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梦-萧县
家乡的名片萧县600字作文初三

家乡的名片萧县600字作文初三
我的家乡在一个叫萧县的小镇上,这里的景色很美,春、夏、秋、冬各有各的特色。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到了,冰雪融化,鸟语花香,小树也开始发芽,孩子们在蹦蹦跳跳地捉蝴蝶哩!大人们可不像小孩那样快活,家家户户都忙着翻地播种。
虽然有微微的春风,但是人们还是大汗淋漓,每家忙完后都会去别家干活,这种互帮互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夏姑娘来了,骄阳似火,伴随着一阵阵知了的歌声,树叶也开始茂密起来了,安静的村道上一个人也没有,小孩都躲在家里一边吹着风扇一边吃着雪糕呢!因为夏天田间干旱,所以人们顶着毒辣的太阳在田间浇水,乡亲们可真是勤劳啊!“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金秋时节,玉米地里一片金黄,全村都沉浸在大丰收的欢乐之中。
田间里有一种果子叫酸枣,没有熟透时是青色的,半熟时是黄色的,熟透了却是红色的,大人忙着收玉米开心极了,孩子们却沉浸在摘酸枣中,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呢!
冬天的雪景才叫美呢!房子、大树、小路全披上了白色的衣裳,大雪纷飞,冰天雪地。
小朋友在堆雪人,有的堆得像一只小猪,有的堆得像只企鹅,还给戴上红领巾,打雪仗的小孩更是乐翻了天....
勤劳的大人们在门前忙着铲雪,担心孩子们摔倒,夜晚,小孩抱着书,去给爸妈暖被窝,可谓是:“香九龄,能温席”,真是孝顺啊!
这就是我的家乡———个平凡的平原小镇,一个我喜欢的地方,有我无忧的童年和美丽的风景,你们喜欢吗?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我的祖国!。
萧县食风俗

萧县食风俗我的家乡在萧县。
萧县,古称萧国,位于淮北平原北部,素有“汉兴福地”“淮海明珠”之称。
其风俗众多,内涵丰富,在淮海地域文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众多的风俗中,影响较为深远的当数吃的风俗。
家乡人喜爱吃羊,谚云:无羊不成席。
羊,是最早被人类成功驯养的动物之一,对人类贡献巨大。
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少不了它,尤其让人难忘的是它肉味的鲜美。
以羊为主要食材的萧县菜品有:烤全羊、手抓羊肉、清汤羊头、羊肉汤、羊肉串、地锅羊肉、羊三宝、香酥羊排、羊肉煎包等。
还有配套面食:烙饼、面条、壮馍等。
另外,还有啤酒等饮品。
当然还少不了葡萄、苹果、青萝卜等萧县特产。
单是看看这些菜名,已经让人垂涎了。
另外,羊肉有其独特的药用价值。
据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记载:当归羊肉生姜汤能治血虚寒疝等疾病。
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中称:羊肉甘热无毒,食之肥软益人,治疗筋骨急强,虚劳益气。
所以,注重养生的萧县人,特别爱吃羊肉。
民谚为证:“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馍,羊肉汤。
”给回娘家的闺女奉上一碗羊肉汤,表达最美的亲情。
二〇〇〇年,萧县丁里镇民众自发组织吃伏羊活动。
吃伏羊,就是在伏天吃羊。
如何计算初伏的日子?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始之日开始。
为什么在伏天吃羊?伏天吃羊,以热制热,驱散体内湿毒,可以补虚健体。
到了二〇〇七年,萧县举办了首届伏羊文化节,这样,吃羊的文章做大了。
二〇一五年,伏羊节打出主题:羊那么香,我想去尝尝。
萧县主会场举办千人吃伏羊品鉴会,现场撑起直径达三米的大锅,可以同时满足两千人就餐。
在二〇一七年十一月,萧县伏羊宴被评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莫大的殊荣!做好“羊”文章,打造大品牌,彰显萧县人民的智慧,述说萧县人民的伟大梦想。
从“羊大”为“美”的审美情趣,到“鱼羊”为“鲜”的美食追求,再到“食羊”为“养”的养生理念,无不隐含着萧县人对羊肉美食的热爱和对羊肉烹饪技艺的无止境追求。
萧县食羊风俗是对中华食文化的卓越贡献。
不过,家乡有关吃的风俗中,也有糟粕。
我的家乡萧县概要精品PPT课件

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学龄儿童, 人人可在自如间彰显出自己的艺术风采。
和谐生活入画来 画乡之花竞相绽放 “书画心画”,“字为其人”,书画艺术表情达意。
宿州萧县
萧县伏羊节
烈日当头,万人空巷,争吃伏羊。这是伏羊节期间萧县 最真实的写照。
宿州萧县
萧县的招牌
宿州萧县
美好的童年, 美好的家乡! Nhomakorabea 宿州萧县
基本介绍
位于安徽省最北部,苏、 鲁、豫、皖四省交界处。 总面积1885平方千米
素有“徐州的西大门”之
称
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
宿州萧县
城市建设
皖北建设新龙头!
一带两轴四组团”的空间格局
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县
中国辣椒制种第一县
宿州萧县
宿州萧县
宿州萧县
国画之乡
宿州萧县
我的老家就住在这个村
宿州萧县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关于萧县文化的作文

关于萧县文化的作文我的家乡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苏、鲁、皖、豫四省交界处。
总面积达1885平方千米,素有“徐州的西大门”之称。
区位明显,交通便捷,是发展的新龙头。
土地格局适合种植小麦、玉米、大豆、辣椒一些农产品。
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县,199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书画艺术之乡”,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学龄儿童。
人人可在自如间彰显艺术风采。
漂亮的萧县北站高铁站,从合肥直通萧县北站,全程不要两小时,一出高铁站大门,就是宽广的高铁站广场。
在广场这里,你可以找到连通萧县各地的直达公交车,十分方便。
家乡的居住环境和基础配套设施正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令人向往。
接下来我带大家看到的是皇藏峪,皇藏峪,原名黄桑峪。
汉高祖刘邦称帝前,曾因避秦兵追捕而藏身于此,故改名皇藏峪。
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萧县城区东南30公里,是历史文化遗产、最大古树群落、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
皇藏峪有“天然氧吧”之称,最高峰平顶山,海拔高度389米。
是收复外蒙古将领徐树铮的故里。
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属于淮河旅游圈,由瑞云寺景区、天门寺景区、樱桃沟景区、竹林寺景区和倒流河遗址区五个部分组成。
景区获颁国家级摄影创作基地、亚洲最佳生态旅游景国际最具潜力旅游度假目的地、最佳森林康养目的地等称号。
来到皇藏峪这里一定要吃一锅的地锅鸡,才能满足大家的味蕾!!刚刚带大家看完了皇藏峪,我们带着激动的心情接着来看萧县的另一处美景,圣泉寺。
圣泉寺位于萧县城西北1.5公里的泉山北坡,有房舍30余间,寺依山势,殿庭门廊,颇为壮观。
因寺旁有一泉曰“圣泉”而得名。
圣泉,虽仅一小池,但四季不涸,且泉水甘洌,为矿泉水中的上品,来此取水游乐者络绎不绝。
喝上一口“圣泉水”,神情气爽,心情也美美哒!圣泉寺最出名的还有面皮、娃娃鱼!一定要品尝一下特色小吃,再配上满满两大勺辣椒油!别提多美味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萧县春秋时期为萧国地,秦置萧县。
自古有“文献之邦”之美誉,风骚人物荟萃,春秋三贤(闵子骞、颛孙子张、颜子柳)皆孔门高足;今为文化部命名的“书画艺术之乡”,全县擅长丹青者2万余人,其中刘开渠、朱德群、王肇民、萧龙士、卓然、吴燃等为国内外著名的艺术大师,各种风格的书画作品犹如繁星璀璨,县城书画艺术一条街集书画创作、装裱、展览、交易、鉴赏于一体,成为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国内外书画爱好者纷至沓来。
萧县的变化作文

今年暑假,我有幸回到我的家乡,不知大家知不知道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萧县的葡萄,砀山的梨”,我的家乡就是——萧县。
萧县可是葡萄之乡呢!我为此倍感骄傲!在家里闲得无聊,就闹着妈妈带我去市区,妈妈同意了。
Let’sgo!出发!行驶了大约40多分钟。
到了,这比我们住的地方,高端,大气,上档次多了。
这条巷子是服装街,那条是食品街。
不远的山矗立在东边,我们开车在山的一周转,到处是鸟语雀鸣,大树苍翠欲滴,山上有餐厅,跳入眼帘的那道复古风,木镂的门窗,原木的桌凳。
现在山上也有风力发电站了,那摆动的风车真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了呢!看到了这些。
遥想以前,我们萧县只是一个穷山沟沟,没有车就连两个轮,三个轮的都没有。
马路是水泥路,水一淋变水和泥的路了,走一脚泄一脚.,苦不言堪而如真山变了,变得挺拔了,人们在山中种下了一颗颗树。
水变了,变得清澈见底。
中国奔小康,萧县奔富了。
萧县一天比一天富强,它也像中国证明自己可以的。
近些日子,只要是萧县人都知道,萧县在创建省级文明县城。
可以说,这段时间里,大萧县发生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大变化。
从前的县城,道路上全是垃圾、果皮纸屑,塑料袋飘得满天都是。
即使那些道路清洁工们整天忙得不亦乐乎,也没见环境有什么改善。
那一块刚扫好,突然一阵风吹来,又把这一块地上的垃圾吹到了那块地上。
行人特别喜欢闯红灯,他们非要抢在别人前面冲过去,即使是汽车开过来也不放在眼里,这简直就是在拿生命开玩笑;有些电动车还逆道而行,在人堆里,汽车队伍里钻来钻去;还有的小车司机在警察面前玩起了漂车,一辆辆汽车像一匹匹脱疆的野马,在道路上飞奔着。
整个县城就像一座原始森林,那些交通规则几乎都失去了作用,你走你的,我开我的,他骑他的,谁也不管谁,谁也不问谁。
突然有一天,创建文明县城的号令一出,萧县立刻大变了模样,道路上架起了围栏,人行道、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都隔离开来,变得秩序井然。
洒水车、扫地车忙忙碌碌。
环卫工人多了,红绿灯多了,警察也多了。
家长萧县特色的风俗作文

家长萧县特色的风俗作文
嗨,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我要带你们去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我的家乡——萧县。
这里有许多有趣又独特的风俗,就像一部生动的故事书,让我们一起来翻阅吧!
首先,我们来说说萧县的春节。
每当新年来临,家家户户都会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喜庆的春联,那是我们迎接新年的方式。
你知道吗?在萧县,我们有个特别的习俗,就是“舞龙灯”。
长长的龙身由许多节组成,每节都有人举着,大家随着鼓点起舞,象征着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看那金光闪闪的龙头,是不是觉得特别神奇呢?
再来说说我们的“糖画”。
在萧县的街头巷尾,常常能看到老爷爷手里拿着一把勺子,勺子里装的是热乎乎的糖稀。
他们手腕一抖,一挥,就能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有龙、凤、蝴蝶,甚至还有小朋友们喜欢的卡通人物。
这个甜蜜的艺术,是不是让你也想尝一尝呢?
还有,萧县的“打铁花”也是个大大的惊喜。
在黑夜中,匠人们把铁水高高抛起,瞬间绽放出万朵火花,像烟花一样美丽,照亮了整个夜空。
这不仅是手艺的展示,更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故事,萧县的风俗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们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希望你们也能喜欢这些故事,就像我喜欢分享它们一样。
下次你来萧县,一定要找我哦,我会带你体验更多的乐趣!
好了,小朋友们,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期待下次再见,我们一起探索更多的奇妙世界!。
介绍我的家乡萧县

介绍我的家乡萧县
-
1 自然景观 3 美食 5 艺术与手工艺 7 未来发展
目录
CONTENTS
2 人文景观 4 总结 6 教育
2
介绍我的家乡萧县
萧县,位于安徽省的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 蕴深厚的县城
x
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一个充满魅 力的地方
【1】
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
萧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 皇藏峪。皇藏峪是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有着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奇特的山峰。 传说中,这里是汉朝时期刘邦避难的地方,因此也被称为"皇藏峪"。在皇藏峪内,游 客可以欣赏到壮观的瀑布、奇特的山石和古老的寺庙,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67 LOREM
10 LOREM
【7】
未来发展
未来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萧县也在不断地 探索和前进。在未来的发展中,萧县将继续注 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 全面发展。同时,萧县还将加强文化旅游产业 的发展,打造更多的旅游景点和文化活动,吸 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总之,我的家乡萧县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 地方。这里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 景观和美味的食物。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 萧县将继续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和光彩
-
THAN分
其中,萧县羊肉汤是萧县最有名的特色美食之一。这道美食是用新鲜的羊肉和多种佐料熬 制而成,汤汁浓郁、肉质鲜嫩,是很多游客来到萧县必尝的美食之一
【4】
总结
总结
我的家乡萧县是一个 充满魅力的地方
这里有着优美的自 然风光、丰富的人 文景观和美味的食
物
每一次回到家乡, 我都能感受到这里 的独特魅力和温馨
介绍家乡萧县风俗作文

介绍家乡萧县风俗作文我的家乡萧县,是一个充满独特魅力和浓厚风俗文化的地方。
在这里,岁月流转间沉淀下来的种种风俗,就像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卷,勾勒出家乡人民生活的五彩斑斓。
萧县的风俗,从年头到年尾,那可是一场接连一场的热闹。
就说春节吧,一进入腊月,那气氛就像锅里的热水,慢慢升温起来。
大人们开始忙碌着准备各种年货,而孩子们呢,眼睛放光,心里盼着新年快点到来。
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可是个重要的日子——祭灶。
家家户户都会在这一天打扫灶台,给灶王爷献上甜甜的灶糖。
为啥要给灶王爷吃灶糖呢?大人们说,这是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我小时候啊,就特别好奇这灶糖到底有啥魔力,能让灶王爷嘴甜。
那灶糖啊,咬一口,甜甜的,脆脆的,黏黏的,有时候还会粘住牙齿,可有趣啦!过了祭灶,就该准备大扫除了。
全家老小齐上阵,把家里的角角落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我记得有一年,我自告奋勇要打扫屋顶的蜘蛛网,搬来个大凳子,晃晃悠悠地站上去,拿着个长长的扫帚,左挥一下,右挥一下,结果一个不小心,差点从凳子上摔下来,把家里人吓得够呛,我自己倒是觉得又惊险又好玩。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贴春联啦!每到这个时候,村子里的老少爷们都会聚在一起,写春联的写春联,帮忙递纸墨的递纸墨,热闹非凡。
那春联上的字,龙飞凤舞,透着一股喜庆劲儿。
贴春联的时候,我总是负责给大人们递胶水、拿凳子,看着红红的春联贴在门上,感觉整个家都焕然一新,充满了生机。
除夕那天,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一大早,妈妈就开始在厨房里忙活年夜饭,那香味儿飘得满院子都是。
爸爸则带着我和哥哥挂灯笼,那灯笼红红的,大大的,挂在门口,就像两个红彤彤的大柿子。
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有鱼有肉,有说有笑。
我最爱吃妈妈做的红烧肉,那味道,啧啧,现在想起来还流口水呢!吃完饭,大家就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春晚,一边看一边嗑瓜子、吃水果,其乐融融。
大年初一,天还没亮,就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叫醒。
穿上新衣服,新鞋子,欢欢喜喜地去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