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坚信之《日本动画的力量—手冢治虫与宫崎骏的历史纵贯线》
2014动画《手冢治虫的佛陀2:无尽的旅程》

2014动画《手塚治虫的佛陀2:无尽的旅程》◎译名手塚治虫的佛陀2:无尽的旅程◎年代2014◎国家日本◎类别动画◎语言日语/粤语◎导演小村敏明◎主演松山研一吉永小百合吉冈秀隆観世清和水树奈奈真木阳子◎简介距今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印度地区,邦国林立,征伐不止。
身处乱世的释迦国,迎来了影响大千世界众生命运的王子的诞生。
他的出世得到了万千生命的祝福,并被预言终将成为“世界之王”,他就是日后的释迦文佛——悉达多(吉冈秀隆配音)。
自幼生长在奢华富足王宫的悉达多太子,却被人世间生老病死的苦相所触动,于是他毅然舍弃缠缚身心令之不得解脱的荣华富贵,踏上了求索真理的修行之旅。
旅行的路上,各种各样的事情交替发生,悉达多也和因缘轮回中注定相遇的声闻弟子、在家弟子、障碍者一一重逢:能预知未来并了之自家生死的神秘少年阿说示(泽城美雪配音)、阿说示预言三十年后将被亲生儿子杀害的频婆娑罗王(大和田伸也配音)、对人对己都极为苛刻坚信苦行能使身心解脱甚至不惜用火烧坏左眼的迪帕(藤原启治配音)、童年时曾和悉达多太子有过一面之缘的塔塔(松山研一配音)。
塔塔的母亲和姐姐当年被蛮横的憍萨罗国士兵杀害,因此他极力劝说悉达多返回释迦国,以抵挡憍萨罗国蓄谋已久的入侵。
此时此刻,陪伴在塔塔身边的正是当年和悉达多两情相悦、却因身份和地位的巨大悬殊而被生生隔开的女贼米格拉(水树奈奈配音)。
舍弃了家国爱欲的缠缚,悉达多在修行之路上持续前进,死亡与磨难如影随形。
在此期间,他目睹了阿说示将身体献给幼狼果腹,个中况味难以言喻。
高高的忉利天之上,生下悉达多七日后便往生的摩耶夫人(吉永小百合配音),始终注视着这位为了普度众生而甘愿苦行的王子。
另一方面,憍萨罗国在琉璃王子(真木阳子配音)的率领下,开始了对释迦国的报复与侵略。
当年琉璃王子因出身的旧事遭到释迦种的嘲讽和羞辱,多年以来他始终未曾打消复仇的念头。
战火当前,一个是寻求世出世间至高真理并甘愿舍弃荣华出身的王子,一个是被卑贱出身所束缚不得解脱的贵胄。
编导艺考真题2019年-2022年北京电影学院编导艺考真题汇总

编导艺考真题2019年-2022年北京电影学院编导艺考真题汇总北京电影学院2019年戏剧影视导演专业真题一、单选题1.金庸先生的哪部小说没有被改编成电影?A. 笑傲江湖B.《天龙八部》C.《倚天屠龙记》D.《白马啸西风》2.哪个导演没有翻拍过金庸的小说?A.陈可辛B.王家卫C.许鞍华D.徐克3.《羊脂球》的时代背景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普法战争D.英法百年战争。
4.瘦金体是由哪位皇帝创造?A.宋徽宗B.宋高宗C.唐太祖D.唐高祖5.《毁灭》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朱自清B.郁达夫C.郭沫若D.闻一多6.社稷中的社指的是哪位神仙?A.土地之神B.太阳之神C.五谷之神D.月亮之神7.哪位物理学家第一次发现了电磁波A.奥斯特B,牛顿C.开普勒D,波尔8.二十四史中唯一一部真正的通史A.《三国志》B.《史记》C.《宋史》D.《唐书》9.北宋文豪的苏轼的密州三曲,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江城子·密州出猎》和()A.《水调歌头》B.《念奴娇赤壁怀古》C《明月几时有》10.甲骨文一开始是在什么东西上被发现的A.青铜器B.中药药材C.建筑物D.冷兵器11.下列哪一对导演和演员没有合作过A.泽明-三船敏郎B.是枝裕和-树木希林C.北野武-役所广司D.山田洋次-木村拓哉12.没有和中国导演合作的日本演员A.真田广之B.高仓健C.浅野忠信D.渡边谦13.著名的裙子理论觉得是一个社会中,女人的衣服越短,经济程度越高。
这说明了什么?A.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服装变化B.民主在政治上的扩张,促进女权发展C.社会进步和女权意识提升D.工业革命女性角色改变14. 唐朝时,从设立中书省到分为六部说明了什么?A.皇权难通B.丞相权力分化C.三省六部的完善D.权力的流通15. 下面哪个作家没有得过诺贝尔文学奖?A.马克吐温B.海明威C.泰戈尔D.罗素16. 下面哪一组的原著不是同一个作者。
A.《危情十日》B《肖申克的救赎》C.《彷徨之刃》D.《告白》17. 闻一多提出的三大美是哪三大A.建筑美B.绘画美D.诗歌美18.“我以为血荐轩辕”出自于鲁迅先生哪一部作品?A.自题人像B.自嘲C.《狂人日记》19.著名油画《开国大典》是谁的作品?A.徐悲鸿B.董希文C.傅抱石20. 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A.文章书画稿费B.替人研磨墨汁C.为人作序D.上色21.曹操在京剧中属于什么行当?A.生B.净C.丑C.旦22. 下列哪个人物不属于四大名旦B.荀慧生C.周信芳D.尚小云23. 2018年10月,中国设立了哪个自由贸易区?A.天津B.上海C.雄安D.海南24. 2018年10月,哪一个被称为世界当代七大奇迹之一的大桥开始通路A.杭州湾大桥B.港珠澳大桥C.舟山大桥D.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25.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没有像更近的亚洲发展,而是向大洋另一端的美国发展?A.地理位置决定了国家B.国家制度决定国家26.太极拳以柔克刚的说法,与哪位哲学家的理论相近?A.老子B.荀子C.墨子D.孟子27.《赵氏孤儿》被哪位欧洲文学家翻译引进欧洲?A.伏尔泰B.卢梭C.狄德罗28.《春秋》《尚书》被翻译成拉丁文后在传教士之间相互传阅引起了广泛的轰动,说明了A.欧洲的传教士认同了中国思想。
浙美版美术八上第4课《动漫天地》课件5

1 找一找怒的特征
眉毛竖起来 瞪着眼睛 龇牙裂齿 ......
怒
怒的旋律线
2 画一画
如同一颗爆炸的炸弹 呈中心向四周放射状
1 找一找惊的特征
眉毛吊起来了 眼睛瞪得圆圆的 长大了嘴巴 ......
2 画一画 惊的旋律线
惊
惊是一种对超常事物不能适应的心态 它的五官似乎也超过了正常的位置 向上下延伸拉长 嘴眼圆张
动漫 天地
手冢治虫(日)
张光宇(中)
请欣赏三部动画片
1961年《大闹天宫》诞生, 它轰动了欧美各国, 在40多个国家发行, 创下了中国美术片输出的最高纪录。 虽然当时条件简陋, 但是它无论是形象、背景、动作还是情节, 都堪称一流。
中国式的神话英雄孙悟空, 他反抗强权,争取自由,追求公平正义, 广受大众的喜爱。
喜怒
哀惊
请画一幅卡通画:《分数》
画出每个同学拿到成绩时的不同表情
你来尝一尝,我来画一画
三瓶“海之言”,请三位同 学上来尝一尝。
请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他们 会有什么样的动作和神态?
分层作业: (应用“五官、表情”的夸张变形 手法) 1、单个肖像:画一个同学的 肖像夸张,并写上题目。 2、多个组合:画2人以上同学 的肖像夸张,并写上题目。
可爱的动漫形象给我们带来 了无穷的欢乐,我们的生活因为 有了他们而更加丰富多彩,他们 让我们在笑声中识别善恶,在幽 默中思考人生。 同时,我们国产动漫还有很 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就掌握在我 们大家的手中,希望能通过我们 的努力,为国产动漫撑起一片广 阔的蓝天。
动漫形象是怎样设计出来的?
60年代手绘美术片《大闹天宫》孙悟空造型 动漫形象的主要 表现手法 Nhomakorabeahe
特征
电气1205徐起《千与千寻》

配 乐
久石让,日本著名作曲家、歌手、钢琴家, 以担任电影配乐为主。特别是宫崎骏导演的作品, 从《风之谷》至《悬崖上的金鱼公主》的二十多年间 所有长篇动画电影的音乐制作, 为宫崎骏作品中不可欠缺的配乐大师 。
实际上,久石让不但是宫崎骏的音乐代言人, 更与北野武渐成黄金组合,创作了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坏孩子的天空》、 《花火》、《菊次郎的夏天》、《大佬》等佳作。 也曾经和大林宣彦合作, 但是他参与最多、名气最大的的仍然是宫崎骏的作品。
《千与千寻》
——电气1205 徐起
导 演
宫崎骏(Miyazaki Hayao), 日本知名动画导演、动画师及漫画家, 1941出生于东京,1963年进入东映动画公司, 1985年与高畑勋共同创立吉卜力工作室。 宫崎骏在全球动画界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迪斯尼称其为“动画界的黑泽明”。 其动画作品大多涉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和平主义及女权运动。
关 于 爱
宫崎骏在接受一次访谈时,说道千寻与小白的“爱” 是指一种在困境中互相扶持, 给予彼此鼓励坚强活下去勇气的朋友, 也代表了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 “爱”是一种更广义的东西,就是善待他人急人所难。 千寻用丸子救白龙是因为爱,给无面男吃也是出于同样的真挚之爱 如果一看见“爱”这个字眼就本能的联系到男女, 这是对“爱”这个字眼的矮化。 爱不但产生于男女,也产生于亲人,朋友,同事,同乡,同类, 真正伟大的爱甚至包括敌人,非同类,生命环境。
近来日本相当关注儿童问题。「巨婴」身形之巨大, 正是成人给与他们爱护的具体化。 「巨婴」住在一个布置精美的房间里,受尽保护。 大人害怕小孩染病,想把他们放於一个温室之中, 因此造成他们任性、自我、脆弱的性格。 其实他们从来没有病,相对小千,小千的勇敢、坚定, 才是宫崎骏所盼望社会所拥有的儿童。 电影里小千常常碰壁,但正因如此,她才会成长。 电影的最后,小千凭自己的信念和感觉找回自己的双亲, 停泊在随道外的车早已铺满尘埃, 不知不觉间,孩子已经逐渐成长了。
来自二次元的呼唤

来自二次元的呼唤!自二次元的呼唤!——爱知日语5月动漫主题活动月《天空之城》的悠扬你是否有真切感受过?《龙猫》的童真是否打动过你日渐坚硬的内心?《天空之城》剧照《海贼王》的冒险精神是否令你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火影忍者》的励志与团结是否曾让你在失望里重新燃起过希望?这些经典的动画,经典的二次元人物,曾经让我们幼小的心灵充满过美好的想象,而在我们长大之后,它们的存在,又再一次勾起我们曾经儿时那段纯洁而快乐的回忆。
《龙猫》剧照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素有“动漫王国”之称的日本,作为动漫元素的发源之国,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有六成以上出自日本,在欧洲这个比例更高,达到八成以上。
日本国民十分喜爱漫画,漫画文化非常发达。
电视和网络传媒的普及和发展,传播手段的不断完善,为日本动漫市场的发展和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日本动漫作品在文化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并风靡全球。
而日本最著名的动漫作家宫崎骏大师,以自己超凡的才华打造了《风之谷》、《天空之城》、《幽灵公主》等一系列经典作品,《幽灵公主》所创造的票房纪录,就远远超过美国影片《外星人E.T.》。
该片电影原声CD也创下了CD发行史上的新纪录。
相信大家对他都不陌生。
而著名的《火影忍者》自1999年开始在《周刊少年JUMP》上连载后,便受到世界各地的读者热烈欢迎,成为最受欢迎的动漫作品之一。
作品中的忍者们都坚守着自己的忍道,用自己忍道来规范着自己的行为,引导自己走的路,而这个忍道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就是------信念.它所传达的精神,深深的影响了90年代的青少年们。
在今天,日本政府不但将动漫作为一项重要的出口产业,而且还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来培养,在政策、资金和组织上都给予极大帮助。
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人,正在受到日本动漫文化的影响,而在这种文化氛围之下,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力量呢?日漫文化,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魅力呢?初夏五月,爱知日语学校即将迎来我们自己的动漫文化月,让爱知君带大家一同走进日漫文化,一同感受它的精神魅力,一同探寻这文化背后,所具备的那些我们热爱着的精神力量,小伙伴们,准备好迎接来自二次元的呼唤了吗。
手冢治虫

成长的可能性
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是手冢治虫作品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的作品里,成长包括着深刻的含义,即个体的 “人”的成长。这个“人”也可以是身为动物或机器人的主人公。不仅指通常意义上的个体的生理成长,还主要 指个体的心理成长。所谓个体的人的成长,是指一个人通过成功完成某件事情而长大成人。在完成这件事情的过 程中,他要经历重重困难,克服掉自身的弱点并发掘自身的潜能,战胜各种敌人,最终获得成功。而完成这件事 情本身具有仪式性,它是主人公长大成人的标志,可以说是为了主人公的长大成人而专门“举行”的一场“盛大 仪式”。
后世纪念
纪念馆
纪念奖项
兵库县宝冢市时间都是在宝冢市度过的,为纪念手冢治虫,宝冢 市筹资兴建了“手冢治虫纪念馆”,重现了手冢漫画世界,展示了大师亲笔手绘的原稿以及包括最初版本的数百 本漫画珍品,另外,在那里还能看到手冢的动漫。
1994年4月25日,在手冢治虫幼年至青年时期生活过的兵库县宝冢市,以“对自然的爱和生命的尊严”为主 题的“宝冢市立手冢治虫纪念馆”对外开放。
1961年成立"手冢治虫Production动画部",翌年以"虫制作株式会社"的名义开始活动,日本第1部多集TV动 画《铁臂阿童木》、第1部彩色多集TV动画《森林大帝》、第1部长达2小时的TV动画特辑《100万年地球之旅熊猫 BOOK》等一大批优秀的动画作品均诞生于此,晚年时制作的各种实验性动画在国际社会上得到很高的评价。1989 年2月9日,手冢治虫因胃癌逝世,享年60岁。
1939年,手冢因读了平山修次郎的《原色千种昆虫图谱》而迷上昆虫采集,所以在本名“手冢治”的后面加 上“虫”字,并以“手冢治虫”为笔名,此时他的绘画天赋已有展露。
1942年,手冢治虫看了濑尾光世的动画《桃太郎的海鹫》《桃太郎海之神兵》和政岗宪三的《蜘蛛与郁金香》 而受影响。
手冢治虫

手冢治虫大师简介:手冢治虫(1928年11月3日-1989年2月9日),日本漫画家、动画家、医生、医学博士。
原名手冢治,因喜爱昆虫,所以把他的原名“治”改成日文中发音很像的步行虫的日文名称。
汉字写作“治虫”。
以后手冢治虫就成为了他的笔名。
同时,他以医学家身分的名义仍使用原名手冢治。
他也是日本第一位导入助手制度与企业化经营的漫画家。
手冢治虫所留下的创作近千种。
原先在讲谈社发行过《手冢治虫漫画全集》,共三百卷。
在他过世后又花了10年,追加了一百卷。
而现今《手冢治虫漫画全集》总共四百卷,使他成了全世界最多著作的漫画家。
去世时,他尚有3部漫画连载未完结,他与意大利合作的卡通电影《圣经》也未完成。
手冢治虫一生所创作的漫画作品高达15万页之多,他在巅峰期间曾同时执笔13部漫画作品连载,由于工作量大,他随时携带稿纸,在旅行途中的飞机上、汽车上也继续作画,他每天只睡不到4小时,有时一天可画50页漫画,速度惊人。
他也曾3天3夜毫无睡眠连续画个不停,即使同时创作漫画和制作卡通动画如此地忙碌,也不停歇。
他每年仍抽空看300部电影,因为电影是他灵感的泉源。
他笑称漫画是他一生的老婆,而卡通是他一生的情人。
在他的一生中,有45年的光阴献给了动漫事业。
就如他所画的《火鸟》那不死般精神一样,给后世留下了不灭的影响。
而报纸、杂志均大篇幅对他的文化价值之贡献给予评价。
并有《一亿人的手冢治虫》、《我的手冢治虫》、《手冢治虫的世界》等50多种专书的追念。
手冢治虫的惊人创作量是所有漫画家望尘莫及的,而且其本人从战争中死里逃生后,就立志不浪费生命,尽情发挥所长以此来贡献给世人。
为了建立日本卡通工业梦想,他用画漫画赚来的稿费来支撑,在艰苦环境中成长,中途公司因财务危机而破产3亿日圆,他却不退缩并更积极量产更多好的题材漫画,慢慢的,他还清了所有债务,并且继续制作更好卡通动画。
可见他除了旺盛的创作热情之外,还拥有凡人无法比的坚强斗志和毅力。
至于手冢治虫的漫画能流传后世仍有所影响,最主要是漫画作品中那些带有人性的哲学思想。
手冢治虫

“漫画之神” 漫画之神” 漫画之神
没有之一!!! 没有之一!!!
成“神”的几块“基石”
(一)因兴趣而走上动漫之路
手冢治虫从小就喜欢画画, 母亲总是用钱为他买漫画书,因 而使他对漫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42年,14岁的手冢治虫 观看了由中国动画始祖万古蟾兄 弟制作的动画片《铁扇公主》, 受到极大震撼,促成了他以后走 上动漫道路。
使动漫上升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独特的绘画技术
改变动漫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声讨时代 点心时代 主食时代 空气时代 符号时代
使动漫上升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外国人不理解 日本人 为什么对于动漫这样着迷 是因为 从动漫质量上说:
•他创作了日本第一部电视动画片, •他创作了日本第一部彩色电视动画片, •作品内容涉及儿童生活、科幻、侦探、恐 怖、自然、历史、神话传说、文学、医学、 宗教、音乐、哲学等多个领域 , •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对所有的动 漫创作者和读者均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日本现代漫画之父” 日本现代漫画之父” 日本现代漫画之父
(二)战后余生改变人生目标
手冢治虫的中学生活,正值第 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迫于现实,不 得不选择以医生为自己的职业目标。
改变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形成 了独特创作精神支柱——生命的感 慨与感激,开始真正从事漫画事业。
(三)性格决定命运
再生!!! 再生!!!
(四)充满智慧的行动策略
创造独特的绘画技术
改变动漫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职业生涯分析: 职业生涯分析:
手冢治虫简介
• 手冢治虫 • 1928.11.31989.2.9 • 日本漫画家、动画 日本漫画家、 医生、 家、医生、医学博 士。 • 日本漫画界誉之为 “漫画之神 。 漫画之神” 漫画之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津坚信之《日本动画的力量—手塚治虫与宫崎骏的历史纵贯线》
读书笔记
作为从小伴随动漫成长的80后一员,动画,尤其是日本动画,可以说是人生经历中一个难以抹灭的存在。
而且,作为一个将此兴趣保留至今的“资深爱好者”,动画早已成为生活中十分平常而又不可或缺的因素了。
因此,本书自然引起了我的阅读兴趣。
本书分析宫崎骏与手塚治虫作品的异同点,以发生在两者之间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佚事为切入点,介绍了大正时代、太平洋战争时期、战后复兴期至今动漫的发展过程,详细梳理了从1917年至2002年日本动画的历史。
正如本书副标题所示,本书上来并未直接回溯日本动画的发端,而是从手冢治虫和宫崎骏两位最具代表性的动画大师切入,试图阐明纵观日本动画史的“双轴”特色。
除了手冢和宫崎,这种双轴模式还体现在低成本电视动画和高质量剧场版动画的并立,团体动画和独立动画的并立,商业动画和试验动画的对立,受众极大化与极小化的并存,以及动画和漫画的并立等等。
在本书叙述过程中,作者也一直以这种视角来对日本动画的诞生和发展进行解读。
并以之为日本动画今日之力量的一个关键。
从一本“动画史”的角度,本书打破了以往仅仅从《铁臂阿童木》这一标志作品的诞生开始叙述的模式,而是将动画诞生的历史上溯到明治时代,并对各个时期动画的特色和表现方式进行了统括,更涉及动画的商业模式和制作理念等问题,使读者能够对日本动画有一个比较全面具体的了解,这是其价值所在。
“在所有艺术中,我确信,能够在10秒或20秒的时间里讲述一个人的人生的,只有动画片。
”——这句话出自意大利最有代表性的动画家布鲁诺·伯茨多。
显然,动画片在他的眼里是“艺术”。
然而,似乎大多数人,仅把动画片当做小儿科的、幼稚的东西。
但事实证明这才是一个天真的想法。
本书作者认为动画是跨越国境和年龄的交流工具,而日本动画,对中国80以后出生的人来说,确实非但不只是童年中难以磨灭的回忆,还是如今生活的一部分。
本书作者是日本动画电影史、动画电影文献史研究专家。
他以严谨的历史学态度和方法,系统整理了自动画片初次被引入日本的大正时期至今的日本动画片历史。
在写作形式上,聚焦于日本动画”85年间发生的一些里程碑式的事件并就此展开论述”,但于书后附有日本动画片年表,弥补了论述式写法的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年表所展现
的资料也比较丰富。
其实,阅读本书会有某种“心理障碍”:有必要为动画片做一番历史研究吗?要摆脱这一个“心理障碍”,读者务必要摆脱这样一个观念:动画片不过是为满足儿童的认知需要,用生动的形象呈现虚拟的敌我冲突,实现教育目的的媒体形式而已,很难说有什么深刻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就现今动画片的发展水平来看,这种观念不能说是错误,只能说是落伍了。
不过这也不能怪我们。
在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在90年代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和美国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篇作品奖之前,大概所有人都不曾将“动画片”和大制作的“电影”划上等号。
2003年,手塚治虫的作品《铁臂阿童木》经过重新改编,在日本影院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公映,此前的2001年,宫崎峻导演的《千与千寻》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以及奥斯卡最佳长篇动画奖,这两件事情可以说是前后呼应,相互辉映,极具象征性地将两位使日本动画名扬天下的动画巨匠连结在一起。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两位巨匠的关系一直不是那么和谐。
1989年手冢治虫逝世后,不出所料,日本媒体颂扬他的报道铺天盖地,惟独宫崎骏却冒天下之大不韪地评论说:“对他在动画领域所做的工作,我无法给予评价。
‘虫制作所’的作品我不喜欢,不仅不喜欢,而且很不以为然……关于他的动画片,我认为自己多少有发言的权利和义务,手冢治虫迄今的所言和主张,全部都是错误的。
”如此苛刻的批评,一时引发轩然大波。
如果将双方的芥蒂视为巨匠间的“瑜亮情结”的话,那么我们就错过了考察日本动画发展的一条极其重要的线索。
日本动画研究专家津坚信之在《动画的力量:手塚治虫与宫崎骏的历史纵贯线》中将两位巨匠之间的对立与争执看作是推动日本动画发展的一对强有力的对立轴。
他考察过日本动画从大正时代起步到现在的发展轨迹后指出,像这两位巨匠这样看似相生相克,实则相辅相成的对立轴的存在,事实上正是带动日本动画片85年来不断获得辉煌的力量。
手塚治虫动画和宫崎骏动画的差异,一言以蔽之,一个重量,一个重质,反映到动画表现上,就是手冢治虫的“虫制作所”追求低预算、节省人力,采用“三格拍摄法”制作动画。
相反,东映动画出身的宫崎峻,则注重动画片的运动感和表现力,坚持以高质量的动画片为基本制作方针,反映到拍摄手法上,就是坚持“两格拍摄法”。
手塚治虫的贡献还不仅在此,随着动画题材的多元化,他在上
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还有意识地要打破动画片的观众主要为少年儿童的现象,打着“成人动画”的旗号,拍出了被称为“动画剧”的一系列剧场作品《一千零一夜物语》、《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和《悲伤的贝拉多娜》,竭力动员广大的青年观众观看,虽然成绩差强人意,却不断给动画业界的人以启发,终于,到了1970年代后期,《宇宙战舰大和号》和《机动战士高达》横空出世,青年观众井喷式地进入到了动画片的受众群体中,由此彻底地改写了日本动画片的发展历史。
正是手冢治虫带动的动画题材多元化以及动画观众成人化带出的动画市场规模的扩大两个趋势,为宫崎骏追求高品质、情节复杂化、电影化的长篇动画片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1979年,宫崎骏编剧兼导演(这也成为宫崎骏日后的成名作品的一大特色)的长篇动画《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之城》首先在业界获得肯定,赢得了日本动画片的最高奖,虽然商业上不算成功。
他再接再厉于1984年推出《风之谷》,更高的品质、更复杂的情节赢得口碑,商业上大卖,并获得《电影旬报》年度十佳电影的第七位,表明动画片作为“电影”获得了认可,因为此前动画虽然占据了电视屏幕,却被认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
这一次,影评人对它的好评成为大幅度提升动画片社会对位的第一要因。
1988年,宫崎骏更上层楼,以《龙猫》荣登《电影旬报》年度十佳电影之首,2001年,更是凭《千与千寻》连夺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和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篇作品奖,至此,日本动画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历史是一面镜子,动画史也是。
越发觉得宫崎骏还真是厉害,一个在传统道路上走的稳,走的正,走的超越传统高度的人比标新立异,另辟蹊径的人更不容易成功。
对于手冢的认识也立体起来,不仅仅是高大全……更重要的是对日本动画的梳理和观点。
里边还提到一些日本动画史的书籍资料。
回顾这段日本动画片的历史,我们或许才意识到研究的必要性:要理解70年代以来的文化现象,我们就不可能绕过这一部部包括日本动画片在内的,貌似简单的动画片。
而当年徜徉于这些动画片的孩子们,则早已成为我们如今这个社会的主人。