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故事梗概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梗概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梗概历史故事即生动又有趣,符合现代初中生的心理状态,而且也更符合现代初中思维发展的需要,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三国演义经典故事梗概。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梗概1:孙坚换帻脱险境董卓废杀少帝,擅立献帝,自己专制朝政,引起朝臣和各地豪强的共愤。
初平元年(190年),关东各州郡纷纷起兵反对董卓,共推出身世家大族的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
这时,威名素著的长沙太守孙坚也举兵参加了讨卓联盟,并被盟主袁绍任命为讨卓联军的先锋。
孙坚率军在汜水关前旗开得胜,杀败董卓部将胡轸。
初尝胜果后,孙坚即屯扎部队于梁东,进行休整。
同时派人向袁绍报捷并向联军粮草官袁术处催粮。
袁术是袁绍从弟,是一个志大才疏且嫉贤妒能之人。
其部下谋士见孙坚前来催粮,便为袁术出谋划策说:“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攻破洛阳,杀了董卓,犹如除狼而得虎。
今不发粮草给他,其军必败。
”这一建议正中袁术下怀,他便故意不发粮草给孙坚军。
孙坚军中缺食,自然慌乱起来。
细作侦知这一情况后,迅即报知汜水关董卓大将华雄。
华雄便采纳了李肃的计策,决定夜袭孙坚军营。
当夜,月白风清,华雄与李肃兵分两路突入孙坚营中。
孙坚部队措手不及,乱作一团,被杀得大败。
孙坚与部将祖茂破重围,纵马而逃。
华雄带领部下兵马紧迫不舍。
孙坚连发箭,都被华雄躲过,再发第三箭时,因用力过猛而拽断了弓,得弃弓纵马落荒而逃。
由于孙坚头上戴着赤帻(红色头巾),光下十分醒目,很好辨认,所以他跑到哪里,华雄就带领部追到哪里。
危急中,孙坚的部将祖茂为了保护孙坚,便让孙坚脱下赤帻,换上自己的头盔。
而由自己戴上孙坚的赤帻。
然后,二人分路而逃。
华雄及其部下只瞄准戴赤帻的追赶,于是孙坚得以脱险。
而祖茂为了引开追兵,拼命向前跑,见敌人快要追上,他便将赤帻挂于人家未烧尽的庭柱上,自己躲于树林中。
华雄率领追兵远远望见赤帻,因畏惧孙坚英勇而不敢近前,只远远用箭乱射。
射了一回,不见动静,方知是计,遂向前取下赤帻。
这时,躲在附近林中的祖茂从林中冲出,挥刀欲劈华雄,结果反被剽悍的华雄一刀斩于马下。
《三国演义》概括。

《三国演义》概括。
《三国演义》是一部描绘了魏蜀吴争霸历史的经典小说,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各势力之间的斗争和英雄豪杰的故事。
以下是这部小说主要内容的概括:1. 魏蜀吴争霸: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大势力崛起,彼此之间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争斗。
最终,曹操的儿子曹丕建立了魏国,刘备和孙权分别建立了蜀和吴,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2. 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桃园结下了不解之缘,三人一同征战,成为忠实的战友。
他们的结义故事成为了千古佳话,对三国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曹操谋刺董卓:曹操企图刺杀董卓,但被发现,险些丧命。
虽然失败了,但他的英勇事迹赢得了广大民众的赞誉。
4. 温酒斩华雄:华雄是董卓手下的一名大将,勇猛无比。
然而,在白马之战中,关羽斩杀了华雄,为刘备和桃园三结义的兄弟们立下了汗马功劳。
5. 三英战吕布:刘备、关羽和张飞一同作战,与吕布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决斗。
三人联手,最终击败了吕布。
6. 孙坚藏玉玺:孙坚在无意中得到了传国玉玺,并藏匿起来。
这引起了袁术的不满,最终导致了孙坚的死亡。
7. 徐州之围:曹操与吕布在徐州展开激战,曹操运用谋略,最终成功解围并战胜了吕布。
8. 曹操徐州复仇:曹操在徐州遭到背叛后,决心复仇。
他平定了地方叛乱,并采取措施消除了隐患。
9. 煮酒论英雄:曹操和刘备在酒宴上展开了一场智谋之战。
他们相互了解,并在后来的斗争中相互对抗。
10. 袁绍攻曹操:袁绍为了争夺天下,率领大军进攻曹操。
虽然双方互有胜负,但最终袁绍败退。
11. 白马之围:白马之围是袁绍与曹操之间的一场战役。
为了救援被围困的白马城,曹操派遣大将徐晃等人前去解围,成功击败了袁绍的大军。
12. 曹操斩文丑:文丑是袁绍帐下的大将之一,曾与关羽交战。
在定州之战中,曹操亲自上阵,斩杀了文丑,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13. 曹操郭嘉灭吕布:曹操和谋士郭嘉联手,成功地击败了吕布。
这次胜利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14. 吕布貂蝉生死恋:吕布和貂蝉之间的感情故事令人唏嘘不已。
三国演义 故事梗概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
《三国演义》是一部描绘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历史风云的长篇小说,作者罗贯中以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解为基础,再结合民间的三国故事传说与宋元话本、戏曲等多种元素,进行了深入的艺术加工和再创作。
故事梗概如下:
1、黄巾起义:东汉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
巨鹿人张角创立了黄巾教,号召民众起义反抗汉朝。
2、董卓进京:大将军董卓带兵进京,掌握了朝廷大权,废立皇帝,荒淫无度。
3、诸侯联盟:曹操、袁术、刘备等诸侯组成反董联盟,共同讨伐董卓。
4、三英战吕布:刘备、关羽、张飞与吕布在虎牢关大战,最终击败了吕布。
5、连环计:王允利用貂蝉的美貌和聪明才智,成功地离间了董卓和吕布的关系。
6、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在官渡击败了袁绍,奠定了他在北方的地位。
7、三顾茅庐:刘备三次前往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
8、赤壁之战: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击败了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9、定军山之战:黄忠在定军山射杀了夏侯渊,为刘备立下大功。
10、五丈原之战: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汉军队撤退。
11、神榜之战:司马懿发动政变夺取曹魏政权,建立晋朝。
12、铁索连环计:周瑜利用黄盖的计谋火烧曹操的战船,将曹军击败。
13、长坂坡之战: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出了刘备的儿子阿斗。
14、火烧连营:陆逊利用火攻战术击败了刘备的蜀军。
15、单刀赴会:关羽单刀赴会,成功地维护了荆州的领土。
16、水淹七军:关羽利用天时地利,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17、走麦城:关羽被孙权所杀,蜀汉与吴国的关系破裂。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它描绘了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武将之间的智勇较量以及各类奇巧的兵器和谋略。
下面将为您梳理《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
第一章:黄巾起义故事开始于东汉末年,地方官员董卓专权,朝廷腐败,社会秩序混乱。
民间传出:“天下将乱,非命且乱。
”一时间风声鹤唳,社会氛围紧张。
正当此时,黄巾军领袖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为口号,因民众的支持而发动起义。
这一起义成为黄巾起义,形成了强大的反抗势力。
第二章:义释张角在张角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举事者众。
然而,由于统一指挥的缺乏,起义军势力几乎分崩离析。
曹操、刘备、袁绍等英勇有识之士,纷纷打败敌军,为社稷尽忠。
其中,乌桓族的另义人赵云,获得刘备赏识,并成为其将领。
第三章:黎阳之战董卓专权之举引起了朝廷的不满,终于遭到了剿灭。
然而,世道仍不安宁。
各地的军阀为了争夺权力和战利品,开始相互争斗。
刘备、曹操、袁绍等人激战于黎阳,最终刘备惜败,逃到了幽州。
第四章:洛阳之战曹操为了追击刘备,发动了洛阳之战。
在战斗中,刘备军团被曹操军所围困,危急之时,关羽单刀赴会,解救了刘备。
这一战斗使得曹操军元气大伤,刘备继续逃亡。
第五章:三英战吕布吕布,又名“飞将军”,是当时的一位勇猛的将领。
他率部攻击刘备,结果被关羽、张飞等人围攻。
吕布虽然勇猛,但最终还是败亡于三英之手。
第六章:焚世黄巾董卓之死引起了董家的内乱,各地兵变不断。
而袁绍也趁机聚兵起兵,发动战争。
曹操和袁绍等军阀的角逐使得中原战乱不止。
景帝之子刘协被立为皇帝,此后董卓之乱逐渐平息。
第七章:单骑救主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称霸中原。
刘备、孙策等人纷纷起义,反对曹操的统治。
在此期间,关羽在白马坡单骑救出了刘备,目睹了关羽的英勇之事。
第八章:揭竿起义孙权在长江流域建立了吴国,刘备建立了蜀国。
诸侯相继称王,分割了中原。
这是中国历史上三分天下的局面。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简单版5篇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简单版5篇第一篇:三国演义故事梗概简单版第一回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
第二回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邮一顿。
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宦官。
第三回何进被宦官所杀,而与此同时他所召来的凉州刺史董卓已经率兵来到洛阳。
董卓欲行废立之事,遭到丁原的反对,董卓用离间之计使丁原义子吕布背叛丁原,投奔了董卓。
第四回董卓废掉少帝,立陈留王为帝,引起朝臣不满。
曹操自告奋勇前去刺杀董卓,但却失败了。
第五回曹操在陈留起兵,发矫诏声讨董卓。
前来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立袁绍为盟主,关羽在阵前斩了董卓大将华雄,自此威震三军。
吕布出关挑战,刘备兄弟三人奋勇击败吕布。
第六回董卓用李儒之计,将汉献帝劫往长安。
长沙太守孙坚得到传国玉玺后离开了洛阳,准备回江东发展大业。
第七回十八路诸侯联军开始瓦解,袁绍占据冀州后与公孙瓒开战,但公孙瓒得到了猛将赵云,袁绍与战不利。
孙坚为报刘表拦路之仇,率部攻打江夏,却被乱箭射杀。
第八回董卓暴虐无度,司徒王允利用美女貂蝉离间董卓、吕布,董卓在凤仪亭用画戟掷打吕布,自此二人结仇。
第九回吕布在王允的挑拨下亲手杀了董卓,董卓余党李傕、郭汜起兵攻打长安,杀害了王允。
第十回李傕、郭汜掌握大权后,假借献帝名义使曹操攻打青州黄巾军。
曹操父亲被陶谦部将张闿杀害,曹操迁怒陶谦,率兵前往徐州,望风劫掠。
第十一回孔融被黄巾余党攻击,派同乡太史慈前往平原请刘备前来解围。
刘备来到徐州,曹操又因为后方被吕布袭击,因而撤兵。
陶谦有意把徐州让给刘备,被刘备婉言谢绝。
第十二回陶谦病死,刘备自领徐州牧。
曹操用计击破吕布,攻陷濮阳城,吕布被迫弃城而逃。
第十三回杨彪用反间计使李傕、郭汜反目成仇,不料二人竟在长安城中作乱,杨彪惭愧无地。
李傕部将杨奉对李傕的暴虐不满,起兵攻打李傕,但事机败露,杨奉败走。
第十四回曹操起兵击败李傕、郭汜,将汉献帝迎至许都,自此掌握朝廷重权。
三国演义全书梗概(五篇)

三国演义全书梗概(五篇)篇一:三国演义全书梗概400字任子涵《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的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以描写战争为主。
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朝纲腐败,群雄并起,董卓被王允用杀了,而王允也被董卓部将杀死,曹操趁机携天子以令诸侯,破吕布、擒袁术、灭袁绍,统一了北方中原地区占据天时。
而东方的孙权继父兄基业占据了江东六群八十一州,占据地利。
而唯独刘备虽然是皇亲国戚、一方诸侯,但势力十分弱小。
于是他投奔了刘表,驻扎在新野县,在此期间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后来诸葛亮劝吴伐魏,在东吴与曹操大战之时,趁机攻取荆襄九郡,又占据了巴蜀、汉中地区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后来魏将徐晃与东吴大将吕蒙打败了关羽,而关羽最终死于孙权之手,刘备亲征东吴为关羽报仇,却败于陆逊之手,在白帝城托孤。
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却无功而返最后病亡,诸葛亮死后蜀军大将姜维九次伐魏均无功而返。
后来司马氏篡魏,改国号为“晋”,先灭蜀汉,后亡东吴,三足天下至此得到了统一。
《三国演义》这本书让我们了解历史,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学会思考,对于我们以后的写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篇二:三国演义全书梗概400字刘备、关羽、刘飞是在桃园结义的生死兄弟。
他们讨伐黄巾起义后只得了一个小官后,来靠公孙瓒大人,他们才任平原省令,他们三人都是英雄豪杰。
刘备是皇室后代,为老百姓着想,有心投兵,关羽也是英雄,他因为愤愤不平要为百老百姓讨公道也来投并张飞虽然性子急但他从不无能人对大哥和二哥听命是从不投靠无能的人,对大哥和二哥听命是从。
他们投军以后,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百姓都夸他们。
从此,曹操的儿子废汉自立,定国号“魏”。
刘备亦继汉统,建立蜀汉。
为了给关羽报仇,他亲征江东,结果孤军深入,为陆逝所败,刘备败死在自帝城,托孤于诸葛亮,此后,孙权建立了吴国。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少主刘蝉,独撑危局。
期间,诸葛亮一直竖持联吴抗曹的基本方略,七擒孟获后,他稳住了后方。
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情节概括

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情节概括从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与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来看,故事都是整个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将知识传承的主要途径,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情节概括。
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情节概括1:孔明一纸救江东当曹操得知周瑜病逝的消息后,就准备再次兴兵进犯江东。
但是,他又担心西凉州的镇东将军马腾,会乘机袭取空虚的许都。
为此,曹操特派使者西去凉州,以朝廷的名义给马腾加以征南将军的头衔,命令他随军讨伐孙权。
于是,马腾带领次子马休、马铁及5000西凉兵卒应召来到许昌城下。
不久,西凉兵被曹操消灭,马腾父子三人也惨遭杀害。
此后,曹操自认为解除了后顾之忧,即时起兵30万,直扑江东。
江东闻报之后,立即让鲁肃派使者西上荆州,向刘备求援。
看罢江东的求救信,胸有成竹地对刘备说:“既不用动江南之兵,也不用动荆州之兵,我自有妙计使曹操不敢进兵东南。
”他让使者带回江东的信中说:“如果曹军南犯,刘皇叔自有退兵之策。
”诸葛亮告诉刘备说:“曹操平生最担心的就是西凉之兵。
现在曹操杀了马腾,马腾长子马超仍然统领着西凉之众,曹操的杀父之仇定使马超刻骨切齿。
主公只要修书一封,派人结援马超,让马超兴兵入关。
这样一来,曹操岂能兵犯江东?”刘备闻言大喜,立即修书,派使者投送西凉的马超。
马超听说父亲和两个弟弟遇害的消息后,放声大哭,悲伦倒地。
他咬牙切齿,痛骂曹贼。
正在此时,刘备的使者持书赶到。
马超拆书一看:刘备在信中除了大骂曹操之外,还回忆了昔日与马腾同受汉帝密诏、誓诛曹贼的往事和旧情。
指出,现在曹操与马超又结下不共天地、不同日月之深仇。
他建议马超率西凉之兵以攻曹之右,他统荆、襄之众以遏曹之前。
认为此举不但曹操可擒、奸党可灭、大仇可报,而且汉室可以复兴。
马超看罢,立即挥泪复信,打发使者先回,随后便点起西凉兵马。
正准备进发时,西凉太守韩遂使人请马超相见。
原来韩遂与马腾是结义兄弟,韩遂与马超以叔侄相称。
韩遂告诉马超:曹操派人送来书信,以封西凉侯为诱饵,让韩遂擒拿马超。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梗概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梗概三国演义主要内容梗概《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三国演义主要内容梗概,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梗概篇1在东汉末年,宦官当权,民不聊生。
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发动了黄巾起义,很快黄巾军发展到了四五十万人,声势浩大,官军闻风丧胆。
张角率领大军直犯幽州,太守刘焉为了抵挡黄巾军,出榜招募义兵,这一下就引来了三位英雄好汉——刘备、关羽、张飞。
三人虽然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于是就在张飞家后院的桃园结为兄弟,三人焚香发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刘备为长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刘关张三人从军后显示出非凡的才能,多次大胜黄巾军,却并不被赏识,直至参加了平定渔阳之战,刘备因立功才被任为平原令。
汉灵帝死,太子刘辩继位,为外戚大将军何进所制。
十常侍诱杀何进,袁绍等领兵诛杀宦官,西凉刺史董卓趁机进兵京师、驱逐袁绍、灭丁原收吕布、废少帝立献帝,专权朝野,并毒死刘辩。
满朝文武,对董卓无可奈何。
骑校尉曹操于是借献宝刀为名,入董府前去行刺,未成,逃走,至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感其义行,义释曹操,与他一道逃到成皋,投宿曹操的父亲结义兄弟吕伯奢家中。
吕伯奢家人磨刀准备杀猪款待,曹操怀疑他们要杀自己,竟将吕伯奢全家杀害,并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因不齿曹所为而离开。
曹操只身前往陈留,拉起一支队伍,推袁绍为盟主,联合十七镇诸侯讨伐董卓。
刘关张也参与了这次讨伐。
曹操、袁术等八路诸侯与吕布对峙于汜水关,吕布大败,逃至虎牢关上。
董卓见吕布战败,盟军势大,烧洛阳,逼献帝迁都长安。
盟军入洛阳,各起异心。
孙坚在宫井中得到了传国玉玺,率军返回江东。
曹操与袁绍发生摩擦,去了扬州。
盟军瓦解,接着军阀又开始火并。
袁绍攻公孙瓒,瓒被赵云所救。
孙坚攻荆州,被刘表军士用乱箭射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回: 回 1、祢衡击鼓骂曹操 、
话说曹操挟持着汉献帝,威震天下,朝廷里文武百官无不惟命是从, 话说曹操挟持着汉献帝,威震天下,朝廷里文武百官无不惟命是从,只有一人不肯向曹操屈 他就是孔融。曹操当时礼聘孔融为官,他的目的是想博得一个“敬重读书人”的美名。 服,他就是孔融。曹操当时礼聘孔融为官,他的目的是想博得一个“敬重读书人”的美名。不料 孔融入朝以后,处处与曹操为难,使得曹操大为不悦。 孔融入朝以后,处处与曹操为难,使得曹操大为不悦。 在孔融四十岁的时候,他认识了一个二十四岁的青年人祢衡。祢衡聪明绝顶,文章好,口才佳, 在孔融四十岁的时候,他认识了一个二十四岁的青年人祢衡。祢衡聪明绝顶,文章好,口才佳, 孔融很爱他的才华,特别把他推荐给曹操。祢衡向来看不起曹操,自称有“狂病”不肯前往。 孔融很爱他的才华,特别把他推荐给曹操。祢衡向来看不起曹操,自称有“狂病”不肯前往。祢 衡在外面常常说一些看不起曹操的话,这些话传到曹操的耳朵里,曹操气不过,想杀掉祢衡, 衡在外面常常说一些看不起曹操的话,这些话传到曹操的耳朵里,曹操气不过,想杀掉祢衡,又 怕天下人非议,不敢动手。 后来,曹操听说祢衡善于击鼓,于是曹操大宴宾客, 怕天下人非议,不敢动手。 后来,曹操听说祢衡善于击鼓,于是曹操大宴宾客,在筵席上命祢衡 为其击鼓助兴,好来羞辱祢衡。 祢衡穿着旧衣,拿起鼓槌便唱起了《渔阳三过》 为其击鼓助兴,好来羞辱祢衡。 祢衡穿着旧衣,拿起鼓槌便唱起了《渔阳三过》,他唱得苍凉悲 客人们听了都感慨流涕。唱着,唱着,他走到了曹操跟前, 壮,客人们听了都感慨流涕。唱着,唱着,他走到了曹操跟前,动手把自己身上的衣服一件一件 脱下来,脱得一丝不挂站在众人面前,宾客们吓得纷纷用衣袖遮面。 脱下来,脱得一丝不挂站在众人面前,宾客们吓得纷纷用衣袖遮面。 庙堂之上,何故无礼? 曹操叱责道。 “庙堂之上,何故无礼?”曹操叱责道。 祢衡冷笑道: 欺君罔上才叫无礼,我不过表现我是清白之身罢了! 说着, 祢衡冷笑道:“欺君罔上才叫无礼,我不过表现我是清白之身罢了!”说着,眼光往曹操上下 这么一扫,有说不出的轻视。 曹操气昏了: 你清白,那么谁污浊? 这么一扫,有说不出的轻视。 曹操气昏了:“你清白,那么谁污浊?” 祢衡正气凛然道: 你不识贤愚,是眼睛污浊;你不读诗书,是嘴巴污浊;你不接纳忠言, 祢衡正气凛然道:“你不识贤愚,是眼睛污浊;你不读诗书,是嘴巴污浊;你不接纳忠言,是 耳朵污浊;你不通古今,是身体污浊;至于你一心一意想篡汉,嘿嘿,是你心地污浊! 耳朵污浊;你不通古今,是身体污浊;至于你一心一意想篡汉,嘿嘿,是你心地污浊!” 祢衡的话一字一句像枪炮般直射人心,曹操仿佛被毒蛇咬了一口,全身痉挛。 祢衡的话一字一句像枪炮般直射人心,曹操仿佛被毒蛇咬了一口,全身痉挛。 曹操很想把无礼的祢衡杀掉,考虑了半天,回过头来对孔融说: 杀掉祢衡这混账小子, 曹操很想把无礼的祢衡杀掉,考虑了半天,回过头来对孔融说:“杀掉祢衡这混账小子,对我 来说,比杀一只麻雀、一只老鼠还要简单。但此人在社会上还有一些名气,杀他对我不利, 来说,比杀一只麻雀、一只老鼠还要简单。但此人在社会上还有一些名气,杀他对我不利,我把 他送给刘表算了! 曹操本想羞辱祢衡,却反被祢衡羞辱了一番,心中懊恼不已, 他送给刘表算了!” 曹操本想羞辱祢衡,却反被祢衡羞辱了一番,心中懊恼不已,把这股怨气 都发在孔融身上,编了一套罪名把孔融处死,为了斩草除根,孔融全家都被斩首。 都发在孔融身上,编了一套罪名把孔融处死,为了斩草除根,孔融全家都被斩首。
《三国演义》重要故事梗概 三国演义》
第20回: 回 1、许田打围。 、许田打围。 2、衣带诏书。 、衣带诏书。
因为曹操的权大了,汉献帝嫌他太专横,要外戚 因为曹操的权大了,汉献帝嫌他太专横, 董承设法除掉曹操。他写了一道密诏缝在衣带里, 董承设法除掉曹操。他写了一道密诏缝在衣带里,又 把这条衣带送给董承。董承接到衣带中的密诏, 把这条衣带送给董承。董承接到衣带中的密诏,就秘 密约了他的几个亲信,商量怎样除掉曹操。 密约了他的几个亲信,商量怎样除掉曹操。他们觉得 自己力量不够,认为刘备是皇室的后代, 自己力量不够,认为刘备是皇室的后代,一定会帮助 他们,就秘密找刘备商量,叫刘备去一起干。 他们,就秘密找刘备商量,叫刘备去一起干。刘备同 意了。 意了。
第三十九回 初出茅庐 火烧博望坡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 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 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 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诸葛亮假 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 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 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 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 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 火。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 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 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 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 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 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第30回:官渡之战: 回 官渡之战: 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 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 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 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曹 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 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 军队连夜奔袭乌巢。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 军队连夜奔袭乌巢。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 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 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 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 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
第25、26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 回 公曰: 兄言三便,吾有三约。若丞相能从, 公曰:“兄言三便,吾有三约。若丞相能从,我即当 卸甲;如其不允,吾宁受三罪而死。 辽曰: 卸甲;如其不允,吾宁受三罪而死。”辽曰:“丞相宽洪 大量,何所不容。愿闻三事。 公曰: 一者, 大量,何所不容。愿闻三事。”公曰:“一者,吾与皇叔 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 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 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 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 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 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 断不肯降。望文远急急回报。 张辽应诺,遂上马, 断不肯降。望文远急急回报。”张辽应诺,遂上马,回见 曹操,先说降汉不降曹之事。 曹操,先说降汉不降曹之事。 徐州失守,关羽中计被围屯土山,被张辽以“忠义” 徐州失守,关羽中计被围屯土山,被张辽以“忠义” 名义劝说后,提出三个条件而后暂居曹营。 名义劝说后,提出三个条件而后暂居曹营。虽然曹操对他 极尽恩宠,更赠他赤兔宝马, 极尽恩宠,更赠他赤兔宝马,但关羽在探听到刘备的消息 仍决然挂印封金, 后,仍决然挂印封金,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义无反顾地 离开曹操,追随刘备而去。 离开曹操,追随刘备而去。
2、曹操借刀杀祢衡 、 曹操心里非常恼怒,怀恨在心,部下张辽想杀掉祢衡, 曹操心里非常恼怒,怀恨在心,部下张辽想杀掉祢衡, 他却制止了,却任命他பைடு நூலகம்荆州的使臣, 他却制止了,却任命他做荆州的使臣,说服刘表归降朝 后来祢衡去见刘表,积习难改,又激怒了刘表。 廷。后来祢衡去见刘表,积习难改,又激怒了刘表。刘 表听说过祢衡多次辱骂曹操的事, 表听说过祢衡多次辱骂曹操的事,知道曹操想借自己的 手杀掉祢衡,担当“害贤”的恶名, 手杀掉祢衡,担当“害贤”的恶名,便派他去见江夏的 将军黄祖。黄祖是一个小军阀,素质没有达到曹操、 将军黄祖。黄祖是一个小军阀,素质没有达到曹操、刘 表那个层次。祢衡见了黄祖,重施故技,没有说几句, 表那个层次。祢衡见了黄祖,重施故技,没有说几句, 便把黄祖得罪了。黄祖悖然大怒, 便把黄祖得罪了。黄祖悖然大怒,叫人把祢衡拉出去斩 掉了。听说祢衡被黄祖杀掉了,曹操哈哈大笑起来: 掉了。听说祢衡被黄祖杀掉了,曹操哈哈大笑起来: 这个腐儒自己找死,根本用不着脏我的刀。 “这个腐儒自己找死,根本用不着脏我的刀。”
第36回:徐庶回马荐诸葛 回 第37、38回: 、 回 1、三顾茅庐 、 由于徐庶的推荐,刘备、关羽、 由于徐庶的推荐,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 诸葛亮。第一次小僮说诸葛刚外出远游。第二次刘备只 诸葛亮。第一次小僮说诸葛刚外出远游。 见到诸葛均,就留下一封信表达敬慕之情, 见到诸葛均,就留下一封信表达敬慕之情,然后冒雪回 第三次恰好诸葛亮在午睡, 去。第三次恰好诸葛亮在午睡,刘备一直等到他睡醒更 衣后才得以相见。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 衣后才得以相见。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 最终答应出山共图大业。 三顾茅庐” 最终答应出山共图大业。“三顾茅庐”后来便用以比喻 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有时也表示多次拜访才见到对方。 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有时也表示多次拜访才见到对方。 2、隆中对三分天下 、
第34回: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蔡夫人早对刘备怀有戒心,当他听到刘备反对 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时,就对刘备起了杀心,遂与 弟蔡瑁密谋,以刘表的名义在襄阳设下“鸿门宴”, 请刘备赴会。在宴会上,伊籍将蔡之害计密报刘备, 并引其从西门单骑速逃,蔡瑁随后追至檀溪,刘备 纵马下溪,马前蹄忽陷,刘备挥鞭急呼,马忽似龙 驹,纵身而起,跃过檀溪,刘备脱险。
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 关云长千里走单骑 :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一心 想收服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赐美女、金银、 想收服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赐美女、金银、官 职等物品,关羽独留下赤兔马,以便来日寻刘备方便。 职等物品,关羽独留下赤兔马,以便来日寻刘备方便。听到 刘备下落后,关羽将官印吊于屋中,带上嫂嫂,奔向刘备。 刘备下落后,关羽将官印吊于屋中,带上嫂嫂,奔向刘备。 途中因没获曹操批准,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 途中因没获曹操批准,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皆杀之闯 关。 过五关斩六将: 过五关斩六将:刘、关、张失散后,关羽为等待时机寻找刘备 张失散后, 以及保护兄嫂不被侵犯曾同意暂时归降曹操, 以及保护兄嫂不被侵犯曾同意暂时归降曹操,关羽后来得到了 刘备的消息,挂印封金,坚决离开曹营, 刘备的消息,挂印封金,坚决离开曹营,一路之上遭到了层层 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了五个关隘, 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了五个关隘,立斩曹操六员大 这段情节表现了关羽对刘备及其集团的利益无限忠诚。 将。这段情节表现了关羽对刘备及其集团的利益无限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