钨精深加工领域的技术和市场竞争必将越来越激烈。

总之,我国钨产业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围绕高精尖领域应用需求,发展现代高效刀具,实现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才能摆脱依靠消耗资源为代价、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老路。

二、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加强矿山接替资源的勘查,强化矿产资源管理,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控制总量;以集约高效开发为主题,以科技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开发精深加工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档次;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加强国内外合作,积极利用境外资源;通过市场导向和政府宏观调控,积极引导各生产要素向大企业及深加工领域集聚,全面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逐步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环保达标、资源节约的可持续发展的钨工业体系,提高我省钨工业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

(二)发展原则1、市场导向与政策引导相结合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适合市场需求、竞争力强的产品和技术,着力抓好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好的钨材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成立强有力的协调机制,紧密跟踪国内外先进技术,对于市场前景好的新型钨材项目和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加强政策扶持、规范运作、协调各方利益,引导和推动企业尽快做大做强。

2.坚持总量控制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原则一是加强宏观调控,坚决打击非法开采、乱采滥挖的行为,严格控制钨精矿生产规模,加强贯彻执行国家对钨精矿总量控制要求。

严格执行《钨行业准入条件》,限止钨冶炼规模无序扩张,提高钨粉和碳化钨粉的产品质量水平。

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钨深加工及应用产品。

3、突出特色与重点突破原则立足于整合现有资源,形成我省的钨产业特色,在一定规模的基础上集中资源、重点突破;着力通过抓好若干重大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项目,尽快形成产业规模和企业群体,争创区域品牌,提高我省钨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竞争能力。

4、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互动原则坚持技术和产业相互促进发展的原则,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技术和创新对产业的支撑作用,抢占先进适用技术制高点,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力的钨新材料产业群;坚持传统钨冶炼产业技术升级与发展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并行,发挥我省钨产业整体优势,追求整体经济效益。

5、以项目为支撑,自主发展和引进相结合原则通过组织重大项目的实施,形成一批钨深加工骨干企业,带动整个基地产业的发展。

在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力量和资源优势进行自主发展的基础上,吸引具有世界先进水平钨深加工企业到我省投资或开展合作,促进我省钨深加工业的发展。

6、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原则钨产业是与资源密切相关的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行”的方针,形成“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环境、以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机制;不断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逐步实现材料设计、开发、生产、消费和回收及利用全过程的环境友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