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食风俗

合集下载

宿州10种最出名的特产_排行榜

宿州10种最出名的特产_排行榜

宿州10种最出名的特产_排行榜10、萧县胡萝卜萧县胡萝卜种植面积8万亩,年产量24万吨,年产值10000万元,主要分布于孙圩子、丁里、祖楼、王寨及马井等乡镇。

其中孙圩子乡优质胡萝卜种植基地,位于淮北市北郊5公里处,故黄河的重要支流大沙河与程山之间,土质主要为沙壤土,耕层土壤深厚,尤其适合胡萝卜肉质根生长,面积4.8万亩,年可提供优质胡萝15万吨。

基地北靠连霍高速公路,南临202省道,西有311国道,交通便利,地理区位优越,孙圩子胡萝卜2000年参加了”上海农产品展示展销会”,2001年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产品经农博组委会送检,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孙圩子乡胡萝卜基地2004年8月被省农委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005年8月该基地产品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为确保产品质量,采用了传统的以优质农家肥、饼肥为主的施肥方法,生产出的胡萝卜表面光洁,色泽鲜艳,肉质细嫩,风味独特。

9、大路口山芋大路口山芋是泗县山芋的核心产区大路口乡特产,有“中国山芋之乡”称号。

大路口山芋作为地方优良品种在泗县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

据历史学家考证:“甘薯之名,见于晋嵇含著《南方草木状》,其言曰:“甘薯,盖薯蓣之类,或曰芋之类,根叶亦如芋,实如拳,有如瓯者皮紫而肉白蒸煮食之,味如薯蓣,性不甚冷,旧珠崖之地海中之人皆不业耕稼,唯掘地种甘薯。

秋熟收之,蒸晒切如米粒仓圃贮之,以充粮糗,是名薯粮。

”嵇为晋时人,可知中国晋时,已有甘薯。

据《泗县志》记载:虹县(泗县古称笔者注)境内良田万顷,薯类种多,民丰物阜,商贾云集。

民间相传康熙十九年(1680)黄河夺淮入海,给古泗州带来了灭顶之灾,州城沉入洪泽湖底,“永为鼋鼍之窟”,州署不得不迁至盱山。

8、夹沟香稻米夹沟香稻米产于宿州市·桥区夹沟镇风景区镇头寺呵泉灌区。

泉水是深层地质无污染的天然矿泉水,含有钙、锶、锌等17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

稻种珍异,依水而生。

家长萧县特色的风俗作文

家长萧县特色的风俗作文

家长萧县特色的风俗作文
嗨,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我要带你们去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我的家乡——萧县。

这里有许多有趣又独特的风俗,就像一部生动的故事书,让我们一起来翻阅吧!
首先,我们来说说萧县的春节。

每当新年来临,家家户户都会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喜庆的春联,那是我们迎接新年的方式。

你知道吗?在萧县,我们有个特别的习俗,就是“舞龙灯”。

长长的龙身由许多节组成,每节都有人举着,大家随着鼓点起舞,象征着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看那金光闪闪的龙头,是不是觉得特别神奇呢?
再来说说我们的“糖画”。

在萧县的街头巷尾,常常能看到老爷爷手里拿着一把勺子,勺子里装的是热乎乎的糖稀。

他们手腕一抖,一挥,就能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有龙、凤、蝴蝶,甚至还有小朋友们喜欢的卡通人物。

这个甜蜜的艺术,是不是让你也想尝一尝呢?
还有,萧县的“打铁花”也是个大大的惊喜。

在黑夜中,匠人们把铁水高高抛起,瞬间绽放出万朵火花,像烟花一样美丽,照亮了整个夜空。

这不仅是手艺的展示,更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故事,萧县的风俗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们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希望你们也能喜欢这些故事,就像我喜欢分享它们一样。

下次你来萧县,一定要找我哦,我会带你体验更多的乐趣!
好了,小朋友们,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期待下次再见,我们一起探索更多的奇妙世界!。

介绍我的家乡萧县

介绍我的家乡萧县
20xx
介绍我的家乡萧县
-
1 自然景观 3 美食 5 艺术与手工艺 7 未来发展
目录
CONTENTS
2 人文景观 4 总结 6 教育
2
介绍我的家乡萧县
萧县,位于安徽省的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 蕴深厚的县城
x
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一个充满魅 力的地方
【1】
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
萧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 皇藏峪。皇藏峪是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有着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奇特的山峰。 传说中,这里是汉朝时期刘邦避难的地方,因此也被称为"皇藏峪"。在皇藏峪内,游 客可以欣赏到壮观的瀑布、奇特的山石和古老的寺庙,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67 LOREM
10 LOREM
【7】
未来发展
未来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萧县也在不断地 探索和前进。在未来的发展中,萧县将继续注 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 全面发展。同时,萧县还将加强文化旅游产业 的发展,打造更多的旅游景点和文化活动,吸 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总之,我的家乡萧县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 地方。这里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 景观和美味的食物。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 萧县将继续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和光彩
-
THAN分
其中,萧县羊肉汤是萧县最有名的特色美食之一。这道美食是用新鲜的羊肉和多种佐料熬 制而成,汤汁浓郁、肉质鲜嫩,是很多游客来到萧县必尝的美食之一
【4】
总结
总结
我的家乡萧县是一个 充满魅力的地方
这里有着优美的自 然风光、丰富的人 文景观和美味的食

每一次回到家乡, 我都能感受到这里 的独特魅力和温馨

介绍家乡萧县风俗作文

介绍家乡萧县风俗作文

介绍家乡萧县风俗作文我的家乡萧县,是一个充满独特魅力和浓厚风俗文化的地方。

在这里,岁月流转间沉淀下来的种种风俗,就像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卷,勾勒出家乡人民生活的五彩斑斓。

萧县的风俗,从年头到年尾,那可是一场接连一场的热闹。

就说春节吧,一进入腊月,那气氛就像锅里的热水,慢慢升温起来。

大人们开始忙碌着准备各种年货,而孩子们呢,眼睛放光,心里盼着新年快点到来。

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可是个重要的日子——祭灶。

家家户户都会在这一天打扫灶台,给灶王爷献上甜甜的灶糖。

为啥要给灶王爷吃灶糖呢?大人们说,这是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我小时候啊,就特别好奇这灶糖到底有啥魔力,能让灶王爷嘴甜。

那灶糖啊,咬一口,甜甜的,脆脆的,黏黏的,有时候还会粘住牙齿,可有趣啦!过了祭灶,就该准备大扫除了。

全家老小齐上阵,把家里的角角落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我记得有一年,我自告奋勇要打扫屋顶的蜘蛛网,搬来个大凳子,晃晃悠悠地站上去,拿着个长长的扫帚,左挥一下,右挥一下,结果一个不小心,差点从凳子上摔下来,把家里人吓得够呛,我自己倒是觉得又惊险又好玩。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贴春联啦!每到这个时候,村子里的老少爷们都会聚在一起,写春联的写春联,帮忙递纸墨的递纸墨,热闹非凡。

那春联上的字,龙飞凤舞,透着一股喜庆劲儿。

贴春联的时候,我总是负责给大人们递胶水、拿凳子,看着红红的春联贴在门上,感觉整个家都焕然一新,充满了生机。

除夕那天,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一大早,妈妈就开始在厨房里忙活年夜饭,那香味儿飘得满院子都是。

爸爸则带着我和哥哥挂灯笼,那灯笼红红的,大大的,挂在门口,就像两个红彤彤的大柿子。

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有鱼有肉,有说有笑。

我最爱吃妈妈做的红烧肉,那味道,啧啧,现在想起来还流口水呢!吃完饭,大家就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春晚,一边看一边嗑瓜子、吃水果,其乐融融。

大年初一,天还没亮,就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叫醒。

穿上新衣服,新鞋子,欢欢喜喜地去拜年。

以大为美——羊

以大为美——羊

十多年前的暑期,我带着当时上小学的儿子经赤峰前往锡林郭勒盟的东乌旗。

车子在骄阳的护送下,沿着广袤的草原公路行进8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朋友张文学先生的屠宰场,也与在此等候我们的沈总等一行朋友会合。

老张边以大为美——羊文、图/徐龙的羊肠、羊肚、百页等下水也毫无腥膻气,蘸上碧绿的韭菜花酱和白蒜泥,唇齿留香,大快朵颐,印象极深。

没承想几年后,锡盟政府在北京举办锡林郭勒盟羊肉推介会,媒体朋友辗转找我助兴,我盛情难却,就现场做了一道“法的野生绵羊、欧洲摩弗伦羊和安纳托利亚野生绵羊,而伊朗地区的胃石野山羊则是现代家山羊的祖先。

家羊有盘羊属的绵羊和山羊属的山羊两个种,它们约在距今10000年前后被人类驯化,这些被驯化的家绵羊和山羊可能在距今约△ 魏晋画像砖宰羊图,出自甘肃嘉峪关新城魏晋墓烤。

在汉画像石中也可以看到不少“烤肉串图”,生动展示出古人炙烤的场景。

尤其是在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地区有很多羊肉食物的遗存,如在宁夏中卫市常乐汉墓出土引人注目的汉代“羊肉串”,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羊肉串实物。

烤羊肉串这种西域各民族的饮食风俗被国人吸收保持至今,现在仍然是大众最喜爱的风味美食。

魏晋时期,随着游牧民族南下,北方地区羊的地位逐渐上升;魏晋宰羊画像砖记录了当时人们杀羊取肉的场景。

至唐代时,羊肉普遍受到不同阶层人群的青睐。

在唐代著名的《烧尾宴食“六畜”的概念,羊就被列入其中。

羊是草食性动物,不会与猪、狗等传统家畜争夺食物的同时,又能为人类提供多重产品的动物资源,如羊毛和羊毛制品可为人类提供御寒保暖的衣物材料,人们更喜欢鲜美的羊肉、醇厚的羊奶和羊奶制品等食物,为人们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

《周礼·天官》中记载:“春行羔豚,膳膏香”。

《礼记·月令》也记有:“仲春之月”,“食麦与羊”。

秦汉以后,牛作为农耕的家畜在禁杀之列,羊就成了主要的贵族化肉食。

羊肉的吃法繁多,而最原始、最简便,也是最美味的方法就是直接在火上炙△胡辣羊蹄△芫爆散丹△ 南宋 佚名 三羊图△ 商 青铜礼器 四羊方尊△ 邮票 羊△大漠手抓羊肉△新疆孜然羊肉串△芝麻炸羊肉里脊△古法孜然羊排参,春夏秋食亦强身”之说。

介绍家乡萧县风俗作文

介绍家乡萧县风俗作文

介绍家乡萧县风俗作文《我的家乡萧县》我的家乡萧县,那可是个充满独特魅力的好地方!每次跟别人提起我的家乡,我都忍不住要滔滔不绝地说上一大通。

萧县的风俗那叫一个丰富多彩,就先说过年吧!一进入腊月,那可就热闹起来啦!大人们开始忙着准备各种各样的年货,小孩子则天天盼着过年能穿上新衣服,吃上好吃的。

到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王爷。

奶奶会在灶台上摆上一些糖果、糕点,嘴里还念念有词:“灶王爷呀,您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我就好奇地问奶奶:“奶奶,灶王爷真的能听见您说话吗?”奶奶笑着说:“傻孩子,这是咱们的老传统,图个吉利!”过了小年,大人们就更忙啦!打扫屋子、蒸馒头、炸丸子……那香味能飘出好几里地呢!我总是忍不住偷偷地吃上几口刚炸好的丸子,烫得直伸舌头,妈妈看见了就会说:“小馋猫,就你嘴急!”终于盼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全家人都会早早地起床。

爸爸和爷爷忙着贴春联,挂红灯笼,那红红的春联和灯笼一挂,过年的气氛一下子就浓了起来。

妈妈和奶奶在厨房里忙活着年夜饭,鸡鸭鱼肉样样都有,那香味直往我的鼻子里钻。

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那场面可温馨啦!大家一边吃一边说着这一年的收获和趣事。

我兴奋地跟大家分享我在学校里的点点滴滴,爷爷奶奶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吃完年夜饭,就到了我最期待的时刻——放烟花!爸爸带着我和弟弟来到院子里,把烟花摆好。

“砰!”随着一声巨响,烟花在空中绽放出绚丽的色彩,红的、黄的、绿的……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朵,美丽极了!我和弟弟兴奋地又蹦又跳,大声喊着:“太好看啦!太好看啦!”大年初一,天还没亮,我就被鞭炮声吵醒了。

穿上新衣服,跟着爸爸妈妈去拜年。

每到一家,都会收到长辈们给的红包,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除了过年,萧县还有很多其他的风俗呢!比如端午节,妈妈会早早地起来包粽子,那甜甜的红枣粽,我能一口气吃上好几个。

还有中秋节,一家人坐在一起赏月、吃月饼,那感觉真是幸福极了!萧县的风俗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的家乡,让我的家乡变得更加美丽和迷人。

2018年安徽自驾游最佳路线

2018年安徽自驾游最佳路线

2018年安徽自驾游最佳路线安徽哪里最好玩?现在的大家都越来越喜欢新的旅行方式----自驾游,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安徽的自驾游最佳经典路线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安微自驾游经典路线推荐:推荐一:芜湖方特芜湖方特新增为国家5A级景区,可喜可贺,安徽5A级景区增至十家。

芜湖方特旅游区已有方特欢乐世界、方特梦幻王国、方特水上乐园、方特东方神画四个主题乐园,各抒魅力、交相辉映,任你欢乐随心选。

门票价格:芜湖方特欢乐世界:全价205,儿童票和65岁-69岁之间票价均为150芜湖方特梦幻王国:全价205,儿童票和65岁-69岁之间票价均为150芜湖方特水上乐园:全价170,儿童票125芜湖方特东方神画:全价230,儿童票和65岁-69岁之间票价均为180自驾路线:合肥——芜合高速——抵芜湖收费站出口下高速,进入市区后,按路牌指示即可到达芜湖方特。

(图/方特景区提供)推荐二:三河古镇三河古镇去年荣升为国家5A级风景区,为合肥唯一一家5A级景区。

三河古镇上连片的古民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是皖中地区少见的晚清建筑群。

在这里可赏“八古”景观,即古河、古桥、古圩、古街、古居、古茶楼和古战场,不禁让人发思古之幽情……门票价格:三河古镇景区是开放式的,不收取大门票。

景区内有10个小景点是收费的,分别是:董寅初纪念馆20元、刘同兴隆庄20元、杨振宁旧居30元、三河大战风云馆30元、孙立人故居10元、鹤庐10元、大夫第30元、望月阁20元、老酒坊20元、古娱坊15元。

其中有代表性的刘同兴隆庄等4个景点,门票挂牌价合计是70元,景区针对游客提供特惠联票只需要50元。

自驾路线:从合肥市沿金寨路高架往南开至上派(肥西县城),转至合铜路左拐直行约20公里抵达三河古镇。

推荐三:天柱山天柱山又名皖山,自古就有“南岳”之名。

景区共有七大景点,有标志景观最高峰——天柱峰、号称“花岗岩第一秘府”的神秘谷、刘源扎寨抗元的总关寨、高山人工湖炼丹湖等胜景,还有人称“江淮第一漂”的潜河漂流。

萧县面皮

萧县面皮

萧县面皮作为一名萧县人,你要是没吃过萧县的面皮,那就好比北京人没吃过全聚德烤鸭,西安人没吃过羊肉泡馍,东北人没吃过酸辣粉,广州人没吃过萝卜牛腩。

在萧县,吃面皮,那是天经地义的事!面皮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把洗面筋的水,舀适量放在一个加热的圆铁皮盘子里,一揭一张一揭一张。

洗好的面筋再上锅蒸熟,这样面皮就做好了。

这看似简单的工艺,可做出来的面皮却千差万别。

有的面皮薄厚适中,晶莹剔透,吃起来很筋道;而有的面皮色泽暗淡,面中常有斑块,卷时容易支离破碎,别说吃了,看着都没有胃口。

面皮做好之后,下一步就是各种配料的调制。

最关键的一步是辣椒油,好的辣椒油让你吃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火候小,只辣不香;火候大,后味发苦。

所以好的辣椒油是面皮成功的一半。

当然还有萝卜榨菜、黄瓜丝、蒜汁水,再者就是依据个人口味添加的酱油、醋、盐、味精等。

先说最常见的卷面皮吧。

面皮对折三分之一铺好,放盐、味精、辣椒油,蘸均匀,黄瓜丝面筋放好,撒上榨菜,卷好之后就可以吃了。

如此吃法,萧县最好吃的应该是大湾东头上海鞋店门口那家。

她的面皮个大份量足,吃一个,饭量小的基本管饱。

老板人厚道,从不多做,生意好时,中午一点就收工了。

文汇楼那家面皮口感极柔,吃一卷面皮常让你意犹未尽,还要再来一卷。

她家的面皮从早卖到晚,家人分两拨,一拨在街上卖面皮,一拨在家里做面皮。

还有一家卖面皮的是在老实小西边的巷口,我吃了两次,味道远不如这两家的好,但因地势好,所以生意也很火爆。

至于调面皮,就是把面皮切成一指宽状,放于碗中,依次加入各种调料,拌匀就可食用。

面皮和着辣椒油,让人看了舌底生津,胃口大开。

炒面皮一般只在冬天才有,油加热后放些绿豆芽、蒜苗、辣椒面、孜然粉和面皮一起炒,在街边,在寒风中,吃一碗热气腾腾的炒面皮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我在淮北、徐州、宿州都吃过当地的面皮,口感味道远没有萧县的好,但他们的摊位边都竖着一块牌子,上面赫然写道“萧县面皮”或“正宗萧县面皮”,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萧县人哑然失笑,招牌可不是吆喝出来的,而是靠顾客吃后口口相传得来的啊!我一般出门走亲访友都会卷几张面皮带着,最远带到广州,最多的是有一次上淮北给大嫂卷了二十张,到她单位往那儿一站,面皮就被她的同事一扫而空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萧县食风俗
我的家乡在萧县。

萧县,古称萧国,位于淮北平原北部,素有“汉兴福地”“淮海明珠”之称。

其风俗众多,内涵丰富,在淮海地域文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众多的风俗中,影响较为深远的当数吃的风俗。

家乡人喜爱吃羊,谚云:无羊不成席。

羊,是最早被人类成功驯养的动物之一,对人类贡献巨大。

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少不了它,尤其让人难忘的是它肉味的鲜美。

以羊为主要食材的萧县菜品有:烤全羊、手抓羊肉、清汤羊头、羊肉汤、羊肉串、地锅羊肉、羊三宝、香酥羊排、羊肉煎包等。

还有配套面食:烙饼、面条、壮馍等。

另外,还有啤酒等饮品。

当然还少不了葡萄、苹果、青萝卜等萧县特产。

单是看看这些菜名,已经让人垂涎了。

另外,羊肉有其独特的药用价值。

据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记载:当归羊肉生姜汤能治血虚寒疝等疾病。

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中称:羊肉甘热无毒,食之肥软益人,治疗筋骨急强,虚劳益气。

所以,注重养生的萧县人,特别爱吃羊肉。

民谚为证:“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馍,羊肉汤。

”给回娘家的闺女奉上一碗羊肉汤,表达最美的亲情。

二〇〇〇年,萧县丁里镇民众自发组织吃伏羊活动。

吃伏羊,就是在伏天吃羊。

如何计算初伏的日子?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始之日开始。

为什么在伏天吃羊?伏天吃羊,以热制热,驱散体内湿毒,可以补虚健体。

到了二〇〇七年,萧县举办了首届伏羊文化节,这样,吃羊的文章做大了。

二〇一五年,伏羊节打出主题:羊那么香,我想去尝尝。

萧县主会场举办千人吃伏羊品鉴会,现场撑起直径达三米的
大锅,可以同时满足两千人就餐。

在二〇一七年十一月,萧县伏羊宴被评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莫大的殊荣!做好“羊”文章,打造大品牌,彰显萧县人民的智慧,述说萧县人民的伟大梦想。

从“羊大”为“美”的审美情趣,到“鱼羊”为“鲜”的美食追求,再到“食羊”为“养”的养生理念,无不隐含着萧县人对羊肉美食的热爱和对羊肉烹饪技艺的无止境追求。

萧县食羊风俗是对中华食文化的卓越贡献。

不过,家乡有关吃的风俗中,也有糟粕。

例如,吃田鸡,捕食野鸡、野兔等。

这些行为破坏生态,贻害无穷,我们坚决抵制。

我们要让家乡吃的风俗沿着健康向上之路继续前进。

踏着共筑美丽中国梦的动人节拍,怀揣提升萧县食文化品位的现实追求,不断开发新的菜品,把传承优良风俗与建设美丽萧县相结合,让萧县优良风俗走得更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