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离骚】课文《离骚》详解
离骚全文注释详解

离骚全文注释详解《离骚》是屈原的一首长诗,表达了他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以下是《离骚》的部分原文和注释:原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注释:1. 高阳:古代的帝王颛顼,他的子孙很多,屈原是颛顼的子孙。
2. 苗裔:后代子孙。
3. 朕:我。
4. 皇考:对已故父亲的尊称。
5. 摄提:岁星名,即摄提格,指寅年寅月。
孟陬:农历正月。
6. 肇:开始。
锡:赐予。
嘉名:好名字。
7. 正则:公正而有法则。
灵均:美好而匀称。
8. 纷:形容词作动词用,丰富多彩。
内美:内在的美质。
修能:良好的才能和技能。
9. 扈:披。
江离、辟芷、秋兰:都是香草名。
纫:联缀。
佩:佩戴在身上的饰物。
10. 汨:楚地方言,水流疾速的样子。
与:等待。
不及:追赶不上。
11. 搴阰:采摘地面上的植物。
木兰、宿莽:也是香草名。
宿莽还有毒可以杀人,所以屈原说“夕揽洲之宿莽”。
12. 日月:光阴。
忽:迅速的样子。
不淹:停留不长。
代序:更迭轮换。
13. 惟:思虑,想到。
草木之零落:草木凋零败落。
美人之迟暮:“美人”指有德行有才能的人,“迟暮”指年老,“美人之迟暮”指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到了晚年。
14. 抚壮:趁壮年时。
弃秽:丢掉污秽的东西。
“何不改乎此度”:何不改变这种态度呢?改:改变态度就是加强修养,“改乎此度”就是加强修养使自己的行为更加端正。
15. 骐骥:骏马,“乘骐骥以驰骋”比喻趁年轻有才能的时候积极进取,“来吾道夫先路”是说让我来做你的引路人吧!以上是《离骚》的部分原文和注释,如需获取全文的注释详解,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语文老师获取更专业的解读。
《离骚》全文原文及译文

《离骚》全文原文及译文《离骚》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赋、比、兴三种修辞手法灵活穿插转换。
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作者悲叹了无知音,举世溷浊,时不我予的情感。
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为《离骚》全诗比较长,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所以高中语文(必修二)只截取了其中一部分最具盛名的一段。
原文如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译文:我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啊,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
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没想到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官。
贬黜我是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啊,给我加罪是因为我爱好花香。
这也是我心中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一生我也毫不懊丧。
始终不能明了我心迹啊,我怨恨我那君王过分荒唐。
众女子嫉妒我长得美貌啊,放出谣言说我行为放荡。
本来世俗就崇尚投机取巧啊,任意而为将规矩背向。
违背准绳而追求弯曲啊,竟相把苟合奉迎作为榜样。
忧闷失意啊我孤独彷徨,忍受着此时的穷困我好不心伤。
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
离骚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离骚》原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翻译:我是高阳帝的后代啊,我的父亲名叫伯庸。
在孟陬这个地方,庚寅年我降临人间。
我的父亲审察我的初生之时啊,赐予我美好的名字:名叫正则啊,字曰灵均。
赏析:《离骚》开篇即点明诗人身份,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之情。
诗人以“帝高阳之苗裔”自居,彰显其高贵血统,同时也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
接着,诗人叙述了自己的出生,以“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描绘了一个祥瑞的景象。
这里的“摄提贞”指的是天体运行,寓意着诗人的命运。
诗人用“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之情,父亲在审察他的出生时,赐予了他美好的名字。
《离骚》中“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一句,是诗人自我认同的体现。
诗人以“正则”为名,寓意自己正直、公正;以“灵均”为字,表达自己聪明、才智出众。
这两句既是对诗人自身品质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离骚》的文风独特,辞藻华丽,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诗人在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象征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融入其中。
以下是对《离骚》中部分精彩句子的赏析: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人把人生比作一条漫长的道路,自己将不断探索,追求真理。
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这句诗以青青的衣领象征纯洁的心灵,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
3.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黑暗。
4.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他认为修身养性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态度。
5.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句诗展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即使面临生死,他也不会后悔追求自己的理想。
总之,《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独特的文风、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情感,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古诗离骚课文翻译翻译赏析

古诗离骚课文翻译翻译赏析文言文《离骚》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前言】《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言被害的苦闷与矛盾心情,揭露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的政治现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不附和邪恶势力的自爱精神及对楚王朝至死不渝的忠诚。
【原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茞!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离骚全文注音及译文

离骚全文注音及译文离骚全文注音及译文《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离骚全文注音及译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离骚全文dì gāo yáng zhī miáo yì xī ,zhèn huáng kǎo yuē bó yōng 。
shè tí zhēn yú mèng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zōu xī ,wéi gēng yín wú yǐ jiàng 。
huáng lǎn kuí yú chū dù xī ,zhào xī yú yǐ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jiā míng :míng yú yuē zhèng zé xī ,zì yú yuē líng jūn 。
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fēn wú jì yǒu cǐ nèi měi xī ,yòu zhòng zhī yǐ xiū néng 。
hù jiāng lí yǔ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pì zhǐ xī ,rèn qiū lán yǐ wéi pèi 。
mì yú ruò jiāng bù jí xī ,kǒng nián suì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离骚》原文翻译及赏析

《离骚》原文翻译及赏析《离骚》原文翻译及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离骚》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能帮到大家!《离骚》原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惟通:唯)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全文赏析

《离骚》全文赏析
《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屈原的代表作之一,该篇诗以虚构
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人生苦痛的反思。
下面是对《离骚》的全文赏析。
《离骚》全文共423字,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九节)写作者出征边疆时的兴奋与豪情,展现了作
者的理想抱负和对天地之间的种种现象的思索。
第二部分(十至二十八节)以一个虚构的神话故事为背景,描绘
了屈原乘船到达夏之洲,并与拜封神明的仙人对话。
作者通过与仙人
的交谈,表达出对自己失意现状的抱怨,以及对天地之间种种不公以
及人们的冷漠的触动之情。
第三部分(二十九至三十三节)是作者的沉痛短章,他在其中表
达了自己割舍不下的故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种种苦痛和命运的反思。
然后,诗人以辞别之辞作结,并表达了对读者的惋惜与告别之情。
屈原的《离骚》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诗意表达,堪称中国古代
文诗的瑰宝。
这首诗以自由奔放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文字纵横捭阖,描
绘了作者处境的困顿和悲愤,同时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达到了
洞察人生哲理的效果。
整篇诗的内容深刻而丰富,语言优美而华丽。
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屈原深沉的才情和痛苦的心境,同时也感受到了
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和艺术的魅力。
总之,《离骚》是一部兼具文学价值和人文思考的杰作,它通过
对个人命运和社会冷漠的反思,引发了广泛的共鸣。
这首诗不仅仅是
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更是一座承载着人类智慧和情感的文学丰碑。
《离骚》原文及注释、译文

《离骚》原文及注释、译文
哎呀,《离骚》啊!这可真是个超级厉害的东西。
你们知道吗?《离骚》的原文就像是一串神秘的密码,密密麻麻的文字,读起来可不容易呢!“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这开头就让我晕头转向啦,这到底说的是啥呀?
再看看注释,就像是给这神秘密码配的一把钥匙。
注释告诉我们,“帝高阳”原来是指远古的帝王颛顼,“苗裔”就是子孙后代。
哇,原来如此!有了注释,好像能稍微明白一点啦。
还有译文,那简直就是把这神秘的密码翻译成了我们能懂的大白话。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我已去世的父亲字伯庸。
”这下清楚多了吧?
可是,就算有了注释和译文,要真正理解《离骚》的深意,还是很难很难的哟!这就好比爬山,我们才刚刚走到山脚下呢。
你想想,屈原写这《离骚》的时候,他心里得多难受、多郁闷呀!他把自己的理想、抱负、委屈,全都写进了这长长的文章里。
这哪里只是文字,这简直就是他的心声在呐喊!
就像我们在学校里,如果被老师冤枉了,或者被同学欺负了,心里是不是也有好多好多话想说?屈原也是这样,他通过《离骚》来倾诉自己的情感。
我就在想,要是我也能像屈原那样,把自己的想法写得这么厉害,那该多好呀!
反正我觉得,《离骚》虽然难,但是只要我们肯努力去读,去理解,一定能从中学到好多好多东西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离骚】课文《离骚》详解【--端午节】
《离骚》对后世诗人产生了各方面的影响。
所谓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词,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
下面是整理分享的课文《离骚》详解,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和屈原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长久以来众说纷纭,说法不一,流传最广的"历史人物纪念观点,据南朝《荆楚岁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塬。
按《史记》"屈塬贾生列传记载,屈塬,战国末期楚国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相传,屈塬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塬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塬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
千百年来,屈塬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塬联系在一起。
民国着名报人张慧剑说:"中国有三大天才皆死于水,此三人者,各可代表一千年之中国文艺史--第一千年为屈塬,第二千年为李白,第三千年为王国维。
离骚题解
《离骚》,是屈塬文学作品。
关于"离骚的题解,古往今来,也有多种诠释,西汉司马迁说:"离骚,就是离忧。
东汉班固解释:"离,就是遭;骚,就是忧,离骚,就是遭受忧患。
东汉王逸则说:"离,别也;骚,愁也。
认为离骚是离别忧愁等等。
国学大家钱钟书在《管锥篇》中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离骚' 一词, 有类人名之'弃疾' '去病' 或诗题之' 遣愁''送穷',盖'离'者, 分阔之谓, 欲摆脱忧愁而遁避之, 与'愁' 告别, 非因'别'生' 愁' 。
扰《心经》言'远离颠倒梦想' , 或道士言太上老君高居'离恨天' , 在'三十三天之上'( 西游记》第五回) , 乃谓至清极乐、远'离' 尘世一切愁'恨' , 非谓人间伤'离' 伤别怨'恨' 之气上冲而结成此天也。
钱钟书的观点认为"离骚的意思是:"欲摆脱忧愁而遁避之, 与'愁'告别。
另有第三种解说,近世学者有人考证"离骚是"劳商的转音,劳商是古代楚地的一种歌曲名。
《楚辞》中本来就有用古歌曲为篇名的,如《九歌》《九辩》等,那幺"离骚也就是楚国古乐的曲名。
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
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琴曲离骚
古琴曲《离骚》,是晚唐陈康士根据屈塬同名抒情长诗而作。
曲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
据《崇文总目》讲:陈康士"依《离骚》以次声。
最初可能是吟唱塬诗,以后逐步形成了独奏曲。
塬曲为九段,后人衍为十八段。
现存《离骚》琴谱,都以塬诗中的诗句作为各段标题。
明、清传谱多达三十七种,是较受欢迎的演奏曲目。
《琴学初津》在曲后记中说:"审其用意,隐现莫测。
视其起意,则悲愁交作,层层曲折,名状难言。
继则豪放自若,有不为天地所累之慨。
后记中又把全曲概括为:"始则抑郁,继则豪爽。
"宁溘死以流亡兮,"虽体解吾犹未变兮的不屈不挠、坚持真理精神,在乐曲中得到深刻的体现。
离骚
浙音释字琴谱(明弘治四年前即1491年前)
第一段冀古
三代以上,以仁义而王。
三代以下,有以不仁义而亡。
唐虞三后以降,惟称秦汉晋隋唐,灭德作威而无方,桀纣堪伤。
第二段灵均叙初
微臣小字而灵均,宗姓楚同,分景昭屈而族姻。
职掌三闾,幸王室之亲亲,亲亲。
图议政事,为国之珍,应对诸侯,兖国之宾。
以谗见疏,谏为逐国之臣,南荒垂老而蒙尘。
第三段指天为正
指天为正,高高而有听,身死言行。
忠谏也为人臣,谨当那力诤,楚秦黄棘之盟。
闻初命俱会武关,不可其行,孤衷罄,众醉无醒。
第四段成言后悔
成言那后悔,不如缄默人为最。
以谗见疏,遂使非其罪。
与世初无改,忧心谁解,知进须知煺。
第五段长嘆掩涕
长嘆掩涕,烦乱应无计。
不能与世推移,有为无济,边使遭秦係,楚人如悲亲戚,嗟正道无归已。
第六段灵修浩荡
灵修浩荡,嗟哉的那数化而堪伤,天道也何无常。
脱驾而焚章,泽国而云乡,山高而水长,去逐也而投荒,烟水凄凉。
第七段回车延伫
回车延伫,凝眸那故楚,故楚,彳亍嗟徒步。
独立斜阳,残红远树。
谁念君恩最苦,宗室谁为主。
那恭承嘉惠,俟罪向长沙,路前问渡,顾答依渔父。
衷心回护,鸥与鹭相为伍,今至于斯知何故。
第八段女须詈予
女须詈予,鎗唇剑舌竟投机,忠言逆耳,于尔也何其为。
武关而诱会,国误而君欺,臣将缄默希其宜,时其疑,君何其知。
臣闻伏羲世,无为而治。
第九段就舜陈词
寥寥就舜陈词,此情惟有天知。
嗟乎妄是而为非,谠论何为。
犯颜于勿欺,仰思大舜欲予违。
第十段埃风上征
埃风上征,红尘蒙结苍冥。
浮云蔽日况无情,一醉何时醒。
沧浪之水浊而清,浊足而清缨。
清如白,白如清,春潮雨急,野渡舟横。
第十一段虙妃结言
虙妃结言,妣怨自吞,上对洛神之前,诉因缘。
宗亲王室,忠谏而成冤,以谗见疏而復迁。
后土而皇天,此心红日悬悬,铁石坚。
成仁取义难全,离骚祇自怜,裹游天问连篇。
第十二段犹豫狐疑
犹豫狐疑,离骚一曲空悲。
冀君悟非,返于正道,予违还已而归。
举首空翘企,造化小儿,看来分明于我相欺,山
河重整,知在何时。
谲诈的那秦使张仪,归执吾王,果中其机。
两君相会,何安于理.放逐南来,泽畔行吟,睥睨家国看危亡,那无而而楚。
第十三段灵气就占
明问灵氛,而就予占,拐龟显见。
再藩而重占,此意厌厌。
第十四段巫咸决疑
巫咸以决其疑,此身见楚应无期。
故乡睥睨,烟淡草离。
豚棚鸡栖对掩扉,国破而身危。
第十五段璚珮众薆
璚珮众薆,珍儒得配,今日人非当代。
臣与君相背,恩空戴,宗亲空爱。
身与世相碍,国与家同败,徒追悔。
死生兮无尴不尬,一曲离骚烦悖。
第十六段兰芷不芳
悲伤,兰芷不芳,隆冬傲雪霜,憔悴应殊样,众草相为行,逐臣征路徬徨,清浊兮汨罗江,此心兮空恋怀王,怀王。
第十七段远游自疏
长沙路,远游自疏,心驰目极,色悴容枯。
离骚空自重,呜唿,江山社稷谁能。
看天上那月轮孤,云山惆怅,烟树糢煳。
望楚怀吴,指平湖问津渔父,三闾大夫。
第十八段临睨故乡
临睨那故乡,水茫茫。
俟罪苦风霜,五岭三湘路何长,招隐行藏。
骚赋不成章,搜枯肠。
附柔情,託诉襄王,谲诈怏忠良,天地纲常,又谁当。
痛伤宗国危亡,心裂向南荒,满天风景凄凉,思佯狂,竟赴汨罗江。
顾随先生在《驼庵诗话选编》中说:《离骚》,是抒情诗之集大成者,有纪事,说理,写景,抒情,为抒情诗之渊薮......我们读《离骚》,不要只看其伤感,要看其愤懑。
此即因没有办法,找不到出路--how,故强者感到愤懑,而弱者感到颓丧。
人生遭际的丰富化,是文艺创作成功的际遇。
人生经历变故愈多,"无可奈何感便会愈重。
"屈塬被放,就世俗看是不幸的,但就超世俗看来未始不是幸,否则没有《离骚》......
端午,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